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隋唐岭南对外丝绸贸易

略论隋唐岭南对外丝绸贸易

一、浅谈隋唐时期岭南的对外丝绸贸易(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王晶[2](2021)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成为世界各国竞逐的角力场。新时代的中国海洋文化复兴之路究竟该以何作为科学的价值引领?近代以来,国内大部分研究者在探讨海洋问题时,总是习惯性地沿用西方海洋文明的评价标准与话语逻辑,这表明中国学术界在海洋研究领域缺乏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质疑否定中国拥有属于自己的海洋文化或海洋文明,并依循西方海洋文化或西方海洋文明范式来研究中国海洋文化,甚至还以此来指导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事实上,中国海洋文化有其自身发展历程与独特文化基因,深入挖掘其底蕴、梳理其源流、探寻其从发轫之初一直延续至今的价值基因,既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亟需面对的问题,也是树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的时代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合浦海上古丝路文化底蕴深厚”,合浦及其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所孕育的合浦海洋文化,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起点,为其提供了典型样本。合浦海洋文化是指自西汉为加强岭南地区政治军事统治而设立合浦郡以来,在海陆一体特殊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下,汉民族、岭南地区少数民族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各民族之间通过内河、近海、陆路等途径,在交通贸易、生产交流、文化交往等具体历史活动中所形成的以开放包容、和合交往为核心价值的一种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合浦海洋文化海陆一体的开放包容、和合交往核心价值,是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海外文化汇聚合浦交融而成,合浦当地出土的各种古代器物是这种文化融合的主要标志。同时根据这些古代器物可以推断,“合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已经辐射至东南亚、南亚各地区与各民族。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研究合浦海洋文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或文明的一般原理,审视汉代合浦郡在海陆一体特殊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融合。为此,在论述展开的过程中,按照“器物—符号—价值”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语料库分析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的方法、跨学科研究与跨地域研究相结合等方法,通过梳理源流、勾勒轮廓、抽象符号、挖掘价值、凝练精髓、总结规律,重新探讨合浦海洋文化过去已经贡献什么、现在及未来能够贡献什么等问题,以此揭示合浦海洋文化所蕴涵的深厚历史底蕴、文化底蕴与价值底蕴。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研究合浦海洋文化,不仅在于论证中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末就已经逐步发展出海洋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学术上尝试突破西方海洋文明的评价标准与话语逻辑,主要在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学术观点方面,提出合浦是中国海上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与海陆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合浦的海陆一体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始源标识、合浦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原发标识与“丝路精神”的创始标识、合浦海洋文化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了海陆一体的开放包容、和合交往核心价值等新观点;二是学术思想方面,探讨构建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作为科学评价体系、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挖掘合浦海洋文化所蕴涵的深厚历史底蕴、文化底蕴与价值底蕴、基于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探讨其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及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海陆一体始源价值基因的基础性意义;三是研究方法方面,形成了“器物—符号—价值”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范式。综上,通过深入挖掘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探讨其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揭示其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起点所蕴涵的价值基因,由此对以合浦海洋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进行话语重构与价值重塑,从而树立中国海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为当前的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价值基础与理论支撑。

毛和荣[3](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陈凯[4](2020)在《两广地区六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南方快速发展的时期。两广地区六朝墓葬数量众多,为研究两广地区六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和特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考古材料。本文通过对两广地区六朝墓葬的形制和随葬品进行类型学分析,对其进行分期和分区,并通过墓葬材料来看两广地区六朝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重心东渐及墓葬习俗等问题。正文分为五部分: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概述前人对两广地区及全国六朝墓葬和随葬品的相关研究动态,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时空界限的界定,说明重难点,并介绍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主要是介绍两广地区六朝墓葬的发现概况,并论述其分布规律和特征。第二章对两广地区六朝墓葬的形制进行类型学分析,首先根据建筑材料分为土坑墓、石室墓、砖土混筑墓、砖室墓,根据墓葬的平面形状重点对砖室墓进行分型分式,分为凸字形、长方形、中字形、刀形、甲字形、士字形六类,每一类再根据其有无分室和侧室分亚型和式。最后分析各形式的特点。第三章对两广六朝墓中出土的随葬品按质地分为陶瓷器、金属器、玉石器、漆木器四类,并对主要随葬品进行型式的划分。最后小结随葬品的器型组合和演变特征。第四章主要是通过对两广地区纪年墓进行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研究,对两广地区六朝墓进行分期,共分四期:三国-西晋中期、西晋晚期-东晋中期、东晋晚期-南朝早期、南朝晚期。根据各地理区域内六朝墓葬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差异,分为桂东北区、粤北区、粤桂区、桂南区四个区域,并且比较各区域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差异。第五章主要是通过墓葬材料分析其文化面貌,对两广六朝墓葬所反映的经济发展、海贸重心东移、墓葬习俗等问题做了探讨。通过墓葬部分随葬品的分析以及历史文献说明六朝时期两广地区的农业获得了较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出现不事农业生产的“珠户”,土地私有制程度较高。