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血流阻滞的肾部分切除术(论文文献综述)
屈妍秀[1](2021)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择期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局部阻滞组(C组)及TAPB组(T组),每组30例。T组患者全麻诱导后行患侧肋缘下入路及侧入路两点联合的腹横肌平面阻滞,每点注射0.375%罗哌卡因溶液20ml。C组患者缝皮前行局部阻滞。两组患者麻醉维持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吸入气体选择笑气和七氟醚,维持MAC在1.0-1.2之间的基础上,根据血压及心率调整瑞芬太尼的泵入剂量,将血压控制在基础值的20%之内。术后两组患者均使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作为补救镇痛,两组患者在给予负荷剂量后,均开启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指标:1.观察术前、切皮后3min、拔除气管插管后3min时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术中瑞芬太尼及肌松药的用量。2.观察并记录术后1、2、4、6、12、24h的静息及活动时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4h内PCIA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术中T组对切皮、拔管刺激反应明显低于C组,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术中瑞芬太尼总的累计用量,T组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松用量虽然少于C组,但无统计学差异;(2)术后镇痛评分:T组术后1h、2h、4h、6h、12h的静息及活动时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显着(P<0.05);术后24h两组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h、2h、4h、6h、12h、24h的Ramsay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24h内累计镇痛泵按压次数T组(7.87±2.97)少于C组(9.57±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T组恶心、呕吐的发生概率为10%(3/30),C组发生概率为13%(4/30),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TAPB不但能够减轻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疼痛,还能减少术中及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是一种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较好的麻醉选择。
张梦会[2](2021)在《肾部分切术前应用他达拉非减少肾损伤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监测术前和术后多种肾损伤相关生化指标、及炎症指标的变化,探讨肾部分切(NSS)术前应用他达拉非是否可以减少肾损伤。并通过诸多肾损伤指标代表的不同肾损位置,探索肾部分切造成肾损伤的具体部位,以及他达拉非发挥肾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以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优化肾部分切的诊疗方案,并最大程度减少肾部分切相关的肾损伤。方法:本实验为最小化随机、对照、双盲实验。共纳入36例肾肿物的患者,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在NSS术前1晚予患者1片20mg他达拉非片剂口服,对照组给予1片他达拉非模拟片剂。通过采集患者术前、术后8h、24h、48h、72h的尿液监测患者尿NGAL水平的变化。采集术前和术后1、2、3天的尿液检测尿α微球蛋白、尿β微球蛋白、转铁蛋白(TRF)、N-乙酰-β-半乳糖苷酶(NAG)的变化,采集患者血液标本检测术前和术后1天血肌酐和血胱抑素水平;术前和术后1、3天的CRP、ESR、IL-6炎症指标的变化。比较各种观测指标在试验组、对照组间的差别,进行多种因素的分层分析,比较不同缺血时长中肾损程度,进行疗效和机制的探索。结果:1.NSS术前应用他达拉非可以降低术后尿NGAL水平(P=0.002);2.分层分析发现,无高血压、年龄<60岁、腹腔镜的手术方式(传统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的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尿NGAL水平差异显着;3.术前应用他达拉非,可以减少炎症反应,试验组的术后CRP、ESR、IL-6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4,0.012,0.003;4.试验组中NSS术后尿α微球蛋白、尿β微球蛋白、NAG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9,0.689,0.180)。5.血肌酐和胱抑素在NSS术后较基线水平无明显升高,且在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均无差别(P=0.962,0.937)结论:NSS术前应用他达拉非可以显着减少术后尿NGAL水平,且无高血压、年龄<60岁、腹腔镜的手术方式(传统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动脉阻断时间短的患者在NSS术前应用他达拉非可以获益更多。预防性应用他达拉非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及减少近曲小管损伤,来发挥肾保护作用。
何颖[3](2021)在《前路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估L2椎体水平的前路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复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镇痛效果和术后恢复质量。方法:选择63例年龄18~70岁、ASA分级Ⅰ~Ⅱ级、诊断为肾肿瘤拟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31)、QLB组(Q组,n=32)。Q组在麻醉诱导前行患侧L2椎体水平的前路QLB,注射0.5%罗哌卡因25~30m L,30~40min后进行疼痛感觉阻滞平面测定;C组未进行神经阻滞。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以及有创血压。全身麻醉诱导使用咪达唑仑2~3mg、丙泊酚1~1.5mg/kg和舒芬太尼0.5μg/kg静脉缓慢推注后,待患者BIS值低于50后,静脉缓慢注射苯磺酸顺阿曲库铵0.15mg/kg,随后进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均采用丙泊酚3~4mg/kg/h、瑞芬太尼0.15μg/kg/min、苯磺酸顺阿曲库铵0.1mg/kg/h全凭静脉麻醉,并根据BIS值、手术体积描记指数(Surgical Pleth Index,SPI)和血流动力学情况调整麻醉用药,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10μg以加强镇痛,术中维持血压值在基础血压值±20%,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于35~45mm Hg,BIS值于40~60,SPI指数于20~50。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和托烷司琼5mg。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PCIA泵的配置药物为舒芬太尼200μg和托烷司琼10mg,用生理盐水配置成100m L。参数设置:无背景剂量,锁定时间15min,PCIA量每次2m L,最大剂量8m L/h。记录围术期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切皮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术后静息和动态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和补救镇痛的发生率、术后至出院时间、术后恢复质量和麻醉满意度等。结果:共59例患者纳入研究(C组n=29,Q组n=30)。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Q组围术期舒芬太尼总消耗量、术中、术后0~6h、6~12h及12~24h的舒芬太尼用量均显着低于C组(P<0.05),但是两组术后24~48h舒芬太尼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Q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疼痛感觉阻滞平面在T9~L1之间。C组切皮前后血压及心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Q组切皮前后的血压及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Q组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和动态NRS评分及术后补救镇痛的发生率均显着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PONV的发生率、术后至出院时间、术后恢复质量、麻醉满意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在L2椎体水平行前路QLB复合全身麻醉可以减少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舒芬太尼用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但是未见明显改善术后恢复质量和提高患者麻醉满意度。
