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海关大有作为(论文文献综述)
石竹青[1](2021)在《文化自信与创新驱动——老工业基地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关键词》文中研究指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东北人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有一系列重要讲话,简洁明了,高屋建瓴,语重心长。文化自信与创新驱动,是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两个关键词。文化自信,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特殊意义在于,如何对共和国长子的历史充满自信,如何对爬坡过坎的现实充满自信,以及如何对振兴前景充满自信,这涉及深刻的文化问题。创新驱动,是实现自信、通往振兴的主导思想,不创新则不能走出计划经济的传统束缚,不能在新的经济格局中激发活力,迎难而上,弯道超车。文化自信与创新驱动,是传统与发展的统一,现实与理想的统一。
王福军[2](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张婷鹤[3](2019)在《《辽宁日报》关于东北振兴的新闻报道研究》文中提出从新中国建立到今天,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工农业基地。近年来,东北三省的增长率一直处于各省的底部,这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因东北地区对我国的粮食、生态、国防和能源等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故关乎我国发展大局。2003年起从时任国家副总理温家宝“三入东北”拉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序幕,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东北实地调研,“东北振兴”已然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决策。新闻媒体在进行政策性报道以及宣传性报道过程中,也通过对报道内容的选择和加工来凸显特定的价值取向。人们对东北振兴的政策与经济上的解读大都来自大众传媒,媒体要为其所发内容负责,重视其社会影响,发挥自身特殊作用。本文即通过研究《辽宁日报》关于东北振兴的新闻报道并分析其内容、特点、不足以及提出推助策略为以后关于东北振兴的新闻报道提供启示。论文的基本框架是:搜集整理2003年-2018年《辽宁日报》(以下称《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新闻报道文本并进行归纳分析,结合我国其他省级报纸新闻报道的相关情况加以参照,据此揭示《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报道的价值意义,并结合新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的新要求提出完善和提升此方面新闻报道的策略。全文分为绪论、主体、结语三部分。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相关文献综述、阐述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主要内容等。主体部分为三章。第一章,对《辽报》关于东北振兴的新闻报道进行整体的介绍和分析,对《辽报》的该类报道的报道方式、文本内容、报道倾向,以及关注角度,进行数据方面的分析统计,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第二章,阐述《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影响。从媒体对于国家政策宣传与解读等视角,考察《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报道对于实践中东北振兴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影响。认为《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报道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媒介在东北振兴中的角色是重要的,起的作用是强大的,并具体阐述了这方面的三个结论。第三章,分析《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缺失和不足,构建并论述完善和提升关于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策略。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并且得出一定结论。对《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新闻报道进行系统地分析,对其内容倾向进行归纳;对其体裁运用、角度选择,以及传播效果和影响进行确定;揭示《辽报》在关于东北振兴的研究报道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全方位地对《辽报》东北振兴新闻报道进行研究和总结,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华雷[4](2019)在《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文中提出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制约黑龙江振兴发展问题症结的准确把脉:黑龙江发展的现实困境是思想解放不到位、思路不开阔的结果;解决现实困境也必须首先从解放思想、开阔思路着手。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重点要实现五个方面的思想转变:一是要从不合时宜理念中解放出来,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二是要从传统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增强市场经济意识;三是要从条条框框限制中解放出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四是要从狭隘地域局限中解放出来,树立全局世界眼光;五是要从看摊守业求稳中解放出来,展现奋发有为精神风貌。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关键在三个层面解放思想:一是要在深化省情认识上解放思想;二是要在上下结合上解放思想;三是要在制度创新上解放思想。
向洁[5](2018)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中俄两国领导人先后于2013年9月和2015年1月提出/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组织,并于2015年5月8日签署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对接合作共识由此达成,其亦开创了欧亚区域多边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目前双方对接合作正处在稳步推进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模式选择、机制构建与平台运用等制度性深层对接方面仍缺乏实质性安排,阻力因素依然较多。此时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问题,探寻各国发展新思路,谋求多方合作新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也可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双方对接合作规划的制定以及具体务实行动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价值。