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生活废弃物回收体系对策研究——浅谈可回收利用生活废弃物的回收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杨丹丹[1](2021)在《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城市固体废物数量显着增加,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中国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的明显滞后引发了积弊已久、复杂多变的生态问题,如“垃圾围城”、“固废围城”、“垃圾困村”等。无废城市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固废污染的综合防治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的发展是当前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山西省为我国重工业基地,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工业固体废物污染十分明显,因此,针对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其内在影响因素,对于山西省构建无废城市意义重大,也有利于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无废城市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深刻总结前人研究无废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方法。以山西省11个地市为例,首先分析山西省自然资源现状、社会经济现状和无废城市发展现状,然后从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和发展保障能力四个次级子系统构建山西省无废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时,先对山西省各地市历年的详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2010年到2019年间无废城市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通过数据分析和GIS绘图分析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四个时间节点的无废城市发展空间示意图,研究山西省无废城市的时空演化规律,得出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山西省无废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呈现以太原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辐射性增长方式。通过深入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对国内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工业固废产量大、强度高、综合利用率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布点规划不合理且监管不严、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量和处置能力偏小、城市垃圾和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程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从源头减少固废生产量、提升工业固废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工业危废处置技术和综合利用率、合理布局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加强监管制度、落实医疗废物收集与处置监管责任、强化处置工作、实施城市垃圾强制分类、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
张梦玥[2](2021)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使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生活垃圾分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立法作为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途径,其必要性凸显出来。过去二十年,我国多层次打造生活垃圾分类法律体系,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要对此进行不断的完善,建构真正符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际需要的法律实施保障体系,摸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道路。围绕上述思路,本文分成五章对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章为导论,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总结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概述,重点阐释了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内涵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理论,肯定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的必要性:既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垃圾分类制度法治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垃圾减量、实现资源再生的需要。第三章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现状进行分析,梳理现有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以此为基础对立法的突破和缺失进行辩证分析。在立法突破方面,我国实现了环境道德法律化、强化减量化原则和减量目标、重视问题导向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在立法缺失方面,存在法律不健全且条文分散、地方分类标准频繁变动不统一、各类主体法律职责划分不合理、内外监督制度建构不健全、激励机制发挥作用范围有限等问题。第四章选择以日本的生活垃圾分类法律为借鉴对象,说明借鉴原因,介绍该国各阶段生活垃圾分类立法背景,进一步分析日本有关生活垃圾分类法律制度中具有代表性的基本法、综合法、专项法,从而总结出日本生活垃圾分类成功的立法经验。最后,第五章节提出完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的对策建议,着重从完善垃圾分类法律体系、制定合理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明确相关主体法律义务、健全内外监督制度、落实垃圾分类奖惩制度度这五个方面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框架进行完善,力图破解我国城市“垃圾围城”困境。
赵琦[3](2021)在《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基础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废弃物回收利用被证明是合理的废弃物处理方式,能够有效缓解资源和环境问题。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早已经被一些发达国家实践,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依赖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基础的支撑。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废弃物管理中没有实施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而是采取鼓励性政策,这样的差异应该引起重视。那么是哪些因素限制了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的运行,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基础可以有效支撑一个国家或地区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的有效运行,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是否适合开展强制性废弃物回收利用,这是本研究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产者责任延伸理论等为基础。