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有望获新疗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萍[1](2021)在《基于社区自我管理模式的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循证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祖国传统医学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的认识,全面系统地评价灸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热敏灸社区自我管理模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效果进行非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文献和临床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文献研究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第5版中华医典、电子图书馆、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等,并手动补充检索纸质文献和医脉通网站获取高血压的古今文献,检索时间至2020年12月31日,不限语种。两名研究者根据预设的纳入/排除标准,独立、重复筛选文献和数据提取,差异由第三方讨论和解决。采用RevMan 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使用Cochrane Handbook 5.1.0评价工具对单个RCT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估,通过随机效应模型系统分析单个RCT的效应数据。异质性采用Cochran’s Q检验和I-squared统计量来衡量。基于临床经验进行四项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排除RCT中被认为是高偏倚风险的研究,并调整效应模型后进行敏感性分析,检验meta分析结果稳健性。发表偏倚通过漏斗图和Egger’s检验进行评估。同时开展热敏灸社区自我管理模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多中心、实效性、非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在各社区招募原发性高血压受试者。主要结局指标:血压(相对基线差值)。次要指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Pearsonc2、倾向性评分等多种分析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结果:高血压的症状在古代文献常表现为眩晕、头痛和心悸,病因多为风、痰、虚,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内伤虚损等因素;病机是肾阴不足,肝阳偏亢。系统评价合计纳入27项RCT,188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1)试验组可降低收缩压(MD=-5.55 mm Hg,95%CI-6.53~-4.58)和舒张压(MD=-3.27 mm Hg,95%CI-3.97~-2.56)维持稳定的血压水平。(2)提高血压疗效(OR=2.78,95%CI2.03~3.82)及中医证候疗效(OR=3.42,95%CI2.12~5.51)。(3)降低中医证候积分(MD=-2.78,95%CI-3.59~-1.97)。(4)患者头痛(MD=-0.59,95%CI-0.76~-0.42)和眩晕(MD=-0.79,95%CI-0.98~-0.61)症状有所改善。(5)对失眠(MD=0.05,95%CI-0.21~0.31)和烦躁易怒(MD=-0.04,95%CI-0.19~0.12)作用不明显。(6)对血脂指标的影响甚微。临床研究共纳入767例患者(热敏灸组255例、对照组512例),完成26周随访。(1)倾向性匹配前26周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热敏灸组收缩压(MD=-6.16mm Hg,95%CI-7.45~-4.86)和舒张压(MD=-5.12 mm Hg,95%CI-6.23~-3.98)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生活质量总分(MD-6.61,95%CI-7.97~-5.26)和各维度得分(生理维度MD=-4.08,心理维度MD=-0.74,家庭-社会维度MD=-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匹配后纳入368例患者(每组各184例),与对照组比,热敏灸组显着降低收缩压(MD=-5.11,95%CI-7.04~-3.19)和舒张压(MD=-5.14,95%CI-6.66~-3.62);患者生活质量(MD=-5.74,95%CI-7.53~-3.95)和各维度变化值均有差异,可改善症状。(3)随访期间,热敏灸组2例患者出现水泡,自行处理后水泡消失,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现有大量文献研究,已肯定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灸法能降低血压、提高疗效、缓解高血压部分的症状(头痛、眩晕),对血脂作用缺乏证据。鉴于文献质量,临床还需更高质量证据,用于支持临床决策。临床研究的目的是推动热敏灸在社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更大地范围普及。数据分析结果提示:倾向性匹配前,热敏灸组均可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匹配前,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变化不突出,生活质量改善的尚不明显;但匹配后结果显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热敏灸安全性较好。
谢俊豪[2](2021)在《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治疗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全球性慢性代谢性疾病。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报告显示,到2040年,糖尿病人口预计将从2015年的4.15亿增加到6.42亿。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的病例以每年3%-5%速度稳步增加,全世界患有T1DM的青年人数(<20岁)超过100万人,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预计每年将增加10万人。胰岛素终生替代疗法是目前临床T1DM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其不能遏制胰岛功能进行性衰竭,也无法有效阻止T1DM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近年来,干细胞疗法有望通过胰岛β细胞替代或再生,保护甚至重建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系统,从而改善疾病进程与预后,是T1DM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而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pulps of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的应用逐步显示其潜在优势。SHED较其他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丰富、获取简单、增殖能力强、低免疫原性、低致瘤风险,且不存在伦理问题,有更好的免疫调节作用,较好的生物学稳定性和良性特征,较低的凋亡性和衰老性。已证明SHED可诱导为胰岛β细胞,显示其运用于未来T1DM治疗的巨大潜力。目前,其应用于DM的研究正逐步开展,尚未见其治疗T1DM恢复β细胞功能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报道,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也有待阐明。一、研究目的(一)通过尾静脉和胰背动脉两种途径移植SHED,探究不同移植途径对SHED治疗STZ诱导DM大鼠疗效的影响。(二)皮下注射胰岛素,维持DM大鼠血糖于不同水平,通过尾静脉多次移植SHED,探究不同血糖水平DM大鼠多次输注SHED疗效差异。(三)通过动物和细胞实验,探究SHED治疗DM的可能机制。二、研究方法180-200g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后,予60mg/kg STZ腹腔注射构建糖尿病模型。(一)SHED经不同输注途径治疗DM大鼠随机选取48只STZ诱导DM大鼠,分为DM对照组(DM组,diabetes mellitus group,n=14),尾静脉输注组(CV组,Caudal vein infusion SHED group,n=16),胰背动脉输注组(DPA组,Dorsal pancreatic artery infusion SHED group,n=18)。对照大鼠12只为正常对照组(NC组,Normal control group,n=12)。成模后,CV组和DPA组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治疗,一周左右至目标血糖后开始干细胞治疗,胰岛素降糖治疗持续至治疗结束。每周监测大鼠食量、体重、空腹血糖,每天监测CV组和DPA组大鼠随机血糖,记录胰岛素注射剂量。治疗前及SHED治疗2周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评价糖代谢情况,并留取血清标本检测C肽、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serum protein,GSP)等。干细胞治疗2周后,处死大鼠留取器官进行后续研究。