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坛子·架子·日子(论文文献综述)
彭爱华[1](2020)在《永修方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永修县位于江西省北部,隶属九江市,东邻鄱阳湖,北与庐山市、共青城市、德安县、武宁县接壤,西连靖安县,南与南昌市的安义县、湾里区、新建县交界。至今为止,学者尚未对永修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过系统研究。永修方言属于赣方言昌都片,与昌都片内部有一致性,但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移民等因素,使得永修方言独具特色。本文以永修方言为研究对象,运用语言学、方言学等相关理论,采用田野调查、分析比较等方法,全面系统地描写和分析永修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音方面,描写永修方言的声韵调系统,探索其声韵配合规律,总结永修方言的同音字,并与中古音进行比较,还考察了永修方言中几个特殊的音韵现象。词汇方面,描写了永修方言主要词汇特点,包括词语形式、词语意义和词语理据方面的特点;并将永修方言词汇分为二十九大类,整理出分类词表。语法方面,一是分析了永修方言的词法特点,主要讨论永修方言实词中名词的词缀、动词的“体”和各类代词,描写虚词中副词、介词、助词的运用特点;二是描写永修方言的句法特点,涉及比较句、处置句和被动句;三是列出部分语法例句。
唐超[2](2020)在《从个人实验到国家主导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19世纪是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学校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普及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个人实验到政府主导的转变,奠定了现代英国幼儿教育的基础。19世纪也是英国社会剧变的时期。经过工业革命,英国从一个偏于一隅的岛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初步实现工业化。同时,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英国最早实现了城市化,伴随而来的是持续的教派冲突和阶级斗争。经济的腾飞与复杂的利益关系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社会的改革进程。幼儿学校的迅猛发展与社会剧变在历史时空上的重叠,赋予了本研究独特的意义。研究这一时期幼儿学校的发展历程,可以深化我们对英国幼儿教育史的认识,理清教育发展与社会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为对象,在宏观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借助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相关史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一段教育史,本研究在纵向维度以幼儿学校的办学主体为切入点,将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实验(1800-1823);民间幼儿学校运动的兴起(1824-1838);民办公助下幼儿学校的推进(1839-1869)及政府主导下幼儿学校的普及(1870-1900)。在横向维度主要考察了不同阶段幼儿学校的教学实践及其发展特点。通过分析发现:幼儿学校从个人实验走向政府主导,是英国为解决学校数量不足问题的必然之路。这条道路符合英国人的文化传统和英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一条自下而上、荆棘丛生、充满斗争的道路,带有明显的中产阶级特性。中上层社会对幼儿学校的需求、经济的发展和法律的保障是推动幼儿学校普及的主要原因。在幼儿学校体系方面,英国幼儿学校呈现出一种“进化”而非“进步”模式。怀尔德斯平的体系很好地应对了各种挑战,最终发展成为国家幼儿学校体系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幼儿教育观的转变和幼儿学校事业的发展相互影响,致使幼儿学校的性质实现了从民间慈善到国家福利的转变,教育场所经历了从家庭、教会到社会的转移,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世俗化。论文共7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研究的缘起,明晰研究意义,厘清研究对象的内涵,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内容,确定研究思路,选择适合本研究的方法。第一章追溯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重点阐述济贫院、育婴堂、主日学校等慈善机构中的贫困幼儿教育。通过对这些机构创办宗旨、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分析发现:这些慈善机构主要致力于保育而非教育;由于缺乏成熟的模式和专业的教师,教学质量也比较低下。第二章考察欧文在新拉纳克的幼儿学校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从欧文所生活的环境出发,描述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二是阐述新拉纳克幼儿学校实验的创办宗旨、理论基础、教学与管理;三是分析新拉纳克幼儿学校实验的影响。第三章探讨英国民间幼儿学校运动的兴起。幼儿学校运动期间,民间成立了一些幼儿学校组织,它们推动了幼儿学校在英国的传播,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怀尔德斯平作为幼儿学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完整地阐述了幼儿学校的理念,创造性地改进了幼儿学校的环境,并在全国建立了幼儿学校网络,奠定了英国幼儿学校体系的基础。第四章研究民办公助下英国幼儿学校的推进。本章从国家资助幼儿学校的方式出发,把幼儿学校发展分为“申请资助”和“结果支付”两部分,分析了不同资助制度的产生、内容及其对幼儿学校的影响。在“申请资助”制度下,幼儿学校的补助金逐年上升,国教派开始主导幼儿学校,幼儿学校的数量得到提升,教学条件获得改善,幼儿学校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地位得到提升。在“结果支付”下,幼儿学校的补助金急剧缩减,入学率逐渐提升,教学内容向读、写、算倾斜。第五章论述一系列教育法案影响下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本章选取1870年、1876年、1891年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法案,论述了英国政府是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推动幼儿学校的普及;同时探讨了在幼儿学校普及的过程中学校规模及其内部体系的变化。