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我国中间商企业品牌经营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镇昌[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学界对渔业企业的研究,多集中在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渔业企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渔业企业的历时性研究。渔业企业是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连接鱼产品从渔船到餐桌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推动渔业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作用特点。文章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的渔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一手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的办法将北海市的渔业企业的发展脉络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前以及进入21世纪后这三个时间阶段的不同时期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变迁进行分析,厘清渔业企业在不同时期的任务、效能、遇到问题和应对措施,并通过梳理同时期国内不同海区渔业企业发展状况,尝试对北海渔业企业进行评价,提出新形势下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路径。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北海渔业企业为恢复和发展渔业经济奠定基础。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北海市渔业企业体系在建立后对恢复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却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凸显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第二部分,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下逐步发展成熟,开拓了远洋渔业,提升了渔业经济发展质量。改革开放后,渔业企业需助推渔业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在完成该任务过程中,传统的渔业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发生了变化,同时期也衍生了新的乡镇渔业企业系统。在这一阶段,暴露出传统渔业企业出现竞争能力下降、涉外渔业事件影响企业发展以及海洋资源衰退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海域国际政治关系与该时期海洋过度捕捞等相关联。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实行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国内外的贸易沟通、打开远洋渔业局面、延长渔业产业链和涉足非渔产业,加快构建侨港镇渔业企业体系等方面的应对措施。第三部分,21世纪后北海渔业企业有了发展新方向,渔业经济得到转型发展,成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动力引擎。新时代下渔业企业有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走出去”的时代任务和条件,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下实现转型升级等发展目标定位,这一时期传统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民营企业取而代之成为新时代渔业产业的主角。却也需要面对渔业资源衰退引发的连锁反应、传统企业没落、国家部分渔业政策紧缩下企业转型生产的阵痛和走向国际阻碍重重等问题,其中既有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缺陷,也有政府政策措施及落实力度不足和复杂的国内国际存在的社会原因。为突破新时代下的发展障碍,渔业企业自身从多元发展、科技创新、响应“走出去”战略、扩大交流圈、紧贴国家发展政策、回馈社会等六个方面提高企业发展质量进行自我解困。第四部分,分别阐述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东海、黄海和渤海这三大海区渔业企业发展的简要状况,同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构建与发展所发挥的社会功用从奠定北海在南海区的渔业地位、带动个体渔民发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话语权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最后,从政府政策施政、企业内部动力和构建渔民与渔业企业共同体等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促进渔业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边郭晓晴[2](2021)在《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不断演进,智能制造产业已成为当前全球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引擎。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起步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但发展迅而猛,得益于完善的产业供应链和庞大的潜在市场,智能制造产业正在经历着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特别对深圳而言,这座处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建设”机遇叠加的背景下,以“创新”为底色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一个奇迹的改革开放之城而言,智能制造成为城市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机器人行业更是在完善的产业链条、充足的人才保障、良好的政府效能等因素的推动下,迎来了发展高峰,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企业。国家层面,“十四五规划”为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要“做优做大做强做全”新目标,在注重提高企业质量效益的同时,释放品牌的创新活力。2015年创立的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在深圳创立和发展的新兴智能行业代表企业之一,在众多产品和技术研发方面以强大的研发能力、完善的供应链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收获了市场认可。尤其是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在工业机械臂的细分市场,越疆科技打破了此前通常机械臂产品体型较大的限制,全球首创研发出了第一款轻量型产品,将庞大的工业机械臂升级为桌面机械臂的新时代,为协作机器人行业应用场景发展带来了新的潜力。然而,受限于企业发展阶段和资源配置和重心规划,相较于越疆科技领先的产品价值而言,其公司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却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虽然随着企业产品远销海外,占据国产机械臂出口第一品牌,但越疆品牌在大众市场上认知度却不尽如人意,其卓越的品牌价值被低估,品牌建设对企业商业潜能的贡献有待提升。本文从智能制造企业的品牌对其发展的重要作用着手,深入观察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撑的越疆科技的发展现状,对其在品牌发展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和新的机遇进行分析,为企业品牌定位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架构设计,并从中探索出传播出色的品牌内容的方式,推动企业品牌传播的创新和转型升级。同时,也给面临同样问题的企业提供具有参考性的借鉴经验。
张雯[3](2020)在《陕西ZB宾馆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对陕西的扶持,古都西安的旅游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酒店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酒店加入了酒店业这个行列,同时也使酒店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陕西ZB宾馆作为陕西省的国宾馆在性质上具有特殊性,在接待过程中往往重视政务接待而轻视商务服务,并且由于受国有企业传统观念和老旧管理模式的影响,使其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加上在中央实施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冲击下,各单位政务会议经费控制、会期缩短,使得以政务接待为主的陕西ZB宾馆与其它商务酒店相比在市场竞争中必将处于劣势。营销工作是宾馆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倘若陕西ZB宾馆在营销策略上不进行完善,必将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等方法以陕西ZB宾馆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运用服务营销的基本理论,对陕西ZB宾馆的服务营销环境和营销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运用PEST分析法分析了陕西ZB宾馆的所处的宏观环境;通过运用波特五力分析法分析了陕西ZB宾馆所处的竞争环境;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陕西ZB宾馆所处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依次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运用STP营销理论对陕西ZB宾馆所处的市场进行了市场细分,为其选择了适合的目标市场,同时为其提出了市场定位策略。第三,为了改变陕西ZB宾馆目前的营销现状,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其制定了 7P服务营销策略,包括产品营销、价格营销、渠道营销、促销营销、人员营销、有形展示营销、服务过程营销这几个服务营销策略。最后,为了保证陕西ZB宾馆的7P服务营销策略被有效的实施,为其制定了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加强宾馆文化建设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这几项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陕西ZB宾馆制定的7P服务营销策路,可以为陕西ZB宾馆规避风险,使其适应市场的发展,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上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对其它拥有同样性质或者出现类似问题的宾馆起到一定参考借鉴的作用。