本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国际贸易、区域一体化、区域合作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阐释对接必然性与现实基础——总结对接成效与问题——识别对接机遇与挑战——剖析对接基本架构——优选对接模式——构建对接机制——探寻对接路径”为基本逻辑框架,结合文献分析与归纳演绎、历史与逻辑、统计与比较、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等分析方法,旨在探寻双方对接合作的模式、机制及路径。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从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基础两方面阐释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必要性主要源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欧亚经济联盟发展、区域一体化潮流以及区域各国国内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客观需要,可行性则是基于双方地缘毗邻、政治互信、贸易互补、发展理念相近、民意支持等优势基础的存在。2.从“五通”视角梳理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早期收获,并指出了相关问题。目前双方对接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机制特性差异、深度对接能力和意愿有限、合作依赖关系非对称、技术服务标准迥异、务实合作经验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深度化发展。同时,双方还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内外部环境。3.从发展战略对接与务实领域合作的宏、中微两个层面剖析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基本架构,指出:发展战略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要重点推进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项目、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这两大跨国跨区域性战略对接。务实领域方面,要以设施对接为优先,贸易对接为首要,能源对接为基本,产能对接为重点,金融对接为突破,农业对接为补充。在贸易对接问题研究上引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同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的贸易效率,揭示出双边贸易效率水平中等,贸易潜力较大,有必要创新合作模式(如建立自贸区)进一步拓展,同时指出上合组织在其中发挥正向作用,可作为双方对接平台。4.从不同主体和具体功能两方视角分别探寻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模式与机制。模式方面:从主体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整体的“CN+1”(N≥5)、与联盟各国的“C1+1”、以上合组织为平台的“C2+SCO”以及借力小多边机制的“C2+MN”(N≥1)4种模式优难点,并指出具体推进中应综合使用,同步开展;从功能角度提出了自由贸易区、跨国经济走廊、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人文交流基地5种具体推进模式。其中,自贸区,尤以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模式为关键。对此,文章利用WITS-SMART模型,模拟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间不同阶段关税减让对双方贸易、福利效应及关税收入等方面的影响,论证出该FTA建设在经济效应上可行的结论。机制方面:从主体角度提出了以多边领导人高位协商为主的“CN+1”(N≥5),以双边政府首脑、总理+部长、地方政府、高级别工作组等为主的“C1+1”以及以企业对接、银行对接与融资对接为主的“E+F”3种对接机制;从功能角度提出了智库对话、政府磋商、跨国管理、监督反馈、法律协调、信息交流等6种具体推进机制。5.从主体推力、实体抓手、制度保障和推进原则四方面确立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具体路径。即以政、企、智、媒、民五方主体为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贸易便利化、产能合作与园区建设等为抓手,以规则构建、自贸区建设、人文互动为关键,以次区域、多边单项对接为先行,多措并举,同步推进。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不同主体和具体功能两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模式与机制给予了分别设计。二是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系统性分析论证了上合组织作为双方对接合作平台的可行性及其具体功能作用。三是在WITS-SMART模型框架下,基于HS6分位贸易数据模拟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间不同阶段性(短期和长期)关税减让对双方经济效应的影响。
李靖宇,张晨瑶[6](2012)在《国家重量级战略区域东北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探讨》文中提出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东北一直作为国家重量级的战略区域,与其他方位意义上的东部、中部、西部具有不同区域价值,目前很需要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来加以承托。然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一轮开发开放中,东北区域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重大课题,必须全方位透视东北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评估东北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价值,分析现存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做出战略对策创意: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构建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克服企业资金瓶颈,积极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行业壁垒;拓展创新产业路径,扩大新兴产业中的民营分量;推进海洋经济发展,鼓励民营经济参与海洋开发;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促进民营经济对接国际市场。只有这样,东北区域民营经济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发挥出市场主体作用,支撑东北作为国家重量级战略区域再上新台阶。