(二)SHED治疗不同血糖水平DM大鼠36只STZ诱导DM大鼠分为DM对照组(diabetes mellitus group,DM组,n=6),胰岛素治疗组(n=12)和干细胞治疗组(n=18),其中胰岛素治疗组又分为中糖组(Middle glycemic group,MG组)和低糖组(Low glycemic group,LG组);干细胞治疗组又分为高糖干细胞组(High glycemic SHED group,HGSHED组)、中糖干细胞组(Middle glycemic SHED group,MGSHED组)和低糖干细胞组(Low glycemic SHED group,LGSHED组),每组各6只。未造模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组,n=6只)。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大鼠均给予胰岛素治疗,2周内达到目标血糖后开始干细胞治疗,胰岛素降糖治疗持续至治疗结束。每周监测食量、体重、空腹血糖,每天监测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大鼠随机血糖,记录胰岛素注射量。治疗前和第3次输注干细胞2周后,分别对所有大鼠行OGTT试验,评价糖代谢情况,并留取血清检测C肽、GSP等。干细胞治疗5周后,处死大鼠留取器官进行后续研究。(三)SHED治疗DM大鼠机制研究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胰岛β细胞内部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探究β/α胰岛细胞比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情况。冰冻切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染色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检测评价各组大鼠胰腺氧化应激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WB)分析胰腺Keap1/Nrf2抗氧化信号通路、p-Erk激活情况和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情况。(四)SHED改善STZ诱导胰岛RIN-m5F细胞损伤的效应观察及机制探究1、细胞模型的构建予不同浓度STZ(50mM、20 mM、10 mM、7.5 mM、5 mM、2.5 mM、1.25 mM、1 mM)刺激胰岛RIN-m5F细胞不同时间(2h、6h、12h、24h),行Cell-Counting Kit-8检测,选择抑制率为50%的浓度和时间为后续细胞实验造模条件,在该浓度和时间检测ROS,确定DM氧化应激细胞模型构建成功。2、SHED培养上清液刺激实验按照不同处理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组)、SHED培养上清液处理组(culture medium treatment group,CM组)、STZ组、STZ+SHED培养上清液处理组(STZ+CM组)。各组进行ROS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检测,凋亡流式细胞检测,Ed U-594细胞增殖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检测,荧光定量PCR确定Keap1、Nrf2、抗凋亡蛋白Bcl-2、凋亡相关蛋白Bax和Caspase-3、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m RNA表达量变化。3、关键作用细胞因子确定及siRNA干扰查阅文献确定HGF为本研究细胞因子,SHED改善STZ诱导的DM胰岛β细胞功能可能与其分泌较高量的HGF密切相关,并对SHED的HGF基因进行siRNA干扰。4、SHED培养上清液与siRNA-HGF SHED培养上清液刺激对比实验按照不同处理分为STZ组、STZ+SHED培养上清液处理组(STZ+CM组)、STZ+siRNA干扰SHED培养上清液处理组(STZ+siRNACM组)及STZ+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处理组(STZ+HGF组)。各组进行相关检测,包括ROS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检测,凋亡流式细胞检测,Ed U-594细胞增殖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Keap1、Nrf2、抗凋亡蛋白Bcl-2、凋亡相关蛋白Bax和Caspase-3、PCNA m RNA表达量变化。并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探索HGF在细胞模型中对Keap1、Nrf2、p-Erk、p-Akt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三、研究结果(一)SHED经不同输注途径治疗DM大鼠干细胞治疗后,CV组和DPA组大鼠每周日均食量明显少于DM组(均P<0.01),且CV组小于DPA组(P<0.01)。CV组和DPA组大鼠体重明显大于DM组(P<0.01)(P<0.05),CV组大鼠体重也明显大于DPA组大鼠(P<0.01)。治疗后1周,两组空腹血糖均值相同(15.68mmol/L),且治疗后2周,两组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DM组(均P<0.01)。CV组和DPA组日均胰岛素注射量较治疗前(第5周)均明显减少(P=0.001,P=0.001)。治疗后,CV组和DPA组血糖AUC0-120min均明显低于DM组(均P<0.01)。CV组和DPA组大鼠C肽AUC0-120mi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4)(P=0.001),且CV组明显高于DM组和DPA组(均P<0.01)。DM组大鼠GSP水平明显高于NC组、CV组和DPA组(均P<0.01),但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CV组大鼠GSP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309),DPA组大鼠GSP较治疗前降低(P=0.001)。(二)SHED治疗不同血糖水平DM大鼠干细胞治疗后,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大鼠日均食量均明显小于DM组、HGSHED组和MG组(P<0.05)(P<0.01)。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大鼠体重均明显大于同期DM组和HGSHED组(均P<0.01)。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大鼠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同期DM组和HGSHED组,且MG组、MGSHED组和LGSHED组空腹血糖与NC组无明显差异(P>0.05)。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大鼠日均胰岛素使用量较干细胞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P<0.01)。治疗后,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血糖AUC0-120min较治疗前逐渐降低(均P<0.01),且均明显低于DM组和HGSHED组(均P<0.01)。DM组C肽AUC0-120min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HGSHED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DM组、HGSHED组和MG组大鼠C肽AUC0-120min水平均明显低于NC组(P<0.05)(P<0.01);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大鼠C肽AUC0-120min水平明显高于DM组和HGSHED组(P<0.01)。治疗后,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GSP水平均明显低于DM组和HGSHED组(均P<0.01)。(三)SHED治疗DM大鼠机制研究1、HE染色,MG组、MGSHED组、LG组和LGSHED组胰岛体积较DM组和HGSHED组明显增大,胰岛细胞明显增多,细胞核染色清晰度明显增加,空泡细胞和玻璃样变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MGSHED组较MG组、LGSHED组较LG组体积增大,改善更明显。其中,MGSHED组胰岛体积最大,但小于NC组。2、胰腺电镜结果显示,各治疗组胰岛β细胞状态不同程度改善,MGSHED组改善最为明显。胰岛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双标染色均显示,各治疗组β/α细胞比例增大,胰岛素分泌增多,而胰高血糖素分泌不同程度减少。3、ROS染色,DM组平均荧光强度最大,各治疗组大鼠较DM组平均荧光强度一定程度降低。其中,MGSHED组平均荧光强度最小。4、各治疗组大鼠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不同程度升高,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分型尤其是i NOS一定程度降低。5、Western Blot蛋白分析,DM组大鼠胰腺Nrf2蛋白表达较NC组明显减少,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MGSHED组Nrf2蛋白表达增加最多。而DM组大鼠胰腺Keap1蛋白表达较NC组明显增加,各治疗组一定程度减少,MGSHED组Keap1蛋白表达最少。DM组p-Erk、抗凋亡蛋白Bcl-2明显减少,各治疗组一定程度增加,MGSHED组明显大于MG组,LGSHED组明显大于LG组。(四)SHED改善STZ诱导胰岛RIN-m5F细胞损伤的效应观察及机制探究1、STZ浓度为5mM、时间为12h,作为后续细胞实验造模条件。ROS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表明氧化应激细胞模型构建成功。2、SHED培养上清液刺激实验STZ+CM组较STZ组ROS平均荧光强度减小,抗氧化相关指标T-AOC、SOD、GSH升高,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增殖率明显升高(p<0.01)。