李勇[4](2017)在《LB公司K产品江苏市场渠道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消费品行业竞争日趋激励,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获得成功,企业都争先进行品类开发及延伸,以利于在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新产品如何能够获得成功,如何为企业现有产品添加新的成长动力源泉,为企业创造新利润点,现以成为众多企业努力的方向。这样的竞争趋势与发展现象,在快速消费品行业表现尤为明显。快速消费品公司的新产品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法宝,而更为关键的是取决于区域市场各渠道管理效率。本文通过研究LB公司K产品在江苏市场的渠道管理,针对其渠道效率进行剖析,对现有的渠道模式进行提升,对渠道运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者存在明显问题的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整个渠道系统在江苏市场的效率。江苏市场中K产品渠道管理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渠道层级设计问题,利益分配问题,渠道冲突及促销管理机制等方面。通过对K产品江苏市场渠道管理存在问题深入剖析后,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首先从渠道层级设计以及渠道参与者着手进行再次筛选;其次从分销、价格控制、促销管理等方面进行渠道效率提升;以及针对渠道冲突分析如何进行缓和与避免。希望通过结合K产品在江苏市场渠道管理的梳理与调整,能够对后期新产品在区域市场的渠道管理提供参考,从而提升新产品在区域市场经营成功的概率。
周伟[5](2012)在《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三多一少”(即经济成份多元、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多样、流通环节减少)的工业品流通格局初步形成。我国的工业品流通在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工业品批发体系的各种职能被分散化,工商矛盾愈演愈烈、日益突出,内外贸不能实现有效对接等。在我国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进行的过程中,研究、借鉴发达国家流通业的经验,构建我国工商联动、和谐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适应现代商品流通规律和现代流通方式的要求,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日用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为研究对象,从批发的功能、地位与作用出发,研究五个方面的问题:一、富有效率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是什么?其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二、工商矛盾的表现与本质是什么?应如何理顺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工商联动?三、应如何评判我国日用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四、发达国家流通方式的实践对我国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完善有哪些借鉴意义?五、如何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论文对发达国家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状况进行了剖析,对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的经营管理机构、流通渠道、流通政策和流通现代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论文按照“理论分析-现状问题分析-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思维逻辑,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趋势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以及中外横向比较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以国际化的视角,对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
于振伟[6](2011)在《基于产品特性的农产品营销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进步和政府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已由短缺向结构性过剩转化。目前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农产品“卖难”的问题相当突出,农业的直接经济效益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们应当通过改善农产品营销水平,推动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的附加值,使农业从单纯追求产量转到追求质量和效益上来,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本文以农产品营销为对象,采用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回顾国内农产品营销发展历程和借鉴国外农产品营销经验的基础上,分类研究了自然资源数量(规模)依赖型,自然资源禀赋依赖型和劳动力资源依赖型三类农产品的营销策略,并提出了强化农产品营销的对策建议。除绪论外,本文一共包括以下七个部分,其中四、五、六是本文的重点和核心,这三章对农产品营销进行了分类的、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是本文的主要创新所在。(1)依据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不同,对农产品进行分类,分析了每一类农产品的产品特性和营销要点,并在其基础上对营销模式的选择给出建议。本文根据农产品生产中自然资源和劳动投入比例的不同,把农产品分为三类,分别为自然资源数量(规模)依赖型农产品,自然资源禀赋依赖型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依赖型农产品。每类农产品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导致农产品的基本属性和营销要点不同,因而,在农产品营销策略的选择上也应该有所侧重。在农产品分类的基础上,对应的农产品营销也被分为三类,分别为自然资源数量(规模)依赖型农产品的营销,自然资源禀赋依赖型农产品的营销和劳动力资源依赖型农产品的营销。(2)在揭示农产品基本属性和交易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产品的销售困境及其产生的根源,深入探讨了农产品营销帮助农民走出农产品销售困境的机理。界定了农产品营销的概念,分析了农产品营销的特征,并明确了农产品营销的目标,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农产品生产具有生物性、自然性、季节性、地域性、风险性等特征,因此在营销的过程中要加大农产品深加工的程度、加快农产品流通的速度、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建设,最终实现高效、公平、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营销目标。(3)从生产观念主导时期、推销观念主导时期、营销观念主导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回顾了农产品营销的演变历程,总结了农产品营销的演变规律,对农产品营销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随着农产品营销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营销理念越来越先进、营销主体越来越多元化、营销手段越来越丰富。当前,我国农产品营销中引入了关系营销、绿色营销等新的营销理念,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开发和改良、品牌意识也逐渐增强,但是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营销观念落后、产品整体概念不强、营销渠道落后等问题。(4)对美国、日本、法国、荷兰四国农产品营销的典型模式进行了研究,从营销主体、营销结构、营销方式和营销环境四个方面总结了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的基本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从着力培养农产品流通主体、推进农产品营销渠道交易方式创新、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程度、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农产品营销的启示。(5)分析了自然资源数量(规模)依赖型农产品所具有的种植面积大且分散、生产规模经济和不可预测性强、用途多样性等特征。结合生产特征指出农产品营销的重点应放在质量分级和标准化、开发多种用途、拓展农产品的产业链上,营销策略的选择应主要为价格营销和关系营销。并依据营销策略的特征,构建了相应的营销评价指标体系。价格营销主要是基于对农产品质量分级和标准化的要求,并以桓台小麦的标准化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关系营销主要是基于对农产品拓展产业价值链的要求,论文对渠道成员间的冲突进行了博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信任机制、协调机制、分配机制的农产品关系营销运行机制。在分配机制的分析中,运用Shapley值对供应链间企业利润的分配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参考。(6)在总结自然资源禀赋依赖型农产品所具有的区域性、优势性、规模性和高效性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此类产品的营销重点,分析了应选择的营销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此类农产品营销的评价指标体系。此类农产品营销的重点为:培育产品的差异性、延长产品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在营销要点的指导下,自然资源禀赋依赖型农产品的营销策略选择应以产品营销和品牌营销为主,产品营销应注重农产品的产业化营销、标准化营销和质量营销,并选取福鼎市白茶的营销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品牌营销应注重培育农产品的区域品牌、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并注重品牌的传播。由于区域品牌的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等特征,品牌建设和培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搭便车问题,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博弈分析,并从行业介入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思路。(7)探讨了劳动力资源依赖型农产品的基本特征,鲜活性、易腐性、品质差异复杂性,提出了在营销的过程中应注重的营销要点、和营销策略以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此类农产品的营销要点为:突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产品的安全性,并加快产品流通的速度,营销策略应主要突出绿色营销和渠道营销。在绿色营销过程中,对农业企业之间、农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在渠道营销中,分析了对劳动力资源依赖型农产品的渠道运行目标、构成主体、设计原则和模式选择,并选取超大农业集团进行了案例分析。(8)从创造良好的农产品营销环境、加大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农业经营的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强化农产品营销水平,改善农产品营销质量,提高农产品营销效率的对策。
