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集传》词语训释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贾旭东[1](2020)在《《孔子诗论》综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对上博简一《孔子诗论》的整理性研究。论文主要分爲五部分:第一章是对《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的研究,本章主要对简文的留白简、编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第三章是对《孔子诗论》字词的考释,本章几乎对简文的每一个关键字词都进行了详细的考释,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於内容较多分为两章;第四章是对《孔子诗论》诗篇的认定及诗义的阐释,本章首先分析、统计出简文所涉诗篇名的数量,然後按顺序对每一首诗的诗义及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准确的阐释;第五章是对《孔子诗论》论诗形式及诗学思想的研究,本章着重分析了简文所蕴含的以“情”论诗、“以礼节情”等诗学思想。附录部分是论着提要及索引。《孔子诗论》相关的研究论文及着作共有五百多种,要全面搜集、了解这些论着作很不容易,为此,本文根据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我们为每一类论着撰写了一个简短的提要,提要包括论着名称、作者、期刊名称、论文的主要观点及学术价值等内容,并附有作者、论着名索引及关键词索引。提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简要介绍这些论着的内容,方便读者参考和检索。
陈曦[2](2020)在《马瑞辰及《毛诗传笺通释》研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自汉至清,经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且在诸类学术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清代经学研究繁盛,甚至超越了前代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清代经学着作数量繁多且体裁各异,在研究和疏释《诗经》的作品中,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就是代表作之一。马瑞辰是清代乾嘉时期《诗经》研究的大家,治《诗》古今通学,研究视角极其广阔,其不拘门户、汉宋兼采研究态度的形成正是得益于马氏家族深厚的家学传统及其广泛的师承交游。马瑞辰成长于兼容并包的桐城文化中,在其父马宗琏的影响下,致力于训诂考据之学,虽与桐城学者专于宋学义理的兴趣相异,但这使得他在以排斥宋学为主流的学术环境中,仍能保持客观理性的研究态度,形成了以汉学考据为主,以宋学义理为辅的学术研究理念。马瑞辰转益多师,在与不同学派学者的交往过程中逐渐丰富了自身的学术理念,从多方面开展对《诗经》的研究。马瑞辰认为《正义》对《传》《笺》的释义多有未能洞彻之处,故在申明和辩驳三者之同异的基础上,表明了自己对《诗经》研究经典的态度取舍。同时,吸收前人特别是清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与自己的研究观点互融,对《传》《笺》重新疏释,完成了《毛诗传笺通释》一书。马瑞辰治经十分大胆,从不拘泥于汉宋或各家学说,一切可用于其论证的观点皆有采用。同时,他不盲从权威,常自立己说,于争议之处多有辩驳。在马瑞辰治经兼采汉宋的背后,蕴涵的是其宏阔的研究理念。总之,马瑞辰治经在发挥清代学者所擅长的考据学的基础上,敢于对前贤的权威性提出质疑,力求从文本出发疏释己意,以求还原《诗》之本义。本文围绕着宋学及汉学这两个角度,对马瑞辰和《毛诗传笺通释》的《诗经》学研究及其学术特色进行探讨。
曹雨杨[3](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提出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姚道林[4](2020)在《出土文献与《毛传》训诂研究》文中提出从出土文献的角度来研究《毛传》训诂,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後世学者对这一传统多有继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吸收前(5以及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之上,利用出土文献对《毛传》训诂加以考察,其中结论或可证成《毛传》训诂之实、或可纠正《毛传》训诂之误。第一章是对《毛传》释词与解句的集中阐释。第一节主要论述《毛传》是如何利用声训和义训来解释字词,其中声训的内容可以概括爲“同音相训”“双声相训”“叠韵相训”“音近相训”四类,义训的内容可以概括爲“释一词之义”和“概括释义”两类。第二节主要阐释《毛传》如何解释诗句,我们从解释范围的大小将其分爲解释句意和串讲诗句两类。第三节首先论述《毛传》如何使用训诂术语;其次又讨论了《毛传》如何分析《经》文当中的语法关系,其中涉及《毛传》对语序、虚词的説明;最後我们讨论了《毛传》对“兴”体的论述。第四节是对《毛传》局限性的揭示,论述的焦点集中在“望文生训”之上,根据致误的原因本文将其分爲“因昧於古义而望文生训”“因不明假借而望文生训”两类。在第二章当中,我们以出土文献爲切入点,分别论证《毛传》释词之正确性以及《诗经》中的假借字。第一节首先对学界主要观点加以吸收,其後逐次论述“覃”“荒”“干城”“茨”“愉”等字词,认爲《毛传》对诸字词的训释正确可从。毛《诗》作爲古文经,其间借字多见,但《毛传》往往都能够作出准确的解释,所以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关涉《诗经》中借字的训释。在这一节中,我们先後论述了“流”“履”“肃”“盬”等字,认爲诸字分别爲“摎”“礼”“蹙”“固”之借字。第三章是对《毛传》训诂的补充説明。本章共分爲两节,第一节主要是利用出土文献来释《毛传》未释之字词,第二节则是对《毛传》已释之字词加以补充。两节内容皆是从吸收学界已有成果入手,然後是对《诗经》字词的论证分析。其间提出“悠”爲“陶”之借字,当训爲“郁陶”;“委蛇”当以“蟡蛇”爲本字,本义可能指“蛇”;“强”爲“竞”之借字,当训爲“逐”;“毛物”当爲“屯(纯)物”之譌等观点。第四章是对《毛传》训诂的校正。本章按照《毛传》致误的原因,共分爲三小节。一、二两节分别从字形与语音入手校正《毛传》训诂,其间不仅佐证了“缝”爲“裘”之譌字、“廛”“亿”“囷”分别爲“缠”“繶”“稛”之借字、“中冓”“中垢”爲“中”之借字、“畅毂”爲“象毂”之借字,还提出了“阴靷”爲“靲靷”之借字的观点。此外,一、二两节还分析了校改《毛传》训诂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其间包括字形、语音、字用与文意的有机统一。本章第三节是以吸收学界最新观点爲主要内容,由於学界对此诸例尚有争议,故本节将其归爲其他类,并不强行作解。在附录部分,我们对早期《诗经》文本的形成与流传作了几点思考,先後探讨了“早期《诗经》文本的形成与定型化”“早期《诗经》文本的流传”“《诗经》字词演变的原因”“《诗经》字词演变的时间綫”等问题。