韩烨,周懿[4](2021)在《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在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肾脏肿瘤切除手术患者60例,患者年龄29~76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n=30):腹横肌平面阻滞组(R组)和对照组(C组)。R组于麻醉诱导结束后超声引导下行手术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注射0.375%罗哌卡因20ml。C组于麻醉诱导结束后在手术侧腹横肌平面注射0.9%氯化纳溶液20ml。两组患者术后采用静脉镇痛(PCA),芬太尼10μg/kg+氟比洛芬酯300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无背景剂量,PCA剂量4ml,锁定时间5min。记录患者诱导前、诱导后3min、气腹后即刻、手术开始后60min、术毕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2、6、12、24、48h的静态VAS和动态VAS,术后PCA用量,术后24h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R组在术后2、6h的静态和动态VA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12、24、48h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R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R组术后PCA用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R组未见腹横肌平面阻滞有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
李宁涛,孙铭阳,阮孝国,丛旭晖,张伟,张加强[5](2020)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麻醉优化策略: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优化效果。方法择期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35~64岁,BMI 20~24 kg/m2,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全身麻醉组(G组)和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T+G组)。T+G组于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T9和T11胸椎旁神经阻滞,各注入0.5%罗哌卡因10 ml。麻醉诱导后,静脉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行麻醉维持,术毕连接PCIA,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PACU期间VAS评分>3分时,静脉注射羟考酮0.05~0.10 mg/kg补救镇痛。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CO2气腹建立后(T1)、手术30 min(T2)和术毕(T3)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于T0、T3和术后24 h(T4)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采用Navios型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和CD8+细胞百分比,计算CD4+/CD8+比值。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物、PACU期间羟考酮使用情况、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PACU停留时间。结果与G组比较,T+G组T1-3时血浆Cor和NE浓度降低,T3,4时CD3+、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升高,术中血管活性药物和PACU期间羟考酮使用率降低,PACU停留时间缩短(P<0.05)。2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作为有助于改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麻醉优化策略。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编写组[6](2020)在《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文中研究说明《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是通过分析临床糖尿病足的实践过程,查询理论依据及其等级,给出的推荐意见。本共识主要阐述了糖尿病足的评估和诊断、治疗,以及高危足的保护与溃疡预防,内容涵盖内外科、护理和康复等学科,总共50条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医师处理糖尿病足提供步骤和方案参考。
尹秋稳[7](2020)在《腰方肌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肾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与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复合地佐辛PCIA对肾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腰方肌阻滞(QLB)组和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组,每组各45例。QLB组和TPVB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前采用超声引导下的腰方肌阻滞或胸椎旁神经阻滞。主要观察(1)两组术后0~4h、4~12h、12~24h、24~48h时间段咳嗽时VAS评分、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芬太尼补救量(2)术后第1d和第3d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次要观察指标包括(1)患者一般情况;(2)术前(T1)、阻滞后(T2)、手术开始时(T3)、肾癌切除后(T4)和术后即刻(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3)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术中镇痛药用量等;(4)两组患者跌倒、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和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围术期情况比较:QLB和TPVB组患者术中镇痛药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苏醒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镇痛及镇痛药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0~4h咳嗽时VAS评分、PCIA有效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QLB组患者比较,TPVB组患者术后4~12h、术后12~24h、术后24~48h时间段咳嗽时VAS评分、PCIA有效按压次数均显着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0~4h、4~12h芬太尼补救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TPVB组患者术后12~24h、术后24~48h时间段芬太尼补救量均较QLB组患者降低(P<0.05)。