手工业获得蓬勃发展,陶瓷器的生产技术得到提高,烧造技术与长江中下游相近,但胎质稍差;铜铁冶铸业获得较大进步,棉布生产普遍,甚至直接当成货币使用,采银业生产规模大,有专门的银户生产。墓葬材料反映出岭南地区海上丝绸之路重心在此期间逐渐东移,主要表现为合浦港的衰落和广州港的崛起,其原因主要是政治中心东移、航海技术的发展、岭南交通路线的东移三方面。两广六朝墓葬的墓葬习俗存在相当明显的等级差异及厚葬现象。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杨小敏[5](2020)在《宋代药业研究》文中认为药业,即医药行业,在中国古代溯源悠久。传统药业涵盖古人为了防治疾病、延续生命的一系列药物认知、利用以及经营活动。药业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及加工药物、经营管理机构、药市及药业文化等内容,其发展不仅与医学、农业、商业联系紧密,更具有独立发展路径。宋代以前,药物发展经历了从民间经验到官方认证的过程。宋代以后,药物利用更多体现在官方主导下的民间传播过程。厘清宋代用药、制药、售药等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是理解古代药业经营管理以及官民用药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宋代药业的发展历程,既有利于展现传统药业的阶段性演变,也是阐释宋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关乎生命的重要行业,古代药业以战国秦汉以来的医药认知体系为基础,逐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战国秦汉时期为第一阶段,出现了主要满足少数人补益需求的最早用药风潮。不过当时上层社会的用药习惯与百姓应疫需求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魏晋隋唐时期是第二阶段,不仅逐步掀起了古代“医药分家”的序幕,也促使隋唐以后城镇药肆、药市的初步兴起。宋代开启了古代药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构建了政府引导下的药业运行体系,在药物利用、经营管理、药业信仰等方面多有革新。宋代药业的兴盛,为下一阶段明清时期的药材商帮活动奠定了行业发展基础。在药物利用方面,宋代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别药物分别在专业栽培、利用观念、功效地位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植物药种植中,宋代人工栽培药物的种类、技术、规模范围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在动物药利用中,宋代不断稳定并付诸于实践的“辰属”观念,引导人们深入开发利用已经熟知的动物药,而非恣意妄用其他野生品种。在包括动物药在内的药物代用品方面,宋代医药家不是无节制的增加代用品种类,而是采取相对稳定的用药标准,推动成药规范化发展。在矿物药的功效利用中,宋代矿物药被大量引入治疗普通疾病,但在实践中也遭到越来越多医家、士人的质疑。政府一度颁布旨在扼制滥用金石药的禁令,其他植物类药物(如黄耆)的补益地位逐步形成。这些药物资源的利用变化,是宋代药业兴盛的重要基础。在经营管理方面,宋政府重视革新医药机构,形成了内廷用药与外朝制售的有机结合。官方制售机构以翰林医官院、太医局的行政教育职能分化为基础,自上而下逐步影响至基层乡里,有效强化了官药业的市场优势地位。中央及地方官药局各有侧重,而非单一的直属关系。地方药局具有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与中央官药局运行模式不同、相对独立、临时性的地方医疗救助体系。在比较协调的政策环境下,宋代(特别是南宋)商业性市镇普遍兴起,南方民间药肆明显多于北方。许多民间药肆不再与医家直接相关,而是由商人直接经营。药材商品的独立化以及药业主体的多样化发展,成为宋代药业兴盛的突出表现。此外,药品流通过程中度量衡的规范与进步、剂型的商业性变化、药价的持续走高,一并彰显了宋代药业发展的新面貌。在药业信仰方面,宋代儒释道力量在医药活动中相互联系,形成了以佛、道为名,由士人融合构建的行业崇拜雏形。宋代士人通过家宅种药和开辟药园等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了认识药物、利用药物的良好环境。他们以理性的批判精神,成为当时传验方药的重要主体。士人对道家祠观和佛家寺院的记载和传颂,既推动了道家先贤及医药人物逐步具备了行业神的崇拜形象,也进一步提高了佛家寺僧医药活动的社会影响。宋代以后各种“药王”的多样化记载,是明清时期医药行业民间崇拜的社会文化基础。就现实意义而言,宋代作为超越古代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关键时期,是我们恰当总结古代药业发展经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阶段。以药物利用为线索,注重探讨药材商品的经营活动及文化背景,是系统阐释宋代药业发展水平、拓展宋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合理途径和独特视角。传统药业至今关乎民众生活、政府治理、社会秩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综合规划药学史的研究路径、如何理解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药物的依赖和需求,仍是人们值得不断深思的重要课题。

陈瑜[6](2019)在《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文中研究表明“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这一课题旨在以涉及唐代商业题材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唐诗史料为文本支撑,围绕商业——商人——士人——诗歌这一主线,系统分析唐代商业题材诗歌的整体风貌以及商业与诗歌间的深层关联,综合呈现多元立体的文学生态,重新定位其在唐代诗歌史以及古代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通过介绍研究缘起阐明本文的选题依据,再从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两方面论证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考论了关涉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在对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予以分析和肯定的基础上,亦对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论析;最后根据研究目的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考察范围、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了唐代商业与诗歌的内在联系,对唐代国内商业的发展轨迹予以了动态呈现。本章辐射商业中商业店铺和商业市场两个核心要素,择取最具时代新变和商业特色的代表性内容,以唐诗作品为切入点开展镜像分析,一是以“酒肆”一隅管窥唐代的商业店铺全貌,审视与探讨了诗歌的气质风貌与诗歌意象;二是以“坊市”“夜市”“草市”“花市”为例,对唐代商业市场的发展轨迹予以剖析,并深入挖掘诗中展现的时代特色与社会风尚。通过点面结合地论述,将商业题材诗歌的研究从经济考略纵深到人文视野。第三章聚焦于反映唐代国际商贸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商胡”主题,从诗歌入手考述“商胡”的族属来源及来华路线,探寻“商胡”在华的行动轨迹与聚居之地,展现了唐朝国际贸易兴盛发达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共融的景象。本章还着重对唐诗中的“商胡”的文学书写和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阐述,唐代诗人以局部侧写和全景素描的方式诗意渲染了“商胡”的诡谲体貌,新颖艺术的书写模式有助于唐诗题材、内容和技巧的拓展;对“商胡”重利轻身的冒险精神、慧眼识宝的超凡能力、重义好德的美好品德的多角度观照丰富了“商胡”的立体形象;对乡国梦遥的愁闷“商胡”的形象刻画则以思乡为契合点,通过“同化”体验的建构寻求彼此情感上的“同”以弥补胡汉间文化上的“异”,表现了唐人进步的民族观。唐诗中的“商胡”形象书写蕴含对异质文明的诗意呈现、审美体验、文化反思和历史回溯,视角独特,意蕴丰赡。第四章对唐诗中的“士”“商”关系予以重点阐发,通过深入剖析士商关系的嬗变轨迹和心态成因,论述士人阶层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与情感。综观整个唐代社会,“士”对“商”的非难始终占据主流,这种思想根源有四:一是义利观下的“士志于道”与“逐利惟是”的价值取向差异;二是士人视角下的“贾雄农伤”的政治忧思;三是封建伦理家庭观标准下的情感批判;四是官商勾连背景下士不如商的激愤。