第六章对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历程进行反思。分析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动因、特征与影响。结语部分对绪论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秦子梅[3](2020)在《灵川古东平话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通过田野调查获取详实的第一手语料的基础上,对古东平话语音、词汇、语法进行较为细致地描写,并与中古音系进行历时语音比较研究,梳理其语音发展脉络和特点;通过古东平话与其他桂北平话方言点的横向比较研究,揭示彼此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古东平话与接触密切的桂林官话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其与桂林官话接触交融的特点。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揭示古东平话的面貌,为桂北平话深入比较研究提供新的语料,为丰富语言接触理论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简述灵川县的人文地理及语言概况,综述桂北平话及灵川平话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古东平话语音研究。首先描写古东平话的声韵调系统及声韵调配合规律,并与中古音系进行对比,总结其语音特点。其次,将古东平话与桂林朝阳、灵川潭下、永福桃城等其他桂北平话点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彼此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最后,将古东平话与接触密切的桂林官话进行语音比较,揭示桂林官话接触影响下古东平话的变化及特点。第三章:古东平话词汇研究。通过古东平话与普通话词汇的对比,揭示古东平话在词义、词序、音节数量及古语词沿用等各方面的特点;将古东平话与桂林官话、其他桂北平话方言点进行计量比较研究,揭示古东平话与其他桂北平话词汇的差异和共通之处,同时发现古东平话与接触密切的桂林官话在词汇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体现古东平话与桂林官话深度接触与交融的特点。第四章:古东平话语法专题研究。在词法方面,重点对名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介词、助词进行描写与分析,并与普通话进行比较,从一些侧面揭示古东平话的词法特点。在句法方面,重点对古东平话的特殊语序、被动句、处置句、双宾句及疑问句进行描写与分析,发掘其特点。第五章:结语。对古东平话的语音特点、词汇特点和语法特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认为古东平话是一种与桂林官话深入接触交融并受桂林官话影响渗透较深的桂北平话,其本身已有较为凸显的“混合语”痕迹。文章的最后附录古东平话的同音字汇。
邱月[4](2020)在《“信、达、雅”背景下的《朝鲜族风俗知识》朝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本翻译实践报告之中主要讨论的是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翻译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该书是由沈英淑老师编着的介绍我国朝鲜民族生活习俗的一本科普类书籍。这本书于2012年于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17万余字,在中国无中文译本出版,笔者翻译了前两章,原文共计近五万字,译文三万八千余字,已达到延边大学朝鲜语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朝鲜族风俗知识》这本书原着共分为六章,分别从饮食、服装、住所、礼仪、节日和民俗游戏、家庭礼仪等六个方面来具体介绍了我国朝鲜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性和风俗习惯。并且在每一部分当中,都详细地划分了多个部分,全方面、多角度地将朝鲜民族的生活习俗展示给大家。例如其中第一章饮食部分包含传统饮食、饮食用具、摆桌习惯、饮食礼仪四个方面,第二章服装部分分为男装、女装、服装衣料、洗衣和捣衣、着装礼仪几个方面。并且在每个方面中都为我们列举了实例,把每一部分都描述的非常细致,例如在饮食部分的传统饮食方面,作者仅就主食这一类就分为了五大类,每一种类中还非常细致地介绍了所包含的品种,共计20余种之多,可见这本书的介绍非常之全面。通过作者这一系列的详细介绍,可以使读者更加全面、具体地了解了朝鲜民族这一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特点。并且作者还在详细介绍了这些风俗的由来与含义,使读者在全面、具体地了解与掌握这些风俗的同时,对朝鲜民族的文化特点与风土人情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将朝鲜民族固有的善良淳朴、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的特点展现了出来,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的独特、积极的意义。笔者以译本《朝鲜族风俗知识》为中心,在“信、达、雅”翻译理论的背景下完成了此次翻译实践。在进行本翻译项目的过程中,笔者认真研究相关知识,查阅大量相关书籍,力求翻译明确,通顺,简练。笔者在研读《朝鲜族风俗知识》的同时,还阅读了大量平行文本,以保证译对原文的充分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努力使译文具有与原文相同或相近的艺术感染力,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如实地翻译出来,力求保证专业性的同时,使译文具备文学性、趣味性和通俗性。笔者采取分解式译法、复指式译法等翻译方法使内容专业准确的同时,语言更具备通俗性、简洁性等特点,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并且在翻译的过程中,笔者在“信、达、雅”的翻译理论指导下,采取释义与中文表达方式相融合的方法,将一些读者不甚了解的朝鲜民族固有词汇或固有文化以最恰当的方式进行翻译,以避免出现在翻译过程中,原文与译文不能够完全对应或读者不能完全理解的情况,以保证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文内容。笔者通过对此次翻译实践情况的介绍与分析,完成了本次的翻译实践报告。报告主要以翻译案例分析为中心,共分为引言、翻译项目描述、译前准备、翻译案例分析、结语这五章。在第一章中,笔者就选题目的及选题意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第二章中对该作品和项目理论背景还有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三章中阐述了翻译研究前所做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储备和项目完成情况;第四章中详细阐述了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主要涉猎了词汇、句子的翻译技巧以及多种翻译方法的运用技巧,并附上例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五章中笔者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了总结,简述了笔者的心得体会。
