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防菌BC2000、BC2001的16S rRNA PCR-RFLP图谱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有小娟[1](2013)在《象山港养殖区生境修复的沉积环境细菌群落与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于2009年8月,2010年3月、5月、8月,2011年5月、8月,分6次在象山港中部养殖区采集水体及沉积物样品,利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分析了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的时间变化,并结合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分析了细菌多样性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以期了解象山港中部养殖区海域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从微生物学角度揭示该海域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为促进该地区的海域生态环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加深对关键功能菌群在海洋地球生物化学过程中的生态意义的了解。具体结果如下:1. PCR-DGGE分析表明南沙港养殖区细菌种类丰富,主要由7个门的细菌组成,分别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变形菌门是其中最丰富的一个类群;沉积物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区沉积物2009年8月、2010年3月的优势菌相同,为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叶杆菌科(Phyllobacteriaceae)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2010年5月的优势菌比2009年8月和2010年3月的优势菌增加了一种,为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2010年8月的优势菌为脱硫杆菌科(Desulfobacter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脱硫杆菌科(Desulfobulbaceae);2011年5月的优势菌与2009年8月和2010年3月的优势菌相同,2011年8月的优势菌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交替单胞菌科(Alteromonadaceae)和布鲁氏菌科(Brucellaceae)。藻类养殖区的优势菌群先呈增加趋势,而后趋于稳定,主要优势菌群有绿弯菌门(Chloroflexi)、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δ-变形杆菌纲(δ-Proteobacteria)、交替单胞菌科(Alteromonadaceae)、弧菌科(Vibrionaceae)、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红细菌科(Rhodobacteraceae)和叶杆菌科(Phyllobacteriaceae)。RDA分析结果显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活性磷酸是影响网箱养殖区沉积物细菌多样性的三个主要水环境因子,无机氮、硝酸氮、亚硝酸氮是影响藻类养殖区沉积物细菌多样性的三个主要水环境因子,细菌群落结构的好转趋势与化学环境的好转是一致,这说明采用大型藻类对网箱养殖区环境进行生境修复,具有明显的效果,细菌群落结构可作为生境修复效果评价的指标之一。2. PCR-DGGE分析表明西沪港内沉积物环境中的细菌类群主要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等,其中变形菌门细菌种类最多;沉积物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港底沉积环境2009年8月的优势菌群并不明显,之后的5个时期优势菌群依次变为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交替单胞菌科(Alteromonadaceae)、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港中东部沉积物的优势菌群变化比较明显,6个时期依次变为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弧菌科(Vibrion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RDA分析表明活性硅酸盐、无机氮、化学需氧量是影响港底细菌多样性的主要水环境因子;活性硅酸盐、无机氮、氨氮是影响港中东部细菌多样性的主要水环境因子,表明西沪港沉积物细菌多样性的变化是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3.石岩藻类养殖区沉积物中细菌种类丰富,主要由4个门的细菌组成,分别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γ-变形菌纲的假单胞菌目和气单胞菌目是石岩藻类养殖区沉积物样品中最多的一类细菌。沉积物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该养殖区沉积物2009年8月和2010年3月的优势菌均属于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2010年8月及2011年5月的优势菌相同,为气单胞菌科(Aeromonadaceae)和分支杆菌科(Mycobacteriaceae),2011年8月的优势菌为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RDA分析表明石岩藻类养殖区氨氮、活性硅酸盐、N/P是影响沉积物细菌多样性的三个主要水环境因子。
肖西志[2](2013)在《食品和饲料中沙门氏菌及动物皮毛中炭疽杆菌快速鉴定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细菌系统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性状,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对细菌进行纯培养,然后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反应特征以及血清学特性等方面加以鉴定。但在实践中,细菌的分离过程往往出现假阳性的结果,直到最后的鉴定(生化和血清学鉴定),而且对于目前已经开发成熟的鉴定系统,如VITEK、BIOLOG,、脂肪酸分析系统等仍然存在无法对相似菌进行鉴定的情况。在沙门氏菌的日常检测过程中,经常在选择性培养基中分离到类似于沙门氏菌的细菌。这些细菌的分离给后续确定带来很大的干扰,不仅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还大大推迟了得到确诊结果的时间。对于分离到的可疑沙门氏菌,通常会进行系统的生化鉴定以及血清学鉴定。生化鉴定可以通过商品化的微生物鉴定系统,如VITEK2、BIOLOG和PHOENIX-100,血清学鉴定则需要昂贵的分型血清逐一进行。细菌的生化鉴定成本高、检测周期长、特异性低。同时血清型分析在临床检测中存在假阳性的缺点,而且也是个耗时、费力的工作。因此,迫切需要改良并开发新的方法来弥补传统鉴定方法的不足。在炭疽杆菌的检测过程中,假阳性的反应经常出现,一些常见的芽胞杆菌是引起假阳性的真正原因。这些细菌包括苏云金芽胞杆菌、球形芽胞杆菌、环状芽胞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等。因此,需要研究更准确、快速的炭疽杆菌鉴定方法。本研究的目的,一是在沙门氏菌检测过程中经常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了这两种菌的多克隆抗体,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和临床应用,拟建立一种抑制并消除这两种干扰菌所带来干扰的沙门氏菌快速鉴定方法;二是以动物皮毛中的细菌16S rDNA为研究对象,用PCR方法对分离到的可疑培养物进行16S rDNA的扩增,然后用17种内切酶分别对PCR产物进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出现特异性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图谱,从而达到对炭疽杆菌准确、快速鉴定的目的。本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用铜绿假单胞菌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血清经纯化后所得到的IgG抗体在体外能够抑制并杀灭铜绿假单胞菌,同时对其他来源的这两种菌也具有抑制和杀灭活性,该作用通过扫描电镜和细菌培养试验得到证实,即在加入铜绿假单孢菌多克隆抗体后的10min,菌体开始膨胀、裂解,并于80min后全部裂解。阴沟肠杆菌作为对照,没有受到所制备的抗体的影响。同时,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添加于RVS肉汤和MkTTn肉汤中的沙门氏菌也没有任何抑制作用。(2)将铜绿假单胞菌多克隆抗体应用于沙门氏菌检测过程中,即添加于选择性增菌液中,可明显抑制增菌液中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从而避免了在随后的选择性分离过程中铜绿假单胞菌所带来的干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未经改良的方法检测沙门氏菌阴性样品时,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很高,最高达19.8%(45/227),而用改良的方法,则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仅有2.2%(5/227),沙门氏菌分离的准确率提高了89.2%。因此,在沙门氏菌检测过程中,添加铜绿假单孢菌多克隆抗体可明显提高沙门氏菌分离鉴定的准确性,在降低了检测成本的同时,也缩短了检测周期。(3)用奇异变形杆菌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血清经抗体纯化柱纯化所得到的IgG抗体在体外能够抑制并杀灭奇异变形杆菌,同时对其他来源的奇异变形杆菌也具有抑制和杀灭活性,该作用通过扫描电镜和细菌培养试验得到证实,即奇异变形杆菌与制备的奇异变形杆菌抗体孵育2h后,在扫描电镜下形成网状结构。