李道刚[7](2009)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效地方政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呈现逐年衰落态势。东北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变迁的滞后。在新形势下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关键是进行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特别是要推动政府转型,打造全新的积极有效的政府。本文综合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政府经济学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经济转型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战略定位,采用系统分析和制度分析方法,构建了“提出问题—构建理论—分析现状—对策研究”的研究路径,阐释了有效政府理论,剖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的制度缺陷,研究东北地方政府的特定角色、特殊职能进而构建有效政府模式。本文首先进行基本理论分析,它的作用在于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地方政府研究搭建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对有效政府的系统界定开始,分析有效政府的价值取向、效率内涵,论证了政府的公共性、服务性和有限性是有效政府的基本约束,三者间的协同构成了有效政府的有效性内涵和实现机理。政府追求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公共领域、服务模式、有限规模的基础之上,必须兼顾三者间的协调和平衡。理论分析之后本文对东北地方政府现状进行了剖析。东北的制度供给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需求,是东北经济运行的制度锁定。对东北地区来讲,要使整个地区经济制度能顺利退出锁定,政府职能的转换和管理制度的创新最为关键。本文建立了一个政府有效性实现机理的数学模型,结合东北地方政府运作机制的实际情况,在理论层面上对东北政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揭示了东北地方政府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即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实践中,管制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及其内生的政府主导型投资空间战略和数量战略,强化向竞争性领域投资,无限膨胀政府的职能限度,其结果便是政府无力在公共物品领域大有作为。对策研究是本文研究的现实落脚点。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粮食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生态保障区,对于全国的经济安全和科学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东北的振兴不仅关乎东北自身,更关乎全国的发展大局。东北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和转型,既要立足东北服务东北,也要立足全国服务全国。为此,东北有效地方政府模式在治理理念上体现为树立公共型政府理念、服务型政府理念和有限型政府理念;在政府角色和职能层面体现为“担任四种角色,发挥四大职能”,即“突出体制性做双重体制结构的构建者,突出公共性做全局利益的保障者,突出服务性做和谐社会的建设者,突出有限性做经济建设的调节者”。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效政府模式,蕴含了自利性与利他性、地方性与全国性的辩证统一,融合了公共性、服务性和有限性的基本属性,是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与发展需要,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约束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是建立有效政府的基础和前提。本章从政府有效性评估机制的层面为东北有效地方政府模式构建了约束机制和制度保障。在分析既有政府评估体制缺陷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的现实背景和发展要求,确立了东北地方政府有效性评估主体、评估指标和评估模型,并实证研究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省级政府的有效性,指明了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供给、适当控制政府规模、改善居民经济福利是政府提升有效性的基本路径。最后,本文借助有效政府理论、有效政府模式和政府有效性评估机制等研究成果,对东北地方政府如何提升有效性设计了具操作性的具体措施。
郭连成[8](2007)在《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路径探析》文中指出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始终是两国政府、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近几年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得到较快发展,但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与两国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不相称。因此,如何继续推进和深化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现已成为两国政府面临的共同任务。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实施,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迎来了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时期。
徐亿军[9](2006)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构想》文中指出中共中央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举措,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老工业基地振兴,也为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省份之一的黑龙江省,应紧紧把握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个核心,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应有之举,黑龙江省旅游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必将大有作为。
李靖宇,张璐[10](2005)在《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历史机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为实现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提供了历史机遇。在这一历史机遇面前,中俄双方既要认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俄罗斯开展经贸合作的区域优势,也要看清其中的消极因素,排除不利于双方经贸合作的现实障碍,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海关大有作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海关大有作为(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自信与创新驱动——老工业基地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关键词(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自信的评价性、总体性、养成性及当下重要性 |