王曦[5](2020)在《湖南永州话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市区内使用语言为永州话。本文以湖南永州话为研究对象,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面地描写永州话的语音、词汇与语法,从而反映永州话的语言面貌,揭示其语言特点。全文共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第二章为永州话语音研究,包括音系、变调、声韵配合规律、永州话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永州话音系与北京话音系的比较以及文白异读。第三章主要描写了永州话词汇,该章从音节特点和构词特点两方面描写永州话的词汇特点,从古语词、创新词及借词三方面分析了永州话的来源。第四章分为三小节,第一节为词法,包括重叠、词缀及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第二节为虚词,主要描写了代词、量词、副词以及介词等;第三节从被动化、双及物结构、比较结构、词内语序以及疑问句等方面分析了永州话的句法结构。第五章将永州话与全州话、桂林话、邵阳话进行了比较,比较涉及语音、词汇及语法现象。永州话的归属问题历来存在着争议,故第六章主要讨论永州话的归属问题。第七章总结全文。
周发成[6](2019)在《热额纳羌语参考语法》文中研究表明热额纳是羌语地名z(?)la的音译,指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洼底乡所辖以热额纳寨为代表的一条近百平方公里的沟域,距省会成都市250余公里,距茂县县城50余公里,全部为高山峡谷区。包括热额纳(即三寨村)、雅主寨村和二岔河村及其10余个自然寨组成,沟域人口近1000人,均为羌族。其中热额纳(三寨村)最大,90余户,近500人。沟域内完全用羌语交流,外出时可以用汉语交流,其中老年人、妇女儿童汉语交流困难。属于羌语北部方言曲谷土语区域范围,可以在北部方言区无障碍交流,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完整保留羌语言文化的羌族聚居地。本论文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指导,综合采用了多种语言研究方法,共时语言描写法、语言类型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法化理论、词汇化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理论方法,通过实地田野调查自然语料和记录自身母语材料相结合的第一部关于岷江支流黑水河东岸羌族地区羌语的系统描写语法,将填补黑水河东岸羌语研究的空白,对保护濒危羌语言和中国国家语言保护工程等有重大意义。本论文共7章,分别为: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羌族和羌语羌文概况、史承脉络、文化习俗及本文羌语调查点热额纳村羌寨历史文化等。与此同时,还简介了羌语研究的历史,本文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第二章音位系统:热额纳羌语的语音较复杂,有40个辅音音位、35个长辅音、46个复辅音、27个节尾单短辅音、11个节尾复辅音。有35个单元音、57个复元音。有轻音,没有别义声调,只有习惯音高。音节结构有14种类型。第三章构词法:热额纳羌语构词上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分别体现在单纯词和合成词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词汇。第四章词类:热额纳羌语的词可分13类,其中只有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不可穷尽的,属于开放类;其它词类都可以穷尽,是封闭类。本章简要描写和分析每类词的形式、意义、语法范畴和句法功能。笫五章形态:本章简要对热额纳羌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形态进行了概要描写分析,揭示其特点和规律。第六章句法:本章主要讨论句法成分、单句和复句。第七章语料,主要分类记录了支撑论文的近四千余条词汇和语法材料。本论文的主要价值意义是:填补岷江一级支流黑水河东岸羌语研究专着成果空白,也填补了国家语言保护工程调查点空白。有助于羌语研究的深化。通过热额纳羌语语料的描写、研究、公布,丰富羌语研究的材料、观点、思路,有助于整个羌语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有助于语言类型学研究。对热额纳羌语语法的系统研究,将为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个案,能促进对人类语言共性与差异的研究。有助于语言接触理论的研究。现代羌语与汉语、藏语等不仅有历史同源,而且都有密切接触,其语言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异,有什么规律,这些问题的揭示有助于语言接触理论研究。为羌语的历时研究提供重要基础。参考语法侧重于对一种语言的共时特征进行系统的剖析,这是语言历时研究的基础。共时研究越深入,历时研究的根基就会越牢固。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羌语本体研究的深入,不仅有助于羌汉双语教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对处于濒危羌语的抢救及对羌族语言文化的抢救、传承与发展和国家语言资源保护都有积极作用。
