一、等变位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性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青青,孙强,李媛媛,宋娟,菅光霄[1](2022)在《内啮合齿轮传动系统的热弹流润滑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内啮合齿轮传动的热弹流润滑特性,考虑多种齿轮传动类型及不同变位系数和的影响,建立了内啮合齿轮传动的热弹流润滑模型,分析了内啮合齿轮系统的热弹流润滑特性。结果表明,与其他齿轮传动类型相比,对于采取变位的内啮合齿轮传动系统,当实现正传动时,其润滑效果最佳,在啮合轮齿间可以形成较厚的润滑油膜,摩擦因数和油膜的最高温升最小,热胶合承载能力最强;当实现正传动时,适当增加内齿轮与行星齿轮的变位系数之和,可以进一步改善内啮合齿轮齿面的润滑特性,但同时降低了油膜刚度。
菅光霄[2](2021)在《基于动力学理论的齿轮弹流润滑研究》文中提出齿轮的润滑特性和动力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效率和服役寿命。对于高速重载的齿轮传动系统,惯性力、阻尼和刚度的动态激励作用对其传动特性有显着影响,需要同时考虑振动与润滑两个方面,必须进行动力学与弹流润滑的耦合研究。本文研究对象为航空用齿轮传动系统,首先进行振动与接触冲击耦合作用下齿轮系统的弹流润滑研究。基于齿轮啮合刚度的动态激励作用并以动力学理论为研究基础,建立了考虑齿面摩擦的动力学模型,并在考虑动载荷的同时,研究主动齿轮在某一瞬时由于转速突变导致的接触冲击(碰撞)现象,对比不同接触冲击位置和冲击转速对动载荷的影响,分析动载荷与平稳载荷作用下渐开线直齿轮的润滑特性。进行不同载荷和转速作用下齿轮系统动力学与弹流润滑耦合研究。基于齿轮啮合刚度的动态激励作用以及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润滑模型与油膜刚度模型,进行齿面润滑与齿轮系统动力学的耦合研究,分析不同使役条件下齿面的摩擦学特性(成膜厚度、压力和温升比等)、油膜刚度以及齿面油膜润滑对齿轮系统动载荷特性的影响。进行热条件下变位齿轮系统动力学与齿面润滑的耦合研究。考虑不同齿轮传动类型和变位系数的影响,基于齿轮副啮合刚度的动态激励作用以及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齿面润滑效应的动力学模型,进行齿面润滑与齿轮系统动力学的耦合研究,分析动载荷作用下齿面的润滑特性以及齿面油膜润滑对齿轮系统动载荷特性的影响。进行齿轮系统动力学与磁流体润滑耦合研究。考虑无磁场条件下不同磁流体基载液以及有磁场条件下不同磁感应强度的影响,基于齿轮啮合刚度在时域内的动态激励作用以及齿轮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齿轮磁流体润滑模型与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磁流体基载液、磁感应强度对磁流体黏度、油膜刚度、动载荷分布以及齿面润滑特性的影响。
徐永帅[3](2020)在《类RV渐开线变位齿轮减速器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在RV减速器领域的生产、制造存在精度低、寿命短、承载力小。尤其在摆线针轮方面,由于我国在高精度机床等加工设备以及加工工艺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导致我国在摆线针轮的修形等方面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难以加工出精度较高的摆线针轮。而摆线针轮是RV减速器中的核心零件,也是RV减速器两级传动中最为关键的一级。这直接导致我国在RV减速器方面难成建树,国际RV减速器市场基本被日本等国家垄断。针对我国在RV减速器领域存在的困难,本文提出一种类RV渐开线变位齿轮减速器,主要对减速器的机械结构、运动学、动力学、回差、功率流以及效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工作:(1)根据所提要求设计了减速器的机械结构,采用两级减速传动,第一级为伪行星轮减速传动,三片伪行星轮呈120°均匀分布,第二级采用渐开线行星轮减速传动,两片渐开线行星轮呈180°均匀分布。根据减速器的输入力矩,计算了齿轮的模数,分配了传动比,得出了两级传动中各齿轮的基本参数。根据渐开线少齿差传动中的两个基本条件,具体计算了内齿轮与行星轮的变位系数,研究了本啮合齿轮变位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给出了变位系数完整的计算过程。其次对减速器的关键零部件如曲柄轴、花键以及轴承等进行了设计、校核。最后建立了减速器的三维模型。(2)借助ADAMS简单验证了减速器运动关系的正确性,主要研究了动力学问题。采用集中参数法,考虑了齿轮的啮合刚度、轴承的支撑刚度等建立了其动力学方程,给出了整机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各构件间的相对位移、转角及传递误差。为了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对齿轮啮合刚度采用了改进型Ishikawa时变啮合刚度计算公式,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时变刚度。并采用ANSYS Workbench仿真分析了一对齿轮啮合时轮齿的应变曲线,并将其转换为刚度曲线与理论分析曲线做了对比,验证了理论所分析的刚度曲线是正确的。接着采用ADAMS对减速器进行了位移、啮合力等动态性能的仿真,最后分析、计算了轮齿啮合力并与仿真做了对比。(3)分析轮齿侧隙与由其引起的回差的关系,寻找了引起减速器产生回差的各回差源,并计算了各回差源所产生的回差,最后对各回差进行了综合,得出了减速器的整机回差。(4)根据各构件力、力矩平衡的原理,分别分析减速器中各构件的受力问题。根据减速器的空间结构,得出其为功率分流型,并将其简化为XP型单环路系统。按照单环路XP系统分析的一般方法分析了减速器中功率的流向。采用节点功率可叠加的原理分析了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并以本设计的减速器为例,计算了其传动效率。
王金海[4](2020)在《城轨列车齿轮传动系统故障机理及诊断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齿轮传动系统是城轨列车的重要系统组成,其服役过程的健康状态与列车运营的安全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2015年,北京运营某B型列车发现大齿轮的尺面处有二十余处擦伤。虽然齿轮传动系统的故障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都会对城轨列车的运行安全和动力学性能产生不良影响。轻视齿轮部件的故障影响,将有可能造成牵引传动系统的系统性失效,导致严重的行车事故。城轨列车轮对与大齿轮采用同轴装配,齿轮传动系统一方面受到轮齿啮合的高频振动冲击,另一方面受到大齿轮端轮轨非线性接触和一系悬挂、二系悬挂等振动原件的振动影响,与一般的齿轮传动系统具有明显地区别,动力特性与非线性行为十分复杂。除此之外,考虑到城轨列车齿轮传动系统工作于时刻变化的非平稳环境,采用一般的信号处理方法难以实现它的故障诊断。因此,亟需对城轨列车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故障机理和诊断方法展开深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势能法,建立了变位直齿轮啮合刚度的计算模型。