裂解物的培养显示,无细菌生长。而所制备的奇异变形杆菌多克隆抗体对沙门氏菌和其他肠杆菌科的细菌无抑制作用。(4)将奇异变形杆菌多克隆抗体应用于沙门氏菌检测过程中,即添加于沙门氏菌的选择性增菌液SC和MM中,可抑制增菌液中奇异变形杆菌的生长,从而避免了在随后的选择性分离过程中奇异变形杆菌所带来的干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规方法的检测结果显示,假阳性率最高达到57%(12/21),而应用改进的方法,假阳性率只有18%(2/11),准确率提高了68.4%。因此,作为一种特异性的抑制剂,奇异变形杆菌多克隆抗体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沙门氏菌检测过程中的准确性,降低了检测成本,节约了检测时间。(5)针对细菌16S rDNA,建立了鸡尾酒式的内切酶分析方法,即应用17种内切酶分别对PCR扩增的细菌16S rDNA分别进行酶切,然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在48h内对存在于动物皮毛中常见的细菌进行准确、快速的鉴定,同时将炭疽杆菌与其他细菌进行了准确的区分。因此,所建立的方法作为炭疽杆菌鉴定的补充方法,可应用于临床炭疽杆菌的快速鉴定中。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将抗体作为抑制剂介入到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过程中,成功地抑制并消除了相应的干扰菌所带来的干扰。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沙门氏菌分离的准确性,而且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缩短了沙门氏菌鉴定的时间;成功建立了基于细菌16S rDNA的PCR-RFLP指纹图谱的炭疽杆菌鉴定方法,该方法在无须进行DNA序列测定的情况下,对从动物皮毛中分离到的可疑炭疽杆菌培养物进行准确的鉴定,为炭疽杆菌的快速鉴定提供了一种补充方法。
李今煜[3](2011)在《生防菌BC2007对番茄促生防病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生防菌BC2007对番茄的促生防病作用。[方法]对重组的基因工程菌BC2007的GFP基因以及苯酚羟化酶基因进行了检测,并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BC2001和BC2007对番茄的促生防病作用。[结果]生防菌BC2007能减少番茄根系线虫瘤并对番茄的营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后期产量的形成。[结论]为生物杀线虫菌剂的研制提了供理论依据。
靳小刚[4](2010)在《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及葡萄灰霉病拮抗菌的筛选》文中研究表明葡萄灰霉病是国内外重要的葡萄病害之一,每年由此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很大。现在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但是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天祝、红古两种生态条件下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区系的分析、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附生拮抗细菌的定殖和日光温室防治试验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本试验采用稀释平板法,对兰州市红古区露地栽培和天祝县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红地球葡萄不同生育期叶面附生微生物数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随生态条件及生育期的不同而变化。红古露地栽培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显着高于天祝日光温室。在不同生育期,红古葡萄叶部的细菌数量均高于真菌和酵母菌数量,从幼果膨大期到成熟期,微生物的数量迅速上升,而后略有下降。天祝日光温室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真菌数量从幼果膨大期开始显着增加,到成熟期,达到最高,采收后急剧下降。细菌数量在着色期达最大值,成熟期迅速下降,而到采收后趋于稳定。酵母菌只在着色期和成熟期分离到,在膨大期和采收后没有分离到。其中在成熟期,天祝葡萄叶面真菌数量显着高于细菌数量。2葡萄灰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经过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试验,对有抑菌作用的细菌进行收集保存,然后通过平板粗筛,从分离到的细菌中初步筛选出28株对葡萄灰霉病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通过进一步的对峙试验,筛选确定了21株对葡萄灰霉病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从中选取10株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拮抗菌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灰霉病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的结果表明,BHG13和BTZ7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强,是优势拮抗菌,而BTZ5、BHG7菌株的抑制作用较差,其它6株拮抗菌的抑菌作用均在它们之间。离体防治试验表明,先喷施拮抗菌发酵液后接种病原菌的防治效果与先接种病原菌后喷施拮抗菌发酵液的防治效果有显着差异,证明拮抗菌的保护作用好于治疗作用。3葡萄灰霉病拮抗细菌BHG13和BTZ7的鉴定本试验采用传统分类方法即菌落大小和形态、革兰氏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方法16SrDNA相结合,将拮抗菌BHG13、BTZ7菌株进行PCR扩增、测序,将测出的菌16SrDNA序列用Blast软件、DNAman软件对其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立菌株在细菌系统发育学上的地位。本试验分离得到的BHG13和BTZ7均属于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sp.)。4拮抗细菌BHG13和BTZ7在葡萄果穗表面的定殖及日光温室防治定殖试验结果表明,经抗药性标记后BHG13和BTZ7菌株均能在葡萄果穗表面定殖,定殖周期为15-17d。日光温室自然发病防效试验发现BHG13和BTZ7菌株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50%以上。
王国芬[5](2009)在《桑细菌性枯萎病病原学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2006夏,在浙江省临安、桐庐等地的桑园发现一种严重的桑树细菌性新病害——桑树细菌性枯萎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研究通过对引发病害的病原及其发病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了由肠杆菌引起桑树“枯萎”的新证据。研究通过柯赫氏法则、多重鉴定方法证明了引起病害的病原菌为阴沟肠杆菌群Enterobacter cloacae complex。并通过对桑细菌枯萎病菌导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方法,观察了病原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应用脂肪酸特征、基因间重复序列多态性和特殊基因序列遗传多态性的比较,分析了病原菌的群体多态性特征。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从浙江省临安和桐庐发的病重区分3次采样共33份,分离到病原细菌98株。采用水培扦插和桑树盆栽苗接种的方法对选取的6株代表性菌株的致病性测定表明,各菌都能单独引起桑树枝条产生叶片黄化、枯萎、落叶和枝条顶端坏死症状,能引起桑树盆栽苗产生枯萎和维管束褐变症状,为典型的桑树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6株代表菌株经经典细菌学、Biolog和脂肪酸鉴定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p.:16S rDNA序列分析将6个菌株归入序列相似性都高于97%的3个肠杆菌种中;最后通过rpoB基因序列分析将6个菌株分别定位到阴沟肠杆菌(E.cloacae),阿氏肠杆菌(E.asburiae)和一个新种(Enterobacter sp.),均属于阴沟肠杆菌组群。(2)用电击转化的方法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gfp/luxAB双标记基因的转座载体整合到桑枯萎病原Enterobacter sp.R18-2中,筛选到一个高效表达GFP的标记菌R18-gfp-1。R18-gfp-1通过gf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扩增,菌落形态的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菌体大小、形状及荧光的表达量,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证明的确为R18-2的衍生菌。外源基因的导入并不影响菌株的生长,而且标记菌的荧光表达量稳定,证明gfp基因是整合在标记菌的基因组染色体上的。接种实验表明,标记菌和原始菌对桑树和番茄组织培养苗都具有致病能力,但是标记菌引起的桑树苗“枯萎”发病症状比对照晚了5-6天,表明外源基因的表达削弱了菌株的致病力表现,但是不影响菌株在寄主体内的定位增殖。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R18-gfp-1在植物根、茎、叶组织分布的情况表明,病原菌接种3天后,除了接种位点外,细菌最早在根部生长点和皮层的薄壁细胞中可观察到,接种5天后,植物根茎的导管细胞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大量发绿色荧光菌体的分布,但是植株叶片上检测不到菌体的分布情况,推测病原菌引起植物上部出现枯萎,可能是由于细菌堵塞导管,引起植物水分缺乏所致。