张桔[7](2019)在《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中的老年人情感互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人类学视角出发,试图在情感互动的理论框架下,探讨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中,以白族老年参与者为主的社会交往及情感互动关系,以期达成以下研究目的:首先,以人的情感为出发点,在仪式背景下,研究参与者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进行情感交流,以及情感互动之后如何把个人情感转化为集体情感。其次,对情感在白族家庭生活、仪式空间、日常交往中呈现出来的不同状态“抑制—酝酿—释放一回归”进行分析,研究情感如何与文化保持一致性,体现出特有的文化特征。最后,本文尝试将情感作为文化研究中的一个观察视角与维度,来研究人的情感如何与所处文化产生互动,并提出相关的理论思考。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白族家庭关系中的情感结构进行分析,阐述家庭关系和个人情感生活受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形成了一个以社会生产和劳动为主的“人情”世界,家庭成员之间遵循相互协调的利益原则,情感关系呈现出“规范化”和“理性化”的特点,个人情感则被弱化和边缘化。具体体现为,家庭成员情感关系中的克制与缺乏亲密感,公共空间中的性别疏远与对亲密关系的回避,以及婚恋关系中的羞耻观等情感特征。第二,研究仪式过程中个人情感和集体情感之间的相互转化和互动关系。具体分析了参与者带着仪式规定的态度和情感,在神圣空间中建立起与神灵的沟通,通过一系列符合仪式的身份、动作、语言和态度表现出对神圣空间的崇敬之情,并随着仪式空间的转化,实现从世俗到神圣的跨越。第三,分析集体情感如何在仪式空间中进行文化实践和运作。通过仪式中的语言、色彩、舞蹈、对歌等这一类包含集体意识和观念的象征符号和行为,实现个人情感与集体情感的交融和互动,呈现出集体情感普遍化的特征,并在周期性的反复中不断被强化。形成了一个由个人、集体和仪式共同构建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情感系统。第四,研究仪式参与者回归到日常空间中的交往方式和情感特征。阐释了日常交往中仪式参与者之间不同的情感互动形式。得出结论,日常交往中的情感关系一方面是仪式情感的延续,一方面仍然受到文化惯性与逻辑的影响。因此,情感不仅仅只是一种瞬息万变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随时与外界保持“对话、沟通、互动”的文化现象。情感作为一种值得尝试的研究视角,通过其丰富的情感“语言”,在周期性的聚合中,实现个人情感到集体情感的归属,使个体成员对集体成员这一文化身份达成共识与认同,从而增进了集体的团结和文化整合。因此,只有将人的情感置于文化体系中去观察与研究,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人类自身。
赵焱[8](2019)在《阳曲方言词汇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阳曲县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是山西省会太原与地级市忻州的交界处。所以在对晋语分片时,阳曲方言的片属划分出现了分歧:有的学者将其划入并州片,有的学者将其划入五台片。针对上述分歧,文中立足阳曲方言词汇,以文献调查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阳曲方言词汇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试图呈现阳曲方言词汇的面貌特征,进而探讨阳曲方言的归属问题。文中主要从阳曲方言词汇的内部比较、与周边方言词汇比较以及与普通话词汇比较等三个方面展开对阳曲方言词汇的系统研究。在对阳曲方言词汇内部比较时,选取阳曲三个方言点的词汇进行比较,分别列举三个方言点中完全相同、有同有异、完全不同的词语,并统计出各种情况下的词条分布及所占比重,以此说明阳曲方言词汇内部的共性和差异性,而共性与差异性体现出阳曲方言词汇的过渡性特征。从造词、构词等方面揭示阳曲方言词汇内部差异性的原因。在对阳曲方言词汇与周边方言词汇比较时,侧重通过与周边方言词汇的比较,揭示阳曲方言与周边方言的亲疏关系,即阳曲方言与太原方言的关系较为亲密,与忻州方言的关系次之,以此作为阳曲方言应归属并州片的依据。与周边方言亲疏关系的形成既有语言自身的因素,又有行政区划、交通往来等因素。在对阳曲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时,重点分析阳曲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不同,通过对比,归纳总结了阳曲方言词汇的特点。本文从内部比较与外部比较中,最终确定阳曲方言词汇系统具有过渡性的特征。
陆干婷[9](2019)在《广西平乐县船民话音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境内水上居民的方言分为桂南疍家话和桂北船民话。目前,关于桂北船民话的研究成果极其有限。平乐县是桂北船民话的一个语言点。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描写了平乐县船民话的语音系统,并与桂北平话进行了比较,对其系属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为桂北船民话的全面深入研究提供材料。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平乐县的地理、人口、历史和语言使用情况等,并阐述了国内船民话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第二章描写了平乐县船民话的声韵调系统和声韵调配合关系,并列出了同音字表。第三章概括了平乐县船民话的音韵特点,并对其文白异读进行了详细描写。第四章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将平乐县船民话与北京音、与中古音进行比较。第五章从语音、词汇两个方面将平乐县船民话与桂北平话进行比较,探讨平乐县船民话的真正系属。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归纳和总结。
顾洁[10](2018)在《江苏方志中的方言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苏129部新志中共有120535条方言词,论文将其分别归入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吴语三个江苏境内主要方言区中。在此基础上,论文进行了方志方言词概况的分析、方志方言词的共时比较研究、方志方言词的传承与嬗变、方志方言词与讳饰文化四个专题研究。方志中方言资料的收词范围多以本地常见或特殊说法为主,属全国通行的说法一般不收;通用词在方言中另有意义的,往往只释方言义,不列通义。江苏方志方言词的编排顺序有按义类、音序、笔画、词性、混合编排5种;记音方式有直音、反切、使用国际音标记音、使用汉语拼音记音4种;主要释义方式有词语释义、描写说明、定义式及征引式4种。为了验证江苏方志记录方言词的可靠性,我们用《金阊区志》(2003)、《沧浪区志》(2006)和《汉语方言大词典》(1999)做了比较,在共收方言词、方言词词形和释义三方面,方志和词典的一致性高于差异性。江苏境内三个主要方言区的方志方言词音节数量分布存在共性,都是双音节词的数量最多,其次分别是三音节词、单音节词、四音节词。单音节词的比重三区相差较大,体现了方言间的不平衡性。江苏三个主要方言区中三音节词的能产性都比普通话中强。对方志方言词的语义比较研究主要围绕义位数量、义域宽窄和语义场展开。义位数量和义域宽窄的比较以常熟地区的方志方言词为样本,语义场的比较研究着重讨论其中的同义义场、反义义场和描绘义场。论文还以《兴化方言志》(1999)为样本探讨了方言词的传承和嬗变情况。兴化方言中的承传词,体现在对古吴、越、楚方言的直接继承和对古汉语通语的逐步吸纳中。兴化方言中的变异词,体现在词形上的节缩、逆序、语素的置换、增加等变化及语义嬗变中的义域扩大、缩小,义位数量的增减,词义的转移上。借用词在兴化方言中集中表现为明清以后白话吴语词的留存。创新词在兴化方言中表现为利用民俗、历史、社会心理等创造方言词。江苏方志方言词中共有188个讳饰语,论文将其分为十大类。研究发现,小类中生殖器官类、疾病类、死亡类的讳饰语数量最多。另外,论文对部分讳饰语做了具体的分析,从中归纳出了6个方面的避讳原因和11种具体的讳饰方法。