(5)术后免疫功能比较:QLB组与TPVB组患者术后第1d的CD3+、CD3+CD4+、CD3+CD8+、CD3-CD16+CD56+和CD1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QLB组相比,TPVB组患者术后第3d的CD3+CD4+和CD3+CD8+水平显着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D3-CD16+CD56+和CD1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PVB组与QLB组患者术后第1d和第3d的IgG、IgA、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PVB组患者术后第1d和第3d的CRP和hs-CRP水平较QLB组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d比较,TPVB组患者术后第3d的IgG、IgA、CRP和hs-CRP水平均显着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与QLB组比较,TPVB组患者术后嗜睡、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LB和TPVB复合地佐辛PCIA均能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但TPVB复合地佐辛PCIA的镇痛效果更佳,更持久,且能减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和炎症反应。
梁苏东[8](2020)在《异槲皮素预处理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I)为临床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存在于临床中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很复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被认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异槲皮素(isoquercetin,IQ)天然存在于多种植物中,既往研究已经发现IQ能通过抗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的作用减轻脑部缺血再灌注损伤。但IQ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未见报道。本研究探究了 IQ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无保护作用,并对相关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30只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10周龄,体重22-24g)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RIRI组)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IQ预处理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RIRI组):小鼠右侧肾脏切除术后阻断左肾蒂血管使左侧肾脏缺血30分钟,后开放左肾蒂血管夹,再灌注24小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IQ预处理组:小鼠术前连续3天,每天按20 mg/kg IQ的量以腹腔注射方式给药,后行缺血再灌注。(1)检测IQ预处理对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影响,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学的变化;(2)通过对肾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IL-6、TNF-α的检测,评估IQ预处理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抗炎症反应方面的作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中NF-κB表达水平,探讨可能的炎症反应机制。(3)通过对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的检测,评估IQ预处理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应激反应方面的作用。(4)通过检测肾脏组织 caspase-3、caspase-8、caspase-9 的活性以及 Bcl-2、Bax蛋白的表达量,评估IQ预处理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凋亡方面的作用。结果:(1)与RIRI组相比,IQ预处理能显着降低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降低肾脏组织学组织损伤评分,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功能。(2)炎症方面的影响:与RIRI组相比,IQ预处理能显着降低肾脏组织MPO的活性,降低炎性因子IL-6、TNF-α的水平以及肾脏组织中NF-κB表达水平。(3)氧化应激方面的影响:与RIRI组相比,IQ预处理能显着升高抗氧化物质SOD、GSH、CAT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的水平。(4)凋亡途径的影响:与RIRI组相比,IQ预处理显着降低肾脏组织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性,升高Bcl-2的表达量,降低Bax的表达量,上调Bcl-2/Bax。结论:(1)IQ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着保护作用。(2)IQ能通过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通路来介导的。(3)IQ能通过抗氧化的作用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4)IQ能通过抗凋亡的作用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家族和caspase家族成员来实现的。
杨琦[9](2020)在《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肝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在开腹肝部分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1月择期行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TCI麻醉诱导和维持,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两组均间断追加顺式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手术过程中BIS值维持在40-60。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意识消失(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皮即刻(T3)、切皮后1h(T4)及手术完成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记录两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静息和深呼吸时术前和术后1 h、6 h和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头晕嗜睡、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本研究中统计分析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统计分析软件,作图采用GraphPad Prism 8.0.2软件。