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压器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必须考虑励磁涌流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赵强[1](2021)在《励磁涌流引起变压器过电流保护动作的原因分析与措施》文中提出针对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送电时发生变压器低压启动过电流动作进行分析,从变压器制造、外部电源、保护定值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了保护动作的原因,并制定了预防措施。
程咏斌,常宝波,谢悦海,黎国君[2](2021)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方案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33 k V的后备保护,存在电流方向无法判定而导致保护误动作的问题。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33 k V变电站中一起由于线路两侧数字通信过电流整定值不匹配引起继电保护装置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误动事件进行分析,采取在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两侧增加正反方向元件的优化方案,并对方案原理及实现方法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在进出线两侧继电保护装置均增加方向元件,能够通过检测进出线两侧电流方向,判定是否闭锁保护及故障位置,并动态闭锁保护装置的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解决了由站内电流达到保护定值引起的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误动作的问题,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准确性。
王喆[3](2021)在《基于C#.net的铁路供电设备电气试验与保护整定辅助管理软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以电气化重载铁路为标志的现代铁路运输系统,是丰富一带一路内涵和早日实现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大幅度提高既有货运铁路的实际运能必须对其供电系统实施扩能改造工程,但“边运输边改造”的实施方案无疑极大增加了供电系统维管人员的工作强度与难度,难免引起非技术性人为事故。为确保运输与改造两项工作并举、协调和有序,有必要设计并开发一套重载货运铁路供电设备的电气试验与保护整定辅助管理软件系统,以确保其供电系统运行安全。论文首先简述了铁路供电系统的组成结构,并理论分析了电气试验的工作原理和继电保护定值的计算原则。其次,根据站所布局、用户需求和管理痛点,并结合电气试验和保护定值整定的工艺流程,确定出软件系统的总体架构、数据结构和模块功能,以及主程序和各子流程的具体实现方法。再次,软件系统采取顶层设计、分模块实施的设计思想,各模块之间功能相互独立,但数据资源共享;客户端与服务器采用C/S模式,通过Internet相互通信。接着,在开发环境和数据存储模式上,开发工具选用Visual Studio 2017、数据库选用My SQL数据库、数据存储采用阿里云(Web)服务器,并利用C#编程语言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Socket网络通信技术、云(Web)服务器技术和.NET Framework等关键技术编写主程序和各子程序。最后根据既有的电气试验数据、整定计算参数对软件系统的功能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进行了针对性实验测试。大量测试实验表明,研制的铁路供电设备电气试验与保护整定辅助管理软件不仅具有功能丰富、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特点,而且有助于供电设备的维护工作由人工管理向自动化管理转变、数据处理由线下向线上转变。
刘俊杰[4](2021)在《小接地电流系统高阻故障检测与选线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系到人身触电安全的高阻接地故障的检测在国内目前还处于技术空白,目前配电网专家的共识是故障检测水平最高约1-2kΩ,而实际应用中多数接地工况下远大于2-3kΩ,可达10kΩ。即便是20kΩ过渡电阻的接地故障并不鲜见,而传统保护无法灵敏检测到此类高阻,继而引发人身触电伤亡和接触物起火等灾难性事件。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处置已经成为配电网中的一种共识,现有的故障快速处置主要有三种手段,分别是中性点安装全补偿装置、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和故障的选线保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选线保护,现有的选线方法针对高阻存在一定的弊端。论文采用降低启动门槛值并提出一种启动与选线一体化的算法,达到对高阻故障的灵敏与可靠的检测。同时,论文还提出了一种利用相似性原理的故障保护方法。首先,论文分析了电压、电流互感器的传变特性,表明了两种互感器在有其各自的幅频响应与相频响应。使用有理函数的方法对互感器进行建模,并建立了互感器的T型等效电路可以在理论上消除互感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随频率的变化而造成的变化。但两者测量的是不同电气量,会存在测量误差。其次,分析了在不同的接地方式下,考虑非线性高阻接地故障的边界,得到在考虑非线性的前提下,过渡电阻达到1kΩ以上时,现有的方法不能灵敏检测到信号。第三,为了可靠的把零序电压启动门槛降低,分析了各种扰动与故障对零序电压带来的影响,提出利用工频电压的变化量作为启动判据,同时使用标幺制电容的方法滤除电压互感器带来的影响,使用实测电流与计算电流的相似性进行选线,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验证。最后,分析了在配网中杆塔绝缘子绝缘性能下降的情况下发生故障,对相似性的影响。确认在稳态电气量中,保护动作时需要相似性小于-40%,相似性在80%以上时,判断为线路中没有故障,该动作判据可以使保护装置切除5kΩ的高阻故障。
