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液透析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40及 CD4+T细胞上CD154水平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米紫玥,刘忠,田力[1](2021)在《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输血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小板从采集、保存到输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血小板的储存会诱导其产生细胞外囊泡。在血小板输注过程中,细胞外囊泡在不同的病理生理情况下通过运载不同的物质发挥作用而导致输血不良反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所携带的神经酰胺、可溶性CD40L(soluble CD40 ligand, sCD40L)等可导致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 TRALI)的发生。含有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细胞外囊泡被认为是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可介导局部和系统的炎症,囊泡还可通过与白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相互作用促进炎症的发展。血小板来源的微囊泡含有较多的促凝物质,被认为是血栓前物质。在血小板保存过程中,囊泡所携带的种类或含量不断变化的RNA也可能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关。
孙桂阳[2](2021)在《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效应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ICAS是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深刻影响患者疾病的复发率与预后。其致病机制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狭窄、闭塞以及血栓的形成等。经查阅文献发现:目前sICAS的西医治疗主要以血压管理、抗栓和调脂为主;中医相关研究缺乏,认为其主要病机为痰湿、气虚、血瘀,与缺血性中风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同,故中医治疗以益气、化痰、通络为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种。其中不稳定型斑块,是决定动脉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西医方面,斑块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斑块的成分及其比例、斑块的受力情况、炎症反应等;中医方面,斑块的稳定性与痰湿、气虚、血瘀密切相关。经查阅文献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血清因子CD40L、TNF-α、MMP-9、SAA、NO和ET-1与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它们在血中的水平可反映斑块的稳定性。在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治疗手段方面:西医目前以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抗氧化药物的应用为主,发挥其抗炎、调脂、抗凝等的作用,来保护斑块的稳定性。中医则认为斑块易不稳定的患者,其证候一般与气虚、痰湿和血瘀三个证素密切相关。故中医主要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或祛瘀解毒等治法改善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其效果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都有证实。同时,经临床研究证实,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患者脑灌注的改善疗效显着,故本次研究旨在通过检测血清因子的水平,来探究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患者斑块稳定性改善的效应机制。临床研究: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效应机制的研究。目的:初步探究益气化痰通络方在保护气虚痰瘀型sICAS患者的效应机制。方法:将5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针对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等危险因素进行西医基础干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予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安慰剂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外周血CD40L、TNF-α、MMP-9、SAA、NO和ET-1的水平。结果:因疫情等的原因,最终纳入患者4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中医证候要素方面,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安慰剂组证候总积分,以及气虚、痰湿、血瘀单独证素积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相较安慰剂组降低程度明显更大(p<0.01)。血清因子水平方面:两组经治疗后,外周血CD40L水平方面,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安慰剂组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疗效明显(p<0.01);血TNF-α水平方面,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安慰剂组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无更明显的疗效(p>0.05);血MMP-9方面,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安慰剂组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疗效明显(p<0.01);血SAA方面,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安慰剂组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疗效明显(p<0.01);在血NO水平方面,治疗组有明显升高(p<0.01),安慰剂组有所升高(p<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疗效明显(p<0.01);在血ET-1水平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p<0.01)。结论: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气虚痰瘀型sICAS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CD40L、SAA、MMP-9、ET-1、NO的水平从而对保护斑块稳定性等机制产生疗效。
刘美娜[3](2021)在《水溶性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凝研究》文中提出单线态氧(1O2)是氧的一种高活性形式,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和生物毒性,可以氧化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RNA和DNA等多种生物目标。目前,光照光敏剂是制备单线态氧的常用方法,且该法产生的单线态氧在体外具有溶栓作用—能够在蛋氨酸位点将纤维蛋白原氧化,从而阻止聚合纤维的形成,具有一定抗凝(溶栓)作用。虽然此策略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是光源有限的穿透能力,部分组织中的分子氧含量较低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于光敏剂生产单线态氧的策略的应用。此外,理想的光敏剂需要具有较高的单线态氧产率,两亲性,低毒等特点,理想光敏剂的开发依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通过[4+2]环加成反应,单线态氧可以和萘,蒽以及吡啶酮等化合物反应生成内过氧化物(Endoperoxide)储存单线态氧,而且在一定的温度下,内过氧化物又可以转化为原始结构,同时释放单线态氧。因此,本论文选用萘作为单线态氧载体,用PAMAM dendrimer或聚乙二醇(PEG,polyethyleneglycol)对其进行修饰以增强水溶性(提高其进入血液循环的能力),设计了两类新型内过氧化物,希望为血栓疾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随后我们进行了相关制备与分析,并将制备出的PEG-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进行了抗凝血(溶栓)测试实验,发现该内过氧化物具有抗凝(溶栓)的潜能。
