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分析及启动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彭小珈[1](2020)在《农村电商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农村电子商务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跨区域跨行业的经营构筑了紧凑有序的商业联合体。农村电商的出现既能够有效推动农产品上行,降低农户经营成本、扩大农户市场销售领域,也能使二三产业产品顺利下行至农村,拓展非农产品的内生需求,从而让农民成为全球信息化发展时期的获利者、为非农领域的商家提供新的利润增长。为此,农村电商发展效率的研究在现阶段有着重要实践意义,能为我国三农问题、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解决对策与方案。由此,本研究从基本理论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发掘影响农村电商效率提升的瓶颈,为下文多角度农村电商的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提供必要性支撑。具体而言,在宏观层面上,本研究通过综合整个农村电商行业相关指标的投入产出状况,对农村电商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省农村电商效率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农村电商在区域空间差异背景下的效率特征,并根据实证结果为我国各省份农村电商发展战略的制定方向进行指引。在微观层面上,本文将农村电商分为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两部分,分别以湖南省炎陵县黄桃电商、湖南省农村淘宝店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农村电商效率研究模型对上述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解析农村电商发展中效率不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本研究分别从农产品上行、消费品下行以及省域农村电商角度构建了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通过进一步实证分析指出各类因素对我国农村电商发展效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从而为各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规划与政策制定、各电商主体的管理优化与经营效益提升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主要的创新及结论有:(1)拓展了农村电商的概念,本文认为农村电商既不是地域概念下注册地在农村的电商产业群体,也不是单纯的农产品卖货平台和农业信息服务站,而是融合了农产品上行与消费品下行渠道的电商。(2)宏观层面上,我国农村电商发展仍处于爬坡期,整体发展效率偏低,存在较大的省域空间差异,高效率区的电商产业发展已进入到成熟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电商全产业链,部分地区甚至进入了电商整合、集聚重构期。中效率区中绝大多数省市农村电商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通常不兼具,或其农村电商效率的农产品上行与消费品下行仅表现为单向高效,具有相对较大的效率提升空间。低效率区中大部分位于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等边沿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落后,缺少先进的管理技术与创新型产业链模式,部分中部地区缺少发展激励政策,导致区位优势难以发挥。(3)微观层面上,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的总体发展效率不高,环境因素对农村发展效率影响显着,虽然“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可以缩短农产品的交易链条,但在技术层面和规模层面上仍存在一定问题。而农村电商对消费品下行的投入不足,各类经营主体的电商市场培育行为缓慢,内部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等因素也制约了农村电商发展效率的进一步提升。(4)影响因素层面上,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中,决策能力、社交范围、价差和宣传对农产品上行效率有显着影响、客户距离、客户年龄、客户文化、信任度、到货时间、质量差异与消费品下行效率的提升有关联;农村网民规模、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农村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对农村电商整体发展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5)政策建议层面上,从四大方面提出了培养农村电商“新农人”、突破农村电商物流体系瓶颈、完善农村电商基础配套设施和明确省域农村电商发展途径的建议。
袁菊[2](2020)在《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流通业和消费结构均实现了根本性地改变。互联网技术影响下,流通业的高效发展与消费结构升级之间有了更加密切地联系,流通业充分实现生产与消费有效沟通,对于促进生产效益提升、引导消费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多样消费需求的产生也加速了流通业创新转型发展。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当前消费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积极保障有效供给的同时不可忽视供给端与消费端的有效衔接,而流通业作为二者衔接的重要纽带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反映现代流通业高效发展的流通效率就是促进消费升级的关键环节,在“互联网+”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积极有效提升流通效率,保障供给端与消费的有效衔接,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同时,推动流通业持续有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整理基础上,文章首先对流通效率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概念进行界定,结合流通效率和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理论,分析梳理流通效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为下文理论实证模型的构建奠定科学的依据。其次,对西部地区流通业和消费结构升级现状、区域差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并构建流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对西部地区流通效率进行测度。基于上述分析,分别构建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的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和空间面板回归模型,以期探究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将外部环境因素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纳入模型,探究外部环境影响下,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有何不同。研究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各地区之间流通效率差异明显,其中四川、广西、重庆和陕西等地区流通效率较高,青海、甘肃等地区流通效率较低,整体表现出流通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特征。(2)西部地区流通效率的提升不仅有效促进了本地区消费结构升级优化,也对邻近周边地区带来了一定积极促进作用,但也不能忽视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效应还有长足的提升空间,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零售网点全覆盖、推动“互联网+”影响的流通业创新转型升级是重要着力点,同时更要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更快与东中部地区接轨。(3)西部地区流通效率的提升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即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受到外部环境约束影响,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使流通效率对城镇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呈现正U型变化趋势,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使流通效率对城镇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经济发展水平地提高使流通效率对城镇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呈下降趋势。论文为了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流通业与消费结构升级水平发展,结合西部地区流通效率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实际发展以及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情况,提出与西部地区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建议。分别是:推动流通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流通业创新转型发展;优化消费结构升级政策体系,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各地区因地制宜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营造良好流通业发展环境,促进流通效率提升。
金子懿[3](2020)在《我国农村消费金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投资和出口的增速放缓,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备受关注。扩大内需,拓展市场,引导消费,意义十分重大。在消费升级的浪潮推动下,消费金融顺势发展,通过移动互联网科技不断下沉农村,开拓新领域。由于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的开发甚少,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平台纷纷投入这片蓝海,农村消费金融市场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发展农村消费金融无疑是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和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新重点,有利于刺激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农村消费成长迅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一些潜在的问题也随之显现,不容忽视。为了引导农村消费金融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定性分析、案例分析与归纳对比等方法从需求、供给、监管三个层面分析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等内容。文章在需求层面上,着重分析了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的需求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在供给层面上,重点归纳了农村消费金融市场的供给;在监管层面上,主要梳理了农村消费金融近十年的监管历程。接着总结了出农村消费金融在三个层面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对策建议。总之,农村消费金融市场潜力无限,为传统金融业务拓展升级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消费者、金融机构和平台、政府和监管三方角色都要发挥作用,竭尽所能地为农村消费金融成长创造有利环境。