黄睿[5](2020)在《焦循《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研究》文中提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是焦循《毛诗》名物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其整个治《诗》历程的渊薮。目前所见该书最早版本是台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藏乾隆五十八年(1793)二十卷清稿本,彼时焦循尚未完成其三十卷的撰写计划。上海图书馆藏乾隆五十八年(1793)至嘉庆三年(1798)之间一卷本,亦为清稿本,在内容上对二十卷本形成补充。上海图书馆藏嘉庆三年(1798)三十卷清稿本则是目前所见考证内容完整、编次完善的最早版本,也是该书编纂体系从三十卷过渡到十一卷的关键版本。上海图书馆藏嘉庆四年(1799)十一卷手稿本是此书定稿。国家图书馆藏六卷残抄本,则是陈瘦岩以焦循定稿为底本抄录的收藏流播本。以二十卷本和一卷本为代表的早期稿本构成了三十卷本修订工作的基础,十一卷定本的修订又以三十卷本为主要依据,同时也参考了二十卷本和一卷本等早期草稿本。二十卷本与一卷本内容缺乏完整性,且书证繁密、缺少逻辑勾连,观点和词目的选择也有不甚合理之处。对此,焦循秉持改汰庸劣、补正疏漏的原则,对上述两个稿本作出了删裁繁冗、完善内容、修正结论、裁剪和分置按语等调整工作,形成三十卷本。此后,焦循又以三十卷本为主,旁参此前各种草稿本,进行了变更体例、校订讹误、修正观点、改换论点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形成十一卷定本。焦循治学主张融汇众说、摒弃门户,反对据守汉学。其《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之编撰缘由一方面是想通过客观考释《毛诗》名物以补证前人《尔雅》研究,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阐明“风人之旨”和孔子之义。然而,《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普遍存在的弥合《毛传》抵牾之处、规避《毛传》误训、误读并比附《毛传》等现象,证明该书有明显曲护《毛传》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焦循客观辨析名物的理念。此外,《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所引宋人书目极少,且大多与《诗经》无关,对主张废《序》者更是只字不提,故焦循反对据守汉学的努力,也在此书架空宋学之倾向中有所消解。焦循治学主张与实践结论之间的矛盾性,不仅源于他《传》《序》先行的解经立场,亦与其治学方法之弊端密切相关。这主要是指他对文献材料缺乏辨析、误用转语和“右文”说推断词源与同源词、径改原典、缺乏目验等问题。
相宇剑[6](2019)在《出土文献《诗经》材料集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於春秋时代,在後世的流传中成为儒家的核心经典之一。除了目前能见到的传世本《诗经》外,出土文献中也存在大量的《诗经》。对这些出土文献《诗经》材料,有必要结合传世本《诗经》进行整理研究,以期望达到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互相证明互相阐发的目的。将这两种系统的《诗经》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促进文字学、文献学等学科的发展。本文收录青铜器铭文、石鼓文、信阳楚简、郭店楚简、上博楚简、清华楚简、香港楚简、阜阳汉简、武威汉简、汉石经、汉铜镜、马王堆帛书、敦煌抄本、吐鲁番义熙文书等出土文献中所出现的《诗经》文本。另外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中保存有目前所能见到最早的《诗经》文本,本文也将其收录。本文以《毛诗》的诗篇为序,逐篇逐句逐字比对,罗列众家之说,择善而从,在有必要补充的地方略下按语以作说明。本文涉及古文字、今文字、汉魏六朝俗体字等,利用文字之比对推进文献的整体研究,研究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对《诗经》异文的考察,在前人基础之上,总结出《诗经》异文大致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俗体字、同义互换、衍文、脱文、倒文等九种,并对每个异文案例做出详尽的疏证。第二、利用传世文献文本可对读的优势,结合出土文献,将古文字、今文字和俗体字在文献的基础上综合比对,以期考索文字流变的规律。第三、立足出土文献,在对出土文献做出详细的分析後,检视传世《毛诗》,对今本《诗经》的形成以及今本《诗经》在各个时代的流变做出合理的推测。第四、充分结合出土文献,反思传统的《诗经》解释,期望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诗经》的某些篇章做出更加合理的阐释。
查飞能[7](2019)在《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文中提出商周青铜器自名是时人对青铜器的命名,由专名和修饰语组成,用于说明青铜器名称、用途及性质等。青铜器研究肇始汉唐,至宋代成为专门学问,尤以定名为主,而青铜器自名是定名的基础。然青铜器功用扩大、器类关系、地域文化、古人分类思想及礼制等均对时人命名青铜器产生重要影响,以致商周青铜器自名数量庞大、称谓复杂,既有纷繁多样、写法奇特的专名,又有丰富的修饰语以限定用途与性质。纵观以往成就,商周青铜器自名研究已有较丰富成果,既有综合性研究,也有专题性研究,更有疑难问题的长期性研究。但学界相关研究运用的自名资料却并不多,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绝大多数自名之字尚未得到关注。为深入发掘商周青铜器自名在古器物学、古文字学、历史学、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全面分类统计与整理商周各类青铜器自名,进而展开系统疏证,藉此发挥金文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全文主体分上、下编两部分。上编是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主要是逐一对商周各类青铜器自名专名进行分类整理与疏证,对一些疑难文字作出分析与考释。本部分由商周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及杂器共4类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组成,容器包括食器、酒器、水器及杂容器共4类。第一,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专名疏证,由常见容器共名、食器、酒器、水器、杂容器等5部分组成。常见容器共名分动词、名词名物化的共名和异器同铭导致的共名2种情况。食器有鼎、高、(?)、簋、盨、簠、敦(盏)、豆、铺、盂、盆共11种;酒器有爵、尊、觚、壶、卣、罍、锣、(?)、缶、瓿、罐、同、杯、卮共14种;水器有盘、盉、匜、鉴共4种;杂容器有盛饭器、食器盖、炉盘、杂饮器、杂量器共5种。第二,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专名疏证,由钟、缚、铃、铎、钲、籴共6类组成。第三,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专名疏证,由戈、戟、矛、剑、铍、斧钺、杂兵共7类组成。第四,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专名疏证,由衡器、符节、车马器、器座、钩类器、门锩、匕、俎等组成。