张洁[4](2021)在《解毒活血方通过调控CD40L/NF—κB信号通路对ApoE—/—小鼠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解毒活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易损斑块有效,可抑制炎症反应。本研究团队前期实验研究表明解毒活血方可以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干预炎症反应,进而抑制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内膜增生和再狭窄。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采用解毒活血方干预易损斑块及其作为病理基础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切合病机关键。本课题拟从抑制易损斑块炎症反应入手,以CD40L/NF-κB信号通路为切入点,观察解毒活血方对ApoE—/—小鼠易损斑块炎症反应的影响,证实解毒活血方通过抑制CD40L/NF-κB信号通路影响炎症反应的有效性,为探讨ACS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向。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ApoE—/—小鼠40只,其中6只用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实验对照组,造模后灌服生理盐水0.2ml/d;饲养过程中因小鼠撕咬剧烈导致死亡4只,其余30只用高脂饲料喂养5周后,随机分为五组:A.模型组,造模后不给药,灌服生理盐水0.2ml/d;B.阳性对照组,灌服阿托伐他汀3.0mg/kg.d;C.中药低剂量组,灌服中药汤剂5.35g/kg.d;D.中药中剂量组,灌服中药汤剂10.7g/kg.d;E.中药高剂量组,灌服中药汤剂21.4g/kg.d。另外再选取同性别同周龄的C57BL/6J小鼠(同遗传背景)8只,用普通饲料喂养,设置为空白组,造模后灌服生理盐水0.2ml/d。以上7组小鼠在实验期间自由饮水(酸化水:p H2.8~3.0),连续灌胃5周,实验期间每隔两周称重一次,给药期间按小鼠体重变化调整用药剂量。给药结束后采用静脉丛取血法采集血液标本,分别测血清血脂、炎症指标IL-1β、ICAM-1水平;显微镜下解剖分离出心脏及主动脉组织,主动脉组织用油红染色后,运用Image J图像分析系统计算血管内斑块面积与全长主动脉面积的占比;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主动脉根部中CD40L、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各组小鼠体重变化:C57BL/6J组和对照组小鼠精神状态较好,皮毛光亮茂盛;与之对比,模型组小鼠精神较差,少动,且体型肥胖;各中药组及阳性对照组活跃度一般,皮毛略稀疏。实验末期各组小鼠体重与初始体重相比较,模型组体重增长明显(P<0.05)。2.各组小鼠血脂变化:对照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C57BL/6J组血脂水平(P<0.05),低于模型组血脂水平(P<0.05)。低、中、高剂量中药组与模型组进行比较:中、高剂量组的TC值下降明显(P<0.05),低剂量组下降无显着差异(P>0.05);高剂量组的TG值下降明显(P<0.05),低、中剂量组下降无显着差异(P>0.05);各中药组HDL值显着上升(P<0.05);各中药组LDL值显着下降(P<0.05)。3.各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较:C57BL/6J组ICAM-1表达显着下降(P<0.05),但模型组ICAM-1显着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中、高剂量组的ICAM-1水平显着下降(P<0.05),但低剂量组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较:C57BL/6J组IL-1β水平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IL-1β水平显着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组的IL-1β水平显着降低(P<0.05)。4.油红O染色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C57BL/6J组斑块面积占比减小(P<0.05),模型组斑块面积占比增大(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中药组斑块面积占比减小(P<0.05)。5.免疫组化测主动脉根部CD40L、NF-κB蛋白阳性表达结果:(1)CD40L蛋白阳性表达面积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较:C57BL/6J组蛋白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模型组蛋白表达显着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低剂量组蛋白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中、高剂量组蛋白表达下降明显(P<0.05)。(2)NF-κB蛋白阳性表达面积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较:C57BL/6J组蛋白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模型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低、中、高剂量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1.解毒活血方能有效降低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TG、TC、LDL水平,提高HDL水平,并且能减轻小鼠体重,以中药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2.解毒活血方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清炎症因子ICAM-1、IL-1β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减轻斑块内炎症反应,减缓AS斑块形成的进程。3.解毒活血方可有效抑制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斑块形成,缩小斑块面积。4.解毒活血方能降低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斑块内CD40L、NF-κB蛋白表达含量,阻断CD40L/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与传导,减少下游炎症因子的释放,对AS易损斑块具有稳定作用。
凤梓涵[5](2021)在《创伤弧菌溶细胞素激活血小板并参与引起脓毒症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ulnificus)是一种适度嗜盐性的革兰氏阴性海洋弧菌。创伤弧菌可以感染鱼类和人类致病,人主要通过食入未煮熟的带菌海产品或伤口接触海水感染。食入性感染的患者早期会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发展为脓毒症的患者病死率超过50%。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具有肝病、糖尿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易感创伤弧菌,而感染后发生脓毒症患者中肝病患者占首位,其中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所占比例较高。但也有部分创伤弧菌感染患者没有基础性疾病,2006年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首次报道了健康人感染创伤弧菌的病例,将创伤弧菌列入最危险的细菌之列。我国海域辽阔,创伤弧菌分布广泛,海军战士长时间接触海水和海洋生物,因此需要警惕创伤弧菌的感染。创伤弧菌引起的原发性脓毒症通常伴随有血小板减少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小板除了参与机体凝血过程外,其在机体炎症反应、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活化的血小板能分泌P-选择素(CD62P)、释放微囊泡或产生CD40配体(CD40L)等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还能通过P-选择素与中性粒细胞形成复合体(platelet-neutrophil complex,PNC),在炎症早期参与白细胞的趋化。CD62P和CD40L参与了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激活,可以促进免疫细胞分泌IL-1β、IL-6、TNF-α等促炎因子,引起“细胞因子风暴”,在脓毒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除细胞因子外,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也可作为脓毒症的辅助诊断及预后指标。多项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血液链球菌和幽门螺杆菌可直接或间接激活人血小板,并参与引起脓毒症;但在创伤弧菌、副溶血弧菌和霍乱弧菌等常见致病弧菌中还未见报道。目前现有报道的毒力因子和致病假说还难以解释创伤弧菌急性感染引起脓毒症的机制。因此,本课题主要关注以下科学问题:创伤弧菌感染后能否激活血小板?如何激活血小板?血小板活化和创伤弧菌在健康人以及ALD患者中引发的脓毒症是否存在联系?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创伤弧菌-血小板相互作用”为起点来探索创伤弧菌激活血小板并参与引起脓毒症的致病机制,为我国海军后勤卫生防控建立高效率的针对海洋致病弧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为创伤弧菌脓毒症救治药物的研发提供线索。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创伤弧菌小鼠感染模型的转录组与血小板活化分析(1)创伤弧菌小鼠感染模型的转录组分析:(1)通过慢性酒精喂养加急性酒精灌胃再慢性酒精喂养,我们构建了C57BL/6N小鼠的ALD模型。(2)通过ALD和健康对照小鼠灌胃创伤弧菌脓毒症病人分离株YJ016(或LBS),我们模拟了创伤弧菌食入性感染。在灌胃12 h后收集小肠、全血样本,进行RNA-seq分析。结果显示:同LBS灌胃相比,ALD和对照小鼠在YJ016灌胃后,小肠组织中小板活化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对应的GO、KEGG、Reactome富集分析结果分别为:血液微粒、血小板α颗粒(仅存在于ALD小鼠);补体与凝血级联反应;血小板脱颗粒、对血小板胞浆Ca2+升高的反应。(2)创伤弧菌小鼠感染模型的血小板活化分析:(1)通过小肠组织CD62P的免疫组化,我们发现在YJ016灌胃后,ALD和对照小鼠小肠组织中CD62P均升高;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血浆可溶性CD62P(s CD62P)、可溶性CD40L(s CD40L),我们发现ALD和对照小鼠血浆血小板活化水平在YJ016灌胃后升高,且ALD组高于对照组。(2)通过ELISA检测血浆PCT,我们发现ALD和对照小鼠血浆中PCT在YJ016灌胃后升高,且ALD组高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浆中s CD62P、s CD40L等血小板活化指标与PCT呈正相关。2.