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土壤学家朱祖祥

着名土壤学家朱祖祥

一、着名土壤学家朱祖祥(论文文献综述)

秦川[1](2021)在《稻田垄作免耕提高土壤氮素肥力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约占谷物种植面积的23%,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29%,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亚洲的31%。稻田生态系统是一种极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它的形成、演变和发展,与淹水灌溉、人为耕作、水稻栽培及水稻生长所要求的环境是分不开的。水稻土是在特殊的土壤管理措施下发育形成的,包括定期的淹水、排水、耕作、翻动和施肥等。“淹水条件下耕作”一直是水稻土利用中的最大难题,导致土壤大团聚体被破坏,易溶性养分淋失,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群落结构组成发生变化,使得水田的氮肥利用率不到旱地的一半。近些年来,稻田中大量化肥的施用更加剧了氨挥发、N2O排放和氮素淋溶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稻田垄作免耕技术是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在田间起垄改变土壤的通气状况和水分利用条件,可以有效改善我国西南地区中低产稻田的土壤肥力状况和提高作物产量,但其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尤其是垄作免耕对土壤氮素转化及氮循环转化相关微生物的影响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为探索耕作措施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机制,构建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和作物生产力的量化关系,并以氮素为例研究耕作措施对水稻土中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及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导致的氮素损失及相关微生物的丰度、活性和群落结构组成,再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研究耕作措施对稻田土壤中七种氮代谢途径特征的影响,初步解释垄作免耕提高土壤肥力的部分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了Fuzzy综合评价法、15N同位素标记法、田间原位监测和室内培养法、定量PCR、宏基因组学和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肥力时空演变规律、土壤综合肥力与作物生产力间的关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作用的影响机理、氮代谢途径相关的微生物特征及提高氮肥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经过近30年的长期耕作,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和水稻产量变化存在较大差异,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IFI)和水稻产量的平均值大小均表现为:垄作免耕>常规耕作>冬水田。垄作免耕、常规耕作和冬水田措施下水稻产量分别由1990年7000 kg hm-2分别增产至8993.3kg hm-2、8572.7 kg hm-2和8312.4 kg hm-2;垄作免耕措施下稻田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66,分别比常规耕作和冬水田高0.09和0.18。说明长期垄作免耕能够显着提高稻田土壤综合肥力和水稻产量。2、从稻田土壤养分年际变化特征看,经过近30年的长期耕作,发现垄作免耕能够有效提高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垄作免耕措施下稻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2.86 g kg-1、2.20g kg-1、143.35 mg kg-1和26.61 mg kg-1,均显着高于冬水田和常规耕作措施。三种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年际变化规律均一致。从稻田土壤养分季节变化特征看,在整个水稻生长季(5-9月),相比于常规耕作措施,冬水田和垄作免耕措施均能有效利用氮磷钾等土壤养分,且土壤肥力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耕作措施对于土壤p 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季节变化并不明显,而耕作措施对稻田土壤的游离态氧化铁含量的季节变化影响较大。从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化特征看,三种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游离态氧化铁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表现为0-10 cm>10-20 cm>20-40 cm,说明养分都有向土壤表层(0-10cm)富集和积累的趋势。3、通过15N同位素示踪标记、田间原位监测和室内培养分析等方法,发现垄作免耕可以显着提高氮肥利用率。垄作免耕措施下氮肥利用率为31%,分别比冬水田和常规耕作措施下氮肥利用率高11%和14%。三种耕作措施下随水损失的氮素占施入氮素总量的比例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损失范围为19.5%-53.9%;垄作免耕措施下的NH3挥发损失最高,达到18.2%,分别比冬水田处理和常规耕作措施的NH3挥发损失高4.9%和7.73%,说明稻田生态系统中氮素随水损失和氨挥发损失是最主要的氮素损失途径。证明与长期冬水田和常规耕作相比,垄作免耕措施是一种较好的能够显着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的耕作措施。4、利用15N同位素标记技术测定不同耕作措施稻田土壤中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发现三种耕作稻田土壤中均发生了反硝化反应和厌氧氨氧化反应,且水稻土的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速率大小顺序均表现为:冬水田>常规耕作>垄作免耕;三种耕作稻田土壤中反硝化速率范围为2.85-4.20 nmol N g-1dry soil h-1,厌氧氨氧化速率的范围为0.42-1.09 nmol N g-1 dry soil h-1,且三种耕作措施下水稻土的厌氧氨氧化作用对N2产量的贡献率范围在12.85%-21.33%之间,耕作措施对稻田土壤中厌氧氨氧化作用对N2产生量的贡献率没有显着影响,同时证明了厌氧氨氧化作用是水稻土中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定量PCR和Illumina Hi Seq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发现在三种耕作稻田土壤中均检测到了反硝化微生物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在DNA水平上反硝化微生物nos Z功能基因(的丰度范围为4.86×107-7.56×107 gene copies·g-1(dry soil),厌氧氨氧化16S r RNA基因丰度的范围为6.91×105-8.52×105 gene copies·g-1(dry soil),反硝化微生物nos Z基因的丰度比厌氧氨氧化16S r RNA基因丰度高两个数量级;三种耕作稻田土壤中反硝化微生物nos Z基因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16S r RNA基因丰度最高的均为冬水田,最低的均为垄作免耕。而在c DNA水平上,三种耕作措施下的水稻土中nos Z功能基因转录丰度范围为4.21×105-7.43×105 gene copies·g-1(dry soil),厌氧氨氧化16S r RNA基因转录丰度的范围为3.07×105-7.44×105 gene copies·g-1(dry soil),反硝化微生物nos Z基因与厌氧氨氧化16S r RNA基因丰度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稻田土壤中反硝化微生物nos Z基因群落与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和根瘤菌属(Rhizobium)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硝态氮和铵态氮是影响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稻田土壤中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优势种群为浮霉菌门Candidatus Brocadia属,全氮和p H值是影响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耕作措施对反硝化微生物nos Z基因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16S r RNA基因的群落结构影响不显着,说明垄作免耕可能是通过影响反硝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细菌的数量,而不是通过影响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组成来氮素循环。5、结合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种不同耕作措施稻田土壤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发现三种不同耕作措施稻田土壤具有相同的氮代谢途径:氨同化过程是检出频率最高的氮代谢途径,而厌氧氨氧化过程是检出频率最低的氮代谢途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微生物可以同时参与包括氨同化、硝酸盐异化还原和硝酸盐同化还原等7种氮代谢途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微生物可以同时参与包括氨同化、反硝化、硝酸盐异化还原和硝酸盐同化还原等4种氮代谢途径,体现了稻田土壤中氮代谢功能多样性。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中同一氮代谢过程可由不同的微生物参与,且负责整个氮代谢途径的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也并不完全相同。综上所述,在紫色土稻田生态系统中,与冬水田和常规耕作相比,长期垄作免耕显着提高了稻田土壤肥力和作物生产力,通过研究稻田生态系统中与氮循环相关的微生物作用,明确了耕作措施对与氮素损失相关的微生物丰度、群落结构组成及氮代谢途径的影响,在减少氮素损失的同时提升了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达到了利用耕作措施进行土壤综合培肥的目的。尽管现有的研究结果证明垄作免耕措施是一种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的耕作措施,仍然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证据来证明在更大面积、更大尺度范围的稻田、跨越多个水稻种植季甚至是设置其他土壤类型同样能够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这是很有必要的。

