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俊[1](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和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劳动观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劳动实践,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新时代劳动观,既有利于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因此,加强大学生劳动观培养,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增强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科学化水平,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以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研究,着力回应当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该部分在阐释劳动、劳动观、新时代劳动观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时代意义,即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奋斗幸福观。第二,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理论基础及思想来源进行了深入挖掘。该部分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思想,包括劳动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作用,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观培养理论基础;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劳动思想,包括“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四个尊重”的方针,“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荣辱观,“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归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劳动的思想,包括“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勤劳风尚,“宁俭勿奢”的节俭美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夙夜在公”的奉献品质。第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经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时代三个历史时期。历史经验表明,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必须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充分发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育人作用,劳动观培养需要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第四,运用实证调查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诸如劳动价值认知趋向功利化、劳动态度倾向消极化、艰苦奋斗和创新的劳动精神缺失、诚信和生态劳动理念欠缺等问题。导致当代大学生劳动观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高校忽视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家庭劳动观培养普遍缺失、受到社会不公正劳动分配现象的影响。第五,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原则和内容。为使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认知,热爱劳动的情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诚实、守法、生态的劳动信念,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内容应为马克思主义劳动基本理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教育、劳模精神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生态劳动理念教育。第六,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对策。一是坚持发挥课堂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劳动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作用,挖掘专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资源,增强就业、创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功能;二是重视以劳动实践教育助推大学生劳动观培养。创新劳动实践教学,积极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教育,注重生产劳动实践教育,拓展服务性劳动实践教育;三是营造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文化环境,打造崇尚劳动的网络文化环境,优化校园劳动文化环境,创设良好的家庭劳动文化环境;四是完善劳动观培养的制度保障。确立劳动观培养的物质保障机制,健全劳动观培养的高校管理制度,完善协同育人的劳动观培养机制。总之,本文力求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借鉴。
杨雨诺[2](2021)在《马克思就业理论视域下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就业问题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中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新时代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女性中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其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马克思就业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初期,马克思在对就业问题的长期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中,形成了深刻的见解。马克思对青年职业的选择提出了科学的意见;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揭示了失业的产生与根源;对社会主义的畅想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就业形态。研究马克思就业理论有助于为国家重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为社会理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为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提供理论遵循。通过具体的问卷调查发现,与男大学生相比,新时代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择业观念不够理性、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导致就业缺乏竞争力;第二基本生育问题增加企业用人成本导致就业性别歧视;第三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执行率低下导致法律保障略显乏力。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多方面协同发力,本文充分基于马克思就业理论,客观分析了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状况、主要问题以及问题成因,并提出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具体思路。第一加强学校教育,要把文化教育与社会需求充分对接,教育女大学生做好职业选择与规划,同时提升女大学生整体素质;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容量,要促进中小企业与农业的发展,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重视非正规就业的补充作用;第三推进国家法制建设,促进劳动力合理配置,不断完善女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更加合理的就业市场规则,构建更加公平的大学生就业环境。总之,马克思就业理论对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问卷调查结果与马克思就业理论结合能够对新时代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作科学归因并最终提出可预期的问题解决思路。