创伤弧菌激活人血小板的分子机制(1)创伤弧菌中血小板活化刺激元的鉴定:(1)为了确定创伤弧菌的哪些组分激活了血小板,我们分别将YJ016的菌体或对数期培养物上清与人血小板孵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发现YJ016培养物上清可激活血小板释放CD62P,而用胆固醇和抗VVH抗体孵育后的上清则不能激活血小板。因此推测创伤弧菌可能通过分泌毒素-胆固醇依赖型成孔毒素VVH来激活人血小板。(2)因此,通过基于p DS132自杀载体的无痕基因敲除技术,我们构建了vvhA基因敲除株YJ016-ΔvvhA,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与PNC的形成、纳米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源性微囊泡的释放等血小板活化现象。结果显示:vvhA基因敲除后的YJ016培养物上清不能激活血小板,VVH是YJ016分泌上清中唯一能激活血小板的细菌刺激元。(3)通过硫酸铵沉淀、阴离子层析、疏水层析、超滤等方法,我们从YJ016培养物的上清中纯化得到了天然的VVH,发现VVH同培养上清一样能激活血小板CD62P及微囊泡的释放,并诱导PNC的形成,再次明确了VVH对血小板的激活作用。(2)VVH激活血小板的分子机制探索:通过检测血小板重要信号通路分子的抑制剂对VVH诱导CD62P表达的影响以及参与血小板脱颗粒的重要细胞骨架分子-肌球蛋白轻链(MLC)的磷酸化,我们探索了VVH激活人血小板的分子机制。(1)通过PLC特异性抑制剂U73122、MLCK特异性抑制剂ML-7、ROCK特异性抑制剂Y27632等与血小板孵育,发现U73122、ML-7可阻断VVH激活血小板,即VVH通过PLC-IP3/DAG-MLCK(而非Rho-ROCK-MLC或外Ca2+内流)通路激活血小板。(2)通过EGTA螯合血浆中的Ca2+及调节缓冲液中Ca2+两种方式,我们发现细胞外的Ca2+是VVH诱导血小板活化的必要条件。结合(1)(2)结果与VVH的成孔特性,我们推测VVH可能在细胞膜表面成孔引起Ca2+内流,进而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等激活PLC-IP3/DAG-MLCK通路,导致血小板的活化。3.VVH在体内感染中的作用研究(1)VVH在脓毒症中的作用:(1)LBS、YJ016-ΔvvhA和YJ016灌胃ALD和对照小鼠12、72 h后,我们通过Luminex技术检测血浆中的IL-1β、IL-6、TNF-α、IFN-γ等17种细胞因子,结果显示:YJ016和YJ016-ΔvvhA在感染早期(12 h)诱导的促炎因子具有差异。(2)感染早期(12 h)小鼠的血液细菌载量和血浆PCT检测结果显示:YJ016和YJ016-ΔvvhA在感染早期(12 h)血液细菌载量未见明显差异;而在ALD小鼠感染YJ016后,血浆PCT含量显着高于YJ016-ΔvvhA。此外,ALD小鼠感染YJ016后的细菌载量和PCT均高于对照组小鼠。(2)VVH在血小板活化中的作用:与YJ016-ΔvvhA基因敲除株感染组相比,YJ016灌胃感染组显示:(1)ALD和对照小鼠小肠组织中的CD62P均升高(免疫组化);ALD和对照小鼠血浆中s CD62P、s CD40L水平也更高。(2)通过血细胞分析仪对小鼠血小板计数,小鼠血小板数量在LBS、YJ016-ΔvvhA和YJ016各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3)创伤弧菌感染血小板活化与脓毒症的相关性分析:以s CD62P、s CD40L作为评价血小板活化水平的指标,以3个主要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和PCT作为反映脓毒症严重程度的指标。相关分析表明,s CD62P、s CD40L与IL-1β、TNF-α、IL-6、PCT呈正相关。综上,本研究发现VVH作为创伤弧菌重要的血小板活化刺激元,可通过PLC-IP3/DAG-MLCK通路激活人血小板,并在创伤弧菌感染早期参与了血小板的激活和脓毒症的发生,且血小板活化水平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首次通过ALD和健康小鼠两种模型揭示了创伤弧菌-血小板相互作用参与引起脓毒症的机制,为创伤弧菌的易感人群-肝病患者的重症治疗提供线索,为以血小板重要信号分子为靶点的脓毒症救治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罗璇[6](2021)在《一、糖代谢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B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外周血单核细胞DNA甲基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糖代谢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B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syndrome,pSS)以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和外分泌腺受累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唾液腺及泪腺组织受累引起的口干、眼干、猖獗性龋齿和腮腺炎等。长期以来,临床及机制研究表明B细胞的异常,可导致pSS出现自我反应性自身抗体的出现,并贯穿疾病始终,因此,B细胞被认为是pSS发病的关键细胞。细胞代谢是细胞存活周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生化过程,它提供了非常基本的能量和物质。近年研究认为,免疫细胞的代谢异常可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B细胞在pSS发病、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目前pSS外周血B细胞的代谢情况尚无报道。因此,本研究重点关注pSS患者B细胞糖代谢是否存在异常,抑制B细胞糖酵解和氧化呼吸通路是否会影响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类别转化及B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共入组pSS患者35例,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43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利用磁珠分选法分选出外周血B细胞,应用Seahorse XF24的糖酵解压力测试模块和线粒体压力测试模块,检测B细胞的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糖酵解抑制剂和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对B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应用qPCR技术检测抑制代谢通路后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时基因变化。并对既往B细胞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再分析。结果1.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白介素(Interleukin-4,IL-4)+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的寡脱氧核苷酸(ODN)刺激方案下,pSS外周血B细胞较健康对照拥有更高的最大糖酵解能力和最大呼吸能力;2.sCD40L+IL-4+CpG 方案培养(加/不加 2-脱氧-D-葡萄糖(2-Deoxy-D-arabino-hexose,2-DG)(2mM)处理),B细胞活化相关因子CD80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显着降低(2485.57±626.11 vs.3001.00±798.53,P=0.03),B 细胞活化相关因子 CD86MFI 显着降低(4653.43±1305.40 vs.7103.00±2259.41,P<0.001);sCD40L+IL-4+Anti-IgM 方案培养(加/不加 2-DG(2mM)处理),B 细胞活化相关因子 CD80MFI 显着降低(1586.14±249.89 vs.1845.43±259.24,P=0.002),B细胞活化相关因子 CD86MFI 显着降低(3960.71±1221.45 vs.6736.57±2680.82,P<0.001);3.采用sCD40L+IL-4+CpG培养方案对外周血B细胞进行培养,随着2-DG浓度的增加,无论是在SS组还是HC组,外周血B细胞的增殖均可被2-DG显着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DG=1mM,P=0.014;2-DG=2 mM,P=0.017);4.采用 sCD40L+IL-4+CpG 方案培养,结果表明 CD19+IgD+CD38+/-Naive B细胞在2-DG(2mM)的干预下比例出现升高(80.58%±6.28%vs.72.82%±9.19%P=0.029),CD 19+IgD-CD38-memory B 细胞比例下降(2.12%±1.21%vs.4.51%±0.35%,P=0.013),CD19+IgD-CD38hi 浆母细胞比例下降(0.6%±0.18%vs.1.19%±0.16%,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CD40L+IL-4+Anti-IgM方案培养,结果表明CD19+IgD+CD38+/-Naive B细胞在2-DG(2mM)的干预下比例出现升高(83.30%±5.38%vs.79.35%±5.77%P=0.019),CD19+IgD-CD38-memory B 细胞比例下降(3.50%±0.57%vs.4.52%±0.69%,P=0.026),CD19+IgD-CD38hi 浆母细胞比例下降(0.28%±0.06%vs.0.52%±0.11%,P=0.049);5.采用sCD40L+IL-4+CpG方案培养,使用2-DG(2mM)或二甲双胍(10mM)处理后,PAX5mRNA 表达显着下降(2-DG:0.12±0.02 vs.0.37±0.17,P=0.02;Met:0.08±0.06 vs.0.37±0.17,P=0.03),而对IRF4及XBP1 的影响不显着。采用 sCD40L+IL-4+CpG 方案培养,当 2-DG=2mM 时,PAX5 mRNA 的表达量(0.079±0.017 vs.0.147±0.019,P<0.001)及 IRF4 mRNA 的表达量(0.093±0.005 vs 0.20±0.036,P=0.044)显着下降;使用二甲双胍干预时,PAX mRNA(Met=5mM:0.106±0.036 vs.0.147±0.020,P=0.002;Met=10mM:0.047±0.029vs.0.147±0.020,P=0.004)表达量及 XBP1 mRNA表达(0.085±0.040 vs.0.543±0.207,P=0.012)显着减少;6.sCD40L+IL-4+CpG 培养方案下,2-DG(2-DG=2mM:43.23±10.59(ng/mL)vs64.78±13.32(ng/mL),P=0.003;2-DG=1mM:51.11±6.48(ng/mL)vs.64.78±13.32(ng/mL),P=0.028)和二甲双胍(Met=10mM:50.60±29.68(ng/mL)vs.77.46±28.64(ng/mL),P<0.001;Met=5mM:61.46±35.58(ng/mL)vs.77.46±28.64(ng/mL),P=0.016)均可明显抑制B细胞分泌IgG的能力;pSS外周血B细胞分泌的IgM可受到 2-DG(2-DG=2mM:5.14±2.05(ng/mL)vs.12.70±4.74(ng/mL),P<0.001;2-DG=1mM:7.53±4.54(ng/mL)vs.12.70±4.74(ng/mL),P=0.013)和二甲双胍(Met=10mM:10.25±2.51(ng/mL)vs.16.722±4.10(ng/mL),P=0.02)的抑制;pSS外周血B细胞分泌的IgA可受到2-DG抑制(2-DG=2mM:5.77±1.89 vs.9.16±3.37,P=0.031;2-DG=1mM:7.21±2.14vs.9.16±3.37,P=0.