STZ+CM组Nrf2m RNA表达量明显高于STZ组(p<0.01),而STZ+CM组Keap1表达量明显低于STZ组(p<0.01)。STZ+CM组Bcl-2和PCNA m RNA表达量明显大于STZ组(p<0.01),而Bax和Caspase-3明显小于STZ组(p<0.01)。3、关键作用细胞因子确定及siRNA干扰siRNA-HGF干扰SHED,HOMO-HGF-2能明显抑制SHED细胞中HGF基因m RNA(抑制率约71.78%)(p<0.01)和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SHED培养上清液中HGF浓度,siRNA-HGF2组明显低于NC组和siRNA-NC组(p<0.05)(P<0.01)。4、SHED培养上清液与siRNA-HGF SHED培养上清液刺激对比实验STZ+CM组ROS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小于STZ+siRNACM组(p<0.01),STZ+siRNACM组T-AOC明显小于STZ+CM组(p<0.01),细胞增殖率(p<0.05)、Nrf2(p<0.01),Bcl-2、PCNA m RNA表达量明显低于STZ+CM组(p<0.01),而Caspase-3m RNA表达量明显高于STZ+CM组(p<0.01)。5、Western Blot检测确定HGF作用相关蛋白发现,重组HGF能激活Nrf2、p-Erk、p-Akt,下调Keap1,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四、研究结论1、不同输注途径及不同血糖水平SHED治疗对DM大鼠症状、糖代谢相关指标及胰岛分泌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2、不同输注途径移植SHED,输注相同次数,在相同糖代谢水平,观察相同时间,对血糖改善作用类似。3、多次尾静脉移植SHED,对不同血糖水平DM大鼠疗效不同。MGSHED组DM大鼠症状、糖代谢及胰岛功能整体改善效果较好,表明维持血糖平稳控制于合适的水平,更利于SHED体内存活迁移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4、控制血糖水平后,多次静脉移植SHED,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症状,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储备与分泌功能、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且三次移植效果优于一次。5、SHED移植治疗DM大鼠,可能启动胰腺内源性氧化应激系统,增强其抗氧化能力,调节氧化应激可能是其发挥作用重要机制之一。最重要的抗氧化信号通路Keap1/Nrf2与调控密切相关。且与p-Erk激活相关的细胞增殖及Bcl-2家族蛋白的活化减轻细胞凋亡相关。6、体外研究发现,SHED减少STZ诱导胰腺RIN-m5F细胞氧化应激、促进其存活与其分泌大量HGF密切相关。可能通过HGF激活p-Erk、p-Akt及Keap1/Nrf2抗氧化信号通路,启动内源性抗氧化途径,从而影响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并减少凋亡蛋白,促进抗凋亡及增殖相关蛋白表达,保护β细胞,从而在抗糖尿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何文来[3](2021)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犬肾损伤治疗作用探究》文中认为肾脏是哺乳动物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在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功能。当肾脏发生损伤时,引起以疼痛、恶心、呕吐、血尿等为特征的临床症状,并可引发全身性的多器官衰竭,严重者可导致动物死亡。目前,对于动物肾损伤的有效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肾脏替代疗法因其费用高昂难以短时间内广泛应用于动物中。因此,研发一种新型的动物肾损伤治疗方式显得十分重要。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是一种源于脂肪组织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重分化能力的成体干细胞,已经在多种动物疾病中展现出了其治疗潜力和应用价值。尽管ADSCs来源丰富,增殖速度快,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分离纯化繁琐、代次差异、衰老等,这些都会影响到细胞的治疗效果。永生化细胞是一类稳定均一、性状一致且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是可以作为移植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此前,作者所在研究团队成功建立了犬ADSCs的永生化细胞系,基于此,我们在小鼠和犬上分别建立了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动物模型,并对小鼠和犬进行永生化ADSCs静脉注射移植。目前为止,关于永生化细胞治疗器官损伤的报道尚少,本试验旨在探究永生化ADSCs在肾损伤中的治疗效果,并对比不同血清浓度培养的ADSCs的疗效,以期为犬肾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方式。本试验中,我们将永生化犬ADSCs在体外进行复苏和传代培养后移植至动物模型。24只昆白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浓度血清细胞治疗组、高浓度血清细胞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个试验组利用庆大霉素(Gentamicin,GM)建立AKI模型,对照组小鼠则接受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12只犬被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和细胞治疗组。小鼠于模型建立后第1和4天接受细胞移植,犬则在模型建立后第1天进行,所有对照组动物均接受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对实验动物血清样品和肾脏组织进行检测,得到以下结果:(1)连续腹腔注射GM后,小鼠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显着高于正常水平,满足AKI的国际判定标准,且肾脏组织有明显的损伤特征,表明成功建立了小鼠AKI模型。细胞移植后,小鼠的肾功能有所恢复,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且低浓度血清培养的ADSCs效果更佳,表明了永生化ADSCs起到了一定的治疗作用;(2)在犬中,每隔2天取各组犬外周血以监测犬血清学指标的连续性变化。结果显示,随着GM的注射,犬血清中肌酐、尿素氮水平持续升高。在第7天时,模型犬肌酐水平已显着高于对照组,表明已成功建立了犬AKI体内模型。造模期间,模型犬不同程度地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呕吐等情况,且在停止注射GM后血清学指标仍呈上升态;剖检肾脏肿胀,表面可见许多出血点和出血斑,对照组则被膜光滑完整,质地柔软。细胞移植后,犬肾功能恶化和肾脏结构损伤有所改善,表明ADSCs治疗犬AKI的有效性。本试验证明了静脉移植的永生化犬ADSCs能够对由GM诱导的小鼠AKI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并发现低浓度血清培养的ADSCs对于肾脏的修复作用更为明显,将其应用于犬AKI中也同样有效。本试验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犬肾损伤提供了一定的临床试验依据。
李碧欣[4](2021)在《MAFA、PDX1修饰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MAFA、PDX1修饰促进人脐带华尔通胶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 M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insulin-producing cells,IPCs)分化的潜能,为1型糖尿病患儿的干细胞治疗提供新的细胞来源。方法:(1)用组织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扩增Hu MSCs,并用流式细胞术鉴定Hu MSCs。(2)构建、包装、浓缩MAFA-PDX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3)用不同浓度梯度感染复数(MOI)的MAFA-PDX1过表达慢病毒感染Hu MSCs,培养72h后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效率,选择最适MOI进行后续试验。(4)用细胞形态学、RT-qPCR法、双硫腙染色比较三种方案(方案A:单纯慢病毒组、方案B:先药物诱导再加慢病毒组、方案C:慢病毒和药物诱导同时进行组)诱导Hu M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效率和潜能。结果:(1)从脐带华尔通胶中成功分离、培养出HuMSCs,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Hu MSCs稳定高表达CD73,CD90,CD105,低表达或者不表达CD11b,CD19,CD34,CD45,HLA-DR;并扩增出足够多的细胞满足后续实验需求;(2)成功构建MAFA-PDX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获得高浓度的慢病毒原液(HBLV-Zs Green-PURO,浓度滴度结果为3*10^8TU/m L;HBLV-h-MAFA-PDX1-3xflag-Zs Green-PURO,浓度滴度结果为1*10^8TU/m L)。(3)当MOI=5时,慢病毒感染率为52.6%,MOI为10,20,30时感染率分别为99%,100%,100%;最适MOI是选择细胞感染率大于90%同时细胞状态良好情况下的最小MOI值。因此,本实验选择MOI=10的MAFA-PDX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感染Hu MSCs。