二、坛子·架子·日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坛子·架子·日子(论文提纲范文)
(1)永修方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永修县地理、人文、历史概况 |
1.1.1 地理交通 |
1.1.2 政区人口 |
1.1.3 历史沿革 |
1.2 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
1.3 永修县方言概况 |
1.4 永修方言研究综述 |
1.4.1 永修方言综合研究 |
1.4.2 永修方言语音研究 |
1.4.3 永修方言词汇和语法研究 |
1.5 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材料来源 |
1.5.1 研究的目的 |
1.5.2 研究的方法 |
1.5.3 研究的材料、体例 |
2 永修方言语音系统 |
2.1 永修方言声韵调 |
2.1.1 声母 |
2.1.2 韵母 |
2.1.3 声调 |
2.2 永修方言单字音表 |
2.3 永修方言同音字汇 |
3 永修方言语音特点 |
3.1 永修方言音韵特点 |
3.1.1 声母特点 |
3.1.2 韵母特点 |
3.1.3 声调特点 |
3.2 永修方言古今音韵比较 |
3.3 永修方言几个特殊音韵现象考察 |
3.3.1 次清浊化与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 |
3.3.2 声调分化现象 |
4 永修方言词汇特点 |
4.1 词汇主要特点 |
4.1.1 词语形式方面的特点 |
4.1.2 词语意义方面的特点 |
4.1.3 词语理据方面的特点 |
4.2 永修方言分类词表 |
5 永修方言语法特点 |
5.1 永修方言词法特点 |
5.1.1 名词的词缀 |
5.1.2 动词的“体” |
5.1.3 代词 |
5.1.4 副词 |
5.1.5 介词 |
5.1.6 助词 |
5.2 永修方言句法特点 |
5.2.1 处置句和被动句 |
5.2.2 比较句 |
5.3 永修方言语法例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从个人实验到国家主导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幼儿学校与幼儿园 |
(二)幼儿教育与学前教育 |
(三)英国与英格兰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19世纪英国幼儿教育研究 |
(二)关于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研究 |
(三)关于19世纪英国其他幼儿教育机构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五、研究问题与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幼儿慈善机构发展的背景 |
一、中上层社会热衷于慈善事业 |
二、中上层社会对贫困问题的关注 |
三、中上层社会幼儿教育观的改变 |
第二节 济贫院中的幼儿教育 |
一、济贫院的生源 |
二、济贫院的管理 |
三、济贫院的教学 |
第三节 育婴堂中的幼儿教育 |
一、育婴堂的创办 |
二、育婴堂的生源 |
三、育婴堂的教学 |
四、育婴堂的经费 |
第四节 主日学校中的幼儿教育 |
一、主日学校的创办 |
二、主日学校的发展 |
三、主日学校的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实验(1800-1823) |
第一节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创办的背景 |
一、工人阶级生活悲惨 |
二、童工现象十分严重 |
三、贫困幼儿入学率很低 |
第二节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实验 |
一、幼儿学校的创办宗旨 |
二、幼儿学校的理论基础 |
三、幼儿学校的教学与管理 |
第三节 新拉纳克幼儿学校的影响 |
一、促进英国一批幼儿学校的诞生 |
二、推动其他国家幼儿学校的创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间幼儿学校运动的兴起(1824-1838) |
第一节 民间幼儿学校运动兴起的背景 |
一、贫困幼儿教育问题的凸显 |
二、政府对贫困幼儿教育的放任 |
三、国教派与非国教派冲突加剧 |
第二节 民间幼儿学校组织的成立 |
一、幼儿学校协会 |
二、格拉斯哥幼儿协会 |
三、本土及殖民地幼儿学校协会 |
第三节 怀尔德斯平对幼儿学校运动的贡献 |
一、创建幼儿学校体系 |
二、建立幼儿学校网络 |
三、改变社会幼儿教育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办公助下幼儿学校的推进(1839-1869) |
第一节 民办公助下幼儿学校推进的背景 |
一、英国社会结构的改变 |
二、英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 |
三、福禄贝尔幼儿园在英国的传播 |
第二节 “申请资助”制度下的幼儿学校 |
一、“申请资助”制度的产生 |
二、政府对幼儿学校的督查 |
三、“申请资助”制度对幼儿学校的影响 |
第三节 “结果支付”制度下的幼儿学校 |
一、“结果支付”制度的产生 |
二、“结果支付”制度的内容 |
三、“结果支付”制度对幼儿学校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幼儿学校的普及(1870-1900) |
第一节 政府主导下幼儿学校普及的背景 |
一、基础教育的落后 |
二、政府政策的支持 |
三、社会财富的激增 |
第二节 法律推动下幼儿学校教育的普及 |
一、普及入学的启动:1870年《福斯特法案》 |
二、强制入学的推动:1876年《桑登法案》 |
三、免费入学的实现:1891年《免费初等教育法》 |
第三节 幼儿学校普及过程中学校的改革 |
一、大力开办婴幼儿班 |
二、逐渐去“国教化” |
三、借鉴福禄贝尔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历史反思 |
第一节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动因 |
一、上层社会需要推动幼儿学校发展 |
二、经济发展为幼儿学校提供了条件 |
三、法律为政府主导幼儿学校提供保障 |
第二节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特征 |
一、幼儿学校的发展历程跌宕起伏 |