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挖掘既往pSS外周血B细胞高通量测序数据,其中部分差异基因可富集于代谢相关通路,包括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结论pSS外周血B细胞拥有更高的糖酵解能力和呼吸能力,使用代谢通路抑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B细胞功能,包括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及抗体分泌。代谢可能参与pSS外周血B细胞功能的维持。第二部分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外周血单核细胞DNA甲基化分析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机制研究的深入,固有免疫系统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syndrome,pSS)中的作用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出固有免疫在pSS早期阶段和维持促炎的重要性。单核/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认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紊乱会造成自身免疫的发生,单核/巨噬细胞反映了pSS患者的炎症状态,可能与pSS的发病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贡献。既往研究表明,T细胞、B细胞DNA甲基化模式的改变是pSS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对来自pSS和对照受试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Monocyte)进行DNA甲基化研究,从多个角度分析pSS外周血单核细胞DNA甲基化的特征。材料和方法本实验入组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的pSS患者1 1例,并收集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5例。应用磁珠分选法对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进行阳选,应用Illumina850K甲基化芯片对单核细胞存在的DNA甲基化位点进行检测。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pSS和健康对照者之间的差异DNA甲基化位点(DMPs),利用GO注释和KEGG pathway对DMPs所注释的基因进行富集,分析DMPs注释基因可能存在的生物学功能。结果1.通过对11例pSS患者和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DNA甲基化芯片检测,通过比对,共筛选到2819个DMPs(1977个低甲基化位点和842个高甲基化位点);2.在2819个DMPs中筛选到25个满足|Δβ|>0.6且P<0.05的DMPs,注释到17个基因上,其中IFI44L、MX1、PARP9、EPSTI1、IFITM1与IFN信号通路相关,分析pSS和HC中这些基因的变化模式,我们发现这些DMP在pSS中均为低甲基化表现;3.pS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共检测到1193个DMR,存在于1053个基因上,最显着的DMR位于6号染色体(adjustP=2.98E-37),与TNXB对应。TNXB位于6号染色体,属于腱生蛋白家族,与细胞黏附相关;4.GO分析注释发现DMPs注释基因涉及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细胞黏附、抗原提呈、I型干扰素通路;进行KEGG pathway分析发现DMPs注释基因富集在钙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抗原提呈、细胞黏附及病毒感染等通路。5.将外周血单核细胞的DMPs与来自公开数据库唾液腺上皮细胞(SEGC)、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DNA甲基化数据进行比较,单核细胞与唾液腺上皮细胞有21个相同DMPs,与T淋巴细胞之间有11个共同DMPs,与B细胞之间有85个相同DMPs。共同低甲基化DMPs所注释的基因多与IFN信号通路相关;6.分析抗SSA抗体+并且抗SSB抗体+的pSS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的差异,对DMPs注释的差异基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富集于细胞黏附、抗原提呈以及病毒感染等相关通路,而抗SSA抗体+并且抗SSB抗体-的pSS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DMPs明显少于抗SSA抗体+并且抗SSB抗体+的pSS患者;7.分析高IgGpSS患者(IgG≥18g/L)与非高IgGpSS患者(IgG<18g/L)外周血单核细胞的DNA甲基化模式,共筛选到89个DMPs,包括21个高甲基化的DMPs,注释68个低甲基化的DMPs,KEGG Pathway分析,发现差异DMPs注释到的基因主要富集到Notch信号通路、丙酮酸代谢及氨基酸代谢相关通路。结论pSS单核细胞中存在异常的DNA甲基化,强调了固有免疫及表观遗传DNA甲基化的异常在pSS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并表明IFN相关基因以及单核细胞黏附、Notch信号通路、抗病毒和抗原加工/呈递相关的基因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存在异常DNA甲基化状态。
陈萍[7](2021)在《Th1/Th2/Th17细胞因子表达和尿液CD80排泄在成人微小病变肾病中的价值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Th1/Th2/Th17细胞因子表达在成人微小病变肾病患者中的意义[目的]微小病变肾病(MCD)是一种与T细胞相关的免疫性疾病。T细胞功能失调可释放出循环因子,进而导致足细胞损伤及MCD的发生。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找到具体的循环因子。我们通过观察成人MCD患者淋巴亚群的表达,检测MCD患者Th1/Th2/Th17细胞因子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成人MCD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4.1岁,年龄范围:18-56岁。其中包括成人MCD复发患者10例,成人MCD缓解患者9例,健康对照者9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包括 CD3+T 细胞,CD3+CD4+T 细胞,CD3+CD8+T 细胞,CD3-CD19+B细胞和CD3-CD16/CD56+NK细胞。用细胞因子芯片检测MCD复发组(n=6)、MCD缓解组(n=3)及健康对照组(n=3)血清中Th1/Th2/Th17的34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CD3+T细胞在MCD复发组、MCD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 75.74±2.36%,72.59±2.15%和 70.98±2.85%,P=0.445)。CD3+CD4+T细胞在MCD复发组、MCD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 3 5.07±2.02%,37.45±1.94%和 35.23±2.4%,P=0.802)。MCD 复发组 CD3+CD8+T细胞比MCD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高(42.7±2.29%vs 27.42±1.51%,P=0.008和42.7±2.29%vs 27.97±2.34%,P<0.001)。MCD 复发组 CD4+/CD8+比 MCD 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低(0.84±0.09 vs 1.45±0.14,P=0.014 和 0.84±0.09 vs 1.4±0.12,P=0.005)。CD3-CD16/CD56+NK细胞在MCD复发组、MCD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1.44±1.54%,14.44±1.4%和11.52±1.7%,P=0.199)。CD3-CD19+B细胞在MCD复发组、MCD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85±1.14%,15.10±2.56%和12.05±1.12%,P=0.445)。蛋白质芯片技术研究发现34种Th1/Th2/Th17细胞因子中,GM-CSF和TRNACE在MCD复发组比MCD缓解组升高大于1.5倍。MCD复发组GM-CSF、il-10、il-22 和 TNF beta 比健康对照组高。[结论]Th1/Th2/Th17细胞功能失调导致淋巴细胞因子GM-CSF和TRNACE在MCD复发患者升高,可能在成人MCD患者疾病复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部分:CD80表达在成人微小病变肾病患者中的价值[目的]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膜的重要成分,它参与构成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微小病变肾病(MCD)被认为是一种足细胞病,而CD80在足细胞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CD80在成人MCD中作用机制不明。