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研究中与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和筛选,构建了由5个子系统、13个指标组成的“经济-社会-技术-市场-意识”系统。选取了13个有效运行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将主成分分析法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相结合,分析了各子系统对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的影响,并定量化地提出最适宜实施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时各个发展指标应具备的数值范围。对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基础进行应用。提出制度实施基础判断法则,判断国家或地区目前发展状态对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的适宜程度,避免盲目实施造成人力、物力或资源的浪费。最后以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46个试点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并适当提出未来重点发展路径。结果显示,社会水平、技术水平和意识水平的发展均对实施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市场水平和经济水平存在“门槛效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只有当经济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市场水平超过一定数值时,才是实施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的最适当时机。此时,人均GDP通常在27654-40344美元之间;可再生资源及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大于5.0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大于67.54%。当适宜度得分在0.60以下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条件尚不成熟;得分在0.70-0.80之间可以开始实施。我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仅北京市(0.84)、上海市(0.83)和广州市(0.83)三个城市达到适合实施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阶段;包括南京市(0.79)、苏州市(0.79)在内的18个城市可以开始实施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泰安市(0.69)、铜陵市(0.68)等20个城市可以选择以试点小区先行实施的方式逐步推广;同时仍存在五个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条件尚不成熟的城市,如长春市(0.59)。本文可以为各国各地区制定废弃物管理政策,以及实施废弃物回收利用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汝墨[4](2021)在《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一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难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攀升,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为城市治理带来极大挑战。生活垃圾收运网与再生资源回收网两网融合是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一大发展趋势,本文将采用ABM方法构建两网融合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研究其演化机理,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本文将首先分析国内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现状,总结现有回收体系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问题的方法——两网融合,并分析两网融合体系的特性。之后以目前的回收体系为基础,构建两网融合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简称两网融合回收体系),并采用ABM方法对体系中的参与主体进行社会行为理论建模。接着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基于LCA方法确定模型初始参数以及绩效指标,对不同政策下的两网融合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演化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针对目前现状,当政府资源有限时,对两网融合回收体系的法律政策力度加大资源投入能为体系带来最大的收益;在经济因素上面,政府可根据自身需求来调配往每一个方向上的资源投入,如果需要提高体系可回收物回收率以及社会总收益可以往政策补贴力度上资源投入,如果需要提高厨余垃圾分出率可以往清运费减免力度上加大资源投入,如果需要提高系统各主体整体参与积极性则可以往经济支持力度上加大资源投入;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对于回收价格让利程度越高,体系积极性越高,因此政府需要督促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让利,使居民更加愿意加入到两网融合回收体系中来。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研究方法以及实例结果可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改进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借鉴和建议。
李叶琳[5](2021)在《哈尔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开展哈尔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与对策研究,对于倡导节约资源、践行新发展理念、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研究什么是城市生活垃圾及其分类处理,哈尔滨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分类处理能力和情况。分析发现哈尔滨市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组织实施当中分别面临着居民参与热度不高、混合收集较为普遍、专业车辆应用不足、形式主义客观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宣传系统化促进绿色生活习惯形成,完善政策法规保障生活垃圾分类推行,优化治理机制推动统筹服务能力提升,以分类处理产业化发挥行业集约效应。得出哈尔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积极向好的态势已开始萌发,通过采取必要举措可望得到持续提升的结论。
宋晓琪[6](2020)在《全流程视角下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困境及优化路径》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于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进展现状,从全流程的视角切入,严格遵循“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前端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置”这四大分类管理流程,查阅大量2013—2019七年间的相关文献,运用问卷调查、人物访谈、案例比较等研究方法,将协同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作为四大基本理论支撑,通过分析各个流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来考察A市政府作用在此项工作中发挥的成效与不足。同时,选取日本和台湾两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成功案例,在“去异求同”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启示。最后,依然遵循四大管理流程,并结合政策工具、政府规制、循环经济、社区治理、正负激励等“N”种理论的核心内涵,对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面临的困境“对症下药”,分别提出对应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A市虽然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分类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居民分类意识有所提高、终端处置设施运行良好,但面临的困境显得更加突出,亟需提出可行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环节的政府治理理念、政策工具选择、管理主体权责和必要配套机制;前端分类投放环节的投放原则、宣传教育、群众基础;中端分类收运环节的混合收运、监管过程、回收系统;末端分类处置环节的处置方式、技术、资金难关以及垃圾处理的市场化水平和垃圾处理厂的空间布局。