向莉莉[2](2020)在《凉山州甘洛县田坝镇土壤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文中指出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载体。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使可耕作土地的有效使用率日趋下降。与此同时,由于过去对耕地土壤的粗放经营,已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污染。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性、可持续性以及提升耕地生产综合能力,亟待全面调查耕地质量现状。研究可采用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体系,明确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现状、耕地基础生产能力,为区域耕地质量保护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安全生产、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土壤质量与生态农业管护相结合,以土壤肥力元素和重金属元素为主要评价指标,对田坝镇土壤综合质量级别进行评估,使田坝镇的土壤资源向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的优势持续高效地发展,致力于服务田坝镇政府部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乡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评价区土壤肥力指标中,氮、磷、有机质、硒元素的含量水平较低,缺乏及较缺乏区域占26.59%、74.41%、75.23%、89.48%,土壤钾、硼、锰元素含量水平高,丰富及较丰富区域占66.97%、81.94%、79.76%;从空间上分布来看,钾、锰元素分布广泛且含量丰富,氮、磷、有机质元素含量整体上北部高于中部与南部地区,而硼、硒元素的含量显示中部与南部高于北部区域,呈现出明显地带分布特征。(2)土壤pH值整体上呈酸性和微碱性,处于pH值适宜范围内的土壤面积仅占16.33%;研究区整体上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较污染及污染区域面积极小,基本不存在大面积的污染,其中As、Hg含量数值高于自然背景值的面积分别达97.91%、98.00%,不存在As、Hg元素污染情况;Cr、Cu、Zn、Ni元素的含量稍微偏高,但总体也较低,低于一级的面积分别占72.32%、65.25%、52.91%、47.28%,上述元素基本不存在污染问题;Cd、Pb元素含量相对较高,数值高于自然背景值的区域分别占24.68%、8.26%,基本属于二级土壤。从空间上分布来看,上述元素含量较高的点零散分布,不存在集中污染状况。(3)通过土壤肥力等级评价得出田坝镇整体土壤肥力一般,二等肥力土壤分布较广,占到59.80%,土壤一等肥力区域仅占0.91%,呈零星分布于洼裂村北部与曙光村东南部,土壤肥力属于三等的区域占39.29%;研究区整体土壤环境质量属于一等,环境质量状况极佳;综合土壤肥力等级与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得出田坝镇土壤综合质量,研究区土壤综合质量总体一般。研究区域一等优质区域面积极少,一等水平占总采样点的0.91%,仅分布于洼裂村和曙光村,二等肥力适中面积占一半以上比例,其次是肥力贫乏的区域占39.29%,差等肥力水平区域为0%,其中曙光村土壤质量最好,以优良水平为主。(4)以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评价结果为数据支撑,坚持因地制宜、高效可持续的原则,对研究区农业开展生产区划及产业布局调整,将田坝镇农用地划分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初步规划在洼裂村、青林村、玉门口村、石门村、罗咀村、兰池村、罗群村、殷家湾村、挖夯村皆可规划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在保证田坝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同时建设观光休养一体的的新兴农业;在洼裂村、青林村、玉门口村、石门村、罗咀村、兰池村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上述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极低,满足国家绿色食品基地的环境标准,同时区域内有较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可打造田坝镇绿色食品品牌;在罗群村、兰池村、罗咀村、石门村全部区域,以及青林村、玉门口村、挖夯村部分区域规划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种植果蔬等有机农产品,形成田坝镇有机食品基地,为周边城镇稳定提供有机农副产品。

张露[3](2018)在《渭北旱塬地区农田植被更替对土壤水分状况及旱情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渭北旱塬地区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光、热、气等自然条件优越,适用于多种农作物生长。然而,该区降雨量有限,降雨时空分配不协调,同时,又缺乏灌溉条件,属典型的水资源严重受限的雨养农业区。春旱、伏旱频繁发生,“十年九旱”和“春雨贵如油”是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障碍的真实反映。自实施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渭北地区因优越的自然条件被誉为苹果优质、高产发展区,故将绝大部分农田先后更替为果园,地面覆被和自然景观发生了极大改变,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渭北地区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中,学术界总是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在渭北旱塬一带因气候干旱,不宜发展乔木林(果)业生产,存在着土壤内部干燥化、形成干土层的风险;渭北果树快速衰老态势或许因土壤干燥化所致等。针对渭北地区的生产实际以及学术争论不休的相关理论问题,从分析渭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目标出发,本研究以渭北旱地农田、不同园龄段的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以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手段,定点定位监测了果树生育过程中0150cm范围内土壤水分状况,并利用了多种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多个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农田和园地、不同园龄段果园土壤水分特征与旱情,同时,从土壤水分动力学特性与过程考虑,探求了渭北土壤水分的移动与补偿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与进展:(1)渭北旱塬地区将农田更替为果园后,因为地面覆被变更,果园地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以及水分的稳定性均显着地优于农田,以往在农田频繁发生的不同程度的旱情在果园不复存在。经定位动态观察,在作物生育期内果园土壤没有发生干旱胁迫情况,0150 cm范围内土壤水分含量稳定保持在田间持水量到毛管断裂含水量(胁迫点)之间水平。相反,农田自春季到夏初土壤旱情较为严重,不仅遭受到土壤水分胁迫的程度大、持续的时间长,而且干燥化的土层深度较深。在2040 cm处土壤水分遭受到的胁迫(低于胁迫点)天数连续78d,在4060 cm处土壤水分含量处于萎蔫系数之下的无效状态天数持续了42d。农田从4月中旬到7月中旬0120 cm土层存在着明显的干旱性威胁,尤其在5月中旬到7月中旬的雨季来临之前,土层2060 cm处最易发生水分胁迫。正因为多年生果树冠层盖度的抑制蒸发作用,使得土壤水分状况明显优于农田,极大地缓解了地区土壤的干旱程度。研究证实,渭北从农作物更替为多年生果树,地面覆被更替明显缓解了以往旱情,这里发展果业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间接证明渭北旱情主要源于土面裸露的水分蒸发,而不主要是植被冠层的蒸腾。(2)渭北果园并没有呈现出随园龄的递增0150 cm土壤墒情明显变差的情况,也未发现有土内干燥化的、难以复墒的干土层出现。对3个园龄段果园土壤水分状况的研究得出,虽然在时间尺度上各园龄段果园均呈现为从3月中旬到6月中旬期间,0150cm范围内,不同深度处土壤水分含量呈递减趋势,但在果树全生育期间各果园土壤水分含量均稳定地保持在土壤水分胁迫点之上,其中以盛果期果园在土层2040 cm处水分含量降低最多,仅为8.58%;以幼龄果园在土层010 cm处含水量降低为最少,达0.4%。在整个0150 cm土壤剖面范围内,从3月中旬到6月中旬持续干旱期间,幼龄果园的土壤含水量平均减少了2.72%,盛果期果园平均减少了5.40%,老龄果园平均减少了4.58%。研究证明,随着园龄持续增长,在25a以上的高龄果园,也未见到有干旱累积效应的土层的呈现。(3)从多指标角度分析可知,渭北不同园龄段果园并没有出现土壤水分胁迫现象,不存在土体干燥化的问题。从0150cm土层“有效贮水量(ASW)”上看出,幼龄果园生育期内平均为187.97 mm,盛果期果园为190.12 mm,老龄果园为176.95 mm;在时间尺度上的储水量的波动是以幼龄果园最为稳定;从“土壤水分过耗量(SWO)”上看出,仅老龄果园在6月中旬为正值,且差值极小;从“干燥化指数(SDI)”上看,仅盛年果园和老龄果园在6月份出现了轻度干燥化;从逐层分析的“耗水量”和“日耗水强度”可以看出,高龄果园的剖面耗水空间较小龄果园的程度深,但短时间的耗水随着雨季的到来能够得到有效修复,只是老龄果园复墒略难。以上用多评判指标分别从时、空多尺度分析,未发现果园有明显土壤干燥化问题。(4)渭北地区的农田和果园在果树生育期间,土壤墒情波动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和空间特征,从时间上分为失墒期和复墒期两个阶段,在080 cm土层,农田和果园土壤水分均呈现“波动式递减”阶段、“显着蓄墒递增”阶段和“逐渐递减”阶段;而在80150 cm土层,只呈现着“低幅度波动式递减”和“显着蓄墒递增”阶段特征。从水分变化的同步性看,在040 cm土层范围内,无论失墒期还是复墒期,在各土层间均基本同步;在40 cm以下土层较上层失墒期延长,复墒期相对滞后1个月;从水分变化驱动因素分析,土层040 cm的墒情与近地层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属于“气象响应敏感”土层;土层4080cm的水分与果树生理耗水和树冠结构有一定关系,属于“生理耗水”土层,存在着暂短时间的水分胁迫不适期;80150 cm土层墒情波动小、有相对稳定的土层空间,属于“补偿调蓄”土层。研究结果证明,渭北土壤剖面水分时、空变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与效应与土体的发生层次有关,地面的植被结构对于其作用也较明显,果树冠层明显弱化了水分变化的程度。(5)以van Genuchten-Mualem模型做为理论基础,以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其参数,土壤水分动力学参数为依据,分析得到果园与农田,不同园龄果园间相关水分动力学参数基本类同,证实本研究所选供试果园、农田间的土壤物理条件具有同质性,那么,果园与农田,不同园龄果园间土壤水分状况主要源于地面覆被,而不是土壤条件。作物生育期间不同时、空土壤剖面水力势及非饱和导水能力的动态过程表明,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迁移与补偿过程主要是由地面覆被诱导的、土壤水力势及其导水率驱动的“状态效应”,而不是土壤“性质效应”。即不同时段及不同土层空间水分移动与调蓄能力,主要源于干燥化程度诱导的阻水率(1/K(?))、干燥化土层厚度诱导的阻水力(dx/K(?))等。农田在2060 cm处易干旱,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随之激剧递减,阻水力激剧递增,使得农作物易受旱灾威胁;果园土壤含水量维持着较稳定的高水平,土层间差别小,非饱和导水率递减幅度小,空间差别小,土壤水库的调蓄能力较农田强,果树蒙受干旱的威胁小。综上所述,地面覆被类型主导着渭北旱塬的土壤旱情,渭北植果对旱情有缓解作用。在强生物蒸腾耗水过程中,土内干燥化趋势主要发生在农田,其层位相对较浅,雨季易复墒;老龄果园雨季复墒较幼龄果园略显困难,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只要果园土壤管理措施得当,采取合理密植,隔年松土,破除土内紧实化,增加土壤剖面透水性等有效措施,土壤墒情就能得到控制和有效恢复。