二、幼儿学校的发展模式自下而上 |
三、幼儿学校发展带有明显的阶级特性 |
四、幼儿学校发展延续怀尔德斯平体系 |
第三节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发展的影响 |
一、促进了幼儿学校从慈善到福利的转变 |
二、推动了教育场所从家庭到社会的转移 |
三、实现了幼儿教育从宗教性走向世俗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3)灵川古东平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灵川县人文地理及语言概况 |
(一)人文地理 |
(二)语言概况 |
二、桂北平话研究现状 |
(一)平话的系属争论 |
(二)桂北平话的其他研究 |
(三)灵川县平话研究概况 |
三、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四、调查点概况及发音合作人简介、其他相关语料来源 |
五、凡例 |
第二章 古东平话语音研究 |
一、古东平话声韵调系统 |
(一)声韵调 |
(二)声韵调拼合关系 |
(三)声韵调配合关系表 |
二、古东平话音系与中古音系的比较 |
(一)声母比较 |
(二)韵母比较 |
(三)声调比较 |
三、古东平话的语音特点 |
(一)声母特点 |
(二)韵母特点 |
(三)声调特点 |
四、古东平话与其他桂北平话语音定性比较 |
(一)声母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
(二)韵母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
(三)声调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
五、古东平话与桂林官话语音比较 |
(一)桂林官话声韵调 |
(二)桂林官话与古东平话语音的一致性 |
(三)桂林官话与古东平话语音的差异性 |
(四)桂林官话对古东平话的语音影响 |
六、古东平话与其他桂北平话语音亲疏关系计量比较分析 |
(一)音值比较 |
(二)音类分混特征比较 |
七、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古东平话词汇研究 |
一、古东平话与普通话词汇比较 |
(一)同形异义词 |
(二)同素异序 |
(三)音节差异 |
(四)古东平话保留较多的古语词 |
二、古东平话与其他桂北平话词汇计量比较 |
(一)词汇比较 |
(二)区域性共通词 |
(三)从常用词的相似度看古东平话与相关桂北平话的亲疏关系 |
(四)古东平话特色词 |
三、古东平话与桂林官话词汇比较 |
(一)完全一致的词语 |
(二)有差异的词语 |
(三)古东平话与桂林官话词汇接触交融的特点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古东平话语法研究 |
一、词类特点 |
(一)名词 |
(二)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
(三)数量词 |
(四)代词 |
(五)副词 |
(六)介词 |
(七)助词 |
二、句法特点 |
(一)特殊语序 |
(二)被动句 |
(三)处置句 |
(四)双宾句 |
(五)疑问句 |
第五章 结语 |
一、古东平话的语言特点 |
(一)语音方面的特点 |
(二)词汇方面的特点 |
(三)语法方面的特点 |
二、古东平话的性质讨论 |
三、文章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信、达、雅”背景下的《朝鲜族风俗知识》朝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翻译项目简介 |
2.1 作品简介 |
2.2 项目理论背景简介 |
2.3 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
第三章 译前准备 |
3.1 译前分析 |
3.2 知识储备 |
3.3 制定项目完成计划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朝鲜族饮食相关词汇翻译 |
4.2 朝鲜族服饰相关词汇翻译 |
4.3 长句子翻译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录: 《(?)》原文译文对照 |
(5)湖南永州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永州市概况 |
1.1.2 .永州话研究现状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材料来源 |
1.4 .使用符号说明 |
2.永州话的语音研究 |
2.1 .永州话音系 |
2.1.1 .声母(22个声母,含零声母) |
2.1.2 .韵母(36个韵母,含自成音节) |
2.1.3 .声调(5个) |
2.2 .永州话的内部差异 |
2.2.1 .年龄差异 |
2.2.2 .地域差异 |
2.2.3 .文白异读 |
2.3 .永州话的变调 |
2.3.1 .构词变调 |
2.3.2 .连读变调 |
2.3.3 .名词变调 |
2.3.4 .动词变调 |
2.4 .永州话的语音特点 |
2.4.1 .声母特点 |
2.4.2 .韵母特点 |
2.4.3 .声调特点 |
2.5 .永州话声韵配合基本规律表 |
2.5.1 .声韵配合规律表 |
2.5.2 .声韵调配合表 |
2.6 .永州话音系与中古音系的比较 |
2.6.1 .声母的比较 |
2.6.2 .韵母的比较 |
2.6.3 .声调的比较 |
2.7 .永州话音系与北京话音系的比较 |
2.7.1 .声母的比较 |
2.7.2 .韵母的比较 |
2.7.3 .声调的比较 |
3.永州话的词汇 |
3.1 .永州话词汇的特点 |
3.1.1 .音节特点 |
3.1.2 .构词特点 |
3.2 .词汇来源 |
3.2.1 .古语词 |
3.2.2 .本地词 |
3.2.3 .借词 |
4.永州话的语法 |
4.1 .词法 |
4.1.1 .词内语序 |
4.1.2 .重叠形式 |
4.1.3 .词缀 |
4.1.4 .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
4.2 .虚词 |
4.2.1 .代词 |
4.2.2 .量词 |
4.2.3 .副词 |
4.2.4 .介词 |
4.2.5 .体貌助词 |
4.3 .句法结构 |
4.3.1 .句内语序 |
4.3.2 .被动化 |
4.3.3 .双及物结构及其相关句式的对照 |
4.3.4 .比较结构 |
4.3.5 .疑问句 |
5.永州话与全州话、桂林话、邵阳话的比较研究 |
5.1 .语音比较 |
5.1.1 .声母比较 |
5.1.2 .韵母比较 |
5.1.3 .声调比较 |
5.2 .词汇比较 |
5.2.1 .音节比较 |
5.2.2 .构词特点 |
5.3 .语法比较 |
5.3.1 .词缀比较 |
5.3.2 .语序比较 |
5.3.3 .附加式状态形容词的比较 |
5.3.4 .副词比较 |
5.3.5 .体貌标记比较 |
5.3.6 .处置句比较 |
5.3.7 .被动句比较 |
6.永州话的归属 |
7.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永州话同音字汇 |
附录二 永州话分类词表 |
