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定挥发酚和氰化物的空白试验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程银棋,郑欣,柳迪,冯灏,朱影,彭青枝,周陶鸿[1](2020)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鱼肉及其制品中挥发酚残留量》文中研究说明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在线蒸馏、提取,显色,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鱼肉及其制品中挥发酚残留量的连续流动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线性范围是0.00~40.00μg/L,相关系数r=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30mg/kg,RSD范围为0.952%~6.543%(n=1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2.000%~90.827%,与标准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简便、环保等优势。
梁雁辉[2](2018)在《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痕量挥发酚的研究》文中指出采用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了水中痕量挥发酚,结果表明:在0μg/L100μg/L流动注射分析法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25μg/L,具有较高的精密性、准确度和加标回收率。此方法适用于大批量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中痕量挥发酚的测定。
孙金玺,杨凌茜,李璐[3](2017)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和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的比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一、前言挥发酚是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综合指标之一,也是水质监测中最常见的监测项目之一。目前在水质化验中,挥发酚的测定一般采用环保法即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该方法精确度高,实验条件稳定,但因蒸馏时间长,分析步骤繁琐,在水质监测中进行大批量样品测定时费时费力;同时电能和化学试剂的消耗量也大,分析中萃取所用的三氯甲烷毒性大、挥发性强,对分析人员身体
段婧琦[4](2016)在《污泥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兰炭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城市生活污水厂机械脱水污泥和木屑的混合物为原料,利用Zn Cl2为活化剂制备污泥吸附材料。以碘吸附值为衡量标准,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固液比和活化剂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污泥吸附材料的制备工艺,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测定污泥吸附材料比表面积、孔径结构、表面形态、表面官能团等方面,对污泥吸附材料进行表征与评价。将制备的污泥吸附材料应用于兰炭废水处理中,研究了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通过研究污泥吸附材料对兰炭废水中污染物质的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分析吸附过程中存在的吸附机理。(1)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剂浓度5mol/L,活化温度650℃,固液比1:1.5,活化时间30min,木屑的添加量为质量分数25%。制备的污泥吸附材料碘吸附值达到584.85mg/g。由极差分析可知,工艺因素对污泥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活化剂浓度>活化温度>固液比>活化时间。(2)对污泥吸附材料进行电镜扫描,污泥吸附材料的孔隙结构排列较为均匀有序,孔道较长,呈管状,可以看出经过烧蚀,活化扩孔充分,发达的孔隙结构有利于物质吸附。对比表面积及孔结构进行表征,比表面积为284 m2/g,污泥吸附材料的总孔容为0.359cm3/g,污泥吸附材料的平均孔径为5.057nm,中孔孔径为31.498nm。由污泥吸附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可知,污泥吸附材料由大量C、H、O、N和少量Si元素组成。采用Boehm测定污泥吸附材料的表面酸碱基团,污泥吸附材料以酸性官能团为主,酸性官能团中羧基官能团含量最高。(3)对影响污泥吸附材料处理兰炭废水中氨氮、挥发酚及COD的因素进行分析,吸附材料颗粒粒径减小、投加量增加、吸附时间的延长均有助于污染物去除率的提升,而随着p H及温度上升,除氨氮去除率上升外,挥发酚及COD的去除率有所下降。进行动力学模型拟合,污泥吸附材料对氨氮和挥发酚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相关性系数R2分别为0.9995和0.9998。污泥吸附材料对氨氮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而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污泥吸附材料对挥发酚的吸附行为更适合。