欧阳润[3](2020)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遇到40年未有之复杂局面、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等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波动频繁,各类就业观念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为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多元、多维、协同、系统的就业育人体系,选拔好、培育好青年大学生,增强思政育人实效,有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对于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大价值。本研究把“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互通”作为理论逻辑,对大思政和就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作了界定,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从理论视角和社会视角阐述了就业教育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把“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价值逻辑,通过对双一流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高校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选择了部分学工干部、就业指导老师、一线辅导员、校外导师、企业HR、大学生个体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重点了解分析不同区域、男女生就业价值观的倾向,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依据。以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的分析结果和笔者近20年的就业教育工作经验为现实基础,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大学生六个方面追根溯源,探究原因,主要为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等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本论文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为基础,展开了对策研究:提出要构造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家庭、高校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实施大学生自我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打造思政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四方协同的思政课堂,健全就业机制、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鄂义强[4](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闫佳丽[5](2020)在《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面对当前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积极发挥人力资本边际效益是维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本动力。正如萨缪尔森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认为某一要素持续增加至某一值时其单位产量会呈下降趋势,我国高校毕业生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不少沿海发达地区已出现“人才贬值”的现象。与此同时在经济不发达的基层地区即使国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却仍有大量岗位空缺,这主要在于大学生受传统的就业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影响,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无法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个体行为选择均受场域因素影响,家庭作为个体学习成长的第一场域其文化资本对个体的行为偏好、思维逻辑以及认知观念具有重要的解释意义。因此,以家庭文化资本为研究视角探讨家庭场域与新疆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关系,对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预测大学生基层就业行为,指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新疆地区6所高校的1096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家庭中文化资本关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为更加精准有效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本文试图以家庭文化资本为研究视角探究以下三个问题:1)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否存在相关性?2)不同水平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有何差异?3)家庭文化资本是怎样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将家庭文化资本划分为具体化文化资本、客观化文化资本和体制化文化资本,在尽可能涵盖以往文献中关于家庭文化资本的考察指标的前提下,根据家庭文化资本发展内涵及研究需要将具体化文化资本分为家庭教养方式和个体性格优势,客观化文化资本分为家庭阅读量和家庭文化产品占有量,体制化文化资本分为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类型和父母政治面貌,利用SPSS22.0软件对各维度家庭文化资本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差异分析以及OLS回归分析。另外,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案例法和归因分析法对6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并针对上述问题得出以下结果:1)家庭文化资本的三个维度均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存在显着相关性。2)家庭文化资本各维度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差异性。3)家庭文化资本各维度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基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整体贡献度不强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情况具体表现为:1)具体化文化资本是解释个体行为内在逻辑的核心因素。其通过家庭教养方式对个体言谈举止、行为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个体就业意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是个体选择融入社会的参考因素,阅读氛围和艺术欣赏能力对其日后职业选择偏好有显着的影响作用。3)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是个体就业过程中强有力的外部解释因素,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和政治面貌对均与家庭经济水平存在相关性,是个体基层就业过程中有力的外部干扰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各维度家庭文化资本相互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良好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劳动力市场对基层就业的传统印象正在被逐步打破,越来越多的家庭认可并接纳基层就业单位,但仍存在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强度不足,真正了解基层就业政策的毕业生占比较低等问题。对此,政府应向经济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实现整个社会文化资本的平衡分布从而整体提升人力资本的格局意识;高校要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的就业观,加强对基层地区的宣传从根本上扭转大学生传统的择业观;家长要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善于发掘和丰富现有的文化资本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汤颖[6](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规模虽越来越大,但在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却存在着明显差距,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短缺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矛盾是因高校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不吻合引起的,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因而,可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调控性思维,促使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从而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基于以上认识,选取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求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优化路径。