自名专名疏证之时尤其注意多角度解读自名文字,探究疑难自名,以补证旧说、提出新说。文中或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或结合青铜器器型特征解释,或结合青铜器器类之间的组合、更替、相生、派生关系对自名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或注重古文字音韵通假方面的证据,或注意礼仪、祭祀意义的动词、名词名物化成为自名现象,对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进行系统疏证。举凡重要的自名专名疏证有:鼎自名方、合、填、甾、枳、鬻、(?)(鲧鼎),簋自名(?)(簋)、衡、即((?))、(?)、(?),盨自名(?)(盨)簋、(?)、诌、匜,豆自名(?)、(?)、敦、钲,盆自名益,壶自名(?)((?))、(?)(镬)、盏、牟,匜自名(?)、(?),镈自名(?)、,钲自名(?),(?)自名(?),戟自名(?)、(?)、(?)、(?),戈自名镐、(?),斧钺自名(?)、就,剑自名锃、(?)。下编是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疏证,是上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依据商周青铜容器、乐器、兵器及杂器的主要用途及性质对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展开全面分类与整理,然后逐一对各类自名修饰语进行综合疏证,考释疑难杂字,以此加深对商周青铜器性质、用途的进一步认识。第一,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修饰语疏证,本章由特征类、祭祀类、荐献类、膳饮类、宴飨类、盥洗类、置用地类及其他共8类自名修饰语组成。特征类是反映青铜器性质、盛装、形制及大小与数量的限定性语言。祭祀类是用各种祭祀或祭祀方式之字来表明青铜器用于某种祭祀。荐献类是用具有荐献义的字来限定青铜器用于进献、馈食场合。膳饮类又分粢盛、膳牲、制作膳食、备置膳食、酒饮等5类自名修饰语,主要是反映日常膳饮的字词。宴飨类是用与宴飨或具有宴飨之义的字以体现青铜器用途。盥洗类主要是限定青铜器净洗用途的修饰语。置用地类包括宫室、庖厨及其他使用地等限定性字词以体现青铜器使用场合、摆放位置。其他一类是不宜归入以上七类的自名修饰语。第二,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修饰语疏证,由声律与其他两类组成。声律类是乐器重要自名修饰语,起着说明乐器声音或声音特征与演奏乐律的作用。其他一类包括演奏方式、性质与用途等限定性修饰语。第三,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修饰语疏证,由特征类、使用对象类、击杀持执类及其他共4类自名修饰语组成。特征类是限定兵器性质、长短、大小与数量的修饰语。使用对象类分基层士兵、军制单位两种情况。击杀持执类包含兵器击杀用途与持执方式2类修饰语。其他一类包括兵器制作工库、置用地、使用、者精神意志等修饰语。第四,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修饰语疏证,包括材质、数量、置用地等,因量少而附于文末。自名修饰语疏证之时,对一些疑难杂字亦基于各类青铜器性质、用途进行重新解读和多角度分析,如会、(?)、叀、造/佶、(?)、簟(寻)、御、锣、(?)(孰—熟)、(?)((?)—熟)、(?)、曲(区)—(?)、(?)、米宫、行、(?)、林/大林等。
方慧[8](2019)在《郭晋稀先生《诗经蠡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郭晋稀先生是当代着名的音韵学家,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论研究专家,他以传统小学为基础,又综合运用新时期理论方法对《诗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诗经蠡测》作为郭晋稀先生多年研究《诗经》的成果,是一部功力颇深,新见迭出的着作。本文通过对《诗经蠡测》中的主要创见、研究方法及学术特点进行探讨,研究其方法和成果形成的原因,力图在对该书内容与方法的探究中进一步发掘其学术价值。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郭晋稀先生《诗经》研究缘起、背景和《诗经蠡测》的写作与出版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概括。郭晋稀先生对《诗经》的研究是工作使然,同时也是他的志趣所向,除了特殊时期的暂时搁置,他一直坚持对《诗经》的研读和札记的积累,最终促成了《诗经蠡测》的出现。第二部分论述《诗经蠡测》中的主要创见。郭先生对《诗经》的研究既注重基础又主张创新,通过对大量典籍的阅读和思考,他为我们提出了“抢婚说”、“组诗说”、二《南》在《国风》之内,二《南》为厉幽以来之作,二《南》之“周召”指周定公、召穆公,二《南》之“南国”为通名,《大雅》、《商颂》载有商周史诗,“毛诗分章不为定式说”等独特观点,不仅在当时有很大的意义,即使到了现在这些新见依然有着独特的价值,为我们阅读《诗经》提供了更多的参考。第三部分概括《诗经蠡测》中的研究方法。郭先生研究兴趣广泛,在音韵文字训诂、古代文学、古代文论等领域均有深入系统的钻研,因此在《诗经》研究上除了传统小学的使用,他还将出土材料(史学、考据学)、民俗学、文艺学等应用到解《诗》之中。对《诗经蠡测》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将会在今后的《诗经》研究中产生积极的作用。第四部分概括《诗经蠡测》的学术特点。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归纳:(一)“尊重学术,注重传承”。郭先生学养渊深,不仅重视师承,而且善于总结前人成果,注重学术的传承。(二)“整体联系,以诗解诗”。在解《诗》时立足整体,上下联系,解《诗》准确且便捷。(三)“重视规律,揭示通例”。对规律的总结,既说明其对作品的极度熟悉又体现其宏观的观察角度,而且对通例的总结也能促进“以诗解诗”的实践。(四)“注重创新,实事求是”。这是《诗经蠡测》中十分显着的一个特点,无论是各个创见的提出,还是新解诗方法的运用,全书整体上都体现了创新性和科学性。第五部分将论述《诗经蠡测》的学术史意义。首先,《诗经蠡测》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着作。这个除了书中内容观点的创新外,还主要体现在郭晋稀先生对新理论方法的敏感,一方面,他提出“组诗说”,将《诗经》组诗研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另一方面,他将新理论应用得恰如其分,尤其是对《诗经》现实主义的讨论,结合中国文学的实际情况去探讨,而不是照搬国外的理论。其次,《诗经蠡测》是一部过渡时期的作品。一方面,他对传统学问和方法的继承,体现了他传承学术的精神。另一方面,他对现代理论方法的应用,对当时的一些宏观问题的探讨,都是站在当时的时代密切关注学术动态,融新入旧,进行新旧交融、承上启下的学术研究。
