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cr-abl反义寡核苷酸、白介素-2体外净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的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杨兆娜[1](2021)在《TRIB3调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脂代谢异常及促进MYC驱动淋巴瘤进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肿瘤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尽管目前治疗已取得一定进展,但肿瘤复发、转移和耐药仍然是目前临床治疗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待攻克的难关。压力应激蛋白TRIB3(Tribbles Homologue 3)包含Ser/Thr激酶结构域却无激酶的催化活性,其生物学功能通常主要依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实现。我们前期探索TRIB3在多种实体肿瘤和白血病中的作用和机制,发现在不同肿瘤中该蛋白通过与多种重要促癌蛋白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代谢、增殖、干性等生物学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蛋白相互作用参与或决定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促进包括白血病、结直肠癌、黑色素瘤、肝癌、肺癌、三阴性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属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M3型,该疾病主要由融合蛋白PML-RARα诱发。我们前期研究发现,TRIB3在APL样本中表达升高,高表达的TRIB3通过与PML-RARα相互作用,抑制其泛素化及降解,维持PML-RARα的稳定性来介导APL的发生和疾病进展。尽管在APL治疗中,使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治疗能显着提高其治愈率,但是一线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引发耐药、复发以及脂质代谢异常等问题。虽然APL患者在一线治疗过程中常出现脂代谢紊乱,但其脂代谢异常机制及初诊病人的脂质水平并不清楚。本论文第一部分基于APL治疗存在的临床问题,探索APL患者治疗前后脂质代谢异常的具体生物学机制。通过回顾性临床数据分析,我们发现APL患者治疗前后脂质代谢异常。进一步我们发现APL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出现TRIB3的高表达,TRIB3通过与PML-RARα相互作用,妨碍脂代谢受体PPARγ与其配基RXR结合,促进PPARy降解,抑制PPARγ转录活性来介导APL原发和治疗过程后的脂质代谢异常。而联用降脂药PPAR的激动剂(非诺贝特),ATRA/As2O3可增强抗白血病效果并缓解病人血脂异常。该研究为临床使用降脂药与ATRA/As2O3联用治疗APL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潜在治疗策略。淋巴瘤是由病毒、放射线等因素诱发的不同于白血病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我国淋巴瘤患者大部分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病率明显提升。NHL的复发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而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是导致淋巴瘤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靶向肿瘤起始细胞或肿瘤干细胞已经成为淋巴瘤治疗的首要目标,而降低关键原癌蛋白的表达则被认为是清除淋巴瘤干细胞的新型策略。本论文第二部分主要集中于假性激酶TRIB3在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探究,我们发现TRIB3在淋巴瘤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的TRIB3与淋巴瘤疾病进程密切相关。自发淋巴瘤转基因小鼠中敲除TRIB3能够明显抑制小鼠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上,我们发现TRIB3通过与致癌蛋白MYC相互作用,妨碍E3泛素连接酶UBE3B介导的MYC泛素化及降解,维持MYC蛋白的稳定性来维持淋巴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干性,从而促进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首次发现假性激酶TRIB3促进淋巴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从分子、细胞、动物水平结合PDX模型验证TRIB3促进淋巴瘤发生发展的关键调控机制,同时发现干预措施并提供淋巴瘤的治疗新策略。本论文围绕假性激酶TRIB3参与APL脂质代谢异常和淋巴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论文第一部分详细阐述TRIB3介导初诊和治疗后APL脂代谢异常的机制,为临床使用降脂药与ATRA/As2O3联用治疗APL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论文第二部分基于TRIB3促进MYC驱动淋巴瘤进展的机制,鉴定出介导MYC泛素化降解的E3泛素连接酶UBE3B,并提出阻断TRIB3/MYC相互作用治疗淋巴瘤的新策略。上述研究为血液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策略和新靶点,亦为抗肿瘤多肽药物研发奠定理论基础。
张莉[2](2020)在《miR-155靶向MafB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脑部因长时间缺血,血管再通血后加重缺血性损伤造成的。在CIRI过程中,活性氧的产生可引起脑脂质、蛋白质和DNA的氧化损伤,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目前CIRI治疗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挑战。CIRI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研究其相关基因功能对其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微小RNA(MicroRNA,miRNAs)是一组保守的、小的、非编码RNA,通常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可以调控靶基因表达。有研究证实,敲除miR-155通过调控RACK1表达和去活化MAPK/NF-κB和mTOR信号通路,进而可以保护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BV2炎性损伤。小胶质细胞可以产生炎性介质和神经毒性的化合物,如IL-1β、IL-6、TNF-α、活性氧、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E2等,它们均是脑缺血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决定因子。因此,miR-155可能在CIRI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afB,MAF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在人体组织中广泛表达,但在髓系细胞中含量特别高,有助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系的建立和维持。前期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MafB是miR-155的靶基因。另外,据研究表明,miR-155-5p可以通过靶向抑制MafB的表达,可以促进IL-6和GLP的表达,从而降低血糖。然而,miR-155靶向MafB在CIRI中的具体作用还未见有研究。SH-SY5Y细胞是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其形态、神经化学和电生理特性与神经元相似,已被广泛用作研究神经元损伤或死亡的体外模型。