通过对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类设置、专业布局及专业布点等几个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低成本专业增长过快;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群集聚效应难以彰显;专业内涵建设不足。这是由政府、社会及高校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共同造成的。从政府层面看:政府行政权力冲击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相关法律及资金适时供给乏力;有效而完善的专业评估体系匮乏;有关专业前景预测性不足。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行业参与意识薄弱;社会对人才需求信息的反馈具有滞后性;社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从高校层面来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定位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偏差及质量观念淡薄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立足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及其成因分析的同时合理吸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本科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积累的诸多经验与教训。总的来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遵循如下原则: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政府、社会与高校这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应共同发力。具体地,政府层面上,应界定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角色,落实并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人才供求与专业设置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并完善综合性的专业质量监管体系。社会层面上,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作用。高校层面上,应坚持科学而合理的办学定位;建立健全预警及退出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的适应性与协调性,培育特色专业并形成集群效应;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毛根平[7](2019)在《钢铁企业人才需求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以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钢铁企业改革将迫在眉睫。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排放量等任务,必须靠引进大量人才来解决。随着钢铁企业吨钢利润低,设备陈旧等原因,其内都在自发地开展降低产能,甚至效益排名靠后的企业选择了直接关停,造成了大量钢铁工人下岗,整个钢铁其业现已面临着其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中国许多行业人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用人大户的钢铁企业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影响。近几年来,钢铁行业整体面临亏损和国家去产能政策的影响,钢铁产业集中度低、钢铁产品结构不合理、钢铁企业只能通过降本增效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钢铁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钢铁企业大量裁员的同时对用人要求做“少而精”,因此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和思考。本文基于钢铁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和对策进行研究。笔者采取文献查阅,案列实证分析法这两个方法来进行研究。本文的分五个组成部分。首先主要介绍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及国内国外研究,分析了国内国外现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与借鉴。其次是研究了就业理论,将就业理论分为传统就业理论和现代经济学就业理论,分别包括就业自动均衡理论、经济周期波动论、熊皮特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理论、菲利普斯曲线、后凯恩斯主流派的就业理论、货币主义就业学说;再次对钢铁企业人才现状、人才结构、需求变化与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研究,分别介绍了钢铁企业的现状及人才队伍的现状,对大学生就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然后,充分利用SWOT的分析方法,对钢铁企业转型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别阐述了钢铁企业转型对大学生就业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大学生就业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根据研究的基础提出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思考,主要提出了以下对策:(1)提高钢铁企业就业环境;(2)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培养体系;(3)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改革;(4)大学生自身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就业;(5)对于高校提升钢铁专业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建议。通过对钢铁企业在当前用人需求变化的研究,希望能够给钢铁企业招聘人才提供有效的帮助,给大学毕业生的培养、就业和使用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陈沛酉[8](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任雨琪[9](2019)在《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困境调查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恢复高考政策后,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尤其是1999年开始实施大学扩招政策和2000年取消应届生包分配制度后,每到毕业季,大学生就业难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就业市场用工状态趋于饱和。在2018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要消除性别歧视,使更加公平的就业成为我国发展的亮点。尽管我国宪法已将男女平等写入基本国策,但由于父权制背景下的传统性别观念深入人心,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抉择时,受到传统劳动分工意识影响,使其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劣势。女性作为历史进程中重要的一员,而女大学生又代表其中高知识高学历的部分,能够平等就业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女性地位。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归纳国内外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了解到目前国外大多针对的是女性群体的就业问题研究,偏重于理论框架的建构,而国内学者更多是借用国外的理论来分析当下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其中大部分是关于就业难成因和对策的研究。以此为借鉴,确定研究方向,并展开对该问题的探索。其次,借助社会性别理论和社会建构论作为理论依据,并使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困境问题及成因。本次研究选取S大学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535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选取6名女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在对调查数据和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之后,发现自然性别观念深深扎根于女大学生的家庭环境中,其中“重男轻女”观念使得家族资源向手足倾斜;女大学生自身也受到“重男轻女”观念影响,导致其家庭观念重且职业定位低,无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应对就业困境;劳动力市场上由“男性权威”主导话语权,女大学生在其中处于劣势;平等就业法律法规实施难,对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小,同时促进平等就业的法规又会引发隐性就业歧视。以上导致了如今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通过以上分析,以社会性别理论、社会建构理论和生理决定论为切入点,重点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切入,提出改善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建议:女大学生群体应树立并践行男女平等的就业观;政府要完善生育保障制度并健全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对于男性经验主导的社会环境要增加女性决策的话语权并设立解决就业歧视专门机构;大众媒体应塑造女性正面职场形象,构建男女平等的舆论平台。