(4)不同方案诱导MAFA-PDX1修饰Hu M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结果:(1)细胞形态学改变:经三种方案诱导后细胞形态均发生了改变:诱导后细胞失去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状,开始出现圆形或多角形改变,随后慢慢出现细胞聚集成团,细胞团块逐渐变大,最后呈胰岛状细胞改变;三种诱导方案中,方案B(先药物诱导再加慢病毒组)在第11天的细胞聚集生长最为明显,出现聚集生长的胰岛样细胞团。(2)RT-qPCR检测胰岛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案A(单纯慢病毒组):诱导第5天:MAFA、PDX1、GCG、GLUT2、NKX6.1基因表达升高(P<0.05),INS和NEUROG3基因表达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诱导第11天:MAFA、PDX1、GCG、NKX6.1基因表达升高(P<0.05),INS、GLUT2和NEUROG3基因表达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诱导第5、11天比较:MAFA、PDX1、GCG、NKX6.1基因在诱导第5、11天均表达升高,诱导第5天表达量均高于第11天。GLUT2基因在诱导第5天表达量升高,第11天无明显变化。方案B(先药物诱导再加慢病毒组):诱导第5天:MAFA、GCG、INS、NKX6.1基因表达升高(P<0.05);PDX1、GLUT2、NEUROG3基因表达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诱导第11天:MAFA、PDX1、GCG、INS、GLUT2基因表达升高(P<0.05),NKX6.1、NEUROG3基因表达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诱导第5、11天比较:MAFA、GCG、INS基因在诱导第5、11天均表达升高,其中MAFA和INS基因第11天表达量显着高于第5天,GCG基因第5天表达量高于第11天。PDX1、GLUT2基因在诱导第5天无明显表达,第11天表达量升高。NKX6.1基因在诱导第5天升高,第11天无明显表达。方案C(慢病毒和药物诱导同时进行组):诱导第5天:MAFA、PDX1、GCG、INS基因表达升高(P<0.05),GLUT2、NKX6.1、NEUROG3基因表达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诱导第11天:MAFA、PDX1、INS基因表达升高,GLUT2基因表达降低(P<0.05),GCG、NKX6.1、NEUROG3基因表达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诱导第5、11天比较:MAFA、PDX1、INS基因在诱导第5、11天均表达升高,其中MAFA、PDX1基因第5天表达量高于第11天,INS基因第11天表达量高于第5天。GCG在诱导第5天表达升高,第11天无明显表达。GLUT2基因在诱导第5天无明显表达,第11天表达下降。三种方案诱导后细胞胰岛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同一诱导时间点三种方案横向比较,在诱导第5天,方案C的MAFA和PDX1基因表达量最高;在诱导第11天,方案B的MAFA和PDX1基因表达量最高。方案B在诱导第5天GCG基因表达,第11天INS和GLUT2基因表达是三种方案中最高的。因此,方案B具有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潜能。(3)双硫腙染色鉴定锌离子: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经三种方案诱导第11天的部分细胞被双硫腙染成棕红色,其中方案B中呈小岛状细胞染色颜色较深(阳性表达),而对照组未表达。结论:(1)MAFA和PDX1共过表达可促进Hu MSCs向IPCs分化。(2)MAFA-PDX1基因修饰联合药物诱导方案诱导HuMSCs向IPCs分化优于单纯基因修饰方案,具有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潜能。
刘威[5](2021)在《预处理的外泌体对骨质疏松骨整合及糖尿病创面修复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miR-20a预处理的MSC来源的外泌体通过靶向BAMBI增强成骨作用来促进钛合金的骨整合的研究背景: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不良的骨整合而具有较高的植入物松动风险,可能造成植入物断裂、植入物翻修和骨折等不良后果。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疗法是一种新兴的表观遗传疗法,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mi R-20a可以增强成骨分化作用。此外,源自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BM-MSC)的外泌体(Exosomes,Exos)被用作保护和递送mi R-20a(Exo-20a)的纳米载体。本研究将探讨过表达mi R-20a的Exos是否可以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整合以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为了评估Exo-20a对成骨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体外和体内研究。在体外,我们首先证明了mi R-20a在成骨过程中被上调,并且通过转染方法获取过表达mi R-20a的Exo-20a。然后,通过CCK-8分析、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q 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Exo-20a对h BM-MSC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的作用。在体内,我们建立了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模型,并通过Micro CT、顺序荧光标记和组织学分析评估了Exo-20a对骨形成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生物学机制,研究了BAMBI在mi R-20a成骨效应中的作用。结果:通过过表达进行预处理的方法在体外成功构建了Exo-20a,并证明其可促进h BM-MSC的迁移和成骨分化。在体内实验中,Exo-20a能够促进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骨整合。为了进一步阐明相关机制,我们证明了Exo-20a可以通过靶向BAMBI来增强成骨作用。结论:以上体外和体内结果证实,以h BM-MSC为基础的Exo-20a可通过靶向BAMBI发挥促成骨作用,进而有效促进骨质疏松大鼠植入物的骨整合。第二部分褪黑素预处理的MSC来源的外泌体通过靶向PTEN/AKT通路来调节巨噬细胞M1和M2极化,从而改善糖尿病慢性伤口的愈合目的: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后,其伤口可能会因为炎症而延迟愈合,而这会增加手术感染的风险,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h BM-MSC来源的Exos已被证明能够通过抗炎作用来治疗糖尿病伤口。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探讨了用褪黑素(Melatonin,MT)预处理的MSC来源的外泌体(MT-Exo)是否可以有效促进糖尿病伤口的愈合,并且阐明产生这种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为了评估MT-Exo的抗炎作用,我们进行了体外和体内研究。在体外研究中,我们通过ELISA检测了Raw264.7细胞上清中炎症相关因子的水平,包括IL-1β、TNF-α和IL-10,通过q RT-PCR检测了Raw264.7细胞中IL-1β、TNF-α、IL-10、Arg-1和i NOS的相对基因表达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研究了Raw264.7细胞中PTEN、AKT和p-AKT的蛋白表达情况。在体内研究方面,我们建立了小鼠气囊模型和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伤口模型,并通过流式细胞计数、伤口大体观拍照、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以及q RT-PCR检测α-SMA、I型和III型胶原的表达,进而评估MT-Exo对糖尿病伤口修复的的作用。结果:与PBS、LPS和Exo组相比,MT-Exo显着减少了Raw264.7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并降低了Raw264.7细胞中IL-1β、TNF-α和i NOS的相对基因表达,同时促进了Raw264.7细胞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增强了Raw264.7细胞中抗炎因子IL-10和Arg-1的相对表达水平。在机制方面,MT-Exo通过增加PTEN的表达并抑制AKT的磷酸化来增加M2极化与M1极化的相对比值,进一步实现抗炎作用。同样,MT-Exo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显着促进了糖尿病伤口的愈合,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体内伤口愈合、再上皮化、血管生成和胶原蛋白的合成。结论:MT预处理的MSC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促进糖尿病伤口的愈合,这是通过激活PTEN/AKT信号通路增加M2极化与M1极化的相对比值来实现的,因此MT的预处理的MSC来源的外泌体有希望成为糖尿病伤口愈合的新策略和新疗法。