研究发现,变位系数对齿轮的综合啮合刚度具有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城轨列车纵垂向动力学模型,引入了适用于城轨列车动力学分析的上海地铁轨道谱,与试验数据对比论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提出的变位直齿轮啮合刚度模型涵盖了标准渐开线齿轮啮合刚度的计算方法,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提出的城轨列车纵垂向动力学模型可以用于分析齿轮啮合激励对整车动力学指标的影响。(2)根据变位直齿轮啮合刚度模型,进一步推导了变位直齿轮在齿根裂纹、剥落以及齿面磨损故障下的啮合刚度计算公式。对于齿根裂纹、剥落和齿面磨损,分析了各种故障对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故障程度的啮合力在时域响应和功率谱上区别,获得了随故障程度变化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演化趋势,掌握了敏感特征在各部件上的表现。(3)详细分析了城轨列车齿轮-轮对系统在牵引、惰行和制动工况下的外部激励,结合微元法计算得到的车速变量,建立了城轨列车齿轮传动系统平面动力模型。研究发现此模型得到的数值速度与微元法得到的解析车速误差较小,具有良好的速度跟踪能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牵引工况、惰行工况和制动工况的扭振时频特性、滑移速度、轮轨垂向力、黏着力和间歇性接触特性,研究发现三种工况下的间歇性接触特性的表现与这些动态响应间存在密切联系。(4)针对受迫振动系统的瞬态过程非线性动力学问题,提出了基于“切片”思想的准稳态分析方法。建立了城轨列车齿轮-轮对扭振动力学模型,进行阶次缩减和无量纲化,得到了扭振单自由度模型。通过准稳态分析,揭示了牵引工况下随转速变化的齿轮-轮对系统丰富的非线性行为演化过程。对比时频分析的结果,发现了齿轮扭振系统的分岔与混沌行为与信号的时频表征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为状态监测中出现的多种频响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撑。(5)基于故障机理和各运行工况下动力学特性的研究结果,针对齿轮箱非平稳信号的故障诊断,提出了既可以实现样本容量增广,又能表征连续信号变化趋势的移位时频表征方法,结合Alex Net对齿轮传动系统的故障进行深度迁移诊断。研究发现,移位CWT表征在深度迁移诊断上具有更好的表现。同时,通过增加移位时频表征中的重叠率,可以有效提高迁移诊断的准确率,帮助深度网络实现更为精准的工况分类和故障分类。最后,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论文提出的算法,并在城轨列车齿轮传动系统故障实验台成功实现了多工况环境下的智能故障。研究成果将对城轨列车齿轮传动系统的实车故障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对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维保有积极意义。图115幅,表7个,参考文献147篇。
王希贵[5](2018)在《船用动力后传动系统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分析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后传动系统是船舶动力装置的重要子系统,它决定着船舶的综合性能。随着船用动力后传动系统向高速重载方向的发展,齿面温度不断升高引起的齿面胶合已成为设备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这使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分析成为现阶段船舶工程实际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船用动力后传动系统齿面胶合强度的计算,至今尚无成熟统一的计算方法,齿面瞬时温升引起的热胶合危害对船舶运行及性能的影响日益明显,在该领域国内的研究大多忽略了齿面瞬时接触温度对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的影响,加之热胶合危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期性,目前急需对后传动系统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进行更为精确的计算和校核以提高其可靠性。本文以船用动力后传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混合热弹流润滑啮合时域内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对掌握复杂船用动力后传动系统的齿轮齿面抗胶合承载性能、抗胶合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根据给定船用齿轮结构参数和传动形式并考虑了ISO和AGMA标准限制,基于船用动力后传动系统实时全工况运行条件下,推导出重载高速宽长齿轮啮合时域齿面温度改进算法,考虑了润滑油粘-压和粘-温、齿轮载荷分担和齿廓修型,该算法既能满足两种标准,又能保障交替接触区域沿啮合线上几个关键特征点处混合热弹流润滑特性更优。探讨了热稳态啮合时域内齿面瞬时温升和最小油膜厚度求解,分析了齿轮修形、变位系数和模数等参数对齿面接触温度的影响,揭示了啮合区齿面接触温度和油膜厚度沿啮合线的时变规律,解析了不同船用动力后传动方式并对其结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齿轮交替啮合循环周期中,ISO和AGMA标准始终比本文改进算法数值偏大。尤其是在啮入和啮出端处相差明显,验证了本文改进算法的精确度略高于ISO标准和AGMA标准。开展了船用动力后传动系统齿轮混合热弹流润滑特性分析,基于赫兹接触导热理论,建立了交替啮合线载荷混合热弹流模型,探究了传动系统啮合齿面摩擦系数对热稳态混合弹流润滑状态的影响,划定了齿轮交替啮合区间并考虑了载荷分担系数,揭示了齿面接触载荷沿啮合线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以节点处油膜温度作为求解混合热弹流润滑油膜温度场初始预算温度,通过求解混合热弹流润滑方程组得到沿接触区交替啮合线载荷齿面瞬时温升和油膜温度分布及其时变规律,并研究了不同参数对齿面接触瞬时温升的影响。基于混合热弹流理论系统研究船用动力后传动系统齿轮胶合承载性能。综合分析后传动系统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的判定依据及设计标准。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不同传动方式和数值算法人字齿面接触温度的时变规律。考虑到齿轮啮合接触区的混合热弹润滑特性,获得了船用动力后传动系统啮合轮齿瞬时温升和油膜厚度分布,计及各种齿轮参数和油品参数对混合热弹流润滑特性影响,并对人字齿轮副抗胶合承载性能进行了综合判定。利用MATLAB和VB软件二次开发对混合热弹流润滑特性进行实用化求解,研制了船用动力后传动系统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分析计算软件。根据船用动力后传动系统内各零部件之间的传热关系,基于热节点网络法,构建了传动系统热节点分支互联分析模型,确定了船用后传动传动系统的热传递网络、热传递关系和热流平衡方程式。基于不同工作状况下的温度分布规律,得到了传动系统各重要位置的稳态温度场相应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为高速重载齿轮抗胶合性能分析提供详细的理论数据。通过封闭功率流式齿轮传动实验台并采用热电偶式测温系统,对齿轮啮合过程中齿面及次表面的温度实时监测。考虑了不同因素对齿面接触温度影响,采集测试数据并与相应理论分析数值对比,两者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MPRTS齿轮抗胶合性能分析的正确性。
