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建材化工厂煤气发生炉废水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朋[1](2020)在《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综合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对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过度和粗放的开采利用方式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环境和社会问题。煤炭资源产能过剩,大气污染、地表沉陷、水土流失问题严重,职业病频发,死亡率居高不下,煤炭开采方式亟待改进。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是集煤炭安全绿色开采与清洁高效利用一体的绿色化学开采技术,具有适应性广、安全、清洁、高效、低碳等特点。开展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评估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或决策者掌控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风险来源,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措施,规避或降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项,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起一定的指导意义。论文采用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方法,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旨在形成一套基于多因素、多层次的适用于普通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的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和应对策略。论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特征及分类,在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从政策法规、资源条件、技术工艺条件、投资与收益、外部建设条件、组织管理、安全因素、环境污染8个方面对项目关键因素进行风险辨识,通过问卷调查、信度和效度检验、专家咨询的方式得出项目风险项,其中包含8个关键因子,28个二级指标项。(2)研究了基于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价指标,界定了项目生命全周期阶段的划分及关键影响因素,介绍了各类评价方法的特性及优缺点,提出了采用变权-模糊层次评价法评价项目风险的7个步骤,确定了指标因子初始值、风险等级界定值、隶属函数和隶属度的计算方法。(3)简介了山脚树矿煤层地下气化开采项目的情况,根据山矿气化项目的实际情形和项目主要参与人员打分的形式确定了项目65个指标因素的初始数值和风险界定的具体数值,计算了权重值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根据风险评价模型,采用变权和常权比较的形式得出风险隶属向量(0.5250 0.3602 0.1148),表明项目处于低风险等级,并对数据特点加以分析。(4)简述了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防控方法及不足,建立了项目风险防控方法框架。给出了煤层地下气化项目风险防范的一般措施,结合山矿煤层地下气化项目,从条带开采气化炉布置工艺选择、注气工艺方法的选择、燃空区污质固结包埋方法、气化炉安全隔离密闭设计4个方面,研究了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典型风险应对策略。该论文有图59幅,表66个,参考文献199篇。
艾伟东[2](2020)在《煤气化渣/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环境保护日益迫切的今天,对于危害环境的废物处理已成为国家特别关注的问题,更是各相关企业头疼的问题。由于我国煤、气、油储量的严重不平衡,导致绝对富足的煤资源必须向天然气、石油以及下游产业链转化,煤化工产业已经遍布全国各地,煤化工渣(煤液化渣和煤气化渣)的处理已经成为煤化工企业能否正常生产的重要瓶颈。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煤化工渣将是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无机矿物填料被广泛地应用于聚合物复合材料中,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如生产成本高、污染生态环境、消耗矿石资源、价格昂贵、分散性差和密度大等等,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填料产品。目前,对煤气化渣的应用研究有很多,但将煤气化渣作为橡胶、塑料填料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以煤气化渣中的煤气化细渣为原料,对其作为橡塑填料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选用取自内蒙古伊泰集团16万吨煤制油项目的煤气化细渣为原料,详细研究了其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气化细渣非常适合用于橡塑填料。主要原因如下:气化细渣含有表面粗糙的未燃炭,有利于和高分子基体的相容性;气化细渣中的硅铝质玻璃微珠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可以增加与聚合物基体的反应活性位点和结合力强度;玻璃微珠具有球形的形貌,和常用填料重质碳酸钙相比,没有锋利的棱角,在橡塑加工中不会破坏高分子链的分子结构;玻璃微珠的表面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和分布均匀的羟基,可以通过改性来提升产品等级;由玻璃微珠进一步加工制成的表面有孔道的介孔硅微球,其介孔与高分子链具有很强的结合力。通过气流分级技术对煤气化细渣进行处理,可以得到不同粒度的填料产品。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填料掺入低密度聚乙烯基体中,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煤气化细渣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随煤气化细渣粒径的减小而增加,并且粒度较小的煤气化细渣对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通过Turcsanyi经验模型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值,证明了未燃炭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参数。以常用市售填料2500目重钙粉为对比填料,分析比较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质、热氧化稳定性和断口形态等性质,研究发现,粒度较小的并含有未燃炭的煤气化细渣可以在低密度聚乙烯中替代2500目重钙粉使用。对煤气化细渣进行煅烧脱炭处理,得到了煤气化细渣硅铝质玻璃微珠,进一步通过气流分级处理,得到了不同粒度等级的玻璃微珠填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ABS树脂/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研究发现,不同粒径的玻璃微珠都可以很好地分散在基质中,较好的分散状态使得界面载荷的转移效率更高。