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

基层医院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

一、病毒性心肌炎基层医院的诊断及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韩荣杰[1](2020)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评定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7年6月—2019年5月本医院收入诊断的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实施项目数据值指标分析,对全部患儿均实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患儿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对ST-T不正常检出例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检出例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检出例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检出例数、室性早搏检出例数、窦性心动过速检出例数、房性早搏检出例数多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方法(P <0.05);患儿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的准确检出合计值大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方法(P <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运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展示出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吴晓燕[2](2019)在《加减三仁汤治疗湿热侵心型小儿病毒性心肌损伤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加减三仁汤治疗湿热侵心型小儿病毒性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儿伴随症状、心电图、心肌酶等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和病房2018年11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湿热侵心型病毒性心肌损伤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维生素C、辅酶Q10、肌苷)。试验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三仁汤治疗(杏仁6g、蔻仁10 g、薏苡仁15 g、厚朴6 g、陈皮6 g、滑石15 g、枳壳10 g、法半夏10 g、茯苓10 g、瓜萎皮6 g、薤白5 g、莱菔子6g),两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疾病疗效:试验组临床治愈17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候疗效及评分:试验组治愈18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0例,治疗有效率100.00%;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疲倦乏力、纳呆、心悸、太息、胸闷憋气、气促气短、腹胀症状记分分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谱:治疗后心肌酶谱(LDH、AST、CK、CK-MB、HBDH)数据比较,试验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试验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正常例数多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搏、ST-T改变、传导阻滞两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Mb、BNP水平:两组患儿治疗后cTnI、Mb、BNP水平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三仁汤治疗湿热侵心型小儿病毒性心肌损伤与常规西医疗法比较能有效改善患儿心肌损伤症状,特别是疲倦乏力、纳呆、心悸、太息、胸闷憋气、气促气短、腹胀。同时,还能降低心肌酶水平,保护心功能。

胡丹丹[3](2019)在《病毒性心肌炎的磁共振量化分析及其在中医证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心脏磁共振(CMR)能够显示急性心肌炎心肌组织的特征性变化,其临床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09年,JACC提出了《心肌炎CMR诊断标准建议》即路易斯湖标准,但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MR定量组织标记技术能够对受累心肌进行量化分析。因此,本文旨在探求CMR定量组织标记技术在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VMC)时的应用价值以及CMR能否一站式完成对VMC的心脏功能和心肌病理改变的量化评估。2.比较VMC热毒冲心证及热伤心阴证患者的心脏磁共振常规序列(路易斯湖诊断)和量化评估值的差异,以期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确诊为VMC的患者19例(试验组),其中包含热毒冲心证患者11例和热伤心阴证患者8例,和健康志愿者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3.0T超导磁共振机(Verio,德国西门子公司),对所有受试者行心脏核磁共振(CMR)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2WI序列、钆对比剂早期强化(EGE)和延迟强化(LGE)序列、初始和团注GD-DTPA后的T1-mapping、电影序列。采集层面包括左心室两腔心长轴、四腔心长轴、左心室短轴。获取CMR图像后进行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每搏输出量(SV)、心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测量每个节段初始的T1弛豫时间,团注GD-DTPA后的T1弛豫时间,通过绘制T1-mapping彩图测量细胞外容积分数(ECV)。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Origin2017软件作图。评价CMR定量组织标记技术对VMC的诊断价值,并比较热毒冲心证与热盛伤阴证各个参数之间的差别。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SV、EF、CO,初始的T1弛豫时间,团注GD-DTPA后的T1弛豫时间及ECV值在统计学上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2.VMC中热毒冲心证与热伤心阴证患者比较,T2WI、EGE及LGE在统计学上均无显着差异(P>0.05);3.VMC中热毒冲心证与热伤心阴证比较,心功能SV、EF、CO,初始的T1弛豫时间,团注GD-DTPA后的T1弛豫时间,ECV值及中医量化分数方面在统计学上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CMR作为一种无创伤无辐射的检查能够对VMC进行量化评估,CMR定量组织标记技术可以为VMC的诊断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和量化数据,且CMR能一站式完成对VMC的心脏功能和心肌病理改变的量化评估。2.VMC热毒冲心证与热伤心阴证的磁共振检查各参数间并无显着差异,因此,就本次试验结果来看,CMR对VMC患者证型区分尚未能提供客观化征象。