本课题为研究miR-155靶向MafB在CIRI中的作用,首先利用qRT-PCR检测miR-155和MafB在正常人血浆和急性脑梗死后合并再灌注损伤的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GraphPad Prism 7分析miR-155和MafB在CIRI患者血浆中的表达相关性;在体外,构建miR-155过表达和敲除载体,利用SH-SY5Y细胞做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模型,探讨了 miR-155过表达和敲除对OGD/R SH-SY5Y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细胞因子分泌以及MafB表达的影响;又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 miR-155与MafB的靶向关系,建立MafB敲除载体,探讨了miR-155靶向MafB对OGD/RSH-SY5Y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最后拟体内研究,利用线栓法建立了小鼠CIRI模型(MCAO),在侧脑室注射miR-155 mimic和miR-155 antagomir,利用TTC法、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了 miR-155对MCAO小鼠脑梗死体积、脑组织中MafB、IL-1β、IL-6 和 TNF-α、iNOS 和 COX-2 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 miR-155靶向MafB对小鼠CIRI模型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miR-155和MafB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中的表达;第二部分:miR-155靶向MafB在体外细胞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作用;第三部分:miR-155靶向MafB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影响。主要内容:第一部分:miR-155和MafB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方法1.qRT-PCR检测miR-155和MafB在正常人和CIRI患者血浆中的表达。2.利用GraphPad Prism 7分析miR-155和MafB在CIRI患者血浆中的表达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血浆相比,在CIRI患者血浆中miR-155表达明显上调,而MafB表达明显下调,且二者表达呈负相关。第二部分:miR-155靶向MafB在体外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作用方法1.建立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SH-SY5Y细胞模型,利用qRT-PCR检测miR-155和MafB在OGD/R SH-SY5Y细胞中的表达。2.构建miR-155过表达和干扰慢病毒载体,重组慢病毒经包装和滴定后感染SH-SY5Y和OGD/R SH-SY5Y细胞,得到稳定细胞系。并用qRT-PCR检测miR-155和MafB在各组OGD/R SH-SY5Y细胞中的表达。3.MTT实验检测不同处理组SH-SY5Y细胞的增殖情况。4.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组SH-SY5Y细胞的凋亡情况。5.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不同处理组SH-SY5Y细胞的侵袭情况。6.划痕实验检测不同处理组SH-SY5Y细胞的迁移情况。7.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处理组SH-SY5Y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TNF-α的水平。8.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55和MafB之间的关系。9.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处理组SH-SY5Y细胞中MafB、iNOS和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对照细胞相比,在OGD/R处理过的SH-SY5Y细胞中miR-155的表达明显升高,MafB的表达明显降低。2.miR-155过表达明显抑制OGD/R SH-SY5Y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以,增加OGD/RSH-SY5Y细胞上清中IL-1β、IL-6、TNF-α的水平以及细胞中iNOS和COX-2的表达;而miR-155敲除明显促进OGD/R SH-SY5Y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抑制细胞凋亡,减少OGD/R SH-SY5Y细胞上清中IL-1β、IL-6、TNF-α的水平以及细胞中iNOS和COX-2的表达。3.miR-155靶向MafB能够抑制OGD/R SH-SY5Y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增加OGD/RSH-SY5Y细胞上清中IL-1β、IL-6、TNF-α的水平以及细胞中iNOS和COX-2的表达。第三部分:miR-155靶向MafB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1.使用线栓法构建MCAO模型,在小鼠侧脑室注射miR-155 mimic和miR-155 antagomir,利用TTC法检测不同处理组MCAO小鼠脑梗死体积。2.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miR-155对MCAO小鼠脑组织中MafB蛋白表达的影响。3.qRT-PCR检测各组MCAO小鼠脑组织中miR-155、iNOS和COX-2的表达情况。4.ELISA检测MCAO小鼠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5.Western blot检测MCAO小鼠脑组织中iNOS和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利用MCAO模型研究发现,miR-155可能通过靶向抑制MafB的表达,进而增加脑梗死体积,促进IL-1β、IL-6、TNF-α、iNOS和COX-2的水平,最终促进MCAO导致的炎症反应,增加脑损伤。全文总结1.在CIRI患者血浆中miR-155表达明显上调,而MafB表达明显下调,且二者表达呈负相关。2.miR-155靶向MafB能够抑制OGD/R SH-SY5Y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增加OGD/R SH-SY5Y细胞上清中IL-1β、IL-6、TNF-α的水平以及细胞中iNOS和COX-2的表达,最终加剧神经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3.利用MCAO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miR-155可能通过靶向抑制MafB的表达,进而增加脑梗死体积,促进IL-1β、IL-6、TNF-α、iNOS和COX-2的水平,最终促进MCAO导致的炎症反应,增加脑损伤。
陈晓晨[3](2020)在《PD-1和TIM-3在耗竭T细胞介导B系淋巴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淋巴瘤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血液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淋巴瘤异质性强,病理分型复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其中最常见的亚型,发病率约占所有淋巴瘤30%。R-CHOP方案作为标准一线方案应用临床,明显改善了DLBCL患者的疗效和生存,但复发难治(R/R)DLBCL仍然是临床面临的棘手问题。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治疗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CAR-T)的突破性进展,给R/R DLBCL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PD-1)是关键的免疫检查点分子之一。PD-1单抗治疗R/R霍奇金淋巴瘤的总反应率高达90%。