本研究通过检测CD80在成人MCD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成人MCD发病机制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8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4.1岁,年龄范围:18-56岁。包括成人MCD复发患者10例,成人MCD缓解患者9例,健康对照组9例。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尿液中的CD80和CLTA-4浓度。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对MCD复发患者肾组织CD80和WT-1、synaptopodin进行双套染色。[结果]MCD复发组尿液CD80比MCD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598.4±115.8 vs 81.78±7.04 ng/g creatinine;P<0.001 和 598.4±115.8 vs 67.44±8.94 ng/g creatinine;P<0.001);MCD缓解组尿液CD80与健康对照组尿液CD80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81.78±7.04 vs 67.44±8.94 ng/g creatinine;P=0.269);血清CD80表达在MCD复发组,MCD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 379.9±32.3,287.6±19.48,342.4±28.43,pg/ml,P=0.081)。MCD 复发组尿液CD80与尿蛋白无相关性(r=-0.32,P=0.366)。尿液中CTLA-4的表达在MCD复发组、MCD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73.7±8.73,155.0±8.54 和 160.0±10.85,ng/g creatinine;P=0.098)。血清中 CTLA-4 的表达在MCD复发组、MCD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49±9.9,143±11.7,和 148±12.3 pg/ml;P=0.949)。与 MCD 缓解组相比较,MCD 复发组尿CD80/CTLA-4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8±0.71 vs 0.53±0.03,p=0.004);血清CD80/CTLA-4在MCD复发组、MCD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61±0.24,2.10±0.16和2.52±0.25,P=0.278)。通过对MCD复发患者肾组织切片的免疫荧光套染,我们发现CD80与足细胞特异性的标志物WT-1、synaptopodin有共同染色的地方。[结论]成人MCD复发患者尿液中CD80表达升高,且CD80表达在肾小球足细胞上,这表明尿液中CD80来源于足细胞,提示其可能与MCD的疾病复发、诊断及预后有关。
罗娜,李亚妤[8](2021)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及其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免疫耐受性丧失和免疫细胞过度活跃,共同导致多器官多系统中自身抗体的产生和抗体引起的组织损伤,其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与T细胞活化、B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异常密不可分[1-2]。T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不同信号,其中共刺激信号是T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二信号[3]。CD28/B7家族是最基础的共刺激信号。
刘晓强[9](2021)在《SCD40L在血清和血浆中的浓度差对于冠脉狭窄预测价值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sCD40L(也称sCD40154)是一种炎症细胞因子,它大约95%来源于活化的血小板,以及少部分来自T淋巴细胞等。同时已有多项国内及国际研究证实,sCD40L(sCD154)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项研究旨在探讨炎症细胞因子sCD40L(sCD154)是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严重程度有关。方法:收集2020-1-1至2020-8-31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因胸痛或心电图有明显缺血改变而接受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194例,在行桡动脉穿刺后,从动脉抽取血液样本10 ml,然后分成两份分别置入含EDTA和空白的试管中,静置三十分钟后分离离心,分别留取血浆和血清样本。根据患者术后CAG(Coronary Arteriongraphy,冠状动脉造影术)评分将患者分为四组,第一组患者的Gensini得分为0分,设为对照组;第二组患者的Gensini得分为1~24分,第三组患者的Gensini得分为25~53分和第四组患者的Gensini得分≥54分,以上三组设为实验组。然后由护理工作者记录上述住院治疗的患者基本临床信息,并在入院时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得患者临床基本的实验室数据。将所有实验者的血浆和血清样本置入EP管中,放入-80℃冰箱保存,采用国际认可的标准化诊断方法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亦称为酶标抗体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sCD40L(sCD154)的浓度。收集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等),收集实验室指标(血生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NT-pro BNP(Amino-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N端前体脑钠肽)、心肌酶谱、c Tn I(Cardiac Troponin I,肌钙蛋白I)等)。比较三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sCD40L在血清与血浆之间的差值的差异。比较第一组和第二、三、四组或四组中的基线资料差异,然后根据差异的结果,进一步探讨sCD40L及联合其他差异性结果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作用。结果:1.血清和血浆中的sCD40L差值大小在Gensini=0、1≤Gensini≤24、25≤Gensini≤53、以及Gensini≥54四组患者的比较中,四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LSD(Least Significance Difference,最小显着性法)法进行组与组之间两两比较,表明四组统计数据中两两组别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第三组和第四组对比中,sCD40L虽然呈增加趋势,但经过统计方法检验,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总体来说,血清和血浆之间的sCD40L浓度差值在四组中依次增加(P<0.05)。2.四组实验人群之间的性别、sCD40L(血清-血浆)、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白细胞计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运用符合比例优势假设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吸烟史、sCD40L(血清-血浆)、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白细胞计数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具体来说,女性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上的OR值是男性的5.409倍,无吸烟史的患者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上的OR值是有吸烟史的1.587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对严重的一组平均血小板体积的OR值是相对较轻组的0.008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对严重的一组大血小板比率的OR值是相对较轻组的1.998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对严重的一组血小板计数的OR值是相对较轻组的1.079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对严重的一组白细胞计数的OR值是相对较轻组的1.800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对严重的一组sCD40L(血清-血浆)的OR值是相对较轻组的1.007倍。结论:1.根据患者Gensini评分根据分值分成上述四组后,发现患者sCD40L在血清与血浆之间的水平差异大小与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相对于男性,sCD40L血清和血浆之间的浓度差对女性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更有预测价值。