杨伟荣[4](2020)在《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否取得根本成功、国家现代化发展能否获得顺利实现。不可否认,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农村和农民“更好”发展的政策性安排的确是党和国家对西式城市化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新时代成果,但当下各地方振兴战略的规划方向和实施重点仍延续了发展主义话语下乡村经济如何实现快速发展的老问题。鉴于以往乡村发展被发展主义裹挟的客观结果是乡村更加边缘化,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果不转变思路,很可能会再次遭遇过去那些乡村建设运动所面临的发展主义困境。为此,本文以发展伦理学为学理依据,从“发展”的流动性特点切入,通过系统梳理“发展”意蕴的伦理呈现和乡村发展概念的价值彰显过程,分析了国际发展伦理的建构瓶颈以及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语境和当代使命,并以乡村振兴的发展主义遭遇为突破口,对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以及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化”表现进行深层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提出了应对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以及城市中心主义的伦理策略,确立了乡村“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取向,力求在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语境下建构符合中国乡村发展实际的发展伦理体系。首先,就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而言,经济增长至上的乡村增长主义给农民带来了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使乡村面临“负增长”困境、农民陷入无意义的价值危机。为此,必须以乡村“美好发展”对乡村发展目标进行伦理定位,明确农民美好生活作为乡村发展价值目标的基本内涵,并在推动农民劳动休闲化和休闲劳动化融合统一的过程中落实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其次,在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凭其较高的经济贡献率主导了乡村发展,并对分散小农群体产生“排斥”,导致了不同阶层之间发展权益的不平等。为此,必须以乡村“整体发展”对乡村发展主体进行伦理审视,坚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共享乡村发展成果的伦理要求,发挥“中坚农民”的主体联结功能以克服弱势小农群体“被组织”、“被合作”的主体建构困境。再次,在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方面,刺激农民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被人为建构并无限扩张,最终出现了资本逻辑宰制的、不可持续的乡村发展动力谱系。为此,必须以乡村“可持续发展”对乡村发展动力进行伦理整合,明确资本逻辑在乡村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并以“社会运行与发展的总体逻辑”整合多元化的乡村发展动力要素,实现内、外源动力之间的互动转换和有效聚合。最后,在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方面,以城市(镇)化为核心的乡村发展方式使我国城乡发展长期处于一种非均衡、不协调的状态,乡村难以享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和权益。为此,必须以城乡“共生发展”对乡村发展方式进行伦理调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属人性、平等性和多样性价值,并通过践行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及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当然,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化”表现并非仅有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和城市中心主义四种形式,发展伦理对社会发展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也不止是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四个方面。只有在更深层发掘“问题域”和更广泛拓展“价值面”的基础上推动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和农民“更好”的发展。
张亘稼,王张明[5](2019)在《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沉淀消费潜能探析》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在当前收入水平下的沉淀消费潜能释放,对于统筹西部地区城乡发展和培育新兴消费市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消费潜能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对消费潜能概念进行界定,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沉淀消费潜能展开测算评价。研究认为,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是指农村居民尚未得到满足的合理性消费需求;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沉淀消费潜能整体规模较大,但人均消费潜能较小,云南和广西的农村居民沉淀消费潜能总规模最大,青海总规模最小,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沉淀消费潜能存在显着的省域差异。西部地区农村应通过建立特色乡村产业、推动非农产业发展、提高工资性收入比重、促进教育资源的均等化等措施,把西部地区农村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应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对消费环境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才能充分释放消费潜能。
王寒凝[6](2019)在《我国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能源环境效益评价研究 ——基于城市级和省级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正面临资源枯竭、能源需求增加以及能源消耗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废弃物的增加等问题。可能源化利用的废弃物作为生物质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燃烧、厌氧发酵等方式产生能量来作为能源化使用,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后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还可以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因此本文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开展对废弃物未来能源化利用潜力与减排效果的模拟,从城市和多区域的角度深入探讨我国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和环境效益,提出区域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政策建议,为废弃物科学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围绕可能源化利用的废弃物产生、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潜力及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减排潜力等相关问题进行建模与应用研究,基于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分别建立和完善了我国城市和省级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核算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为弥补现有研究少有考虑城市和多区域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情况的不足,针对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进行建模定量研究。首先将可能源化利用的废弃物分为可燃性垃圾、餐厨垃圾、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养殖场粪便四种。以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为依据,利用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中各部门直接消耗系数和总产出实物量的转换关系,将价值量转换成实物量,为了分别研究四种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情况,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已有部门分类的基础上,将废弃物发电部门引入原有的社会经济体系中,新增四个废弃物发电部门,包括可燃性垃圾燃烧发电部门、餐厨垃圾沼气发电部门、高浓度有机废水沼气发电部门、养殖场粪便沼气发电部门,构建我国城市级别和省级的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核算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其次建立各地区废弃物产生量和行业部门的多重对应关系用以定量分析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效益,再将清洁发展机制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与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结合,定量分析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环境效益,以此作为我国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的评价体系。