然而,目前PD-1单抗治疗DLBCL的临床数据尚不多见,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此外,当前CAR-T治疗R/R DLBCL的临床试验也正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3(TIM-3)是另一个重要的免疫检查点分子。文献报道,PD-1单抗治疗后,患者效应T细胞诱导性表达TIM-3上调,这可能是PD-1单抗继发性耐药的机制之一。本课题关注于免疫治疗R/R DLBCL,拟探究T细胞表达PD-1水平对于DLBCL的临床意义;分析PD-1靶向阻断策略(PD-1单抗及PD-1基因敲减CD19 CAR-T细胞)临床治疗R/R DLBCL患者的疗效、安全性、预测生物标记物及耐药机制;并进一步探索PD-1单抗和TIM-3单抗联合治疗B系淋巴瘤的疗效和免疫学机制,为未来相关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研究方法(1)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LBCL患者外周血(40例)和淋巴结(30例)T细胞亚群分布及其细胞表面PD-1表达情况;应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浆(40例)可溶性PD-1及PD-L1水平及动态演变。将患者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正常人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对比,分析PD-1(膜表达和可溶性表达)以及可溶性PD-L1在DLBC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DLBCL患者进行临床特征(病理亚型,IPI评分)亚组分析和生存分析,以进一步探究PD-1/PD-L1对DLBCL患者临床特征和生存的影响。(2)应用PD-1靶向阻断策略(PD-1单抗及PD-1基因敲减CD19 CAR-T细胞)治疗R/R DLBCL患者,观察疗效和毒副反应情况;并应用外显子基因捕获二代测序、寡核苷酸阵列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对患者淋巴结组织进行检测,以探寻PD-1靶向治疗相关的预测生物标记物;应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表达PD-1和TIM-3的动态变化,以进一步探究PD-1靶向治疗耐药与耗竭T细胞可能的相关机制。(3)建立BALB/c小鼠A20细胞淋巴瘤皮下模型,观察肿瘤成瘤率及生长速度;分别应用阻断性PD-1单抗单药和PD-1单抗+TIM-3单抗联合方案治疗成瘤小鼠,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并应用CD8+磁珠分选、流式细胞仪、ELISA、CCK8等方法进一步探究PD-1+TIM-3单抗联合方案治疗的免疫学机制。研究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45.47±10.07%VS.61.91±10.52%,P=0.036),而CD8+T细胞比例则相应升高(43.99±9.32%VS.31.94±6.50%,P=0.045),且CD4+T细胞及CD8+T细胞表达PD-1水平均明显上调(CD4+PD-1+:16.30±4.58%VS.8.96±2.95%,P=0.017;CD8+PD-1+:18.12±5.43%VS.10.13±3.30,P=0.023)。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相比,DLBCL患者淋巴结CD3+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23.55±15.62%VS.56.65±10.36%,P=0.002);CD4+和CD8+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CD4+和CD8+T细胞表达PD-1水平均明显上调(CD4+PD-1+:45.95±11.61%VS.18.26±3.61%,P=0.001;CD8+PD-1+:55.11±13.45%VS.19.32±3.78%,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LBCL患者初诊时血浆可溶性PD-1明显上升(4.49±3.53ng/ml VS.0.47±0.36ng/ml,P=0.002),PD-L1水平也明显上升(1.21±1.03ng/ml VS.0.26±0.24ng/ml,P=0.039)。对DLBCL患者进行临床特征亚组分析显示PD-1(膜表达和可溶性表达)以及可溶性PD-L1水平和患者临床特征(病理亚型,IPI评分)相关;生存分析显示PD-1(膜表达和可溶性表达)以及可溶性PD-L1高表达组的OS和PFS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动态分析患者血浆可溶性PD-1及PD-L1水平显示,其与患者病情状态密切相关。(2)应用PD-1靶向阻断策略(PD-1单抗及PD-1基因敲减CD19 CAR-T细胞)治疗R/R DLBCL,部分患者获得了明显疗效(PD-1单抗治疗ORR达33%;PD-1基因敲减CD19 CAR-T细胞治疗ORR达72%),总体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较轻;外显子基因捕获二代测序和寡核苷酸阵列芯片分析提示患者肿瘤染色体及基因突变程度高者对PD-1单抗治疗更加敏感(P<0.05);免疫组化提示肿瘤浸润T细胞数量或/和PD-L1表达高者,对PD-1单抗治疗反应更好(P<0.05)。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表达PD-1和TIM-3呈动态变化,随着PD-1单抗治疗的进行,T细胞PD-1表达下调,但TIM-3表达上调,且疗效不佳组患者T细胞表达TIM-3上调更加明显(CD4+TIM-3+:29.12±3.52%VS.20.10±2.71%,P=0.001;CD8+TIM-3+:30.12±3.65%VS.19.93±3.52%,P=0.001)。(3)成功建立BALB/c小鼠A20细胞淋巴瘤皮下模型;PD-1单抗+TIM-3单抗联合组疗效和生存明显优于PD-1单抗单药组和对照组;免疫学机制研究提示:PD-1单与PD-1单抗单药组和对照组相比,PD-1+TIM-3单抗联合组瘤体中CD8+T细胞浸润增加(30.12±2.15%VS.14.94±1.42%VS.4.99±0.95%,P=0.001),且其TIM-3表达明显下调(20.55±1.46%VS.60.14±2.98%VS.40.01±2.52%,P=0.001);体外T细胞功能学实验提示PD-1+TIM-3单抗联合组瘤体中CD8+T细胞增殖及杀伤能力明显强于PD-1单抗单药组和对照组(P<0.05);凋亡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0.05);PD-1+TIM-3单抗联合组血浆IL-2、IFN-γ及TNF-α动态水平也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1)DLBCL患者T细胞表达PD-1上调和血浆可溶性PD-1/PD-L1水平升高在DLBCL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上述指标与患者临床特征(病理亚型,IPI评分)及生存(OS/PFS)密切相关;患者血浆可溶性PD-1及PD-L1水平动态变化与其病情状态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DLBCL病情监测的潜在生物标记物。(2)应用PD-1靶向阻断策略(PD-1单抗及PD-1基因敲减CD19 CAR-T细胞)治疗R/R DLBCL总体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较轻,但仅对部分患者有效;外显子基因捕获二代测序、寡核苷酸阵列芯片分析及免疫组化分析提示:患者肿瘤突变程度、肿瘤浸润T细胞数量和肿瘤微环境PD-L1表达等因素,与PD-1单抗疗效密切相关,提示上述指标有可能成为预测PD-1单抗疗效的潜在生物标记物;PD-1单抗治疗后,患者效应T细胞将诱导性上调TIM-3分子表达,这可能是PD-1单抗继发性耐药的机制之一。(3)BALB/c小鼠A20细胞淋巴瘤皮下模型中,PD-1单抗+TIM-3单抗联合组的疗效及生存明显优于PD-1单抗单药组和对照组,从而提示:PD-1单抗和TIM-3单抗联合应用能够发挥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免疫学机制研究进一步揭示:PD-1+TIM-3单抗联合可以抑制效应T细胞的TIM-3诱导性表达,并通过增强CD8+T细胞增殖及杀伤能力、抑制CD8+T细胞凋亡、上调多种因子表达(IL-2、IFN-γ及TNF-α)等机制,避免T细胞耗竭从而增强T细胞抗肿瘤效应。