(3) 50株桑枯萎病肠杆菌组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桑树枯萎病的阴沟肠杆菌组群具有丰富的种群和基因遗传多态性,通过Hsp60基因、ERIC-PCR和BOX-PCR序列多态性和rpoB基因序列聚类分为10个基因群,但是它们的多重遗传结构与病原菌致病能力和致病范围多态性之间不存在相关性。2种基因间重复序列扩增多态性(ERIC-PCR,BOX-PCR)和2个特殊基因(Hsp 60,rpoB)多态性都和菌株的来源相关,但是与菌株间的脂肪酸类型和致病能力方面不存在相关性。表明了控制肠杆菌细胞脂肪酸类型的基因和控制病原菌致病相关基因可能不存在于肠细菌基因间共有重复序列和BOX元件中,而控制细菌热休克蛋白的基因和编码RNA聚合酶β亚基的基因也与编码细胞脂肪酸类型和致病性基因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这4种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研究可对肠杆菌的种下分化鉴定和推测病原菌的来源及其病害的传播流行趋势起到指导性作用。肠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到目前为止,由肠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报道不多,但是寄主多达十余种,由肠杆菌引起木本植物的枯萎病在国内尚无记录,而桑树作为该菌的感病寄主在国际上也属首次发现。
魏本强[6](2009)在《利用线虫相关真菌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研究》文中认为根结线虫是一种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植物寄生虫,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特别是随着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已成为大棚蔬菜生产中的最大障碍,其生物防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本研究从根结线虫发生严重的蔬菜(黄瓜和番茄)地块采集40份样品。在根和根围土两个不同生境的根结线虫雌虫和卵中分离到537株真菌,测定菌株的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能力。结果表明,共有269株真菌能够产生蛋白酶,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为1.05-2.52;148株具有几丁质酶活,酶活为0.13-0.55 U/min ml,其中20株菌株蛋白酶活高于2.00和几丁质酶活性高于0.2 U/min ml.选取这20株高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菌株进行温室试验,对主要由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id & White)引起的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相对防效为29.0%-58.4%,促生作用为0.4-25.6%。同时测定它们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二龄幼虫(J2)死亡率、卵寄生率和孵化率。我们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20株寄生菌株的温室防效与蛋白酶产量、几丁质酶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2,0.80);与J2死亡率也有较高的相关性(r=0.76),但是与寄生率和卵孵化率相关性较低(r=0.51,0.52)。由此推测真菌胞外蛋白酶或几丁质酶可作为筛选根结线虫根结线虫颉颃真菌的重要指标。选择淡紫拟青霉XT18、XCS46和厚垣孢轮枝菌XT124,研究它们在田间(江苏省宿迁)条件下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病增产效果及其对根围生态的影响。2007年,它们的相对防效分别为60.7%、51.5%和48.1%;番茄相对增产率分别为62.0%、43.1%和40.4%。2008年的相对防效分别为67.8%、57.3%和53.2%;番茄相对增产率分别为72.1%、54.5%和51.9%。两年的试验结果均表明,不论在防效还是在增产方面,三株菌均优于阿维菌素。同时,两年的试验结果还显示,番茄移栽40 d后(第二次生防菌灌根处理10d后),采用平板检测法检测微生物的菌落数,三株生防菌施入土壤后能够显着地影响根围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成为优势种群,三个菌株的数量均能达到≥105 CFU/g根围样品,与对照相比,明显的降低根围其他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存在的数量。为了解防御酶系是否与淡紫拟青霉XT18、XCS46和厚垣孢轮枝菌XT124的生防作用相关,本文将它们的孢子悬浮液处理番茄叶片,对照用灭菌水处理;移栽3d后,接种M. incognita,检测接种0、1、2、3、4、5、6、和7d后,植株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多酚氧化酶PPO (polyphenoloxidase)、过氧化物酶POD (Peroxid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Superoxide Dismutase)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单独用M. incognita处理的对照2和用无菌水处理的对照1相比,XT18、XCS46和XT124处理提高了番茄体内PAL、PPO、POD与SOD酶的活性。四种酶的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生防菌处理后4、5、2、3d。该研究结果显示相关防御酶酶活性的增加与生防菌XT18、XCS46和XT124诱导植物抗病性有关。研究了淡紫拟青霉菌XT18在不同培养液、温度、离心率条件下的的生长特性(菌丝干重、孢子量)及其上清液对M. incognita的J2的相对致死率。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条件对该菌株的生长及其上清液对J2的致死作用都有明显影响。在玉米和马铃薯培养液中培养8d后,菌丝量分别达到672.5mg/100ml和635.4mg/100ml;该菌株在马铃薯和查氏培养液中产孢量较高,分别能够达到34.8×107spores/ml和34.6×107spores/ml;且在察氏培养液中的上清液对J2致死率较高,达到67.2%;25℃为菌体生长和孢子产生的最合适温度,而在29℃C培养时,上清液对J2的致死率最高;菌丝生长与孢子生成的最佳摇床离心率为13g,该条件下培养10 d的上清液对J2的相对致死率达到51.4%。
崔欣[7](2008)在《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及葡萄灰霉病拮抗菌筛选》文中认为葡萄灰霉病是国内外重要的葡萄病害之一,每年由此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很大。现在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但是这两种措施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附生拮抗菌的筛选、鉴定以及附生拮抗细菌的定殖和防治试验的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本试验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对处于幼果膨大期、着色期、成熟期的抗病品种巨峰、中抗品种红地球、感病品种京亚果穗的附生微生物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的数量随生育期及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抗感病品种间附生微生物数量差异显着。自膨大期到成熟期真菌和酵母菌数量逐渐增加;细菌数量先增加后下降,总菌数也在着色期达到最大值,而后呈下降趋势,但数量变化不大;自幼果膨大期到成熟期,细菌数量一直占优势。病果穗附生的真菌、细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均高于健果穗,果穗发病后真菌的种类减少,细菌和酵母菌的种类变化不大。2优势拮抗细菌的筛选在葡萄果穗上分离出的13种附生细菌经平板对峙试验初筛,筛选出11种对葡萄灰霉病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将11种具有拮抗作用的附生细菌对灰霉孢子抑制试验、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及离体果的防治试验结果均表明,B5和B12菌株的抑制能力最强,是优势拮抗菌株,而B4和B6菌株的抑制能力最差,其它7种拮抗细菌的抑菌能力均在它们之间,波动不大。通过离体果的防治试验表明了先喷施拮抗菌发酵液后接种病原菌的防治效果与先接种病原菌而后喷施拮抗菌发酵液的防治效果有显着差异,这说明了拮抗菌的保护作用好于治疗作用。3优势拮抗细菌B5、B12的16srDNA的鉴定本试验采用传统分类方法即菌落大小和形态、革兰氏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方法16SrDNA相结合,将拮抗菌B5、B12菌株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将测出的菌16SrDNA序列用Blast软件、Clustal(1.8)软件及Mega软件对其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立了菌株在细菌系统发育学上的地位。B5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B12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4拮抗菌B5、B12在葡萄果穗表面的定殖及日光温室防治试验定殖试验结果表明经抗药性标记后B5、B12菌株均能在葡萄果穗表面定殖,B5菌株定殖周期为19d,B12菌株在葡萄表面定殖周期为25d。日光温室自然发病防效试验的结果表明B5、B12菌株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50%以上,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邹家兴,李国基,耿予欢,柯昌文,杨连生[8](2008)在《腐乳发酵过程中细菌种群变化的鉴定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腐乳发酵过程中各阶段的发酵样品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取样品中细菌的总DNA,通过PCR的方法获得其16SrDNA扩增片段,对所得片段进行克隆、转化,得到40个转化子。通过16SrDNA-PCR方法对转化子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其中16个为假阳性,对其余24个转化子进行双向测序,分析序列同源性,将具有显着同源性的序列归为一类。同时对所得序列进行检索分析,它们中部分与GenBank中已知基因序列具有显着同源性,另一部分序列检索分析显示为目前仍不能通过人工培养得到的未知微生物。通过对复杂微生物群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一步认识了腐乳发酵过程中菌种以外的杂菌分布情况,找出细菌群落变化规律,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发酵过程之间的关系。