王帅,李杰,詹林庆[4](2016)在《重庆市土壤基础分类问题商榷》文中认为开展县域耕地地力评价以来,笔者就发现重庆辖区内土壤分类存在同土异名或者同名异土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土壤普查时,重庆市历史区划不统一,造成土壤类型汇总归纳不同,出现行业内部叫法不一、归并对应到国家标准不完整、生产实践没标准等尴尬局面。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土壤分类研究进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马伯特分类、解放后的地理发生分类、当代土壤系统分类。重点探讨重庆土壤分类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易于专业及非专业人员认同的土壤分类思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建议制定重庆土壤分类地方标准。

杨杰[5](2016)在《西安市灞桥区土壤肥力评价与大樱桃施肥建议》文中提出土壤肥力作为土壤最基本的属性和特征,体现了其在农业生产领域承载生产、获取物质的能力。为了科学评估研究区域农用地土壤肥力水平,掌握其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以西安灞桥区土壤肥力评价和大樱桃营养施肥为研究背景,在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地统计学原理对研究区域土壤养分特性进行了空间分析,并通过建立熵权评价数学模型完成了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在掌握该区域土壤主要理化和养分指标特性的基础上,以土壤肥力评价结果为依据,对樱桃园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樱桃流胶现象的土壤-植物营养学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大樱桃生产施肥建议。运用基于熵权的土壤肥力评价模型,对灞桥区187个农用地020cm表层土壤样品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4项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运用ArcMap软件绘制土壤肥力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灞桥区农用地表层土壤pH整体呈碱性反应,土壤速效钾、有效磷等整体上均为“丰富”或“较丰富”水平,有效铁、有效锰等处于“正常”含量水平,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整体表现为“缺乏”或“较缺乏”状态。说明该区农业生产中应进一步重视有机肥的投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而钾肥则投入过剩。从整体上看,该区农用地土壤肥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以4级肥力水平最多,占农用地总面积的48.53%,主要分布在北部渭河平原和南部黄土台塬地区;其次是3级肥力水平,占农用地面积的32.37%,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平原阶地及其与北部渭河平原的过渡区域;5级肥力的土壤面积占农用地面积的17.38%,主要分布于东部低山丘陵区和东南台塬边缘地带;1、2、6级肥力的土壤面积很小,分别只占农用地总面积的0.35%、1.12%和0.26%,呈斑点状零星分布于中部平原和南部台塬地区。运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域樱桃园土壤肥力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灞桥区樱桃园土壤肥力状况与农用地整体状况基本一致,但流胶发病严重的樱桃园土壤pH表现出树冠内侧较树冠外侧大幅下降(酸化)的现象;且树冠内侧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较外侧大幅升高。因此,本文推测树冠内侧土壤pH大幅下降导致土壤有效铁、锰含量增加,从而引起植株亚铁或锰中毒是诱发樱桃流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总结大樱桃施肥研究的基础上,建议灞桥区樱桃施肥应加大有机肥的投入,按照合适的氮磷钾配比施用化肥,尽量避免施用酸性肥料或生理酸性肥料,防止树冠内侧根区土壤酸化。