张寅[4](2007)在《复方浙贝颗粒配方辅助化疗提高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疗效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难治性急性白血病(refractory acute leukemia,简称RAL)是国内外医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性(multi drug resistance,简称MDR)的产生是白血病难治及复发的主要机制之一,但临床尚缺乏低毒、作用靶点广泛的逆转剂。多药耐药逆转剂+化疗是近年来治疗RAL的新尝试。现有的已被证实具有逆转肿瘤/白血病细胞MDR的化合物、生物制剂和中药很多,大多数停留在体外研究阶段,且存在不良反应大、临床疗效不满意等缺点,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自90年代起,我科开展了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抗RAL的大量研究。先期基础研究已证实:临床常用的化痰散结中药浙贝母提取的生物碱体外及动物实验均有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生物活性,能增加耐药的急性白血病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降低耐药蛋白Pgp的表达;临床预实验研究也表明,常规化疗方案配合浙贝母粉用于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其临床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对难治及复发白血病患者临床缓解率更佳;此外,单药浙贝母颗粒配合化疗治疗RAL的临床研究亦显示中药在提高难治性白血病临床疗效方面安全可靠。在上述成果基础上,我们从单味药到复方,选取当前较为公认的具有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活性成分的三味中药浙贝母、防己、川芎,制成颗粒饮片——复方浙贝颗粒配方,作为治疗药物。对照药物为模拟剂“麦芽颗粒”。我们拟定规范的RAL诊断标准,统一制定临床研究方案和病例观察表,并拟定统一的疗效评估标准,以此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疗效、安全性等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了复方浙贝颗粒配方辅助化疗治疗RAL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多家医院同期参与的临床研究。全部病例资料来自12家三级甲等医院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所观察的RAL患者。随机进行药品编号及患者入组,两组大致比例为1∶1,使用标准化疗方案的同时,于化疗开始前3天加用盲态下的治疗组或对照组颗粒剂,每次1袋(10g),每日3次。除此以外,不加用任何具有逆转白血病MDR的中西药。所有病例均连续服药14天,以标准化疗疗程为一个治疗周期。若一个疗程无效,可随下一周期化疗继续服用受试颗粒剂,继续观察一个疗程,并记作另一人次。揭盲后发现,12家研究中心共收集RAL病例137例,进入统计的病例共128例,治疗组64例,对照组64例。研究结果表明: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型、病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②疗效结果显示,两组完全缓解(CR)病例分别为治疗组25例(39.1%)与对照组16例(25.0%);部分缓解(PR)病例分别为治疗组21例(32.8%)与对照组17例(26.6%);未缓解(NR)病例分别为治疗组18例(28.1%)与对照组31例(48.4%)。两组病例疗效整体比较及有效性(CR+PR)比较,经秩和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伍用复方浙贝颗粒配方可明显提高难治性白血病的化疗后缓解率。③治疗后治疗组骨髓白血病细胞百分比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即治疗组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杀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推断,复方浙贝颗粒配方可增强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④疾病分型与疗效关系分析结果,AML和其他病型、ALL和其他病型之间缓解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AML和ALL的疗效优于其他病型。病型为AML时,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对于难治性AML,化疗同时伍用复方浙贝颗粒配方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化疗。⑤病程与疗效关系分析结果,治疗组病程<6个月患者疗效与对照组相比,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对于病程<6个月的RAL,化疗同时伍用复方浙贝颗粒配方的疗效较好,同时也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中要注重早期用药以提高化疗疗效。⑥性别与疗效关系分析结果,治疗组男性患者疗效与对照组相比,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⑦两组间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两组治疗2周前后及1疗程前后白细胞计数差值情况,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亦可间接说明治疗组伍用复方浙贝颗粒配方后,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有所增强。同时,根据治疗组和对照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血小板计数等的变化趋势推断,复方浙贝颗粒配方在提高化疗疗效的同时并未增加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的抑制作用。⑧仅少部分患者进行了MDR相关蛋白检测,从变化趋势分析,治疗组Pgp、MRP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⑨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尿、便常规等安全性指标方面,两组均无明显异常。结论认为,复方浙贝颗粒配方辅助化疗应用可增强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提高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缓解率,并不增加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临床使用中未发现其对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有不良影响,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应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叶霈智[5](2006)在《浙贝母颗粒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人AL初治患者约有30%左右难治,CR后仍有60%左右最终复发难治,甚至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对治疗反应差,诱导缓解率低,复发率高,生存期短,是白血病治疗中的难题,目前仍以联合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法。多药耐药性(MDR)的形成是难治的主要原因。研究MDR现象产生的机制及克服方法是提高白血病疗效的主要途径之一。已被证实具有逆转肿瘤/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化合物、生物制剂和中药很多,但现有逆转剂大多数停留在体外研究阶段,且存在不良反应大、临床疗效不满意等缺点,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我科既往MDR相关研究表明,浙贝母生物碱体外具有逆转白血病细胞MDR的生物活性,并能增加急性白血病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临床预实验显示,常规化疗加用浙贝母粉,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对难治及复发白血病患者优势更为明显,且能提高Pgp高表达患者临床疗效。