结果:(1)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及BI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T1-T5的MAP、HR均小于T0,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T0时BIS值均大于其他时间点,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5的BIS均小于T1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静息VAS评分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 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以及术后24 h的试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组内术后1 h、6 h、24 h均大于术前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术后1 h、6 h、24 h均大于术前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6 h、24 h均大于术后1 h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呼吸时VAS评分,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术前以及术后1 h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4 h的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术后1-24 h三个组均大于术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组内,术后1-24 h三个时间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内术后6 h、24 h均高于术后1 h,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TCI用于行开腹肝切除术可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改善患者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罗浩[10](2020)在《R.E.N.A.L评分在肾脏肿瘤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与目的:探讨R.E.N.A.L评分系统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及普通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手术方式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肾部分切除术的肾脏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符合纳入标准338例,其中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138例,传统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200例(经腰途径180例,经腹途径20例)。3名观察者采用R.E.N.A.L评分方法,分别对入组患者术前的影像学资料(MRI或CT)进行R.E.N.A.L评分,按R.E.N.A.L评分进行难度分级,低、中、高度复杂肿瘤分别为148、146、44例,分析比较不同复杂程度组两种术式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1.机器人组与普通腹腔镜组在R.E.N.A.L评分结构上存在显着差异(χ2=27.893,P=0.000),在机器人组中,中度复杂及高度复杂肿瘤所占比例为72.46%(100/138),明显高于普通腹腔镜组45.00%(90/200)。总体上,机器人手术在并发症的控制上较普通腹腔镜组更有优势(10.14%vs22.50%),但机器人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普通腹腔镜更长,住院费用更高。2.按R.E.N.A.L评分进行分层,肿瘤越复杂患者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越长,术中估计出血量越多,机器人组与普通腹腔镜组均有这种趋势;在机器人组中,肿瘤越复杂患者住院费用越高,普通腹腔镜组无这种趋势;在腹腔镜组中,肿瘤越复杂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越高,机器人组无这种趋势。低度复杂肿瘤更倾向于行普通腹腔镜手术(74.32%),高度复杂肿瘤更倾向于行机器人手术(66.64%),中度复杂肿瘤两种术式差别没有统计学差异(49.32%vs50.68%)。3.在低度复杂肿瘤中,机器人手术更倾向用于高BMI患者,在并发症的控制方面与普通腹腔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且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更长、住院费用更高。在中度及高度复杂肿瘤中,机器人手术在并发症的控制方面比普通腹腔镜更有优势(13.00%vs35.56%),但同样也存在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更高问题。相同R.E.N.A.L评分肿瘤,机器人组及腹腔镜组在热缺血时间上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R.E.N.A.L评分能较好反应肾脏肿瘤解剖特点,可以预估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可以预估机器人手术住院费用及普通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对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2.在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普通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更适用于低度复杂肿瘤,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机器人手术更适用于中度及高度复杂肿瘤,可以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同时也存在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较高的缺点。
二、局部血流阻滞的肾部分切除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局部血流阻滞的肾部分切除术(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的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综述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最新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肾部分切术前应用他达拉非减少肾损伤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对象 |
入组标准 |
排除标准 |
退出标准 |
研究设计 |
最小化随机对照 |
双盲 |
观测指标 |
肾损指标 |
炎症指标 |
尿NGAL测量 |
标本采集与保存 |
试剂与仪器 |
测量原理 |
具体步骤 |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般资料 |
NSS术后肾损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 |
尿NGAL |
尿α微球蛋白 |
尿β微球蛋白 |
尿TRF |
尿NAG |
血胱抑素和血肌酐 |
机制相关分析 |
探索NSS造成肾损伤的主要原因 |
肾缺血时发生肾损的机制探讨 |
探索他达拉非发挥肾保护作用机制中炎症反应的角色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前路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主要药品与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临床试验流程图解 |
3.2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麻醉相关指标的比较 |
3.3 两组患者围术期舒芬太尼用量比较 |
3.4 腰方肌阻滞麻醉诱导前感觉阻滞平面测定 |
3.5 两组患者切皮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比较 |
3.6 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比较 |
3.7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NRS评分比较 |
3.8 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和补救镇痛发生率比较 |
3.9 两组患者术后至出院时间、QoR 40评分及麻醉满意度比较 |
4 讨论 |
4.1 前路腰方肌阻滞的围术期镇痛效果 |
4.2 前路腰方肌阻滞不同入路的特点及操作要求 |
4.3 前路腰方肌阻滞的并发症 |