孙秋晨[7](2020)在《泰安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生活垃圾迅速增长。城市管理者们面临的“垃圾围城”越来越成为制约城市生存发展所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如果生活垃圾处置不得当,将污染大气、土壤和地下水,进而影响城市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当前城市管理者面临着一项重要课题,即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治理,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对可回收生活垃圾开展回收利用,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民生领域“关键小事”,也是关系百姓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大事。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五部委将泰安市列入全国首批2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是山东省唯一入选城市。2017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泰安市作为示范城市列入强制分类城市,成为全国46个强制分类城市之一。近年来,泰安市认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距离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仍有差距。通过深入了解泰安市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方面的现实状况,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是当前泰安市城市管理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比较研究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深入了解并认真研究了泰安市城区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方面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近年来,泰安市垃圾分类工作以政府引导为主要模式,并创新实施了“强制分类与引导分类相结合”“专业分类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这两个结合的工作模式,在垃圾中转站开展专业分类、二次分拣,不断完善日常运行体系,提升分类设施建设水平,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技术标准不明确;居民、社会组织以及相关企业等主体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非试点区域分类治理工作相对滞后,与试点区域差距较大。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协调机制不完善、垃圾分类配套经费投入不足、垃圾分类市场化程度低和居民的主动性不足。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提出完善泰安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对策,一是强化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二是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分类治理,三是鼓励其他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分类治理,四是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建设。
王雪原[8](2020)在《“两网融合”回收制度构建 ——以生活垃圾分类为切入》文中指出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仍然存在垃圾治理方面的问题,大量的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的处理,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瓶颈。近年来,虽然公众已逐步认识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有关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也受到政府较多的关注,但我国生活垃圾清运系统和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却一直没有进行有效衔接,产生不少的问题和矛盾。为此,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拉开我国推进“两网融合”的序幕。在未来,多个城市将相继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生活垃圾分类为两网融合做好了铺垫,而如何构建“两网融合”回收制度成为一项新的课题。第一部分对“两网”进行界定。分别阐述了生活垃圾清运系统和再生资源回收系统的概念,分析了“两网”形成的原因。并且阐述了“两网”的历史作用,指出“两网”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管理制度的体现,生活垃圾清运管理制度和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制度。第二部分阐述了“两网融合”的进展现状。首先,运用数据,描述了我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情况、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和处理的情况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现状。其次,对“两网融合”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了“两网融合”的必要性,指出“两网融合”是在垃圾治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垃圾处理末端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再者,对我国现有的与“两网融合”相关的政策进行梳理。最后,介绍了我国推行“两网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两种典型模式,一是两网合一的北京模式,二是两网衔接的上海模式。通过对这两个试点城市现状、政策和成效分析,吸收宝贵经验。本文第三部分析了我国推行“两网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两网”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多部门联合管理容易造成政府职能混乱;二是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兼容;三是以高价值可回收物为主的不均衡回收,低值可回收物长期面临无人收无人管的状态;四是垃圾收费制度未能确立,单纯的依靠财政资金拨付不能满足生活垃圾处理费用的需求。第四部分在上述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对“两网融合”回收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第一,要确立再生资源回收的公益属性,将再生资源回收定位为关系到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后,使再生资源回收跟垃圾清运一样可以获得政府财政对公益事业的补贴以及税收优惠,而且为进一步推进“两网融合”的制度性改革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二,通过整合政府管理机构职能和规定主管部门职责,重构生活垃圾清运与再生资源回收管理体制。第三,构建生活垃圾清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一体化管理制度,实现“两网”人员的融合、“两网”基础设施的衔接和“两网”大数据的统合。第四,强化诱导型制度。加强低价值可回收补贴制度,推行垃圾收费制度,建立押金返还制度,为“两网融合”的运行提供经济制度支撑。