刘彬[6](2013)在《川西亚高山冷杉林下土壤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文中认为中国西部亚高山针叶林是低纬度高海拔地区亚高山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保育物种等重要生态功能,多样化的植被、土壤组合也为森林土壤学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川西亚高山冷杉林因所处生境自然气候条件(相当于寒温带气候)和暗针叶林建群种特性形成了低温、高湿、季节性冻融等有别于同纬度地带针叶林的林下环境。其林下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具有下自身的特殊性。曾经一度,土壤学家为低纬度高海拔、高纬度低海拔地区亚高山针叶林下土壤类型的归属争论不休。随着研究手段、研究焦点的不断提高和转变,诸如成土过程与特征等基础研究逐渐被忽略,这不利于森林土壤学的长期发展,更不能有效指导森林的经营与管理。因此,本文以川西亚高山冷杉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法,重点研究了土壤诊断特征、土壤水热动态,土壤溶液及固相土壤元素移动、土壤氧化还原体系等土壤形成过程与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定为研究点的土壤按美国土壤系统制应归入始成土纲(Soil Survey Staff,1996),按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以归入淋溶土纲漂灰土类为宜。定位研究点土壤属于A-E-B-C型发育土壤,有明显的有机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诊断表层淋溶层(A2)颜色为湿态下灰(Gleyl5/N)、干态下浅灰(2.5Y7/1)已经达漂白物质的颜色标准(彩度<2,a湿态亮度>3与干态亮度>6,或b湿态亮度>4与干态亮度>5),这说明层次可判定为漂白层。相比较,淀积层(B2)土壤颜色分别为湿态下红(10R4/8)、干态下黄(-深)棕色10YR5/6(-7.5YR5/6)。土壤质量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最大吸湿水、孔隙度均随土壤深度加深而减小,而土壤容重、石砾含量等随着土壤深度加深而增大。土壤通气度和土壤烧失量有其特殊的变化规律,即在漂白层土壤通气度和烧失量显着低于其它土层。土壤中矿物以原生矿物石英、长石族矿物为主,没有检测到粘土矿物的存在。土体中发生的主要化学过程是从表层A1开始的,有机质含量、腐殖质含量、矿质元素含量大多数以该层次最高。在剖面层次上,腐殖质多以酸性、活性强的富里酸为主。土壤剖面物质的淋移和淀积分析结果表明,硅在表层含量较低,但在漂白层表现出富集趋势。定位研究点虽有腐殖质络合淋溶形成的灰化淀积层,但色调、明度、彩度以及活性铁铝含量均不满足真正灰壤的灰化淀积层标准。(2)定位研究点的土壤温度、水分、能量表现出显着的干湿季节变化。在旱季(11月和2月)时,11月时漂白层和淀积层土壤含水量很接近,而在2月表现出B2层土壤质量含水量显着低于A2层。而随着雨季到来以及上层漂白层先于淀积层逐渐解冻,A2层冻结的土壤固态水融化下移至B2层冻结,表现为B2层土壤质量含水量平稳显着升高,A2层土壤含水量降低并出现波动。但就总量而言,A2层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在各个季节均高于B2层土,两个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值均出现在雨季(8月),最小值分别出现在旱季11月和2月。与水分耦合的温度在未降至土壤水冻结冰点时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昼夜变化规律,淀积层土壤温度昼夜变化幅度较小。一年之中,土壤温度变化经历两个阶段,一是淀积层高于漂白层(B2>A2,9月22号-笠年4月6号),持续约7个月,第二个阶段则是漂白层高于淀积层(B2<A2),这个阶段持续约5个月。由土壤温度主导的土壤水能量梯度导致了土壤水的移动,即在6月至9月,土壤水由淋溶层向淀积层移动;10月后,土壤水具有往上移动的趋势。A2和B2层土壤中含有一定盐份,冻结的冰点均小于零度。因此,即便土壤温度降至零度,土壤仍未进入冻结状态,此时土壤中液态水处于形成晶核的阶段。只有当土壤温度温度降至冰点以下,并持续低于冰点过冷,土壤才会结冻。A2、B2共同处于冻结期的时间为50D(4.16-6.7)(包括结冻和融化过程),共同处于正常状态的为191D(6.13-12.24),其余则为A2或B2处于冻结期或正常态。定位研究区全年约180D处于融通正常状态,仅有50D处于土体冻透状态。(3)铁、铝、锰等成土标型元素在漂灰土最大淋溶层(漂白层)和最大淀积层间的存在形态和含量具有显着的干湿季节变化规律。在雨季(8月和5月),可溶态铁中的亚铁离子含量显着高于三价铁离子,而在旱季(11月和2月)三价铁离子含量则显着升高,在可溶态铁中所占比重增大。但季节性的雨季和旱季变化未影响土体中漂白层和淀积层可溶态铁和碳酸盐结合态铁含量分配,即漂白层可溶态铁和碳酸盐结合态铁含量显着低于下层淀积层含量,这在雨季表现得更为强烈;腐殖质态和铁锰结合态未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且含量仍以淀积层较高。成土标型元素的分布与移动,表明土体中进行着两种主要的化学过程,一是铁、锰还原性淋溶即漂洗过程;二是铁、铝与酸性腐殖质(以富里酸为主)及其他多酚类有机物进行螯合淋溶。尽管定位研究点的土壤中漂白层中也有游离铝的存在,但游离铁更容易与酸性腐殖质螯合淋溶,在淀积层被氧化固定。游离铝则更多的参与土壤中发生的交换作用。因此,土体中发生的螯合淋溶则主要是铁在主导。(4)定位研究点漂灰土氧化还原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有机还原性物质中的甲酸等低分子有机酸,以及具有变价态的铁。漂灰土的形成过程中,低分子有机酸和铁的价态变化、移动是主要的氧化还原反应体系和过程,并强烈的影响着漂灰土漂白层和淀积层形态和化学特征的形成。川西亚高山冷杉林凋落物以凋落物叶为主(占总凋落物的89.45%)。凋落叶的主要归还期集中在9-11月,分别在全年凋落叶总量和凋落物总量的60.32%、48.52%。凋落物提取液中含有多种低分子有机酸,以甲酸等单羧酸低分子有机酸含量较高,并主导着土壤溶液中低分子有机酸含量的种类和数量。同一季节中A2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均低于B2层土壤。在比较不同pH值下的Eh时,建议将Eh和pH值并列表示的方法较为适宜。铁在不同土层的分布状况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密切相关。A2层土壤在旱季和雨季大多处于还原状态,矿质元素铁呈现高价态的较少,绝大多数呈低价还原状态,溶解度较高,并以不同形态向下层土壤移动;当不同形态的低价铁下移到B2层土壤,B2层土壤虽与大气接触的机会比A2层土壤少,但氧化还原电位较A2层高,土壤基本上处于氧化状态,这时呈还原状态的低价铁被氧化成固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如Fe203或Fe(OH)3)淀积于B2层土壤中,形成一个铁、铝、锰共同淀积的红色或棕色淀积层。同时,在土体上部矿物中的铝硅酸盐经有机质产生的有机酸在厌氧条件下被还原蚀变分解后留下Si02,形成一个Si02相对富集的灰白色淋溶层,即漂白层。值得注意的是,漂白层的颜色除Si02相对富集外,A2层土壤因大多处于还原状态,一部分高价铁被还原成低价铁即Fe2+化合物,Fe2+通常情况下呈现浅绿色,所以从定位研究点挖掘出的土壤剖面中发现A2层土壤的颜色除了灰白色,还夹杂着少量的青灰色。(5)最大淋溶层(A2)、最大淀积层(B2)层土壤的铵态氮、速效钾含量在雨季(8月和5月)含量显着高于旱季(11月和2月)的含量,而硝态氮则反之。雨季时,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表现为A2层含量显着高于B2层含量,而在旱季时,B2层含量与A2层含量较为接近,或显着高于A2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各个季节含量均表现为淋溶层大于淀积层。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则表现为B2层高于A2层。钾、钠等矿质全量随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季节性的变化,雨季时,淋溶层高于淀积层,旱季时,淀积层反而高于淋溶层。钙、镁、铜、锌、镍等矿质全量在淋溶和淀积层的变化不显着。由此可见,漂灰土并没有导致土壤淋溶层严重贫瘠化。