随着人道主义精神的高涨和身迹相合的心路发展,“士”与“商”的联系日渐加强,二者关系有所缓和与松动,“士”能对“商”的生活处境做出复杂多面的反映,“士”关注到“商”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与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在诗歌中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仕宦类商贾”的感叹中又抒发出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与赞扬。第五章着眼于商业发展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研究。第一节总结了商业发展对诗歌艺术风貌的影响,一是创作突破得益于关注重点的变换与文风倾向的转变;二是创作群体中妓女与商人成为新兴创作力量;三是创作体式的选择深受歌诗传唱审美导向的影响;四是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第二节以唐诗中的花卉新变为例探讨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作为潮流观察员的唐代诗人们敏锐地捕捉到唐诗中出现的花卉种植新变,深入剖析了唐代统治者赏花逐异与游幸娱乐日重、新贵族慕上习气与竞奢攀比成风、士大夫醉心于园林雅趣与花木娱情、方外人着力于寺观美化与心性修行的时人心态,将这些新兴现象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呈现于诗作之中,丰富了唐代诗歌的表现内容。第三节以“瑟瑟”的色彩转喻为例探讨外来商品对唐诗语汇的影响。“瑟瑟”是波斯、南诏和西域诸国官方进贡与贸易交流的珍稀商品,随着其在上层社会中的广泛应用,逐渐被文人纳入到诗歌语汇之中。唐代诗人自白居易而降,有意识地将“瑟瑟”进行色彩转喻,用以代替“碧”所涵盖的青、绿、蓝等不同层次的颜色,将其转喻为江水碧色、茶末鲜色、衣饰丽色、松竹青色等色相,为诗歌创造出丰富多变的色彩层次和新鲜个性的艺术境界,更创造性地将其与“猩猩红”对比,形成一对特定的意象组合,固化为诗歌中色彩对仗的修辞格式。唐代外来商品凭借诗人敏锐的审美体验、大胆新奇的意象转喻和生动夸张的艺术表现,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接受广泛。

赵水静[7](2019)在《五代十国文化研究》文中指出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作为连接唐、宋文化的纽带,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有独特地位,具备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学术界对于五代十国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前、后蜀、南唐和吴越等国,对同时代北方地区的文化关注则相对较少。将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视为有机整体,并对南、北文化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认知五代十国文化,亦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各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结构的变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呈现周期破坏与缓慢发展交替的情况,南方地区在局部统一后则发展相对迅速。除此之外,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阶层变动异常剧烈,南北经济格局变迁与阶层流动均促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出现若干新特点。五代十国时期的各文化领域与唐代相比出现了不小变化,某些领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教育领域出现官学教育萎缩,私学教育有较大发展的情况。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书院、学馆、私塾,尤以南方地区成就突出,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科举方面,中原王朝与南方诸国均深化建立相关制度,竞相举行考试,录取人数有较大提升,进而刺激了文化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史学成果颇为可观,官方编撰了一大批典籍,其成就超过我国历史上其他分裂时期。就文学领域而言,这一时期北方地区停滞不前,而南方各地则发展迅速。词的创作日趋繁荣,诗歌创作逐渐萎缩。小说数量虽少,但不乏精品。俗文学的发展开启了宋代市民文学的先声。散文创作颓势虽难以遏制,但王闽与吴越地区仍有可称之处。在绘画与书法领域,创作题材及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释道人物画渐趋衰落,山水花鸟画数量则大为增加。绘画材质从画壁称雄转变为以卷轴画为主,这种变化与作品的商品化趋势有密切关系。五代十国时期书法艺术成就颇高,开启了宋人书法尚意风格之先河。五代十国时期的乐舞与唐代相比衰落严重,但其承前启后的作用仍不容忽视。这一时期的区域文化呈现较大发展,主要呈现在江浙地区、川蜀地区、闽广地区及两湖地区,反映出我国文化版图的巨大变迁。南方各区域中,文化发展体现出不平衡态势。江浙与西蜀两地发展最快,两湖地区次之,闽地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两湖地区,南汉所在的岭南地区发展仍相对滞后。五代十国时期伴随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各地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导致文化重心进一步加速南移。自此时起,南方地区在文化上的全面优势地位就此奠定,其后基本未发生改变,并积极引领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古代文化重心的转移始于五代十国时期,两宋时期南方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坚实发展基础上的。这一时期文化发展表现出了与其他历史时期不同的特点与新趋势。其基本特点是:(一)南北文化的差异是政治上的分裂在文化上的体现。(二)五代十国文化体现了汉地文化的特色。(三)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四)佛教文化的色彩愈来愈淡。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是:(一)词的发展方兴未艾。(二)绘画艺术的新趋势对后世影响极大。(三)私学教育发展趋势影响了宋代教育的基本格局。(四)尚意书法影响了宋代及后世书法的审美趋向。(五)五宗的理论与思想对宋代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毛亚莉[8](2019)在《裴矩与隋唐民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裴矩,出身于河东裴氏家族,历仕北齐、北周、隋、唐四朝。是隋炀帝统治集团核心成员之一,也是隋炀帝时期最关心边疆和民族问题的官员,辗转归唐后位至宰相。在隋唐两朝的内政和民族关系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与隋炀帝“勤远略”的活动卓有建树,但也因此颇受诟病。本文通过现有史料对裴矩及其与对隋唐民族关系的经营进行考察,以期对裴矩与隋唐民族关系及其之间的关系有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论文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了裴矩的家世及其对裴矩的影响。不论是裴矩所属的“西眷裴”在河西地区的迁播,还是裴氏家族世代传承的家学家风造就的裴矩较高的文化素养,亦或是裴矩早年形成的为官处世之道,都在最初的时候为裴矩日后经营民族关系打下了基础,或者说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为裴矩在隋及唐初的内政中的绝大部分事迹都与他参与经营民族关系构成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在第二章对裴矩与隋朝及唐初内政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裴矩凭借平定岭南叛乱获得隋文帝重视,大业年间又以隋炀帝官制改革为契机,进入隋朝统治集团核心,得以参与决策隋朝的民族关系。另外,从他在江都宫的种种表现均可见他的为官处世之道和政治智慧,这也是他能够获得历代统治者的支持得以参与和主持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归唐后的裴矩先是凭借其对突厥的斗争经验进入太子府,唐太宗即位后又被任命为民部尚书并针对唐朝内政多次建言献策。第三章和第四章作为论文的重点部分论述了裴矩对于隋唐民族关系的经营。隋朝建立之初到隋炀帝即位初年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形势,在社会经济取得发展以及获得统治者支持的前提下,裴矩参与并主持了对隋朝周边民族关系的经营。包括他对西域和突厥的经略,以及在隋朝与高丽的关系的处理,其中兼论了裴矩入唐以后在民族关系方面的事迹。因为对裴矩的评价大都离不开他对隋唐民族关系的经营,所以第五章对有关裴矩的历史评说进行了探讨。唐及五代人对裴矩的评价还较为客观,但进入北宋以后由于受到北宋国情的影响,史家对裴矩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裴矩在后世所谓“佞于隋而忠于唐”的形象也于此时定型,但此形象并不能客观反映裴矩及其在隋唐民族关系中的作用。