1. 文化自信形成于文化成员对于母体文化的心理评价体系 |
2. 文化自信是对于生存其中的母体文化的综合性与总体性感受 |
3. 文化自信的心理养成与心理获得 |
4. 文化自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性 |
二、创新驱动的动力性与超常性 |
1. 驱动是社会发展论的动力学概念 |
2. 以创新为发展驱动是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实状况的深刻把握 |
3. 创新驱动是解决老工业基地主要矛盾的着力点 |
三、文化自信与创新驱动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社会实践中相互推升 |
1. 文化自信的历史当下化 |
2. 历史当下化的文化自信来于建构者的心理评价体系 |
3. 用创新驱动的当下性建构老工业基地人民群众的群体性文化自信,并通过文化自信激发更有力的创新驱动 |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4.1 优秀精神 |
1.4.2 中国精神 |
1.4.3 区域精神 |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
3.1.1 东北抗联精神 |
3.1.2 北大荒精神 |
3.1.3 大庆精神 |
3.1.4 铁人精神 |
3.1.5 大兴安岭精神 |
3.1.6 闯关东精神 |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
4.1.1 鲜明的地域性 |
4.1.2 广泛的包容性 |
4.1.3 艰苦的开拓性 |
4.1.4 奉献的无私性 |
4.1.5 优秀的传承性 |
4.1.6 先进的时代性 |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辽宁日报》关于东北振兴的新闻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核心概念 |
二、文献综述与评价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对象 |
第一章 《辽报》关于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现状 |
一、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数量 |
二、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版面 |
三、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 |
四、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体裁 |
五、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角度 |
六、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 |
第二章 《辽报》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作用与影响 |
一、新闻报道为东北振兴宣传提供舆论支持 |
(一)宣传振兴政策 |
(二)解读振兴战略 |
(三)参与振兴推进 |
二、新闻报道为东北振兴营造积极氛围 |
(一)助推东北转变旧观念 |
(二)描绘振兴美好前景 |
(三)为振兴引导正舆论 |
三、新闻报道推助东北形象传播 |
(一)塑造了东北城市新形象 |
(二)揭示了东北文化底蕴 |
第三章 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缺失与完善策略 |
一、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不足之处 |
(一)报道时机有待精确 |
(二)报道内容有待深化 |
(三)报道理念有待融合 |
二、完善东北振兴新闻报道的策略 |
(一)迎合时代、注重创新 |
(二)增加数量、注重深度 |
(三)强化传播、增强互动 |
(四)不断更新、拓展范围 |
(五)关注全面、致力多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 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制约黑龙江振兴发展问题症结的准确把脉 |
二、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 重点要实现五个方面的思想转变 |
(一) 要从不合时宜理念中解放出来,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
(二) 要从传统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 增强市场经济意识 |
(三) 要从条条框框限制中解放出来,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
(四) 要从狭隘地域局限中解放出来, 树立全局世界眼光 |
(五) 要从看摊守业求稳中解放出来, 展现奋发有为精神风貌 |
三、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 关键在三个层面解放思想 |
(一) 要努力在深化省情认识上解放思想,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
(二) 要努力在上下结合上解放思想,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省内省内外一切发展资源 |
(三) 要努力在制度创新上解放思想, 建立健全有利于振兴发展的体制机制 |
(5)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阐述与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理论基础阐述 |
一、国际贸易理论 |
二、区域一体化理论 |
三、区域合作理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特点 |
二、欧亚经济联盟的内涵、特点 |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概念界定 |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客观必然性 |
一、“一带”共建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一盟”摆脱内部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 |
三、区域一体化潮流推动的客观使然 |
四、中俄等国实现自我发展的现实路径 |
第二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现实基础 |
一、对接合作前提:覆盖区域重叠交叉,地缘基础明显 |
二、对接合作保障:双/多边机制丰富,政治互信良好 |
三、对接合作关键:贸易联系紧密,互补优势显着 |
四、对接合作动能:发展理念相近,战略规划高度契合 |
五、对接合作基石:人文基础坚实,主流社会亦普遍支持 |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现状、问题、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现状 |
一、政策沟通已达初步共识 |
二、设施联通成效显着 |
三、贸易畅通稳步发展 |
四、资金融通进展明显 |
五、民心相通日益深化 |
六、其他领域务实合作势头强劲 |
第二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问题 |
一、机制特性差异问题 |
二、深度对接能力与意愿问题 |
三、经济对接前景问题 |
四、技术服务标准迥异问题 |
五、务实合作经验不足问题 |
第三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机遇 |
一、中国加快“一带”沿线地区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机遇 |
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定期举办的平台机遇 |