随玻璃微珠粒径的减小,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值随之提高,玻璃微珠和ABS树脂之间的相容性也随之增加。结合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加工流动性和密度等数据,可以得出,去除了大颗粒的玻璃微珠具有替代2500目重钙粉应用于ABS树脂中的潜力。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玻璃微珠改善了基体的热稳定性。从拉伸性质和界面相互作用参数的角度来看,玻璃微珠可以替代2500目重钙粉在聚丙烯中使用。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和盐酸溶液分别对玻璃微珠进行了改性和酸溶造孔处理。KH570在微珠的表面形成了一层有机膜,改善了玻璃微珠的疏水性质。使用盐酸溶液处理玻璃微珠,制备了表面有孔道的无序介孔硅微球,比表面积高达300.463m2/g。改性和造孔处理之后,复合材料的各种性质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和KH570改性的效果相比,盐酸溶液酸溶造孔处理的效果更好,这说明,填料表面形态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比表面官能团的影响更为显着。填料的有机改性和酸溶造孔处理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力,并且随着界面相互作用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将会增加,断裂伸长率将会降低。通过密炼机和开炼机制备了丁苯橡胶/煤气化细渣复合材料。研究发现,随着未燃炭含量的增加和粒径的减小,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逐渐提高。未燃炭和玻璃微珠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可以促使气化细渣在丁苯橡胶中均匀地分散,从而有效地防止应力集中。由于良好的分散性和较强的界面粘合力,煤气化细渣填充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2500目重钙粉填充复合材料。含有未燃炭的气化细渣对丁苯橡胶具有半补强的作用,并且可以替代重钙粉在橡胶制品中使用。盐酸酸溶造孔处理的玻璃微珠在聚丙烯中具有良好的补强效果,但在丁苯橡胶体系中,其补强效果较差。本论文以煤气化细渣为原料,采用成本低廉、工艺流程简单的洗选、分级、改性等加工工艺,成功制备了低成本、高附加值的橡塑填料产品,为煤气化细渣在聚合物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煤气化细渣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仅解决了煤气化细渣的堆积这一固废问题,同时也找到了一种性能优异的橡塑填料原料,对橡塑工业具有促进意义。
沈昌娇[3](2020)在《某焦化厂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价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某建设外资厂区的废弃焦化厂遗留场地为研究对象,经过现场调研、采集样品、检测样品,获取实际场地环境污染值。对比中美标准(HJ25.3-2014、GB 36600-2018、美国通用土壤筛选基准等),取其较严格的基准作场地风险评估和修复目标研究,为企业投资前的环境预调查和决策层提供参考数据。研究结果如下:1.经现场勘探,一些厂房的残留地存在有机物渗出现象,如回收一分厂、焦油分厂等。2.根据现场采样,检测样品,并对结果加以分析。苯系物、多环芳烃、杂环芳烃通过大气扩散形式污染场地内表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较为严重,苯系物在表层土以及深层土污染较轻,重金属中砷超标,并以表层土壤为主。与其他相关研究对比,多环芳烃污染表层面积较广,苯系物污染中层面积较广。3.溶质运移模型分析可知,污染物在地下水的迁移相对较慢。10年间萘沿水流方向的污染距离约100米,苯为150米,侧向迁移距离更小。4.采用Pro UCL模型计算污染物95%置信上限浓度,并通过参考剂量和线性模型分别推算出污染物质的毒性效应。发现苯并(g,h,i)芘属于非致癌物质,其他污染物均为致癌物质。5.对污染物进行风险评估,重金属砷存在致癌风险,但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多环芳烃、苯系物均超出致癌风险可接受值。6.用RCBA模型计算并经EMSOFT模型修正后确定的修复目标:表层中苯并(a)蒽为2.4mg/kg、苯并(a)芘为0.24mg/kg、茚并(1,2,3-cd)芘为2.4mg/kg,第二层与第三层:苯为19mg/kg。修复场地主要位于回收一分厂、回收二分厂、焦油分厂、煤气精制分厂、精苯分厂等残留地。综上所述,污染场地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关键值对比了中美土壤筛选标准,选定较为严格的美国基准进行了评价,为企业项目场地修复和决策层参考数据。论文也可以为相似污染场地提供污染物特征参数,并为指导土壤治理技术的筛选以及治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白雪[4](2019)在《产业链延伸视角下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相对于石油或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不仅具有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而且是可以清洁利用的矿产能源。但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日益扩大的能源需求以及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环境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不均衡、企业资金闲置、人才流失严重等众多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和矛盾,煤炭企业亟需通过转型升级来寻找新的出路,积极参与到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大省,而L集团作为山西省的煤炭标杆企业,应积极参与到去产能、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道路中,而L集团的顺利转型关系着整个山西以及整个中国煤炭市场的改革命运,并将有利于企业、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和谐发展。本文依托产业链、产业链延伸、企业转型等理论为依据,以L集团为研究对象,首先对L集团基本情况和主要业务进行了介绍;其次,对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的内外部动因进行了分析,外部动因主要介绍了L集团的外部宏观环境以及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对L集团的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内部动因主要从L集团的财务、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去产能和资源整合五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并发掘其存在的问题,在内外动因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法,总结出L集团通过煤炭产业链延伸进行转型的思路;再者,基于煤炭产业链及煤炭产业链延伸的模式,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对L集团煤炭业务的转型进行方案选择和设计,然后分别从产业链延伸的工艺流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建设、主要产品五方面进行方案实施,组建煤-电-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并对方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节能减排等预期效果等进行分析;最后,从政治、市场、资金、技术四方面对该方案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方案的风险应对措施。