本文首先以长春市为例,将原有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42个部门合并为15个部门,与新增的4个废弃物发电部门共19个部门,构建出长春市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核算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定量探究长春市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结果表明,2016-2025年长春市四种可能源化利用的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累积减排了0.8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0.16万吨二氧化硫和0.29万吨氮氧化物,为长春市节能减排作出一定贡献。在城市级别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核算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省级层面数据更为丰富的原因,将原有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42个部门合并为24个部门,与新增的4个废弃物发电部门共28个部门,构建出全国31个省级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核算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结果表明,(1)2016-2025年在全国31个省份中,广东可燃性垃圾和餐厨垃圾累积产生量最大分别达到了1.15亿吨和0.89亿吨,河北高浓度有机废水累积总量最大为37.24亿吨,四川养殖场粪便累积总量最大为1.15亿吨;沿海地区可能源化废弃物发电规模较大,如广东和江苏四种废弃物2016-2025年总发电量分别为1095.62亿千瓦时和987.03亿千瓦时,发电规模较小的是宁夏、西藏等西北地区。(2)2016-2025年,与基准线比较的河北温室气体减排量最大为5.2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随之是广东4.3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和江苏4.3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产业结构变化后,河北温室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累积减排潜力最大分别为6113.3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183.91万吨、91.96万吨和1667.49万吨,其次是广东和浙江。而处于西北地区的青海、宁夏和西藏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减排量较小。同时还识别出对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减排影响较大的生产部门,研究发现在原有的24个生产部门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煤炭采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部门等能源利用部门对各地区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减排的影响最大。通过对省级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的建模与定量研究,对其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效益与环境效益具有一致性,大部分省份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较差,只有沿海地区河北、江苏、山东、广东和浙江能源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因此根据以上评价结果以及我国废弃物发电产业发展优势和潜力,将我国31个省份划分为三类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快速发展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并根据三类地区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的空间结构差异制定专门的废弃物管理政策。其中,沿海发达地区应进一步提高废弃物发电技术水平、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快速发展地区应尽快完善废弃物收储体系、建立碳交易市场等;欠发达地区应继续加快经济发展并加大政府补贴政策。
冯元元[7](2019)在《湖南省农村消费特征演变及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受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国原有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抑制。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就需要改变原来的发展方向,要以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而内需不足的情况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因此扩大内需的重点要放在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上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而且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湖南省农村人口较多,以湖南省农村消费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其研究结果可以为开拓湖南农村消费市场的企业提供相关策略,同时也有利于湖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对加快湖南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也对我国其他农业大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以湖南省为例研究农村消费市场开拓策略,运用标准差椭圆、标准距离、偏最小二乘回归、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利用2010-2017年101个县市(区)农村消费结构数据与1991-2016年农村居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湖南农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特征演化。研究发现,湖南农村消费支出重心向西向南移动,西南部消费能力逐渐增强但总体消费水平偏低且存在区域差异;消费结构逐渐升级优化,但依然以生存型消费为主。基于湖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演变总结出开拓湖南农村消费市场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消费水平低阻碍消费市场开拓;消费水平差异大导致消费市场发展不均衡;消费层次差异明显影响消费市场产品供给;消费环境差制约消费市场开拓。进而根据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开拓湖南农村消费市场的途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均衡区域消费能力促进消费市场发展;实施因地制宜的产品价格策略,可以增强购买力;制定适当促销策略刺激消费需求;提供可以满足消费层次的消费产品;利用消费结构变动开拓新产品市场;引导企业参与消费环境优化。企业参与消费环境优化不仅有利于产品的销售,而且可以为企业赢得美誉度从而有利于农村消费市场开拓。
林静[8](2019)在《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关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向“新常态”的转变,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投资与出口逐渐疲软,特别是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发生,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使投资与出口对经济的拉动陷入低谷,消费则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力。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被政府作为稳定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明确了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1。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后的2018年“中央一号”中又一次被提出,“三农”问题的解决将会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发展农村经济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经济的地位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城镇消费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农村消费市场还存在着广阔的增长空间,在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繁荣的众多因素中农村金融发展至关重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消费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新疆作为我国典型的多民族聚集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也是向西开放的门户城市,对西北五省乃至全国来说新疆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消费市场逐步扩大,消费结构也在一步步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新疆农村金融发展,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促进了农村消费,同时新疆农村消费也同样促进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于研究新疆农村经济以及实现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消费关系的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总结了过往学者的研究成果。然后采用理论解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对于本文研究对象的新疆区域,描述了新疆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现状,掌握当前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情况实情,对新疆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主要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关于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的研究也分为四个方面:农村社会消费总额、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农村消费结构与农村消费贡献率。选取2000-2016年新疆农村相关数据,建立消费模型,进行ADF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实证论证了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新疆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两者之间相互作用;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新疆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作用程度,发现新疆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显着促进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对新疆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规模有显着影响。总体上说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新疆农村居民消费之间能够相互促进。最后依据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消费的政策建议,以期能为促进新疆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与提升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提供可能的参考。希望能够为新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而解决新时代新疆“三农”问题。