刘俊文[5](2020)在《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110KV变电所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110KV变电所中,对于变压器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判断是励磁涌流还是内部短路电流采用的原理是二次谐波制动。在实际的应用中,变压器的差动保护经常出现误动作的现象,准确率并不高。为此,我们进一步提出了新的保护原理,有效提高了变压器的差动保护性能。本文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变压器的差动保护仿真程序和模型,对于采用二次谐波制动原理的差动保护可能因故障而产生误动作的几种常见情况分别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结果与实际差动保护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复杂问题分析结果相符,这就验证了在特定的情况下利用二次谐波制动的差动保护会由于故障的原因而发生保护装置的错误的动作。这就验证了利用二次谐波进行的差动保护存在一定的误动作情况。针对此问题的存在,为准确无误对励磁涌流与故障电流进行判断,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新方法,并通过设计程序进行了仿真模拟验证,仿真结果充分验证了该方法的实际可行性,由此本文设计了一套数字式变压器保护装置,并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最终测试结果显示,该保护装置基本上满足了对励磁涌流及短路电流的识别要求。该论文有图50幅,表3个,参考文献52篇。
江小军[6](2020)在《温州配电自动化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配电网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是否合理对故障影响范围和停电时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面对用户供电可靠性要求不断提升和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传统的配电网馈线保护配置和整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温州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新型智能开关和智能终端设备开始大量应用于配电线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智能开关设备,建立一套适用于配电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的原则,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首先,论文从配电网馈线保护面临的形势入手,介绍了配电线路开关保护原理和功能。传统配电线路开关设备由于技术和质量问题,上下级保护无法实现有效配合,用户供电可靠性往往得不到保证。针对传统的馈线开关设备,介绍了馈线出口保护的整定原则,分析了普通柱上真空开关保护、熔断器保护和智能开关保护的功能和特性,提出了智能开关保护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其次,论文分析了简单接线的架空配电线路和电缆配电线路保护的影响因素,简化了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依据分支线的接入位置,将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分支线划分为四类和两类,并按照上下级保护逐级配合的原则,提出了各类分支线保护整定计算原则。以单辐射单电源接线的架空和电缆典型接线为例,演示了简单接线的配电线路保护配置和整定。最后,论文分析了复杂配电网馈线保护的影响因素,提出退出馈线出口过流I段和主干线、联络线路分段开关保护,简化了分布式电源、线路联络等因素对馈线保护的影响。在简单接线的配电线路保护配置和整定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了单联络架空与电缆混合线路和双环网电缆线路两种复杂配电网典型接线的馈线保护配置和整定计算。本文提出的馈线保护配置和整定原则,可以实现配电线路上下级保护有效配合动作,最大程度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和减少故障停电时间,研究成果对配电网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和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杨文龙[7](2020)在《地铁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保护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地铁通常采用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已经逐渐无法满足长线路、高速度的供电需求。因此某地铁试验线路牵引供电系统采用AC25k V刚性接触网,供电方式为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为了保证分区所以前线路同相,以及原边高压侧的三相平衡而在牵引变电所增设了同相供电装置;在分区所电分相处采用虚拟同相柔性过分相装置协助列车高速不断电过分相来达到对长线路、高速度的现场需求。对于这样的一个牵引供电系统,当前并没有相应的继电保护方案来保证该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因此研究其相应的继电保护与紧急供电方案是很有意义的。本文通过对柔性过分相技术、同相供电技术以及国内外继电保护的现状的研究,发现均无法对该地铁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因此针对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牵引网组成结构,对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在正常工作时与越区状态下进行故障及保护需求分析。