王阳[6](2021)在《黑番茄浓缩浆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给予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患者口服富含多酚类物质的黑番茄浓缩浆,同时与安慰剂和中成药制剂复方玄驹胶囊进行对比,观察ED患者的勃起功能改善情况,探讨黑番茄浓缩浆改善E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E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选择方案。方法:从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的临床研究,纳入ED患者150例,其中黑番茄浓缩浆组、安慰剂组、复方玄驹胶囊组各50例,分别给予各组患者8周规律治疗。于患者入组前、服药4周后、8周后分别进行相关勃起功能的问卷评分,具体包括:国际勃起功能评分-5(five-item 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IIEF-5)问卷、阴茎勃起硬度分级问卷、性生活日记问卷-2/3和总体评估问卷-1/2,同时完善相关生化指标和睾酮的检测,分别对三个组进行组内和组间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研究。结果:150例患者中共有120例完成临床试验,其中黑番茄治疗组完成43例,安慰剂组完成37例,复方玄驹胶囊组完成40例。三组患者基线期时的资料: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IIEF-5分值、阴茎勃起硬度分级问卷和性生活日记问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组间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经过为期8周的治疗,黑番茄浓缩浆在改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其中IIEF-5分值(15.67±3.63 vs 12.24±3.64)、阴茎勃起硬度分级问卷、性生活日记问卷-2/3和总体评估问卷-1均有显着改善(P<0.05);但黑番茄浓缩浆与复方玄驹胶囊相比,两者在改善IIEF-5分值(15.67±3.63 vs 15.65±3.87)、阴茎勃起硬度分级问卷、性生活日记问卷-2/3和总体评估问卷-1/2方面效果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周治疗结束,黑番茄浓缩浆、安慰剂和复方玄驹胶囊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37.21%vs 0%vs 40%,P<0.05),黑番茄浓缩浆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P<0.001),但与复方玄驹胶囊相比两者效果相当(P=0.795>0.05)。试验过程中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黑番茄浓缩浆组:2.7%,安慰剂组4.7%,复方玄驹组:5.0%;P>0.05),黑番茄组患者建议改为餐后口服症状明显缓解,其余两组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症状均明显好转。此外,黑番茄组与其他组相关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和睾酮值比较结果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富含多酚类物质的黑番茄浓缩浆因其在改善ED患者IIEF-5分值、阴茎勃起硬度、性生活日记问卷-2/3和总体评估问卷-1与复方玄驹胶囊疗效相当(P>0.05),且优于安慰剂(P<0.05),同时发现其安全性良好,没有明显的肝肾损伤,可以作为勃起功能障碍的另一种口服治疗选择方案。
陈水龄[7](2020)在《姜黄素抑制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目的采用 532nm倍频激光建立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动物模型,为CNV的相关基础研究提供模型参考。方法1.应用532nm倍频激光光凝棕色挪威(Brown Norway,BN)大鼠建立实验性CNV模型,分别在光凝后1d、3d、5d、7d、14d、21d采用眼底照、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观察光凝后不同时间点 CNV 的变化情况。2.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光凝后不同时间点CNV中央厚度。3.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光凝后不同时间点CNV眼组织中CD105因子表达的情况。结果1.光凝后1d光斑处无荧光素渗漏;光凝后3d、5d仅有少量光斑处有荧光素渗漏。光凝后7d CNV生成率为70.18%,荧光素渗漏平均光密度值为128.30±11.21。光凝后14d CNV生成率为78.18%,平均光密度值为182.12±6.59,与光凝后7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后21d,CNV生成率和荧光素渗漏平均光密度值与光凝后14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E染色结果显示:随着光凝后时间的增加,CNV中央厚度逐渐增加,光凝后7d CNV厚度为48.92±2.81μm,较光凝后1d显着增加(P<0.05);光凝后14d CNV厚度为61.98±5.06μm,较光凝后7d显着增加(P<0.05);光凝后21d CNV厚度为61.78±4.03μm,与14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CD1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视网膜组织CD105表达呈阴性,光凝后1d、3d、5d组光斑处可见少量棕黄色反应物表达,光凝后7d组光斑处棕黄色反应物逐渐增多(P<0.05),光凝后14d组较光凝后7d组比较显着增加(P<0.05),光凝后21d组与光凝后14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应用532nm激光光凝可以成功建立BN大鼠实验性CNV动物模型。2.CNV在光凝后7d至14d生长迅速,至21d逐渐稳定,此模型具有成模速度快,成模率高、重复性好、成本低的优点,可作为CNV基础研究的动物模型。3.眼底照、FFA、ICGA、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可以动态观察CNV的变化。第二章目的观察中药单体姜黄素对BN大鼠实验性CNV的抑制作用,以及对AKT/p-AKT/HIF-1 α/VEGF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为姜黄素治疗CNV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应用532nm倍频激光光凝诱导BN大鼠建立CNV模型,造模后的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姜黄素高剂量组,在光凝后14d进行眼底照、FFA与ICGA检查。2.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不同组CNV中央厚度。3.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不同组CNV眼组织中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各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4.采用RT-qPCR法检测CNV眼组织中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各因子mRNA的相对表达量。5.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NV眼组织中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各因子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正常组未打激光,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CNV生成率分别为78.18%、73.21%、77.19%、75.86%、74.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荧光素渗漏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182.12±6.59、119.22±8.03、166.45±8.33、164.34±5.69、149.22±6.4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较雷珠单抗组显着升高(P<0.05),其中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BN大鼠视网膜组织各层结构清晰、排列整齐。光凝后14d,雷珠单抗组CNV中央厚度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着增加(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BN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中AKT、p-AKT、HIF-1α、VEGF因子表达呈阴性,未见棕黄色反应物。光凝后14d,模型组光斑处AKT、p-AKT、HIF-1α、VEGF因子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AKT、p-AKT、HIF-1α、VEGF因子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高剂量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着增加(P<0.05)。4.mRNA结果显示:光凝后14d,模型组AKT、HIF-1α和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着增加(P<0.05)。5.Westernblot结果显示:光凝后14d,AKT蛋白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显着增加(P<0.0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显着增加(P<0.0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着增加(P<0.05)。