张亚运[6](2017)在《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及试验验证》文中研究表明与标准齿轮传动相比,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由于能够避免齿轮啮合过程中摩擦力经过节点方向发生改变,从而可以有效改善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冲击振动。本文以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节点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优化、时变啮合刚度计算、动力学响应分析、试验验证、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以及节点外啮合行星齿轮系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为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1)分析了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与标准齿轮传动系统的啮合特点,优化出节点外啮合齿轮系统与标准齿轮系统的轮齿参数。采用材料力学的方法分别对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和标准齿轮传动系统时变啮合刚度进行求解,利用傅里叶级数对其进行拟合;分析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的载荷分配特性及时变摩擦系数计算模型,采用EHL模型进行齿面时变摩擦系数的计算。(2)综合考虑了时变支承刚度的影响,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了对动力学方程,得出了齿轮传动系统的时域及频域动态响应。利用CL-100试验机进行了试验验证,将采集的原始信号通过小波分解、重构,将原始信号中的高频信号及噪声信号进行有效过滤,将重构过的信号,结合时域图像及频谱图进行分析对比,得出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能够有效改善齿轮系统的振动冲击,证明了理论分析模型的正确性。(3)建立了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和标准齿轮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考虑了齿侧间隙、支承间隙、时变摩擦系数、时变支承刚度、时变啮合刚度和综合传递误差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输入转速、阻尼比、齿侧间隙、支承间隙的变化对单级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全局分岔特性的影响,通过庞加莱截面法进一步研究了系统分岔特性,通过最大Lyapunov指数验证了分岔图的正确性。(4)得到了满足工况要求的节点外啮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参数,求解了相位角、时变啮合刚度及载荷分配系数等基本参数;综合考虑了齿侧间隙、支承间隙、时变啮合刚度、时变支承刚度、时变摩擦系数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建立了节点外啮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转速、阻尼比系数、齿侧间隙、支承间隙的变化对行星轮系全局分岔特性的影响。
刘伟平[7](2017)在《人字齿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动态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齿轮驱动风扇发动机与传统的涡扇发动机相比,在风扇和涡轮机之间增加了星型齿轮箱,使得风扇和涡轮机能在最佳的转速和效率运行,因此设计高效率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对提升发动机效率降低油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人字齿星型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效率为研究目标,开展了齿轮啮合有限元仿真、齿轮动力学方面的研究。齿轮啮合有限元仿真中,建立斜齿轮单对齿啮合有限元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斜齿轮啮合特性的网格单元划分方法,采用循环加载法对齿面网格节点依次加载,通过有限元计算求得齿面柔度矩阵。在此基础上,建立轮齿啮合接触模型,通过引入边界条件及变形协调条件,建立平衡方程,求解获得轮齿啮合时变刚度、齿间载荷分配系数及齿面载荷分配系数。齿轮动力学研究中,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了考虑齿面摩擦、时变啮合刚度的内/外啮合人字齿轮副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了轴向振动及左右两端齿轮振动的相互影响;采用龙格库塔(Runge-kutta)法求解动力学方程,获得动态啮合力,将其代入轮齿啮合接触模型获得齿面压力分布;选取基于弹流润滑理论的摩擦系数计算方法,建立啮合功率损失计算模型;分析了齿轮副宏观、微观结构参数及润滑参数对啮合效率的影响,提出人字齿轮副啮合效率优化模型。最后,建立考虑齿面摩擦、时变啮合刚度的人字齿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精确的齿面载荷分布,并分析了星型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建立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啮合功率损失计算模型,对人字齿星型齿轮传动系统效率进行参数影响分析,并进行效率优化;通过算例分析,论证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谭在银[8](2016)在《节点外啮合行星轮系耦合动力学分析及试验验证》文中研究指明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利用多个行星轮有效实现了功率分流,同时输入、输出轴同轴,因此与定轴轮系相比,具有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强、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在工业领域的多个行业内有着广泛应用。