梁晓芳[10](2019)在《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研究 ——以江西省四所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研究生整体规模的发展,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凸显。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与择业观念密切相关,其择业观状况如何,关系到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本研究以江西省四所高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围绕择业观的四个维度择业动机、择业认知、择业期望和择业态度来设计问题,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个体进行调查,了解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的现状,试图找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形成的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探索引导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树立科学合理择业观的策略。通过调查发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动机较为强烈;择业意识清晰,定位富有弹性;择业期望较高,总体上比较理性,注重个体的满足;择业态度比较积极,但对未来职业发展比较模糊。在影响因素上,根据均值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排在前十二位的因素为:自身能力水平、个人价值观、个人知识水平、就业供求市场、学科专业背景、社会经济发展、就读学校声誉、国家政策导向与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并列第八)、成长环境和社会实践经历(并列第九)、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维度之间对择业观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观要适应职业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国家和社会方面应加强政策保障,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注重择业观教育;家庭要转变思想,合理期望,了解就业形势,注重引导;个人要通过主观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和知识水平,树立科学合理的择业观念。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1 理论联系实际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1.3.3 调查研究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 劳动的内涵 |
2.1.1 劳动的基本含义 |
2.1.2 劳动的特征 |
2.1.3 劳动的作用 |
2.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界定 |
2.2.1 劳动观的基本含义 |
2.2.2 新时代劳动观的基本内涵 |
2.2.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含义 |
2.3 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时代价值 |
2.3.1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3.2 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2.3.3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奋斗幸福观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理论基础及思想来源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思想 |
3.1.1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
3.1.2 劳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解放 |
3.1.3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3.1.4 倡导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劳动态度 |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劳动思想 |
3.2.1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思想 |
3.2.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
3.2.3 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 |
3.2.4 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荣辱观 |
3.2.5 倡导“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劳动的思想 |
3.3.1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
3.3.2 “宁俭勿奢” |
3.3.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3.3.4 “夙夜在公” |
第4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 |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发展历程 |
4.1.1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
4.1.2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
4.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
4.2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基本经验 |
4.2.1 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4.2.2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
4.2.3 充分发挥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育人作用 |
4.2.4 劳动观培养需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现状分析 |
5.1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的主流积极向上 |
5.1.1 具有正确的劳动认知 |
5.1.2 热爱劳动 |
5.1.3 具有积极的劳动精神 |
5.1.4 劳动信念坚定 |
5.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 |
5.2.1 劳动价值认知趋向功利化 |
5.2.2 劳动态度倾向消极化 |
5.2.3 艰苦奋斗及创新劳动精神缺失 |
5.2.4 诚信与生态劳动理念欠缺 |
5.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1 高校忽视大学生劳动培养 |
5.3.2 家庭劳动观培养普遍缺失 |
5.3.3 受到社会不公正劳动分配现象的影响 |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原则与内容 |
6.1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原则 |
6.1.1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
6.1.2 劳动理论和劳动实践相结合 |
6.1.3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
6.1.4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
6.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内容 |
6.2.1 马克思主义劳动基本理论教育 |
6.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教育 |
6.2.3 劳模精神教育 |
6.2.4 创新创业教育 |
6.2.5 劳动法律法规教育 |
6.2.6 生态劳动理念教育 |
第7章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的对策 |
7.1 发挥课堂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
7.1.1 发挥劳动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