李娜[9](2018)在《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是基于文学本位的跨学科研究,在细读唐代诗文总集、别集的基础上,结合考古资料、史书、政书、类书、方志、佛藏、道藏等文献,通过检索梳理、综合归纳,以文史图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分析在唐代文学中留有大量印记的十一种外来代表植物的书写境况,探究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关系,同时以此为窗口审视唐人对待外来植物的态度、接受心理,唐时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图景,乃至唐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状况。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绪论部分,叙述选题缘起,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尚需拓展的空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论文开展的分论点与方向,对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研究的价值等作出阐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重点,以外来植物沿丝路传入的路径,将其分为陆上与海上两类,又另辟佛教外来植物专章,选取胡麻、蒲萄、石榴、苜蓿、芜菁、甘蔗、刺桐、木绵、娑罗、菩提、贝多等作为个案,在细读文本,辨析正名、异名、冠名、错认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十一种外来植物在唐代文学中的呈现境况,并附加因错认、冠名的七叶树、多罗、海石榴等三种外来植物,解析其在唐代文学中出现的位置、并联搭配的物象、使用的情境,分析其在初盛中晚不同时期的文学中的变化特点,全面细致地还原并绘出外来植物进入唐代文学的真实图景。第四章在此前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展开探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二者有着密切深入的双向互馈关系,一方面,丝路外来植物文化作为背景影响着创作者的认知,而外来植物在中国本土的生长状态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着创作者的视野、情感与心灵,激发其创作灵感,成为其创作的源泉,作为其表现对象与素材,丰富其内容、思想与情感,与它物及融入的诗人情感共构出唐诗别样的意境,让唐诗充溢着一种鲜活的异域情韵。另一方面,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情境与生态景观,其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心理,其累积的衣食住行医药文化,均藉由唐代文学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亦对外来植物作以本土化的选择与模塑,赋予其诗意化的美名,如诗如画的中国化气韵,中国化的风韵,从而让其更丰富、灵动,更具美感,具有了包容中外、兼容二美的文化内蕴。当丝路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它不仅被再现着,也被表现着,唐代文学创作者会通过亲见后的直观描写再现眼前物,也会将个体的情感、认知注入其中,甚至通过文献载录想象着这种来自异域并未亲见的事物,还会在追忆中为其涂抹上朦胧唯美的色彩,于是当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后,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在唐人眼中、心目中辗转后的样子,从而别具风采,焕发出别样的光华。可以说唐诗与丝路外来植物在特定时空下的相遇,交汇时即绽放出动人的光芒,当唐人遇见丝路外来植物,凝视中激发了创作的火花与灵感,丝路外来植物装点着唐代文学的风景,而唐代文学也充实着丝路外来植物的意蕴,使其不仅是过去的文化载体也是当时的文化承载者,不再是无意识的物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被人格化的物,不仅是异域的、外国人的也是唐代本土的、唐人的,不仅是个体的也是卓具代表性的,是与唐代的天空、阳光、风雨,唐代的人与物关联的,增添了更丰富文化内蕴的诗意的精灵。论文能独辟蹊径,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唐代文学中的11种外来植物书写细节作以分析,包括其在唐诗中的位置,搭配、对仗、连接等物象组合与对接,构成的诗境与意蕴等,并以此分析其在唐诗中的具体作用,唐人对其的本土化重塑,乃至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融的具体方式与呈现情境。阐释唐人选用特定外来植物异名,以外来植物冠名之名入唐代文学等现象,亦进一步分析其中所透露的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被唐人接受的态度、心理、中西方文化交流意蕴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作出系统、细化分析,令研究时现闪光点与创新点。

杨洸[10](2017)在《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海丝"研究逐步升温,并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术界关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颇为高涨,成果也层出不穷。本文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演变与影响、贸易情况、文化交流、资源开发等方面,回顾并分析中外学者关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以求较全面地把握学术界对此课题的研究现状。

二、浅谈隋唐时期岭南的对外丝绸贸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隋唐时期岭南的对外丝绸贸易(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一 密陀绘工艺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2)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核心概念与发展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文化与文明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论述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核心概念
        一、海洋概念
        二、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三、海洋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构成
        一、海洋文化的主体
        二、海洋文化的客体
        三、海洋文化的中介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海洋文化的发展理论
        一、海洋文化的发展路径
        二、海洋文化的发展动力
        三、海洋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历史底蕴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合浦海洋文化的兴起
        二、合浦海洋文化的繁荣
        三、合浦海洋文化的延续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一、合浦地理位置的海陆一体特征
        二、合浦是中国海上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
        三、合浦是海陆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第三节 合浦海洋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影响
        一、与东南亚、南亚诸国深植经济文化交往厚谊
        二、向东南亚、南亚诸国传播和合交往理念
第三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第一节 合浦器物文化符号的主要标志
        一、蚕桑丝绸业是汉民族生产方式的器物文化符号
        二、玻璃烧制技术是海外生产技术的器物文化符号
        三、羽纹铜凤灯是生活用具的器物文化符号
        四、南珠与奇石异物是海上贸易的器物文化符号