何昆[9](2018)在《《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经》自结集起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关注的重点,历代的《诗经》研究论着可谓汗牛充栋,但“五四”之前对《诗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学、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等方面,对《诗经》民俗的研究尚未成为关注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激发出学者们的新思想,将传统《诗经》学研究中对民俗的关注大力发扬,使《诗经》民俗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1919——1949年间,学术界名家辈出,学贯中西的学者们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诗经》研究,在研究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多有创见。《诗经》不再被视为顶礼膜拜的经典,而是被视为民间歌谣总集。学者们开始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来阐释《诗经》,尤为突出的是对《诗经》民俗事象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篇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从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从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和经俗交汇的《诗经》民俗学阐释特色两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和《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分析。结语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和展望。
朱学博[10](2018)在《两宋之际《诗经》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代是《诗经》学发展、演进的重要时期,它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又以变古革新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宋代学者突破了汉唐注疏的藩篱,开始注重研讨《诗经》的文学性质,宣发情性,丰富了《诗经》的文学阐释。另一方面,宋代理学的发展,开创了以理解《诗》的新篇章,形成了宋学特色的《诗经》学。此外,宋代学者疑《序》删《诗》,批驳毛郑,拓展了《诗经》学研究的视域,沾溉百代,启迪後学。回顾以往的宋代《诗经》学研究,学界对於名家名着、热点问题,研究深入而繁多,但有时亦令人感到有叠床架屋之嫌。譬如欧阳修、朱熹的《诗经》学研究论文都在百篇以上,同样的问题、相似的结论一再宣说。而对於一些空白领域却鲜有探索,许多碎片化的材料也没有串联,以至於很多重要的问题没有厘清。譬如两宋之际(北宋徽宗至南宋高宗),这一转折过渡时期的《诗经》学,至今没有人深入、全面梳理。有鉴於此,本论文对两宋之际的《诗经》学展开研究,先搜罗1佚了近10万字的两宋之际的三位重要《诗经》名家的着作;後以文献为本,全面研讨了此阶段的《诗》学,对於以往学界忽视的董逌、李樗、曹粹中、陈鹏飞等都有全面的讨论。尤其是杨时《诗义辨疑》、曹粹中《放斋诗说》、陈鹏飞《诗解》的1佚完成,一改三家《诗》学无本可考的局面,更澄清了以往诸多疑问。本文除去绪论、结论、附录以外,共有9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以专题研究为经,下编以专人专书研究为纬,在经纬交织中冀望可勾勒描绘出两宋之际这近七十年的《诗经》学面目。具体而言:上编共讨论了“两宋之际的《诗经》学嬗变”、“两宋之际《诗经》学的小学研究”、“两宋之际《诗经》学与经筵”、“两宋之际《诗经》学的文学阐释”这几个重要专题。此时期的《诗经》学嬗变主要在於两点:一是王安石新学的终结,二是对汉唐注疏的依傍与回归。王安石变法革新,其《三经新义》颁于官学,天下考生奉为圭臬,虽然新法后遭废除,批驳新学者亦多,然王安石《诗经新义》影响波及了北宋中後期,即便到了南宋依然很多学者研习讨论。两宋之际的杨时是批评荆公新学最为激烈的名家学者,其着《三经义辨》专攻王氏《三经新义》。而南宋初的李樗对王安石经说较为客观,虽然批评不少,但亦有赞扬与采纳王说者。总体来看,两宋之际是新学终结的时期,但也是部分经学家客观看待王安石经解的时期,因为随着时代的推移,新政变法已成过往,王氏《三经新义》和政治科举已无多大关系,学者可以以经学本位去审视探讨其学术中的短长。故虽诸家皆批评王氏为变法张目而曲解经文,但对王氏经说合理者亦多采信。众所周知,北宋欧阳修、苏辙掀起对於汉唐注疏的批驳,苏辙更是疑序派的代表学者。其後宋代学者“摆落汉唐”,兴起了疑经变古的巨澜。现今学者提及宋代经学,几乎无不标举“疑经变古”四字。然而,本文经全盘观照审视,对比各家经说,认为此时期的学者对於汉唐注疏依傍较多。各家经解不少是承习《毛诗注疏》的旧说,甚至多有节抄、化用注疏原文者。平心而言,北宋学者各逞才志、各自论说,突破汉唐藩篱,或如欧阳修者以诗心性情解《诗》,或如王安石者为变法张目而谈经立论,百家争鸣,极似战国诸子之风气。至南宋朱熹、吕祖谦等醇儒学者,宣扬义理圣化,聚徒讲学,矻矻兀兀,皓首穷年,极似汉儒风气。两宋之际正是自战国诸子之风到汉儒风的转折过渡时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依傍汉唐旧注的特点,这是以往学界所忽视的。两宋之际另一极为重要且有特色之处是此时学者对《诗经》小学的探索。最值得称道的是吴棫对《诗经》古音的探索,开创了古音古韵研究的先河,在中国音韵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郑樵、李樗、曹粹中、董逌等众多学者对《诗经》的名物训诂、礼制度数皆有研究。此些都是北宋诸家所未涉及,而南宋继武者亦鲜的。譬如《诗经》古音的探索,虽然朱熹颇为关注,但其却误解了吴棫的音学理论,而产生了广受後代批评的叶音说。自吴棫之後,南宋再没有出现能和他比肩的《诗》古音研究者。南宋後期汉学训诂一派的《诗经》学者以王应麟为大成者,然而王氏对於三家诗异文的研究,仍有稍逊于两宋之际董逌之处。以往由於董逌《广川诗故》的亡佚,学界对这一问题缺乏清晰的认知。近年吴国武先生1佚了《广川诗故》,虞万里先生又发表了《董逌所记石经及其<鲁诗>异文》一文,才稍揭示了董氏《诗》学的重要价值。两宋之际的经筵由於资料亡佚很多,诸多问题难以考证了。不过此时期仍有三种《诗经》经筵讲义流传下来,即刘一止《毛诗讲义》、廖刚《毛诗讲义》、张纲《毛诗讲义》。此三种学界研究较少。对比来看刘一止的篇幅最短,廖刚、张纲涉及篇目较多,很能反映出当时经筵讲《诗》的特点。关於此时期《诗经》文学阐释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诸家学者对《诗经》艺术性质和艺术手法的探究、对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审美的影响展开讨论。此时的学者在继承欧阳修以情解《诗》的理论上,进一步注意探讨《诗经》所包含的人情、诗韵,摆脱经学本位,真正还《诗》之为诗的本来面目。譬如《诗经》中一些闲情、劳动的歌谣,此时一些学者可坦言其无王道教化深意,而是一时诗人闲情的歌咏,此无疑是摆脱传统毛诗学派的束缚,而能以文学体认诗情。自北宋起,学者开始标举《诗经》作为百代诗歌之祖的权威地位,批评鉴赏、指导诗歌创作。两宋之际正是这类诗歌艺术理论发展和凝结的时期,诗人、学者的研讨和宣说,大大丰富了宋代的诗歌理论。本论文下编是专人专书的研究,一共五章,讨论了杨时、董逌、陈鹏飞、曹粹中、李樗五位代表学者的《诗经》学。杨时的代表作是《诗义辨疑》,专为攻驳王安石之书而作。本文对此作了详细的讨论,还考证了杨时《三经辨疑》成书、流传的相关问题,澄清了学界以往的一些误解。