7.1.2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劳动观培养中的作用 |
7.1.3 挖掘专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资源 |
7.1.4 增强就业及创业课程的劳动观培养功能 |
7.2 以劳动实践教育助推大学生劳动观培养 |
7.2.1 创新劳动实践教学 |
7.2.2 积极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教育 |
7.2.3 注重生产劳动实践教育 |
7.2.4 拓展服务性劳动实践教育 |
7.3 营造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 |
7.3.1 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文化环境 |
7.3.2 打造崇尚劳动的网络文化环境 |
7.3.3 优化校园劳动文化环境 |
7.3.4 创设良好的家庭劳动文化环境 |
7.4 完善劳动观培养的制度保障 |
7.4.1 确立劳动观培养的物质保障机制 |
7.4.2 健全劳动观培养的高校管理制度 |
7.4.3 完善协同育人的劳动观培养机制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马克思就业理论视域下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可行性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行性研究 |
1.4.3 创新与不足 |
2.马克思就业理论与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概述 |
2.1 马克思就业理论概述 |
2.1.1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主要来源 |
2.1.2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3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理论特征 |
2.1.4 马克思就业理论在中国的创新与实践 |
2.2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概述 |
2.2.1 就业 |
2.2.2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的内涵 |
2.2.3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的新要求 |
2.3 马克思就业理论对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义 |
2.3.1 为国家重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
2.3.2 为社会理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
2.3.3 为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提供理论遵循 |
3.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
3.2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取得的成绩 |
3.2.1 就业规模持续增加 |
3.2.2 人员素质显着提高 |
3.2.3 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
3.3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能力欠缺影响职业选择 |
3.3.2 求职过程遭遇性别偏见 |
3.3.3 法律法规保障力度不足 |
3.4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
3.4.1 女大学生就业观念缺乏深入的引导 |
3.4.2 技术进步与资本蓄积加剧就业竞争 |
3.4.3 市场配置环境下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4.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 |
4.1 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女大学生整体素质 |
4.1.1 促进文化教育与社会需求充分对接 |
4.1.2 指导女大学生做好职业选择与规划 |
4.1.3 提升女大学生整体素质扩大就业面 |
4.2 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容量 |
4.2.1 促进中小企业与农业发展 |
4.2.2 重视非正规就业补充作用 |
4.2.3 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
4.3 加强市场法治保障,合理配置劳动力 |
4.3.1 不断完善女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 |
4.3.2 制定更加合理的就业市场规则 |
4.3.3 构建更公平的大学生就业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后记)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大思政的概念及内涵 |
1.1.1 大思政的内涵 |
1.1.2 大思政的基本特征 |
1.2 大学生就业教育及相关概念 |
1.2.1 就业概念 |
1.2.2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
1.2.3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 |
1.2.4 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历史进程 |
1.3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
1.3.1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通性 |
1.3.2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性 |
第2章 就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教育相关的理论 |
2.1.1 劳动分工理论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3 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2.2 中共历代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1 毛泽东有关就业教育的思想 |
2.2.2 邓小平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3 江泽民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4 胡锦涛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5 习近平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就业教育的理论借鉴 |
2.3.1 职业选择匹配理论 |
2.3.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3.3 职业锚理论 |
2.3.4 其他相关的理论 |
2.4 实证分析的社会视角 |
2.4.1 双元结构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框架 |
3.1.2 调查问卷的总体安排 |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开展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3.3.1 样本结果分析 |
3.3.2 交叉性结果分析 |
第4章 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
4.1 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 |
4.1.1 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挑战 |
4.1.2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问题 |
4.1.3 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冲击 |
4.1.4 封建传统腐朽文化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侵袭 |
4.2 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 |
4.2.1 政策引导有缺位 |
4.2.2 就业监管有缺失 |
4.2.3 信用体系不完善 |
4.2.4 大学生实习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
4.3 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 |
4.3.1 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 |
4.3.2 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
4.3.3 就业教育理念稍显滞后 |
4.3.4 就业教育保障体系弱化 |
4.4 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 |
4.4.1 选才标准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匹配度还需提升 |
4.4.2 用人标准存在歧视的现象 |
4.5 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 |
4.5.1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
4.5.2 参与就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