        五、钵生莲花器是佛教传播的器物文化符号
        六、宝石珠饰形制是审美价值的器物文化符号
        七、叠涩穹窿顶墓是丧葬习俗的器物文化符号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融合符号
        一、海陆一体是合浦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符号
        二、辐射影响是合浦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海外文化的融合符号
    第三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符号
        一、合浦海洋文化作为开放包容的价值符号
        二、合浦海洋文化作为和合交往的价值符号
第四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价值精髓与学术意义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之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精髓
        一、合浦的海陆一体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始源标识
        二、合浦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原发标识
        三、合浦海洋文化是“丝路精神”的创始标识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核心价值对突破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学术意义
        一、对西方海洋文化优越论的批判
        二、对中国海洋文化失觉的反思
        三、合浦海洋文化与西方海洋文化核心价值的根本区别
第五章 合浦海洋文化的理论与现实双重展望
    第一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理论展望
        一、树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
        二、为中国海洋文化贡献发展理念
    第二节 合浦海洋文化的现实展望
        一、为中国海洋文化夯实发展基础
        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三、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缘起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2.1 研究对象
        2.2 概念界定
        2.2.1 荆楚文化
        2.2.2 中医药文化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2.2.4 “一带一路”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4.1 研究内容
        4.2 基本框架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5.1 研究重点
        5.2 研究难点
        5.3 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4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3 本章小结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1.1 历史基础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1.2 现实因素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2.1 建设过程
        2.2 建设模式
        2.3 建设成效
        2.4 建设困境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3.1 传播主体分析
        3.2 传播内容分析
        3.3 传播媒介分析
        3.4 传播受众分析
        3.5 传播效果分析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5 本章小结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致谢

(4)两广地区六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区域范围的界定
        (二)时间范围的界定
    三、相关研究动态
        (一)墓葬的研究动态
        (二)随葬品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难点
第一章 两广地区六朝墓葬的考古发现
    一、广西六朝墓葬的发现
        (一)桂北地区
        (二)桂东地区
        (三)桂南地区
    二、广东六朝墓葬的考古发现
        (一)粤北地区
        (二)粤东地区
        (三)粤西地区
        (四)珠三角地区
    小结
第二章 两广地区六朝墓葬的形制
    一、土坑墓
    二、石室墓
    三、砖土混筑墓
    四、砖室墓
    小结
第三章 两广地区六朝墓葬的随葬品
    一、陶瓷器
        (一)罐类
        (二)碗
        (三)盘碟类
        (四)钵盂类
        (五)盆洗类
        (六)杯
        (七)唾壶
        (八)器盖
        (九)陶套盒
        (十)鸡首壶和盘口壶
        (十一)砚
        (十二)陶釜
        (十三)灯
        (十四)盒
        (十五)盅
        (十六)盏
        (十七)熏炉
        (十八)香薰
        (十九)槅盘
        (二十)魁
        (二十一)陶豆
        (二十二)五杯盘
        (二十三)双耳杯盘
        (二十四)耳杯
        (二十五)陶瓮
        (二十六)陶瓶
        (二十七)狮形水注
        (二十八)俑
        (二十九)虎子
        (三十)纺轮
        (三十一)天鹅壶
        (三十二)陶鍑
        (三十三)陶缶
        (三十四)三足器
        (三十五)陶珠
        (三十六)模型明器
    二、金属器
        (一)铜器
        (二)铁器
        (三)金器
        (四)银器
    三、玉石器
        1.滑石器
        2.石器
    四、漆木器
    小结
第四章 两广六朝墓葬的分期与分区
    一、两广地区六朝墓葬的分期
    二、两广地区六朝墓葬的分区
        (一)墓葬形制
        (二)主要随葬品
第五章 两广地区六朝墓葬的文化因素分析
    一、两广地区六朝墓反映的经济状况
        (一)两广地区六朝墓葬反映的农业发展
        (二)六朝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二、两广地区六朝墓葬反映的对外贸易东移
        (一)合浦港的衰落及贸易的东移
        (二)对外贸易东移的原因
    三、两广地区六朝墓葬反映的墓葬习俗
        (一)六朝墓葬反映的墓葬等级制度
        (二)两广六朝墓葬反映了厚葬现象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专着中析出的文献
    三、连续出版物
    四、学位论文
附录
    表1:两广地区六朝纪年墓葬统计表
    表2:两广地区六朝砖室墓各型式数量统计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5)宋代药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宋代以前药业概述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药物利用与流通
        一、战国秦汉时期的药物认识及利用
        二、秦汉时期的药物流通
    第二节 魏晋隋唐时期的医药分家
        一、医药分家的内涵及表现
        二、医药分家与药业兴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代药物的栽培与利用
    第一节 宋代植物药栽培的新发展
        一、栽培品种成倍增多
        二、栽培方法改良更新
        三、专业栽培的规模化发展
    第二节 宋代动物药的选择及利用
        一、动物药与“辰属”观念
        二、常见动物药的利用
        三、药物代用品的新探索
    第三节 宋代矿物药补益功用的弱化
        一、矿物药利用观念的变化
        二、矿物药利用实践的积累