年洪娟[9](2007)在《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及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荧光假单胞菌(Psendomonas fluorescens)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从植物根围分离到的荧光假单胞菌大部分都具有防病增产作用,因而可能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荧光假单胞菌能否在根部、叶部及其它部位定殖是决定其能否有效控制植物病害的关键。形成生物膜是细菌在各种不同环境中定殖的一个重要策略,在植物根表面微菌落的形成被认为是生物膜形成的一种形式。以往对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在根部定殖中的作用以及对荧光假单胞菌生防活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荧光假单胞菌,开发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潜力,并研究生物膜形成机制及其在根部定殖和生防活性中的作用。从山东、云南、海南和新疆采集的488份土壤样品中筛选到102株杆状单极生鞭毛产荧光假单胞菌。利用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ARDRA)技术结合传统生理生化方法,鉴定获得了一株高效荧光假单胞菌菌株P.fluorescens TC222。该菌株对油菜立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稻瘟病菌、菜豆炭疽病菌、番茄叶霉病菌、小麦全蚀病菌、白菜黑斑病菌、烟草黑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芦笋茎枯病菌等多种蔬菜和粮食作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在小麦根际较好定殖,显示了在生物防治中应用的潜力。ARDRA方法的应用也为荧光假单胞菌的筛选鉴定找到了一条简便易行的途径。对携带mini-Tn5转座子的pJBA28质粒进行改造,构建了带有大肠杆菌复制区、可以使目的基因在酶切、自连、转化后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自行复制的转座子质粒载体pJB15A,为荧光假单胞菌重要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提供了新的便利的研究工具。利用pJB15A构建了P.fluorescens TC222的转座突变库,获得10,000株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接合突变体。通常发现生物膜突变体的运动能力也发生改变或者受到破坏,因此运动性被用来作为筛选生物膜突变体的表型性状。在10,000株突变菌株中筛选到8株性状比较稳定的运动缺陷突变体,分别命名为:Lip1、Lip2,Lip3;Fla4,Fla5;Hyp6、Hyp7和Hyp8。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8个突变体的生长速度与野生菌株差异不显着,说明运动性状改变并非由生长特性变化所引起。在亲水的硼硅酸盐试管介质表面对8个突变株生物膜的形成能力进行了测定。突变体Lip、Hyp6、Hyp7和Fla生物膜形成比野生菌株明显降低,Hyp8则稍有增加;而在疏水的聚苯乙烯介质表面,Hyp6、Hyp7和Fla生物膜形成能力降低,Lip和Hyp8则增加。根部竞争定殖和对病原真菌抑制作用测定发现,这些突变株在小麦根部的竞争定殖和对病原真菌的抑制能力均降低。克隆了8个突变菌株的转座子侧翼序列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在突变株Lip、Fla、Hyp6、Hyp7和Hyp8中,突变分别发生在dTDP-4-脱氢鼠李糖还原酶基因lipA、鞭毛合成蛋白基因flaR、噬菌体信号肽蛋白基因bspA、编码Mig-14族蛋白基因epsB和可溶的嘧啶核苷转氢酶基因pyrA中。说明这些基因都参与了生物膜的形成,并且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抑菌作用。而且epsB、bspA和pyrA是首次发现参与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为生物膜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为了验证生物膜形成的破坏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选择lipA和epsB进行了功能互补实验,结果表明,携带lipA和epsB的广宿主质粒均分别部分恢复了突变株Lip1和Hyp7韵生物膜形成。半定量RT-PCR分析发现,在野生菌株TC222和恢复菌株Lip1C和Hyp7C中,基因lipA和epsB在转录水平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突变菌株的转录却受到破坏。为了进一步证明epsB是位于潜在的胞外多糖合成操纵子中,利用RT-PCR方法分析了epsB的协同转录情况,结果表明epsB与其上下游基因位于同一个转录单位中,从而解释了恢复菌株无法恢复生物膜到野生菌株水平的原因。此外,对基因lipA和epsB进行了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分析,lipA和epsB均在沉淀中表达了约30kD的蛋白。
彭珺[10](2006)在《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分离自上海周边地区12种植物根际的104株荧光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表型分类,并采用16S rDNA-RFLP和REP-PCR技术,系统地研究了荧光假单胞菌的遗传多样性。 16S rDNA PCR-RFLP和REP-PCR分析揭示了荧光假单胞菌存在高度的遗传多样性。16S rDNA PCR-RFLP分析表明荧光假单胞菌存在17种遗传型,50%为遗传型1,在所用的5种限制性内切酶中,Hae Ⅲ和Hinf Ⅰ切割的带谱最丰富,是反映荧光假单胞菌16S rDNA序列差异性最有效的限制性内切酶。聚类分析树状图揭示了菌株之间更大的遗传差异及菌株的特异性。16S rDNA PCR-RFLP酶切图谱聚类分析在85%相似性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9群;REP-PCR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在76%相似性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26群。REP-PCR指纹分析的分群结果更分散,16S rDNA PCR-RFLP聚在同一群内的菌株大多分布于几个不同的REP-PCR群内,揭示了供试菌株具有极大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也说明,REP-PCR指纹图谱分析适合于荧光假单胞菌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根据16S rDNA PCR-RFLP酶切图谱和REP-PCR指纹图谱的相似性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与菌株的分离地和寄主相关,即分离自同一地点或同一种寄主的菌株聚为一群,表明了环境条件对荧光假单胞菌的发育和遗传分化有影响。此外,同一种寄主植物甚至相同地域来源的一些荧光假单胞菌具有较大的遗传型多样性,证明了上海周边地区的荧光假单胞菌具有极大的遗传及系统发育多样性。 总之,本文揭示了荧光假单胞菌的表型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丰富了荧光假单胞菌多样性的基因库,为优良菌株的选育提供了种质资源,也为进一步研究该区荧光假单胞菌的系统分类地位奠定了基础。
二、生防菌BC2000、BC2001的16S rRNA PCR-RFLP图谱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防菌BC2000、BC2001的16S rRNA PCR-RFLP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象山港养殖区生境修复的沉积环境细菌群落与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综述 |
1.1 微生物生态学概况 |
1.1.1 微生物生态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
1.1.2 微生物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
1.1.2.1 国外微生物生态学的发展进程 |
1.1.2.2 国内微生物生态学的发展进程 |
1.2 海洋微生物的分布、功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
1.3 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3.1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传统方法 |
1.3.1.1 直接测定 |
1.3.1.2 培养法 |
1.3.1.3 代谢活力的测定法 |