4.6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 |
4.6.1 责任意识 |
4.6.2 就业观念 |
4.6.3 就业适应 |
4.6.4 就业态度 |
第5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工作原则 |
5.1.3 育人模式 |
5.1.4 实施内容 |
5.2 构造“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 |
5.2.1 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 |
5.2.2 政府要完善服务体系 |
5.2.3 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 |
5.2.4 用人单位要健全公平机制 |
5.2.5 家庭要构建和谐环境 |
5.3 实施大学生“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 |
5.3.1 大学生自我教育 |
5.3.2 职业素养教育 |
5.3.3 职业规划教育 |
5.3.4 社会实践教育 |
5.4 打造“四方协同”的课堂思政 |
5.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作用 |
5.4.2 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教育 |
5.4.3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引导元素 |
5.4.4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
5.5 健全“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
5.5.1 优化就业机制保障 |
5.5.2 优化激励就业机制 |
5.5.3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关于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思路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四、研究重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家庭文化资本 |
(二)基层范围界定 |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形式 |
六、问题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一、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研究 |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 |
(二)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 |
三、文献评述 |
四、理论基础 |
(一)家庭文化资本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三、研究对象 |
(一)问卷发放对象 |
(二)访谈对象 |
四、研究工具 |
五、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一)相关变量指标的选取 |
(二)相关指标的操作化说明 |
六、信效度检验及因子分析 |
(一)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二)因子分析 |
第三章 家庭文化资本、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现状描述 |
一、家庭文化资本情况扫描 |
(一)家庭文化资本各维度的情况描述 |
(二)具体化文化资本 |
(三)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 |
(四)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 |
(五)大学生家庭文化资本差异分析 |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情况扫描 |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情况描述 |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差异分析 |
三、小结与讨论 |
(一)家庭文化资本情况 |
(二)家庭文化资本差异情况 |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情况 |
(四)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差异情况 |
第四章 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分析 |
一、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
(一)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检验 |
(二)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 |
(三)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
二、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
(一)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检验 |
(二)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 |
(三)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
三、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
(一)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检验 |
(二)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 |
(三)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
四、小结与讨论 |
(一)小结 |
(二)讨论 |
第五章 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讨论 |
一、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动机 |
(一)经济需要 |
(二)价值需要 |
二、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态度 |
(一)积极态度 |
(二)消极态度 |
三、小结 |
第六章 引导大学生科学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
一、社会层面 |
二、学校层面 |
三、家庭层面 |
反思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3 研究思路及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
2.1.2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
2.1.3 专业与专业调整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求与供给理论 |
2.2.2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反思 |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3.2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基本信息 |
3.2.1 调查高校发展概述 |
3.2.2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现状 |
3.3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3.3.1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
3.3.2 供给侧结构性视域审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路径分析 |
4.1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相关经验分析 |
4.1.1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变迁与特点分析 |
4.1.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经验的观察与借鉴 |
4.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 |
4.2.1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 |
4.2.2 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 |
4.2.3 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 |
4.2.4 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 |
4.2.5 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路径 |
4.3.1 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2 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3 高校微观层面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高校专业布点统计简表 |
附录2 调查高校2013-2017年专业新增及撤销情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钢铁企业人才需求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以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 理论基础 |