马媛婵[9](2019)在《新农保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农保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减轻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负担,减少他们对养老问题的担忧,尤其是自从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确立之后并开展试点之后,农村居民的参保积极性不断提高,同时农民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居民对于自己未来的养老保障预期得到改善。本文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出发,对新农保拉动农村内需以及开展新农保是否能有效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展开讨论,并根据实证结果能够针对性的对财政补贴提出合理的建议,完善新农保补贴制度,从而能够让农村居民“老有所养,无后顾之忧”,放心地消费。本文以生命周期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新农保财政补贴与消费之间的影响关系。先从新农保影响农村居民的机制入手,充分解释二者的影响关系,再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相关实证分析。实证部分由两个部分构成:利用省际数据的宏观实证分析以及利用CHARLS的家庭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通过宏观实证部分的结果发现,老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是负向影响,将“挤出”农村居民消费,而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则是正向影响,由此可以推断出新农保的实施能够让原来的“挤出”效应转变为“挤入”效应。而在微观数据调查部分,在三种不同的前提情况下,新农保缴费以及领取额对农村居民消费都是正向影响,但是影响效果都不明显。这表明新农保政策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及建议,从而完善新农保制度,让更多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新农保的巨大益处。
刘子源[10](2018)在《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生态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消费、投资与净出口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与落脚点,在投资与净出口不断萎靡的情况下,有效的消费供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主义的盛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型与发展中国家,一直实施消费主体培养、消费模式拓展、消费热点引导和消费产业升级等提高消费能力的措施。截止2017年底,全国人均年消费支出已达17111元,是近四十年来的最高点,但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仅为10129元,与全国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市场亟待开发。在刺激农村消费产业发展同时,金融作为货币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应当在农村消费资金融通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消费信贷手段在加快居民有效消费意愿实现,在增加社会实际消费规模上具有显着作用。农村消费金融可以紧密对接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类金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农民实现“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依”的生活目标。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走过15个年头,已基本形成符合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有所提高,金融组织网点多,可满足大多数农村居民短期内的生产生活需要。但这种改革本质对农村结构和农民实际需求考虑不足,仅仅是简单照搬城市金融自上而下的发展体系,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此外,消费金融在城市发展的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与农村与农民消费。那么,为了解决此类现实问题,不仅需要农村消费金融参与主体在产品、资金、信用等方面的承接与使用,更需要一个与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相匹配的生态环境,使金融更好地实现对农村实体经济的服务。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在农村需要重新布局,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在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指导思想下,坚持金融增量改革与存量调整,强调金融机理上与消费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从生态系统上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积极有效的开放利用金融资源,构建一个完整的、契合农村实际的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那么,如何在农村真正做到消费金融体系的构建呢?本文认为,应当认识到以下四点:首先,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建设的逻辑前提。具体地说,统一体现在资本流通,体现在对抗分配关系的社会消费力,也体现在信用的扩张与紧缩之上。农村消费产业与金融生态的发展都是以实现生产为逻辑基础,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的而存在的,即保证生产与消费的辩证与统一。其次,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建设的现实格局。在我国社会中,农村仍然属于薄弱领域;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农业仍然属于薄弱环节;在收入分配结构中,农民仍然属于弱势群体。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土壤仍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种基础不可动摇。这就要求在现存体制下寻求农村金融机构、农民与监管机构之间有效合作的契合点,找到农村金融与消费经济互动的平衡点。第三,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建设的演进机制。金融生态体现出一种基于均衡的金融循环体制,既包含静态的货币投入产出的均衡,也包含一定时空内系统结构与功能动态的均衡,各组要素通过调整、转化、补偿、反馈等手段实现一个稳定的动态最优,换句话说是实现金融产业与外部环境因素间协调发展,这是农村发展消费金融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第四,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农村消费问题的核心在于人本价值的实现,究竟是刺激农民消费欲望还是引导农户消费的合理化?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怎样实现有效的消费引导呢?建立一种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谐的金融生态关系,是农村发展消费金融的关键切入点。由此,本文以金融学和生态学基本观点为切入点,意在探讨各消费金融主体在整个农村生态系统当中的定位,并结合分析主体间资金与信用关系的实现,进而研究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的具体演化路径。特别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什么是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系统?如何利用生态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来解释农村消费抑制和金融抑制的本源性问题?具体涉及到哪些生态学理论?这种生态系统的定义、内涵、特征、结构与运行机理是什么?第二,系统的主体包括哪些?主体自身的演化规律是什么?主体与主体物种间的联系究竟如何?是通过什么因子进行联系的?与其他环境因子间如何协调的。第三,如何评估全国和各区域间消费金融发展的具体态势?怎样提升金融主体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做了如下工作:第一,提出我国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发展的必然性。结合金融基本理论和消费基本理论基础上与我国农村实际相结合,分析当下农村发展消费金融的外部特征、内部机理、组织结构与市场层次,明确在我国发展消费金融的紧迫性和历史要求,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了理论与现实基础,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逻辑基础与前提条件。第二,结合理论和定量分析,对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中金融主体和环境因子进行系统性的描述。按照生态系统参与者的特性,将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主体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三大主体,描述主体的性质、影响要素、发展现状和系统作用等,对农村消费金融产品提供主体的金融组织的生态位测算。并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对影响农村消费的经济因子、金融因子、社会文化因子和政策因子进行分析,并以马克思理想社会思想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农户消费指数模型,得出全面性和发展性是未来农户消费需要加强的方面。第三,从货币循环和信用流动的视角,对整个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的内部逻辑和发展情况分别分析。