毕思勇[7](2011)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人类社会已经达成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共识。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绿色营销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随着全球环保运动的日益高涨、绿色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以及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断增加,绿色营销成为企业在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对绿色营销理论的研究已成为现代营销学理论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尽管我国绿色营销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我国企业接触绿色营销的理论时间不长,传统营销观念和营销手段仍具主导地位,绿色消费需求不够旺盛,营销战略组合效果不佳,从而影响了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进展。本文通过对绿色营销战略的分析探索,既丰富了我国绿色营理论研究,又可以对企业绿色营销的实践提供借鉴。本文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产品环境属性的全生命周期分析法,按照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必要性分析→绿色需求调研→绿色企业文化→绿色STP→绿色4Ps→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2009年、2010年在淄博市进行的两次绿色需求调研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利用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认为影响绿色消费需求的因素包括价格、绿色产品的认知度、信息来源、环保意识和绿色产品的可信度五个方面。2.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分析了绿色产品从设计、原材料采购、清洁生产加工制造、包装、服务、消费使用到回收再利用的环境属性。认为随着绿色营销的不断发展,绿色设计的理念从单纯的微观产品设计扩展到企业生产流程的绿色设计以及工业园区的共生合作生态设计,并给以实证说明。提出企业可以采取六种(4R2D)绿色包装策略,建立高效的绿色回收体系。3.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以家电行业为例,建立了绿色产品的评价模型,并以某品牌的洗衣机为样本,运用以上绿色产品评价体系模型进行了产品绿色度的实际计算。4.分析了环境成本在绿色价格中的具体构成因素,包括绿色采购、研发、清洁技术、环保监测、绿色标志认证申请、绿色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七个方面。5.认为绿色供应商的评价因素包括实力、合作/服务意识、质量、成本/价格、反应速度和环保程度6个方面;从制定渠道成员环境评选标准、建立绿色激励机制、推广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等11个方面分析了对绿色渠道的管理;分析概括了绿色渠道的发展趋势,指出绿色渠道除了扁平化之外还具有网络化、虚实结合和逆向性的发展趋势。6.针对企业绿色营销战略实践中存在的借绿色营销之名,行非绿色营销之实的“漂绿”问题,归纳分析了“傍绿”和“伪绿”两种“漂绿”的表现形式,从经济利益、行政监管、经济学和消费者认知四个方面解释了“漂绿行为”的成因,提出了解决“漂绿行为”的措施对策。
李春艳[8](2011)在《我国蔬菜供应链结构的演变与仿真研究》文中指出蔬菜在人们日常生活饮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蔬菜的需求角度逐渐从一个简单的需求转变到高质量的要求。尽管近年来政府与相关机构加大了建立与完善蔬菜生产的管理体系,但是因农药的违禁或超标使用造成的蔬菜中毒事件屡有发生,给人员带来财产损失以及市场的不良影响。虽然我国政府出台很多法规政策,但是政府至今仍然未找到解决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办法。原因是没有很好的注重制度的连续性,而且由于任何政策的实施,都会给微观主体带来或多或少的痕迹,新的政策也不会是在“原来”的起点上进行。所以可以说中国的食品安全制度问题的核心应该是一个演化问题,非常需要了解不同的政策长期演化效果是如何诱导从现阶段的低质量均衡一直演化到高质量均衡。同时将偏好的变化和学习行为带入到模型中,这也是以往数理分析所不能实现的。本研究在对多地蔬菜供应链特有的组织模式进行实地考察、数据收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再通过比较和研究不同组织模式对蔬菜安全的不同作用,对其背后的机制和逻辑进行阐释,发现其中的普遍性规律和各自特点,为仿真模型的建立和论证提供数据基础和实践依据。同时迅速发展的仿真技术,可以包容和显化行为者的有限理性,是研究制度和偏好演化和政策评估的一个有效的工具,比较适合用于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研究。本研究运用了计算机编程思想,构建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的应用,将经济模型转换为计算机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程序运行实现,可以清楚地揭示完整的动态演化过程。基于现代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理论,实现了有限理性、不对称信息、特定的学习方式、不完全合同形式化,其中包括了制度变量与多个行为角色,来进行政策和制度变革的一种模拟,以政府与供应链之间的互动演化模型为起点,来构筑蔬菜安全的逻辑模型,从而为为今后政策或制度变革仿真提供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实地调研、假设模型建立与仿真实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对我国蔬菜质量安全现状的分析,我国蔬菜质量安全问题还较为严重,对于蔬菜农药残留的信用品特征,我国现阶段实行的规模小而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的蔬菜生产经营方式基本无法切实有效的保证蔬菜质量安全。(2)蔬菜生产经营者组织的经济规模,供应链的一体化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蔬菜质量安全行为的态度、目标及产出产品的质量控制能力。通过仿真模型运行结果表明:一体化的程度越高,政府的监管和执行成本越低。所以更有效的利用了分布在生产经营者中的质量信息,促进了多层次社会结构和声誉机制的演化形成。(3)供应链实现某种程度上的一体化,是抽检力度较大即外部对质量要求较高情况下的产物;而反过来供应链管理作为新的管理手段。所以,供应链管理与蔬菜质量安全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对解决目前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具有现实意义。(4)一体化的监管加上政府抽检机构有目的有计划的抽检行为,会使抽检更有效率,避免由于重复抽检等行为造成资源的浪费。政府质检一体化监管与供应链的一体化机构是两种有效率的信号生产方式和知识管理制度,两者相互依赖、协同演化。(5)在过低的社会诚信度环境下,即使监管很严格,也难以提高蔬菜质量安全。而诚信度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度规则予以激励或者惩罚,另外一方面也要依靠非正式制度,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素在内的约束集。(6)可追溯系统带来了“延迟产权”,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追溯,交易会随着物品的交割而完成。但是,有了可追溯系统后,交易并未随着物品的交割而完成,标识和追溯提供了一个界定、明晰供应链内部各方安全责任的工具,一旦出现问题,客户可以溯源,获得赔偿。
张竞[9](2011)在《基于营销价值链的林产品营销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林业产业发展不仅要依靠宏观的政策扶植和制度保障,更需要微观主体(林业企业)的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稀缺,相对而言,林业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林产品市场营销手段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社会供需矛盾大。提高林产品营销水平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林产品附加价值,完善产品供给,加速产品流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林木资源的利用效率。本研究基于我国林产品市场营销的调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林产品营销体系,指导林业企业系统地开展营销工作,以提升我国林产品的市场营销水平。本文首先分析我国林产品市场的特点,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调查问卷,对我国林产品生产企业的营销活动开展调查,评价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分析我国林产品市场营销现存的问题,指出转变营销观念和开展体系化营销是提高我国林产品营销水平的关键。其次,本文提出了营销价值链理论,构建了基于营销价值链的林产品营销体系。该体系包含由营销价值链耦合的五个子系统,价值路径是: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客户关系价值增值和价值沟通。本文详细地研究和论证了林产品营销体系五个子系统的运行机理。第一,林产品市场研究:通过市场调查与预测发现顾客价值,构建了林产品顾客价值分析模型,建立了林产品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第二,林产品价值创造:通过分析林产品的价值层次提出林产品价值创造的途径,以及通过品牌、创新和价格管理等方面实现林产品价值的增值;第三,林产品营销渠道体系:依托营销渠道进行林产品交易,实现林产品的价值传递,本文提出了林产品营销渠道体系的构建方法;第四,林产品客户关系价值管理:论证客户关系价值计量方法和驱动因素,提出林产品顾客关系价值增值途径和管理办法;第五,林产品整合营销传播:提出林产品价值沟通的战略,论证林产品整合营销传播的整合维度,构建了林产品整合营销传播模型。最后,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构建了林产品市场营销的保障体系。企业微观层面提出:构建以营销为导向的组织机构,建设营销专业人才队伍,再造企业市场营销业务流程;行业中观层面提出:发挥行业协会的管理作用,规范市场行为,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为企业提供行业信息咨询,为林产品营销提供传播平台,促进对外贸易;宏观层面提出:深化林业改革,构建林产品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我国林产品认证体系,优化我国林产品创新体系。本研究创新地提出营销价值链理论,构建了营销价值链耦合的林产品营销体系,是市场营销理论研究的新范式。将体系化营销的方法论应用于林产品加工企业的营销实践中,有助于提高林产品的营销效率,提高林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林木资源的利用效率,激发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巨大潜力,对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鹏涛[10](2010)在《读者信任视角下的出版品牌管理研究 ——以图书类出版企业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读者信任和出版品牌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建构和论证读者信任和出版品牌之间的耦合模型,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出版品牌管理绩效不高及读者服务质量欠佳等问题,尝试为出版品牌管理研究探索一条新路。信任研究的前沿成果启示人们,信任关系的建构和强化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工与合作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没有信任人们将寸步难行,信任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媒介。这给出版品牌管理研究实现超越带来了新的契机,即从读者信任的角度观照、洞察出版品牌管理将会产生若干突破性成果。除了从资产、符号等角度进行考察之外,从信任关系建构和巩固的角度切入,分析读者信任在出版品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探讨如何观测和引导读者信任的发展以促进出版品牌管理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论文第一章在综述前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论证了从读者信任的角度剖析出版品牌本质及探究出版品牌管理规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一部分主要在回顾学术前史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即读者信任与出版品牌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第二章,探讨出版品牌管理环境的新特征。