        三、矿物药补益功效的替代——兼论黄耆“补药”地位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药业的经营及管理
    第一节 官府机构
        一、皇室用药
        二、药物储藏
        三、官方制售
    第二节 民间药肆
        一、政府管理
        二、地域发展
    第三节 专门药市
        一、形成特点
        二、流通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药商与行业发展
    第一节 药商的社会形象
        一、药商的指代名称
        二、药商的行业形象
    第二节 药商的行业活动
        一、“药行”与“药市”
        二、药商的行业活动
    第三节 药商的地域环境
        一、北方药材的利用情况——以雄州一带为例
        二、南方药市的区域特点——以长江流域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士人与药业文化
    第一节 种药建园
        一、家宅种药
        二、开辟药园
    第二节 传方验方
        一、传方
        二、验方
    第三节 助力佛道
        一、道家祠观
        二、佛家寺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宋代对外药物贸易
    第一节 宋与辽夏金的药物贸易
        一、与契丹辽国
        二、与党项夏国
        三、与女真金国
    第二节 宋与东南亚诸国的药物贸易
        一、进口药物的种类
        二、进口药物的地区交易
        三、进口药物与岭南瘴疾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特征
    二、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原因
    三、宋代以后的药业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评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唐诗中的商业镜像
    第一节 “笑入胡姬酒肆中”之店铺
        一、空前兴盛的“酒家楼”
        二、异域风情的“春酒店”
        三、“胡姬当垆”与“青门送别”
    第二节 “花市香飘漠漠尘”之市场
        一、城邑“坊市”的变迁
        二、乡村“草市”的繁盛
        三、专营“花市”的勃兴
第三章 唐诗中的“商胡”印记
    第一节 “商胡”的族属来源
        一、西域昭武九姓商人
        二、周边少数民族商人
        三、其他海外诸国商人
    第二节 “商胡”的行迹探寻
        一、“商胡”的北上行迹
        二、“商胡”的南地留痕
    第三节 “商胡”的形象书写与文化意蕴
        一、“商胡”体貌的诗意渲染
        二、“商胡”品性的多重观照
        三、“商胡”情感的同化体验
        四、“商胡”书写的文化意蕴
第四章 唐诗中的“士”“商”关系
    第一节 “士”对“商”的非难
        一、义利观念下价值取向的批判
        二、士人视角下贾雄农伤的忧思
        三、伦理精神下家庭情感的背离
        四、官商勾连下士不如商的激愤
    第二节 “士”对“商”的同情
        一、漂泊无俦的凄苦之旅的关注
        二、风险莫测的关梁之危的感慨
        三、惨痛难避的人祸之难的叹息
        四、形迹相合的同情之源的剖析
    第三节 “士”对“商”的羡慕与赞扬
        一、对“商”豪情快意和自得其乐的羡慕
        二、对“商”爱国热情与诚信经营的赞扬
第五章 唐代商业对诗歌的影响
    第一节 商业发展对诗歌风貌的影响
        一、诗歌创作的动态演变与特色分析
        二、创作队伍中孕育出新兴创作力量
        三、创作体式取决于传唱的审美导向
        四、创作风格趋向于通俗化与生活化
    第二节 经济现象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以“花卉新变”为例
        一、花卉诗歌蕴含的时代新变
        二、花卉诗歌展现的社会生活
        三、花卉诗歌书写的价值内涵
    第三节 外来商品对诗歌语汇的影响——以“瑟瑟”诗为例
        一、“瑟瑟”本源考述
        二、“瑟瑟”释义辨正
        三、“瑟瑟”在唐诗中的色彩转喻及意象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五代十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1、关于“文化”的定义
        2、“文化重心”与“文化中心”概念辨析
        3、“五代十国”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选题缘由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主要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3、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第一节 南北方的经济格局
        一、北方经济的破坏与缓慢恢复
        二、南方经济的恢复与迅速发展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动
        一、统治阶层的变动
        二、农民阶层的新特点
        三、商人阶层的壮大
        四、市民阶层的作用
    小结
第二章 教育与科举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官学与私学教育
        一、官学教育的衰落
        二、南方私学教育的兴盛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变化
        一、中原诸朝科举
        二、南方诸国科举
    小结
第三章 史学传统的延续与发展
    第一节 史馆制度的延续
        一、五代史馆设置状况
        二、十国史馆设置状况
    第二节 史馆的组织与管理
        一、监修国史
        二、史馆修撰
        三、直史馆
    第三节 修撰史书活动与成就
        一、官方修史的成就
        二、私家修撰的兴盛
    小结
第四章 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 文学的地域差异
        一、文学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南北文学的差异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状况
        一、绘画艺术的变化与影响
        二、书法创作的新动向
        三、乐舞艺术的成就
    小结
第五章 五代十国时期文化重心的转移及原因
    第一节 文化版图与分布格局的特点
        一、晚唐的文化格局
        二、五代时期的文化格局
        三、南方区域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区域文化中心形成的原因
        一、唐后期以来自然环境的变迁
        二、南方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三、人口的迁移与分布
        四、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及历史影响
        一、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
        二、文化重心转移的历史影响
    小结
结语: 五代十国文化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裴矩与隋唐民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动态
        1.2.1 关于裴矩与隋朝的民族关系的研究
        1.2.2 关于裴矩个人评价的研究
        1.2.3 关于裴矩所撰《西域图记》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裴矩的家世
    1.1 魏晋之际的河东裴氏
        1.1.1 显赫的家世
        1.1.2 “三眷五房”说
        1.1.3 “西眷裴”之迁播
    1.2 家学家风对裴矩的影响
        1.2.1 家学渊源
        1.2.2 家风传承
    1.3 裴矩为官处世之道的形成
第二章 裴矩与隋唐的内政
    2.1 裴矩与隋朝内政
        2.1.1 平定岭南叛乱
        2.1.2 裴矩与大业年间的官制改革
        2.1.3 从幸江都宫
        2.1.4 选贤举能
    2.2 裴矩与唐初内政
        2.2.1 从李建成阵营改从李世民
        2.2.2 建言献策
第三章 裴矩与隋朝经略西域