王雄雷[5](2016)在《气化煤焦油渣的分离处理及其对含酚废水处理的研究》文中指出煤焦油渣是一种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但是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固定碳和有机挥发物,且发热值较高,因而又是一种有用的二次资源。如果对其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导致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对煤焦油废渣进行恰当的处理以回收和利用其中有用的资源。目前,尽管有一些煤焦油渣处理技术已经实现工业化,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如能耗高、利用率低、设备成本高及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因而,煤焦油渣,尤其是气化煤焦油渣几乎未得到合理的处置,而是随意堆积在厂区。这样做不仅给周围土壤、水、空气等环境和附近居民带来了危害,还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中煤图克废弃的气化煤焦油渣为原料,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较详细的研究,包括煤焦油渣的组成、基本理化性质、燃烧特性以及燃烧前释放物毒性等的分析,分离煤焦油渣,制备粉末活性炭及其对含酚废水的处理等内容。通过这些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煤焦油渣含有较高的固定碳、挥发份和发热量,是一种潜在的有用资源。气化煤焦油渣中存在芳烃结构有机物,且多为不同程度的PAHs缩合结构,甲苯萃取液中EPA优先监控的多环芳烃类物质相对含量总和达到61.68%;其中一些有机组分容易挥发,加热后残炭率约为43%。2.气化煤焦油渣在燃烧过程中约有质量分数为30%的物质未燃烧而是以气态形式逸出并流入空气;当温度达到400℃以后样品开始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最后留有8%左右的燃烧灰渣。其中,升温速率会产生传热滞后现象导致燃点升高。燃烧前50℃恒温3h释放物的二氯甲烷萃取液中可检测到30多种有机物质,其中含有的4种EPA优先监控的PAHs总相对含量约5.69%,总收集萃取量达0.039mg/g GCTR,且萘的含量最多为0.023mg/g GCTR;燃烧前360℃恒温1Omin释放物的二氯甲烷萃取液中可检测到108种以上的物质,含EPA重点监测的8种PAHs总含量超过36.37%,总收集量达20.01mg/g GCTR,其中菲最多,达到5.60mg/g GCTR,其次为荧蒽,含量为4.79mg/g CGTR。释放物中含有大量具有较高沸点的有毒致癌物质,且主要是来自气化煤焦油渣中的焦油组分。3.从22种萃取溶剂中优选出低毒、经济、沸点低且萃取效果好的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酸二甲酯作为分离气化煤焦油渣的萃取剂。选用碳酸二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溶剂进行超声萃取,在溶剂(V/mL)和气化煤焦油渣(m/g)比为8,超声80min,常温下萃取4次时三种溶剂达到最高的萃取效果分别为32.08%、29.25%、29.24%,其中乙酸丁酯的萃取率为最高;选用乙酸乙酯对气化煤焦油渣进行搅拌萃取,在溶剂(V/mL)和气化煤焦油渣(m/g)比为2,搅拌30min,常温萃取3次即可达到30.58%的萃取率。4.通过红外、热重及气质联用等表征手段对乙酸乙酯分离产物进行分析表明,乙酸乙酯可提取出一定环数的芳香烃,且主要为2~4环等低聚结构的芳烃,分离渣粉的芳烃结构聚合度和稳定性都较高;与气化煤焦油渣原样、萃取焦油相比,将分离渣粉作为燃料具有燃点低、燃烧充分、放热量大及更环保的优点;最后依据实验结果初步拟定出能耗低、分离效率高的萃取分离及溶剂回收的工艺。5.分离渣粉制备粉末活性炭的优化操作条件为:KOH和分离渣粉质量比为4、450℃下炭化30min、850℃下活化30min。制得的粉末活性炭的碘吸附值高达2023.11mg/g,比表面积高达1981m2/g,孔容达0.92cm3/g,平均孔径为2.75nm,属微中孔发达的活性炭;制得的活性炭具有磁性且粒度较细,可均匀地分散在溶液中,吸附3分钟刚果红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浅粉色,8分钟溶液接近无色,利用一定的磁场可实现活性炭的快速分离及回收;利用XPS、XRD对分离渣粉和活性炭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样品表面主要含有C、O、N、Fe、Ca及Si元素,且活性炭中含较多的Fe,这可能是在高温条件下分离渣粉中发生了 Fe2O3+C→Fe+CO2的反应,使得的活性炭中的Fe的相对含量增加,磁性增强。6.制得的粉末活性炭对水中酚的脱除速率极快,且可通过外磁场对其进行快速回收。在常温、5分钟内、pH=7.3的条件下,用0.1g粉末活性炭可将50mL废水中的苯酚由100mg/L降到3mg/L以下。其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得到的平衡吸附量数值Qe和实验测试得到的值 48.66 mg/g(296.15K)、48.56 mg/g(313.15K)、47.40 mg/g(328.15K)都较为接近;其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拟合得到的参数KF=24.08、n>1,这表明粉末活性炭对水中苯酚吸附能力强、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且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
韩东银[6](2014)在《阳泉市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及空气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深入细致调研,本文发现阳泉市区具有:山地中“西谷东盆”而建成区被圈闭的特殊地貌环境;静风频率高、逆温层发育、全年盛行偏西风、夏季盛行偏东风且风速较小、“北槽南涡”降雨天气形势等特殊气候条件;资源型企业、煤矸石山和山城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源特点。运用多年监测数据和山区河谷型城市多源扩散模型,经宏观对比和微观分析,揭示出:本区特殊的地貌、气候、污染源等因素复合形成了不均衡、复杂和不利扩散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该扩散场在高度上明显分层、在平面上明显分区。模拟了本区2006-2010年大气污染扩散状况,得到了分区分层的污染源污染物扩散规律。基于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酸雨监测控制和PM2.5实时监测控制等三种污染物削减方法,提出了本区空气质量优化控制系统。
张金典[7](2013)在《建陶业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水污染分析》文中提出通过分析建陶业水污染的产生过程,结合该行业排污特征,摸清水的主要污染源及其排放量。