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显着增加(P<0.0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结论1.高剂量姜黄素(400mg/Kg/d)对激光诱导的BN大鼠实验性CNV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2.姜黄素抑制BN大鼠实验性CNV的机制可能与抑制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第三章目的观察姜黄素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株-19(adult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 line-19,ARPE-19)细胞缺氧模型中 AKT、HIF-1 α 和VEGF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采用CoCl2诱导ARPE-19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模型,应用CCK-8法筛选造模试剂CoCl2、实验药物姜黄素和阳性对照药雷珠单抗的浓度,同时检测姜黄素对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活性的影响。2.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应用RT-qPCR法检测姜黄素对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缺氧模型AKT、HIF-1α和VEGF mRNA表达量的影响。3.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姜黄素对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缺氧模型AKT、p-AKT、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1.CCK-8细胞活性检测:随着CoCl2浓度的增加,ARPE-19细胞活性呈现先增长后抑制,当CoCl2终浓度≥200μM时,细胞活性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终浓度在0-100μM时,ARPE-19细胞活性未见异常;当浓度≥200μM时,细胞活性显着降低(P<0.05)。雷珠单抗在终浓度为20μg/mL时,细胞活性较CoCl2组显着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浓度为40μg/mL、80μg/mL时,细胞活性较CoCl2组和正常组均显着降低(P<0.05)。因此,我们选择终浓度100μM的CoCl2作为造模浓度;终浓度6.25μM、25μM、100μM的姜黄素作为低、中、高剂量组浓度;终浓度为20μg/mL的雷珠单抗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的浓度。2.RT-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AKT、HIF-1α和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Westernblot结果显示: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KT和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低剂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应用CoCl2可成功建立APRE-19细胞化学缺氧模型。2.CoCl2在终浓度为100μM时可增加细胞中AKT、HIF-1α和VEGF mRNA及p-AKT、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量。3.高剂量姜黄素(100μM)可降低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中AKT、HIF-1α和 VEGF mRNA 及 p-AKT、HIF-1α 和 VEGF 蛋白的表达。4.姜黄素(100μM)对CoCl2诱导ARPE-19细胞缺氧具有保护作用。第四章目的观察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1.将ARPE-19细胞条件培养液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作用于HUVEC细胞;采用CCK-8法观察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活性的影响。2.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在非接触情况下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的水平迁移的影响。3.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观察在非接触情况下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的垂直迁移的影响。4.采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在非接触情况下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的侵袭的影响。5.采用Matrigel基质胶管腔形成实验,观察在非接触情况下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结果1.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活性的影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UVEC细胞水平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UVEC细胞水平迁移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珠单抗组水平迁移显着减少(P<0.05);姜黄素条件培养液低(6.25μM)、中(25μM)、高(100μM)剂量组水平迁移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5),其中,高剂量组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UVEC细胞垂直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UVEC细胞垂直迁移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珠单抗组垂直迁移显着减少(P<0.05);姜黄素条件培养液低(6.25μM)、中(25μM)剂量组垂直迁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条件培养液高(100μM)剂量组垂直迁移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HUVEC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UVEC细胞侵袭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珠单抗组细胞侵袭显着减少(P<0.05);姜黄素条件培养液低(6.25μM)、中(25μM)剂量组细胞侵袭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条件培养液高(100μM)剂量组较模型组细胞侵袭显着减少(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HUVEC细胞管腔形成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管腔形成较正常组显着增加(P<0.05);雷珠单抗组管腔形成较模型组显着较少(P<0.05);姜黄素条件培养液低(6.25μM)剂量组管腔形成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中(25μM)、高(100μM)剂量组管腔形成与模型组比较显着减少(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ARPE-19细胞姜黄素低(6.25μM)、中(25μM)、高剂量组(100μM)条件培养液可显着抑制HUVEC细胞水平迁移;其中高剂量组条件培养液可显着抑制HUVEC细胞垂直迁移。2.ARPE-19细胞姜黄素高剂量组(100μM)条件培养液可抑制HUVEC细胞侵袭。3.ARPE-19细胞姜黄素中(25μM)、高剂量组(100μM)条件培养液可抑制HUVEC细胞管腔形成。4.姜黄素可在细胞水平抑制血管的生成。