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我们在国内首次进行以中药为主,干预围化疗期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前瞻性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严格遵守随机双盲临床研究原则,统一制定临床研究方案和病例观察表,拟定规范的难治性白血病诊断标准;由计算机产生随机排列表划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比例为1:1。在使用标准化疗方案的同时,于化疗开始前3天加用颗粒剂,治疗组为浙贝母颗粒,每次1袋(10g),每日3次;对照组为麦芽颗粒,每次1袋(10g),每日3次。除此以外,不加用任何具有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性的中西药。所有病例均连续服药14天,以标准化疗疗程为一个治疗周期。若一个疗程无效,可随下一周期化疗继续服用颗粒剂,继续观察一个疗程,并记作另一人次。研究者使用统一制定的《浙贝母颗粒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临床研究》CRF表,参加临床研究者需经过一定的培训,充分了解临床研究方案,严格记录化疗前后各项指标(骨髓及外周原始细胞、外周血象、MDR相关蛋白、安全性指标)和不良事件,判定临床疗效。最终对研究结果分两次揭盲,并进行统计分析。本次研究病例来源于在全国12家医院,为2004年1月~2006年4月间住院患者,共127例(治疗组66例,对照组61例)。研究结果表明: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型、病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②疗效结果显示,两组完全缓解(CR)病例分别为26例、占39.4%(治疗组)与15例、占24.6%(对照组);部分缓解(PR)病例分别为24例,占36.4%(治疗组)与17例,占27.9%(对照组);未缓解病例(NR)病例分别为16例,占24.2%(治疗组)与29例,占47.5%(对照组)。两组病例疗效整体比较,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有效性(CR+PR)比较,经χ2检验,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75.8%>52.5%)。③疾病分型与疗效关系分析结果,两组间ALL患者有效性(CR+PR)比较,经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92%>60%)。④性别与疗效关系分析结果,治疗组男性患者疗效与对照组相比,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⑤病程与疗效关系分析结果,治疗组病程<6个
王艳芳[6](2006)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 cDNA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克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bcr/abl c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bcr/abl,并观察其在哺乳动物细胞COS-7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选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利用RT-PCR方法,对bcr/abl的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将扩增产物分离、纯化,分别用EcoRⅠ和BamHⅠ进行双酶切鉴定,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bcr/abl;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pEGFP-bcr/abl转染入哺乳动物细胞系COS-7细胞中,转染72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COS-7细胞,并对其RNA及表达产物进行检测。结果:bcr/abl cDNA的PCR产物约为874bp,序列测定结果用BLAST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同源性为100%,经EcoRⅠ和BamHⅠ进行双酶切证实,bcr/abl cDNA已经成功克隆到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中。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EGFP-bcr/abl转染COS-7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呈绿色荧光的COS-7细胞,建立稳定分泌P210蛋白的阳性COS-7细胞克隆株,分离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blot分析,在28kDa附近出现可被识别的条带。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bcr/abl,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得到表达,从而为进一步制备P210bcr/abl的单克隆抗体,探索人类CML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奠定了基础。
柳金,赵然,柳湘华,张永顶,张文丽,朱滨艳[7](2003)在《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体外净化慢粒白血病骨髓》文中研究说明
柳金,江剑环,朱滨艳,张丽,张永顶,黄希,魏新燕,吴登蜀,杨光彩[8](2002)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的体外净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干扰素α2α、bcr -abl反义寡核苷酸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体外净化效果。方法 :采用体外克隆形成培养技术 ,分别用白细胞介素、干扰素α2α、bcr-abl反义寡核苷酸不同的组合方案 ,进行体外净化 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骨髓。结果 :联用IL - 2、IFN -α2α(各 80 0um/ml)、bcr-ablAS -ODN(30ug/ml)方案 ,对白血病细胞克隆形成单位 (L -CFU)抑制作用有显着差异 (P <0 .0 1 ) ,而相同条件下 ,GM-CFU及L -CFU的集落存活率分别为 2 6 .91 %和 3 .49% (P <0 .0 1 )。结论 :联用IL - 2、IFN -α2α(各 80 0u/ml)、bcr-ablAS -ODN(30ug/ml)方案 ,选择性体外净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效果好 ,可用于临床净化CML骨髓。
柳金,张红宇,江剑环,黄希,魏新燕,杨光彩,吴登蜀,祝焱,曹萍[9](2002)在《bcr-abl反义寡核苷酸、白介素-2体外净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的效果》文中指出
柳金,江剑环,张永顶,吴登蜀,杨光彩,黄希,魏新燕[10](200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体外净化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干扰素 α2 a、bcr- abl反义寡核苷酸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体外净化效果。方法 采用体外克隆形成培养技术 ,分别用白细胞介素、干扰素 α2 a、bcr- abl反义寡核苷酸不同的组合方案 ,体外净化 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骨髓。结果 联用 IL- 2、IFN- α2 a(各 80 0 u/ m l)、bcr- abl AS- ODN(30 μg/ ml)方案 ,对白血病细胞克隆形成单位 (L- CFU)抑制作用有显着差异 (P<0 .0 1) ,而相同条件下 ,GM- CFU及 L- CFU的集落存活率分别为 2 6 .91%和 3.49% (P<0 .0 1)。结论 联用 IL- 2、IFN- α2 a(各 80 0 u/ m l)、bcr- abl AS- ODN(30 μg/ml)方案 ,选择性体外净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效果好 ,可用于临床净化 CML 骨髓