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相比于普通齿轮传动,由于实际啮合线位于节点一侧,避免了啮合过程中齿面摩擦力换向引起的冲击振动,可以改善系统的振动特性。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节点外啮合行星轮系的动态特性,本文围绕其耦合动力学特性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以向心球轴承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滚动轴承载荷与径向变形的关系,由此得到了轴承时变支承刚度的计算式。基于ANSYS Workbench对向心球轴承进行了接触仿真,并将有限元仿真解与理论分析解进行了对比。(2)根据时变支承刚度建立了齿轮-轴承耦合关系,进而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更为完善的节点外啮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齿轮副啮合刚度、阻尼,构件扭转刚度、阻尼,齿面摩擦力的计算。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推导了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并探讨了微分方程的解法。(3)利用Rung-Kutta数值积分法求解系统动力学方程,得到了轴承时变支承刚度和系统动力学响应,研究了时变支承刚度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ADAMS软件对系统进行了运动仿真,直观地掌握了系统运转特性。(4)利用1000kW机械功率封闭试验台开展了验证试验,制订了试验方案,测量得到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振动信号。基于小波变换对试验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得到了去噪信号,进而验证了理论分析解的正确性。
王诠惠[9](2016)在《双模数节点外啮合齿轮副齿间载荷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节点外啮合齿轮副是指在齿轮副工作运转过程中,实际啮合线始终位于节点的一侧,不经过节点。为了满足节点外啮合,齿轮副要进行较大的变位,但由于齿轮副的变位系数受到重合度、齿顶厚等条件的限制,这样就约束了节点外啮合齿轮副参数的选择范围,故在此引入双模数齿轮副的概念。选择齿顶高系数、压力角和变位系数为研究参数,分析参数对双模数节点外啮合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不同啮合情况下的可行区域。国标中利用节点处的刚度代替最大单齿啮合刚度,而双模数节点外啮合齿轮副不经过节点,并且有两个不同的压力角,这样国标中的柔度公式就不适用于双模数节点外啮合齿轮副。以不同齿数,变位系数,压力角的节点外啮合齿轮副作为样本空间,将轮齿处理为非均匀悬臂梁模型,并用此方法计算样本空间中齿轮副的啮合刚度。采用四元线性回归拟合出双模数节点外啮合齿轮副的柔度方程;通过残差分析,验证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进一步推导综合啮合刚度的计算公式;建立双模数节点外啮合齿轮副的静力学模型,将模型导入ANSYS中分析齿轮副沿啮合线方向的变形,验证样本空间和柔度公式的准确性。根据载荷分配规律的定义和齿轮啮合原理,计算齿间载荷分配规律,得出节点外啮合载荷分配的曲线,并比较和普通齿轮副载荷分配的不同点,分析齿轮的齿顶载荷随节点外系数的变化情况。设计双模数外啮合节点后啮合齿轮副的齿根弯曲应力测试方案,测量切齿前和切齿后的齿根弯曲应力,验证齿根弯曲应力计算公式;并计算其齿间载荷分配率,验证理论计算的准确性。
李秀莲,刘伟,朱福先,张俊[10](2015)在《非等压力角节点外啮合齿轮油膜厚度的研究》文中指出以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非等压力角节点外啮合齿轮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非等压力角齿轮和节点外啮合齿轮的结构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轮齿啮合过程的分析,推导出齿面最小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并对影响油膜厚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非等压力角节点外啮合齿轮较常规齿轮具有更优的润滑性能;采取增大压力角、变位系数、齿数比和模数可分别将最小油膜厚度提高6.09%、5.46%、9.63%及66.63%。
二、等变位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性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等变位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内啮合齿轮传动系统的热弹流润滑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模型的建立 |
1.1 内啮合齿轮传动的几何模型 |
1.2 内啮合齿轮传动的弹流润滑模型 |
1.2.1 行星齿轮与内齿轮啮合的几何参数 |
1.2.2 润滑控制基本方程 |
1.2.3 油膜刚度的计算 |
2 结果及讨论 |
2.1 不同齿轮传动类型对齿面润滑特性的影响 |
2.2 不同变位系数和对齿面润滑特性的影响 |
3 结论 |
(2)基于动力学理论的齿轮弹流润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线接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研究现状 |
1.3.2 齿轮弹流润滑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振动与接触冲击耦合作用下齿轮的弹流润滑研究 |
2.1 数学模型 |
2.1.1 考虑齿面摩擦的动力学模型 |
2.1.2 啮合接触冲击模型 |
2.2 齿轮的弹流润滑模型 |
2.2.1 综合曲率半径 |
2.2.2 卷吸速度 |
2.2.3 润滑基本控制方程 |
2.2.4 基本方程的去量纲化 |
2.2.5 数值计算方法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基于摩擦动力学模型的求解 |
2.3.2 振动与接触冲击的耦合作用对润滑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位齿轮系统动力学与热弹流润滑耦合研究 |
3.1 数学模型 |
3.1.1 综合曲率半径 |
3.1.2 卷吸速度 |
3.1.3 热弹流润滑的基本控制方程 |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1 基于简单的静载荷模型的求解 |
3.2.2 齿轮系统动力学与热弹流润滑耦合求解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工况下齿轮系统动力学与油膜润滑耦合研究 |
4.1 数学模型 |
4.1.1 动力学模型 |
4.1.2 弹流润滑模型 |