陈俊伶[4](2019)在《广东省某市三级综合医院医生门诊工作量测算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分析广东省某市三级综合医院医生门诊工作量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各临床专家咨询,借助模型测算相关科室各类医生的门诊适宜工作量标准,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医生门诊接诊量标准提供参考,为后续分级诊疗的开展以及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文献调查法:总结我国医生工作量标准。2.采用专家咨询法:首先明确心内科、骨科、妇科、儿内科这四个科室的诊治范围,再将各科室的门诊诊断信息按临床分类相似、诊治难度、医生所花费的时间相近的的原则进行合并,建立各科室病种框架,并通过专家咨询结果和三点估算法计算得到各病种的适宜诊治时间。3.数理统计方法:建立模型,分别测算医生门诊全天工作量和每小时工作量现状,采用两水平线性回归模型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医生门诊工作量的影响因素;通过适宜工作量预测模型测算符合各专科特点(病种框架及其适宜诊治间)的医生门诊适宜工作量值,并借助旋风图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1.医生门诊全天工作量两水平线性回归中的空模型结果发现数据具有嵌套结构特征,在医院科室水平存在聚集性;多水平结果显示,医生的职称对门诊全天工作量有影响。2.医生每小时门诊工作量:应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发现上午和下午每小时工作量差异有显着性,上午和下午每小时工作量分别用两水平线性回归中的空模型发现数据均具有嵌套结构特征,在医院科室水平存在聚集性;加入水平1变量后,结果显示医生的职称对上午和下午半天每小时工作量均有影响。3.适宜工作量: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构分科室、分职称预测医生适宜工作量,通过专家咨询确定得到各科室病种框架及各病种适宜诊治时间,并由此测算得到医生门诊适宜工作量的预测值。各科室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每小时工作量标准区间分别为:心内科6-10、6-11、6-12人次/小时,骨科2-4、3-5、3-5人次/小时,妇科4-7、4-7、4-7人次/小时,儿内科7-12、7-12、7-12人次/小时。敏感性分析中,各科室病种适宜诊治时间对适宜工作量影响最大的几类病种,心内科:原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胸痛胸闷胸部不适、高脂血症等,骨科:颈肩腰腿痛、软组织劳损、脊柱骨关节病、骨关节炎等,妇科:阴道炎/妇科检查、AUB(异常子宫出血)、人工流产等,儿科:上呼吸道疾病、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结论】制定三级医院医生门诊标准量有现实意义并需要重新测算。选择“每名医生每小时工作量”作为医生门诊工作量的衡量单位比“每医生日均工作量”更科学合理。不同科室医生工作量不同,制定工作量标准需区分科室。医生上午和下午工作量有差异,上午大于下午。医生职称会影响医生门诊工作量的大小,而由于现实差异小,分职称建立的适宜工作量值差异性不大。三级医院应实行符合专科特点(病种框架及其适宜诊治间)的医生门诊适宜工作量标准,由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各个专科医生工作量的上限,而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医生工作量标准的区间范围,再由医生根据自身过往经验确定半天工作量标准。适宜诊治时间对适宜工作量影响最大的病种大类中常见病和多发病占比大,分级诊疗的推进会改变三级医院病种构成,影响门诊工作量标准,需要根据三级医院的功能定位制定“病种负面清单”,未来医生门诊适宜工作量标准应剔除负面清单上的病种后定期更新测算。