以行车方向信号与机车位置信号作为辅助信号,并根据不同情况下的故障特征分别讨论采用不同辅助信号时牵引网、同相供电装置、柔性供电装置的协同保护需求。之后针对保护需求结合广域保护提出一套系统化的保护方案,同时提出了系统故障下联跳牵引变电所后越区供电的紧急供电方案;随后根据某地铁试验线路的实际情况,结合保护需求对试验线路的保护进行了配置。紧接着在提出的保护配置基础上,结合保护需求与试验线路实际情况,对系统正常状态下以及越区紧急供电状态下主变压器保护、牵引变电所母线保护、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开闭所兼分区所进线保护、开闭所兼分区所馈线保护、柔性过分相装置保护、广域测控系统保护、提出了完整的保护整定计算的方法。为了验证保护方案以及故障电压电流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在RTDS上搭建了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仿真模型,来进行仿真验证,具体包括同相供电装置、柔性供电装置、牵引变电所、馈线等模型同时给出了同相供电装置、柔性过分相装置模型、广域测控系统控制算法,并在RTDS上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牵引网以及各装置模型的正确性。最后根据RTDS上搭建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牵引网模型,分别模拟系统中性区故障、供电臂故障、变电所母线故障、同相供电装置出口处故障、越区供电故障下的情形,进行保护动作时序的分析,得到故障时的电压电流波形、以及断路器动作的时序图。由仿真结果,验证保护方案的正确性、保护整定方法的合理性,以及短路电压电流计算模型的正确性。最终得到了适用于地铁虚拟同相柔性牵引供电系统的保护方案、紧急供电方案。
杨铁雷[8](2019)在《高铁牵引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及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铁牵引变压器是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电气设备,其安全运行关系到高速铁路运输秩序。由于动车组的频繁启动以及单相供电模式的采用,使得牵引变压器长期承受单相不平衡的牵引负荷。对牵引变压器保护的快速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随着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发展也越来越严格。因此,新型牵引变压器保护装置的开发以及其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分析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变压器差动保护基本原理及特点,牵引变电所主接线的基础上,综述了牵引变压器主保护方式及差动保护接线的特点,论述了牵引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中差动保护原则,保护装置中主保护的起动判据,给出了提升各测量值精度的相关处理算法。研究了牵引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性能和特点。采用AT89C55单片机和TMS320VC5416型DSP芯片为主的双CPU结构,构成了牵引变压器微机保护硬件装置,设计了保护和测量算法。划分了硬件功能模块,并设计了部分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各主要功能模块。宝兰客专某牵引变电所现场试验及调试结果证明,牵引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技术性能达到了设计标准和要求,为确保宝兰客专的全线安全正常运营奠定了良好基础。
艾绍贵,黄永宁,李秀广,张军,马奎,卢文华,黄棋悦[9](2019)在《含变阻抗变压器的110 kV系统继电保护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电网容量日益增大,电网工作时所带负荷也日益增大。高容量、高负荷导致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的短路电流剧增,从而对线路和通信设备造成很大危害。为降低短路电流,分析了含变阻抗变压器的110 kV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提高继电保护的灵敏度,提出了自适应保护的新方法,对变阻抗变压器在空投情况下的励磁涌流识别方法做出了可行性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得出,传统的继电保护方法能够适应于含变阻抗变压器的110 kV系统,而自适应保护方法能够提高保护的灵敏度。
刘雷[10](2019)在《涌流特性对换流站主设备保护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复杂性涌流对换流站主设备保护具有一定的威胁,可能导致主设备保护出现误动。然而,目前对于换流站主设备保护误动的研究只是现场事故报道和相对简单的分析,特殊工况下的扰动对保护性能的影响并不完全明确,因此,本文在分析特殊工况下的复杂性涌流特性基础上,研究换流站主设备保护误动机理,找出暂态电气量的变化特征及其规律,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升换流站主设备保护动作的正确性。本文主要针对在空载合闸和外部故障切除时换流变零序过电流保护和换流器桥差保护发生误动的情况展开研究。从保护误动作案例入手,利用实际工程参数建立±800k V特高压直流输电仿真模型,基于此分析换流变压器空载合闸和外部故障切除时励磁涌流及恢复性涌流的变化特点、换流变零序环流的特点及其对换流变中性线零序电流的影响机理和对桥差保护用电流量的影响,揭示换流变零序过电流保护和换流器桥差保护的误动原因。分析换流变空载合闸和外部故障切除工况下电流变化特征,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和波形相似度识别算法对电流特征量进行提取,提出基于零序电流相空间分布重心幅值变化特征的换流变零序过电流保护闭锁新判据,和基于互近似熵算法的换流器桥差保护防误动闭锁新方案,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所提新方案的有效性。