4.1.3 油膜刚度模型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不同载荷对动力学特性与润滑特性的影响 |
4.2.2 不同转速下齿轮系统动力学与油膜润滑耦合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齿轮磁流体润滑与动力学耦合研究 |
5.1 数学模型 |
5.1.1 动力学模型 |
5.1.2 齿轮磁流体润滑模型 |
5.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1 不同基载液磁流体润滑与动力学耦合研究 |
5.2.2 磁场作用下磁流体润滑与齿轮动力学耦合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类RV渐开线变位齿轮减速器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RV减速器研究现状 |
1.2.2 渐开线少齿差传动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类RV渐开线变位齿轮减速器结构设计 |
2.1 减速器整体方案设计 |
2.1.1 减速器结构与传动原理介绍 |
2.1.2 减速器传动比分配及齿轮基本参数的计算 |
2.2 变位齿轮设计计算 |
2.2.1 渐开线变位齿轮原理和特点 |
2.2.2 内啮合变位齿轮参数计算 |
2.3 减速器曲柄轴等部件的设计与轴承选择计算 |
2.3.1 曲柄轴设计 |
2.3.2 花键的设计计算 |
2.3.3 轴承的选择与验算 |
2.4 减速器三维模型的建立 |
2.4.1 变位齿轮三维模型的建立 |
2.4.2 减速器整机模型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减速器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
3.1 减速器运动学分析 |
3.1.1 减速器模型简化 |
3.1.2 约束、驱动的添加与设置 |
3.1.3 运动学仿真结果 |
3.2 减速器动力学分析 |
3.2.1 动力学建模 |
3.2.2 相对位移、转角及传递误差分析 |
3.2.3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分析 |
3.2.4 动力学仿真 |
3.2.5 啮合力分析、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减速器回差分析 |
4.1 侧隙及与回差的关系 |
4.1.1 侧隙 |
4.1.2 与回差的关系 |
4.2 回差源分析与各源回差计算 |
4.2.1 齿厚减薄 |
4.2.2 齿轮加工时几何偏心及啮合中心距误差 |
4.2.3 各轴线不平行带来的偏差 |
4.2.4 花键与其花键槽间隙带来的误差 |
4.2.5 工作温度对回差的影响 |
4.2.6 轴的扭转、弯曲变形带来的误差 |
4.2.7 回差综合分析、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减速器内力、功率流及效率分析 |
5.1 内力分析 |
5.2 功率流分析 |
5.3 传动效率分析 |
5.4 传动效率实例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城轨列车齿轮传动系统故障机理及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轨道车辆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 |
1.2.2 直齿轮传动系统故障机理研究 |
1.2.3 非平稳故障特征提取与智能诊断方法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2 含变位直齿轮啮合激励的城轨列车动力学模型 |
2.1 直齿轮啮合刚度的势能法求解方法 |
2.1.1 经典的直齿轮啮合刚度计算模型 |
2.1.2 高重合度齿轮啮合过程分析 |
2.2 变位直齿轮啮合刚度的势能法求解方法 |
2.2.1 变位直齿轮啮合刚度计算模型 |
2.2.2 变位直齿轮的计算角度分析 |
2.2.3 变位直齿轮啮合刚度计算实例 |
2.3 城轨列车纵垂向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3.1 车辆模型 |
2.3.2 啮合力作用模型 |
2.3.3 轮轨外部激扰的数学模型 |
2.4 线路试验与模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变位直齿轮传动系统故障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变位直齿轮故障机理研究框架 |
3.3 齿根裂纹故障啮合刚度计算与振动特性分析 |
3.3.1 齿根裂纹故障的啮合刚度计算 |
3.3.2 齿根裂纹故障程度对啮合刚度的影响 |
3.3.3 齿根裂纹故障的城轨列车振动特征分析 |
3.4 剥落故障啮合刚度计算与振动特性分析 |
3.4.1 剥落故障的啮合刚度计算 |
3.4.2 剥落故障程度对啮合刚度的影响 |
3.4.3 剥落故障的城轨列车振动特征分析 |
3.5 齿面磨损啮合刚度计算与振动特性分析 |
3.5.1 齿面磨损的啮合刚度计算 |
3.5.2 齿面磨损程度对啮合刚度的影响 |
3.5.3 齿面磨损的城轨列车振动特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瞬态过程齿轮-轮对系统动态响应与间歇性接触 |
4.1 引言 |
4.2 基于微元法的瞬态过程参量计算 |
4.2.1 牵引工况车速模型 |
4.2.2 惰行工况车速模型 |
4.2.3 制动工况车速模型 |
4.3 城轨列车齿轮-轮对系统模型与对比验证 |
4.3.1 平面模型 |
4.3.2 对比验证 |
4.4 瞬态过程城轨列车直齿轮动态响应与间歇性接触行为研究 |
4.4.1 牵引工况分析 |
4.4.2 惰行工况分析 |
4.4.3 制动工况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牵引工况齿轮-轮对系统准稳态非线性动力学 |
5.1 引言 |
5.2 准稳态分析方法 |
5.3 城轨列车齿轮-轮对系统扭振模型 |
5.3.1 扭振模型 |
5.3.2 缩减自由度和无量纲化 |
5.4 准稳态非线性动力学与时频分析验证 |
5.4.1 准稳态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
5.4.2 牵引工况扭振响应时频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城轨列车齿轮移位时频表征故障诊断方法 |
6.1 引言 |
6.2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故障信息图像表征辨识方法 |
6.2.1 深度迁移学习方法 |
6.2.2 故障信息时频图像表征方法 |
6.3 非平稳信号移位时频表征方法 |
6.4 城轨列车齿轮传动系统故障非稳态过程诊断实验 |
6.4.1 加速工况下实验台齿轮故障诊断 |
6.4.2 多工况环境下城轨列车齿轮箱故障诊断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1.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7.1.2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7.1.3 本文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船用动力后传动系统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分析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船用高速重载齿轮研究现状 |