市场环境是无可回避的外部因素,从环境考察入手可以将研究嵌入其所在系统,避免了“见树不见林”的弊端。这一章主要阐述读者需求的个性化、感性化、多元化和离散化等新特征,对图书市场竞争加剧、读者权力上升、交易程序复杂化、营销精细化等出版经营遇到的新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信息交互技术进步、品牌转换成本降低等影响因素也进行了细致考察。在此基础上,指出出版企业必须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经营哲学,而要注重感性、互动、参与、心理等因素在图书营销中的作用,尤其是要从双方信任关系的建构和强化入手,实现出版品牌管理创新。基于读者信任的出版品牌管理首先应该树立相应的理念,这是第三章的核心内容。首先,笔者阐释了读者信任在图书营销中的积极意义,分析认为读者信任可以为经营者的技术、产品创新赢得多于竞争对手的“缓冲时间”,增强出版企业的整体竞争力,降低品牌延伸以及其他交易成本,阻止其他媒体抢夺有限受众资源。其次,论证获取和维系读者信任是出版品牌管理的核心。出版品牌管理以交易双方关系的长期发展为宗旨,属于长期投资的范畴,出版品牌的塑造和强化离不开读者的互动参与,出版品牌管理最终是为了获取读者的长期信任与高度忠诚。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指出出版企业应该树立以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出版品牌管理理念。具体包括:出版品牌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获得读者的正面认同和长期支持;出版品牌管理成功的判断标准必须依靠读者信任状况的测度;出版企业必须通过有效沟通和感性体验获得读者信任,进而才能达成出版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最大化的目标。第四章,顺次讨论读者信任视角下出版品牌管理的具体策略。从出版品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特征的分析入手,结合出版品牌生长发育的生命规律探讨出版品牌管理的策略。首先,将出版品牌生命周期划分为认知期、美誉期、忠诚期和转移期四个阶段,分别讨论了读者信任在出版品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功能。研究发现,读者信任在出版品牌认知、美誉形成、忠诚培养和转移更新等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出版品牌的成长成熟离不开读者信任。其次,分析读者信任和出版品牌的耦合机制,认为读者信任的培养和出版品牌管理的目标都是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耦合可以从读者信任演进和出版品牌成长两个维度切入,考虑到读者信任对出版品牌的驱动作用,出版企业应该通过读者心理、行为的观测和控制实现两者的耦合。新的品牌管理理念要求经营者转换理念,颠覆思维定势,从双方关系的深远发展出发,大度地为读者着想,以读者为本规划、开展营销活动,通过读者信任的获取和维持增加品牌影响力,进而获取可持续增长的比较优势。沿着上述逻辑,详尽探讨了不同阶段的出版品牌管理策略。在出版品牌认知阶段,出版企业应该细致分析读者的核心诉求,以获取读者信任为导向实现准确的品牌定位;在出版品牌传播阶段,充分考虑读者个体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文化特征等,并以此为导向设计或调整品牌传播方案:在出版品牌美誉阶段,务必考察读者核心利益诉求的漂移情况,根据读者态度的差别选择品牌维护策略,促进信任程度的深化、观望态度的转移和抱怨投诉的巧妙处理;在出版品牌忠诚期,品牌个性和风格的塑造是管理工作的重心,性格突出的出版品牌有助于识别记忆,能满足读者价值观、社会角色和感情依赖、艺术审美等感性诉求,增加读者的正面认知,促进信任关系的深化。此外,在出版品牌忠诚期,经营者不能满足于利润和份额方面的业绩,而要通过持续创新,提高品牌转换成本、增强读者安全感、提供额外利益、降低读者预期、激发品牌联想,不断深化读者忠诚;在出版品牌延伸期,出版企业可能遇到诸如新旧品牌名称不相容、原品牌形象稀释、盲目延伸削弱读者信任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读者背叛。读者背叛的原因主要有:延伸品牌远离原品牌核心价值、延伸产品失败殃及整体品牌、新品牌喧宾夺主等,因此,出版企业需要在定位之初就通盘考虑品牌延伸的空间和方向,同时要注意新旧品牌之间相关性的建立和传播,在延伸过程中还要及时沟通,设法让读者“在场”,以提升品牌延伸成功的概率。第五章,分析图书营销实践中偏离读者信任导向的几种常见误区并给出对治策略。(1)出版品牌宣传与品牌承诺兑现之间的差距破坏信任关系。出于功利目的,部分出版企业进行虚饰浮夸的形象宣传,这将导致读者对营销传播失去信任,引发沟通障碍,降低读者的购买次数和购买数量,同时还会影响出版资源配置,毁掉成长中的出版品牌。出版品牌不是炒作概念、夸张宣传等短期做法可以成就的,出版企业应该从专业能力和可信度入手,坚持客观、适度、负责的原则,进行出版品牌宣传,同时要通过细节完善来兑现承诺,获得读者的信任和支持。(2)经营者盲目进行品牌延伸丧失读者信任。为了逐利,部分出版企业随意进入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这会造成内容创新不足、图书品质下降等弊病,无奈的读者只能选择“用脚投票”。根据以上诊断结果,对治策略主要有:实现新旧产品关联度与阅读需求演进的动态契合,如非必要则延伸产品和原产品务必保持一定的相关性和相似性,这样,才能在保证读者认同的前提下,兼顾出版企业的获利需求。(3)联盟品牌的信任维持问题。出版品牌并购中会发生品牌转移,此时,品牌联盟后要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联盟企业之间价值观的统一,以及价值链的重组都必须依赖读者信任。并购后的出版品牌要获得读者认同和支持,必须考虑读者认知情况,在协调集团内部利益矛盾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并以合理方式传播给读者,进而通过严格履行承诺保持和提升读者信任的层次。(4)网络技术革新条件下的读者信任危机问题。网络与生俱来的特性决定了爆发品牌危机的频率将大大增加。研究建议出版企业应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及时预测和控制可能的品牌危机;遵循科学的危机管理程序,同时因事制宜,灵活处置;通过坦率直言和可信行动争取读者支持,顺利度过危机。当然,除了以上措施之外,日常经营活动中必须通过系统努力积累读者信任以备不时之需。在总结以上内容的基础上,第六章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结论包括:(1)从读者信任角度分析出版品牌管理,这个新视角以双方互惠为着眼点,避免了单纯从经营者利益出发带来的读者声音“缺席"等弊端,同时以读者信任为主线开展图书营销活动,通过沟通深入了解读者心理和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而实现读者信任和出版品牌的有机耦合,这种思路赋予“为读者服务”等抽象理念以可操作性,因此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2)读者信任的获取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和具备复杂的条件,出版企业必须持之以恒地关注读者需求及其演变,一以贯之地遵守承诺严格履行合约,借助人性的、诚信的市场表现换取读者信任,进而通过读者信任巩固出版品牌,让读者产生忠诚乃至崇拜,尊重和崇拜出版品牌及其缔造者。(3)出版品牌管理以读者信任为导向,要求出版企业务必在流程、组织和技术方面及时创新,唯有通过系统的营销努力,才能大幅度提高专业能力,再加上诚信友善的服务态度,才能有效获取和维系读者信任。(4)从读者角度看,信任关系的确立和巩固,能够让读者节省搜寻、选择和监督交易对象、鉴别图书质量等成本,长期合作能给读者带来安全感、亲切感、熟悉感等心理满足。所以,建构信任关系,通过品牌有效联结双方利益,是读者和出版企业清醒权衡多种利害关系后的理性选择。鉴于信任在品牌管理中的体系性地位,后续研究应该从读者态度、行为角度入手,进一步分析读者信任的形成和强化机理,同时需要来自中国图书市场的数据的支持。此外,对于国际化和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品牌信任等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剖析,这些都为该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延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对我国中间商企业品牌经营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中间商企业品牌经营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关于海洋渔业经济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渔业企业的研究 |
(三)关于国外渔业企业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地调查法 |
五、相关问题的必要说明 |
(一)渔业企业的概念界定 |
(二)选取北海市作为研究点的缘由 |
(三)文章中涉及的主要渔业企业信息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北海渔业企业的基础奠定 |
一、构建渔业企业体系的必要性 |
(一)恢复和发展渔业经济 |
(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现实需要 |
(三)构建渔业经济体系是重要任务 |
二、北海渔业企业体系的构建完善 |
(一)水产品流通体系的构建 |
(二)渔船修造体系的构建 |
(三)综合性国有海洋捕捞企业的成立与成长 |
三、北海渔业企业在渔业生产中的社会效用、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渔业企业产生的社会效用 |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问题 |
(三)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至21 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的突破 |
一、改革开放后的新任务 |
(一)助推渔业经济的市场化转型 |
(二)推动渔民就业,释放生产活力 |
(三)顺应改革开放时代潮流,焕发新生活力 |
二、改革开放后至21 世纪前北海渔业企业体系的变化 |
(一)改革开放以来至21 世纪前传统渔业企业的新变化 |
(二)形成新的乡镇渔业企业体系 |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国有企业优势下降 |
(二)渔业涉外事件的损失和海洋资源减少 |
(三)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
四、经济体制改革中渔业企业的应对措施 |
(一)改革管理制度 |
(二)加强与国内外的贸易沟通 |
(三)开拓远洋捕捞新局面 |
(四)渔业产业链延伸和非渔产业拓展的发展实践 |
(五)努力建构新兴乡镇渔业企业体系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转型发展 |
一、21 世纪以来渔业企业的历史定位和新形势 |
(一)渔业企业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 |
(二)时代为渔业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历史条件 |
(三)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催生渔业企业转型升级 |
二、21 世纪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特征 |
(一)传统企业为时代所淘汰 |
(二)民营企业成为行业产业的龙头引领 |
三、渔业企业在困境中前行 |
(一)渔业企业发展中所遇问题 |
(二)渔业企业所遇问题的原因 |
(三)渔业企业自我解困的主要举措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其他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概况及对北海渔业企业的评价和建议 |
一、国内其他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情形 |
(一)东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 |
(二)黄海区渔业企业的发展状况 |
(三)渤海区渔业企业的状况 |
二、北海渔业企业发展的区域地位和现实作用 |
(一)有利于奠定北海在南海地区渔业地位 |
(二)有利于带动个体渔民发展 |
(三)有利于维护国家在海洋权益中的话语权 |