二、变压器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必须考虑励磁涌流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压器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必须考虑励磁涌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励磁涌流引起变压器过电流保护动作的原因分析与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牵引变压器的保护配置和高压侧低压启动过电流保护整定 |
1.1 牵引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
1.2 高压侧低压启动过电流保护整定原则 |
2 高压侧低压启动过电流保护误动 |
2.1 牵引变压器保护动作情况和定值设置 |
2.2 跳闸数据 |
2.3 跳闸原因分析 |
2.4 励磁涌流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
3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变压器直流电阻值影响 |
3.2 接入系统存在差异性 |
3.3 过电流保护定值时限设置差异 |
3.4 进线电压的影响 |
3.5 不同材质硅钢片对涌流的影响 |
3.6 变压器额定电压下磁密对涌流的影响 |
3.7 变压器带负载合闸的影响 |
4 综合分析 |
5 励磁涌流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
5.1 励磁涌流的危害 |
5.2 预防措施 |
6 结语 |
(2)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方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运行事故案例 |
1.1 事故经过 |
1.2 事故原因 |
2 优化方案 |
3 结束语 |
(3)基于C#.net的铁路供电设备电气试验与保护整定辅助管理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设备试验及其软件方面 |
1.2.2 继电保护及其整定计算软件方面 |
1.3 课题来源及创新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创新点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铁路供电设备试验和保护整定理论基础 |
2.1 交流牵引供电系统概述 |
2.2 铁路供电设备预防性试验理论 |
2.2.1 预防性试验必要性 |
2.2.2 绝缘性能试验 |
2.2.3 绝缘耐压试验 |
2.2.4 供电系统绝缘配合 |
2.3 关键供电设备的保护配置与整定原则 |
2.3.1 牵引变压器保护 |
2.3.2 全并联AT牵引网馈线保护 |
2.3.3 自耦变压器保护 |
2.3.4 电力变压器保护 |
2.3.5 并联补偿电容器保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件需求性分析与开发的关键技术 |
3.1 软件的功能性需求 |
3.2 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 |
3.2.1 软件的硬件需求 |
3.2.2 软件运行环境需求 |
3.2.3 软件安全性需求 |
3.3 软件开发的关键技术 |
3.3.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 |
3.3.2 Client/Server结构 |
3.3.3 Socket网络通信技术 |
3.3.4 云(Web)服务器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的总体设计方案 |
4.1 软件的设计思路 |
4.2 软件的总体结构 |
4.3 电气试验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1 变电所及设备管理 |
4.3.2 试验数据管理 |
4.3.3 试验数据分析 |
4.3.4 试验报表管理 |
4.4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4.1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
4.4.2 定值单生成 |
4.5 系统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
4.6 软件数据库的设计 |
4.6.1 数据库的选择 |
4.6.2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
4.6.3 本软件数据库的数据构成 |
4.6.4 本软件的数据库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功能的实现 |
5.1 软件的开发工具 |
5.2 用户登录和注册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
5.3 软件主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
5.4 电气试验信息管理系统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
5.4.1 变电所及设备管理 |
5.4.2 试验数据管理 |
5.4.3 试验数据分析 |
5.4.4 试验报表管理 |
5.5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系统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
5.5.1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
5.5.2 定值单生成 |
5.6 系统管理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软件管理平台的实验与分析 |
6.1 实验与分析的流程 |
6.2 实验与分析的环境 |
6.3 软件功能的实验与分析 |
6.4 软件性能的实验与分析 |