山东省人民政府[8](2013)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中认为鲁政发[2013]12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王占元[9](2012)在《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以陕西某项目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氟产品已经逐渐进入建筑、电子、能源、医药、军事、化工、机械等各行业,氟化工已成为化工行业发展最快、最具高新技术和最具有前景的行业之一。近几年我国氟化工稳步发展,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生产技术日益成熟,装置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逐级增加。但是由于氟化工生产具有介质高腐蚀、废水难生化、单体易爆性等特征,面临着环境保护与安全运行的压力。随着我国氟化工的迅速发展,氟化工带来的环境污染及风险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是在传统氟化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实际,从陕西某氟化工项目入手,对氟化工生产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及安全风险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文中对该项目建设中的每个工艺单元及产品都进行了简单介绍,以每个环节的事故案例为例详细分析了项目建设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最后提出了氟化工建设项目中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结论认为,尽管通过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对策措施,氟化工建设项目可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但由于氟化工生产的特殊性,仍有潜在的风险,应根据法律法规、设计规范和安全标准的规定进行环境风险项目管理,规范企业的安全管理,为我国氟化工项目建设的发展提供保障。
苑卫军,李建胜[10](2011)在《蒸发浓缩法治理两段炉煤气站含酚废水》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两段炉煤气站含酚废水的来源、产量及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并对处理两段炉煤气站含酚废水的蒸发浓缩法治理工艺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对该治理工艺的治理效果及结垢腐蚀风险进行了简要评估。指出利用蒸发浓缩法治理煤气站含酚废水,将废水及所含酚类资源化利用,有效实现了煤气发生站的节能与减排,具有较为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二、浅谈建材化工厂煤气发生炉废水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建材化工厂煤气发生炉废水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综合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相关理论 |
2.1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的基本理论 |
2.2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相关概念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3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
3.1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因素辨识的原则 |
3.2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因素辨识 |
3.3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因素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
4.1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煤层地下气化开采风险评价指标 |
4.2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评价相关理论 |
4.3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的风险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山矿煤层地下气化开采项目风险综合评价 |
5.1 项目概况 |
5.2 项目风险评价分析 |
5.3 本章小节 |
6 项目风险防控及应对策略 |
6.1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防控方法及不足 |
6.2 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防控措施 |
6.3 煤层地下气化项目典型风险应对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煤气化渣/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注释 |
第1章 绪论 |
1.1 煤化工概述 |
1.1.1 煤化工的定义 |
1.1.2 煤化工的意义 |
1.1.3 煤化工的发展前景 |
1.2 煤气化概述 |
1.2.1 煤气化的定义和分类 |
1.2.2 煤气化渣的产生和危害 |
1.2.3 煤气化渣的应用现状 |
1.3 无机矿物填料概述 |
1.3.1 无机矿物填料的定义及其分类 |
1.3.2 无机矿物填料的作用 |
1.3.3 无机矿物填料的表面改性 |
1.4 聚合物复合材料概述 |
1.4.1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定义 |
1.4.2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特点 |
1.4.3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增强与增韧 |
1.4.4 界面强度及表征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 |
2.1.1 煤气化细渣原料 |
2.1.2 重钙粉原料 |
2.1.3 化学试剂 |
2.2 实验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法 |
2.2.1 实验仪器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3 测试方法及标准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红外光谱测试分析 |
2.3.3 N_2吸脱附分析 |
2.3.4 粒度分析 |
2.3.5 热重-差热分析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7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8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
2.3.9 塑料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2.3.10 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2.3.11 橡胶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测试 |