赵琴[9](2020)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污染问题是全球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环境污染现象之一是“垃圾围城”,“垃圾围城”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制约着美丽中国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也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延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降低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垃圾围城”的问题亟待解决,而对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是治理垃圾的有效手段之一,垃圾分类是一项持续且复杂的项目,需全社会共同参与。近年来,国家在垃圾分类制度上,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并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35年全面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地纷纷出台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通过地方立法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然而统观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情况,垃圾产量大于清运量,生活垃圾存在无法清理彻底的情形,造成垃圾堆积,需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以减少垃圾堆积,缓解“垃圾围城”现象,还城市美丽样貌。本文运用法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为主线,在国内视野上,对上海市和兰州市的垃圾分类管理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经对比后,发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国际视野上,对日本和德国垃圾精细分类的相关制度进行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予以借鉴。最后,对我国垃圾分类管理提出完善的对策和建议:第一,从加强垃圾分类的专项立法和健全废弃物包装的相关法律法规两方面来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体系;第二,健全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和垃圾处理补偿机制,缓解财政负担;第三,灵活运用市场化治理模式,完善并贯彻执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以维护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良性秩序;第四,严格执法,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奖惩机制、监督机制。
金晓雯[10](2020)在《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伴随着生活垃圾产量的提升,生活垃圾正以看似隐形的方式占用着稀缺土地、污染着水源空气。生活垃圾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更会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随之而来的“垃圾围城”正困扰着包括泰安市在内的各个城市。垃圾如若不被有效治理,将严重制约泰安市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而垃圾分类治理,能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能持续养成节约使用资源习惯,能显着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垃圾分类治理,已成为当前泰安市城市管理者亟待探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公共治理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分析界定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概念,并对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发展历程进行了政策梳理,详细阐述了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实施中的管理主体、工作制度、法律法规、垃圾收运、处置及宣传普及现状。通过比较研究、案例研究,发现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在居民参与、政府协调、垃圾资源化利用、基础设施配套、多元主体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剖析出主要由法律法规不健全、顶层设计不完善、宣传发动不深入、配套资金不充足等原因导致。同时,通过比较国内外垃圾分类治理相对成熟的国家和城市的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泰安实际,研究提出在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突出公众主体作用、鼓励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参与等方面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推动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二、城市生活废弃物回收体系对策研究——浅谈可回收利用生活废弃物的回收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生活废弃物回收体系对策研究——浅谈可回收利用生活废弃物的回收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无废城市 |
2.1.2 零废弃(Zero waste) |
2.2 理论基础 |
2.2.1 清洁生产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低碳经济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现状 |
3.1 自然资源现状 |
3.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3.3 固体废物管理现状 |
3.4 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评价 |
4.1 山西省无废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2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
4.1.3 评价指标体系 |
4.1.4 指标数据来源 |
4.2 数据处理与方法 |
4.2.1 熵权法 |
4.2.2 综合评价法 |
4.3 山西省无废城市评价 |
4.3.1 确定指标权重 |
4.3.2 计算山西省十一市无废城市综合得分 |
4.4 结果分析 |
4.4.1 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
4.4.2 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4.4.3 影响因素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
5.1 国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
5.1.1 新加坡:全面市场化回收 |
5.1.2 日本:生活垃圾精细化分类 |
5.2 国内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
5.2.1 包头:打造“无废城市”样板 |
5.2.2 深圳:构建绿色供应链制造体系 |
第6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6.1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1.1 工业固废产量大、强度高、综合利用率低 |