三、新形势下北海渔业企业发展的路径 |
(一)政府须加强对渔业企业政策等的支持 |
(二)渔业企业自身要提升发展的内力 |
(三)构建渔民与渔业企业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品牌的起源和定义 |
2.2 品牌战略 |
2.2.1 品牌化决策 |
2.2.2 品牌模式选择 |
2.2.3 品牌识别界定 |
2.2.4 品牌延伸规划 |
2.2.5 品牌愿景设立 |
2.3 品牌定位 |
2.3.1 品牌定位的概念 |
2.3.2 品牌定位的目的 |
2.3.3 品牌定位的方法 |
2.3.4 品牌定位的常见类型 |
2.3.5 品牌定位的形象评价 |
2.4 整合营销传播 |
第三章 越疆科技公司品牌营销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与市场环境分析 |
3.2.1 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概况 |
3.2.2 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概况 |
第四章 越疆科技公司品牌定位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公司基本情况 |
4.1.1 公司简介 |
4.1.2 产品结构 |
4.2 品牌定位现状分析 |
4.2.1 品牌创立故事 |
4.2.2 品牌基本体系 |
4.3 品牌定位存在问题分析 |
4.3.1 品牌定位模式不清晰 |
4.3.2 品牌管理力量薄弱 |
4.3.3 品牌传播渠道单一 |
4.3.4 品牌活动缺乏规划 |
4.4 品牌定位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1 市场发展和宏观政策原因 |
4.4.2 消费者认知度的原因 |
4.4.3 品牌传播和推广的原因 |
4.4.4 企业品牌意识的原因 |
第五章 越疆科技公司品牌定位方案 |
5.1 总体思路与原则 |
5.1.1 品牌总体定位 |
5.1.2 品牌产品定位 |
5.1.3 品牌目标市场定位 |
5.1.4 品牌竞争考量定位 |
5.2 品牌要素设计 |
5.2.1 品牌理念 |
5.2.2 品牌行为 |
5.2.3 品牌符号 |
5.2.4 品牌形象塑造 |
5.3 品牌传播策略 |
5.3.1 提高品牌传播的精准度 |
5.3.2 扩大品牌传播的渠道 |
5.3.3 丰富品牌传播的形式 |
5.3.4 拓展品牌传播的主体 |
第六章 越疆科技公司品牌定位实施管理保障 |
6.1 品牌定位的组织架构保障 |
6.1.1 强化品牌团队建设 |
6.1.2 完善人力资源储备 |
6.2 品牌定位的绩效考核保障 |
6.3 品牌定位的管理制度保障 |
6.3.1 建立品牌管理流程 |
6.3.2 优化生产管理体系 |
6.3.3 优化营销管理体系 |
6.3.4 完善技术研发机制 |
6.4 品牌定位的风险防范措施 |
6.4.1 加强品牌的自我保护 |
6.4.2 实施品牌满意度调查 |
6.4.3 制定品牌危机预案 |
6.4.4 开展品牌文化建设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陕西ZB宾馆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服务营销的基本理论 |
2.1 服务营销的内涵与特点 |
2.1.1 服务营销的内涵 |
2.1.2 服务营销的特点 |
2.2 STP营销理论 |
2.3 服务营销的7P策略 |
2.4 服务营销的分析方法 |
2.4.1 PEST分析法 |
2.4.2 波特五力分析法 |
2.4.3 SWOT分析法 |
第三章 陕西ZB宾馆服务营销环境及营销现状分析 |
3.1 陕西ZB宾馆简介 |
3.2 陕西ZB宾馆服务营销环境 |
3.2.1 PEST分析 |
3.2.2 竞争环境分析 |
3.2.3 内部环境分析 |
3.3 陕西ZB宾馆服务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3.1 陕西ZB宾馆服务营销现状 |
3.3.2 陕西ZB宾馆服务营销存在问题分析 |
3.4 SWOT分析 |
3.4.1 陕西ZB宾馆的机会 |
3.4.2 陕西ZB宾馆的外部威胁 |
3.4.3 陕西ZB宾馆的优势 |
3.4.4 陕西ZB宾馆的劣势 |
3.4.5 SWOT矩阵分析 |
第四章 陕西ZB宾馆的STP营销分析 |
4.1 陕西ZB宾馆市场细分 |
4.1.1 按接待对象划分 |
4.1.2 按顾客规模划分 |
4.1.3 按消费种类划分 |
4.1.4 按消费水平划分 |
4.2 陕西ZB宾馆目标市场选择 |
4.2.1 婚宴市场 |
4.2.2 会议市场 |
4.2.3 旅游市场 |
4.3 陕西ZB宾馆市场定位策略 |
4.3.1 中高端消费市场 |
4.3.2 政治接待任务为主 |
4.3.3 会议接待型宾馆 |
第五章 陕西ZB宾馆的7P服务营销策略的制定 |
5.1 陕西ZB宾馆的产品营销策略 |
5.2 陕西ZB宾馆的价格营销策略 |
5.3 陕西ZB宾馆的渠道营销策略 |
5.4 陕西ZB宾馆的促销营销策略 |
5.5 陕西ZB宾馆的人员营销策略 |
5.6 陕西ZB宾馆的有形展示营销策略 |
5.7 陕西ZB宾馆的服务过程营销策略 |
第六章 陕西ZB宾馆服务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 |
6.2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
6.3 调整内部组织结构 |
6.4 加强宾馆文化建设 |
6.5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LB公司K产品江苏市场渠道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一)营销渠道基本理论 |
(二)营销渠道功能 |
(三)渠道策略 |
(四)渠道结构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营销渠道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概述 |
第三章 LB公司背景及K产品在江苏区域经营现状 |
一、LB公司K产品策略及竞争态势 |
(一)LB公司背景介绍 |
(二)K产品定位及产品组合 |
(三)K产品在江苏市场竞争态势 |
二、K产品江苏市场运营现状 |
(一)江苏市场对于K产品的意义 |
(二)K产品近期市场经营业绩表现 |
第四章 K产品在江苏市场渠道管理现状分析 |
一、K产品在江苏市场的渠道模式 |
(一)江苏渠道整体设置方法 |
(二)K产品江苏市场现有渠道层级设定 |
二、K产品渠道管理 |
(一)区域渠道管理现状 |
(二)渠道费用管理 |
(三)激励政策设定原则 |
(四)渠道参与者选择 |
(五)K产品现行渠道管理运行效果 |
第五章 K产品江苏市场渠道运作的问题 |
一、K产品在江苏市场渠道管理的问题表现 |
(一)渠道模式设计单一且未能充分结合区域特点 |
(二)渠道各层级间利益分配不合理 |
(三)直营渠道与经销渠道融合矛盾明显 |
(四)不同渠道成员的激励政策力度差异明显 |
二、K产品渠道管理问题的成因 |
(一)沿用原有渠道而影响渠道功能发挥 |
(二)资源投入缺少整合,造成资源浪费 |
(三)渠道参与者间缺少协作互动 |
(四)渠道激励措施不得当且缺乏整体考虑 |
第六章 K产品江苏渠道管理改善的探索 |
一、推动渠道结构的优化设置 |
(一)渠道层级设置的优化思路 |
(二)渠道成员结构优化措施 |
二、强化渠道管理,提升渠道效率 |
(一)实施差异化产品分销标准 |
(二)严格渠道价格控制 |
(三)规范渠道促销运作 |
(四)改善渠道成员激励 |
三、渠道关系的进一步梳理 |
(一)水平渠道关系理顺 |
(二)垂直渠道关系理顺 |
(三)复合渠道关系理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一、本文研究总结 |
二、本文后期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缘由与目的 |
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论文研究的框架、思路及方法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2 有关流通研究文献综述 |
2.1 流通理论的研究现状 |
2.1.1 马克思的流通思想与科斯的交易费用观点 |
2.1.2 以新的视角对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提出新认识 |
2.1.3 构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贸易、大流通、大市场理论 |
2.1.4 在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的研究 |
2.1.5 对流通企业的本质与边界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
2.1.6 在流通渠道结构与流通渠道行为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 |
2.1.7 对供应链与流通渠道整合进行了系统研究 |
2.2 对流通产业地位、作用与竞争力等问题的研究 |
2.2.1 流通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的研究 |
2.2.2 流通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 |
2.2.3 对流通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 |
2.2.4 对流通产业政策与规制问题的研究 |
2.3 流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流通国际化问题研究 |
2.3.1 以实证分析方法论述流通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
2.3.2 关于综合性城市流通系统框架研究 |
2.3.3 城市商圈时空动态论、商圈与城市发展的互动研究 |
2.3.4 流通国际化问题研究 |
2.4 流通现代化问题研究 |
2.4.1 国外学者对流通现代化的认识 |
2.4.2 国内学者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 |
2.5 关于我国工业品批发体系重构与完善的研究 |
2.5.1 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体系萎缩原因与存在问题的研究 |
2.5.2 解决工业品批发体系存在问题的政策措施研究 |
2.5.3 完善日用工业品批发体系的路径选择研究 |
2.5.4 工业品批发渠道的实证研究 3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及批零流通理论概述 |
3.1 日用工业品的概念及特点 |
3.1.1 日用工业品的内涵 |
3.1.2 日用工业品的特点 |
3.1.3 日用工业品市场的特点 |
3.1.4 日用工业品流通的特性 |
3.2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
3.2.1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内涵 |
3.2.2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特征 |
3.2.3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发展趋势 |
3.2.4 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目标、任务与原则 |
3.3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演变过程 |
3.3.1 我国“三多一少”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形成 |
3.3.2 改革开放前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
3.3.3 改革开放后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
3.4 批发流通与零售的相关理论 |
3.4.1 流通产业内涵的界定 |
3.4.2 批发的功能与作用 |
3.4.3 零售相关理论 |
3.4.4 发达国家零售业态演进规律 |
3.4.5 流通渠道理论 |
3.4.6 日用工业品流通渠道的发展趋势 4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4.1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现状 |
4.1.1 我国日用工业品批发流通体系的现状 |
4.1.2 零售业呈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
4.1.3 电子商务发展突飞猛进 |
4.1.4 物流业与供应链管理取得长足进步 |
4.1.5 现代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各项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
4.1.6 一系列优化流通体系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