陈鸿昭,李天杰[7](2012)在《一本别开生面的文集——《土壤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五彩缤纷的文集中,新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张甘霖、史学正、黄标主编的《土壤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祝贺龚子同先生从事土壤地理研究60年引人关注。该书不像一些个人自传体学术文集那样集学术论文之大成,专业性很强;也不像一些学者庆贺文集那样颂扬长者业绩,充满溢美之词。它不是一个人

李纯斌[8](2012)在《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第二级亚类的定量化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其完善的基本理论构架和定量化潜力已经使其成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科学性的代表。在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第一级——类的定量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检索图。但自该体系建立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开展第二级分类的定量化研究。以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的第二级——亚类为研究对象,在对亚类的分类指标——地形(地貌)和土壤的发生和分类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草地亚类划分中进行定量化分类的方法和原则,并以甘肃省为研究区域,进行了亚类的划分实践。以期为完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建立类与型之间的桥梁,并最终完成该系统的三级分类体系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进行了草地第一级类的划分改进。用K-means进行站点聚类,将甘肃省划分为以乌鞘岭和六盘山为界的三个气候单元;在不同气候单元内分别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气象站点加密,将原有的202个站点加密到565个,积温的MAE246.53,MRE8.37%,多年平均降水量的MAE84.04,MRE27.2%;利用加密站点数据进行了Kriging空间插值,在此基础上将甘肃省草地划分为23个一级类,利用2005年和2006年甘肃草地实地监测数据共计297个样点进行了结果验证,验证精度79.12%;为一级类的划分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其次,制定了草地亚类的划分原则。提出山地用地貌指标进行分类,平原用土壤指标进行分类,平原包括低海拔区域的平原和高海拔区域的平坦地表;采用基本地貌形态单元(亚纲)作为亚类划分的地貌指标;土壤亚类作为亚类划分的土壤指标;不再使用土壤基质作为划分的指标;在亚类命名中,使用“类名+基本地貌类型名”,“类名+土壤亚类”的命名方法。最后,进行了草地第二级亚类的划分实践。在SRTM-DEM数据基础上,提取了坡度、海拔、地势起伏度、山地和平原等因子,将甘肃省划分为20个基本地貌类型单元;使用SRTM-DEM提取的地形坡度、坡向、曲率等数据和MODIS数据中MODIS09GA、MODIS13A2影像提取和反演的土壤亮度、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土壤温度、湿度指数、纹理特征等信息,通过监督分类,将甘肃省的土壤亚类定量划分为36个类型;甘肃省山地和平原按照坡度>3度(约1:25万比例尺),连续面积达到6km2以上,划分为山地,其余划分为平原;在此基础上,在山地使用地貌分类指标,在平原使用土壤分类指标将甘肃省草地划分为568个草地亚类,与实地监测样地数据对比验证结果精度为62.98%。研究首次进行了完整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二级类的定量化研究。改进了划分的原则和指标,进行了亚类的定量划分实践,为最终建立完整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奠定了基础。

谈晔[9](2011)在《陕西省三大烟叶基地土壤系统分类及土壤肥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陕西烟区中的三大烟草基地典型土壤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室内理化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了其理化性状、成土过程并通过对诊断层、诊断表下层和诊断特性的确定,确定了其在土壤分类系统中的归属,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耕层土壤肥力进行了评价,旨在为今后烟区土壤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烟区三大烟草基地土壤质地方面呈现出属于陕南山地丘陵烤烟区的洛南和旬阳烟草基地土壤各层次容重分别处于1.56-1.71和1.54-1.70之间,机械组成黏粒>粉粒>砂粒,且旬阳B层表现出较明显的黏粒聚集,土壤黏度较高。位于渭北台塬烤烟区的陇县土壤各层次容重介于1.49-1.53之间,机械组成为砂粒>粉粒>黏粒,质地为壤质黏土,虽较陕南山地丘陵烤烟区砂粒含量高,但是三块样地孔隙度均<50%,质地较为紧实。土体化学成分含量中,SiO2、Al2O3、Fe2O3含量均相对稳定,且含量SiO2 > Al2O3 >Fe2O3。其中洛南和旬阳烟草基地中SiO2、Al2O3、Fe2O3含量之和占土壤矿质总量的85%以上,陇县基地中SiO2、Al2O3、Fe2O3含量之和占土壤矿质总量的75%以上。(2)在高级单元划分中,供试土样共检索出2个土纲,2个亚纲,3个土类和3个亚类,其中处于陕南山地丘陵烤烟区洛南烟草基地土壤属于普通铁质湿润淋溶土,处于同一烟区的旬阳烟草基地土壤类型属于普通简育湿润淋溶土,而处于渭北台塬烤烟区的陇县烟草基地属于普通钙积干润均腐土。(3)在基层单元划分中,运用了控制层段土壤颗粒大小和土壤温度状况来进行土族的划分,处于陕南山地丘陵烤烟区洛南烟草基地土壤的土族归为黏质-温性普通铁质湿润淋溶土,处于同一烟区的旬阳烟草基地土壤的土族归为壤质-温性普通简育湿润淋溶土,而处于渭北台塬烤烟区的陇县烟草基地土壤的土族归为黏质-热性普通钙积干润均腐土。(4)通过运用Fuzzy综合评判法对三大烟草基地土壤肥力进行评价发现,洛南烟草基地的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指数为0.9252,陇县烟草基地的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指数为0.8314,旬阳烟草基地的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指数为0.8210。结合陕西省土壤肥力等级划分,三大烟区土壤肥力均属于一级土壤肥力等级,具有土壤肥沃、养分含量高、生产潜力大等特点,适合于烟草的生长发育。三大烟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与前人的研究相符合,并为将来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依据。