2.1 传统就业理论 |
2.2 现代经济学就业理论 |
3 钢铁企业人才现状与就业情况 |
3.1 钢铁企业现状与转型 |
3.1.1 钢铁企业人才需求变化 |
3.1.2 钢铁企业面临的问题 |
3.1.3 钢铁企业转型方向 |
3.2 钢铁企业人才现状与特点 |
3.3 钢铁企业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
3.3.1 调查内容 |
3.3.2 调查分析 |
3.3.3 调查结论 |
4 钢铁企业转型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SWOT分析 |
4.1 钢铁企业转型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机遇 |
4.1.1 自主创新转型给研究类大学毕业生带来就业机会 |
4.1.2 智能制造转型给人工智能方向的大学毕业生带来就业机会 |
4.1.3 绿色制造转型给环境保护类的大学毕业生带来就业机会 |
4.1.4 钢铁企业转型招聘需求分析 |
4.2 钢铁企业转型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挑战 |
4.2.1 内部员工消化大幅度减少人员的招聘 |
4.2.2 减少对传统钢铁类毕业生的招聘 |
4.3 大学生就业的优势 |
4.3.1 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较强 |
4.3.2 就业渠道多 |
4.3.3 实习渠道多 |
4.4 大学生就业的劣势 |
4.4.1 大学生就业岗位分配不均衡 |
4.4.2 大学生就业机会不公平 |
4.4.3 大学生就业地区的选择不均衡 |
5 促进钢铁企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
5.1 钢铁企业层面 |
5.1.1 要营造良好好环境,吸引优秀大学生 |
5.1.2 要加强和高校的合作,构建人才联合培养体系 |
5.2 高校层面 |
5.2.1 加强就业研究,培养高质量毕业生 |
5.2.2 加强钢铁行业大学生的复合型能力培养 |
5.3 政府部门层面要加强钢铁类大学生就业支持 |
5.4 大学生层面自身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钢铁企业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 |
致谢 |
(8)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职业院校 |
二、组织转型 |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文献考察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延伸个案法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组织文化整合 |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困境调查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域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女大学生 |
2.1.2 女大学生就业 |
2.1.3 社会性别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性别理论 |
2.2.2 社会建构论 |
2.2.3 生理决定论 |
3 女大学生就业困境调查分析 |
3.1 研究样本情况介绍 |
3.2 S大学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描述性分析 |
3.2.1 S大学女大学生就业困境自身情况分析 |
3.2.2 S大学女大学生家庭情况分析 |
3.2.3 女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情况分析 |
3.2.4 平等就业法律法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
3.3 样本自身特征与重男轻女感受度的分析 |
3.3.1 差异性分析 |
3.3.2 相关性分析 |
3.4 样本自身特征与就业歧视感受度的分析 |
3.4.1 差异性分析 |
3.4.2 差异性与相关性分析 |
3.5 访谈结果分析 |
3.5.1 访谈案例 |
3.5.2 访谈结果 |
4 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成因分析 |
4.1 自然性别意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观念 |
4.2 家庭教化影响女大学生职业规划 |
4.3 “男性权威”影响女大学生职业发展 |
4.4 法律法规影响职场用人态度 |
5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对策 |
5.1 女大学生积极面对就业困境 |
5.1.1 树立男女平等就业观 |
5.1.2 践行男女平等就业观 |
5.2 政府有效改善就业困境 |
5.2.1 完善生育保障制度 |
5.2.2 健全就业法律法规 |
5.2.3 设立反就业歧视机构 |
5.2.4 增加女性决策话语权 |
5.3 媒体正面引导女大学生就业 |
5.3.1 塑造女性正面职场形象 |
5.3.2 构建男女平等舆论平台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女大学生就业困境调查问卷 |
附录 B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访谈提纲 |
附录 C 女大学生就业困境--以山西省五所高校为例访谈资料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研究 ——以江西省四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
1.1.2 择业观在个体职业发展中的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教育学 |
2.1.2 教育学研究生 |
2.1.3 择业 |
2.1.4 择业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特质—因素理论 |
2.2.2 理性选择理论 |
2.2.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问卷设计与统计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3.1.2 测量维度设计 |
3.1.3 问卷设计 |
3.1.4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
3.1.5 数据分析方法 |
3.2 问卷试测 |
3.2.1 信效度分析 |
3.2.2 题项适切性检验 |
3.3 问卷的正式施测 |
3.4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4.1 问卷描述性统计 |
3.4.2 关于择业动机的分析 |
3.4.3 关于择业认知的分析 |
3.4.4 关于择业期望的分析 |
3.4.5 关于择业态度的分析 |
第4章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择业观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
4.2 社会因素分析 |
4.3 学校因素分析 |
4.4 家庭因素分析 |
4.5 个人因素分析 |
第5章 对策建议 |
5.1 国家和社会方面: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
5.1.1 优化外部就业环境 |
5.1.2 避偏见重能力 |
5.2 学校方面: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 |
5.2.1 以产教融合为导向推进课程改革 |
5.2.2 加强择业观教育 |
5.2.3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
5.3 家庭方面: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
5.3.1 转变传统的观念 |
5.3.2 加强引导 |
5.4 个人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 |
5.4.1 学会自我规划,提升能力水平 |
5.4.2 分清价值分类,端正择业价值取向 |
5.4.3 树立适应时代和自身发展的择业观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养研究[D]. 李文俊. 辽宁大学, 2021(02)
- [2]马克思就业理论视域下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杨雨诺.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欧阳润. 南昌大学, 2020(02)
- [4]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D]. 闫佳丽.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D]. 汤颖.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7]钢铁企业人才需求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以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 毛根平.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4)
- [8]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9]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困境调查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任雨琪.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研究 ——以江西省四所高校为例[D]. 梁晓芳.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