1.3.1.4 数学方法 |
1.3.2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
1.3.2.1 核酸探针杂交技术 |
1.3.2.2 PCR 特异性扩增技术 |
1.3.2.3 rRNA 基因同源性分析方法 |
1.3.2.4 环境基因组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 |
1.4 生物修复 |
1.4.1 污染来源及种类 |
1.4.1.1 海水养殖带来的污染 |
1.4.1.2 油类污染 |
1.4.1.3 陆源污染 |
1.4.2 生物修复的方式 |
1.4.2.1 微生物修复 |
1.4.2.2 海藻修复 |
1.4.2.3 生境修复 |
1.5 生物修复效果评价 |
1.5.1 菌群结构的分析 |
1.5.2 理化指标 |
1.5.2.1 温度 |
1.5.2.2 pH |
1.5.2.3 化学需氧量(COD) |
1.5.2.4 活性磷酸盐 |
1.5.2.5 活性硅酸盐 |
1.5.2.6 DIN、NH4-N、NO3-N、NO2-N |
1.5.2.7 N/P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南沙港海域沉积环境的细菌群落与环境影响因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样品的采集 |
2.1.2 沉积物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和 PCR 扩增 |
2.1.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
2.1.4 DGGE 条带序列分析 |
2.1.5 理化指标的测定 |
2.1.6 数据分析 |
2.1.6.1 DGGE 电泳图谱分析 |
2.1.6.2 沉积物样品中细菌多样性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底泥总 DNA 直接提取 |
2.2.2 16S rDNA 的 PCR 扩增 |
2.2.3 DGGE 指纹图谱分析 |
2.2.4 部分细菌优势条带的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
2.2.5 南沙港水体样品理化指标结果分析 |
2.2.6 沉积物细菌多样性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南沙港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 |
2.3.2 沉积物细菌多样性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
3 西沪港海域沉积环境的细菌群落与环境影响因子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底泥总 DNA 直接提取 |
3.2.2 16S rDNA 的 PCR 扩增 |
3.2.3 沉积物 DGGE 指纹图谱分析 |
3.2.4 部分细菌优势条带的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
3.2.5 水体样品理化指标结果分析 |
3.2.6 沉积物细菌多样性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西沪港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 |
3.3.2 沉积物细菌多样性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
4 石岩海域沉积环境的细菌群落与环境影响因子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底泥总 DNA 直接提取 |
4.2.2 16S rDNA 的 PCR 扩增 |
4.2.3 沉积物 DGGE 指纹图谱分析 |
4.2.4 部分细菌优势条带的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
4.2.5 水体样品理化指标结果分析 |
4.2.6 沉积物多样性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 |
4.3.2 沉积物细菌多样性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
5 不同养殖区细菌群落结构的比较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食品和饲料中沙门氏菌及动物皮毛中炭疽杆菌快速鉴定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食品和饲料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1 病原分离鉴定 |
1.1.1 预增菌 |
1.1.2 选择性增菌 |
1.1.3 选择性平板培养基 |
1.1.4 可疑菌落的鉴定 |
1.2 免疫学检测 |
1.2.1 全血试验 |
1.2.2 快速玻片凝集试验 |
1.2.3 血清凝集试验 |
1.2.4 自动酶标免疫检测仪 |
1.3 血清学检测 |
1.3.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1.3.2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1.3.3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
1.4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4.1 PCR 方法 |
1.4.2 LAMP |
1.4.3 其他方法 |
1.5 特异性抗体介入到沙门氏菌分离过程的可行性 |
1.5.1 抗体结构及新功能的发现 |
1.5.2 抗体的体外特异性抗微生物作用 |
1.5.3 抗体体外应用前景 |
1.6 讨论 |
第二章 16S rDNAPCR-RFLP 用于细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
2.1 16S rDNA 研究现状 |
2.1.1 细菌核糖体 DNA/RNA 的结构 |
2.1.2 16S rRNA/DNA 基因在细菌系统分类中的应用 |
2.2 针对细菌的 16S rDNA 开展的 PCR-RFLP 鉴定研究 |
2.2.1 PCR-RFLP 的原理 |
2.2.2 细菌鉴定中 16S rDNA PCR-RFLP 的应用 |
2.3 基于细菌 16S rDNA 的 PCR-RFLP 应用前景及需要克服的问题 |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用铜绿假单胞菌多克隆抗体提高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准确性的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材料 |
3.2 结果 |
3.2.1 接种物的制备与确定 |
3.2.2 抗体滴度检测和抗体纯度鉴定 |
3.2.3 抑菌试验用抗体用量的确定 |
3.2.4 铜绿假单胞菌抗体的体外特异性抑菌试验 |
3.2.5 沙门氏菌分离 |
3.2.6 实际应用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用奇异变形杆菌多克隆抗体提高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准确性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抗体的滴度与纯度 |
4.2.2 抑菌试验用抗体滴度的确定 |
4.2.3 奇异变形杆菌多克隆抗体的体外特异性抑菌作用 |
4.2.4 沙门氏菌模拟试验 |
4.2.5 初步应用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动物皮毛中炭疽杆菌快速鉴定方法的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 |
5.2.1 细菌分离 |
5.2.2 VITEK 鉴定 |
5.2.3 16S rDNA 扩增 |
5.2.4 炭疽杆菌与所分离细菌的内切酶图谱比较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生防菌BC2007对番茄促生防病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工程菌BC2007在土壤及根际的定殖研究。 |
1.2.2 苯酚羟化酶基因的检测。 |
1.2.3 BC2001和BC2007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1.2.4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基因工程菌BC2007其他特性的检测 |
2.2 BC2007对根结线虫的致死效应 |
2.3 BC2001和BC2007的促生功能 |
3 讨论 |
(4)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及葡萄灰霉病拮抗菌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附生微生物研究进展 |
1.2 葡萄灰霉病研究现状 |
1.2.1 葡萄灰霉病病原学 |
1.2.1.1 形态 |
1.2.1.2 生物学特性 |
1.2.2 发病症状 |
1.2.3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
1.2.4 病原菌的致病性 |
1.2.5 病原菌的抗药性 |
1.2.6 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 |
1.2.6.1 温、湿度条件 |
1.2.6.2 栽培条件 |
1.2.7 防治措施 |
1.2.7.1 田间管理防治 |
1.2.7.2 药剂防治 |
1.2.7.3 保鲜防治 |
1.3 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1.3.1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重要性 |
1.3.1.1 生物防治的概念 |
1.3.1.2 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
1.3.2 生物防治的机制 |
1.3.2.1 拮抗作用 |
1.3.2.2 竞争作用 |
1.3.2.3 重寄生作用 |
1.3.2.4 诱导抗性 |
1.3.2.5 促生作用 |
1.3.3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发展 |