6.1.2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布点规划不合理且监管不严格 |
6.1.3 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量和处置能力偏小 |
6.1.4 城市垃圾和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程度低 |
6.2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6.2.1 从源头减少固废生产量、提升工业固废资源使用效率 |
6.2.2 合理布局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加强监管制度 |
6.2.3 落实医疗废物收集与处置监管责任、强化处置工作 |
6.2.4 实施城市垃圾强制分类、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附录 公众对山西省11地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概述 |
2.1 基本内涵 |
2.2 相关理论 |
2.2.1 循环经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完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的必要性 |
第3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现状 |
3.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法律渊源 |
3.1.1 法律 |
3.1.2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
3.1.3 地方性法规 |
3.1.4 其他规范性文件 |
3.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突破 |
3.2.1 实现环境道德法律化 |
3.2.2 突出减量化原则和减量目标 |
3.2.3 不断强化问题导向 |
3.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缺失 |
3.3.1 法律不健全且条文分散 |
3.3.2 地方分类标准频繁变动不统一 |
3.3.3 各类主体分工不合理 |
3.3.4 内外监督制度尚未健全 |
3.3.5 激励机制发挥作用有限 |
第4章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与经验 |
4.1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法律治理概况 |
4.1.1 公共卫生改善阶段 |
4.1.2 生活环境保全阶段 |
4.1.3 循环型社会构建阶段 |
4.2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法律制度概况 |
4.2.1 《环境基本法》 |
4.2.2 《废弃物处理法》 |
4.2.3 《再生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 |
4.2.4 《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 |
4.2.5 各种专项立法 |
4.3 日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经验 |
第5章 完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垃圾分类法律体系 |
5.2 制定合理垃圾分类标准 |
5.3 明确相关主体法律义务 |
5.4 健全内外监督制度 |
5.5 落实垃圾分类奖惩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3)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基础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废弃物管理政策研究 |
1.2.2 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对比研究 |
1.2.3 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影响因素研究 |
1.2.4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 |
1.2.5 国内外研究进展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模型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1.3 生产者责任延伸理论 |
2.2 模型方法 |
2.2.1 主成分分析法 |
2.2.2 面板门槛回归模型 |
第3章 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建设发展现状 |
3.1 发达国家废弃物回收利用管理现状 |
3.1.1 发达国家废弃物管理制度实施现状 |
3.1.2 典型发达国家废弃物回收利用发展情况 |
3.2 我国废弃物回收利用管理现状 |
3.2.1 我国废弃物回收利用管理现状 |
3.2.2 我国废弃物回收利用现状及问题 |
第4章 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基础研究 |
4.1 模型构建 |
4.1.1 研究范围 |
4.1.2 指标选取 |
4.1.3 模型处理结果 |
4.2 结果分析 |
4.2.1 影响分析 |
4.2.2 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基础 |
第5章 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度实施基础判断法则 |
5.1 发达国家适宜度得分计算 |
5.2 制度实施基础判断法则构建 |
第6章 我国城市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适宜度分析 |
6.1 46 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废弃物管理办法 |
6.2 我国城市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适宜度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关键技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与特色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分析 |
2.1 回收行为现状 |
2.1.1 国内回收现状 |
2.1.2 国外回收现状 |
2.2 研究现状 |
2.3 现有回收体系特征总结及子体系划分 |
2.3.1 划分方式 |
2.3.2 物流体系特征及确立 |
2.3.3 运营体系特征及确立 |
2.3.4 监管体系特征及确立 |
2.3.5 体系特征总结 |
2.4 体系问题总结及改进措施 |
2.4.1 问题总结 |
2.4.2 改进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网融合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构建 |
3.1 两网融合回收体系总体分析 |
3.2 物流体系构建 |
3.2.1 物流组织模式 |
3.2.2 物流网络构建 |
3.3 运营体系构建 |
3.4 监管体系构建 |
3.4.1 监管责任主体及管理主体 |
3.4.2 设计原则 |
3.4.3 监管体系架构 |
3.4.4 监管信息系统 |
3.5 体系总体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网融合回收体系理论模型构建 |
4.1 两网融合回收体系社会行为模型构建 |
4.1.1 总体设计 |
4.1.2 居民Agent交互行为设计 |
4.1.3 社区回收单位Agent交互行为设计 |
4.1.4 收集运输单位Agent交互行为设计 |
4.1.5 转运设施运行管理单位Agent交互行为设计 |
4.1.6 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单位Agent交互行为设计 |
4.1.7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Agent交互行为设计 |
4.1.8 再生资源利用企业Agent交互行为设计 |
4.1.9 政府Agent交互行为设计 |
4.1.10 各Agent交互行为模型计算公式 |
4.2 体系评价指标确定 |
4.2.1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4.2.2 范围划定 |
4.2.3 清单分析 |
4.3 模型参数及实例数据确定 |
4.3.1 居民Agent参数 |
4.3.2 单位Agent参数 |
4.3.3 企业Agent参数 |
4.3.4 各主体输入参数汇总 |
4.4 理论模型总体框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实例的两网融合回收体系仿真模型设计与实现 |