2.3.12 混炼胶的链松弛动力学测试分析 |
2.3.13 未燃炭分散状态测试 |
2.3.14 颗粒表面润湿性测试 |
2.3.15 颗粒分散性实验测试 |
2.3.16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 |
第3章 煤气化细渣的理化性质研究 |
3.1 煤气化细渣的粒度组成分析 |
3.2 煤气化细渣的化学组成 |
3.3 煤气化细渣的SEM分析 |
3.4 煤气化细渣的TEM分析 |
3.5 煤气化细渣的红外光谱分析 |
3.6 煤气化细渣的N_2吸脱附测试 |
3.7 煤气化细渣作为橡塑填料的可行性分析 |
第4章 煤气化细渣在低密度聚乙烯中的应用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配方 |
4.1.2 煤气化细渣的处理工艺 |
4.1.3 低密度聚乙烯/煤气化细渣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煤气化细渣的粒度和未燃炭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1.1 粒度和未燃炭对复合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
4.2.1.2 粒度和未燃炭对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影响 |
4.2.1.3 粒度和未燃炭对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
4.2.1.4 未燃炭对复合材料界面相互作用参数的影响 |
4.2.1.5 未燃炭对复合材料断口形态的影响 |
4.2.2 煤气化细渣对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2.1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
4.2.2.2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 |
4.2.2.3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伸长率 |
4.2.2.4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参数 |
4.2.2.5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密度 |
4.2.2.6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4.2.2.7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断口形态 |
4.2.2.8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热力学行为 |
4.2.2.9 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在ABS树脂中的应用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配方 |
5.1.2 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的处理工艺 |
5.1.3 ABS树脂/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ABS/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 |
5.2.2 ABS/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
5.2.3 ABS/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 |
5.2.4 ABS/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 |
5.2.5 ABS/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密度 |
5.2.6 ABS/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断口形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在聚丙烯中的应用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配方 |
6.1.2 硅烷偶联剂KH570 的改性机理 |
6.1.3 盐酸溶液的酸溶造孔机理 |
6.1.4 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的表面处理工艺 |
6.1.4.1 硅烷偶联剂KH570 的改性工艺 |
6.1.4.2 盐酸溶液的酸溶造孔处理工艺 |
6.1.5 聚丙烯/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煤气化细渣玻璃微珠的表面处理研究 |
6.2.1.1 硅烷偶联剂KH570 的添加量优化 |
6.2.1.2 盐酸溶液酸溶造孔的酸灰比优化 |
6.2.1.3 表面处理后的玻璃微珠粒度分布分析 |
6.2.1.4 表面处理后的玻璃微珠红外光谱分析 |
6.2.1.5 表面处理后的玻璃微珠比表面积和孔结构 |
6.2.1.6 表面处理后的玻璃微珠TEM分析 |
6.2.1.7 表面处理后的玻璃微珠表面润湿性分析 |
6.2.2 玻璃微珠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
6.2.2.1 复合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6.2.2.2 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分析 |
6.2.2.3 复合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参数分析 |
6.2.2.4 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伸长率分析 |
6.2.2.5 复合材料的断口形态分析 |
6.2.2.6 复合材料的热氧化稳定性分析 |
6.2.2.7 复合材料的结晶和熔融行为分析 |
6.2.2.8 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煤气化细渣在丁苯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
7.1 实验部分 |
7.1.1 实验配方 |
7.1.2 煤气化细渣的处理工艺 |
7.1.3 丁苯橡胶/煤气化细渣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
7.2.2 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质 |
7.2.3 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断口形态 |
7.2.4 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未燃炭分散状态 |
7.2.5 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链松弛动力学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论文的研究成果 |
8.2 存在问题与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某焦化厂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价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污染场地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焦化场地修复再利用案例研究 |