4.2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批发业集中度过低,影响批发业的集约增长 |
4.2.2 流通业内部产业结构失衡,批发行业萎缩,物流成本偏高 |
4.2.3 流通渠道效率低,秩序混乱 |
4.2.4 流通企业规模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竞争力薄弱 |
4.2.5 流通产业体制不健全 |
4.2.6 缺乏对中小流通企业的保护政策 |
4.2.7 工商企业矛盾突出、关系不和谐 |
4.3 对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剖析 |
4.3.1 小生产与大流通模式 |
4.3.2 大生产与小流通模式 |
4.3.3 解决问题的思路 5 日用工业品流通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
5.1 日用工业品流通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构建日用工业品流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2 日用工业品流通指标体系的构成 |
5.2 流通产业结构度量指标 |
5.2.1 流通产业集中度 |
5.2.2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
5.2.3 熵指数 |
5.2.4 罗森布鲁斯指数 |
5.2.5 C.C.I指数 |
5.2.6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
5.3 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之间的纵向关系 |
5.3.1 纵向关系涵义 |
5.3.2 企业纵向约束行为的动因 |
5.4 厂商、批发商及零售企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
5.4.1 模型依据 |
5.4.2 实证分析 |
5.4.3 研究结论 6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比较分析 |
6.1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管理机构的比较分析 |
6.1.1 美国的流通行政组织体系 |
6.1.2 日本的流通行政组织体系 |
6.1.3 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组织机构特点 |
6.2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渠道的比较分析 |
6.2.1 美国日用工业品流通渠道演变过程与特点 |
6.2.2 日本商品流通渠道的特点 |
6.2.3 中外流通渠道控制模式对比研究 |
6.2.4 我国流通产业渠道结构现状分析 |
6.3 中外日用工业品流通政策的比较分析 |
6.3.1 美国的流通政策 |
6.3.2 日本的流通政策 |
6.3.3 对我国流通政策的分析 |
6.3.4 发达国家流通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7 发达国家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国际借鉴 |
7.1 美国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形式与特点 |
7.1.1 美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制的主要特点 |
7.1.2 美国工业品流通的趋势与特征 |
7.1.3 美国零售业态的形式和特点 |
7.1.4 美国批发业的形式和特点 |
7.1.5 美国物流业的形式和特点 |
7.2 日本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形式与特征 |
7.2.1 日本批发业的地位与作用 |
7.2.2 日本批发业的组织形态及其特点 |
7.2.3 日本零售业的作用、业态形式与特点 |
7.3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形式与特征 |
7.3.1 德国的日用工业品流通体制模式 |
7.3.2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特点 |
7.3.3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的发展趋势 |
7.4 发达国家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
7.4.1 美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
7.4.2 日本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7.4.3 德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8 工商联动与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研究 |
8.1 工商联动的实现路径 |
8.1.1 工商联动的重要意义与原则 |
8.1.2 工商联动的实现形式 |
8.1.3 工商联动的模式与实施过程 |
8.2 内外贸一体化的措施手段 |
8.2.1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 |
8.2.2 内外贸一体化的必然性 |
8.2.3 有关学者对解决内外贸分割问题的研究观点 |
8.2.4 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9 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政策措施 |
9.1 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立足点 |
9.1.1 福利经济学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 |
9.1.2 综合效益标准 |
9.1.3 国际竞争力标准 |
9.2 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对策建议 |
9.2.1 深化日用工业品批发体系的改革 |
9.2.2 重新审视流通领域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正确认识流通产业的性质与地位 |
9.2.3 培育具有整合供应链能力的大企业,鼓励新型业态和业种的发展,建立税收平衡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9.2.4 理顺批发与零售的职能关系、加强批发体系建设 |
9.2.5 工业品批发体系的构建需要依据不同渠道模式的特点和不同产品对渠道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
9.2.6 积极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的各项政策 10 研究结论和未来展望 |
10.1 本文的一般结论 |
10.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6)基于产品特性的农产品营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产品的供给逐年增长 |
1.1.2 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多元化 |
1.1.3 农产品生产的结构性过剩 |
1.1.4 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2 农产品与农产品营销的理论基础 |
2.1 农产品的基本属性与交易特征 |
2.1.1 农产品的基本属性 |
2.1.2 农产品的交易特征 |
2.2 农产品的销售困境与营销突围 |
2.2.1 农产品的销售困境 |
2.2.2 农产品销售困境产生的根源 |
2.2.3 农产品的营销突围 |
2.3 农产品营销的内涵与目标 |
2.3.1 农产品营销的概念 |
2.3.2 农产品营销的特征 |
2.3.3 农产品营销的目标 |
2.4 农产品和农产品营销的分类依据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农产品营销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3.1 农产品营销的演变历程 |
3.1.1 生产观念主导时期(建国初期~1970年末) |
3.1.2 推销观念主导时期(1980年初~1990年中期) |
3.1.3 营销观念主导时期(1990年末以来) |
3.2 农产品营销的演变规律 |
3.2.1 农产品营销理念越来越先进 |
3.2.2 农产品营销主体越来越多元化 |
3.2.3 农产品营销手段越来越丰富 |
3.3 农产品营销的现状与问题 |
3.3.1 农产品营销的现状分析 |
3.3.2 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的经验与启示 |
4.1 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的典型模式 |
4.1.1 美国模式 |
4.1.2 日本模式 |
4.1.3 法国模式 |
4.1.4 荷兰模式 |
4.2 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的经验总结 |
4.2.1 农产品营销主体的组织化 |
4.2.2 农产品营销结构的优化 |
4.2.3 农产品营销方式的多元化 |
4.2.4 农产品营销环境优化 |
4.3 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对我国的启示 |
4.3.1 着力培养农产品流通主体 |
4.3.2 推进农产品营销渠道交易方式创新 |
4.3.3 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程度 |
4.3.4 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 |
4.4 本章小结 |
5 自然资源数量(规模)依赖型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
5.1 自然资源数量(规模)依赖型农产品的基本特性与营销要点 |
5.1.1 自然资源数量(规模)依赖型农产品的基本特性 |
5.1.2 自然资源数量(规模)依赖型农产品的营销要点 |
5.2 基于质量分级和标准化的农产品价格营销 |
5.2.1 通过降低营销成本获取价格优势 |
5.2.2 通过区别定价获得垄断利润 |
5.2.3 案例分析——以桓台小麦的标准化营销为例 |
5.3 基于产业链的农产品关系营销 |
5.3.1 基于产业链的农产品关系营销内涵 |
5.3.2 基于产业链的农产品渠道冲突成因 |
5.3.3 基于产业链的农产品关系营销的博弈分析 |
5.3.4 基于产业链的农产品关系营销的运行机制 |
5.4 自然资源数量(规模)依赖型农产品营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4.1 标准化评价指标 |
5.4.2 关系营销评价指标 |
5.4.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自然资源禀赋依赖型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
6.1 自然资源禀赋依赖型农产品的基本特性与营销要点 |
6.1.1 自然资源禀赋依赖型农产品的基本特性 |
6.1.2 自然资源禀赋依赖型农产品的营销要点 |
6.2 自然资源禀赋依赖型农产品的产品营销 |
6.2.1 自然资源禀赋依赖型农产品的产业化营销 |
6.2.2 自然资源禀赋依赖型农产品的标准化营销 |
6.2.3 自然资源禀赋依赖型农产品的质量营销 |
6.2.4 案例分析——以福鼎市白茶的营销为例 |
6.3 自然资源禀赋依赖型农产品的区域品牌营销 |
6.3.1 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
6.3.2 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和维护过程中的博弈分析 |
6.3.3 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
6.4 自然资源禀赋依赖型农产品营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6.4.1 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 |
6.4.2 品牌营销评价 |
6.4.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劳动力资源依赖型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
7.1 劳动力资源依赖型农产品的特性与营销特点 |
7.1.1 劳动力资源依赖型农产品的特性 |
7.1.2 劳动力资源依赖型农产品的营销特点 |
7.2 劳动力资源依赖型农产品的绿色营销 |
7.2.1 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内涵和特征 |