1.2.2 传动系统齿轮温度场研究现状 |
1.2.3 传动系统齿轮混合弹流润滑研究现状 |
1.2.4 传动系统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船用齿轮啮合时域齿面接触温度数值分析 |
2.1 引言 |
2.2 船用动力后传动系统齿面接触温度数值计算 |
2.2.1 基于ISO标准接触温度数值计算 |
2.2.2 基于AGMA标准接触温度数值计算 |
2.2.3 热稳态啮合时域内齿面瞬时温升数值计算的建立 |
2.2.4 不同船用动力后传动方式改进算法求解分析 |
2.3 船用齿轮参数对啮合时域齿面接触温度影响分析 |
2.3.1 齿轮精度等级对接触温度影响 |
2.3.2 模数对接触温度影响 |
2.3.3 齿轮变位系数对接触温度影响 |
2.3.4 轮齿修形对接触温度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用传动系统齿轮混合热弹流润滑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传动系统热稳态混合弹流润滑状态分析 |
3.2.1 热稳态啮合时域油膜厚度数值计算的建立 |
3.2.2 实时全工况大载荷对混合热弹流润滑特性影响 |
3.2.3 实时全工况转速对混合热弹流润滑特性影响 |
3.3 交替啮合线载荷混合热弹流模型建立与解析 |
3.3.1 齿轮交替啮合线接触载荷模型 |
3.3.2 交替啮合线载荷混合热弹流模型建立 |
3.3.3 混合热弹流润滑方程组求解 |
3.3.4 混合热弹流润滑油膜温度场求解 |
3.3.5 斜齿轮啮合过程载荷沿啮合线接触解析 |
3.3.6 人字齿轮啮合过程载荷沿啮合线接触解析 |
3.4 船用齿轮沿啮合线混合热弹流润滑特性分析 |
3.4.1 直齿轮沿啮合线混合热弹流润滑特性分析 |
3.4.2 斜齿轮沿啮合线混合热弹流润滑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齿轮参数混合热弹流抗胶合承载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单对啮合齿轮副误差参数模型 |
4.3 不同齿轮参数抗胶合承载性能分析 |
4.3.1 精度等级对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3.2 变位对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3.3 修形对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3.4 重载对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3.5 速度对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3.6 模数对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3.7 润滑油粘度对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
4.4 计及混合热弹流润滑不同传动方式求解分析 |
4.4.1 第一级人字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分析 |
4.4.2 第二级人字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分析 |
4.5 计及混合热弹流润滑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 |
4.5.1 基于不同数值算法齿面接触温度对比分析 |
4.5.2 基于不同数值算法油膜温度对比分析 |
4.5.3 基于不同参数影响船用齿轮抗胶合性能综合评判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热节点啮合时域温度场监测与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热节点网络方法 |
5.2.1 船用双输入两级分支热节点网络 |
5.2.2 船用单输入两级分支热节点网络 |
5.3 齿面接触温度测试结果处理及分析 |
5.3.1 齿面接触温度测试组合式实验台 |
5.3.2 考虑不同因素齿面接触温度实验分析 |
5.4 基于混合热弹流润滑理论实验验证 |
5.5 MTEHL理论与BLOK准则工程适用对比 |
5.6 船用动力后传动系统齿轮抗胶合性能分析计算软件 |
5.6.1 软件总体设计层次结构 |
5.6.2 计算模型参数定义 |
5.6.3 混合热弹流特征量数值分析 |
5.6.4 ANSYS有限元仿真计算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及试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节点外啮合研究现状 |
1.2.2 齿轮动力学建模和求解分析方法 |
1.2.3 齿轮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4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
1.2.5 齿轮传动系统试验验证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节点外啮合齿轮副参数选择及基本参数计算 |
2.1 引言 |
2.2 节点外啮合齿轮副参数优化设计 |
2.2.1 齿轮副设计变量及目标函数的确定 |
2.2.2 齿轮副约束条件的确定 |
2.3 齿轮副参数优化软件开发 |
2.3.1 齿轮副优化软件流程简述 |
2.3.2 软件界面的设计 |
2.4 节点外啮合轮齿刚度及齿间载荷分配研究 |
2.4.1 节点外啮合与标准齿轮啮合时变啮合刚度计算 |
2.4.2 节点外啮合与标准齿轮啮合载荷分配研究 |
2.5 节点外啮合齿面摩擦系数分析 |
2.5.1 常见摩擦系数模型计算 |
2.5.2 摩擦系数模型的分析对比及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与试验验证 |
3.1 引言 |
3.2 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与标准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
3.3 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与标准齿轮传动动力学建模 |
3.3.1 齿轮传动系统时变支承刚度的计算 |
3.3.2 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与标准齿轮传动摩擦力臂的求解 |
3.3.3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3.4 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及求解 |
3.5 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与标准齿轮传动动力学试验 |
3.5.1 试验目的 |
3.5.2 试验原理 |
3.5.3 试验设备 |
3.5.4 试验步骤 |
3.6 试验数据处理 |