以农村消费金融各主体之间演化力为突破口,讨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和完全信息条件下几种农村消费资金获得的双方效用情况,阐明资金流转的内部逻辑。第四,结合大量的实际数据,建立起对省域视角下农村消费金融主体与环境间的耦合协调情况的实证分析与原因剖析,为建立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机理支撑与数据支撑。第五,对国内外农村消费金融模式进行了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农村的发展程度对消费金融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而我国农村消费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模式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合理吸收西方先进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村消费金融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笔者认为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是这样一种在主体间动态优化过程中的均衡系统:生态主体在自身不断发展基础之上,还要与整个消费生态与金融生态环境保持高度的关联与协调,即以有序金融结构代替均衡金融体系,以系统与结构层面的渐变代替静态的不变。而农村消费有序金融结构主要体现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实现农户的消费价值、中观层面强调生态主体间规模的合理性,宏观层面金融生态持续性三个层面。这种生态系统能够有效调节农村消费金融参与主体、环境之间从而对农村消费金融生态机制进行细化,强调与市场需求、业界需求的匹配性与均衡性。特别是应当嵌入与城市消费金融的系统接口设计,既能推动农村自由资金再利用,也能加速城乡间资金合理流通。
二、甘肃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分析及启动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分析及启动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电商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电商 |
2.1.2 农村电商发展效率 |
2.1.3 农村电商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电子商务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2.2.4 产业融合理论 |
2.2.5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沿革与现实考察 |
3.1 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历程 |
3.1.1 信息服务提供阶段(1994-2005) |
3.1.2 在线交易发展阶段(2005-2014) |
3.1.3 服务体系建设阶段(2014-至今) |
3.2 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 |
3.2.1 农村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 |
3.2.2 农村电商零售规模 |
3.2.3 电商进村示范县发展 |
3.2.4 农村电商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辐射 |
3.3 我国农村电商的经营模式 |
3.3.1 生产者-电商-消费者模式 |
3.3.2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
3.4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效率提升的现存困境 |
3.4.1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3.4.2 农业生产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 |
3.4.3 金融服务与资金保障不足 |
3.4.4 驻村高层次电商人才匮乏 |
3.4.5 各农村电商主体协同低效 |
3.5 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 |
3.5.1 农村电商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 |
3.5.2 智慧农业与电商产业融合加速 |
3.5.3 农村电商扶贫效用不断强化 |
3.5.4 电商产业品牌化进程加快 |
第四章 宏观视角下农村电商发展效率研究——基于空间差异的DEA模型分析 |
4.1 农村电商发展效率空间差异的理论分析 |
4.2 农村电商发展效率模型与变量选取 |
4.2.1 模型选取 |
4.2.2 变量选取 |
4.2.3 统计分析 |
4.3 农村电商发展效率实证分析 |
4.3.1 DEA模型分析 |
4.3.2 回归模型分析 |
4.3.3 剔除环境变量的DEA模型分析 |
4.3.4 剔除环境变量之后的DEA模型对比分析 |
4.4 农村电商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分析 |
4.4.1 高效率区农村电商发展效率空间差异特征 |
4.4.2 中效率区农村电商发展效率空间差异特征 |
4.4.3 低效率区农村电商发展效率空间差异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4.5.1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效率整体不高 |
4.5.2 环境变量对农村电商发展效率的影响显着 |
4.5.3 农村电商发展效率存在较大省域空间差异 |
第五章 微观视角下农村电商发展效率研究——基于农产品上行与消费品下行的DEA模型分析 |
5.1 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效率研究 |
5.1.1 理论分析 |
5.1.2 模型与变量选取 |
5.1.3 实证分析 |
5.2 农村电商-消费品下行效率研究 |
5.2.1 理论框架 |
5.2.2 效率模型与变量选取 |
5.2.3 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5.3.1 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效率小结 |
5.3.2 农村电商—消费品下行效率小结 |
第六章 农村电商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1 农产品上行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1.1 模型选用及指标选取 |
6.1.2 模型指标统计分析 |
6.1.3 线性回归结果 |
6.1.4 影响因素分析 |
6.2 消费品下行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模型选用及指标选取 |
6.2.2 模型指标统计分析 |
6.2.3 线性回归结果 |
6.2.4 影响因素分析 |
6.3 农村电商总体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1 变量设定 |
6.3.2 模型指标统计分析 |
6.3.3 线性回归结果 |
6.3.4 影响因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1.1 农村电商发展效率空间差异 |
7.1.2 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的发展效率 |
7.1.3 农村电商—消费品下行的发展效率 |
7.1.4 农村电商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 |
7.2 政策建议 |
7.2.1 明晰落实省域农村电商发展思路 |
7.2.2 全方位多举措培养农村电商“新农人” |
7.2.3 构建多层次农村电商物流体系 |
7.2.4 加快农村电商配套设施信息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附录1:农产品上行发展效率调查问卷 |
附录2:消费品下行发展效率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2)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流通效率 |
1.2.2 消费结构升级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分析 |
2.1 文献综述 |
2.1.1 流通效率的研究 |
2.1.2 消费结构升级的研究 |
2.1.3 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
2.1.4 文献评述 |
2.2 相关理论 |
2.2.1 流通效率理论 |
2.2.2 消费结构升级理论 |
2.3 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 |
2.3.1 流通效率提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
2.3.2 “互联网+流通”助推消费结构升级 |
2.3.3 外部环境助力流通效率提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与消费结构升级现状分析 |
3.1 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1 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 |
3.1.2 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区域差异 |
3.1.3 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2 西部地区流通效率测度 |
3.2.1 指标体系构建 |
3.2.2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数据说明 |
3.2.3 测度方法介绍 |
3.2.4 西部地区流通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
3.3 西部地区消费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西部地区消费结构现状 |
3.3.2 西部地区消费结构区域差异情况 |
3.3.3 西部地区消费结构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
4.1 空间计量理论与模型 |
4.1.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4.1.2 空间计量模型 |
4.1.3 空间权重矩阵的定义与设定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4.2.1 变量选取 |
4.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3 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4.3.1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 |
4.3.2 普通面板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结果分析 |
4.3.3 空间面板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结果分析 |
4.3.4 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分析 |
5.1 面板门槛模型构建 |
5.1.1 面板门槛模型构建 |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5.2 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5.2.1 门槛值确定及门槛效应检验 |
5.2.2 面板门槛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
5.3 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推动流通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流通业创新转型发展 |