李景云[5](2015)在《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煤化工废水成份复杂,含有大量的焦油、酚、氨、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物质。目前废水处理普遍采用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及深度净化三个过程,其中物化处理效果影响着生化处理的效果。采用高效物化技术处理可降低全流程的成本与能耗。物化处理包括隔油除尘初级处理以及脱酸蒸氨和萃取脱酚过程。但煤化工废水水质会随着原煤质量和气化工艺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为此,废水处理方法应有针对性的选择。本文首先重点研究了煤化工废水的萃取脱酚工艺,通过实验确定了MIBK是萃取脱酚的合适萃取剂。采用MIBK溶剂作为萃取剂,萃取温度50℃,相比R=1:4,经五级萃取,总酚从9422mg/L降至478mg/L,去除率94.93%,,COD从33000 mg/L降至2521mg/L,去除率达92.36%。另外,针对含大量油、尘的煤化工废水,提出了萃取除油流程,即在隔油除尘后增加萃取预除油环节,提高除油处理效果。首先,通过模拟计算与实验研究,确定了“甲苯:MIBK=1:1”混合溶剂萃取除油。结果表明:采用1:1的甲苯MIBK混合溶剂作为萃取剂,萃取温度40-60℃,相比R=1:4,经四级萃取,废水的COD从39000mg/L降至约9900mg/L,去除率70%;总酚从6678mg/L降至约1335mg/L,去除率约80%。为降低物化处理能耗,在废水蒸氨后采用吸附法替代萃取法进行脱酚,本文对树脂吸附除油脱酚进行了实验研究。常温下,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树脂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速度及吸附能力,得出:树脂对总酚的最大吸附量为78.6mg/g,吸附率为28.90%,COD最大吸附量为264mg/g,吸附率为29.78%。通过动态吸附实验,第三个单位床容积的出水COD都在12000mg/L以上,总酚都超过了1100mg/L,第四个单位床容积的出水COD都达到了15000mg/L以上,总酚含量也超过了1900mg/L。以上数据说明所制备树脂吸附效果不佳,床层很快被穿透。另外,蒸氨后的废水中,加酸调节废水pH值,会产生粘稠的黑色油状物,随着pH值的下降,产生的油状物越多,这样可能更有助于提高树脂吸附效果,需要今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朱利权,赵敏[6](2014)在《论污染源废水样品采集的注意事项》文中研究指明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水样采集是一个重要环节,样品的代表性决定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然而,在实际采样过程中,样品采集又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对污染源废水样品采集的过程,包括容器的准备、样品的采集、样品的保存、样品的运输进行了阐述。
张娟[7](2013)在《流动分析法测定挥发酚精密度偏性试验》文中指出通过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水中挥发酚的精密度偏性试验,计算出检测限、批内批间变异,进行变异显着性F检验和总标准差检验,并绘制质控图,对试验数据的质量作出评价和检验,说明实验室运行情况良好,人员操作熟练,仪器运行正常,检测数据准确、可靠,符合《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要求。
蔡裕丰,吴春妍[8](2012)在《校准曲线的制作及有关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详细阐述了校准曲线的制作方法;校准曲线的空白试验、相关系数、截距、斜率、线性范围的要求和影响因素;标准曲线与工作曲线的区别;校准曲线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同时收集了21个常规分析项目的空白吸光度和标准曲线斜率的范围,用于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李万霞,冯洁娉,冯佳和,刘树函[9](2012)在《水体中挥发酚测定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了近年来水体挥发酚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分别论述了传统方法和近代仪器方法。重点论述了4-氨基安替比林光度法和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刘伟[10](2011)在《高效菌强化O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焦化废水是焦炭炼制、焦化产品回收及煤气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焦化废水的成分复杂、总量大、浓度高、毒性大,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工业废水,其主要含有酚、氰化物、氨氮、多环芳香烃和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如果不经适当的处理就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于焦化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国内外废水处理领域的一大难题。