董逌的《广川诗故》是此时最具特色的一部作品,文献价值巨大,可惜以往学者并未注意研究。董氏深谙训诂考据之学,金石古籍颇富,其《广川诗故》不但大量记录三家《诗》的异文,还引用了许多今已亡佚的唐前古书,不少记载是南宋後期王应麟也未曾见到的。本文对董氏徵引古书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辨证,力图揭示此一在宋代《诗经》学史中独树一帜的学者的学术内涵。陈鹏飞《诗经》最值得称道之处在於其对《鲁颂》诸篇思想艺术的批评,甚至提出了《鲁颂》可废的说法。曹粹中和李樗各自代表了地域性的《诗经》学研究。曹粹中是四明人,在两宋甬上《诗》学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李樗是闽人,和林之奇开创了三山学派,其《毛诗详解》则反映了南宋前期三山学派的经学特色。总之,两宋之际的《诗经》学有继承、有新变,不仅在宋代《诗经》学史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中国古代经学史中亦有特殊的价值。本文力图通过文献的1考、阐释,全面深入的探究此时《诗经》学的面貌特质,彰显其在中国经学史中久被忽视而又亟需重视的历史地位。
二、《诗集传》词语训释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集传》词语训释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孔子诗论》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上博简《孔子诗论》概述 |
二、《孔子诗论》研究综述 |
(一)竹简的形制与编连问题 |
(二)文本考释 |
(三)诗篇认定与诗义阐释 |
(四)诗学思想研究 |
第一章 《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形制问题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形制问题 |
(二)《孔子诗论》竹简现状分析 |
二、《孔子诗论》“留白”问题研究 |
(一)1号简的处位 |
(二)留白简与竹简的编联原则 |
(三)留白简的“留白”原因讨论 |
三、《孔子诗论》的编联与缀合 |
(一)各家编联意见汇总 |
(二)本文编联方案 |
(三)本文分章及释文 |
第二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上) |
一、关雎组 |
二、葛覃组 |
三、木瓜组 |
四、柏舟组 |
五、东方未明组 |
六、墙有茨组 |
第三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下) |
七、十月组 |
八、宛丘组 |
九、皇矣组 |
十、总论组 |
第四章 《孔子诗论》诗篇认定及诗义阐释 |
一、《孔子诗论》篇名的认定 |
(一)原本未释或误释的诗篇名 |
(二)归属有分歧的诗篇名 |
(三)简文所涉诗篇名汇总 |
二、《孔子诗论》诗义阐释 |
(一)《国风》类 |
(二)《小雅》类 |
(三)《大雅》类 |
(四)《周颂》类 |
第五章 《孔子诗论》论诗特点及诗学思想研究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和特点 |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 |
(二)《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
二、《孔子诗论》诗学思想研究 |
(一)简文以“情”、“性”论诗 |
(二)简文“以礼节情”的论诗思想 |
(三)简文“情”与“志”的关系论述 |
附录一 《孔子诗论》论着提要 |
凡例 |
一、编联、形制类 |
(一)编联类 |
(二)形制类 |
二、字词考释类 |
三、文本思想类 |
(一)诗篇认定、诗义阐释类 |
(二)诗学研究类 |
四、其他类 |
(一)简文作者类 |
(二)综述类 |
附录二 论着提要索引 |
一、作者、论着名索引 |
二、关键词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马瑞辰及《毛诗传笺通释》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马瑞辰的生平、家学及师承交游 |
1.1 马瑞辰的生平及其家学 |
1.2 不拘门户的家学传统 |
1.2.1 相容并包的桐城派文化氛围 |
1.2.2 汉宋兼采的家学传统 |
1.3 师承交游 |
1.3.1 与桐城宋学学者的交往 |
1.3.2 与京城汉学学者的交往 |
第二章 《毛诗传笺通释》体例概述 |
2.1 《毛诗传笺通释》的体例与编排 |
2.2 《毛诗传笺通释》对《传》《笺》《正义》的态度与取舍 |
2.2.1 《毛诗传笺通释》对释《诗》经典的态度与取舍 |
2.2.2 《毛诗传笺通释》对《毛传》的态度与取舍 |
2.2.3 《毛诗传笺通释》对《郑笺》的态度与取舍 |
2.2.4 《毛诗传笺通释》对《毛诗正义》的态度与取舍 |
第三章 《毛诗传笺通释》对汉学治《诗》成果的引用 |
3.1 对前代治《诗》成果的引用 |
3.1.1 先秦时期的《诗经》研究 |
3.1.2 两汉时期的《诗经》研究 |
3.1.3 三国魏晋时期《诗经》研究 |
3.2 对清代治《诗》成果的引用 |
3.2.1 对清初汉宋兼采学者观点的引用 |
3.2.2 对毛郑学派学者观点的引用 |
3.2.3 对三家《诗》派学者观点的引用 |
3.2.4 对其他清代学者之说的引用 |
第四章 《毛诗传笺通释》中对宋学治《诗》成果的吸收 |
4.1 对宋儒及宋学学者成果之引用 |
4.1.1 对欧阳修等学者的引用 |
4.1.2 对朱熹《诗集传》的引用 |
4.2 《毛诗传笺通释》义理之阐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4)出土文献与《毛传》训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毛传》训诂研究概述 |
二、出土文献当中的《诗》类文献述要 |
三、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四、关於本文相关问题的説明 |
第一章 《毛诗故训传》的内容及其特点 |
第一节《毛传》关於字词的训释 |
第二节《毛传》关於诗句的阐释 |
第三节《毛传》关於训诂术语、语法关系以及“兴”体的説明 |
第四节《毛传》训诂之局限 |
第二章 利用出土文献佐证《毛传》之训诂 |
第一节 从出土文献的角度看《毛传》训诂之正确性 |
第二节 从出土文献的角度来看《毛传》对於借字的解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用出土文献补充《毛传》之训诂 |
第一节 利用出土文献释《毛传》未释之字词 |
第二节 利用出土文献补释《毛传》已释之字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用出土文献校正《毛传》之训诂 |
第一节《毛传》因文字错)而误释例 |
第二节《毛传》因字词通假而误释例 |
第三节《毛传》因其他原因而误释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利用出土文献来研究早期《诗经》文本的形成所得到的一些启示 |
附录二《毛传》训诂词例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焦循《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综述 |
二、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版本与着年考辨 |