吴飞[5](2013)在《心肌酶谱检查致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误诊原因分析》文中指出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由于患者临床表现差别较大,缺乏典型特点,加之现在还没有公认的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在临床诊疗中误诊率较高。实验室检查以其方便、快速、符合率高等特点,成为基层医院诊断心肌炎的有效手段,心肌酶谱检查则成为基层医院诊断心肌炎的首选。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过分依赖和对检验结果片面的解读,由实验室检查导致误诊为心肌炎的病例越来越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住院、检查、治疗,加重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引起许多家庭的恐慌。本文仅从心肌酶谱检查来分析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误诊的一些常见原因。

王熙[6](2013)在《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及超声心动图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从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的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过程中系统分析、归纳其临床特征,并探讨超声心动图在VMC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VMC的早期临床诊断及评估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78例VM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重症VMC为重症组,其余为非重症组;以酷似心肌梗死的VMC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根据预后将重症VMC分为死亡组和重症治愈组。进行详细的资料采集,包括发病年龄、男女比例、首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和转归。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心电图、X-线胸片、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TnI)、血常规、生化全套检查。随访患者心脏症状,完成堪萨斯市心肌病变问卷。总结VMC的临床特征。2.入院24小时内及出院前完成至少两次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评分(EMPS),将重症VMC的EMPS与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对VMC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重症VMC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1.78例VMC平均年龄(35.91±14.21)岁,重症VMC组30例(38.46%),非重症组48例(61.54%)。重症组与非重症组比较,年龄、性别、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显着性差异。70.51%(55例)患者有明确的病毒感染史,首诊症状以气促、胸闷、胸痛最常见,合并症以急性左心衰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见。各心肌标志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升高,重症组AST、 LDH、TnI、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显着高于非重症组。心电图均有异常表现,以ST-T改变最多见,常合并心律失常。酷似心肌梗死的VMC患者CK、 LDH、 TnI、 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重症治愈组左室收缩功能减退比例明显高于非重症组;治疗后室壁活动、左室收缩功能、瓣膜返流均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予充分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心肌代谢,抑制心室重构,必要的抗心衰、抗心律失常等对症和支持治疗。78例患者中,72例治愈或好转,6例死亡,2例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重症治愈组堪萨斯市心肌病变问卷平均得分高于非重症组。2.治疗前重症组较非重症组LVDd、 LVEF低,IVS、 LVPW增厚,EMPS值大;治疗后非重症组较重症治愈组LVDd明显扩大。治疗前后比较,重症治愈组LVDs、 IVS、 LVPW、LVEF明显改善,非重症组LVDs、 LVEF明显改善,重症治愈组LVDd、 IVS.LVEF改善程度高于非重症组;两组EMPS值均显着减小。酷似心肌梗死的VMC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观察组LVPW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LVDd小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LVDs、 LVPW、 LVEF明显改善,对照组LVDs、IVS、 LVEF明显改善。多因素线性回归,显示EMPS与TnI、 hsCRP、年龄正相关,与LVEF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MPS. TnI、心率、收缩压为重症VMC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1. VMC患者多数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常合并急性左心衰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重症VMC的远期预后较好。2.心肌标志物的变化和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可作为VMC早期诊断及重症VMC鉴别的指标。3.酷似心肌梗死的VMC心肌损伤重、炎症反应程度高,动态观察心电图演变十分重要,冠状动脉造影是鉴别诊断的重要措施。4.超声心动图及EMPS对评估VMC病情及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5. EMPS、TnI.心率、收缩压为重症VMC的独立预测因素。

张凤巧[7](2010)在《心肌康方案对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初步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心肌康方案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研究,初步观察和评价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本方案的安全性,为此方案治疗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临床依据,为中医药规范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科学依据,以便今后在临床中推广运用。方法:将入选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4例。治疗时两组均充分休息、限制活动,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食物,以及极化液、肌苷针静滴2周,每日一次。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口服维生素C、辅酶Q10胶囊;治疗组给予中药辨证治疗。两者均服药30天为1疗程。观察评价病人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其综合疗效、一般生物学指标、安全性指标和不良事件。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尤其在胸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盗汗、心烦、胸部刺痛、胸脘痞闷、纳呆、小便黄赤证候积分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综合疗效评价显示,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但治疗组总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70.8%)。(3)安全性分析显示,48例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指标均未见异常;对照组24例患者无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组24例患者中出现腹泻2例,无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心肌康方案治疗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候,对患者的综合疗效有优于西药治疗的趋势,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是治疗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较好的方案之一。