目前焦化废水的处理都是以“生物法+物化法”处理的方法,而高效菌生物强化法具有不改变现有工艺、处理成本低廉和处理效果明显等优点而成为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大多数焦化厂出水CODcr和氨氮仍不能稳定达标,本课题采用自行研制的高效菌对焦化废水进行生物强化处理,考察了高效菌生物强化后主要污染物的降解特性;考察了pH、进水流量、温度、溶解氧等对初曝池CODcr、挥发酚和氨氮的降解效果的影响;重点考察总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混合液回流比对焦化废水CODcr氨氮、硝氮和亚硝氮的去除效果影响。结论如下:1)投菌前,出水CODcr和氨氮分别高达210mg/L、48mg/L;高效菌种强化后,CODcr先升高随后降至162mg/L,氨氮则降至15mg/L以下,高效菌明显加快了生物脱氮系统的启动。2)初曝池(O1)中的pH范围在69之间时,对挥发酚和CODcr的去除无明显影响,而溶解氧(DO)和温度则影响效果显着。3)系统总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CODcr和氨氮降解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当系统总HRT<88时,系统CODcr和氨氮去除率均随HRT的延长而提高,当系统HRT为88h时,二沉池出水CODcr和氨氮分别为169.1mg/L和14.79mg/L。当总HRT>88h后,再继续增大HRT,出水CODcr和氨氮去除率提高不明显。4)回流比对系统氨氮的去除几乎无影响,但对总氮的脱除尤其重要,总氮脱除率随回流比的增大而明显提高。当总HRT为88h,回流比分别为1:1、2:1和4:1时,出水硝氮浓度分别为90.84mg/L、58.94mg/L和50.98mg/L,降低趋势明显。5)当进水CODcr为1411.7mg/L,氨氮为139.1mg/L,系统总HRT为88h,回流比为2:1时,系统出水可达最优值,CODcr和氨氮分别为174.1mg/L和13.99mg/L,出水经混凝深度处理后,CODcr和氨氮均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6)当系统受到高浓度苯酚(总的挥发酚浓度达800mg/L)冲击后,最初系统对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均大幅下降,水质变差,但由于系统中高效菌的作用,微生物对CODcr的处理效果的恢复较快,相比而言,硝化作用的恢复则较慢。
二、测定挥发酚和氰化物的空白试验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定挥发酚和氰化物的空白试验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鱼肉及其制品中挥发酚残留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1.1 材料 |
1.1.2 仪器 |
1.1.3 试剂 |
1.2 试验方法 |
1.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1.2.2 样品前处理 |
1.2.3 样品测定方法 |
1.2.4 样品挥发酚残留量计算 |
1.2.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方法线性及检出限 |
2.2 精密度及回收率 |
2.3 方法验证 |
2.3.1 检测结果比对 |
2.3.2 测试效率比对 |
3 结论 |
(2)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痕量挥发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实验原理 |
3 仪器和设备 |
4 试剂 |
5 分析步骤 |
5.1 样品的前处理 |
5.2 仪器的主要测试参数 |
6 方法研究 |
6.1 校准曲线的绘制 |
6.2 检出限 |
6.3 精密度 |
6.4 准确度 |
6.5 实际样品的测定 |
7 结论 |
(3)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和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的比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实验部分 |
1. 方法原理 |
2. 实验步骤 |
三、结果与讨论 |
1. 天然水样和废水水样的测定比较 |
2. 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
四、结论 |
(4)污泥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兰炭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兰炭废水的特点与处理方法 |
1.1.1 兰炭废水特点及来源 |
1.1.2 兰炭废水的危害 |
1.1.3 兰炭废水处理技术现状与进展 |
1.2 污泥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
1.2.1 污泥处理现状 |
1.2.2 污泥综合利用方法 |
1.3 污泥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
1.3.1 污泥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2 污泥吸附材料的应用研究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材料来源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污泥基本性质测定方法 |