4.4 研究的局限性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不同入路腰方肌阻滞的扩散范围及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方法: |
3.观察指标: |
4.统计学方法: |
结 果 |
1.一般情况: |
2.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
3.术后48h的VAS: |
4.术后24h的镇痛药使用及PONV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
5.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 |
讨 论 |
(7)腰方肌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肾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所需药物 |
1.3 实验分组 |
2 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主要观察指标 |
3.2 次要观察指标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3 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比较 |
4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比较 |
5 两组患者术后第1d和第3d免疫功能比较 |
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
讨论 |
1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后镇痛模式 |
2 镇痛效果比较 |
3 免疫功能的影响 |
4 不良反应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8)异槲皮素预处理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及IQ预处理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功能及其相应肾脏组织学的保护作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1.4 结果 |
1.5 讨论 |
1.6 第一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IQ预处理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2.4 结果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部分 IQ预处理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部分 IQ预处理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抗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 |
4.5 讨论 |
4.6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及其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9)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肝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2.1 肝脏手术患者病理生理情况 |
2.2 现阶段麻醉方式的选择 |
2.2.1 全身麻醉 |
2.2.2 局部麻醉 |
2.2.3 联合麻醉 |
2.3 不同麻醉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 |
2.3.1 常用吸入麻醉药物 |
2.3.2 静脉麻醉药物 |
2.4 肝部分切除术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 |
2.5 术中失血与输血 |
2.6 围术期禁食水管理 |
总结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麻醉和监护管理 |
3.2.1 麻醉前准备 |
3.2.2 麻醉诱导 |
3.2.3 麻醉维持 |
3.3 数据收集和结果测量 |
3.4 统计分析 |
3.5 实验材料 |
3.5.1 主要仪器设备 |
3.5.2 主要药品 |
第4章 实验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两组患者麻醉药物使用量、苏醒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
4.3 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 |
4.4 两组患者BIS值比较 |
4.5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
4.6 术后24h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镇痛泵用量比较 |
4.7 两组并发症比较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10)R.E.N.A.L评分在肾脏肿瘤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2.1 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
2.2 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R.E.N.A.L评分结构分析 |
2.3 不同 R.E.N.A.L 评分患者疗效比较 |
2.4 不同 R.E.N.A.L 评分患者术式选择分析 |
2.5 相同 R.E.N.A.L 评分机器人组及腹腔镜组患者手术疗效对比 |
2.6 肾部分切除术手术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3.1 R.E.N.A.L 评分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作用 |
3.2 相同 R.E.N.A.L 评分机器人组及腹腔镜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
3.3 总结 |
第四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局部血流阻滞的肾部分切除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D]. 屈妍秀.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2]肾部分切术前应用他达拉非减少肾损伤的疗效分析[D]. 张梦会.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前路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研究[D]. 何颖.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J]. 韩烨,周懿. 医学研究杂志, 2021(01)
- [5]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麻醉优化策略: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J]. 李宁涛,孙铭阳,阮孝国,丛旭晖,张伟,张加强.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0(10)
- [6]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全版[J]. 《多学科合作下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2020版)》编写组.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8)
- [7]腰方肌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肾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 尹秋稳. 青岛大学, 2020(01)
- [8]异槲皮素预处理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梁苏东. 苏州大学, 2020(06)
- [9]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肝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D]. 杨琦. 吉林大学, 2020(08)
- [10]R.E.N.A.L评分在肾脏肿瘤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D]. 罗浩. 成都医学院,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