3.6.1 处理方法的选择 |
3.6.2 试验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非线性动力学方程 |
4.2.1 多间隙耦合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2.2 间隙非线性函数及动态啮合力的确定 |
4.2.3 多间隙耦合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建立 |
4.2.4 系统动力学方程无量纲化 |
4.3 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与标准齿轮传动系统全局分岔研究及对比 |
4.3.1 输入转速对系统分岔特性的影响及分析 |
4.3.2 阻尼对系统分岔特性的影响及分析 |
4.3.3 齿侧间隙对系统分岔特性的影响及分析 |
4.3.4 支承间隙对系统分岔特性的影响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节点外啮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节点外啮合行星轮系参数的确立 |
5.3 系统基本参数计算 |
5.3.1 行星轮系相位角的计算 |
5.3.2 行星轮系各摩擦力臂的计算 |
5.3.3 行星轮系啮合刚度及载荷分配计算 |
5.4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5.4.1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受力分析 |
5.4.2 行星轮系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5.4.3 行星轮系动力学方程消除刚体位移 |
5.4.4 行星轮系动力学方程无量纲化 |
5.5 行星轮系全局分岔特性研究 |
5.5.1 输入转速对系统分岔特性的影响及分析 |
5.5.2 阻尼对系统分岔特性的影响及分析 |
5.5.3 齿侧间隙对系统分岔特性的影响及分析 |
5.5.4 太阳轮支承间隙对系统分岔特性的影响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人字齿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动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齿轮啮合效率研究现状 |
1.2.1 齿轮啮合效率的工程算法 |
1.2.2 齿轮啮合效率数值计算方法 |
1.2.3 行星齿轮系统啮合效率研究现状 |
1.2.4 齿轮啮合效率参数影响分析及优化现状 |
1.3 齿轮啮合刚度及载荷分配研究现状 |
1.3.1 经典计算方法 |
1.3.2 有限元法 |
1.4 人字齿轮系统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斜齿轮啮合有限元仿真研究 |
2.1 引言 |
2.2 齿面柔度矩阵计算方法研究 |
2.2.1 斜齿轮几何模型的建立 |
2.2.2 网格单元的选择 |
2.2.3 单元刚度矩阵的建立 |
2.2.4 网格单元的划分 |
2.2.5 总刚度矩阵的组装方法 |
2.2.6 边界约束条件及载荷向量的设置 |
2.2.7 刚度方程的求解方法 |
2.3 轮齿啮合接触模型的建立 |
2.3.1 齿面载荷分配模型 |
2.3.2 齿间载荷分配模型 |
2.4 算例计算分析 |
2.4.1 刚度计算结果 |
2.4.2 齿间载荷分配及齿面载荷分配计算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字齿轮副动态啮合效率计算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外啮合人字齿轮副动力学建模及求解方法 |
3.2.1 外啮合人字齿轮副动力学模型 |
3.2.2 外啮合人字齿轮副动力学微分方程 |
3.2.3 矩阵变换法消除刚体位移 |
3.2.4 动力学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
3.3 内啮合人字齿轮副动力学建模及求解 |
3.3.1 内啮合人字齿轮副动力学模型 |
3.3.2 内啮合人字齿轮副动力学微分方程 |
3.4 摩擦力及啮合功率损失的计算方法 |
3.4.1 摩擦系数计算模型 |
3.4.2 摩擦力、摩擦力矩及啮合功率损失的计算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字齿轮副啮合效率参数影响分析及优化方法研究 |
4.1 前言 |
4.2 啮合效率参数影响分析 |
4.2.1 输入功率、转速、扭矩对啮合效率的影响 |
4.2.2 螺旋角对啮合效率的影响 |
4.2.3 模数对啮合效率的影响 |
4.2.4 压力角对啮合效率的影响 |
4.2.5 齿宽对啮合效率的影响 |
4.2.6 变位系数对啮合效率的影响 |
4.2.7 粘度对啮合效率的影响 |
4.2.8 粗糙度对啮合效率的影响 |
4.3 高效率人字齿参数选取原则 |
4.4 人字齿轮副啮合效率优化 |
4.4.1 效率优化数学模型 |
4.4.2 啮合效率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啮合效率计算及优化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人字齿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及求解方法 |
5.2.1 星型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 |
5.2.2 星型齿轮传动系统角度关系及啮合相位的计算 |
5.2.3 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 |
5.2.4 动力学微分方程消除刚体位移 |
5.2.5 动力学微分方程求解 |
5.3 人字齿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啮合功率损失的计算方法 |
5.4 人字齿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啮合效率计算 |
5.5 人字齿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啮合效率参数影响分析及优化 |
5.5.1 啮合效率参数影响分析 |
5.5.2 人字齿星型齿轮传动系统效率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节点外啮合行星轮系耦合动力学分析及试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节点外啮合技术的研究概述 |
1.2.2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分析模型及求解分析 |
1.2.3 考虑轴承支承的机械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 |
1.2.4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试验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向心球轴承时变支承刚度计算 |
2.1 引言 |
2.2 向心球轴承结构特点 |
2.3 基于Hertz理论的轴承时变支承刚度计算 |
2.3.1 接触体载荷与变形关系 |
2.3.2 向心球轴承载荷与变形关系 |