7.2.2 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博弈分析 |
7.2.3 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实施 |
7.3 劳动力资源依赖型农产品的渠道营销 |
7.3.1 劳动力资源依赖型农产品的渠道运行目标 |
7.3.2 劳动力资源依赖型农产品的渠道构成主体 |
7.3.3 劳动力资源依赖型农产品的渠道设计原则 |
7.3.4 劳动力资源依赖型农产品的渠道模式选择 |
7.3.5 案例分析——以超大农产品的营销为例 |
7.4 劳动力资源依赖型农产品营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4.1 绿色营销评价指标 |
7.4.2 渠道营销评价指标 |
7.4.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5 本章小结 |
8 强化农产品营销的对策建议 |
8.1 创造良好的农产品营销环境 |
8.1.1 加快农产品营销硬环境的建设 |
8.1.2 加快农产品营销的软环境建设 |
8.2 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 |
8.2.1 完善农业企业融资体系的建设 |
8.2.2 促进农业企业更好的发挥技术推广的作用 |
8.2.3 加强对农业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指导与管理 |
8.3 增强农业经营的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 |
8.3.1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
8.3.2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1.2.2 绿色营销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绿色营销战略研究的构成 |
第2章 生态文明背景下企业实行绿色营销战略的必要性 |
2.1 生态文明与绿色营销的关系 |
2.1.1 生态文明与绿色营销的统一性 |
2.1.2 生态文明与绿色营销的内在联系 |
2.2 我国企业实行绿色营销战略面临的问题和障碍 |
第3章 绿色企业文化 |
3.1 绿色企业文化的内涵 |
3.2 绿色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 |
3.3 绿色企业文化的构建 |
3.4 小结 |
第4章 绿色市场调研及绿色消费需求分析 |
4.1 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 |
4.2 我国目前绿色消费的现状 |
4.3 绿色消费的需求分析 |
4.3.1 分析方法选择 |
4.3.2 样本选择和变量设计 |
4.3.3 因子分析 |
4.3.4 绿色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 |
4.4 小结 |
附 |
第5章 绿色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 |
5.1 绿色市场细分 |
5.1.1 绿色市场细分简介 |
5.1.2 绿色市场的细分变量 |
5.1.3 绿色市场细分的方法 |
5.2 绿色目标市场选择 |
5.2.1 影响绿色食品市场选择的因素 |
5.2.2 绿色食品市场的进入模式 |
5.2.3 绿色食品市场营销策略选择 |
5.3 绿色市场定位 |
5.3.1 绿色市场定位的含义 |
5.3.2 绿色食品市场定位的步骤 |
5.3.3 绿色食品市场定位的方法 |
5.4 小结 |
第6章 绿色产品 |
6.1 绿色产品的内涵 |
6.2 绿色设计与研发 |
6.2.1 绿色设计 |
6.2.2 绿色产品研发 |
6.3 清洁生产 |
6.4 绿色包装与回收 |
6.5 绿色服务 |
6.5.1 环保性是绿色服务的本质特征 |
6.5.2 绿色服务的作用 |
6.5.3 企业提高绿色服务质量的途径 |
6.6 绿色产品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家电行业为例 |
6.6.1 模糊层次分析法介绍 |
6.6.2 建立绿色产品评价模型 |
6.6.3 构造判断矩阵 |
6.6.4 计算指标权重 |
6.6.5 计算最底层指标的隶属度 |
6.6.6 综合评价 |
6.6.7 产品绿色度计算实例 |
6.7 小结 |
第7章 绿色价格 |
7.1 绿色价格的构成 |
7.1.1 环境成本的构成要素 |
7.1.2 市场需求 |
7.2 绿色产品定价策略 |
7.2.1 高价策略 |
7.2.2 低价策略 |
7.2.3 适中策略 |
7.3 小结 |
第8章 绿色渠道 |
8.1 绿色渠道的内涵 |
8.2 绿色渠道成员的的选择与评价 |
8.2.1 对绿色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
8.2.2 不同产品分销渠道的差异及对绿色中间商的选择 |
8.2.3 对绿色渠道的管理 |
8.3 绿色渠道的发展趋势 |
8.4 小结 |
第9章 绿色促销 |
9.1 绿色促销的内涵 |
9.1.1 绿色促销与生态文明 |
9.1.2 绿色促销方式的比较及运用 |
9.1.3 实施绿色促销策略的博弈分析 |
9.2 绿色促销的手段与方法 |
9.2.1 绿色广告策略 |
9.2.2 人员绿色推销策略 |
9.2.3 绿色营业推广策略 |
9.2.4 绿色公关策略 |
9.3 小结 |
第10章 绿色营销战略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漂绿 |
10.1 漂绿的内涵 |
10.2 漂绿的表现形式 |
10.2.1 “傍绿” |
10.2.2 “伪绿” |
10.3 漂绿的原因分析 |
10.4 解决漂绿行为的措施对策 |
10.5 小结 |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1.全文总结 |
2.结论 |
3.创新之处 |
4.存在问题、不足 |
5.展望与下一步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我国蔬菜供应链结构的演变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相关意义 |
1.1.1 蔬菜产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
1.1.2 我国蔬菜质量安全形式严峻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比较分析法 |
1.4.3 个案分析法 |
1.4.4 基于UML的系统建模 |
1.4.5 访问调查法 |
1.4.6 计算机仿真研究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内容 |
1.7 主要的创新与不足 |
1.7.1 主要的创新 |
1.7.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 |
2.1 食品安全和蔬菜安全研究 |
2.1.1 食品安全研究 |
2.1.2 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的本质 |
2.2 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
2.3 蔬菜供应链理论研究 |
2.3.1 蔬菜供应链研究 |
2.3.2 蔬菜供应链一体化理论 |
2.4 可追溯系统与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政府对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分析 |
3.1 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
3.2 政府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分析 |
3.2.1 政府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分析 |
3.2.2 合理有效的政府监管方式 |
3.3 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分析 |
3.3.1 发达国家监管体制的变革 |
3.3.2 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变革 |
3.4 供应链与一体化监管的相互作用 |
3.5 政府监督机制的形成 |
3.6 本章小结 |
4 蔬菜供应链组织模式分析 |
4.1 蔬菜供应链的多种组织模式简介 |
4.1.1 中介带动型组织模式 |
4.1.2 公司带动型组织模式 |
4.1.3 批发市场带动型组织模式 |
4.1.4 出口市场带动型组织模式 |
4.2 案例剖析 |
4.2.1 中介带动型组织模式实例 |
4.2.2 公司带动型组织模式实例 |
4.2.3 批发市场带动型组织模式实例 |
4.2.4 出口市场带动型组织模式实例 |
4.3 供应链组织模式与蔬菜质量安全 |
4.4 本章小结 |
5 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 |
5.1 可追溯系统的运行模式 |
5.2 可追溯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 |
5.3 可追溯系统在蔬菜供应链中的作用 |
5.4 完善可追溯系统的相关建议 |
5.5 小结 |
6 面向对象建模方法与工具简介 |
6.1 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 |
6.1.1 面向对象概念 |
6.1.2 面向对象的特征 |
6.1.3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 |
6.2 UML介绍 |
6.2.1 UML概述 |
6.2.2 UML的概念模型 |
6.3 基于UML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过程 |
6.4 RATIONAL ROSE简介 |
6.5 仿真模型的模型框架与目标 |
6.6 本章小结 |
7 蔬菜供应链仿真系统模型设计 |
7.1 系统总体描述 |
7.2 功能系统模块分析 |
7.3 系统流程分析 |
7.3.1 系统静态结构图 |
7.3.2 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
7.4 农户管理子系统的详细设计 |
7.4.1 蔬菜质量选择子模块的设计 |
7.4.2 蔬菜销售利润子模块的设计 |
7.4.3 运营模式选择子模块的设计 |
7.5 中间商管理子系统的详细设计 |
7.5.1 蔬菜销售利润子模块的设计 |
7.5.2 运营模式选择子模块的设计 |
7.6 政府管理子系统的详细设计 |
7.7 小结 |
8 仿真模型的实现 |
8.1 仿真模型的运行环境与平台 |
8.1.1 各种仿真相关软件简介 |
8.1.2 仿真模型运行环境 |
8.1.3 仿真运行的方式 |
8.2 模型的具体实现 |
8.2.1 模型的总体实现 |
8.2.2 农户管理子系统的实现与数据分析 |
8.2.3 信息追溯管理子系统的实现 |
8.2.4 中间商管理子系统的实现与分析 |
8.2.5 政府管理子系统的实现与分析 |
8.2.6 仿真模型的扩展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和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相关政策建议 |
9.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营销价值链的林产品营销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评价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概念的界定及基础理论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林产品 |
2.1.2 林产品营销体系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市场营销理论 |
2.2.2 价值链理论 |
2.2.3 顾客价值理论 |
2.2.4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林产品市场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我国林产品市场的特点 |
3.1.1 林产品市场具有双重属性 |
3.1.2 供给约束突出 |
3.1.3 林产品的价值链长 |
3.1.4 价格波动较大 |
3.2 林产品生产企业市场营销能力评价 |
3.2.1 林产品生产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3.2.2 林产品生产企业市场营销能力模糊评价 |
3.3 林产品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
3.4 提升林产品市场营销水平的关键要素 |
3.4.1 树立现代营销观念 |
3.4.2 实施体系化营销 |
3.5 本章小结 |
4 构建基于营销价值链的林产品营销体系框架 |
4.1 营销价值链 |
4.1.1 价值链和营销链的比较研究 |
4.1.2 营销价值链模型 |
4.2 林产品营销体系构建 |