三、受西方经济集团挑战下俄罗斯“向东看”的发展机遇 |
四、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推进下的区域合作机遇 |
第四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挑战 |
一、“一盟”内部发展挑战 |
二、“一盟”成员国对“一带”认知挑战 |
三、“一带一盟”区域内部安全挑战 |
四、来自西方世界外部挑战 |
五、多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 |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基本架构 |
第一节 “一带”与“一盟”各国发展战略对接 |
一、与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及远东开发战略相对接 |
二、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相对接 |
三、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稳定发展战略相对接 |
四、与白俄罗斯2030年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国家战略相对接 |
五、与亚美尼亚2014~2025发展战略相对接 |
第二节 “一带”与“一盟”各国务实合作领域对接 |
一、以设施对接为优先工程,构筑交通物流网 |
二、以贸易对接为首要标志,扩大经贸联系 |
三、以能源对接为基本内容,稳定供求关系 |
四、以产能对接为重点方向,提升产业价值链 |
五、以金融对接为关键突破,搭建跨国服务体系 |
六、以农业对接为重要补充,强化物质基础 |
第六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模式选择与机制构建 |
第一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主体模式探讨 |
一、与“一盟”整体的“CN+1”(N≥5)对接模式 |
二、与“一盟”各国的“C1+1”对接模式 |
三、以上合组织为平台的“C2+SCO”对接模式 |
四、借力小多边机制的“C2+MN”(N≥1)对接模式 |
第二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具体模式选择 |
一、自由贸易区模式,深化贸易联系 |
二、跨国经济走廊建模式,完善交通体系 |
三、跨境经济合作区模式,丰富投资方式 |
四、境外经贸合作区模式,创新企业合作 |
五、人文交流基地模式,构筑人文平台 |
第三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主体机制探讨 |
一、与“一盟”整体的“CN+1”(N≥5)的对接机制 |
二、与“一盟”各国政府的“C1+1”对接机制 |
三、各国企业与金融机构的“E+F”对接机制 |
第四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具体机制构建 |
一、多元化智库对话机制,凝聚各方智慧 |
二、常态化政府磋商机制,引导高位决策 |
三、长效化跨国管理机制,协调各国利益 |
四、动态化监督反馈机制,防范各类风险 |
五、多边化法律协调机制,强化制度优势 |
六、通畅化信息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
第七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以多方主体为推力,增进各方对接共识 |
一、坚持政府高位引导,对接规划编制先行 |
二、强化企业、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市场联动与融合发展 |
三、联合各方智库学界研究探讨,适时启动数据库建设 |
四、加强媒体互动交流,推进各方认知与理解 |
五、深化民间人文合作,培育国家价值共识 |
第二节 以实体项目为抓手,深化务实领域合作 |
一、着力加快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
二、有效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发展 |
三、继续深化产能合作与园区建设 |
四、积极打造多元融资平台 |
五、进一步优化项目参与方式 |
第三节 以规则对接与自贸区建设为关键,强化制度保障功能 |
一、加快标准体系的互认与构建,力促规则对接 |
二、坚持自贸区建设长期目标,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 |
三、适时推动人员往来便利化制度发展 |
第四节 以次区域合作为突破口,逐层拓展,逐步推广 |
一、率先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
二、以毗邻周边对接为着力点,逐层拓展 |
三、以多边单项合作为示范蓝本,逐步推广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7)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效地方政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3.1 政府职能理论综述 |
1.3.2 国外地方政府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地方政府研究综述 |
1.3.4 政府评价机制的研究综述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
1.4 理论框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有效政府的有效性内涵 |
2.1 政府研究的系统论 |
2.1.1 政府系统的定义 |
2.1.2 政府系统的特点 |
2.1.3 政府系统的组成 |
2.1.4 政府系统的协同 |
2.2 有效政府的价值取向 |
2.2.1 人本价值取向 |
2.2.2 公平价值取向 |
2.2.3 效率价值取向 |
2.2.4 民主价值取向 |
2.3 有效政府的有效性内涵 |
2.3.1 公共性约束因子 |
2.3.2 服务性约束因子 |
2.3.3 有限性约束因子 |
2.3.4 三维约束因子的协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振兴中地方政府功能分析 |
3.1 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变迁 |
3.1.1 东北经济U型变迁 |
3.1.2 东北社会结构异化 |
3.2 东北地区衰落的制度分析 |
3.2.1 从正式制度层面来分析 |
3.2.2 从非正式制度层面来分析 |
3.3 东北地方政府的功能定位 |
3.3.1 政府的职能转换与东北地区产权制度创新相协同 |
3.3.2 职能转换与东北地区市场化改革相协同 |
3.3.3 政府职能转换与地区文化再造相协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方政府的有效性现状分析 |
4.1 东北地方政府有效性缺失表现 |
4.1.1 政府越位 |
4.1.2 政府错位 |
4.1.3 政府缺位 |
4.2 东北地方政府有效性缺失原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效地方政府模式 |
5.1 东北有效地方政府的内涵 |
5.2 东北有效地方政府的治理理念 |
5.2.1 树立公共政府的理念 |
5.2.2 树立服务政府的理念 |
5.2.3 树立有限政府的理念 |
5.3 东北有效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 |
5.3.1 突出体制性做双重体制结构的构建者 |
5.3.2 突出公共性做全局利益的保障者 |
5.3.3 突出服务性做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
5.3.4 突出有限性做经济建设的调节者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方政府有效性评估机制 |
6.1 政府有效性评估的现状分析 |
6.1.1 政府有效性评估形式 |
6.1.2 政府有效性评估缺陷 |
6.2 政府有效性评估体制设计 |
6.2.1 评估原则 |
6.2.2 评估主体 |
6.2.3 评估指标 |