    3.1 裴矩参与处理隋朝民族关系的背景及外部条件
        3.1.1 隋初的民族形势
        3.1.2 社会经济的发展
        3.1.3 统治者“大一统”的政治理想
    3.2 经略西域
        3.2.1 准备阶段——情报搜集
        3.2.2 重点内容——引致诸蕃
        3.2.3 巩固阶段——伊吾建城
        3.2.4 关键步骤——重击吐谷浑
第四章 裴矩与隋唐同突厥、高丽关系的经营
    4.1 经略西突厥
        4.1.1 招抚处罗可汗
        4.1.2 主张与统叶护可汗联姻
    4.2 经略东突厥
        4.2.1 计杀大义公主
        4.2.2 削弱始毕可汗势力
    4.3 参与处理隋及唐初与高丽的关系
        4.3.1 从征辽东
        4.3.2 维护唐与高丽的宗藩关系
第五章 有关裴矩的历史评说
    5.1 唐及五代人评说
    5.2 宋人评说与裴矩形象的转变
结语
附录 裴矩生平事迹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丝路学相关研究综述
        (二)植物学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概念界定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目标
        1.研究思路
        2.主要内容
        3.研究目标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外来印记与本土融汇:陆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第一节 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一、唐代文学所涉胡麻修道、饮食渊源
        二、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生活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一)碑铭中的修道象征符号:唐文的胡麻单一书写
        (二)服食传奇、语言比类与地方小吃:笔记小说的胡麻多样书写…
        (三)道教或隐逸象征、饮食与生态:唐诗的胡麻多元重塑
        1.绵延江南的胡麻花开
        2.叙及日常的胡麻饭食
        3.作为象征的胡麻符号
        4.寺院繁盛生长的胡麻
        5.和合相思比兴与民俗象征语义
        结论
    第二节 仙化、日常化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书写
        一、唐代文学蒲萄书写众多且极富创造力的原因
        二、传奇与日常、转引与新创、语用延伸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多元书写
        (一)排名榜与仙化故事:唐人笔记的蒲萄多样化叙述
        (二)史事转引、日常生活、类比与意蕴附加:唐文的蒲萄书写……
        1.蒲萄类比、衬托之用
        2.视作祥瑞的蒲萄图景叙述
        3.作为典故的史事转引
        4.蒲萄衣食住行之用
        5.附加的蒲萄象征意蕴
        6.太庙祭祀的珍稀贡品
        7.蒲萄的西域生长图景
        (三)生态与日常、它物类比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蒲萄本土模塑…
        1.蒲萄生态图景铺绘
        2.他物吟咏的映衬、联想与托物言志意蕴附加
        3.融入日用的蒲萄物象
        4.用作喻体的葡萄
        结论
    第三节 外来承袭与本土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书写
        一、唐代文学石榴书写的客观生态境况与文化背景
        1.石榴的外来音译名、本土化异名及冠名它物之名
        2.石榴的引入与生长空间蔓延
        3.石榴的文化意蕴
        4.唐代类书石榴事类
        二、承袭与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多样书写
        (一)从背景到中心、从日常到幻化、意蕴附加:唐代笔记、小说的石榴多元书写
        1.作为背景点缀的石榴叙写
        2.作为叙事中心的石榴书写
        (二)专咏、点缀或冠名:唐文的石榴本土化书写
        1.承袭与偶创、本体退隐与社会意蕴附加:专咏中的石榴叙写…
        2.人间石榴裙、仙界石榴与测咏石榴逸事:唐文中的石榴点缀…
        3.以石榴冠名的山石榴叙写
        (三)冠名之咏、本体铺绘与日常书写:唐代诗词的石榴多元书写…
        1.以石榴之名:唐诗中的石榴冠名现象及其文化交流意蕴……
        (1)唐诗中的山石榴
        (2)唐诗中的海石榴
        (3)以石榴冠名的原因与文化交流意蕴
        2.生态图景、日常之用、意蕴附加:唐诗的石榴多元书写……
        (1)石楠花与石榴花异文辨析
        (2)唐诗的石榴专咏
        ①榴锦、红榴别称
        ②石榴与它物并构的生态图景
        ③唐诗中的石榴组接
        ④石榴的意蕴附加
        ⑤石榴、石榴红之比及其意蕴
        ⑥石榴裙、石榴酒、石榴羹
        结论
    第四节 生态、日常与文化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苜蓿书写
        一、生态、日常与文化内蕴附加:唐代笔记的苜蓿多重情境书写……
        二、简略点及与深隐内蕴:唐代碑志传主生平中的苜蓿影迹
        三、苜蓿天马组合与苜蓿饭的象征意蕴:唐诗的苜蓿多元书写
        1.苜蓿与天马、榴花共构的生态图景及文化意蕴
        2.多愁的或艰辛的苜蓿:融入叠加文化的苜蓿意象
        结论
    第五节 外来退隐与本土凸显: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一、唐代文学芜菁书写的叠加意蕴背景溯源
        1.芜菁的传入与蔓延
        2.芜菁的本土化异名
        3.葑菲之采比喻与本土文化意蕴附加
        二、典故承袭、饮食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一)语用延伸、意蕴附加与饮食之用:唐代笔记的芜菁叙写
        (二)葑菲之采的承袭:唐文的芜菁单一书写
        (三)外来印记的退隐与本土意蕴的凸显:唐诗的芜菁书写
        1.承袭《诗经》的葑菲之采比喻
        2.芜菁花开、戴芜菁民风与迎春花之比
        3.种芜菁典故及固化象征意蕴
        4.芜菁之喻的语用延伸
        5.种芜菁之典的饮食之用
        6.葑的茭白与葑田之指
        结论
第二章 美的发现、诗意重塑与本土意蕴附加:海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第一节 诗意重塑、日常之用与意蕴附加:唐诗的木绵书写
        一、瘴花之称、南地风物代表与生态图景铺绘
        1.遥想中的南地代表风物与生态情境描绘
        2.亲见的惊艳与木绵生态情境铺绘
        二、木绵絮填充的保暖品与木绵花刺绣
        1.昆仑儿的木绵裘
        2.融入中土生活的木绵印记
        (1)日常生活的木绵褥
        (2)刺绣中的木绵元素
        (3)生活中的木绵衣
        结论
    第二节 发现的惊艳与风物代表:唐代文学的刺桐书写
        一、形色细描与各地形态辨析:唐代笔记的刺桐书写
        二、诗意极写、灵境虚设与代表风物意蕴附加:唐诗的刺桐书写…
        1.刺桐形色、生态的诗意呈现
        (1)专咏的刺桐生态情境实况极写与灵境想象
        (2)点及诗作的岭南生态情境一隅与南国风物代表
        2.亲见或遥想的惊艳:南国路与南国的风物代表
        结论
    第三节 意蕴附加、日常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一、唐代文学甘蔗书写的叠加文化意蕴溯源
        二、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一)珍馐佳果与甘蔗汁功用:唐代笔记的甘蔗点及
        (二)化之自我的社会意蕴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甘蔗书写
        (三)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诗的甘蔗多元书写……
        1.南方风物标志与生态图景呈现
        2.甘甜美味、消食解酒的蔗浆饮、蔗浆饭
        3.南方的蔗糖交易
        4.典故的引入与习练射箭技艺的标的物
        5.语用的延伸:以甘蔗为比
        结论
第三章 外来宗教印记与本土意蕴附加:佛教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第一节 佛教意蕴印记与本土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一、唐代文学菩提树书写的叠加文化背景