4.2.1 林产品营销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2 林产品营销体系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林产品市场研究—价值发现 |
5.1 林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 |
5.1.1 林产品市场调查 |
5.1.2 林产品市场预测 |
5.2 林产品顾客价值研究 |
5.2.1 林产品顾客价值的经济学含义 |
5.2.2 林产品顾客价值分析 |
5.3 林产品市场研究的组织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6 林产品价值创造 |
6.1 基于产品层次的林产品价值创造 |
6.1.1 林产品的价值构成 |
6.1.2 林产品价值创造 |
6.2 基于创新的林产品价值增值 |
6.2.1 林产品创新及其路径 |
6.2.2 林产品创新价值链的价值增值 |
6.3 基于品牌的林产品价值增值 |
6.3.1 林产品品牌的价值 |
6.3.2 林产品品牌价值的增值途径 |
6.4 基于价格的林产品价值增值 |
6.4.1 价格对林产品价值的影响 |
6.4.2 影响林产品价格的因素 |
6.4.3 定价实现林产品价值增值途径 |
6.5 本章小结 |
7 林产品营销渠道体系-价值传递 |
7.1 林产品交易的渠道 |
7.1.1 林产品营销渠道 |
7.1.2 林产品营销渠道的功能和作用 |
7.2 林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建 |
7.2.1 确定林产品营销渠道的目标 |
7.2.2 制定林产品营销渠道策略 |
7.2.3 选择营销渠道模式 |
7.2.4 设计营销渠道结构 |
7.2.5 选择营销渠道成员 |
7.2.6 管理林产品营销渠道 |
7.3 本章小结 |
8 林产品的客户关系价值管理 |
8.1 林产品客户关系价值增值 |
8.1.1 林产品客户关系价值的计量 |
8.1.2 客户关系价值增值的驱动因素 |
8.1.3 林产品顾客关系价值增值模型 |
8.2 林产品生产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
8.2.1 林产品生产企业开展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 |
8.2.2 林产品生产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内容 |
8.2.3 林产品生产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实施的保障 |
8.3 本章小结 |
9 林产品整合营销传播-价值沟通 |
9.1 林产品整合营销传播的目标和整合维度 |
9.1.1 林产品整合营销传播的目标 |
9.1.2 林产品整合营销传播的整合维度 |
9.2 林产品整合营销传播模型 |
9.3 本章小结 |
10 林产品市场营销的保障体系 |
10.1 企业微观层面 |
10.1.1 构建以营销为导向的组织机构 |
10.1.2 建设营销专业人才队伍 |
10.1.3 再造企业市场营销业务流程 |
10.2 行业中观层面 |
10.2.1 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 |
10.2.2 提供行业信息咨询 |
10.2.3 承办和组织林产品博览会 |
10.2.4 保护林产品国际贸易 |
10.3 宏观层面 |
10.3.1 深化林业改革 |
10.3.2 构建林产品特色产业集群 |
10.3.3 加快建设我国林产品认证体系 |
10.3.4 优化我国林产品创新体系 |
10.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企业营销能力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读者信任视角下的出版品牌管理研究 ——以图书类出版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0.2.1 出版品牌研究现状述评 |
0.2.2 信任问题研究现状述评 |
0.2.3 品牌信任研究的演进路径及主要结论 |
0.2.4 国内外研究情况简要评价 |
0.3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创新之处 |
0.3.1 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
0.3.2 研究目的 |
0.3.3 研究内容 |
0.3.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0.4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逻辑结构 |
0.4.1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设计 |
0.4.2 本论文的逻辑结构 |
1 出版品牌与读者信任的内涵及其关系分析 |
1.1 出版品牌的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 |
1.1.1 品牌的内涵演变及其概念确定 |
1.1.2 出版品牌的概念其内涵 |
1.1.3 作者品牌、产品品牌、出版人品牌与出版企业品牌的关系 |
1.1.4 以出版企业品牌为统领的各类子出版品牌整合模式研究 |
1.1.5 出版品牌管理的含义及对象 |
1.2 出版品牌在出版企业营销活动中的功能 |
1.2.1 出版品牌改善竞争环境 |
1.2.2 出版品牌培养读者忠诚 |
1.2.3 出版品牌简化交易过程 |
1.2.4 出版品牌驱动发行数量 |
1.2.5 出版品牌提高企业利润 |
1.3 读者信任的概念及内涵 |
1.3.1 信任的概念及信任结构的分类 |
1.3.2 读者信任的内涵及其外在表征 |
1.3.3 读者信任与读者忠诚的区别与联系 |
1.4 读者信任与出版品牌管理的关系 |
1.4.1 图书产品的特征与出版品牌的市场意义 |
1.4.2 读者信任对于图书营销活动的重要影响 |
1.4.3 读者信任是出版品牌管理的起点和目的 |
1.5 本章小结 |
2 出版品牌管理外部环境的整体观照 |
2.1 读者需求的新特征 |
2.1.1 个性化阅读需求日益突出 |
2.1.2 感性体验受到读者重视 |
2.1.3 消费选择的多元与离散 |
2.2 出版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
2.2.1 市场竞争空前激烈 |
2.2.2 买方力量的增长和占优 |
2.2.3 交易过程的复杂与趋异 |
2.2.4 营销活动的日益精细化 |
2.3 技术变革的新要求 |
2.3.1 交互技术发展导致沟通诉求的提升 |
2.3.2 转换成本降低带来读者背叛的频繁 |
2.3.3 新的传媒形式争夺有限的读者资源 |
2.4 环境演变对出版品牌管理发展趋势的影响 |
2.4.1 自我中心的经营哲学失去合法性基础 |
2.4.2 读者关系管理的中心亟需调整 |
2.4.3 转换成本低廉挑战原有管理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读者信任视角的出版品牌管理理念的确立 |
3.1 读者信任在出版经营中的重要性 |
3.1.1 读者信任可以为营销创新提供"缓冲时间" |
3.1.2 读者信任可以增强出版企业的竞争实力 |
3.1.3 读者信任可以降低图书营销和品牌延伸的交易成本 |
3.1.4 读者信任可以设置其他媒体的进入壁垒 |
3.2 读者信任是出版品牌管理的核心要素 |
3.2.1 出版品牌管理属于长期读者关系经营的范畴 |
3.2.2 出版品牌管理离不开读者的互动和参与 |
3.2.3 出版品牌管理旨在取得读者的长期信任和忠诚 |
3.3 以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出版品牌管理理念的确立 |
3.3.1 出版品牌的核心是获得读者的正面认知和长期支持 |
3.3.2 出版品牌管理成功与否依靠读者信任状况来测度 |
3.3.3 通过沟通和体验获得信任是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必需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读者信任视角的出版品牌管理策略的建构 |
4.1 读者信任在出版品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中的功能 |
4.1.1 出版品牌的生命周期及不同阶段的特征 |
4.1.2 读者信任在出版品牌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功能 |
4.1.3 读者信任与出版品牌的耦合机理分析 |
4.2 以激发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品牌认知策略 |
4.2.1 读者核心利益的精准分析和有效定位 |
4.2.2 以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出版品牌定位战略 |
4.2.3 以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出版品牌传播策略 |
4.3 以获取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品牌美誉策略 |
4.3.1 读者核心利益诉求漂移对出版品牌维护的影响 |
4.3.2 读者品牌态度的变化对出版品牌美誉度的影响 |
4.3.3 以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出版品牌维护策略 |
4.4 以强化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品牌忠诚策略 |
4.4.1 出版品牌影响力的增长及对读者的影响 |
4.4.2 出版品牌的个性和风格对于读者忠诚度的影响 |
4.4.3 持续创新与出版品牌忠诚度的提高 |
4.5 以维护读者信任为导向的品牌延伸策略 |
4.5.1 出版品牌延伸在图书营销中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
4.5.2 出版品牌延伸中读者背叛行为的原因 |
4.5.3 出版品牌延伸中的读者信任维护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5 出版品牌管理实践中偏离读者信任导向的误区及其超越 |
5.1 出版品牌形象宣传和品牌承诺兑现之间的内在张力 |
5.1.1 出版品牌宣传中的浮夸虚饰及其负面影响 |
5.1.2 出版品牌管理是"内力工程"而非"面子工程" |
5.1.3 出版品牌承诺的适度性及有效兑现 |
5.2 出版品牌延伸的随意性、盲目性与读者信任的冲突 |
5.2.1 出版品牌延伸中产品关联度的现状及问题 |
5.2.2 出版品牌延伸的产品关联度与读者阅读需求演进的动态契合 |
5.2.3 出版品牌延伸中的读者认同与企业利益的兼顾 |
5.3 出版企业并购中的品牌转移与读者信任的再获取 |
5.3.1 改制过程中出版企业并购行为的普遍性 |
5.3.2 读者信任在出版品牌联盟中的作用分析 |
5.3.3 并购后出版品牌的再定位与读者认同 |
5.4 网络环境下出版品牌危机的频发与读者信任的维系 |
5.4.1 网络技术平台革新及其对出版品牌的影响 |
5.4.2 网络时代出版品牌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
5.4.3 网络环境下突发出版品牌危机的化解策略及读者信任维系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类 |
英文类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四、对我国中间商企业品牌经营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北海渔业企业的发展研究[D]. 张镇昌.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定位研究[D]. 边郭晓晴. 兰州大学, 2021(02)
- [3]陕西ZB宾馆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张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LB公司K产品江苏市场渠道管理研究[D]. 李勇. 苏州大学, 2017(05)
- [5]进一步完善我国日用工业品流通体系研究[D]. 周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10)
- [6]基于产品特性的农产品营销问题研究[D]. 于振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11(01)
- [7]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企业绿色营销战略研究[D]. 毕思勇.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8]我国蔬菜供应链结构的演变与仿真研究[D]. 李春艳.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9]基于营销价值链的林产品营销体系研究[D]. 张竞.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10]读者信任视角下的出版品牌管理研究 ——以图书类出版企业为例[D]. 王鹏涛. 武汉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