5.1 仿真模型设计 |
5.1.1 软件介绍 |
5.1.2 模型架构 |
5.2 仿真模型基本假设及参数说明 |
5.3 仿真模型的实现 |
5.3.1 各Agent建立 |
5.3.2 仿真界面设计 |
5.4 模型验证及确认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例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6.1 实例情况概述 |
6.2 实验方案设计 |
6.2.1 实验一方案设计 |
6.2.2 实验二方案设计 |
6.2.3 实验三方案设计 |
6.2.4 绩效指标计算公式 |
6.3 实验一仿真结果及分析 |
6.3.1 各场景仿真结果及分析 |
6.3.2 绩效指标比对分析及结论 |
6.4 实验二仿真结果及分析 |
6.4.1 各场景仿真结果及分析 |
6.4.2 绩效指标比对分析及结论 |
6.5 实验三仿真结果及分析 |
6.5.1 各场景仿真结果及分析 |
6.5.2 绩效指标比对分析及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哈尔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城市生活垃圾 |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
第二节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必要性 |
一、践行新发展理念 |
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三、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
第三节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理论基础 |
一、绿色发展理论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三、循环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哈尔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概况及问题和原因 |
第一节 哈尔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概况 |
一、哈尔滨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
二、哈尔滨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
三、哈尔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情况 |
第二节 哈尔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分类投放:居民参与热度不高 |
二、分类收集:混合收集较为普遍 |
三、分类运输:专业车辆应用不足 |
四、组织实施:形式主义客观存在 |
第三节 哈尔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宣传引导对于居民参与程度的影响 |
二、政策法规对于规范全流程分类的影响 |
三、治理机制对于整体推进效能的影响 |
四、资金保障对于组织实施能力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哈尔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建议 |
第一节 以宣传系统化促进绿色生活习惯形成 |
一、统筹协调运用宣传资源 |
二、丰富宣传的内容和形式 |
三、构建社会协同宣传平台 |
第二节 完善政策法规保障生活垃圾分类推行 |
一、制定和执行垃圾分类法律法规 |
二、完善垃圾分类推广和收费政策 |
三、出台再生资源行业发展指导文件 |
四、加强政策激励和分类模式探索 |
五、采取措施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 |
第三节 优化治理机制推动统筹服务能力提升 |
一、建立城市垃圾分类四级推进机制 |
二、完善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
三、发挥分类处理专项规划引导作用 |
第四节 以分类处理产业化发挥行业集约效应 |
一、坚持企业化管理和市场运作 |
二、扶持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产业 |
三、壮大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产业 |
四、推动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升级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哈尔滨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法规文件汇总表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调查问卷 |
(6)全流程视角下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困境及优化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 文献选取说明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 政府、政府职能和政府作用 |
(二) 垃圾、生活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
(三) 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管理 |
二、理论基础 |
(一) 协同治理理论 |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 |
(四)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二章 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现状 |
一、A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文件梳理 |
(一) 国家级指导文件 |
(二) 地方性指导文件 |
二、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具体内容 |
(一) 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职责 |
(二) 总体思路和具体分类模式 |
(三) 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 |
(四) 收运体系及其处置方式 |
三、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取得的成效 |
(一) 顶层分类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
(二) 市民垃圾分类意识有所提高 |
(三) 终端垃圾处置设施运行良好 |
第三章 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面临的困境 |
一、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的困境 |
(一) 政府治理理念滞后 |
(二) 政策工具选择失衡 |
(三) 管理主体权责不清 |
(四) 必要配套机制缺失 |
二、前端分类投放的困境 |
(一) 宣传教育浮于表面 |
(二) 居民配合差强人意 |
(三) 投放准确率仍较低 |
三、中端分类收运的困境 |
(一) 混合收运现象尚未杜绝 |
(二) 收运全过程监管不到位 |
(三) 资源回收系统存在缺陷 |
四、末端分类处置的困境 |
(一) 分类处置方式及技术难关 |
(二) 分类处置资金及设备紧缺 |
(三) 垃圾处理的市场化水平低 |
第四章 国内外分类管理的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 |
一、日本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的形成 |
(一) 在生态和经济危机下产生 |
(二) 末端处理到循环利用的转变 |
二、台湾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概况 |
(一) 台湾生活垃圾分类的发展历程 |
(二) 台湾垃圾分类处理的具体流程 |
三、从成功案例中获得的经验启示 |
(一) 立法先行政策跟进 |
(二) 政府作用发挥到位 |
(三) 强弱干预刚柔并济 |
第五章 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优化路径 |
一、顶层分类管理体系构建的优化路径 |
(一) 多元主体参与——贯彻协同治理理念 |
(二) 健全法规体系——科学运用政策工具 |
(三) 厘清部门权责——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
(四) 完善配套机制——打破集体行动困境 |
二、前端分类投放的优化路径 |
(一) 明确投放原则——以政府规制为保障 |
(二) 强化宣传教育——以社会组织为依托 |
(三) 巩固群众基础——以社区治理为主力 |