王莹[10](2020)在《枸杞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基于对肠道菌群调节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枸杞的水溶性多糖是枸杞发挥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作用,但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尚在探索研究中。近些年来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为多糖等低生物利用度产品的作用机制探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枸杞多糖(The polysaccharides of Lycium barbarumL.,LBP)对肠道菌群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其与免疫功能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和RAW 264.7细胞为模型,考察了 LBP体内外免疫功能以及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且结合LBP肠跨膜转运情况,以期深入探讨LBP的免疫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途径。多糖的结构与活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立能反映其结构、纯度特性的多糖质控方法对于多糖产品的有效性、稳定性、均一性和安全性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多糖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质控方法研究进展缓慢。本研究拟采用多种分析技术联用方式对LBP初级结构进行测定,通过构效关系分析得到影响LBP免疫活性发挥的主要结构特征,形成能反映LBP关键结构特征的质控方法,以控制和指导LBP的制备;同时结合体外免疫和抗氧化活性测定对不同产地枸杞中LBP进行比较,为我国枸杞资源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枸杞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UV法测定总糖含量;咔唑硫酸-UV法测定酸性糖含量;建立PMP衍生化-HPLC-PDA法测定LBP中单糖组成及摩尔百分比;采用GPC-RI-MALLS联用法测定LBP的相对分子量(Mw)、分散系数(PDI)以及空间构象(α);采用甲基化-GC/MS法对LBP糖的连接位置进行测定。2、在LBP分离纯化过程中,分别对乙醇沉淀法、膜分离法、色谱柱分离法进行考察,以获得高纯度的均一的LBP成分。3、以人工胃液和肠液模拟体外消化状态,考察LBP在消化液中的稳定性。采用FITC对LBP进行荧光标记,再采用Caco-2细胞模型对FITC-LBP的跨膜吸收进行研究,获得表观渗透系数Papp。4、以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为模型,考察LBP对细胞增殖活性、吞噬能力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影响;同时采用Western-blot法初步分析LBP对信号通路的影响。5、采用CTX致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考察LBP对小鼠免疫器官、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脾脏中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及血清中IgG、IgM水平的影响。6、采用16S rDNAV3+V4高变区测定技术,对不同实验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统计;同时采用Pearson统计法分析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采用HE染色法对小鼠肠粘膜形态进行观察。7、对不同产地(宁夏、新疆、青海)枸杞中的LBP进行提取和纯化,采用已建立的方法对其产率和初级结构进行测定,并对LBP单糖组成及糖连接方式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对不同产地LBP体外免疫活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LBP初级结构测定本实验所得LBP是总糖含量为66.9%的酸性杂多糖;由9种单糖组成,分别为: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LBP分子量测定呈现出2个分离不完全的色谱峰,峰1的Mw为 1.37×106Da(PDI为 1.58);峰 2 的 Mw 为 8.83 × 104Da(PDDI为 1.48);α(Rg-M曲线的斜率值)为0.237,初步推断LBP在0.1%NaCl溶液中呈现紧缩的球型;LBP中主要有14种糖的连接方式,以(1→4)GalA连接为主。本实验采用的定量测定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经方法学验证符合实验要求。2、LBP的分离纯化 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和HW-65层析柱相结合的方法对LBP进行分离,获得两个高纯度均一成分:LBP1和LBP2,其Mw分别为1207400 Da和 125000 Da。3、LBP在体外消化液中的稳定性及肠跨膜转运能力 通过Mw测定表明LBP1和LBP2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均未发生降解;在肠跨膜转运实验中培养的Caco-2单细胞模型经验证紧密性和完整性良好,可模拟小肠上皮细胞;采用经验证标记成功的FITC-LBP1和FITC-LBP2进行Caco-2细胞跨膜转运实验,其累积转运率分别为0.99%和1.15%,Papp<1.0 × 10-6cm·s-1,说明两个LBP组分在小肠中均不易被吸收。4、LBP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及其机制研究 LBP1和LBP2均能显着促进RAW 264.7细胞增殖,增强其吞噬能力;提高细胞中IL-6、TNF-α、IL-1β和iNOS的mRNA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同时诱导巨噬细胞p-JNK MAPKs信号通路的激活,且其激活程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在对RAW 264.7的调节作用上,LBP1效果优于LBP2(P<0.05)。5、LBP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比于模型组,LBP1和LBP2均显着提高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促进脾脏中T、B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血清中IgG、IgM的含量;同时调节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比例,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在体内免疫调节功能上,LBP1效果优于LBP2(P<0.05)。6、LBP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及肠粘膜的影响 高剂量LBP1和LBP2给药组可逆转由CTX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使OTU多样性及菌群结构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比较不同实验组菌群结构发现:LBP可显着提高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普雷沃氏菌科和理研菌科的相对丰度;降低某些菌群,如大肠杆菌,Parabacteroides和Ruminococcus的相对丰度。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在科水平上,乳杆菌、拟杆菌、普雷沃氏菌和双歧杆菌与免疫调节呈显着正相关,而大肠杆菌、瘤胃菌科与毛螺旋菌科与免疫调节呈显着负相关。同时发现低剂量LBP组对肠道菌群无明显调节作用。此外,经LBP干预后可一定程度修复由CTX引起的小鼠肠道粘膜损伤。7、基于LBP测定的不同产地枸杞质量评价 不同产地LBP结构和体外活性具有高度相似性,且单糖组成和糖的连接位置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但不同产地枸杞中LBP的产率相差较大,在1.6%~4.4%之间,青海枸杞LBP的平均产率显着低于新疆和宁夏枸杞子(P<0.05)。研究结论1、基于不同产地LBP结构共性特征及构效关系分析,初步形成了 LBP质控方法。包括对LBP中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和葡萄糖四种主要单糖进行含量测定,对LBP的Mw及PDI的范围进行检查,同时以LBP单糖组成对照指纹图谱对待测LBP进行相似度分析,相似度应不得低于0.90。此法极大提高LBP检测的专属性,可有效的反映LBP关键结构属性,且检测指标与其活性密切相关,可将LBP及其相关产品与其他中药多糖进行有效区分。2、不同产地枸杞中LBP结构及体外活性具有高度一致性,但LBP产率存在较大差异。推测对于多糖成分,种属对其结构和生物活性有关键影响,而地域对多糖产率有较大影响。宁夏一直被认为是枸杞的道地产区,本研究从多糖的角度部分阐明了宁夏产区枸杞的质量优势。3、体内外实验均表明LBP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RAW264.7细胞实验表明LBP可通过激活p-JNK MAPKs细胞通路对巨噬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产生影响;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实验表明LBP可改善CTX导致的小鼠免疫器官萎缩,并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方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发现LBP1的效果优于LBP2,说明Mw是影响LBP免疫活性的关键因素之一。4、高剂量LBP可改善免疫抑制小鼠菌群多样性,提高某些菌群的相对丰度,此类菌群或可直接激活相关免疫通路,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或与SCFA的产生相关,可增强肠道粘液屏障功能。同时发现LBP可降低某些潜在的致病菌,而此类致病菌亦与结肠炎、结肠癌等疾病相关。5、结合LBP在Caco-2跨膜研究中转运率很低的结果,初步推测LBP进入肠道后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是其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低剂量LBP无明显肠菌群调节作用,说明LBP免疫作用途径与其剂量紧密相关。
二、血液透析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40及 CD4+T细胞上CD154水平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液透析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40及 CD4+T细胞上CD154水平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输血不良反应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血小板分泌细胞外囊泡的机制 |
2 细胞外囊泡的分类及其生物活性物质 |
3 输血不良反应 |