        1.从毕钵罗树到道树、不起树:菩提树的诸多异名及意蕴……
        (1)音译的菩提树异名与意译的树王、不起树
        (2)菩提树的道树之称
        2.被误认的贝多树(思惟树)、娑罗树
        二、外来佛教印记与象征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一)佛典与史书的拼接、剪贴:唐代笔记的菩提树书写
        (二)外来佛教故事转引与夸说类比、代指象征新创:唐文的菩提树书写
        1.唐文中的菩提树
        2.唐文中的道树
        (三)唐诗中的菩提树(附非其果实的菩提子)
        1.唐诗中的觉树
        2.唐诗中的菩提树
        3.唐诗中的菩提
        4.唐诗中的道树
        5.唐诗中的菩提子
        结论
    第二节 佛教文化印记、本土之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娑罗树书写
        一、唐代文学娑罗树书写的叠加佛教文化意蕴背景
        (一)与唐代文学相关的娑罗树别称释义与误称辨析
        1.高远林、坚林之称
        2.娑罗双树(双林)之名
        3.鹤林(鹤树)之称
        4.娑罗的七叶树之误
        (1)七叶树与娑罗之误源流考
        (2)唐诗中的七叶树
        (二)历代叠加的“娑罗树”佛教文化意蕴
        1.“娑罗树”的佛教象征意蕴
        2.“娑罗树”下的佛教事迹与演绎传奇
        3.祥瑞演绎中的娑罗幻象与生态图景
        4.娑罗树的佛教法事之用
        5.娑罗树的佛教奥义类比
        二、外来意蕴承袭、异名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娑罗书写…
        (一)转引与拼接:唐人笔记的娑罗生态图景叙写
        (二)从“娑罗”到“双树”“双林”“鹤树”“鹤林”:唐诗的“娑罗”异名选择与书写
        1.唐诗中的娑罗
        2.唐诗中的“双树”“双林”
        3.唐诗中的“宝树”
        4.唐诗中的鹤树与鹤林
        (三)双树、鹤林之名选择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娑罗树书写…
        1.生态情境描绘与本土儒家内蕴汇入:唐文中的娑罗
        2.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树
        3.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林
        4.佛事追忆、鹤林寺之名与代指象征:唐文中的鹤林
        5.唐文中的鹤树及其对仗物象
        6.唐文中的坚林(坚固林)及其对仗物象
        (四)唐代诗文选择鹤树、双树、坚林之名的原因
        结论
    第三节 三花、贝叶的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树书写
        一、历代累积的贝多文化意蕴与生态书写
        (一)贝多的迁移与域外生长记录
        (二)贝多的本土生态图景书写
        (三)贝多异名辨析
        1.贝多即贝叶棕之辨
        2.贝多的三花之称
        3.贝多的菩提之误与“六年树”“佛树”之称
        4.贝多的多罗树、贝多罗之误与多罗即贝叶棕
        二、生态情境与贝叶经的象征符号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书写……
        (一)形色书写与语用延伸:唐代笔记的贝多书写
        1.贝多本体的详说与三种树木总称之说
        2.从它比到以贝多为比
        (二)佛境营造、佛境代指与三花题咏:唐诗的贝多书写
        1.贝多、三花的异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贝多书写
        (1)专题吟咏的贝多树生态图景书写
        (2)佛教生活典型物象与佛境塑造象征符号
        (3)贝叶+经(书、纸)或翻(写)+贝叶结构中的贝多经符号意蕴
        ①贝多经与它物对仗、联结共构的禅境
        ②僧人形象塑造的典型情境:翻写贝叶经
        ③翻看贝叶的佛门皈依与佛经代指
        ④教鹦鹉贝叶的相思传递与寂寥心境
        (4)语用的延伸:贝多之比与代称、象征
        2.唐诗的三花题咏
        3.唐诗的多罗书写
        (三)三花、贝叶、贝多、贝树之名与佛典代称:唐文的贝多书写…
        1.唐文中的贝叶
        (1)贝叶与外来佛教事物之对
        (2)贝叶与中国本土物象之对
        (3)贝叶之文与碑石刻文之比
        2.唐文中的三花
        3.唐文中的贝多
        4.唐文中的贝树
        结论
第四章 外来与本土的交融: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第一节 农业文明时代的外来植物与文学溯源
    第二节 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一、外来元素的新奇烛照:丝路外来植物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一)作者视野的扩大与异域元素、内容的融入
        (二)异域元素的汇入与新意境的生成
        (三)新语汇与喻它或它喻等新喻体的融入
        (四)从亲见、遥想到追忆感怀:帝国繁华或零落的情感寄托……
        二、本土选择与再造: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模塑
        (一)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本土化选择与再造
        1.本土化异名的选择
        2.本土化诗意美名的再造
        3.如诗如画的气韵贯注
        4.与物合一后人格化情韵的模塑
        (二)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象征意蕴赋予
        1.帝国、都市繁华的象征物
        2.地方风物代表的象征意蕴
        3.宗教文化的代表符号意蕴
        4.儒家伦理的象征意蕴附加
        (三)唐代文学对外来植物的仙化、传奇化重塑
        三、庄周梦蝶的迷惑:唐代文学与外来植物的交互影响
        1.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的生态全景勾勒或铺绘
        2.衣食、医药文化的反映与丰富
    结论
参考文献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演变与影响的相关研究
二、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情况研究
     (一) 综合论述
     (二) 断代研究
        1. 先秦、秦汉时期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3. 隋唐五代时期
        4. 宋元时期
        5. 明朝时期
        6. 清朝时期
三、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四、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五、结语

四、浅谈隋唐时期岭南的对外丝绸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合浦海洋文化研究[D]. 王晶.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两广地区六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D]. 陈凯.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宋代药业研究[D]. 杨小敏. 河北大学, 2020(03)
  • [6]唐代商业与诗歌论稿[D]. 陈瑜. 吉林大学, 2019(02)
  • [7]五代十国文化研究[D]. 赵水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裴矩与隋唐民族关系研究[D]. 毛亚莉. 山西大学, 2019(02)
  • [9]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D]. 李娜. 西北大学, 2018(01)
  • [10]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综述[J]. 杨洸.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2)

标签:;  ;  ;  ;  ;  

略论隋唐岭南对外丝绸贸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