6.2.2 优化消费结构升级政策体系,促进消费结构优化 |
6.2.3 各地区因地制宜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
6.2.4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助力流通效率提升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3)我国农村消费金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农村金融 |
二、消费金融 |
三、农村消费金融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农村金融理论 |
二、消费金融理论 |
三、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需求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需求现状及变化特点 |
一、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需求现状 |
二、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需求变化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需求变化原因分析 |
一、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需求规模变化的主要原因 |
二、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用途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
第三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需求存在的问题 |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落后 |
二、农村居民消费金融和消费安全意识欠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供给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供给模式 |
一、农村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模式 |
二、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金融一体化模式 |
三、电商渠道模式 |
四、农业众筹模式 |
五、网络分期平台模式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供给的特点 |
一、农村消费金融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 |
二、农村消费金融供给多场景化发展 |
三、农村消费金融供给线上线下结合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供给存在的问题 |
一、农村消费金融供给一度失控 |
二、农村消费金融产品创新动力不足 |
三、农村消费金融业务成本高且风险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监管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发展和监管历程 |
一、中国农村消费金融发展历程 |
二、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监管历程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
一、农村消费金融监管滞后 |
二、农村消费金融监管效果有待提高 |
第三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监管特点 |
一、监管要求逐步升高 |
二、监管范围覆盖更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促进中国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需求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二、加强农村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教育 |
第二节 供给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 |
二、强化农村消费金融风险控制能力 |
三、鼓励农村消费金融产品创新和下沉 |
第三节 监管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健全农村消费金融法律制度 |
二、完善农村消费金融监管体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学术考察与分析 |
一、国内外的发展伦理研究及其“地方性”取向 |
二、国内外的乡村伦理研究及其“发展性”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的个案选择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乡村发展:一种伦理性发展 |
第一节 “发展”意蕴的流变 |
一、客观存在状态的描述 |
二、规范性意义的嵌入 |
三、自反性品质的呈现 |
第二节 乡村发展概念的演进 |
一、模糊的文化概念 |
二、突出的经济概念 |
三、复合的社会概念 |
第三节 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 |
一、国际发展伦理研究的“进入”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发展转型 |
三、“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确立 |
第二章 发展至上?——被发展主义遮蔽的乡村伦理视界 |
第一节 增长主义: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 |
一、增长主义的“增长”逻辑及其“乡村化” |
二、乡村增长主义驱动下的增长困境与价值危机 |
三、“去增长”的解构与“美好生活”的定义 |
第二节 精英主义: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 |
一、农民阶层分化: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 |
二、“富人治村”:乡村精英概念的普遍化 |
三、“扶贫内卷化”:乡村精英俘获的消极后果 |
第三节 消费主义: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 |
一、消费力:扩大乡村消费需求的动力表现 |
二、由“消费积极分子”到乡村消费主义 |
三、资本逻辑:构成乡村消费主义的深层根源 |
第四节 城市中心主义: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 |
一、乡村发展的城市化“偏好” |
二、“城市信仰”与“永恒正义” |
三、“乡村复兴”与“尺蠖效应” |
第三章 为何发展:乡村发展目标的伦理定位 |
第一节 以农民美好生活定位乡村发展:历史沿循与现实审思 |
一、现代乡村发展目标的迷失及缘由 |
二、农民美好生活:新时代乡村发展目标的价值确认 |
三、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伦理消解 |
第二节 在“富”与“安”之间理解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 |
一、农业匮乏经济基础上的“小富即安”生成 |
二、乡村发展主义主导下的“小富即安”批判 |
三、乡村发展伦理建构中的“且富且安”实践 |
第三节 以“美好发展”重塑农民生活的“劳—闲”之维 |
一、新乡村增长主义与农民“劳动—休闲”异化 |
二、休闲本原化:农民美好生活的“低人本”设计 |
三、“美好发展”:一种合乎人性的“劳闲融合”策略 |
第四章 谁主发展:乡村发展主体的伦理审视 |
第一节 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发展的伦理要求 |
一、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发展理念 |
二、重视“竞争”发展对新型主体的责任引导 |
三、推动“道义”发展对弱势小农的主体建构 |
第二节 乡村“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及其主体困境 |
一、“发展型”小农经济:“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 |
二、“弱势”组织合作:“发展型”小农经济的主体建构 |
三、“被组织”情形下“弱势”主体建构的实践困境 |
第三节 “中坚农民联结”:新“道义”视角下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
一、中坚农民:支撑乡村“道义”发展的新主体 |
二、主体联结:中坚农民在乡村发展中的伦理功能 |
三、基于“中坚农民联结”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
第五章 凭何发展:乡村发展动力的伦理整合 |
第一节 应对乡村资本逻辑的发展伦理思路 |
一、建构与破坏:资本逻辑对乡村发展的双重作用 |
二、既有乡村资本批判的逻辑主题及其伦理向度 |
三、发展总体逻辑: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资本之外”:乡村发展动力体系的伦理考察 |
一、乡村发展的技术支持与“技治主义”的伦理规制 |
二、乡村发展的组织基础与“共同体”的伦理培育 |
三、乡村发展的“制度安排”与政府权责的伦理重构 |
第三节 乡村发展“合力论”及其伦理意义 |
一、外源动力扩张与乡村自主性的式微 |
二、内生动力开发与乡村价值性的单一 |
三、“内外聚合”:乡村可持续真正发展的关键 |
第六章 如何发展:乡村发展方式的伦理调适 |
第一节 发展伦理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导向 |
一、发展的属人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理念 |
二、发展的平等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核心 |
三、发展的多样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标识 |
第二节 从分离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单向逻辑及其局限 |
一、“以乡促城”中的“牺牲型发展”及其“正义性搁置” |
二、“以城带乡”中的“追赶型发展”及其“人本性缺失” |
三、“城乡协调”中的“统筹型发展”及其“地方性消解” |
第三节 “城乡互融共生”:实践乡村振兴的“新范式” |
一、遵循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 |
二、践行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 |
三、建构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 |
结语 探索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 |
一、乡村发展“问题域”的发掘 |
二、发展伦理“价值面”的扩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沉淀消费潜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一)消费潜能概念的提出与完善 |
(二)消费潜能释放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
(三)消费潜能的释放规模测算与评价 |
二、消费潜能的概念界定及内涵解析 |
三、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沉淀消费潜能的测算与评价 |
(一)西部地区农村消费潜能的总体判断 |
(二)沉淀消费潜能规模的省域比较 |
(三)人均沉淀消费潜能的省域比较 |
四、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潜能释放的对策思考 |
(一)针对居民收入省域差异,细化增收政策体系 |