6.5 软件安全性的实验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小接地电流系统高阻故障检测与选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阻故障的定义及其探讨 |
2.1 引言 |
2.2 小接地电流系统过渡电阻大小的影响 |
2.2.1 不接地系统 |
2.2.2 谐振接地系统 |
2.3 小电阻接地系统过渡电阻大小的影响 |
2.4 过渡电阻非线性变化的分析 |
2.4.1 不接地系统 |
2.4.2 谐振接地系统 |
2.4.3 小电阻接地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磁互感器精度与误差分析 |
3.1 引言 |
3.2 传递函数的分析 |
3.2.1 工频下的传递函数 |
3.2.2 有理函数拟合的传递函数 |
3.3 互感器T型等效电路 |
3.3.1 阻抗型电路模型 |
3.3.2 导纳型电路模型 |
3.4 互感器传变特性误差 |
3.4.1 电流互感器传变误差 |
3.4.2 电压互感器传变误差 |
3.4.3 传变特性实测波形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耐受高阻的选线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扰动启动的故障判别方法 |
4.2.1 不同期合闸影响 |
4.2.2 电动机启动的分析 |
4.2.3 线路不平衡的分析 |
4.2.4 励磁涌流的分析 |
4.3 故障启动判据 |
4.3.1 故障检测启动元件 |
4.3.2 零序电压的启动门槛 |
4.4 依据故障特征的选线算法 |
4.4.1 不同接地方式下的零序电流 |
4.4.2 扰动下的系统零序电流 |
4.4.3 选线算法流程图 |
4.4.4 实测数据分析 |
4.4.5 小结 |
4.5 考虑转换误差的故障选线 |
4.5.1 消除电压互感器的影响 |
4.5.2 实测数据的验证 |
4.5.3 依据电容标幺比的选线算法流程图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阻接地故障的选线保护 |
5.1 引言 |
5.2 现有保护方法分析 |
5.2.1 基于高阻的零序过电流保护 |
5.2.1.1 基本思路 |
5.2.1.2 保护原理 |
5.2.2 基于高阻的纵差保护 |
5.2.2.1 单相高阻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5.2.2.2 保护原理 |
5.3 对地泄露电导 |
5.3.1 不同接地方式下的零序等效电导 |
5.3.1.1 不接地系统零序等效电导 |
5.3.1.2 谐振接地系统零序等效电导 |
5.3.1.3 小电阻接地系统零序等效电导 |
5.3.2 影响绝缘子性能因素分析 |
5.4 考虑励磁涌流的高阻故障保护 |
5.5 考虑对地泄露电阻的高阻故障保护 |
5.5.1 不接地系统发生绝缘能力下降与故障 |
5.5.2 谐振接地系统发生故障与绝缘能力下降 |
5.5.3 保护算法流程图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110KV变电所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变压器及变压器保护的重要性 |
1.2 变压器保护的现状及发展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变压器保护的原理 |
2.1 变压器保护的基本概念 |
2.2 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 |
2.3 变压器励磁涌流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
2.4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识别方法 |
3 二次谐波制动原理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原理的仿真分析 |
3.1 二次谐波制动原理存在的问题 |
3.2 二次谐波制动原理的分析与仿真 |
3.3 用小波变换原理识别变压器的励磁涌流 |
4 数字变压器保护的配置 |
4.1 起动元件 |
4.2 差动保护 |
4.3 后备保护的配置 |
5 保护装置的硬件及软件设计 |
5.1 保护装置的硬件整体设计 |
5.2 硬件电路的设计 |
5.3 软件设计 |
6 数字变压器保护装置的验证 |
6.1 变压器保护装置的测试 |
6.2 试验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MATLAB程序 |
(6)温州配电自动化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配电自动化馈线保护基本知识 |
2.1 配电自动化馈线保护概述 |
2.2 变电站馈线出口保护 |
2.2.1 电流速断保护 |
2.2.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
2.2.3 过电流保护 |
2.2.4 重合闸保护 |
2.3 普通柱上真空开关保护 |
2.3.1 普通柱上真空开关保护工作原理 |
2.3.2 普通柱上真空开关保护特性 |
2.4 熔断器保护 |
2.4.1 熔断器保护工作原理 |
2.4.2 熔断器保护特性 |
2.5 智能开关保护 |
2.5.1 智能开关保护功能 |
2.5.2 智能开关保护特性 |
2.6 配电线路保护基本要求与各类开关适用性分析 |
2.6.1 配电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基本要求 |
2.6.2 配电线路各类开关保护适用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简单架空配电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3.1 配电网架空分支线保护的影响因素 |
3.2 配电网架空分支线分类及整定简化原则 |
3.2.1 架空分支线的分类和定义 |
3.2.2 架空分支线保护配置与整定简化计算原则 |
3.3 配电网架空分支线保护配置与整定 |
3.3.1 架空一级分支线及其保护配置与整定 |
3.3.2 架空二级分支线及其保护配置与整定 |
3.3.3 架空三级分支线及其保护配置与整定 |
3.3.4 架空配变支线及其保护配置与整定 |
3.4 简单架空配电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简单配电网电缆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4.1 配电网电缆线路保护的影响因素 |