韩学杰,刘红旭,胡元会,韩丽华,张学智,杨金生,沈绍功[8](2008)在《中医心病学发展报告(2008)》文中研究指明引言我国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专家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预测到2020年,中国非传染性疾病死因将上升至全部死因的79%,心血管疾病将成为首要的死因,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刻不容缓,近年来中医药工作者在心血管病的防治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越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张乾忠,马沛然,王琍,田杰,孙锟,陈新民,汪翼,杜军保,杜忠东,李小梅,李渝芬,吴铁吉,金梅,易岂建,周同甫,桂永浩,钱永如,黄国英,韩玲[9](2003)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文中研究指明

王者泰,孟丽莉[10](2003)在《基层医院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1985~2002年6月,我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476例,其临床资料完整者403例,本文对其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基层医院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现状及其治疗对策。

二、病毒性心肌炎基层医院的诊断及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病毒性心肌炎基层医院的诊断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特点及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基础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2.2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取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检出合计值
3 讨论

(2)加减三仁汤治疗湿热侵心型小儿病毒性心肌损伤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病机
        1.1 病毒感染
        1.2 免疫损伤
        1.3 其他因素
    2. 诊断
        2.1 AST
        2.2 CK
        2.3 LDH
        2.4 其他酶
    3. 非酶蛋白
        3.1 cTnI
        3.2 Mb
        3.3 其他
    4. 心电图
        4.1 动态心电图
        4.2 高频心电图
        4.3 超声心动图
        4.4 磁共振成像
    5. 病原诊断
        5.1 病毒分离
        5.2 抗体检测
        5.3 免疫性测定
        5.4 分子生物学
    6. 小儿病毒性心肌损伤的西医治疗原则
        6.1 个体化治疗
        6.2 集束化治疗
    7. 中医研究
        7.1 中医对心肌损伤的认识
        7.2 中医对心肌炎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一般资料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剔除标准
        1.8 终止及退出标准
        1.9 样本含量确定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断
        2.5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分析
        3.2 临床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本课题方药
    3.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3.1 一般结果
        3.2 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病毒性心肌炎的磁共振量化分析及其在中医证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病毒性心肌炎及其辅助检查
        1.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及发病机制
        1.1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
        1.2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
        2. 病毒性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2.1 实验室检查
        2.2 心电图
        2.3 心脏超声
        2.4 心内膜心肌活检
        2.5 心脏核磁共振
        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1. 病因病机
        1.1 古代医家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机研究
        1.2 当代中医学者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机研究
        2. 辨证论治
        2.1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2.2 中医辨证分期治疗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数及分组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方法
        1.6 脱落、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成像设备
        2.2 检查方法
        2.3 图像及数据处理
        2.4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
        3.2 病毒性心肌炎热毒冲心证与热伤心阴证的比较
    4.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CMR序列陈述及结果分析
    2. 病毒性心肌炎热毒冲心证与热伤心阴证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3.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个人简历

(4)广东省某市三级综合医院医生门诊工作量测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医生工作量测算的背景和意义
        1.1.2 制定门诊工作量标准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医生工作量定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2 医生工作量测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3 医生门诊工作量的相关参考值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资料来源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医生门诊工作量现状
        2.1.1 门诊全天工作量
        2.1.2 每小时门诊工作量
    2.2 医生门诊工作量影响因素分析
        2.2.1 医生门诊全天工作量的多水平模型结果
        2.2.2 医生每小时门诊工作量的多水平模型结果
    2.3 医生门诊适宜工作量预测
        2.3.1 病种框架及其适宜诊治时长
        2.3.2 适宜工作量预测
        2.3.3 适宜工作量敏感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讨论及建议
    3.1 讨论
        3.1.1 门诊工作量标准重新测算的意义
        3.1.2 门诊工作量衡量单位比较分析
        3.1.3 门诊工作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1.4 门诊工作量标准预测方法分析
        3.1.5 门诊适宜工作量结果分析
    3.2 对策与建议
        3.2.1 卫生行政部门起指导性作用,制定门诊工作量标准
        3.2.2 以“每名医生每小时工作量”作为医生门诊工作衡量单位
        3.2.3 分专科制定医生工作量标准
        3.2.4 建立三级医院门诊“病种负面清单”,并定期重测工作量标准
        3.2.5 落实相关配套措施
4 结论
5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综述 基于RBRVS测算医生工作量及薪酬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各科室诊治范围外疾病(剔除的门诊诊断)
附件3 各科室病种适宜诊治时间专家咨询调查表
附件4 医师门诊工作量现状异常值