三、中端分类收运的优化路径 |
(一) 混合收运全杜绝——鼓励全民监督 |
(二) 收运过程全透明——规范政府购买 |
(三) 资源垃圾全回收——发展循环经济 |
四、末端分类处置的优化路径 |
(一) 分类处置技术及资金——深化政社合作 |
(二) 垃圾处理市场化水平——放松经济规制 |
(三) 垃圾处理厂空间布局——化解邻避冲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A市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关于A市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的访谈提纲 |
(7)泰安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活垃圾 |
2.1.2 生活垃圾分类 |
2.1.3 生活垃圾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公共治理理论 |
第3章 泰安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现状 |
3.1 泰安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状况 |
3.1.1 泰安市城区生活垃圾情况 |
3.1.2 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基本形成 |
3.1.3 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基本建立 |
3.1.4 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设逐步推进 |
3.2 泰安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成效的调查与分析 |
3.2.1 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认可度较高 |
3.2.2 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力度较大 |
3.2.3 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不彻底 |
3.2.4 垃圾分类基础设施仍不完善 |
第4章 泰安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泰安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不到位 |
4.1.2 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设施不完善 |
4.1.3 生活垃圾分类技术标准不明确 |
4.1.4 居民、组织、相关企业等主体参与程度不够 |
4.1.5 非试点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滞后 |
4.2 泰安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法律法规不健全 |
4.2.2 政府协调机制不完善 |
4.2.3 垃圾分类配套经费投入不够 |
4.2.4 垃圾分类市场化程度低 |
4.2.5 居民对垃圾分类缺乏主动性 |
第5章 完善泰安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对策建议 |
5.1 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
5.1.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5.1.2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政府高位协调机制 |
5.1.3 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监督考核机制 |
5.1.4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资金保障机制 |
5.2 引导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
5.2.1 加大宣传力度 |
5.2.2 制定合理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费政策 |
5.2.3 完善居民“绿色账户”积分制度 |
5.3 鼓励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
5.3.1 鼓励社会组织参与 |
5.3.2 激励营利组织参与 |
5.4 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两网融合”回收制度构建 ——以生活垃圾分类为切入(论文提纲范文)
硕士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生活垃圾清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概述 |
第一节 “两网”的概念及其形成 |
一、“两网”的概念 |
二、“两网”的形成 |
第二节 “两网”的历史作用 |
第二章 “两网融合”进展现状 |
第一节 “两网融合”的产生背景 |
一、生活垃圾清运情况 |
二、再生资源回收现状 |
第二节 “两网融合”的提出 |
一、“两网融合”的概念 |
二、“两网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
三、“两网融合”的政策支持 |
第三节 “两网融合”的两种典型模式 |
一、两网合一的北京模式 |
二、两网衔接的上海模式 |
第三章 “两网融合”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两网”分属不同部门管理 |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兼容 |
第三节 以高价值可回收物为主的不均衡回收 |
第四节 垃圾收费制度未能确立 |
第四章 构建“两网融合”回收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确立再生资源回收的公益属性 |
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二元属性 |
二、“两网融合”下再生资源回收的属性选择 |
第二节 重构生活垃圾清运与再生资源回收管理体制 |
一、整合政府管理机构职能 |
二、明确主管部门职责 |
第三节 构建生活垃圾清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一体化制度 |
一、“两网”人员的融合 |
二、衔接“两网”基础设施 |
三、统合“两网”大数据系统 |
第四节 强化诱导型制度 |
一、加强低价值可回收物补贴制度 |
二、推行垃圾收费制度 |
三、建立押金返还制度 |
四、实行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经济优惠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创新点及其不足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论文不足点 |
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概述 |
2.1 城市生活垃圾的定义及其分类 |
2.1.1 城市生活垃圾的定义 |
2.1.2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 |
2.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理论基础 |
2.2.1 循环经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绿色发展理念 |
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制度及实践情况 |
3.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制度 |
3.1.1 宪法 |
3.1.2 法律 |
3.1.3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
3.1.4 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
3.1.5 其他规范性文件 |
3.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实践情况 |
3.2.1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情况分析 |
3.2.2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实践情况 |
3.2.3 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实践情况 |
3.2.4 上海市和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对比分析 |
4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面临的法律问题 |