2.2.2 污泥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
2.2.3 污泥吸附材料碘吸附值测定方法 |
2.2.4 污泥吸附材料的评价与表征方法 |
2.2.5 兰炭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的测定方法 |
2.2.6 污泥吸附材料吸附处理兰炭废水方法 |
2.2.7 污泥吸附材料对兰炭废水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研究 |
3 污泥吸附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1 污泥基本性质 |
3.2 影响污泥吸附材料制备的因素分析 |
3.2.1 原材料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2.2 制备工艺的单因素分析 |
3.3 污泥吸附材料工艺条件的优化 |
3.4 最优条件下吸附材料的评价与表征 |
3.4.1 污泥吸附材料产率 |
3.4.2 污泥吸附材料pH |
3.4.3 污泥吸附材料的扫描电镜分析 |
3.4.4 污泥吸附材料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
3.4.5 污泥吸附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6 Boehm滴定法测定污泥吸附材料表面酸碱基团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污泥吸附材料对兰炭废水的吸附效果研究 |
4.1 兰炭废水水质指标 |
4.2 影响挥发酚、氨氮、COD去除率的因素分析 |
4.2.1 污泥吸附材料粒径的影响 |
4.2.2 污泥吸附材料投加量的影响 |
4.2.3 pH的影响 |
4.2.4 吸附时间的影响 |
4.2.5 温度的影响 |
4.3 两种吸附材料对兰炭废水的吸附对比 |
4.4 吸附动力学模型 |
4.4.1 吸附动力学曲线 |
4.4.2 动力学模型拟合 |
4.5 吸附等温模型 |
4.5.1 吸附等温曲线 |
4.5.2 吸附模型 |
4.5.3 两种吸附模型拟合程度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5)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化工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
1.1.1 煤化工废水来源 |
1.1.2 煤化工废水特点 |
1.1.3 废水的危害 |
1.1.4 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紧迫性 |
1.2 煤化工废水处理方法 |
1.2.1 一级处理技术 |
1.2.1.1 预处理方法 |
1.2.1.2 脱酚处理方法 |
1.2.2 二级处理技术 |
1.2.2.1 活性污泥法 |
1.2.2.2 厌氧生物处理法 |
1.2.3 深度处理技术 |
1.3 溶剂萃取法 |
1.3.1 溶剂萃取法的概述 |
1.3.2 溶剂萃取法的应用 |
1.4 树脂吸附处理技术 |
1.4.1 树脂的吸附原理 |
1.4.1.1 吸附作用的类型 |
1.4.1.2 吸附热力学 |
1.4.1.3 吸附动力学 |
1.4.2 树脂吸附的影响因素 |
1.4.3 树脂在煤化工废水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分析方法 |
2.2.1 总酚的测定方法 |
2.2.2 COD的测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煤化工废水萃取脱酚工艺的过程研究 |
3.1 A工厂废水水质分析 |
3.2 萃取脱酚实验方案 |
3.3 萃取剂的选择 |
3.3.1 萃取剂的初步筛选 |
3.3.2 萃取剂对煤化工废水的萃取脱酚效果 |
3.4 萃取脱酚工艺参数的优化 |
3.4.1 萃取级数对萃取脱酚效果的影响 |
3.4.2 萃取相比对萃取脱酚效果的影响 |
3.4.3 萃取温度对萃取脱酚效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化工废水萃取预除油工艺研究 |
4.1 B工厂废水水质分析 |
4.2 萃取除油工艺实验方案 |
4.3 萃取除油工艺过程研究 |
4.3.1 萃取剂的选择 |
4.3.1.1 萃取剂的初步筛选 |
4.3.1.2 溶解度分析 |
4.3.1.3 不同萃取剂的脱芳烃效果 |
4.3.1.4 萃取剂的实际脱油效果 |
4.3.2 萃取工艺参数的确定 |
4.3.2.1 萃取级数 |
4.3.2.2 萃取相比 |
4.3.2.3 萃取温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吸附法脱酚工艺的研究 |
5.1 树脂吸附实验方法 |
5.1.1 吸附法的实验背景 |
5.1.2 吸附试验研究内容 |
5.1.3 树脂预处理 |
5.2 树脂静态吸附实验方法 |
5.2.1 最佳树脂投加量确定 |
5.2.2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率的影响 |
5.3 静态脱附--再生时间的确定 |
5.4 动态吸附--进水流速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论污染源废水样品采集的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 容器的准备 |
2 样品的采集 |
2.1 布设原则及监测位置 |
2.2 平行样的采集 |
2.2.1 现场平行样的采集方法 |
2.2.2 现场平行样采集应注意以下几点 |
2.3 空白样的采集 |
2.4 采样应注意的事项 |
2.5 特殊类样品的采样方法 |
2.5.1 细菌类的采样方法 |
2.5.2 石油类的采集方法 |
3 样品的保存 |
3.1 冷藏 |