王爽[8](2020)在《大肠杆菌氨苄西林耐药性对其噬菌体裂解作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是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普遍问题。大肠杆菌作为重要的食源性机会致病菌,其抗生素耐药性带来的治疗失败逐年增加,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发布的抗生素研发重点病原菌名单中,前三名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细菌。由于细菌抗生素耐药性发生发展速度远超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速度,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替代疗法。噬菌体由于其宿主特异性,对治疗的患者细胞和正常菌群无作用且能够不断进化以对抗细菌产生的抗性,因此获得了新的关注。尽管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噬菌体单一或联合疗法的研究,目前仍不明确噬菌体对细菌的裂解效果是否会受到迅速增加的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实验室保存的肌尾噬菌体科噬菌体vBEcoM-ep3和大肠杆菌CVCC1418为主要研究对象,寻找氨苄西林耐药性影响噬菌体裂解大肠杆菌的分子机制。首先,我们发现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菌株O78-6对噬菌体vBEcoM-ep3的敏感性显着高于同属于O78血清组的菌株CVCC1418。通过抗生素驯化获得自发突变氨苄西林耐药菌株CVCC1418AmpR和环丙沙星耐药突变株CVCC1418CipR,检测噬菌体vBEcoM-ep3的裂解效果,结果显示与亲本菌株CVCC1418相比,氨苄西林耐药突变株CVCC1418AmpR的噬菌体敏感性增加,而环丙沙星耐药突变株CVCC1418CipR的噬菌体敏感性没有显着变化。检测氨苄西林对实验室保存的大量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根据MIC选取其中的34株大肠杆菌,将其分为氨苄西林低耐药组(MIC≤25 mg/L,共15株)和氨苄西林高耐药组(MIC≥800 mg/L,共19株),用这些菌株作为宿主菌共分离到81株噬菌体,检测这些噬菌体对34株大肠杆菌的裂解范围,并分析噬菌体裂解效率与氨苄西林对其宿主菌最小抑菌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氨苄西林耐药性的增加与大肠杆菌噬菌体敏感性的升高具有密切关联,且这一现象在O78血清组菌株中较为明显,提示这些分离株可能具有相同的参与噬菌体的结合的LPS。但是,并非所有O78来源的噬菌体都能够感染所有O78血清组菌株,这表明可能涉及其他噬菌体受体,这些噬菌体受体在这些分离株中的表达和/或可及性有所不同。为了探索氨苄西林耐药性促进噬菌体裂解大肠杆菌这一现象的机制,本研究利用iTRAQ技术分析亲本菌株CVCC1418和氨苄西林耐药突变菌株CVCC1418AmpR蛋白组学差异。iTRAQ蛋白组学实验共鉴定到54个CVCC1418AmpR的差异表达蛋白,其中31个蛋白表达上调,23个蛋白表达下调。与CVCC1418相比,CVCC1418AmpR中大量代谢通路相关蛋白发生变化;细菌的趋化、信号转导、鞭毛合成相关的多个蛋白表达改变,以便细菌及时响应外界刺激;多个外膜孔蛋白表达差异显着,以加速抗生素外排并减少抗生素摄取;β-内酰胺酶显着上调,以促进氨苄西林的水解,从根本上抵抗氨苄西林的杀菌作用。由蛋白组学结果可以看出,细菌启动多种机制以抵御抗生素的杀伤。同时我们使用转座子随机插入系统构建菌株CVCC1418AmpR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库,筛选到67个噬菌体vBEcoM-ep3裂解效率下降的突变株,并鉴定这些菌株的转座子插入位点为ampC或ampR。由于iTRAQ蛋白组学结果中AmpC在菌株CVCC1418AmpR表达显着上调,因此选择AmpC作为后续研究的主要对象,荧光定量PCR证实14和53号突变株转座子插入位点确为ampC,且与CVCC1418AmpR相比,两个突变株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均显着增加。为了进一步确定AmpC对噬菌体裂解大肠杆菌的影响,我们构建了AmpC过表达菌株CVCC1418pAmpC,与亲本菌株CVCC1418对比,CVCC1418pAmpC的噬菌体裂解效率和吸附效率显着增加。接着我们尝试构建了ampC敲除菌株,在CVCC1418AmpR中多次尝试未果,但在K12 MG1655中的成功敲除ampC获得菌株K12ΔAmpC,并构建了回补菌株K12ΔAmpCpAmpC,对比噬菌体的裂解效果,结果表明敲除ampC基因显着抑制噬菌体的裂解效率和吸附效率,回补ampC后噬菌体的裂解效率有所回升。由于大肠杆菌中直接影响噬菌体吸附的主要是外膜蛋白,因此我们检测了产量受AmpC表达变化影响的外膜蛋白,外膜蛋白OmpA转录水平随AmpC表达增强而增加。而已有OmpA作为噬菌体受体相关报道,因此我们推测AmpC可能通过调节OmpA的表达影响噬菌体裂解作用。为了确定OmpA是否为噬菌体vBEcoM-ep3在宿主菌表面的受体,我们进行了pull-down试验,并利用质谱鉴定可能与噬菌体vBEcoM-ep3受体结合蛋白Dpo41相互作用的大肠杆菌表面的受体,共鉴定到三个假定噬菌体受体:脂蛋白LPP、外膜蛋白OmpA和烯醇化酶Eno。为了进一步确定噬菌体受体,我们原核表达并纯化鉴定到的蛋白,并利用免疫共沉淀检测其与Dpo41是否结合,结果显示OmpA确为Dpo41在菌体表面的受体。因此AmpC在菌株CVCC1418中的上调促进噬菌体受体OmpA的表达,细菌表面增加的噬菌体受体为噬菌体提供了更多结合宿主的机会,从而导致噬菌体裂解效率的提高。我们的研究证明即使针对于抗生素耐药性迅速增加的大肠杆菌,噬菌体仍然可以有效的发挥杀菌作用,从一定程度解释了噬菌体-抗生素联合应用能够显着抑制抗生素耐药性产生这一现象的机制。为噬菌体-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中联合应用的协同作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初秋博[9](2020)在《基于免疫调控的贞芪扶正颗粒促造血及抗结直肠癌活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贞芪扶正颗粒(ZQFZ)是以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将现代医学中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经验与传统的扶正祛邪相结合而成的复方方剂,其主要组分为黄芪和女贞子。贞芪扶正的方子在中国已经使用了数千年,并在辅助疗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方中应用黄芪补气,女贞子滋阴补肾,通过扶正固本,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保护机体骨髓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在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由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虚损,可以配合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和手术治疗使用以促进机体正常功能的恢复,从而纠正患者的气虚证候,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目前国内外对于ZQFZ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化学成分分析、免疫调节功效与协同抗肿瘤活性的临床研究,而有关ZQFZ参与免疫调节提升造血功能活性和抗结直肠癌活性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论文以ZQFZ为研究对象,检测其代表性成分,初步探究其对健康小鼠的影响,再结合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模型探究ZQFZ的免疫调节、造血提升和抗结直肠癌作用,初步阐明ZQFZ对化疗损伤小鼠免疫、造血系统功能修复以及对结直肠癌小鼠免疫系统修复起到抗肿瘤作用的主要分子学机制,得到以下结论:ZQFZ中含有红景天苷3.948 mg/g、毛蕊异黄酮苷0.145 mg/g、女贞苷0.179mg/g、芒柄花苷0.032 mg/g、槲皮素0.071 mg/g和芒柄花素0.027 mg/g。本论文首先考察了ZQFZ对健康小鼠的影响。ZQFZ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小鼠的体重、脏器(胸腺、脾脏、肝脏和肾脏)指数、小鼠动物行为学指标和氧化应激相关因子水平,揭示ZQFZ对健康小鼠的作用。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ZQFZ对健康小鼠的体重、脏器指数、组织切片结果和自主活动实验无明显影响,ZQFZ可以提高小鼠耐力跑、转棒和力竭游泳的时间,显着降低健康小鼠血清和肝脏中活性氧(ROS)的含量,起到抗氧化、抗疲劳的作用。表明ZQFZ有抗氧化、抗疲劳活性,而且对健康小鼠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提示ZQFZ可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本论文考察了ZQFZ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的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免疫抑制小鼠在经过ZQFZ灌胃治疗4周后,通过对小鼠的体重、脏器指数(脾脏和胸腺)、NK细胞杀伤活性以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的检测,揭示ZQFZ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经ZQFZ治疗4周后,小鼠的体重、脾脏与肝脏指数均得到了显着的回升,NK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增强。此外,ZQFZ还可以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Ig G)、Ig A、Ig M、白介素2(IL-2)、IL-6、IL-10和干扰素(IFN)-α的合成,并且抑制IL1-β的表达。病理切片证实ZQFZ减轻了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内多核巨细胞现象,表明ZQFZ能够有效缓解CTX诱导的免疫抑制可能与细胞因子的淋巴细胞调节作用有关,提示ZQFZ可能具有调节造血功能和抗肿瘤活性。为探究ZQFZ对于造血功能的调控作用,我们首先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利用XTT法与流式细胞术考察ZQFZ对两种造血细胞(K562细胞和CHRF细胞)的细胞活力和凋亡情况的影响,采用联苯胺染色考察ZQFZ对K562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ZQFZ能够促进K562和CHRF细胞的细胞活力并对两种细胞的凋亡水平无明显影响,提示ZQFZ无明显的细胞毒性,ZQFZ可以增强K562细胞向红系细胞分化的能力,并且能够上调K562和CHRF细胞中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相关蛋白磷酸化p90核糖体S6激酶(P-RSK1p90)、ETS转录因子(ELK1)和c-Myc的表达,提示ZQFZ可能通过上调转录因子的表达进而促进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之后,我们在体内建立了由CTX诱导的骨髓抑制小鼠模型,探究ZQFZ能否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建,揭示ZQFZ重建骨髓造血功能的分子机制。