1.3.2 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污染场区概况与污染识别 |
2.1 公司概况 |
2.2 地理位置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条件 |
2.5 现场走访与调查记录 |
2.5.1 调研方法 |
2.5.2 调研对象 |
2.5.3 调研内容 |
2.6 遗留污染场区污染情况识别与分析 |
2.6.1 各车间生产工艺 |
2.6.2 分区污染源分析 |
2.6.3 各车间生产污染源分析汇总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场采样与分析 |
3.1 现场采样设计与方案 |
3.1.1 评估场地的水文地质概况 |
3.1.2 采样点布设 |
3.1.3 现场采样与质量保证 |
3.1.4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
3.1.5 实验室质量保证 |
3.2 采样结果与分析 |
3.2.1 苯系物、多环芳烃结果分析 |
3.2.2 重金属砷结果分析 |
3.3 溶质运移模型 |
3.3.1 污染质的确定 |
3.3.2 模型验证方法 |
3.3.3 参数的选取 |
3.3.4 模型模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
4.1 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
4.1.1 健康分险评估程序 |
4.1.2 暴露风险分析评价方法 |
4.1.3 毒性评价方法 |
4.2 风险评估计算 |
4.2.1 风险评估模型参数 |
4.2.2 风险评估计算 |
4.2.3 健康风险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修复策略研究 |
5.1 修复目标概况 |
5.2 研究方法—RBCA模型 |
5.3 计算结果矫正方法 |
5.4 结果分析 |
5.4.1 RBCA模型计算结果 |
5.4.2 RBCA模型计算结果矫正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场地调查与污染识别 |
6.1.2 采样结果分析 |
6.1.3 健康风险评价分析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产业链延伸视角下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业链的研究现状 |
1.2.2 产业链延伸的研究现状 |
1.2.3 煤炭产业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链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产业链理论 |
2.1.2 产业链延伸理论 |
2.2 企业转型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企业转型理论 |
2.2.2 企业转型驱动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L集团转型动因与转型思路分析 |
3.1 L集团概况 |
3.1.1 L集团基本情况 |
3.1.2 L集团主要业务 |
3.2 L集团转型的外部动因分析 |
3.2.1 政策环境的推动 |
3.2.2 市场结构的转变 |
3.2.3 市场行为的变动 |
3.2.4 市场绩效的影响 |
3.2.5 竞争环境的影响 |
3.3 L集团转型的内部动因分析 |
3.3.1 L集团财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2 L集团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3 L集团技术水平现状与问题分析 |
3.3.4 L集团去产能现状与问题分析 |
3.3.5 L集团资源整合现状与问题分析 |
3.4 基于SWOT分析的L集团转型思路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遇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3.4.5 SWOT分析矩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产业链延伸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
4.1 煤炭行业产业链延伸模式 |
4.1.1 煤炭行业产业链 |
4.1.2 煤炭产业链延伸的模式 |
4.2 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方案的设计 |
4.2.1 煤炭业务转型方案设计的遵循原则 |
4.2.2 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方案的设计基础 |
4.2.3 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方案的选择与设计 |
4.3 基于煤炭产业链延伸的转型方案实施 |
4.3.1 煤-电-焦-化循环经济园区的工艺流程 |
4.3.2 煤-电-焦-化循环经济园区的设施建设 |
4.3.3 煤-电-焦-化循环经济园区的主要产品 |
4.3.4 L集团煤-电-焦-化循环经济园区的实施总结 |
4.4 转型方案的预期效果分析 |
4.4.1 煤炭产品实现多元化 |
4.4.2 实现产能利用率的提升 |
4.4.3 节约成本和物料消耗 |
4.4.4 社会效益显着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方案实施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5.1 政策风险及应对措施 |
5.1.1 保持关注并把握政策机遇 |
5.1.2 全面融入区域发展 |
5.2 市场波动风险及应对措施 |
5.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5.2.2 建立完善的市场监控体系 |
5.3 资金风险与应对措施 |
5.3.1 加强内控管理节耗减亏 |
5.3.2 多措并举扭亏为盈 |
5.4 技术风险与应对措施 |
5.4.1 创新人才结构和提升人才层次 |
5.4.2 加强企业科技水平建设 |
5.5 环保风险与应对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气化煤焦油渣的分离处理及其对含酚废水处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课题背景及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煤焦油渣的研究背景 |
1.2.1 煤焦油渣的来源 |
1.2.2 煤焦油渣的组成及其性质 |
1.2.3 煤焦油渣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1.3 煤焦油渣处理及利用研究现状 |
1.3.1 溶剂萃取 |
1.3.2 机械离心分离 |
1.3.3 热解分离 |
1.3.4 配煤 |
1.3.5 作燃料用 |
1.3.6 制备活性炭 |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1 主要原料和仪器设备 |
2.1.1 化学试剂及规格 |
2.1.2 主要的仪器设备 |
2.2 气化煤焦油渣的分析 |
2.2.1 水分的测定 |
2.2.2 灰分的测定 |
2.2.3 挥发份的测定 |
2.2.4 固定碳的测定 |
2.2.5 硫含量的测定 |
2.2.6 发热量的测定 |
2.2.7 萃取率的测定 |
2.3 油渣分离及其回收利用 |
2.3.1 气化煤焦油渣的萃取分离 |
2.3.2 气化煤焦油渣分离渣粉制备粉末活性炭 |
2.4 表征分析 |
2.4.1 傅里叶红外变换分析(FT-IR) |
2.4.2 热重分析(TG) |
2.4.3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BET) |
2.4.4 气质分析(GC/MS) |
2.4.5 气相色谱(GC) |
2.4.6 液相色谱(HPLC) |