1.3.4 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1.4 细菌16SrDNA 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
2 研究意义 |
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葡萄叶片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 |
1 区域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的采集 |
2.2.2 附生微生物的分离计数 |
2.2.3 真菌种群的初步鉴定 |
2.2.4 细菌种群的初步鉴定 |
2.2.5 优势菌的确定 |
2.2.6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立地条件下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数量分析 |
3.2 不同立地条件下葡萄叶面附生真菌类群及微量动态分析 |
3.3 不同立地条件下葡萄叶面附生细菌类群及微量动态分析 |
3.4 不同立地条件下葡萄叶面附生酵母菌类群及微量动态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葡萄灰霉病拮抗菌的分离确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葡萄灰霉病菌的分离 |
1.2.2 拮抗菌的筛选 |
1.2.2.1 平板粗筛 |
1.2.2.2 二次筛选 |
1.2.3 拮抗细菌对灰霉病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试验 |
1.2.4 拮抗细菌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 |
1.2.5 离体果防治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葡萄灰霉病菌的分离结果 |
2.2 拮抗菌的对峙试验结果 |
2.3 拮抗细菌对灰霉病菌孢子的萌发抑制试验结果 |
2.4 拮抗细菌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结果 |
2.5 离体果防治试验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拮抗菌的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性状的观察 |
1.2 染色反应 |
1.3 16SrDNA 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体的染色反应及培养性状 |
2.2 菌体的16SrDNA 检测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拮抗菌的定殖及田间防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拮抗菌的抗药性标记 |
1.2.1.1 抗生素种类及临界药剂浓度的筛选 |
1.2.1.2 抗药性标记 |
1.2.2 抗药性检测 |
1.2.3 标记菌株的抑菌活性检测 |
1.2.4 拮抗菌株在葡萄表面的定殖情况 |
1.2.5 拮抗菌株的田间自然发病防治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药性的标记结果 |
2.2 抗药性检测 |
2.3 标记菌的抑菌活性检测 |
2.4 拮抗菌株的定殖情况 |
2.5 拮抗菌株的田间自然发病防治试验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问题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图版一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5)桑细菌性枯萎病病原学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桑树细菌性病害概况 |
1.1.1 桑细菌性疫病(Mulberry Bacterial Blight) |
1.1.2 桑青枯病(Mulberry Bacterial Wilt) |
1.1.3 桑枝软腐病(Mulberry Shoot Soft Rot) |
1.1.4 桑叶日灼病(Mulberry Leaf Scorch) |
1.1.5 桑细菌性叶斑病(Mulberry Bacterial Leaf Spot) |
1.1.6 桑树植原体病害(Mulberry Mycoplasmas Disease) |
1.2 肠杆菌与植物病害 |
1.2.1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概况 |
1.2.2 肠杆菌属中的植物病原菌 |
1.2.2.1 生癌肠杆菌(E.cancerogenus) |
1.2.2.2 阴沟肠杆菌(E.cloacae) |
1.2.2.3 阴沟肠杆菌溶解肠杆菌亚种(E.cloacaesubsp.dissolvens) |
1.2.2.4 超压肠杆菌(E.nimipressuralis) |
1.2.2.5 梨形肠杆菌(E.pyrinus) |
1.2.3 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
1.2.3.1 基本分离及鉴定方法 |
1.2.3.2 致病性测定 |
1.2.3.3 生理生化鉴定方法 |
1.2.3.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2.4 肠杆菌的其他研究 |
1.2.4.1 植物生防菌 |
1.2.4.2 植物促生菌 |
1.2.4.3 生物降解菌 |
1.2.4.4 生物产氢菌 |
1.2.4.5 在食品生产中的潜在危害 |
1.3 植物来源肠杆菌的研究热点 |
1.3.1 肠杆菌作为生防菌和植物促生菌在作物中的定殖机制研究 |
1.3.2 生物标记在肠杆菌与植物互作研究中的作用 |
1.3.3 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
1.3.4 肠杆菌新植物细菌病害的研究报道 |
1.4 新病害报道的程序与引起植物细菌病害的病原种类 |
1.5 本研究的背景及研究内容与目的 |
1.5.1 研究的背景 |
1.5.2 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2 桑树细菌性枯萎病的病原学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病害调查、病原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
2.1.1.1 田间症状与描述 |
2.1.1.2 病害样品的采集及其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
2.1.1.3 病原菌的致病性鉴定 |
2.1.2 病原菌的形态及基本生理生化特性 |
2.1.2.1 菌落及菌体形态观察 |
2.1.2.2 生理生化特性 |
2.1.2.3 碳源利用(Biolog法) |
2.1.3 病原菌抗生素抗性鉴定 |
2.1.3.1 抗生素 |
2.1.3.2 不同浓度抗生素溶液制备 |
2.1.3.3 测试菌/培养基混液准备 |
2.1.3.4 纸片法对测试菌的抗生素敏感性测定 |
2.1.4 病原全细胞脂肪酸鉴定 |
2.1.4.1 试剂、仪器及分析软件 |
2.1.4.2 脂肪酸的提取过程: |
2.1.4.3 脂肪酸的检测 |
2.1.5 病原菌16S rDNA及RNA聚合酶基因(rpoB)的序列测定 |
2.1.5.1 试剂和仪器 |
2.1.5.2 细菌DNA抽提 |
2.1.5.3 PCR扩增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桑树细菌性枯萎病病害症状描述 |
2.2.1.1 田间症状描述 |
2.2.1.2 接种症状描述 |
2.2.1.3 番茄组培苗致病性测定 |
2.2.2 桑树细菌枯萎病病原菌的特征 |
2.2.2.1 形态观察 |
2.2.2.2 生理生化和碳源(Biolog)利用特征 |
2.2.3 病原菌全细胞脂肪酸鉴定结果 |
2.2.4 病原菌两个基因序列的鉴定 |
2.2.4.1 16S rDNA序列分析 |
2.2.4.2 RNA聚合酶基因(rpoB)的序列鉴定 |
2.2.5 病原菌抗生素抗性鉴定 |
2.3 讨论 |
2.3.1 肠杆菌引起的桑树细菌性枯萎病的特点 |
2.3.2 引起桑"枯萎"病的病原菌—肠杆菌的特征 |
2.3.3 桑树"枯萎"病和桑树"青枯"病症状与病原的区别 |
2.3.4 肠杆菌引起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特征 |
2.3.5 植物致病肠杆菌的序列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利用gfp/lux双标记研究桑细菌性枯萎菌致病机理 |
3.1.材料与方法 |
3.1.1 强致病菌株的gfp/luxAB双基因标记 |
3.1.1.1 菌株、质粒及培养基 |
3.1.1.2 试剂及仪器 |
3.1.1.3 Enterobacter sp.R18-2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3.1.1.4 质粒提取 |
3.1.1.5 Enterobacter sp.R18-2的电击转化 |
3.1.1.6 阳性转化子的荧光检测 |
3.1.2 GFP标记菌的PCR检测及序列测定 |
3.1.2.1 菌落PCR法对标记菌的GFP基因进行检测 |
3.1.2.2 标记菌的验证 |
3.1.3 标记菌的特性研究 |
3.1.3.1 菌落形态和菌体形态观察 |
3.1.3.2 流式细胞仪检测 |
3.1.3.3 GFP标记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3.1.3.4 标记菌株R18-gfp-1中GFP表达稳定性 |
3.1.3.5 标记菌株R18-gfp-1的致病性 |
3.1.4 GFP标记菌在感病植株体内的定殖研究 |
3.1.4.1 原始菌和GFP标记菌在桑树体内的增殖 |
3.1.4.2 原始菌和GFP标记菌在番茄组培苗体内的增殖 |
3.1.4.3 GFP标记菌在番茄组培苗组织细胞寄生能力的观察 |
3.2 结果分析 |
3.2.1 桑树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的gfp/luxAB基因双标记 |
3.2.1.1 阳性转化子的荧光检测 |
3.2.1.2 阳性转化子的gfp-PCR鉴定 |
3.2.1.3 标记菌的16S rD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 |
3.2.2 GFP标记菌的特性研究 |
3.2.2.1 菌落形态和菌体形态观察 |
3.2.2.2 GFP标记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3.2.2.3 标记菌株R18-gfp-1中GFP表达稳定性 |