二、bcr-abl反义寡核苷酸、白介素-2体外净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的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cr-abl反义寡核苷酸、白介素-2体外净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TRIB3调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脂代谢异常及促进MYC驱动淋巴瘤进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一: 白血病骨髓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蛋白质质量控制及靶向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药物研发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TRIB3调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脂代谢异常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A 实验材料 |
1.实验动物 |
2.细胞系 |
3.患者样本 |
4.质粒、siRNA、病毒 |
5.实验试剂 |
6.试剂盒 |
7.抗体 |
8.引物 |
9.药物 |
10.主要仪器 |
B 实验方法 |
1.细胞的传代及冻存 |
2.稳定细胞株的建立 |
3.小鼠原代APL细胞分离 |
4.小鼠原代肝脏细胞分离 |
5.肝脏细胞与白血病细胞共培养 |
6.白血病小鼠转接模型 |
7.蛋白提取 |
8.Western Blotting |
9.免疫共沉淀 |
10.瞬时转染 |
11.免疫荧光 |
12.流式细胞术及分选 |
13.RNA提取 |
14.逆转录 |
15.实时定量PCR |
16.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
17.蛋白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
18.肝脏细胞脂质检测样品制备 |
19.TC水平检测 |
20.TG水平检测 |
21.ELISA检测Leptin、Resistin、PCSK9水平 |
22.变量定义 |
23.统计方法 |
实验结果 |
1.APL患者易发生血脂异常 |
1.1 相比非APL患者,APL患者有更高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 |
1.2 APL细胞介导机体脂代谢异常 |
1.3 APL细胞在脂代谢异常中起重要作用 |
2.APL细胞能够诱导肝细胞脂质合成异常 |
2.1 APL细胞能够促进肝脏细胞脂质合成 |
2.2 PML-RARα融合蛋白在APL脂代谢异常起重要作用 |
3.PML-RARα抑制PPARγ转录活性和脂代谢信号通路 |
3.1 APL患者中脂代谢信号通路异常,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 |
3.2 RETN,LEP,PPARγ和TRIB3是介导脂代谢异常的关键基因 |
3.3 APL细胞中TRIB3和Resistin蛋白表达升高,PPARγ蛋白表达降低 |
3.4 PPARγ通过调控Leptin和Resistin的分泌介导脂代谢异常 |
3.5 APL细胞能够诱导小鼠血清中Resistin和PCSK9分泌 |
3.6 Resistin能够诱导肝脏细胞分泌PCSK9 |
3.7 Resistin调控肝脏细胞脂质代谢 |
4.APL细胞中PPARγ活性降低导致脂质代谢异常 |
4.1 PML-RARα能够抑制PPARγ的活性 |
4.2 APL细胞中敲除PPARγ诱导小鼠血脂异常 |
5.TRIB3通过维持PML-RARα稳定性,抑制PPARγ/RXR异源二聚体形成 |
5.1 PML-RARα抑制PPARy/RXR异源二聚体的形成 |
5.2 TRIB3抑制PPARy/RXR异源二聚体的形成 |
5.3 TRIB3进一步增强PML-RARα对PPARγ降解的促进作用 |
5.4 TRIB3增强PML-RARα介导的PPARγ泛素化 |
6.ATRA/As_2O_3治疗后依然存在脂代谢异常 |
6.1 ATRA/As_2O_3治疗恢复PPARγ蛋白表达水平 |
6.2 ATRA/As_2O_3诱导Resistin的表达上调和Leptin的表达下调 |
6.3 ATRA/As_2O_3处理后APL细胞能诱导肝脏细胞脂代谢异常 |
6.4 ATRA/As_2O_3治疗导致APL患者血清TG水平升高 |
7.ATRA/As_2O_3治疗诱导TRIB3表达水平升高,介导治疗引发的血脂异常 |
7.1 TRIB3抑制PPARγ转录活性 |
7.2 TRIB3是介导ATRA/As_2O_3治疗后APL患者血脂异常的关键蛋白 |
7.3 敲低TRIB3能明显抑制APL细胞介导的脂质代谢异常 |
7.4 小鼠体内敲除TRIB3能缓解ATRA/As_2O_3诱发的脂代谢异常 |
8.PPAR激动剂与ATRA/As_2O_3协同治疗APL,改善脂代谢异常 |
8.1 PPAR激动剂与ATRA/As_2O_3联用可协同促进APL细胞分化和凋亡 |
8.2 PPAR激动剂可抑制砷剂诱导的TRIB3转录活性的升高 |
8.3 FN抑制ATRA/As_2O_3诱导的血脂异常 |
8.4 ATRA/As_2O_3与FN联合用药可改善APL治疗效果 |
9.总结 |
讨论 |
缩略词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TRIB3调控MYC驱动淋巴瘤进展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A 实验材料 |
1.实验动物 |
2.细胞系 |
3.质粒 |
4.抗体 |
5.病毒 |
6.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7.转基因小鼠基因型鉴定引物 |
8.分析软件及网站 |
9.统计分析 |
10.患者样本信息 |
B 实验方法 |
1.克隆形成实验(CFU) |
2.细胞增殖 |
3.免疫组化 |
4.体外泛素化 |
5.PLA邻位连接检测 |
6.蛋白纯化 |
7.E3泛素连接酶筛选 |
8.MYC-K427和MYC-T58突变体Raji细胞株构建 |
9.Biacore技术 |
实验结果 |
1.TRIB3在淋巴瘤组织高表达 |
1.1 TRIB3在淋巴瘤组织中表达升高 |
1.2 Q84R突变导致TRIB3稳定性增强 |
1.3 TRIB3敲除不影响正常淋巴细胞发育 |
2.敲除TRIB3抑制淋巴瘤的发生和进展 |
2.1 B细胞敲除TRIB3抑制淋巴瘤的发生 |
2.2 B细胞敲除TRIB3抑制淋巴瘤的发展 |
3.TRIB3促进B淋巴瘤细胞增殖,维持干性 |
3.1 TRIB3维持小鼠淋巴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干性 |
3.2 TRIB3维持病人原代淋巴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干性 |
4.TRIB3调节MYC等关键促肿瘤因子的转录和表达 |
4.1 敲除TRIB3抑制MYC的转录活性 |
4.2 敲除TRIB3下调MYC的表达水平 |
5.TRIB3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维持MYC的稳定性 |
5.1 TRIB3抑制MYC的降解 |
5.2 TRIB3通过调控MYC-T58位磷酸化影响MYC降解 |
6.UBE3B是介导MYC降解的E3泛素连接酶 |
6.1 TRIB3抑制MYC的泛素化修饰 |
6.2 TRIB3调控MYC泛素化不依赖于已报道的E3 |
6.3 UBE3B是MYC潜在的E3泛素连接酶 |
6.4 UBE3B介导MYC泛素化并促进其降解 |
7.UBCH3是UBE3B介导MYC泛素化降解的E2泛素偶联酶 |
7.1 E2偶联酶UBCH3可以诱导MYC的泛素化 |
7.2 UBE3B发挥活性依赖于1036位半胱氨酸 |
7.3 鉴定MYC与UBE3B相互作用的结构域 |
7.4 淋巴瘤患者易伴随UBE3B-R346Q突变患者 |
7.5 UBE3B-R346Q突变抑制MYC的泛素化 |
8.K427是UBE3B介导MYC泛素化的位点 |
8.1 突变K427R和K443/445R导致MYC泛素化降低 |
8.2 MYC-K427R是UBE3B介导MYC泛素化的位点 |
9.TRIB3调控淋巴瘤细胞增殖和干性依赖于MYC-T58位磷酸化 |
9.1 MYC-T58突变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和干性 |
9.2 MYC-T58突变影响MYC靶基因的富集 |
10.UBE3B抑制MYC转录及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和干性 |
10.1 MYC-K427R突变增强MYC的转录活性 |
10.2 过表达UBE3B抑制MYC的转录活性 |
10.3 UBE3B抑制MYC/Max复合物的形成 |
10.4 过表达UBE3B抑制淋巴瘤细胞的增殖和干性 |
11.TRIB3解除UBE3B对MYC驱动淋巴瘤的抑制作用 |
11.1 TRIB3解除UBE3B对小鼠淋巴瘤进展的抑制作用 |
11.2 TRIB3解除UBE3B的淋巴瘤细胞干性的维持 |