3.1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
3.2 炎症反应 |
3.3 凝血 |
(2)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效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sICAS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流行病学 |
2.sICAS的危险因素 |
3.sICAS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
3.1 MCA区域 |
3.2 ACA区域 |
3.3 VA区域 |
3.4 BA区域 |
3.5 PCA区域 |
4.sICAS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4.1 sICAS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4.2 sICAS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sICAS斑块稳定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
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及分类 |
2.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成分 |
2.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类 |
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3.1 内部因素 |
3.2 外部因素 |
4.血清因子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
4.1 炎性因子 |
4.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4.3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 (endothelin-1,ET-1) |
5.西医治疗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现状 |
5.1 他汀类药物 |
5.2 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 |
5.3 抗氧化药物 |
5.4 其他药物 |
6 中医对不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现状 |
6.1 痰湿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
6.2 血瘀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
6.3 痰瘀互结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
6.4 气虚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
7.中医药治疗不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机制研究 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效应机制的研究 |
前言 |
1.临床资料与标准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随机设盲方法 |
2.3 分组及样本数 |
2.4 治疗方案 |
2.5 观察指标及采集时点 |
2.6 疗效判定标准 |
3.统计分析 |
4.技术路线图 |
5.结果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结果 |
5.3 作用机制指标——CD40L、TNF-a、MMP-9、SAA、ET_1、NO |
5.4 TESS量表 |
6.讨论 |
6.1 益气化痰通络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可能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 |
6.2 益气化痰通络方在气虚痰瘀型sICAS斑块稳定性改善方面效果较为明显 |
6.3 关于血清因子选择的探讨 |
6.4 本次临床研究的不足分析 |
参考文献 |
结语 |
本研究主要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
附录2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痰湿 |
附录3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气虚 |
附录4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血瘀 |
附录5 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 |
个人简历 |
(3)水溶性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综述 |
1.1 血栓简介 |
1.1.1 血栓研究的发展 |
1.1.2 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的触发机制 |
1.1.3 血栓的形成 |
1.1.4 抗血栓药物 |
1.1.5 抗血栓药物的局限性 |
1.2 内过氧化物 |
1.2.1 蒽类内过氧化物的热释放 |
1.2.2 蒽内过氧化物的诱导释放 |
1.2.3 2-吡啶酮内过氧化物的热释放 |
1.2.4 萘内过氧化物的热释放 |
1.2.5 水溶性萘类内过氧化物的研究 |
1.3 本论文研究思路 |
2 PAMAM dendrimer-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药品 |
2.2.2 材料和仪器 |
2.2.3 G5 PAMAM dendrimer-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和结果分析 |
2.2.4 m PEG-G4 PAMAM dendrimer-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和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PEG-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凝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药品 |
3.2.2 材料和仪器 |
3.2.3 PEG-naphthalene型内过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聚乙二醇萘内过氧化物和双聚乙二醇萘内过氧化物的~1H NMR |
3.3.2 单聚乙二醇萘内过氧化物和双聚乙二醇萘内过氧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 |
3.3.3 单聚乙二醇萘内过氧化物的核磁分析 |
3.3.4 抗凝血活性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解毒活血方通过调控CD40L/NF—κB信号通路对ApoE—/—小鼠斑块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及中文对照表 |
前言 |
历史回顾 |
1.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 |
1.2 发病机制 |
1.3 治疗 |
2.中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2.1 中医对AS病因的认识 |
2.2 中医对AS病机分析 |
2.3 治法、治则及机理的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饲养环境 |
1.3 实验药物与主要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实验给药 |
2.3 标本采集 |
2.4 血脂检测 |
2.5 油红O染色 |
2.6 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 |
2.7 免疫组化法测定CD40L、NF-κB蛋白表达 |
3.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
4.实验结果 |
4.1 小鼠一般情况及其体重变化 |
4.2 小鼠血清血脂水平比较 |
4.3 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比较 |
4.4 小鼠血清ICAM-1、IL-1β表达水平比较 |
4.5 主动脉根部CD40L、NF-κB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
5.分析与讨论 |
5.1 易损斑块的病机分析 |
5.2 易损斑块与ACS的关联 |
5.3 解毒活血方组方依据及其现代药理学研究 |
5.4 造模动物选择 |
5.5 解毒活血方对ApoE~(—/—)小鼠血脂的影响 |
5.6 解毒活血方对ICAM-1及IL-1β的影响 |
5.7 解毒活血方对CD40L-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作者简介 |
(5)创伤弧菌溶细胞素激活血小板并参与引起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创伤弧菌的基本介绍 |
1.1.2 创伤弧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1.1.3 脓毒症与血小板的联系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创伤弧菌与酒精性肝病 |
1.2.2 血小板活化相关信号通路 |
1.2.3 创伤弧菌与血小板互作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创伤弧菌感染模型的转录组及血小板活化分析 |
2.1 试剂与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3.1 小鼠ALD模型的造模评价 |
2.3.2 小鼠感染模型的转录组分析 |
2.3.3 小鼠感染模型中血小板活化的相关评价 |
2.3.4 小鼠感染模型中血小板活化与PCT相关性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创伤弧菌激活人血小板的分子机制 |
3.1 试剂与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3.1 YJ016 分泌上清可激活人血小板表达CD62P |
3.3.2 VVH是创伤弧菌激活人血小板的主要刺激元 |
3.3.3 VVH的溶血活性和对人血小板的作用 |
3.3.4 VVH可刺激人血小板释放CD62P和微囊泡 |