附录三 永州话语料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6)热额纳羌语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羌族羌语羌文 |
1.2 环境资源 |
1.3 史承脉络 |
1.4 衣食住行 |
1.5 婚丧礼信 |
1.6 文娱工艺 |
1.7 热额纳羌寨 |
1.8 羌语研究回顾 |
1.8.1 羌语的调查 |
1.8.2 羌语的研究 |
1.9 研究设计 |
1.9.1 价值意义 |
1.9.2 研究方法 |
1.9.3 写作范式 |
1.9.4 语料收集 |
第二章 语音系统 |
2.1 辅音 |
2.1.1 辅音音位 |
2.1.2 复辅音 |
2.1.3 长辅音 |
2.1.4 节尾辅音 |
2.2 元音 |
2.2.1 元音音位 |
2.2.2 元音音位说明 |
2.2.3 元音音位举例 |
2.2.4 复合元音 |
2.3 轻音与音高 |
2.3.1 轻音 |
2.3.2 音高 |
2.4 音节结构 |
第三章 构词法 |
3.1.联绵词 |
3.2 合成词 |
3.2.1 复合式 |
3.3 四音格型 |
3.4 词汇化 |
3.5 特色词 |
3.6. 外来词 |
3.6.1 汉语借词 |
3.6.2 羌藏同源词和近代藏语借词 |
第四章 词类 |
4.1. 名词 |
4.1.1 普通名词 |
4.1.2 专有名词 |
4.1.3 方位词 |
4.1.4. 时间名词 |
4.1.5 名词的语法功能 |
4.2.代词 |
4.2.1 人称代词 |
4.2.2 反身代词 |
4.2.3 泛指代词 |
4.2.4 指示代词 |
4.2.5 疑问代词 |
4.2.6 代词的语法功能 |
4.2.7. 指示词 |
4.3 数词 |
4.3.1 基数词 |
4.3.2 序数、概数、分数和倍数的表示法 |
4.4 量词 |
4.4.1 量词的分类 |
4.4.2 数量词组的句法功能 |
4.5 形容词 |
4.5.1 形容词的分类 |
4.5.2 语法功能 |
4.5.3 形容词的名物化 |
4.5.4 形容词的重叠 |
4.6 动词 |
4.6.1 动词的分类 |
4.6.2 动词的语法范畴 |
4.6.3 语气 |
4.6.4 动词的句法功能 |
4.6.5 动词的重叠 |
4.7 副词 |
4.7.1 副词的语法特点 |
4.7.2 副词的分类 |
4.7.3 副词lu的关联作用 |
4.7.4 副词性词组 |
4.8 助词 |
4.8.1 结构助词 |
4.8.2 结构助词的活用 |
4.8.3 结构助词的连用 |
4.8.4 名物化助词 |
4.8.5 状饰助词 |
4.9 连词 |
4.9.1 并列连词 |
4.9.2 选择连词 |
4.9.3 连贯连词 |
4.9.4 递进连词 |
4.9.5 转折连词 |
4.9.6 假设连词 |
4.9.7 条件连词 |
4.9.8 因果连词 |
4.10 语气词 |
4.10.1 wa/ba |
4.10.2 du |
4.10.3 wa |
4.10.4 di |
4.10.5 la(?)ua |
4.10.6 ji n? |
4.10.7 (?)iu |
4.10.8 mi |
4.10.9 tu |
4.10.10 wo |
4.10.11 (?)o |
4.10.12 wu'bu |
4.10.13 na |
4.11 叹词 |
表示招呼的ho、(?)o、hei、Hai、wuj、ja等 |
表示叮嘱或不满Ha |
表示惊叹的oho |
表示叹息的(?)ai |
表示应答的(?)oja、aw、=(?)ah(?)a(?)等 |
表示惊喜的ha |
4.12 象声词 |
第五章 形态 |
5.1. 名词的形态 |
5.1.1 名词词缀 |
5.1.2 指小标记 |
5.1.3 性别标记 |
5.1.4 形状标记 |
5.1.5 类别标记 |
5.1.6 定指范畴 |
5.1.7 数范畴 |
5.1.8 汉语借词标记ts/ ts? |
5.2. 动词的形态 |
5.2.1 趋向前缀 |
5.2.2 趋向后缀 |
5.2.3 汉语借词后缀t~ha |
5.3 形容词词缀 |
5.3.1 趋向前缀 |
5.3.2 标志词性的后缀 |
5.4 四音格法 |
笫六章 句法 |
6.1 句式 |
6.1.1 陈述句 |
6.1.2 祈使句 |
6.1.3 感叹句 |
6.1.4 疑问句 |
6.2 句子 |
6.2.1 单句 |
6.2.2 复句 |
6.2.3 紧缩复句 |
第七章 语料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中的老年人情感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一) 选题目的 |
(二) 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 田野工作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理论框架 |
(四) 创新之处 |
四、研究综述 |
(一) 人类学发展脉络中情感的自我表述 |
(二) 人类学研究中的情感维度 |
(三) 人类学仪式中的情感表达 |
(四)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绕三灵背景引介 |
一、“绕三灵”称谓的不同释义与辨析 |
二、田野中的绕三灵概况 |
(一) 田野中的绕三灵:民间神话 |
(二) 田野中的困惑:佛都辨析 |
三、绕三灵中本主的世俗化 |
(一) 绕三灵中的本主印象 |
(二) 绕三灵中世俗化的本主 |
第二章 情感的抑制:白族家庭关系中的情感互动 |
一、白族婚姻家庭中的情感特征 |
(一) 农业社会中的情感特征 |
(二) 婚姻家庭中的情感规范 |
二、白族家庭关系中的情感表达 |
(一) 家庭关系中的情感表达 |
(二) 公共空间中的情感表达 |
(三) 白族文化中的两性观念 |
第三章 情感的酝酿:绕三灵时空中的情感结构与特征 |
一、绕三灵仪式的时空结构 |
(一) 神圣空间:仪式情感的酝酿 |
(二) 神都朝拜:仪式情感的渲染 |
(三) 仙都集会:仪式情感的高涨 |
(四) 行宫接风:仪式情感的落幕 |
二、绕三灵仪式的时空结构与隐喻 |
(一) 仪式关系与象征符号 |
(二) 仪式时空结构的隐喻 |
三、绕三灵仪式中的情感结构 |
(一) 社会交往的仪式目的 |
(二) 集体狂欢的仪式态度 |
第四章 情感的释放:绕三灵仪式中的情感互动 |
一、色彩互动:情感表达的另一种符号 |
(一) 服饰色彩中的情感表达 |
(二) 仪式中色彩的象征与情感 |
二、行为互动:仪式舞蹈中集体情感的释放 |
(一) 仪式舞蹈的象征性 |
(二) 舞蹈动作与情感表达 |
三、情歌互动:唱调子中集体情感与个人情感的交叠 |
(一) 文献中的白族民歌 |
(二) 田野中的白族调子 |
(三) 唱调子中的集体情感 |
第五章 情感的回归:日常交往中情感互动的个案研究 |
一、日常交往中的情感互动 |
(一) 随机互动 |
(二) 偶然交往 |
(三) 惯性互动 |
(四) 情感延续 |
二、日常交往中情感互动的特征 |
结语 |
一、情感互动是绕三灵仪式中主要的文化特征 |
(一) 白族老年人“不老”的文化身份 |
(二) 提供了可供情感互动的文化空间 |
(三) 绕三灵仪式中情感互动的文化特征 |
二、绕三灵仪式空间中情感互动的文化意义 |
(一) 绕三灵仪式空间中不同的情感状态 |
(二) “情感”成为联结仪式内外的重要文化因素 |
附录一 白语对照词汇 |