3.2.2.4 标记菌株R18-gfp-1的致病性鉴定 |
3.2.3 GFP标记菌在感病植株体内的定殖研究 |
3.2.3.1 病原菌在桑树体内的增殖 |
3.2.3.2 病原菌在番茄组培苗体内的增殖 |
3.2.3.3 GFP标记菌在桑树和番茄组培苗组织细胞寄生能力的观察 |
3.3 讨论 |
3.3.1 Enterobacter sp.R18-2 gfp/lux标记菌株的构建 |
3.3.2 Enterobacter sp.R18-2 gfp/lux标记菌株的致病力 |
3.4 本章小结 |
4 桑树枯萎病病原菌的多态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株的收集及保存 |
4.1.2 致病能力多态性分析 |
4.1.2.1 普通烟草过敏性反应鉴定 |
4.1.2.2 桑树致病能力测定 |
4.1.2.3 其它作物的致病性测定 |
4.1.2.4 生姜块茎和洋葱球茎致病性测定 |
4.1.3 脂肪酸多态性分析 |
4.1.4 PCR扩增和序列分析 |
4.1.4.1 基因组DNA的制备 |
4.1.4.2 PCR扩增体系 |
4.1.4.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桑树枯萎病病原菌的过敏性反应测定 |
4.2.2 桑树枯萎病病原菌在桑树离体培养枝条上致病力的测定 |
4.2.3 桑树枯萎病病原菌脂肪酸多态性分析 |
4.2.4 桑枯萎病病原菌基因多态性分析 |
4.2.5 桑树枯萎病病原菌对其它作物致病力测定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简介及其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1 作者简介 |
2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2 培养基和试剂配方 |
附录-3 图片与表格 |
(6)利用线虫相关真菌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植物根结线虫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1 植物根结线虫病害及防治现状 |
1.1 植物根结线虫的危害 |
1.2 植物根结线虫的防治现状 |
2 植物根结线虫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2.1 利用真菌防治植物根结线虫 |
2.2 防治根结线虫的细菌 |
2.3 防治根结线虫的其它天敌 |
2.4 防治根结线虫的生防制剂 |
2.5 防治根结线虫的高等植物产生的代谢物 |
3 生防菌防治根结线虫机制的研究进展 |
3.1 捕食线虫 |
3.2 寄生线虫 |
3.3 改变根系分泌物 |
3.4 营养和空间位点的竞争 |
3.5 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胞外酶和次生代谢毒素 |
3.5.1 生防菌胞外酶研究进展 |
3.5.2 次生代谢毒素的研究进展 |
3.6 诱导植物系统抗性 |
3.6.1 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OD、PAL)与诱导抗性 |
3.6.2 多酚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PPO、SOD)与诱导抗性的关系 |
4 生防菌对寄主植物的影响 |
5 对根际微生态的影响 |
6 生防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
7 国内外防治线虫的生物源农药产品概况 |
8 微生物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
8.1 微生物制剂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
8.2 建立优良菌株筛选模型和评价体系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开展 |
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根结线虫颉颃真菌的筛选及生防效果评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根结线虫颉颃真菌的分离 |
1.1.1 样品的采集 |
1.1.2 含抗生素平板的制备 |
1.1.3 卵及雌虫寄生菌物的分离 |
1.2 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测定 |
1.3 根结线虫颉颃真菌对线虫的离体试验 |
1.4 根结线虫颉颃真菌对6种病原菌的颉颃试验 |
1.5 番茄根结线虫病的温室防效和促生试验 |
1.5.1 防效试验 |
1.5.2 番茄促生效果试验 |
1.6 根结线虫颉颃真菌的初步鉴定 |
1.6.1 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1.6.2 PCR扩增及产物纯化 |
1.6.3 PCR产物与克隆载体的连接 |
1.6.4 连接产物的转化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分离根结线虫颉颃真菌的统计 |
2.2 测定蛋白酶和几丁质酶 |
2.3 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和J2幼虫离体试验 |
2.4 根结线虫颉颃真菌对6种病原菌的颉颃试验结果 |
2.5 番茄根结线虫病的温室防效和促生试验 |
2.5.1 番茄根结线虫病的温室防效 |
2.5.2 温室促生试验 |
2.6 生防真菌各项筛选指标与温室防效之间的关系 |
2.7 真菌rDNA-ITS鉴定 |
3 讨论 |
第三章 生防菌XT18,XCS46和XT124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田间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番茄品种 |
1.2 菌剂制备 |
1.3 田间试验 |
1.3.1 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生防田间试验 |
1.3.2 不同处理对番茄微生态的影响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生防田间试验 |
2.2 不同处理对番茄根围微生态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生防菌XT18、XCS46和XT124诱导番茄防御酶系活性变化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与菌剂培养 |
1.2 接种处理 |
1.3 酶提取与活性测定 |
1.3.1 酶提取方法 |
1.3.2 酶活力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室防效统计 |
2.2 番茄根部PAL、PPO、POD和SOD酶活性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培养条件对XT18的生长特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和M.incognita的J2的准备 |
1.2 不同培养条件的设置 |
1.2.1 培养液的准备 |
1.2.2 不同温度和离心率的设置 |
1.3 不同培养条件对淡紫拟青霉XT18的生长特性和J2相对致死率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培养液对淡紫拟青霉X18生长和J2相对致死率的影响 |
2.1.1 对产孢的影响 |
2.1.2 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1.3 对M.incognita的J2相对致死率的影响 |
2.2 不同温度对淡紫拟青霉X18的生长和M.incognita的J2相对致死率的影响 |
2.2.1 对产孢的影响 |
2.2.2 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3 对M.incognita的J2致死率的影响 |
2.3 不同离心率对淡紫拟青霉X18生长和J2致死率的影响 |
2.3.1 对产孢的影响 |
2.3.2 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3 对Mincognita的J2致死率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7)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及葡萄灰霉病拮抗菌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 葡萄灰霉病研究现状 |
1.1 葡萄灰霉病病原学 |
1.2 发病症状 |
1.3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
1.4 病原菌的致病性 |
1.5 病原菌的抗药性 |
1.6 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 |
1.7 防治措施 |
2 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2.1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重要性 |
2.2 生物防治的机制 |
2.3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发展 |
2.4 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3 细菌16SrDNA 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
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的区系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果穗不同生育期附生微生物数量分析 |
2.2 不同葡萄品种果穗附生真菌类群及微量动态分析 |
2.3 不同葡萄品种果穗附生细菌类群及微量动态分析 |
2.4 不同葡萄品种果穗附生酵母菌菌类群及微量动态分析 |
2.5 病、健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防治葡萄灰霉病的优势拮抗细菌的确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葡萄灰霉病菌的分离结果 |
2.2 13 种附生细菌对峙试验结果 |
2.3 附生细菌对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试验 |