2.4 有限元仿真 |
2.4.1 有限元模型 |
2.4.2 仿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点外啮合行星轮系耦合动力学建模与解法 |
3.1 引言 |
3.2 齿轮-轴承耦合动力学模型 |
3.2.1 集中参数模型 |
3.2.2 啮合线相对位移的表示 |
3.2.3 啮合刚度和扭转刚度的计算 |
3.2.4 啮合阻尼和扭转阻尼的计算 |
3.2.5 齿轮副啮合力和摩擦力的计算 |
3.3 系统动力学方程及解法 |
3.3.1 动力学微分方程 |
3.3.2 动力学微分方程的解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节点外啮合行星轮系耦合动力学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
4.2.1 动力学响应 |
4.2.2 耦合动力学特性分析 |
4.3 系统运动仿真 |
4.3.1 节点外啮合行星轮系三维模型 |
4.3.2 运动仿真模型与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节点外啮合行星轮系验证试验及试验数据分析 |
5.1 引言 |
5.2 节点外啮合行星轮系试验方案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验原理 |
5.2.3 试验台与测试设备 |
5.3 节点外啮合行星轮系动力学试验 |
5.3.1 试验步骤 |
5.3.2 试验结果 |
5.4 试验信号处理 |
5.4.1 常用信号处理方法 |
5.4.2 小波消噪基本原理 |
5.4.3 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双模数节点外啮合齿轮副齿间载荷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节点外啮合齿轮副的研究概述 |
1.2.2 齿轮刚度研究现状 |
1.2.3 齿间载荷分配研究现状 |
1.2.4 齿根弯曲应力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双模数节点外啮合齿轮副参数设计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双模数外啮合齿轮副节点外啮合的实现方法 |
2.2.1 双模数外啮合齿轮副节点前啮合实现方法 |
2.2.2 双模数外啮合齿轮副节点后啮合实现方法 |
2.3 双模数内啮合齿轮副节点外啮合的实现方法 |
2.3.1 双模数内啮合齿轮副节点前啮合实现方法 |
2.3.2 双模数内啮合齿轮副节点后啮合实现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模数节点外啮合齿轮副刚度计算 |
3.1 引言 |
3.2 双模数节点外啮合齿轮副刚度分析 |
3.2.1 单对齿啮合刚度分析 |
3.2.2 齿轮副综合刚度分析 |
3.3 双模数外啮合齿轮副节点外啮合刚度计算方法 |
3.3.1 影响参数分析 |
3.3.2 刚度方程的拟合 |
3.4 双模数内啮合齿轮副节点外啮合刚度计算方法 |
3.4.1 影响参数分析 |
3.4.2 刚度方程的拟合 |
3.5 齿轮刚度有限元计算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模数节点外啮合齿轮副齿间载荷分配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齿轮副载荷分配规律的影响因素 |
4.2.1 啮合刚度对载荷分配规律的影响 |
4.2.2 轮齿误差和外载对载荷分配规律的影响 |
4.3 双模数外啮合节点外啮合齿间载荷分配计算 |
4.3.1 双模数外啮合节点前啮合齿间载荷分配影响分析 |
4.3.2 双模数外啮合节点后啮合齿间载荷分配影响分析 |
4.4 双模数内啮合节点外啮合齿间载荷分配计算 |
4.4.1 双模数内啮合节点前啮合齿间载荷分配影响分析 |
4.4.2 双模数内啮合节点后啮合齿间载荷分配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模数节点外啮合齿轮副齿间载荷分配规律试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双模数节点外啮合齿轮齿根弯曲应力分析 |
5.2.1 双模数节点外啮合齿轮齿根弯曲应力基本值的计算 |
5.2.2 齿根弯曲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
5.3 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测试试验 |
5.3.1 齿轮弯曲应力试验方案设计 |
5.3.2 齿轮齿根弯曲应力基本值试验结果 |
5.4 齿轮副的齿间载荷分配规律的试验 |
5.4.1 普通齿轮副的齿间载荷分配规律试验 |
5.4.2 双模数节点外啮合的齿间载荷分配规律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非等压力角节点外啮合齿轮油膜厚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非等压力角齿轮节点外啮合模型 |
2 齿面最小油膜厚度 |
2.1 啮合点表面切向速度的平均值 |
2.2 啮合点表面的综合曲率半径 |
2.3 单位齿宽上的法向力 |
3 算例分析 |
4 结论 |
四、等变位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性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内啮合齿轮传动系统的热弹流润滑特性分析[J]. 朱青青,孙强,李媛媛,宋娟,菅光霄. 机械传动, 2022(01)
- [2]基于动力学理论的齿轮弹流润滑研究[D]. 菅光霄.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3]类RV渐开线变位齿轮减速器设计与研究[D]. 徐永帅.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0)
- [4]城轨列车齿轮传动系统故障机理及诊断方法研究[D]. 王金海.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5]船用动力后传动系统齿轮抗胶合承载性能分析及实验研究[D]. 王希贵.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6]节点外啮合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及试验验证[D]. 张亚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3)
- [7]人字齿星型齿轮传动系统动态效率研究[D]. 刘伟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3)
- [8]节点外啮合行星轮系耦合动力学分析及试验验证[D]. 谭在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03)
- [9]双模数节点外啮合齿轮副齿间载荷分配研究[D]. 王诠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03)
- [10]非等压力角节点外啮合齿轮油膜厚度的研究[J]. 李秀莲,刘伟,朱福先,张俊. 热能动力工程,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