3.2 添加固定剂 |
4 样品的运输及交接 |
5 结束语 |
(7)流动分析法测定挥发酚精密度偏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监测依据及原理 |
二、监测仪器 |
三、方法与结果 |
1. 标准溶液的配置 |
2. 标准曲线线性关系 |
3. 试验设计 |
四、试验结果评价 |
1. 检测限分析 |
2. 变异分析与干扰分析 |
3. 总标准差检验 |
4. 准确度分析 |
5. 绘制质控图 |
五、结论 |
(9)水体中挥发酚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传统方法 |
2.1 4-氨基安替比林光度法 |
2.2 溴化容量法 |
2.3 紫外光谱法 |
3 近代仪器方法 |
3.1 红外光谱法 |
3.2 气相色谱法 |
3.3 液相色谱法 |
3.4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 |
3.5 其它仪器方法 |
4 展 望 |
(10)高效菌强化O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焦化废水来源、组分及水质特点 |
1.1.1 焦化废水来源 |
1.1.2 焦化废水水质 |
1.1.3 焦化废水的危害 |
1.2 焦化废水处理现状 |
1.2.1 焦化废水预处理 |
1.2.2 焦化废水二级处理 |
1.3 研究背景、内容、意义 |
1.3.1 研究背景、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仪器及试剂 |
2.2 试验装置 |
2.3 试验用水及污泥 |
2.4 水质分析方法 |
2.4.1 CODcr 的测定 |
2.4.2 NH_3-N 的测定 |
2.4.3 NO_3~—-N 的测定 |
2.4.4 NO_2~—-N 的测定 |
2.4.5 挥发酚的测定 |
2.5 系统的启动 |
2.6 系统的参数的控制 |
2.6.1 进水负荷 |
2.6.2 溶解氧 |
2.6.3 温度 |
2.6.4 pH 值 |
2.6.5 回流比 |
2.6.6 营养物质 |
第三章 系统启动及初曝池(O1)分析 |
3.1 系统的启动 |
3.2 初曝池(O1)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HRT 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2 HRT 对NH_3-N 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3 pH 对NH_3-N 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4 DO 对有机物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5 温度对CODcr 和氨氮去除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A/O系统运行分析 |
4.1 HRT 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1 HRT 对CODcr 脱除的影响 |
4.1.2 HRT 对氨氮的脱除影响 |
4.2 回流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1 回流比对CODcr 去除的影响 |
4.2.2 回流比对氮元素去除的影响 |
4.3 系统冲击负荷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选题报告 |
四、测定挥发酚和氰化物的空白试验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鱼肉及其制品中挥发酚残留量[J]. 程银棋,郑欣,柳迪,冯灏,朱影,彭青枝,周陶鸿. 食品与机械, 2020(10)
- [2]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痕量挥发酚的研究[J]. 梁雁辉. 绿色科技, 2018(06)
- [3]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和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的比对分析[J]. 孙金玺,杨凌茜,李璐. 治淮, 2017(12)
- [4]污泥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兰炭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效果研究[D]. 段婧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5]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D]. 李景云.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7)
- [6]论污染源废水样品采集的注意事项[J]. 朱利权,赵敏. 广东科技, 2014(14)
- [7]流动分析法测定挥发酚精密度偏性试验[J]. 张娟.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3(09)
- [8]校准曲线的制作及有关问题的探讨[J]. 蔡裕丰,吴春妍. 环境科学导刊, 2012(04)
- [9]水体中挥发酚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李万霞,冯洁娉,冯佳和,刘树函. 分析仪器, 2012(01)
- [10]高效菌强化O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D]. 刘伟. 武汉科技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