2.4 附生细菌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 |
2.5 离体果的防治试验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B5、B12 菌株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性状观察 |
1.2 染色反应 |
1.3 16SrDNA 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体的染色反应及培养性状 |
2.2 细菌的16srDNA 检测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B5、B12 菌株的定殖及日光温室防治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药性的标记结果 |
2.2 抗药性检测 |
2.3 标记菌的抑菌活性检测 |
2.4 B5、B12 菌株在自然条件下的定殖试验 |
2.5 B5、B12 的日光温室自然发病防治试验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图版一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8)腐乳发酵过程中细菌种群变化的鉴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腐乳样品 |
1.2 样品预处理 |
1.3 细菌总DNA基因组的提取 |
1.4 16s RDNA引物序列 |
1.5 16s RDNA-PCR扩增 |
1.6 16s RDNA片段的转化、克隆、DNA片断测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个发酵阶段腐乳样品的16s RDNA-PCR扩增结果 |
2.2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PCR分析 |
2.3 重组质粒测序结果和同源性分析 |
2.3.1 Blast N结果 |
2.3.2 转化子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
2.4 腐乳发酵各阶段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变化 |
3 讨论 |
(9)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及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荧光假单胞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1.1.1 ARDRA方法在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
1.1.2 荧光假单胞菌在植物根部的定殖 |
1.2 荧光假单胞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1.2.1 Tn5转座子在细菌分子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1.2.2 生物膜形成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 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3.1 立题依据 |
1.3.2 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拮抗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性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筛选 |
2.2.2 假单胞菌的ARDRA分析 |
2.2.3 拮抗假单胞菌的筛选 |
2.2.4 荧光假单胞菌TC222的16S r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
2.2.5 生理生化特征 |
2.2.6 其它生防性状的分析 |
2.2.7 TC222菌株在小麦根围和根际的定殖 |
2.2.8 不同碳源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转座子载体、转座突变库的构建及突变体的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转座载体pJB15A的构建 |
3.2.2 随机转座突变库的构建及库可靠性的验证 |
3.2.3 运动缺陷突变体的筛选 |
3.2.4 生长曲线的测定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突变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其功能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转座子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克隆的策略 |
4.2.2 转座子侧翼序列的克隆及转座子插入位点的确定 |
4.2.3 突变株Lip1中Tn5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测序结果及分析 |
4.2.4 突变株Hyp7中Tn5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测序结果及分析 |
4.2.5 突变株Hyp8中Tn5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测序结果及分析 |
4.2.6 突变株Fla4中Tn5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测序结果及分析 |
4.2.7 基因突变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2.8 转座插入突变对小麦根部定殖的影响 |
4.2.9 野生菌株和突变菌株拮抗性检测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突变基因的互补分析与功能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恢复载体的构建 |
5.2.2 恢复突变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5.2.3 epsB和lipA基因的转录分析 |
5.2.4 胞外多糖合成基因操纵子的转录分析 |
5.2.5 表达载体的构建 |
5.2.6 基因片段的表达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一章 荧光假单胞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
1 生物多样性 |
2 荧光假单胞菌分类的历史和现状 |
2.1 假单胞菌科的建立 |
2.2 假单胞菌属的建立 |
2.3 假单胞菌属分类方法的发展历程 |
2.4 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类 |
3 荧光假单胞菌多样性研究 |
3.1 表型多样性 |
3.2 遗传多样性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荧光假单胞菌的筛选、鉴定和生物型分类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纯化与保藏 |
2.2 荧光假单胞菌的鉴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荧光假单胞菌的筛选 |
3.2 形态观察 |
3.3 生理生化鉴定 |
3.4 表型分类 |
第三章 荧光假单胞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16S rDNA PCR-RFLP |
2.2 REP-PCR |
3 结果与讨论 |
3.1 16S rDNA PCR-RFLP酶切图谱分析 |
3.2 REP-PCR DNA指纹图谱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生防菌BC2000、BC2001的16S rRNA PCR-RFLP图谱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象山港养殖区生境修复的沉积环境细菌群落与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D]. 有小娟.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2]食品和饲料中沙门氏菌及动物皮毛中炭疽杆菌快速鉴定方法的研究[D]. 肖西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1)
- [3]生防菌BC2007对番茄促生防病作用的研究[J]. 李今煜.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6)
- [4]葡萄叶面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及葡萄灰霉病拮抗菌的筛选[D]. 靳小刚.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2)
- [5]桑细菌性枯萎病病原学及其致病机理研究[D]. 王国芬. 浙江大学, 2009(07)
- [6]利用线虫相关真菌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研究[D]. 魏本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9)
- [7]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及葡萄灰霉病拮抗菌筛选[D]. 崔欣.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8]腐乳发酵过程中细菌种群变化的鉴定与分析[J]. 邹家兴,李国基,耿予欢,柯昌文,杨连生. 现代食品科技, 2008(05)
- [9]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及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 年洪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10]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彭珺. 上海师范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