王庆峰[10](2010)在《于田绿洲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的耦合关系》文中认为土壤水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土壤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土壤水不仅影响土壤物理性质,而且还制约着矿物质、养分元素等的溶解和转移以及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因此它也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它还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及植被的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小气候也产生影响,而且占全球粮食产量60%的旱作农业完全依赖土壤水资源。而地下水是维持干旱区生命的首要因素,尤其是在沙漠、荒漠地区。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在于田绿洲喀尔克乡的西北部设置了一个约100km2的试验区,通过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深度土层含水量及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而对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埋深进行了叠加分析,并试图找到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干旱区绿洲农业生产、生态恢复、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初步形成了以下结论:1.试验区各土壤层次含水量的平均值自上而下逐渐增加,且属于强变异。通过单样本柯尔莫哥洛夫-斯米诺夫(Kolomogorov-Semirnov,K-S)检验,发现各土层含水量均服从正态分布,符合地统计学和半方差模型建立的要求,除45~50cm含水量为高斯模型外,其余均可以用球状模型进行拟合。2.试验区地下水埋深变异系数大于30%,属于强变异。通过单样本柯尔莫哥洛夫-斯米诺夫(Kolomogorov-Semirnov,K-S)检验,发现其值服从正态分布,符合地统计学和半方差模型建立的要求,且可以用高斯模型进行拟合。3.试验区土壤含水量的块金值都比较大,表明存在由于取样误差、取样尺度的随机性和固有变异引起的正基底效应,块金系数显示其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而地下水埋深块金值都非常小,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4.通过综合分析与交叉验证得出,在试验区土壤含水量的所有插值方法中,克里金法最优。通过克里金插值法对试验区土壤含水量进行插值分析,发现上层土壤含水量自上而下逐渐增加,且各层含水量的分布格局基本相同,均表现为在试验区的东北部和西南角为的低值区,在试验区的西北和东南为高值区。5.通过综合分析与交叉验证得出,在试验区地下水埋深的所有插值方法中克里金法最优,并运用该法绘制了地下水埋深的三维图、地下水埋深在不同高程的三维分布图及地下水埋深的梯度分布图。通过分析发现,试验区的东南角及西北部为地下水浅埋区,埋深在1米以内;试验区的东南部及西南角为地下水中埋区,埋深在1~2米之间;试验区的中部为深埋区,埋深大于2米,尤其是在试验区的北部埋深在3米以下。6.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0~50cm各土层含水量均逐渐减小;在各个埋深梯度上,随着取样深度的增加,0~50cm各土层的含水量均表现为自上而下逐渐增大。7.当地下水埋深小于2.5m时,埋深与05cm、1520cm、4550cm和050cm土层的含水量均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且相关关系逐渐增强。8.当埋深大于2.5m时,埋深与050cm各土层含水量的相关关系相对较差,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二者的相关关系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

二、着名土壤学家朱祖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着名土壤学家朱祖祥(论文提纲范文)

(1)稻田垄作免耕提高土壤氮素肥力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稻田垄作免耕
        1.2.2 土壤肥力演变
        1.2.3 土壤质量评价
        1.2.4 稻田土壤中的氮素循环
        1.2.5 稻田土壤氮肥利用率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实验方案和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肥力与作物生产力变化关系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2.2.2 土壤样品分析测定
        2.2.3 水稻产量分析测定
        2.2.4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及计算
        2.2.5 数据处理
        2.2.6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长期不同耕作措施下水稻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2.3.2 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2.3.3 不同耕作措施下水稻产量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响应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不同耕作下稻田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特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3.2.2 土样采集及处理
        3.2.3 土壤样品化学分析
        3.2.4 历史数据收集
        3.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养分年际变化特征
        3.3.2 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养分季节变化特征
        3.3.3 不同耕作措施下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化特征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垄作免耕下稻田氮肥利用率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4.2.2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处理
        4.2.3 NH_3采集和测定
        4.2.4 N_2O气体采集和测定
        4.2.5 氮气的测定
        4.2.6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氮肥利用率及植物生物量指标分析
        4.3.2 氮素土壤残留和氮素随水损失
        4.3.3 氮素气体损失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垄作免耕对水稻土反硝化和和厌氧氨氧化作用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5.2.2 土样采集与处理
        5.2.3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5.2.4 ~(15)N同位素标记法测定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速率
        5.2.5 土壤DNA和 RNA提取及定量PCR
        5.2.6 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
        5.2.7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耕作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5.3.2 耕作措施对反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速率以及对N_2产生量的贡献率的影响
        5.3.3 耕作措施对反硝化微生物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5.3.4 耕作对反硝化微生物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功能基因群落结构的影响
        5.3.5 耕作措施下反硝化微生物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α多样性分析
        5.3.6 稻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5.4 讨论
        5.4.1 厌氧氨氧化作用对N_2产量的贡献
        5.4.2 耕作措施对反硝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5.4.3 耕作措施对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微生物驱动的氮代谢途径特征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采样地描述与地理信息
        6.2.2 土壤样品采集
        6.2.3 土壤性质分析测定
        6.2.4 土壤总DNA提取及宏基因组测序
        6.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宏基因组测序基本数据分析
        6.3.2 氮代谢途径基因的检出频率及功能基因丰度
        6.3.3 氮代谢途径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中的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参与课题