3.3.5 VVH可诱导人全血中PNC的形成 |
3.3.6 U73122、ML-7 可抑制VVH激活人血小板 |
3.3.7 VVH激活人血小板依赖细胞外Ca~(2+) |
3.3.8 BPTU、OxPAPC、阿司匹林不能抑制VVH激活人血小板 |
3.4 讨论 |
第四章 VVH在体内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
4.1 试剂与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3.1 野生型与vvhA基因敲除株感染12及72 h后的细胞因子 |
4.3.2 野生型与vvhA敲除株感染 12h后的 PCT及血液细菌载量 |
4.3.3 野生型与 vvhA 敲除株感染12h后的血小板活化水平 |
4.3.4 体内感染血小板活化指标与炎症因子及PCT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讨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件 |
主要简历 |
致谢 |
(6)一、糖代谢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B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外周血单核细胞DNA甲基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糖代谢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B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实验材料与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3.1 磁珠分选B细胞纯度检测及B细胞的活化 |
3.2 pSS外周血CD19+B细胞存在代谢异常 |
3.3 抑制代谢糖酵解通路对B细胞活化的影响 |
3.4 抑制氧化磷酸化通路对B细胞活化的影响 |
3.5 抑制糖酵解对B细胞增殖的影响 |
3.6 抑制氧化磷酸化途径对B细胞的增殖的影响 |
3.7 抑制代谢通路对B细胞分化的影响 |
3.8 抑制代谢通路对B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功能的影响 |
3.9 B细胞m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及代谢相关通路富集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外周血单核细胞DNA甲基化分析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实验材料与方法 |
三.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DNA提取后的质量检测 |
3.3 pSS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单核细胞差异甲基化位点 |
3.4 pS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差异甲基化区域 |
3.5 差异甲基化位点和差异甲基化区域注释基因的GO分析 |
3.6 差异甲基化位点和差异甲基化区域注释基因的KEGG分析 |
3.7 单核细胞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唾液腺甲基化差异的比较 |
3.8 单核细胞DNA甲基化与pSS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Th1/Th2/Th17细胞因子表达和尿液CD80排泄在成人微小病变肾病中的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成人微小病变肾病(MCD)发病机制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
1.2 MCD相关定义和流行病学 |
1.3 MCD病理学特点和临床特征 |
1.4 MCD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
1.5 足细胞作为MCD的治疗靶点 |
1.6 MCD治疗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1.7 MCD预后 |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路线 |
第二章 Th1/Th2/Th17细胞因子表达在成人微小病变肾病患者中的意义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讨CD80表达在成人微小病变中的价值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及其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ICOS/ICOSL的生物学特征 |
2 ICOS/ICOSL与SLE的发生发展 |
3 ICOS/ICOSL与SLE的治疗 |
4 ICOS/ICOSL在LN中的作用 |
(9)SCD40L在血清和血浆中的浓度差对于冠脉狭窄预测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1.国内外现状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
3.实验室分析 |
3.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2 标本及基础数据收集 |
3.3 实验方法 |
3.4 操作步骤 |
4.统计分析 |
(三) 结果 |
1.研究人群的一般特征及临床资料 |
2.sCD40L在血清和血浆中的变化 |
3.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sCD40L 在冠心病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枸杞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基于对肠道菌群调节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多糖制备及质量控制体系初探 |
1 中药多糖质量控制标准现状 |
2 中药多糖制备及质量控制标准研究进展及评价 |
3 中药多糖质量控制新技术 |
4 中药多糖质控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 |
5 总结与展望 |
综述二 枸杞多糖结构特征及免疫活性研究进展 |
1 枸杞多糖的结构特征 |
2 枸杞多糖的免疫调节及其作用机制 |
3 总结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枸杞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
第一节 枸杞多糖结构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二节 枸杞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三节 枸杞多糖在胃肠液中的稳定性及肠跨膜研究 |
第二章 枸杞多糖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第三章 枸杞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四章 枸杞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与免疫功能相关性分析 |
第一节 枸杞多糖基于对肠道菌群调节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 |
第二节 枸杞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肠粘膜形态的影响 |
第五章 枸杞多糖质量控制及基于其结构和活性测定的产品质量评价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血液透析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40及 CD4+T细胞上CD154水平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输血不良反应中的作用[J]. 米紫玥,刘忠,田力. 中国输血杂志, 2021
- [2]益气化痰通络方对气虚痰瘀型sICAS效应机制的研究[D]. 孙桂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水溶性内过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凝研究[D]. 刘美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解毒活血方通过调控CD40L/NF—κB信号通路对ApoE—/—小鼠斑块稳定性的影响[D]. 张洁.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创伤弧菌溶细胞素激活血小板并参与引起脓毒症的机制研究[D]. 凤梓涵. 军事科学院, 2021
- [6]一、糖代谢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B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外周血单核细胞DNA甲基化分析[D]. 罗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7]Th1/Th2/Th17细胞因子表达和尿液CD80排泄在成人微小病变肾病中的价值探讨[D]. 陈萍.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8]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及其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J]. 罗娜,李亚妤.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2)
- [9]SCD40L在血清和血浆中的浓度差对于冠脉狭窄预测价值的研究[D]. 刘晓强.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10]枸杞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基于对肠道菌群调节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D]. 王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血小板论文; 脓毒症论文;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论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