12.TRIB3妨碍UBE3B-MYC的相互作用并促进MYC-Max复合物形成 |
12.1 TRIB3抑制UBE3B与MYC的相互作用 |
12.2 MYC与TRIB3的KDC结构域结合 |
12.3 TRIB3与MYC的C端和N端存在相互作用 |
12.4 UBE3B与MYC的C端和N端结合 |
12.5 TRIB3抑制MYC-UBE3B的结合并增强MYC-Max的相互作用 |
13.总结 |
讨论 |
附录1: CRISPR-Cas9技术构建Raji突变体细胞测序结果 |
附录2: 患者UBE3B和TRIB3突变位点 |
缩略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miR-155靶向MafB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miR-155和MafB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中的表达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样品来源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qRT-PCR检测miR-155和MafB在正常人和CIRI患者血浆中的表达 |
3.2 miR-155和MafB表达相关性 |
3.3 数据统计 |
4 实验结果 |
4.1 CIRI患者血浆中miR-155的表达水平 |
4.2 CIRI患者血浆中MafB mRNA的表达水平 |
4.3 miR-155和MafB在CIRI患者血浆中的表达相关性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iR-155靶向MafB在体外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作用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细胞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器材 |
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 实验方法 |
3.1 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模型建立 |
3.2 细胞培养 |
3.3 构建miR-155过表达载体 |
3.4 构建miR-155干扰慢病毒载体 |
3.5 构建MafB干扰慢病毒载体 |
3.6 重组慢病毒包装和滴定 |
3.7 重组慢病毒感染细胞 |
3.8 MTT实验检测不同处理细胞的增殖情况 |
3.9 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组SH-SY5Y细胞的凋亡情况 |
3.10 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不同处理组SH-SY5Y细胞的侵袭情况 |
3.11 划痕实验检测不同处理组SH-SY5Y细胞的迁移情况 |
3.1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处理组SH-SY5Y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6、TNF-α的水平 |
3.13 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55和MafB之间的靶向关系 |
3.14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55和MafB之间的关系 |
3.15 qRIT-PCR |
3.16 Western blot |
3.17 数据处理 |
4 结果 |
4.1 miR-155在OGD/R SH-SY5Y细胞中的表达 |
4.2 MafB在OGD/R SH-SY5Y细胞中的表达 |
4.3 miR-155过表达载体构建 |
4.4 miR-155干扰慢病毒载体构建 |
4.5 重组慢病毒进行包装和滴定 |
4.6 稳定细胞系构建 |
4.7 SH-SY5Y细胞中miR-155过表达和敲除的效率测定 |
4.8 miR-155在不同处理组OGD/R SH-SY5Y细胞中的表达 |
4.9 miR-155敲除或过表达对OGD/R SH-SY5Y细胞活性的影响 |
4.10 miR-155敲除或过表达对OGD/R 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 |
4.11 miR-155敲除或过表达对OGD/R SH-SY5Y细胞侵袭的影响 |
4.12 miR-155敲除或过表达对OGD/R SH-SY5Y细胞迁移的影响 |
4.13 miR-155敲除或过表达对OGD/R SH-SY5Y细胞上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 |
4.14 miR-155敲除或过表达对OGD/R SH-SY5Y细胞中iNOS和COX-2表达的影响 |
4.15 miR-155敲除或过表达对OGD/R SH-SY5Y细胞MafB表达的影响 |
4.16 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55与MafB的关系 |
4.17 pmiR-GLO-MafB-3' UTR载体构建 |
4.18 pmiR-GLO-MafB-3' UTRM载体构建 |
4.19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4.20 MafB干扰载体的构建 |
4.21 重组慢病毒进行包装和滴定 |
4.22 稳定细胞系构建 |
4.23 miR-155靶向MafB对OGD/R SH-SY5Y细胞活性的影响 |
4.24 miR-155靶向MafB对OGD/R 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 |
4.25 miR-155靶向MafB对OGD/R SH-SY5Y细胞侵袭的影响 |
4.26 miR-155靶向MafB对OGD/R SH-SY5Y细胞迁移的影响 |
4.27 miR-155靶向MafB对OGD/R SH-SY5Y细胞上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 |
4.28 miR-155靶向MafB对OGD/R SH-SY5Y细胞中iNOS和COX-2表达的影响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miR-155靶向MafB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影响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使用线栓法构建MCAO模型 |
3.2 TTC染色检测不同处理组MCAO小鼠脑梗死体积 |
3.3 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脑部MafB蛋白的表达情况 |
3.4 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miR-155、iNOS和COX-2的表达情况 |
3.5 ELISA检测小鼠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 |
3.6 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iNOS和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 |
3.7 统计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MCAO小鼠脑组织中miR-155的表达情况 |
4.2 miR-155对MCAO小鼠脑组织中MafB蛋白表达的影响 |
4.3 miR-155对MCAO小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
4.4 miR-155对MCAO小鼠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 |
4.5 miR-155对MCAO小鼠脑组织中iNOS和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综述 miR-155在多种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PD-1和TIM-3在耗竭T细胞介导B系淋巴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外周血和淋巴结中T细胞PD-1表达以及血浆中可溶性PD-1和PD-L1水平动态变化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研究 |