6.3 东北地方政府的有效性评估应用 |
6.3.1 模糊积分模型评估方法 |
6.3.2 模型样本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6.3.3 模型的运算及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东北地方政府有效性重构 |
7.1 推动体制变迁构建双重体制 |
7.2 优化公共供给保障全局利益 |
7.3 深化制度改革调节经济发展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态势与基本特点 |
三、东西并进, 推动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升级 |
(一) 中俄毗邻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对双方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1.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西部大开发 |
2.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推动双方毗邻地区的经济发展 |
3.中俄区域经济合作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
(二) 东西并进, 推动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升级的措施 |
1.消除障碍, 完善合作机制, 努力构建中俄毗邻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互动的新模式 |
2.深化中俄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合作 |
3.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提升两国毗邻地区的合作水平 |
(9)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发展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关系 |
(一) 东北大振兴为黑龙江省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
(二) 东北大振兴对黑龙江省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三)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和改善投资环境 |
(四) 旅游业是东北振兴的重要参与者 |
二、黑龙江省旅游业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
(一) 旅游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 |
(二) 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比较完善 |
(三) 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
(四) 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对外贸易中心 |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构想 |
(一) 强化八大系列旅游产品, 建设旅游大省、旅游强省, 提高核心竞争力 |
1.强化会展旅游。 |
2.强化度假、疗养保健旅游。 |
3.强化红色之旅。 |
4.强化工、农业旅游。 |
5.强化文化旅游。 |
6.强化节庆旅游。 |
7.强化购物旅游。 |
8.强化美食旅游。 |
(二) 整合旅游资源, 打造东北旅游经济板块和旅游品牌, 谋求区域旅游大联合 |
(三) 发展边境旅游, 科学构筑对俄旅游网络, 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 |
(四) 发挥冰雪旅游优势, 实施品牌战略, 塑造黑龙江——“中国冰雪旅游胜地”形象 |
(10)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历史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为实现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目标提供了历史机遇 |
(一) 认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俄罗斯开展经贸合作的区域优势, 进一步加快双方经贸合作步伐。 |
(二) 看清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俄罗斯开展经贸合作的消极因素, 排除不利于双方经贸合作的现实障碍。 |
(三) 正确处理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俄罗斯开展经贸合作的竞争关系, 争取经贸合作双赢。 |
二、俄罗斯希望在东北地区抢占先机, 为实现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目标尽力 |
(一) 以积极姿态回应中方的建议 |
(二) 重视经贸合作的落实和俄中传统友谊的发展 |
三、双方在推进经贸合作进程中已经看准了重点突破领域, 为实现中俄两国经贸 |
(一) 中俄两国加强能源领域合作, 把握好双方经贸合作的战略切入点 |
(二) 中俄两国加强科技领域合作, 使潜在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 |
(三) 中俄两国加强服务领域合作, 致力于优化双方经贸合作的软环境 |
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海关大有作为(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自信与创新驱动——老工业基地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关键词[J]. 石竹青. 理论界, 2021(03)
-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辽宁日报》关于东北振兴的新闻报道研究[D]. 张婷鹤.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8)
- [4]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J]. 华雷. 理论探讨, 2019(03)
- [5]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D]. 向洁. 新疆大学, 2018(12)
- [6]国家重量级战略区域东北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探讨[J]. 李靖宇,张晨瑶. 东北亚论坛, 2012(02)
- [7]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效地方政府模式研究[D]. 李道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05)
- [8]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路径探析[J]. 郭连成. 东北亚论坛, 2007(03)
- [9]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构想[J]. 徐亿军. 商业研究, 2006(08)
- [10]中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历史机遇[J]. 李靖宇,张璐. 和平与发展, 2005(04)
标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论文; 欧亚经济联盟论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东北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