第一节 早期《毛诗物名释》阶段 |
一、“上图一卷本” |
二、“傅图二十卷本” |
三、“上图一卷本”与“傅图二十卷本”成稿先后考 |
四、“上图一卷本”成稿时间考 |
第二节 后期《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阶段 |
一、“上图三十卷本” |
二、“上图十一卷本”与“国图残抄本” |
小结 |
第二章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编纂考述 |
第一节 从早期《毛诗物名释》阶段到“上图三十卷本” |
一、从“傅图二十卷本”到“上图三十卷本” |
二、从“上图一卷本”到“上图三十卷本” |
第二节 从“上图三十卷本”到“上图十一卷本” |
一、“上图十一卷本”参照本 |
二、从“上图三十卷本”到“上图十一卷本” |
小结 |
第三章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解经立场析论 |
第一节 主观立场:焦循解《诗》的两个维度 |
一、第一重解《诗》维度:合乎风人之旨 |
二、第二重解《诗》维度:对前人《尔雅》研究之回应 |
三、戴学之沿承:焦循回归经义的困境 |
第二节 解经实践:焦循曲护《毛传》的现象认定 |
一、曲圆《毛传》抵牾之处 |
二、规避《毛传》误训 |
三、误读并比附《毛传》 |
四、回护《毛传》的其他方式 |
第三节 焦循对宋学之态度与取舍 |
一、焦循对宋学之态度 |
二、焦循对宋人《诗》说之取舍原则 |
三、焦循尊《序》之缘由 |
第四节 根源再探:焦循曲护《毛传》的原因 |
一、对文献材料缺乏辨析 |
二、误用转语 |
三、“右文”推源 |
四、径改原典 |
五、缺少目验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焦循《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着录辑补与辨正 |
附录二 焦循《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结撰年表 |
附录三 广陵书社点校本《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勘误 |
附录四 “上图三十卷本”《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校读记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出土文献《诗经》材料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论 |
第一节 出土文献《诗经》材料概况 |
第二节 出土文献《诗经》文字的歧异 |
第三节 研究出土文献《诗经》材料的意义 |
第二章 国风集释 |
第一节 周南 |
关雎 |
葛覃 |
卷耳 |
樛木 |
螽斯 |
桃夭 |
兔罝 |
芣苢 |
汉广 |
汝坟 |
麟之趾 |
第二节 召南 |
鹊巢 |
采蘩 |
草虫 |
采苹 |
甘棠 |
行露 |
羔羊 |
殷其靁 |
摽有梅 |
小星 |
江有汜 |
野有死麕 |
何彼襛矣 |
驺虞 |
第三节 邶风 |
柏舟 |
绿衣 |
燕燕 |
日月 |
终风 |
击鼓 |
凯风 |
雄雉 |
匏有苦叶 |
谷风 |
式微 |
旄丘 |
简兮 |
泉水 |
北门 |
北风 |
静女 |
新台 |
二子乘舟 |
第四节 鄘风 |
柏舟 |
墙有茨 |
君子偕老 |
桑中 |
鹑之奔奔 |
定之方中 |
蝃蝀 |
相鼠 |
干旄 |
载驰 |
第五节 卫风 |
淇奥 |
考盘 |
硕人 |
氓 |
竹竿 |
芄兰 |
河广 |
伯兮 |
有狐 |
木瓜 |
第六节 王风 |
黍离 |
君子于役 |
君子阳阳 |
中谷有蓷 |
兔爰 |
葛藟 |
采葛 |
大车 |
丘中有麻 |
第七节 郑风 |
缁衣 |
叔于田 |
大叔于田 |
清人 |
羔裘 |
遵大路 |
女曰鸡鸣 |
有女同车 |
山有扶苏 |
蘀兮 |
狡童 |
褰裳 |
丰 |
东门之坛 |
风雨 |
子衿 |
扬之水 |
出其东门 |
野有蔓草 |
溱洧 |
第八节 齐风 |
鸡鸣 |
还 |
着 |
东方之日 |
东方未明 |
南山 |
甫田 |
卢令 |
敝笱 |
载驱 |
猗嗟 |
第九节 魏风 |
葛屦 |
汾沮洳 |
园有桃 |
陟岵 |
十亩之间 |
伐檀 |
硕鼠 |
第十节 唐风 |
蟋蟀 |
山有枢 |
扬之水 |
椒聊 |
绸缪 |
杕杜 |
羔裘 |
鸨羽 |
无衣 |
有杕之杜 |
葛生 |
采苓 |
第十一节 秦风 |
车邻 |
驷驖 |
小戎 |
蒹葭 |
终南 |
黄鸟 |
无衣 |
渭阳 |
权舆 |
第十二节 陈风 |
宛丘 |
东门之杨 |
墓门 |
第十三节 桧风 |
隰有苌楚 |
第十四节 曹风 |
侯人 |
鳲鸠 |
下泉 |
第十五节 豳风 |
七月 |
鸱鴞 |
东山 |
破斧 |
伐柯 |
九罭 |
狼跋 |
第三章 小雅集释 |
第一节 鹿鸣之什 |
鹿鸣 |
四牡 |
皇皇者华 |
常棣 |
伐木 |
天保 |
采薇 |
出车 |
杕杜 |
鱼丽 |
第二节 南有嘉鱼之什 |
南山有台 |
湛露 |
彤弓 |
菁菁者莪 |
六月 |
采芑 |
车攻 |
吉日 |
第三节 鸿雁之什 |
祈父 |
黄鸟 |
斯干 |
第四节 节 南山之什 |
节南山 |
正月 |
十月之交 |
雨无正 |
小旻 |
小宛 |
小弁 |
巧言 |
何人斯 |
巷伯 |
第五节 谷风之什 |
谷风 |
蓼莪 |
大东 |
北山 |
无将大车 |
小明 |
鼓钟 |
楚茨 |
信南山 |
第六节 甫田之什 |
甫田 |
大田 |
裳裳者华 |
青蝇 |
宾之初筵 |
第七节 鱼藻之什 |
鱼藻 |
采菽 |
角弓 |
菀柳 |
都人士 |
采绿 |
白华 |
渐渐之石 |
第四章 大雅集释 |
第一节 文王之什 |
文王 |
大明 |
绵 |
棫朴 |
旱麓 |
思齐 |
皇矣 |
灵台 |
下武 |
文王有声 |
第二节 生民之什 |
生民 |
既醉 |
凫鷖 |
假乐 |
公刘 |
泂酌 |
民劳 |
板 |
第三节 荡之什 |
荡 |
抑 |
桑柔 |
云汉 |
崧高 |
烝民 |
韩奕 |
江汉 |
瞻卬 |
召旻 |
第五章 颂集释 |
第一节 周颂 |
清庙 |
烈文 |
昊天有成命 |
潜 |
雝 |
闵予小子 |
访落 |
敬之 |
良耜 |
赉 |
般 |
第二节 鲁颂 |
駉 |
有駜 |
泮水 |
閟宫 |
第三节 商颂 |
那 |
烈祖 |
玄鸟 |
长发 |
殷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基本疏证思路与方法 |
四、材料来源与疏证规范 |
上编 商周青铜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章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共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食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商周青铜酒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四节 商周青铜水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五节 商周青铜杂容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二章 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钟镈铃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铎钲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商周青铜鑃自名专名疏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戈戟矛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剑铍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商周青铜杂兵自名专名疏证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衡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二节 商周青铜杂用器自名专名疏证 |