一、外周血和淋巴结中T细胞PD-1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研究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二、血浆中可溶性PD-1和PD-L1水平动态变化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研究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PD-1阻断策略临床应用于难治/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及其预后生物标记物和耐药机制研究 |
一、PD-1单抗临床应用难治/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及其预后生物标记物和耐药机制研究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二、PD-1基因敲减的CAR-CD19T细胞临床应用难治/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及耐药机制研究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小鼠模型中PD-1及TIM-3单抗联合干预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 |
一、小鼠模型中PD-1及TIM-3单抗联合干预的疗效观察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二、小鼠模型中PD-1及TIM-3单抗联合干预的机制研究 |
(一)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淋巴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复方浙贝颗粒配方辅助化疗提高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疗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方案 |
1 病例选择标准 |
2 纳入病例标准 |
3 排除病例标准 |
4 剔除病例标准 |
5 中止和撤除病例标准 |
6 脱落病例标准 |
7 研究方法 |
8 观测指标 |
9 疗效判定 |
10 不良事件观察 |
11 记录内容与方法 |
12 质量控制 |
13 操作流程 |
14 统计处理 |
15 伦理学问题 |
研究结果 |
1 入组情况 |
2 治疗情况 |
3 疗效资料 |
4 耐药蛋白检测 |
5 探索性比较 |
6 安全性指标检测资料 |
7 不良事件 |
8 脱落病例 |
讨论 |
1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西医诊疗策略 |
2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与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
3 复方浙贝颗粒配方组方分析 |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5 结论 |
6 主要创新点 |
7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浙贝母颗粒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方案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纳入标准 |
3 排除病例标准 |
4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5 研究方法 |
6 记录内容与方法 |
7 观测指标 |
8 疗效判定 |
9 不良事件发生与处理 |
10 质量控制 |
11 统计处理 |
12 伦理学问题 |
研究结果 |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3 治疗结果 |
讨论 |
1 急性白血病与 MDR |
2 中药逆转剂研究 |
3 浙贝母逆转研究情况 |
4 病例特点分析 |
5 治疗结果分析 |
6 结论 |
7 存在问题与对策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 cDNA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的体外净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的制备 |
1.2 实验分组 |
1.3 体外净化方法 |
1.4 体外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联合IL-2、α-IFN、bcr-abl AS-ODN净化CML骨髓时GM-CFU及L-CFU集落存活率的影响。 |
2.2 联合IL-2、α-IFN、bcr-abl AS-ODN方案与非联合方案对L-CFU集落存活率的影响 |
3 讨论 |
(9)bcr-abl反义寡核苷酸、白介素-2体外净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骨髓单核细胞悬液的制备 |
1.2 体外药物净化方法 |
1.3 体外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1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体外净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的制备 |
1.2实验分组 |
1.3 体外药物净化方法 |
1.4 体外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bcr-abl反义寡核苷酸、白介素-2体外净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的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TRIB3调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脂代谢异常及促进MYC驱动淋巴瘤进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杨兆娜.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miR-155靶向MafB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 张莉. 郑州大学, 2020(02)
- [3]PD-1和TIM-3在耗竭T细胞介导B系淋巴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D]. 陈晓晨. 苏州大学, 2020(06)
- [4]复方浙贝颗粒配方辅助化疗提高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疗效的临床研究[D]. 张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5]浙贝母颗粒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临床研究[D]. 叶霈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 cDNA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D]. 王艳芳. 山西医科大学, 2006(01)
- [7]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体外净化慢粒白血病骨髓[J]. 柳金,赵然,柳湘华,张永顶,张文丽,朱滨艳. 中国医师杂志, 2003(04)
- [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的体外净化[J]. 柳金,江剑环,朱滨艳,张丽,张永顶,黄希,魏新燕,吴登蜀,杨光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2(05)
- [9]bcr-abl反义寡核苷酸、白介素-2体外净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的效果[J]. 柳金,张红宇,江剑环,黄希,魏新燕,杨光彩,吴登蜀,祝焱,曹萍.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2(01)
- [1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体外净化的实验研究[J]. 柳金,江剑环,张永顶,吴登蜀,杨光彩,黄希,魏新燕.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04)
标签:pd-1论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论文; 粒细胞论文; 白介素2论文; 寡核苷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