4.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
4.1.1 缺乏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专项立法 |
4.1.2 缺乏废弃物包装的相关法律法规 |
4.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用征收不规范 |
4.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治理模式不良 |
4.4 执法乏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
5 域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5.1 域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制度 |
5.1.1 日本 |
5.1.2 德国 |
5.2 域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5.2.1 重视循环经济理念 |
5.2.2 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5.2.3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
6 完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建议 |
6.1 完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体系 |
6.1.1 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专项立法 |
6.1.2 健全废弃物包装的相关法律法规 |
6.2 规范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用征收制度 |
6.2.1 健全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
6.2.2 完善垃圾处理补偿机制 |
6.3 维护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良性秩序 |
6.3.1 灵活运用市场化治理模式 |
6.3.2 完善并贯彻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6.4 严格执法,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
6.4.1 完善问责机制 |
6.4.2 建立奖惩机制 |
6.4.3 健全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10)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研究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活垃圾 |
2.1.2 生活垃圾分类 |
2.1.3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循环经济理论 |
2.2.2 公共治理理论 |
3 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历程和实施办法 |
3.1 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历程 |
3.1.1 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探索阶段 |
3.1.2 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起步阶段 |
3.1.3 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发展阶段 |
3.2 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实施办法 |
3.2.1 管理主体的确定 |
3.2.2 工作制度建设 |
3.2.3 法律法规的制定 |
3.2.4 垃圾收运的组织途径 |
3.2.5 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行 |
3.2.6 宣传普及教育 |
4 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存在的问题 |
4.1.1 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低 |
4.1.2 政府协调不够,未形成部门合力 |
4.1.3 垃圾资源化利用存在困难 |
4.1.4 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
4.1.5 多元主体参与度低 |
4.2 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法律法规不健全 |
4.2.2 顶层设计不完善 |
4.2.3 宣传发动不深入 |
4.2.4 配套资金不充足 |
5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经验 |
5.1.1 日本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经验 |
5.1.2 韩国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经验 |
5.2 国内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经验 |
5.2.1 厦门“五全”工作做法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 |
5.2.2 广州海珠区生活垃圾分类“轻工模式”打造行业亮点 |
5.3 国内外治理经验对泰安市的启示 |
5.3.1 明确法律责任,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
5.3.2 创新宣传教育形式 |
5.3.3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
5.3.4 探索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收运制度 |
6 推进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对策建议 |
6.1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
6.1.1 健全管理机制 |
6.1.2 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标准 |
6.1.3 加大资金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 |
6.1.4 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
6.2 突出公众主体作用 |
6.2.1 加大宣传力度,多形式持续宣导 |
6.2.2 构建激励机制 |
6.2.3 建立督导员队伍 |
6.3 引导非政府组织、企业参与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城市生活废弃物回收体系对策研究——浅谈可回收利用生活废弃物的回收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 杨丹丹.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问题研究[D]. 张梦玥.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3]废弃物回收利用法律制度实施基础与实证研究[D]. 赵琦.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研究[D]. 刘汝墨.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哈尔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叶琳.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全流程视角下A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困境及优化路径[D]. 宋晓琪. 苏州大学, 2020(03)
- [7]泰安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D]. 孙秋晨. 山东大学, 2020(12)
- [8]“两网融合”回收制度构建 ——以生活垃圾分类为切入[D]. 王雪原.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9]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问题研究[D]. 赵琴.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10]泰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D]. 金晓雯.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