(二)培育网上购物习惯,引导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转型 |
(三)进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侧改革,改善西部地区农村消费环境 |
五、结语 |
(6)我国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能源环境效益评价研究 ——基于城市级和省级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废弃物能源化潜力评价 |
1.2.2 废弃物能源转化技术 |
1.2.3 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环境经济效益评价 |
1.2.4 研究启示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能源-经济-环境理论 |
2.1.3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理论 |
2.1.4 产业发展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2.1 计量经济学模型 |
2.2.2 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估算方法 |
2.2.3 温室气体减排方法学 |
2.2.4 投入产出方法 |
第3章 我国废弃物产生与能源化利用现状 |
3.1 我国废弃物产生现状 |
3.1.1 我国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情况 |
3.1.2 我国工业废水产生及处理情况 |
3.1.3 我国可能源化利用废弃物的产生情况 |
3.2 我国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现状 |
3.2.1 焚烧发电现状 |
3.2.2 沼气发电现状 |
3.3 我国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必要性 |
3.3.1 保障能源安全 |
3.3.2 减少环境污染 |
3.3.3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3.4 小结 |
第4章 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核算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 |
4.1 废弃物产生量回归模型 |
4.2 清洁发展机制温室气体减排评价方法 |
4.2.1 垃圾燃烧发电项目 |
4.2.2 餐厨垃圾沼气发电项目 |
4.2.3 高浓度有机废水沼气发电项目 |
4.2.4 养殖场粪便沼气发电项目 |
4.3 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构建 |
4.3.1 中间投入 |
4.3.2 进口和出口 |
4.3.3 温室气体和污染物 |
4.3.4 最终消费、库存变化 |
4.3.5 废弃物发电部门 |
4.4 城市级别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核算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应用 |
4.4.1 总产量 |
4.4.2 中间投入、居民消费、进口、出口、库存变化 |
4.4.3 温室气体和污染物 |
4.4.4 废弃物发电部门 |
4.5 省级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核算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 |
4.5.1 总产量 |
4.5.2 中间投入、居民消费、进口、出口、库存变化 |
4.5.3 温室气体和污染物 |
4.5.4 废弃物发电部门 |
4.6 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评价模型方法体系 |
第5章 城市级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评价及测算—以长春市为例 |
5.1 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能源环境效益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废弃物产生量与部门总产出动态关系分析 |
5.1.2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 长春市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效益评价及测算 |
5.2.1 长春市废弃物产生量 |
5.2.2 长春市废弃物发电量 |
5.3 长春市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环境效益评价及测算 |
5.3.1 长春市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量 |
5.3.2 长春市与基准线比较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 |
5.3.3 长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省级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环境效益评价及测算 |
6.1 省级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能源环境效益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
6.1.1 废弃物产生量与部门总产出动态关系分析 |
6.1.2 省级部门总产出测算分析 |
6.1.3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
6.2 省级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效益评价及测算 |
6.2.1 可燃性垃圾能源化潜力 |
6.2.2 餐厨垃圾能源化潜力 |
6.2.3 高浓度有机废水能源化潜力 |
6.2.4 养殖场粪便能源化潜力 |
6.2.5 四种废弃物总能源化潜力 |
6.3 省级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环境效益评价及测算 |
6.3.1 省级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结果分析 |
6.3.2 省级与基准线比较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 |
6.3.3 省级产业结构变化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减排潜力分析 |
6.3.4 省级能源化利用的环境效益综合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我国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省级聚类分析 |
7.1 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省级聚类分析方法及数据来源 |
7.1.1 聚类分析方法 |
7.1.2 数据来源 |
7.2 基于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效益的省级聚类分析 |
7.2.1 基于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效益的省级聚类分析过程 |
7.2.2 基于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能源效益的省级聚类分析结果 |
7.3 基于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环境效益的省级聚类分析 |
7.3.1 基于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环境效益的省级聚类分析过程 |
7.3.2 基于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环源效益的省级聚类分析结果 |
7.4 小结 |
第8章 我国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政策建议 |
8.1 省级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需求 |
8.1.1 省级废弃物能源化产业发展优势 |
8.1.2 省级废弃物能源化产业发展潜力 |
8.2 省级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发展政策建议 |
8.2.1 沿海发达地区 |
8.2.2 快速发展地区 |
8.2.3 欠发达地区 |
8.3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主要结论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7)湖南省农村消费特征演变及市场开拓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进展 |
2.1 农村消费市场功能及特点 |
2.1.1 农村消费市场 |
2.1.2 农村消费市场功能 |
2.1.3 农村消费市场的特点 |
2.2 消费市场营销理论 |
2.3 农村消费及市场开拓研究进展 |
2.3.1 消费者行为研究 |
2.3.2 农村消费市场相关研究 |
2.3.3 消费结构相关研究 |
2.3.4 研究评述 |
第3章 湖南农村消费水平特征演变 |
3.1 湖南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现状 |
3.2 湖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演变 |
3.2.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3.2.2 湖南省农村消费水平变动分析 |
3.3 湖南农村消费水平区域差异格局演变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总体差异分析 |
3.3.3 四大区域的演变趋势分析 |
第4章 湖南农村消费结构特征演变 |
4.1 湖南总体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
4.1.1 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时序化 |
4.1.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
4.2 湖南省农村消费结构区域差异分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差异 |
4.2.3 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区域差异分解 |
4.3 湖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研究方法 |
4.3.2 影响因素指标筛选 |
4.3.3 消费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4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章 湖南农村消费市场开拓策略研究 |
5.1 湖南农村消费市场开拓面临的挑战 |
5.1.1 消费水平低阻碍市场开拓 |
5.1.2 消费水平差异大导致消费市场发展不均衡 |
5.1.3 消费层次差异明显影响消费市场产品供给 |
5.1.4 消费环境差制约消费市场开拓 |
5.2 湖南农村消费市场开拓途径 |
5.2.1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
5.2.2 均衡区域消费能力促进消费市场发展 |
5.2.3 制定因地制宜的产品价格策略 |
5.2.4 实施适当促销策略刺激消费需求 |
5.2.5 提供满足消费层次差异的产品 |
5.2.6 利用消费结构变动开发新产品市场 |
5.2.7 引导企业参与消费环境优化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村金融与农村消费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农村金融概念 |
二、农村消费概念 |