2.4.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4.8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三章 气化煤焦油渣的性质及毒性分析 |
3.1 煤焦油渣的基本性质 |
3.1.1 煤焦油渣原料的工业分析 |
3.1.2 气化煤焦油渣的组成特性分析 |
3.2 GCTR的燃烧性质及释放物毒性分析 |
3.2.1 气化煤焦油渣的燃烧性质 |
3.2.2 GCTR在50℃释放物毒性分析 |
3.2.3 GCTR燃烧前释放物毒物分析 |
3.2.4 GCTR燃烧前释放物的红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气化煤焦油渣的萃取分离及分离物特性的研究 |
4.1 GCTR的萃取分离 |
4.1.1 GCTR索氏抽提萃取分离 |
4.1.2 在超声条件下GCTR的萃取分离 |
4.1.3 在磁力搅拌条件下GCTR的萃取分离 |
4.1.4 萃取方法的比较 |
4.2 GCTR分离组分的性质分析 |
4.2.1 萃取焦油的GC-MS分析 |
4.2.2 萃取余渣的基本性质分析 |
4.2.3 分离组分的燃烧特性 |
4.3 GCTR分离组分的表征分析 |
4.3.1 分离组分的红外分析 |
4.3.2 分离组分的热重分析 |
4.4 溶剂性质分析及萃取工艺的拟定 |
4.4.1 溶剂的物理性质 |
4.4.2 溶剂的共沸组成 |
4.4.3 拟采用的分离工艺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分离渣粉制备粉末活性炭的研究 |
5.1 制备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5.1.1 碱碳比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5.1.2 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5.1.3 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5.1.4 炭化温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5.1.5 炭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
5.2 活性炭定性吸附及磁分离的研究 |
5.3 活性炭的表征 |
5.3.1 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分析 |
5.3.2 XPS分析 |
5.3.3 XRD分析 |
5.3.4 红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磁性粉末活性炭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
6.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6.2 吸附条件对活性炭脱酚性能的影响 |
6.2.1 吸附时间对活性炭脱酚性能的影响 |
6.2.2 活性炭用量对活性炭脱酚性能的影响 |
6.2.3 初始浓度对活性炭脱酚性能的影响 |
6.2.4 pH对活性炭脱酚性能的影响 |
6.2.5 操作温度对活性炭脱酚性能的影响 |
6.3 吸附动力学 |
6.4 吸附热力学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发表论文和专利 |
(6)阳泉市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及空气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 大气污染扩散方面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1 研究现状 |
1.2.1.2 存在问题 |
1.2.1.3 发展趋势 |
1.2.2 城市空气质量控制方面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2.1 研究现状 |
1.2.2.2 存在问题 |
1.2.2.3 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主要方法 |
2 大气环境特征分析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2 地形地质环境 |
2.1.3 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 |
2.1.4 矿产资源及其产业 |
2.1.5 气象环境及其它 |
2.2 特殊地貌特征分析 |
2.2.1 流水地貌 |
2.2.2 山地地貌和丘陵地貌 |
2.2.3 丘陵被山地所夹而成的盆地地貌 |
2.2.4 人工高地地貌 |
2.3 特殊气候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污染源调查与特征分析 |
3.1 概述 |
3.2 高架污染源调查结果 |
3.3 2006 年以前中低架污染源调查结果及污染物削减量 |
3.4 2006 年以来中架源的调查结果 |
3.5 2006 年以来低架源调查结果 |
3.6 煤矸石面源调查与分析 |
3.6.1 煤矸石山治理情况 |
3.6.2 矸石山污染形成的面源 |
3.6.3 矸石山污染物浓度监测及测算 |
3.6.4 矸石山污染物排放量测算 |
3.7 交通线源及线源形成的面源调查与分析 |
3.7.1 交通线源及面源情况 |
3.7.2 交通流量的调查 |
3.7.3 研究区交通污染源排放特点 |
3.7.4 交通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
3.8 本章小结 |
4 空气质量与酸雨监测及所反映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特征 |
4.1 环境空气质量及酸雨监测 |
4.1.1 监测点布设情况 |
4.1.2 监测结果所反映的污染物时空分布及污染态势 |
4.2 环境监测所反映出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特征 |
4.2.1 酸雨与空气监测点位所反映大气污染特征变化的对比 |
4.2.2 历年酸雨成因机制反映的污染物扩散特征 |
4.2.3 环境监测及酸雨机制所反映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场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大气污染扩散模拟及所反映的大气污染物扩散特征 |
5.1 大气污染扩散特征模式及扩散模拟软件选用 |
5.1.1 大气污染扩散模式一般概述 |
5.1.2 研究区固定源和移动源大气污染扩散模式 |
5.1.3 扩散模拟软件 |
5.2 研究区大气扩散状况模拟与结果分析 |
5.2.1 研究区大气扩散状况模拟 |
5.2.2 模拟计算与监测结果统计分析——模拟结果符合性分析 |
5.3 模拟结果所反映的大气污染扩散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空气质量控制研究 |
6.1 概述 |
6.2 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和削减方法研究 |
6.2.1 常用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 |
6.2.2 研究区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削减模式 |
6.2.3 研究区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削减模式的模拟验证 |
6.2.3.1 运用模式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成果 |
6.2.3.2 运用模式的总量控制及大气污染物削减计算成果 |
6.2.4 运用模式的削减量预测 |
6.2.4.1 运用模式的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成果 |