(5)心肌酶谱检查致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误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医生的因素
    1.1 对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疗经验不足
    1.2 检验知识相对匮乏
2 实验室检查的影响因素
    2.1 患者个体差异
    2.2 病程的不同分期检测结果差别较大
    2.3 非心肌特异性酶升高导致心肌酶谱结果偏高
    2.4 标本采集和检测过程中亦可导致心肌酶谱结果异常

(6)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及超声心动图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7)心肌康方案对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词语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疗效评定标准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2 治疗前两组各中医症状例数比较
    3 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4 两组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5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6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7 安全性评价
理论探讨
    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
    3 导师对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认识
    4 心肌康方案、药物组成、方义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5 心肌康方案结果分析
    6 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录 2:研究病历
    附录 3: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9)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问题
2 各项指标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2.1 心电图检查
        2.1.1 心电图改变是否为诊断VMC的必备条件
        2.1.2 对诊断心肌炎更有意义的心电图改变
        2.1.3 Holter的诊断价值
    2.2 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检测
        2.2.1 心肌酶谱增高是否就一定提示存在着心肌损伤?若心肌酶谱正常能否除外心肌炎?
        2.2.2 心肌酶谱中哪些酶对诊断意义更大, 为什么要强调检测同工酶?
    2.3 超声心动图检查
    2.4 心脏核素检查的价值
3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型及各型临床特征
    3.1 VMC的临床分型
    3.2 暴发型心肌炎的概念、临床特征和诊断
4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学诊断
5 病毒性心肌炎的鉴别诊断
    5.1 确诊前除外有关疾病的意义
    5.2 与DCM的鉴别
6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进展及几个具体问题
    6.1 病原学治疗
    6.2 营养心肌及抗氧化治疗
    6.3 免疫调节剂的适应证及具体用法
    6.4 糖皮质激素的适应证及用法
    6.5 心律失常的处理
    6.6 暴发型VMC抢救要点

四、病毒性心肌炎基层医院的诊断及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特点及诊断价值[J]. 韩荣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19)
  • [2]加减三仁汤治疗湿热侵心型小儿病毒性心肌损伤临床观察[D]. 吴晓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病毒性心肌炎的磁共振量化分析及其在中医证型中的应用[D]. 胡丹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4]广东省某市三级综合医院医生门诊工作量测算研究[D]. 陈俊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心肌酶谱检查致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误诊原因分析[J]. 吴飞. 中外医学研究, 2013(17)
  • [6]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及超声心动图的应用研究[D]. 王熙. 苏州大学, 2013(05)
  • [7]心肌康方案对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初步观察[D]. 张凤巧. 河南中医学院, 2010(02)
  • [8]中医心病学发展报告(2008)[A]. 韩学杰,刘红旭,胡元会,韩丽华,张学智,杨金生,沈绍功. 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8
  • [9]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J]. 张乾忠,马沛然,王琍,田杰,孙锟,陈新民,汪翼,杜军保,杜忠东,李小梅,李渝芬,吴铁吉,金梅,易岂建,周同甫,桂永浩,钱永如,黄国英,韩玲.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3(10)
  • [10]基层医院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现状分析[J]. 王者泰,孟丽莉.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3(02)

标签:;  ;  ;  ;  ;  

基层医院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