第三节 小结 |
下编 商周青铜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五章 商周青铜容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一节 特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二节 祭祀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三节 荐献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四节 膳饮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五节 宴飨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六节 盥洗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七节 置用地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八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九节 小结 |
第六章 商周青铜乐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一节 声律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二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商周青铜兵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一节 特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二节 使用对象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三节 击杀秉持类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四节 其他自名修饰语疏证 |
第五节 小结 |
附录 商周青铜杂器自名修饰语疏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8)郭晋稀先生《诗经蠡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第一章 《诗经蠡测》的写作与出版过程 |
第一节 郭晋稀《诗经》研究缘起及背景 |
一、郭晋稀《诗经》研究的缘起 |
二、郭晋稀《诗经》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诗经蠡测》的写作过程 |
一、《诗经》的阅读札记 |
二、50年代的论文与讲义 |
三、70年代末的《诗经讲义》 |
四、80、90年代的论文 |
第三节 《诗经蠡测》的出版过程 |
一、《诗经蠡测》结集出版 |
二、《诗经蠡测》增订再版 |
第二章 《诗经蠡测》的主要学术创见 |
第一节 组诗说 |
一、“组诗说”的提出 |
二、“组诗说”的影响 |
第二节 抢婚说 |
一、《鹊巢》:抢婚或妇女被掠夺 |
二、《鹊巢》诗义的其他看法 |
三、“抢婚说”所引起的论争 |
第三节 对二《南》的看法 |
一、二《南》与《国风》的关系 |
二、二《南》创作时间的看法 |
三、二《南》之“周召”之所指 |
四、二《南》之“南”之所指 |
第四节 关于史诗的见解 |
一、“史诗”的概念 |
二、《诗经》史诗的讨论 |
三、郭晋稀的史诗观点 |
第五节 有关分章的观点 |
一、对毛诗分章的看法 |
二、对《诗经》篇目的分章 |
第三章 《诗经蠡测》的研究方法 |
第一节 传统小学方法的实践 |
一、以声韵解诗:通声韵,断句读,分章节 |
二、以训诂解诗:明训诂,考脱文,校讹倒 |
三、以词气解诗:审词气,推省文,定章次 |
第二节 出土材料与民俗学的应用 |
一、善用出土材料解《诗》 |
二、以民俗学知识解《诗》 |
第三节 文学立场的研究 |
一、文学立场修养 |
二、《诗经》的文学研究 |
第四章 《诗经蠡测》的学术特点 |
第一节 尊重学术,注重传承 |
一、薪尽火传,师承有来 |
二、博学笃志,转益多师 |
第二节 整体联系,以诗解诗 |
一、发凡起例,文字训诂 |
二、立足整体,诗义释疑 |
第三节 重视规律,揭示通例 |
一、语例的总结 |
二、韵例的揭示 |
第四节 注意创新,实事求是 |
一、博采众家,择善而从 |
二、独立思考,绝不盲从 |
三、言必有据,论证详密 |
第五章 《诗经蠡测》的学术史意义 |
第一节 具有创新精神的《诗经》研究着作 |
一、善于总结,将组诗上升到理论高度 |
二、理论自觉,新理论运用得恰如其分 |
第二节 过渡时期的《诗经》研究着作 |
一、利用传统小学方法去研究,具有学术性和科学性 |
二、对一些宏观问题的探讨,体现了时代性和系统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文化背景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一节 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 |
一、晚清社会转型与《诗经》阐释的近代化倾向 |
二、军阀政治与民俗学科建设 |
第二节 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 |
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新变 |
二、《诗经》学研究新变 |
第三节 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 |
一、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 |
二、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特点 |
三、新式出版对《诗经》研究新变的推动作用 |
第二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1919-1949) |
第一节 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诗经》性质的新阐释 |
二、《诗经》篇章的新分类 |
三、诗篇解读的新内涵 |
第二节 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新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俗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节 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女性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科技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生活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1919-1949) |