(2)凉山州甘洛县田坝镇土壤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质量定义
        1.2.2 土壤质量评价
        1.2.3 生态农业区划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样品采集
        1.4.2 样品测定
        1.4.3 数据处理与图件编制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质特征
        2.1.4 土壤资源
        2.1.5 气候资源
        2.1.6 水文条件
    2.2 社会经济条件
        2.2.1 人口及行政区划
        2.2.2 经济及土地利用状况
第3章 土壤元素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
    3.1 表层土壤元素全量特征
    3.2 土壤肥力指标分级与空间分布
        3.2.1 大量元素分级与空间分布
        3.2.2 微量元素分级与空间分布
    3.3 土壤环境指标分级与空间分布
        3.3.1 酸碱度分级与空间分布
        3.3.2 重金属元素分级与空间分布
第4章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4.1 评价方法
        4.1.1 主成分分析
        4.1.2 隶属度函数模型
        4.1.3 PCA-FCE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4.2 土壤指标评价
        4.2.1 评价指标权重值
        4.2.2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4.2.3 土壤环境综合评价
    4.3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第5章 基于土壤质量的生态农业区划
    5.1 区划原则
    5.2 区划依据
    5.3 生态农业区划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渭北旱塬地区农田植被更替对土壤水分状况及旱情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土壤水分研究概况及进展
        1.2.2 渭北塬区土壤水分利用状况研究进展
        1.2.3 土壤水分亏缺研究进展
        1.2.4 土壤水动力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资源特征
        2.1.4 土壤及其植被状况
        2.1.5 果业发展与地面覆被更替情况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1 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及其旱情分析
        2.2.2 不同园龄果园土壤旱情演变分析与评价
        2.2.3 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水分传导性能分析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地区土壤覆被/植被情况
        2.3.2 样品采集
        2.3.3 研究条件
        2.3.4 测定方法
        2.3.5 数据分析
        2.3.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农田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与旱情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样采集
        3.1.2 土样测定项目及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作物生育期间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过程分析
        3.2.2 作物生育期间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定量化分析
        3.2.3 渭北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层剖面水分含量稳定性分析
        3.2.4 不同地面覆被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的季节性差异状况
    3.3 讨论
        3.3.1 植被更替对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3.3.2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水分胁迫程度分析
        3.3.3 土层水分稳定性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园龄果园土壤湿度变化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土样采集
        4.1.2 土样测定项目及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苹果生育期间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过程分析
        4.2.2 不同园龄果园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4.2.3 不同年龄段果园土壤干燥化特征分析
        4.2.4 不同园龄果园的耗水特征
    4.3 讨论
        4.3.1 渭北旱塬植果后水分胁迫分析
        4.3.2 渭北旱塬植果优化发展
    4.4 小结
第五章 果园和农田土壤水分传导特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土样采集
        5.1.2 土样测定项目及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渭北果园农田土壤导水率的模拟与获得
        5.2.2 不同季节土壤非饱和导水率的差异性分析
        5.2.3 果园和农田水分移动的驱动力变异分析
        5.2.4 不同园龄段果园之间土壤导水率比较
    5.3 讨论
        5.3.1 土壤水分动力学参数表征抗旱性的物理机理
        5.3.2 渭北旱塬土壤水分能量特征
        5.3.3 土壤水分状态影响导水能力
    5.4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不同植被对土壤水分利用程度不同
        6.1.2 渭北旱塬水分胁迫时空分布
        6.1.3 渭北旱塬剖面土壤水分传导特性
    6.2 创新点
        6.2.1 通过农田与果园的比较说明渭北覆被不同土壤水分条件植果优于农田
        6.2.2 多尺度多指标分析评价不同园龄段果园的土壤水分状况
        6.2.3 提出渭北农田和果园土壤含水量的特征土层的概念
        6.2.4 明确指出土壤“状态屏障”是影响渭北土壤水分移动的制约因子
    6.3 研究展望
        6.3.1 进一步研究渭北地区覆被变化对地区水文循环的影响
        6.3.2 蓄水保墒技术的研究
        6.3.3 不同降雨年型条件下农田和果园土壤水分状况的差异性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西安市灞桥区土壤肥力评价与大樱桃施肥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土壤肥力评价
        1.2.1.1 土壤肥力评价概述
        1.2.1.2 评价单元的选择
        1.2.1.3 评价指标的确定
        1.2.1.4 评价方法
        1.2.2 大樱桃流胶与施肥研究
        1.2.2.1 大樱桃流胶病研究现状
        1.2.2.2 大樱桃施肥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灞桥区土壤肥力评价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资源及条件状况
        2.1.2.1 土地资源
        2.1.2.2 土壤类型
        2.1.2.3 气候
        2.1.3 社会经济条件
    2.2 基础数据获取与分析处理
        2.2.1 土壤样品采集
        2.2.1.1 采样单元
        2.2.1.2 采样时间
        2.2.1.3 采样深度
        2.2.1.4 混合土样采集
        2.2.1.5 基础信息收集
        2.2.2 样品处理与分析测试
        2.2.2.1 土壤样品制备
        2.2.2.2 分析测试
        2.2.3 主要指标数据分析
        2.2.3.1 土壤pH值
        2.2.3.2 土壤有机质
        2.2.3.4 土壤速效磷
        2.2.3.5 土壤速效钾
        2.2.3.6 土壤有效铁、锰、铜、锌
    2.3 土壤肥力评价
        2.3.1 确定评价因子
        2.3.2 基于熵权的土壤肥力评价
        2.3.2.1 数据预处理
        2.3.2.2 确定指标权重
        2.3.2.3 确定肥力指数分级标准
        2.3.2.4 评价结果
第三章 灞桥区樱桃园土壤肥力状况及施肥建议
    3.1 樱桃园土壤肥力状况
        3.1.1 灞桥区樱桃种植现状
        3.1.2 果园土壤肥力状况
        3.1.3 樱桃园土壤主要肥力指标状况
    3.2 樱桃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肥料投入不平衡
        3.2.2 施肥方式不合理
        3.2.3 流胶病等问题突出
    3.3 樱桃流胶病的土壤诊断
        3.3.1 土样采集与测试
        3.3.2 土壤测试结果与数据分析
        3.3.3 诊断结论
    3.4 樱桃施肥建议
        3.4.1 加大有机肥投入
        3.4.2 合理平衡施肥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川西亚高山冷杉林下土壤的形成过程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成土过程
        1.2 成土特征
        1.2.1 形态学特征
        1.2.2 物质移动和转化特征
        1.2.3 土壤能量
        1.2.3.1 土壤能量来源及其影响因素
        1.2.3.2 土壤能量的表征以及与成土过程的关系
        1.3 高山森林与土壤
        1.3.1 亚高山森林定义与分布
        1.3.2 高山森林与土壤的重要生态作用
        1.3.3 高山森林土壤地理分布与分类
        1.3.3.1 地理分布
        1.3.3.2 土壤分类
    2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目标
        2.1 存在问题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目标
第二章 研究方案
    1 研究对象与实验设计
        1.1 研究区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地质、地貌特征
        1.1.3 水文与气候特征
        1.1.4 植被类型
        1.1.5 土壤
        1.2 实验设计
    2. 研究内容
        2.1 川西亚高山冷杉林土壤诊断特征
        2.2 川西亚高山冷杉林土壤的水热动态
        2.3 川西亚高山冷杉林成土标型元素季节动态
        2.4 川西亚高山冷杉林土壤的氧化还原过程与体系
        2.5 川西亚高山冷杉林土壤成土过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土壤诊断特征
    1 引言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土壤剖面调查
        2.2 土样采集
        2.3 室内分析与测定
        2.3.1 土壤物理性质
        2.3.2 土壤薄片制作与观察
        2.3.3 土壤化学性质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3.1.1 土壤剖面描述
        3.1.2 颜色
        3.1.3 质地
        3.1.4 微形态
        3.2 土壤矿物
        3.2.1 原生矿物
        3.2.2 粘土矿物
        3.3 土壤物理性质
        3.4 土壤化学性质
        3.4.1 不同发生层次土壤酸度与交换性能
        3.4.2 物质的淋移与淀积
    4 小结与讨论
        4.1 土壤基本特征
        4.2 土壤分类与命名探讨
第四章 土壤水分-温度状况
    1 引言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定位监测
        2.1.1 土壤含水量测定
        2.1.2 土水势测定
        2.1.3 土壤温度测定
        2.1.4 土壤冻结与融化
        2.2 室内测试与分析
        2.2.1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2.2.2 土壤水势计算
        2.2.3 冰点计算
        2.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水分特征
        3.1.1 土壤水分的日变化
        3.1.2 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规律
        3.2 土壤温度特征
        3.2.1 土壤温度的日变化
        3.2.2 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3.3 土壤水分能量特征
        3.4 土壤冻结与融化过程
    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成土标型元素的分布与移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土样与土壤溶液采集
        2.1.1 土样采集
        2.1.2 土壤溶液的采集
        2.2 室内分析与测定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矿质土壤中标型元素移动分布规律
        3.1.1 铁
        3.1.2 铝
        3.1.3 锰
        3.1.4 硅
        3.2 土壤溶液中标型元素的移动
    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土壤氧化还原过程与体系
    1 引言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凋落物产量测定
        2.2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原位测定
        2.3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与pH值的关系
        2.4 室内分析与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有机酸的季节性动态
        3.1.1 凋落物归还量的季节动态
        3.1.2 土壤低分子有机酸含量及其季节动态
        3.2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与氧化还原体系的关系
        3.2.1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3.2.2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与有机还原性物质的关系
        3.2.3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与铁、锰的关系
        3.2.4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与pH的关系
    4 小结与讨论
        4.1 土壤有机酸的种类及其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4.2 土壤氧化还原体系对成土特征的影响
第七章 成土过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土样与土壤溶液采集
        2.1.1 土样采集
        2.1.2 土壤溶液的采集
        2.2 室内分析与测定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矿质土壤养分
        3.1.1 速效养分
        3.1.2 有机碳、氮、磷
        3.1.3 矿质元素全量
        3.2 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
        3.2.1 土壤溶液中可溶性有机碳、有机氮
        3.2.2 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
    4 小结与讨论
        4.1 成土过程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4.2 成土过程对土壤养分储量与分布格局的影响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特色与创新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7)一本别开生面的文集——《土壤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2 展望
3 继承与发展
4 不畏艰险、默默奉献
5 尾声