第二节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一、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二、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三、金融不完全竞争理论 |
四、普惠金融理论 |
第三节 消费理论 |
一、经典消费理论 |
二、现代消费理论 |
第三章 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及作用机制 |
第一节 新疆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
一、农村金融发展规模 |
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 |
三、农村金融发展结构 |
第二节 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
一、农村社会消费品总额 |
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率 |
三、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
四、农村消费贡献率 |
第三节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消费作用机制 |
一、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消费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
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消费的作用 |
三、农村消费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 |
第四章 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关系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一、指标选取 |
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模型的构建 |
第三节 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关系的数量特征 |
一、序列平稳性检验 |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
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四、相互作用的回归分析 |
五、实证结果与结论 |
六、结论分析 |
第五章 实现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体系,提升农村居民消费 |
一、扩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 |
二、提升金融发展效率 |
三、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结构 |
第二节 创新新疆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
一、创新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与金融工具 |
二、创新农村抵押担保机制 |
第三节 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多维度支持农村居民收入 |
一、加大农村金融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 |
二、增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发展的支持 |
三、拓展农村居民的理财渠道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9)新农保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1.5 论文基本内容和框架 |
1.5.1 基本内容 |
1.5.2 本文技术路线图 |
2 农保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理论及机制 |
2.1 经典消费理论对消费影响分析 |
2.1.1 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 |
2.1.2 持久收入假说 |
2.1.3 生命周期假说 |
2.1.4 预防性储蓄理论 |
2.1.5 行为生命周期假说 |
2.2 收入影响消费的可能路径分析 |
2.3 新农保影响消费的可能路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新农保制度及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3.1 新农保制度现状分析 |
3.1.1 我国农保制度发展进程简介 |
3.1.2 我国新老农保制度比较介绍 |
3.1.3 我国新农保财政补贴现状 |
3.2 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
3.2.1 影响居民消费因素分析 |
3.2.2 农村居民消费及收入趋势分析 |
3.2.3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
3.3 本章小结 |
4 新农保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 |
4.1 基于西部12省(区)数据的实证分析 |
4.1.1 数据的选择及描述 |
4.1.2 基于西部面板数据的影响分析 |
4.1.3 结果小结 |
4.2 基于西部家庭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4.2.1 数据的选择、分类及描述 |
4.2.2 有无新农保支出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 |
4.2.3 是否参加新农保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
4.2.4 是否领取养老金对消费的影响 |
4.2.5 结果小结 |
4.3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及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1 西部12省(区)老农保相关指标 |
附录2 西部12省(区)新农保相关指标 |
(10)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生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理论 |
第一节 金融生态理论 |
第二节 农村消费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节 消费金融理论 |
第四节 农村金融理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构建与理论设想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与金融生态的逻辑前提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与金融生态的组成结构 |
第三节 中国农村消费与金融生态的协同交换 |
第四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的理论设想 |
第四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体系演进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消费金融体系演进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现状与特点 |
第五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要素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主体特性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主体生态定位 |
第三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环境因子分析 |
第四节 基于中国农户消费价值下的中国农村消费生态模型 |
第六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体系生态演化力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资金生态循环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正式制度下的农户消费借贷 |
第三节 中国农村非正式制度下的农户民间借贷 |
第四节 农户消费信用体系的实践意义 |
第七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协调度研究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第二节 实证过程与结果 |
第三节 强主体强环境向主体环境协调发展 |
第八章 国际农村消费金融体系演进与比较 |
第一节 西方国家发展进程与模式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与模式 |
第三节 国外先进经验总结与模式比较 |
第九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优化核心框架和具体措施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环境生态的宏观持续指导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结构规模的中观供给改造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农户消费价值的微观需求升级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插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甘肃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分析及启动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电商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彭小珈.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2]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研究[D]. 袁菊.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我国农村消费金融问题研究[D]. 金子懿.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D]. 杨伟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5]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沉淀消费潜能探析[J]. 张亘稼,王张明.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6]我国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能源环境效益评价研究 ——基于城市级和省级的实证分析[D]. 王寒凝. 吉林大学, 2019(12)
- [7]湖南省农村消费特征演变及市场开拓策略研究[D]. 冯元元. 吉首大学, 2019(02)
- [8]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关系分析[D]. 林静.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
- [9]新农保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D]. 马媛婵.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生态的视角[D]. 刘子源.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