第一节 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 |
一、以民主和科学为支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以乐歌为切入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以民俗学方法对《诗经》进行新阐释 |
第二节 经俗交汇的《诗经》阐释新特色 |
一、以“俗”证“文” |
二、以“诗”为“史” |
三、移风易俗 |
第四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与局限(1919-1949) |
第一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 |
一、采用《诗经》研究的新方法 |
二、取得《诗经》研究的新成果 |
三、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第二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 |
一、研究方法急于求新 |
二、研究范畴过于集中 |
三、研究成果存有争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国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二 :民国期刊中《诗经》新译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三 :许啸天《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篇目 |
附录四 :《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各篇题旨 |
附录五 :《民国丛书》中与《诗经》研究有关的文学史着作(1919-1949) |
附录六 :民国期刊中《诗经》民俗学阐释情况分析表(1919-1949) |
附录七 :民国期刊中《诗经》研究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八 :1933年各大学国文入学试卷题型一览表 |
附录九 :《论语》中《诗》《礼》并提的情况 |
附录十 :《开明国文讲义》选文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两宋之际《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宋代《诗经》学的分期 |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
三、选题研究现状分析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架构 |
上编 |
第一章 两宋之际的《诗经》学嬗变 |
第一节 两宋之际对荆公新学的批判与接受 |
一、两宋之际的新学 |
二、杨时《三经义辨疑》 |
三、对王安石经解的评价回归客观 |
第二节 两宋之际的儒学与《诗经》学 |
一、尚义而轻辞 |
二、涵咏与体会 |
三、政教与义理价值的宣扬 |
第三节 对汉唐注疏的依傍与回归 |
一、北宋疑经思潮及对其的反思 |
二、两宋之际《诗》学对汉唐注疏的依傍 |
第四节 集解之学的兴盛 |
第二章 两宋之际《诗经》的小学研究 |
第一节 两宋之际《诗经》音韵研究 |
一、《诗经》音韵研究概况 |
二、吴棫及其《诗经》音韵研究 |
第二节 两宋之际《诗经》名物训诂研究 |
一、礼制名数的研究 |
二、鸟兽草木名物的研究 |
第三节 郑樵的《诗经》名物研究 |
一、《昆虫草木略》的成书与体例 |
二、《昆虫草木略》的特色 |
三、郑樵名物研究的意义 |
第三章 两宋之际的《诗》学与经筵 |
第一节 两宋之际的经筵讲《诗》活动 |
一、徽宗朝经筵官与蔡京党关系 |
二、徽宗朝经筵不进讲《国风》 |
三、钦、高宗朝经筵兴废与刘一止《下武》诗讲义 |
第二节 廖刚及其《毛诗讲义》 |
一、廖刚出任经筵侍讲及进《毛诗讲义》时间 |
二、廖刚《毛诗讲义》的内容与特点 |
三、廖刚《毛诗讲义》的思想内涵 |
第三节 张纲及其《毛诗讲义》 |
一、《毛诗讲义》概况 |
二、《毛诗讲义》的思想内涵 |
小结 |
第四章 两宋之际《诗经》学的文学阐释 |
第一节 对《诗经》文学性质与艺术手法的探究 |
第二节 对《诗经》文学阐释的具体方式 |
第三节 对诗歌理论及创作的影响 |
下编 |
第五章 杨时《诗经》学研究 |
第一节 杨时《诗义辨疑》1考 |
第二节 《毛诗辨疑》对荆公新学的驳正 |
第三节 杨时《诗经》学的内涵特色 |
第四节 杨时《诗经》学的不足与局限 |
第六章 董逌《诗经》学研究 |
第一节 董逌生平与《广川诗故》 |
第二节 董逌对三家《诗》的考辨 |
第三节 董逌所引崔灵恩《集注》考辨 |
第四节 董逌所引其他古书旧注辨正 |
第五节 董逌《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
第七章 陈鹏飞《诗经》学研究 |
第一节 陈鹏飞生平与学术 |
第二节 陈鹏飞《诗解》内容与《诗》学观 |
第三节 陈鹏飞《诗解》的特色 |
第四节 陈鹏飞《诗解》的影响 |
第八章 曹粹中《诗经》学研究 |
第一节 曹粹中生平及其《放斋诗说》 |
第二节 《放斋诗说》的内容特色 |
第三节 曹粹中的《诗》学观 |
第四节 曹粹中《诗》学地位与影响 |
第九章 李樗《诗经》学研究 |
第一节 李樗家世与生平 |
第二节 李樗《毛诗详解》及其解经方法 |
第三节 李樗的《诗》学观 |
第四节 李樗对王安石《诗》学的总结 |
第五节 《毛诗详解》的优点与不足 |
第六节 李樗《毛诗详解》的历史地位与价值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两宋之际《诗经》学着作1佚稿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诗集传》词语训释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孔子诗论》综合研究[D]. 贾旭东. 吉林大学, 2020(08)
- [2]马瑞辰及《毛诗传笺通释》研究初探[D]. 陈曦. 山西大学, 2020(01)
- [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4]出土文献与《毛传》训诂研究[D]. 姚道林. 安徽大学, 2020(07)
- [5]焦循《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研究[D]. 黄睿. 鲁东大学, 2020(06)
- [6]出土文献《诗经》材料集释[D]. 相宇剑. 安徽大学, 2019(02)
- [7]商周青铜器自名疏证[D]. 查飞能. 西南大学, 2019(01)
- [8]郭晋稀先生《诗经蠡测》研究[D]. 方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9]《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D]. 何昆. 黑龙江大学, 2018(06)
- [10]两宋之际《诗经》学研究[D]. 朱学博.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