附录二 田野图片资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阳曲方言词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山西阳曲县概况 |
1.1.1 地理概况 |
1.1.2 历史沿革 |
1.2 阳曲方言研究概述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选点依据 |
1.3.4 调查人情况 |
1.4 研究意义和目的 |
2 阳曲方言内部的词汇比较 |
2.1 阳曲方言词汇的共同性 |
2.1.1 三点完全一致 |
2.1.2 两点完全一致 |
2.2 阳曲方言词汇的差异性 |
2.2.1 三点完全不同 |
2.2.2 阳曲内部方言词汇的差异类型 |
2.3 阳曲方言词汇内部各点的亲疏关系及划片问题 |
3 阳曲方言词汇与周边方言词汇的比较 |
3.1 阳曲方言词汇与太原方言词汇的差异 |
3.1.1 词形差异 |
3.1.2 词义差异 |
3.1.3 构词方式的差异 |
3.2 阳曲方言词汇与忻州方言词汇的差异 |
3.2.1 词形差异 |
3.2.2 词义差异 |
3.2.3 构词方式的差异 |
3.3 阳曲方言与周边方言的亲疏关系及成因 |
4 阳曲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 |
4.1 阳曲方言与普通话词语异同概说 |
4.1.1 阳曲方言与普通话相同的词语 |
4.1.2 阳曲方言与普通话不同的词语 |
4.2 阳曲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差异 |
4.2.1 构词语素的差异 |
4.2.2 音节数量的差异 |
4.2.3 词义的差异 |
4.2.4 造词理据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广西平乐县船民话音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平乐县人文地理概况 |
1.2 船民话相关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
2 平乐船民话的语音系统 |
2.1 船民话的声韵调系统 |
2.2 船民话的声韵调配合关系 |
2.3 同音字表 |
3 平乐船民话的音韵特点 |
3.1 船民话的声韵调特点 |
3.2 船民话的文白异读 |
4 船民话音系与北京音、中古音的比较 |
4.1 船民话音系与北京音比较 |
4.2 船民话音系与中古音比较 |
5 平乐船民话与桂北平话的比较 |
5.1 语音的比较 |
5.2 词汇的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平乐船民话语料记音 |
附录二 平乐船民话分类词表 |
附录三 平乐船民的生产、生活物件图录 |
附录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江苏方志中的方言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1.1 江苏历史沿革 |
1.1.2 江苏修志概况 |
1.1.3 方言词的涵义 |
1.1.4 研究范围 |
1.2 选题意义 |
1.2.1 补汉语方言史的空缺 |
1.2.2 为方言词汇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1.2.3 对历史文化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江苏方志的整理与研究概况 |
1.3.2 江苏方言研究概况 |
1.3.3 方志方言研究概况 |
1.3.4 小结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调查法 |
1.4.2 计量统计法 |
1.4.3 比较法 |
1.4.4 语义特征分析法 |
第2章 江苏方志方言概况 |
2.1 江苏方言分区 |
2.1.1 方言分区概述 |
2.1.2 方言分区边界问题的探讨 |
2.2 江苏方志方言文献资料普查 |
2.3 江苏方志方言词概况 |
2.3.1 方志方言词的编纂体例 |
2.3.2 方志方言词的记音 |
2.3.3 方志方言词的释义 |
2.3.4 方志方言词的用字讨论 |
2.3.5 方志方言词的可靠性检验 |
2.3.6 方志方言词的错误类型分析 |
第3章 江苏方志方言词的共时比较研究 |
3.1 音节比较研究 |
3.1.1 中原官话区 |
3.1.2 江淮官话区 |
3.1.3 吴方言区 |
3.1.4 音节的比较 |
3.2 意义比较研究 |
3.2.1 义域宽窄的比较 |
3.2.2 义位数量和内容的比较 |
3.2.3 语义场的比较研究 |
第4章 江苏方志方言词的传承和嬗变 |
4.1 承传词 |
4.2 变异词 |
4.2.1 词形变异 |
4.2.2 语义嬗变 |
4.3 借用词 |
4.3.1 古吴语词 |
4.3.2 白话吴语词 |
4.4 创新词 |
第5章 江苏方志中的讳饰语研究 |
5.1 江苏方志中的讳饰语 |
5.2 讳饰语义类探究 |
5.2.1 讳饰语义类的分布 |
5.2.2 讳饰语义类的统计与分析 |
5.3 避讳原因 |
5.4 讳饰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江苏方志文献版本信息表 |
附录二 江苏方志方言词统计表 |
附录三 《金阊区志》、《沧浪区志》与《汉语方言大词典》的比较 |
附录四 中原官话区儿化词表 |
附录五 中原官话区音节数量不固定词表 |
附录六 江淮官话区儿化词表 |
附录七 江淮官话区音节数量不固定的方言词表 |
附录八 吴方言区音节数量不固定的方言词表 |
附录九 江苏方志方言资料中的讳饰语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坛子·架子·日子(论文参考文献)
- [1]永修方言研究[D]. 彭爱华.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2]从个人实验到国家主导 ——19世纪英国幼儿学校的发展研究[D]. 唐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灵川古东平话研究[D]. 秦子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信、达、雅”背景下的《朝鲜族风俗知识》朝汉翻译实践报告[D]. 邱月. 延边大学, 2020(05)
- [5]湖南永州话研究[D]. 王曦. 广西大学, 2020(07)
- [6]热额纳羌语参考语法[D]. 周发成.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7]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中的老年人情感互动研究[D]. 张桔. 云南大学, 2019(09)
- [8]阳曲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 赵焱.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广西平乐县船民话音韵研究[D]. 陆干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江苏方志中的方言词研究[D]. 顾洁.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