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为先,心心相通,发展凝聚共同志向

共学为先,心心相通,发展凝聚共同志向

一、合校先合心 发展凝众志(论文文献综述)

沈曦[1](2004)在《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文中研究表明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中国高校大合并,客观上形成了中国的多校区大学,即由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功能齐全、行政独立的院校而形成的一所新的拥有多个校区的大学。组织结构是多校区大学管理的核心问题,研究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是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现实需要。长期以来,中国大学的组织结构在总体上表现出封闭性、保守性和稳定性,从而限制了大学功能的充分发挥。多校区大学由数个单校区大学合并而成,单校区大学组织结构的不合理自然被带到了多校区大学,而且这种不合理有时在多校区大学中还被放大,外显更为突出。我们知道,结构和功能是紧密相连的,因此研究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也是多校区大学完善其功能的需要。除“绪论”章(说明研究的缘起,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交待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全文的结构)和“结论”章(归纳主要结论、创新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外,文章的主体共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2 章),回顾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从古典组织理论到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再到现代组织理论,组织理论的演进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们对组织的认识是逐步走向深刻和全面的。第二部分(第 3、4、5 章),对组织结构进行探讨。第 3 章大学组织结构。首先,对大学组织结构进行概念界定,认为“大学组织结构”是大学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具体表现为大学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大学的组织结构形式;然后,对大学的组织机构设置和大学的组织结构形式进行具体分析。第 4 章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首先,指出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是中国多校区大学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具体表现为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形式;其次,对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形式进行具体分析;再次,探讨目前中国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的成因。第 5 章中国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有效性评判。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中国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的有效性进行定量评判,然后根据评判结果并结合访谈,指出目前我国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第 6、7 章),讨论基于有效组织结构的中国多校区大学管理。中国多 I<WP=4>校区大学有效的组织结构,一是要保证多校区大学组织机构的高效,也就是运行机制问题;二是采用最有效的组织结构形式。第 6 章探讨中国多校区大学高效的组织机构的运行机制,认为这一运行机制包括:(1)校级管理: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障决策的科学性;(2)职能部门:推行教育职员制;(3)学院:施行真正意义上的学院制;(4)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学习型组织。第 7 章探讨中国多校区大学最有效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认为网络结构是目前我国多校区大学最有效的组织结构形式,与网络结构相适应的管理是团队管理,这是多校区大学的一种有效管理形式。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1)新视角、新方法。从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理论的角度对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尚没有看见;首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中国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的有效性进行定量评判。(2)新发现。通过研究发现:“校-院-系”或“校-系-教研室(所)”等是大学的组织形式;大学的直线制结构、职能制结构等可称为大学的组织结构形式;主要有四个特点影响了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这四个特点是:规模扩大、校区分散、分权方式不一、领导体制多样;目前我国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存在的 6 大主要问题是:权力过于集中于上层,基层活力不足;信息不通畅;职责不明确;决策程序不科学;官本位严重;部门本位浓重。(3)新观点。本研究认为,网络结构是目前我国多校区大学最有效的组织结构形式。团队管理是多校区大学的一种有效管理形式。

鲍心清[2](2003)在《谈解决多校合并对图书馆重组的负面影响》文中认为本文针对多校合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图书馆的负面影响加以探讨,以求得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

中共三峡大学委员会[3](2001)在《合校先合心 发展凝众志》文中提出

二、合校先合心 发展凝众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校先合心 发展凝众志(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本文的结构
2 组织理论的演进
    2.1 古典组织理论
    2.2 行为科学组织理论
    2.3 现代组织理论
    2.4 对组织理论演进的评述
    本章小结
3 大学组织结构
    3.1 概念的界定
    3.2 大学组织结构的变迁
    3.3 大学的组织机构
    3.4 大学的组织结构形式
    本章小结
4 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
    4.1 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机构
    4.2 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形式
    4.3 中国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的成因分析
    本章小结
5 中国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有效性评判
    5.1 多校区大学有效性组织结构的特征
    5.2 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有效性的定量评判
    5.3 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6 基于高效组织机构的中国多校区大学管理
    6.1 校级管理: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障决策的科学性
    6.2 职能部门:推行教育职员制
    6.3 学院:施行真正意义上的学院制
    6.4 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学习型组织
    本章小结
7 基于最有效组织结构形式的中国多校区大学管理
    7.1 最有效的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形式:网络式
    7.2 多校区大学的一种有效管理形式:团队管理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其他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目录
附录 3 “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有效性的定量评判”专家评判问卷
附录 4 “多校区大学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调查问卷

四、合校先合心 发展凝众志(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D]. 沈曦.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3)
  • [2]谈解决多校合并对图书馆重组的负面影响[A]. 鲍心清. 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3
  • [3]合校先合心 发展凝众志[J]. 中共三峡大学委员会. 中国高等教育, 2001(01)

标签:;  ;  ;  ;  

共学为先,心心相通,发展凝聚共同志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