(8)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第二级亚类的定量化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研究进展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草地分类研究进展
        1.2.1 草原与草地
        1.2.2 草地类型
        1.2.3 草地分类历史与进展
    1.3 地貌分类研究进展
        1.3.1 地貌分类体系研究进展
        1.3.2 地貌定量化研究进展
    1.4 土壤分类研究进展
        1.4.1 土壤分类系统研究进展
        1.4.2 我国目前土壤分类系统
        1.4.3 土壤分类定量遥感的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特点和技术路线
        1.5.1 主要内容
        1.5.2 研究特点
        1.5.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社会经济
        2.1.3 草地资源
    2.2 研究数据与预处理
        2.2.1 DEM 数据
        2.2.2 MODIS 数据
        2.2.3 土壤矢量数据
        2.2.4 气象数据
        2.2.5 行政区划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K-means 聚类方法
        2.3.2 人工神经网络
        2.3.3 地统计分析
        2.3.4 数字地形分析
        2.3.5 监督分类法
        2.3.6 统计分析
3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第一级——类的划分
    3.1 K-means 聚类分析
    3.2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3.2.1 数据处理
        3.2.2 拟合结果与精度
        3.2.3 站点加密插值结果
    3.3 Kriging 空间插值
    3.4 结果的检验
    3.5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一级——类的划分结果
    3.6 一级划分结果验证
        3.6.1 与 1978 年分类结果对比验证
        3.6.2 实地监测数据验证
4 草原顺序分类二级——亚类划分
    4.1 划分原则
    4.2 地貌类型定量划分
        4.2.1 分类方案
        4.2.2 定量分类
        4.2.3 划分结果
    4.3 土壤亚类定量划分
        4.3.1 分类流程
        4.3.2 定量分类
    4.4 山地草地亚类划分结果与平原草地亚类划分结果交选
    4.5 亚类分类结果
    4.6 分类结果验证
    4.7 亚类分类检索图
        4.7.1 亚类(山地)检索图和命名
        4.7.2 亚类(土壤)检索图和命名
5 甘肃省草地类型——亚类分布空间特征
    5.1 寒冷极干寒带荒漠、高山荒漠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2 寒冷干旱寒带半荒漠、高山半荒漠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3 寒冷微干干燥冻原、高山草原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4 寒温极干山地荒漠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5 寒温干旱山地半荒漠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6 寒温微干山地草原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7 寒温微润山地草甸草原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8 寒温湿润山地草甸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9 寒温湿润山地草甸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10 微温极干温带荒漠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11 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12 微温微干温带典型草原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13 微温微润草甸草原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14 微温湿润森林草原、落叶阔叶林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15 微温潮湿针叶阔叶混交林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16 温暖极干暖温带荒漠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17 暖温干旱暖温带半荒漠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18 暖温微干暖温带典型草原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19 暖温微润森林草原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20 暖温湿润落叶阔叶林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21 暖温潮湿落叶阔叶林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22 暖热微润落叶阔叶林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5.23 暖热湿润常绿-落叶阔叶林类草地亚类空间分布
6 主要结论和讨论
    6.1 主要结论
        6.1.1 提出了基于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的草地亚类定量化划分原则
        6.1.2 在甘肃省划分出了 23 个草地类
        6.1.3 在甘肃省划分出了 568 个草地亚类
        6.1.4 提出了草地山地亚类的检索图
        6.1.5 指出适用于甘肃省草地亚类定量化划分的地貌划分标准
    6.2 讨论
        6.2.1 草地亚类划分在类与型之间搭建了桥梁
        6.2.2 地貌指标和土壤指标交选
        6.2.3 土壤亚类的选取
        6.2.4 基本地貌形态类型的选取
        6.2.5 划分结果的验证
        6.2.6 草地分类命名
7 展望
    7.1 气象数据插值方法改进与整合
    7.2 土壤定量化研究
    7.3 地貌定量指标改进
    7.4 地貌和土壤定量指标交选
    7.5 草地亚类命名
    7.6 草地类和亚类的确切数量问题
    7.7 更大尺度上的研究
    7.8 亚类验证研究
    7.9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第三级——“型”的研究
    7.10 建立与中国草地分类系统的对接和参比
    7.11 建立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亚类的查询检索系统
    7.12 在草地亚类划分中引进土壤系统分类体系
    7.13 草地分类成果的动态性及与环境变化研究的互动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9)陕西省三大烟叶基地土壤系统分类及土壤肥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系统分类的研究现状
        1.1.1 土壤分类的国际研究进展
        1.1.2 土壤分类的国内研究进展
    1.2 土壤肥力评价研究现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及研究地概况
    2.2 采样方法
    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2.4 供试土壤环境条件
    2.5 供试土壤剖面形态描述
第三章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3.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3.1.1 土壤颜色
        3.1.2 土壤机械组成
    3.2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3.2.1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
        3.2.2 土壤酸碱性和交换性能
        3.2.3 土壤氧化铁特性
        3.2.4 土体化学组成和分子比率
第四章 土壤系统分类
    4.1 诊断层与诊断特性
        4.1.1 诊断表层
        4.1.2 诊断表下层
        4.1.3 诊断特性
    4.2 土壤类型的归属
        4.2.1 高级分类单元的划分
        4.2.2 基层分类单元的划分
第五章 供试土壤肥力评价
    5.1 肥力评价方法的确定
    5.2 供试土样评价指标的选取
    5.3 隶属度的确定
    5.4 权重的确定
    5.5 供试土样评价指数的计算和分级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于田绿洲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的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试验区选择
    2.2 自然因素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
        2.2.3 水资源
        2.2.4 土壤
        2.2.5 植被状况
    2.3 人文因素
        2.3.1 人口和民族
        2.3.2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3.1 试验设计及野外取样
    3.2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3.3 地统计分析
        3.3.1 前提假设
        3.3.2 区域化变量
        3.3.3 变异分析
        3.3.4 空间估值
    3.4 插值软件及插值方法简介
    3.5 技术路线
第四章 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土壤含水量空间异质性分析
    4.3 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异格局
        4.3.1 不同插值方法的比较分析
        4.3.2 克里金法的插值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分布特征
    5.1 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的耦合分析
    6.1 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的叠加分析
    6.2 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
    6.3 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基本结论
    7.2 存在的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与项目和发表论文
致谢

四、着名土壤学家朱祖祥(论文参考文献)

  • [1]稻田垄作免耕提高土壤氮素肥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 秦川. 西南大学, 2021(01)
  • [2]凉山州甘洛县田坝镇土壤生态地球化学评价[D]. 向莉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渭北旱塬地区农田植被更替对土壤水分状况及旱情的影响研究[D]. 张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4]重庆市土壤基础分类问题商榷[A]. 王帅,李杰,詹林庆. 土壤科学与生态文明(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5]西安市灞桥区土壤肥力评价与大樱桃施肥建议[D]. 杨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6]川西亚高山冷杉林下土壤的形成过程与特征[D]. 刘彬.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4)
  • [7]一本别开生面的文集——《土壤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J]. 陈鸿昭,李天杰. 土壤通报, 2012(05)
  • [8]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第二级亚类的定量化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D]. 李纯斌. 甘肃农业大学, 2012(05)
  • [9]陕西省三大烟叶基地土壤系统分类及土壤肥力评价研究[D]. 谈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5)
  • [10]于田绿洲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的耦合关系[D]. 王庆峰. 新疆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着名土壤学家朱祖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