6.2.4.2 运用模式的总量控制及大气污染物削减计算成果 |
6.3 酸雨监测污染物控制削减方法研究 |
6.4 PM_(2.5)实时监测污染物控制削减方法 |
6.5 空气质量优化控制系统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建陶业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水污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陶瓷行业废水的分类及产生过程。 |
1. 生产废水 |
2. 生活污水 |
3. 雨污混合水 |
小结 |
总结 |
(9)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以陕西某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环境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环境管理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问题的思路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3.3 技术路线(逻辑框图) |
1.3.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管理的一般性描述 |
2.1 环境风险管理的涵义 |
2.2 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管理的特殊性 |
2.3 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
2.3.1 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影响因素性质识别 |
2.3.2 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影响因素程度的识别 |
2.4 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因子筛选 |
2.4.1 大气环境评价因子的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
2.4.2 水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
2.4.3 固体废物评价因子的识别与筛选 |
第三章 氟化工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工程分析 |
3.1 氟化氢装置 |
3.1.1 氟化氢装置工艺流程 |
3.1.2 氟化氢装置产污环节 |
3.2 氟化铝及冰晶石装置 |
3.2.1 工艺流程 |
3.2.2 产污环节 |
3.3 氟化盐装置 |
3.3.1 氟化盐工艺流程 |
3.3.2 氟化盐产污环节 |
3.4 硫酸装置 |
3.4.1 硫酸装置工艺流程 |
3.4.2 硫酸装置产污环节 |
第四章 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
4.1 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重点内容 |
4.1.1 评价工作等级与范围 |
4.1.2 评价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
4.1.3 评价标准 |
4.2 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识别 |
4.2.1 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 |
4.2.2 资料收集和准备 |
4.2.3 风险物质危险性识别 |
4.2.4 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 |
4.3 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源项分析 |
4.3.1 最大可信事故概率及可接受水平的确定 |
4.3.2 最大可信事故类型及其确定 |
4.3.3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计算 |
4.4 后果计算与分析 |
4.4.1 预测计算模式 |
4.4.2 各单元事故后果计算 |
4.5 风险值计算与评价 |
第五章 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管理 |
5.1 氟化工建设项目风险防范措施 |
5.1.1 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
5.1.2 物料输送管线风险防范措施 |
5.1.3 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
5.1.4 储罐防范措施 |
5.1.5 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
5.1.6 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
5.1.7 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
5.1.8 事故水池应急防范措施及要求 |
5.2 氟化工建设项目应急预案要求 |
5.3 液氨储罐应急救援措施 |
5.3.1 罐区应急救援措施 |
5.3.2 生产装置内应急救援措施 |
第六章 结论 |
6.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6.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6.3 主要结论 |
6.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四、浅谈建材化工厂煤气发生炉废水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层地下气化开采技术风险综合评价及应对策略研究[D]. 张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2]煤气化渣/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艾伟东. 吉林大学, 2020(08)
- [3]某焦化厂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价的实践研究[D]. 沈昌娇.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产业链延伸视角下L集团煤炭业务转型研究[D]. 白雪.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5)
- [5]气化煤焦油渣的分离处理及其对含酚废水处理的研究[D]. 王雄雷.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6)
- [6]阳泉市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及空气质量控制研究[D]. 韩东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11)
- [7]建陶业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水污染分析[J]. 张金典. 化工管理, 2013(24)
- [8]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3(17)
- [9]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以陕西某项目为例[D]. 王占元. 西安石油大学, 2012(08)
- [10]蒸发浓缩法治理两段炉煤气站含酚废水[J]. 苑卫军,李建胜.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