4.2 配电网电缆分支线分类及整定简化原则 |
4.2.1 电缆分支线的分类和定义 |
4.2.2 电缆分支线保护配置与整定简化计算原则 |
4.3 配电网电缆分支线保护配置与整定 |
4.3.1 电缆一级分支线及其保护配置与整定 |
4.3.2 电缆配变支线及其保护配置与整定 |
4.4 简单电缆配电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配电网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5.1 复杂配电网线路保护的影响因素 |
5.2 复杂配电网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简化原则 |
5.3 复杂配电网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5.3.1 单联络架空与电缆混合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5.3.2 双环网电缆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地铁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保护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过分相及同相供电现状 |
1.2.2 继电保护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保护需求与配置 |
2.1 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保护需求 |
2.1.1 正常供电时保护需求分析 |
2.1.2 越区供电保护需求分析 |
2.2 供电系统广域保护方案 |
2.3 某地铁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线路概况 |
2.4 地铁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保护配置 |
2.4.1 牵引变电所保护配置 |
2.4.2 分区所保护配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整定方案与计算 |
3.1 主变压器保护整定计算 |
3.1.1 差动保护整定计算 |
3.1.2 低压启动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
3.1.3 过负荷保护方案及整定计算 |
3.2 变电所母线保护整定计算 |
3.2.1 母线差动保护整定计算原理 |
3.2.2 基于广域保护下的变电所母线差动保护 |
3.3 变电所馈线保护整定计算 |
3.3.1 距离保护整定计算 |
3.3.2 电流速断保护整定计算 |
3.3.3 低压启动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
3.3.4 电流增量保护整定计算 |
3.3.5 基于广域保护下变电所馈线保护方案 |
3.4 分区所保护整定计算 |
3.4.1 分区所上级变电所馈线保护与整定计算 |
3.4.2 分区所进线保护 |
3.4.3 分区所馈线保护 |
3.5 柔性过分相装置保护整定计算 |
3.6 越区供电整定方案 |
3.6.1 越区供电时变电所馈线保护整定计算 |
3.6.2 越区供电时分区所馈线保护整定计算 |
3.7 广域测控系统整定方案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建模 |
4.1 同相供电装置建模 |
4.2 牵引变电所模型搭建 |
4.3 馈线建模 |
4.4 柔性过分相装置建模 |
4.5 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保护搭建 |
4.6 广域测控系统保护控制搭建 |
4.7 列车位置模型搭建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验证 |
5.1 模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建模 |
5.2 线路参数整定计算 |
5.2.1 变电所馈线保护整定计算 |
5.2.2 变电所主变保护整定计算 |
5.2.3 变电所母线差动保护整定计算 |
5.2.4 越区供电下变电所馈线保护整定计算 |
5.2.5 越区供电时分区所馈线保护整定计算 |
5.3 线路故障仿真 |
5.3.1 中性区故障仿真 |
5.3.2 B供电臂故障仿真 |
5.3.3 母线故障仿真 |
5.3.4 同相供电装置出口处故障仿真 |
5.3.5 越区供电故障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高铁牵引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及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牵引变压器运行中的主要故障 |
1.1.2 牵引变压器常用保护措施 |
1.2 牵引变压器保护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牵引变压器保护的历史及现状 |
1.2.2 国内外变压器主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国内牵引变压器主保护装置现状与发展 |
1.3.1 常见牵引变压器主保护装置分类及特点 |
1.3.2 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的特点及发展 |
1.4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2 高铁牵引变压器主保护原理及数据处理算法 |
2.1 高铁牵引供电系统的典型技术特点 |
2.1.1 自耦变压器(AT)供电方式 |
2.1.2 宝兰客专牵引变电所主接线 |
2.1.3 牵引变压器保护配置要求 |
2.2 牵引变压器保护方式及特点 |
2.2.1 牵引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及特点分析 |
2.2.2 保护装置中主保护的起动判据 |
2.3 微机保护装置的信号采样及处理算法 |
2.3.1 模拟量采样方法 |
2.3.2 基本电参量的处理算法 |
2.3.3 消除信号非同步采样误差的算法 |
2.3.4 短路故障的处理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 保护装置的硬件设计 |
3.1 牵引变压器主保护完成的功能 |
3.1.1 装置基本功能 |
3.1.2 设计参数要求 |
3.2 保护装置硬件的总体方案选定 |
3.2.1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
3.2.2 中央控制模块结构 |
3.2.3 89C55单片机模块 |
3.3 主要模块设计 |
3.3.1 电源系统 |
3.3.2 模拟量输入及调理电路 |
3.3.3 保护算法起动检测电路 |
3.3.4 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 |
3.3.5 看门狗复位电路 |
3.4 抗干扰措施 |
3.4.1 干扰和干扰源 |
3.4.2 接地与屏蔽 |
3.4.3 滤波、退耦与旁路 |
3.4.4 电源系统抗干扰措施 |
3.5 本章小结 |
4 保护装置的软件系统 |
4.1 保护装置软件的总体结构 |
4.2 部分模块子程序设计 |
4.2.1 A/D转换驱动程序设计 |
4.2.2 测量算法模块 |
4.2.3 保护判断子程序 |
4.3 软件抗干扰措施 |
4.4 抗干扰能力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牵引变压器保护配置及现场试验 |
5.1 保护配置及整定 |
5.1.1 主变保护配置 |
5.1.2 主变后备保护配置 |
5.1.3 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结果 |
5.1.4 非电量保护 |
5.2 牵引变压器现场试验 |
5.3 保护装置的现场检验 |
5.3.1 通电前检验 |
5.3.2 通电检查 |
5.3.3 传动试验 |
5.3.4 绝缘性能检查 |
5.4 差动保护性能检验 |
5.4.1 差动速断保护 |
5.4.2 比率差动保护 |
5.5 运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含变阻抗变压器的110 kV系统继电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110 k V系统继电保护适应性分析 |
1.1 电流保护 |
1.2 距离保护 |
1.3 纵差动保护 |
2 变阻抗变压器自适应电流保护 |
2.1 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 |
2.2 自适应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
2.3 自适应过电流保护 |
2.4 确定系统阻抗 |
2.5 确定故障类型 |
2.6 仿真验证 |
3 变阻抗变压器故障特征 |
4 励磁涌流判别 |
5 结论 |
(10)涌流特性对换流站主设备保护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 绪论 |
1.1 课题阐述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2 换流站主设备保护原理与整定原则 |
2.1 换流变零序过电流保护配置原理和整定原则 |
2.2 换流器桥差保护配置原理和整定原则 |
2.3 涌流情况下换流站主设备保护所面临的误动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涌流对换流变零序过电流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
3.1 引言 |
3.2 涌流对换流变零序过电流保护的影响分析 |
3.3 换流变零序过电流保护误动仿真分析 |
3.4 基于相空间重构原理的换流变零序过电流保护闭锁新判据 |
3.5 本章小结 |
4 涌流引起换流器桥差保护误动行为分析与对策 |
4.1 引言 |
4.2 涌流对换流器桥差保护的影响分析 |
4.3 换流器桥差保护误动仿真分析 |
4.4 基于互近似熵算法的桥差保护防误动闭锁新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变压器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必须考虑励磁涌流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励磁涌流引起变压器过电流保护动作的原因分析与措施[J]. 赵强. 电气化铁道, 2021(S1)
- [2]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数字通信过电流保护方案优化[J]. 程咏斌,常宝波,谢悦海,黎国君. 机电工程技术, 2021(07)
- [3]基于C#.net的铁路供电设备电气试验与保护整定辅助管理软件设计[D]. 王喆.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01)
- [4]小接地电流系统高阻故障检测与选线的研究[D]. 刘俊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110KV变电所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研究[D]. 刘俊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6]温州配电自动化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研究[D]. 江小军.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7]地铁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保护方案[D]. 杨文龙.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高铁牵引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及整定[D]. 杨铁雷.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9]含变阻抗变压器的110 kV系统继电保护研究[J]. 艾绍贵,黄永宁,李秀广,张军,马奎,卢文华,黄棋悦. 宁夏电力, 2019(03)
- [10]涌流特性对换流站主设备保护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刘雷. 三峡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