实验结果显示,经ZQFZ治疗4周后,骨髓抑制小鼠体重与脏器指数明显恢复,脏器(肝脏和脾脏)肿胀情况得以缓解,外周血血象中淋巴细胞(LY)、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红蛋白(HGB)和中性粒细胞(NE)显着升高,单核细胞百分率(MO)降低。此外,ZQFZ能够改善骨髓抑制小鼠受损的骨髓内形态结构,缓解脾脏多核巨细胞增多和肝脏炎性浸润现象,显着促进骨髓细胞中B淋巴细胞生成并提高幼稚细胞的增殖能力,提示ZQFZ对造血功能的调控可能与其免疫调节活性有关。结合抗体芯片、ELISA检测结果与western-blot实验结果,结果显示,ZQFZ能够显着提高血清和脾脏中IL-2和IL-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表达水平,抑制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CP-5和重组人趋化因子CCL3(MIP-1α)的分泌,同时抑制骨髓抑制小鼠脾脏中ROS表达,显着上调了小鼠脾脏中M-CS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SOD-2、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转录因子2(Nrf2)和磷酸化核转录因子B(P-NF-κB)的蛋白表达丰度,在小鼠骨髓单核细胞(BMMNCs)中验证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现ZQFZ显着下调了P-p38的蛋白表达丰度,上调了SOD1、SOD2、HO-1、Nrf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磷酸化IκB激酶α+β(PIKKα+β)和P-NF-κB的蛋白表达丰度,而且P-RSK1p90、ELK1、c-Myc、Nrf2、P-NF-κB和M-CSF的蛋白表达丰度在加入Nrf2-si RNA的K562细胞中被显着上调,证明Nrf2/NF-κB信号通路上调M-CSF水平的途径可能是ZQFZ促进化疗损伤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主要分子学机制。我们建立了小鼠结直肠癌模型,探究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肿瘤抑制活性的影响,揭示ZQFZ抗结直肠癌活性的机制。结果表明,经ZQFZ灌胃给药8周后,结直肠癌小鼠的体重、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着回升,结直肠重量与长度比显着下降,结直肠中肿瘤形成数量减少。此外ZQFZ促进结直肠癌小鼠血象中白细胞(WBC)、LY和粒细胞(GR)水平提升、NK细胞增殖和CD3+CD28+双阳细胞生成,修复受损的脾脏形态,减轻肝脏中空泡变形,减轻肺脏与结直肠的炎性浸润现象,并能够恢复结直肠中腺体结构。ZQFZ能够显着提高结直肠癌小鼠血清和结直肠中IL-2、IL-12、TNF-α和IFN-γ水平,进一步证实,ZQFZ可能通过调节免疫体系功能达到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总之,以上实验研究表明:(1)ZQFZ对健康小鼠的抗疲劳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ZQFZ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免疫因子的淋巴细胞调节有关;(3)ZQFZ对骨髓抑制小鼠的造血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rf2/NF-κB信号转导通路提高M-CSF的表达有关;(4)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的抗肿瘤活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ZQFZ免疫调节活性有关。本课题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促进ZQFZ的开发与推广,也将为开发能够缓解由长期化疗导致的免疫抑制及骨髓抑制作用的抗肿瘤药物提供新思路。
张琪[10](2020)在《基于外泌体microRNA表达研究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比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针刺治疗前后血清外泌体micro RNA表达的变化,筛选与针刺效应相关的关键micro RNA。比较文献报道的micro RNA与本次研究发现的micro RNA的差异,并根据筛选到的关键micro RNA进行体外实验,研究其对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期探索针刺治疗KOA的潜在调节机制。方法:1.利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与VOSviewer对KOA micro RNA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挖掘,筛选目前研究中的热点micro RNA及主要靶点;2.共纳入KOA患者40例和健康受试者17例,将KO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与等待治疗组。针刺治疗组选择鹤顶、内膝眼、犊鼻、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进行针刺治疗,每周3次,隔天治疗1次,周末休息2天,连续治疗4周,共12次。等待治疗组在针刺干预同时期不进行干预,待4周后再给予患者针刺治疗。所有KOA患者分别于入组0周和入组4周采用西部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SF-12生活质量量表对针刺疗效进行评定。3.各组中分别选取15例进行micro RNA研究,其中10例进行高通量测序,5例用于后期RT-PCR验证实验。KOA患者血样分别在入组0周、4周后进行采集;健康受试者血样于入组0周时采集。收集血清后,超速离心法离心,分离血清外泌体,透射电镜下观察所分离的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蛋白CD9、CD63、CD81表达情况;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技术对外泌体进行粒径分析,以鉴定外泌体。采用small RNA测序技术对分离的外泌体中的micro RNA进行高通量测序。根据P<0.05,差异倍数、表达丰度高的原则,筛选差异表达micro RNA。通过将KOA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血清外泌体micro RNA的差异表达谱、针刺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外泌体micro RNA的差异表达谱、等待治疗组4周前后血清外泌体micro RNA的差异表达谱作韦恩图,筛选出针刺治疗KOA的关键micro RNA。对所筛选出的micro RNA进行RT-PCR检测,以验证测序的准确性。并通过Target Scan和mi RDB对所筛选的针刺治疗KOA的关键micro RNA进行靶基因预测;用GO与KEGG分析进一步明确靶基因相关功能与信号通路。4.基于文献研究、高通量测序及RT-PCR验证的结果,选择软骨细胞作为后续研究的目的细胞,提取并培养乳鼠软骨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及甲苯胺蓝染色对其进行细胞鉴定后,分别用所筛选到的micro RNA 338-3p inhibitor、micro RNA 15b-3p mimic对软骨细胞进行转染,用脂多糖刺激软骨细胞模拟细胞炎症,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KOA micro RNA研究文献挖掘结果:共检索到850篇文章,涉及骨关节炎mi RNA的研究从2007年开始出现,总体呈递增趋势;该领域内研究的热点micro RNA有:mi R-140、mi R-146、mi R-26、mi R-34、mi R-27、mi R-181、mi R-193、mi R-30、mi R-233、mi R-206。这些mi RNA的主要作用靶点在于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凋亡。2.针刺治疗KOA患者的疗效结果:针刺组四周治疗后,WOMAC总分、WOMAC疼痛评分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OMAC僵硬评分、WOMAC功能评分、SF-12 PCS、SF-12 MCS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待治疗组四周后,WOMAC总分、WOMAC疼痛评分、WOMAC僵硬评分、WOMAC功能评分、SF-12 PCS、SF-12 M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外泌体micro RNA表达的研究结果:KOA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相比,共有207个差异表达的血清外泌体micro RNA,其中上调104个,下调103个;其中,hsa-mi R-490-3p与WOMAC疼痛评分呈负相关;hsa-mi R-1255b与WOMAC疼痛评分呈正相关。针刺组治疗前后相比,共有65个差异表达的外泌体micro RNA,其中上调32个;下调33个。等待治疗组经四周观察期后与基线比较,共有76个差异表达的micro RNA,其中上调43个;下调33个。4.针刺治疗KOA下调的mi RNA为:hsa-mi R-504-3p、hsa-mi R-1915-3p、hsa-mi R-103a-2-5p、hsa-mi R-887-3p、hsa-mi R-1228-5p、hsa-mi R-34c-3p、hsa-mi R-3168、hsa-mi R-518e-3p、hsa-mi R-1296-5p、hsa-mi R-338-3p、hsa-mi R-199b-5p;针刺治疗KOA上调的mi RNA为:hsa-mi R-514a-3p、hsa-mi R-4440、hsa-let-7f-5p、hsa-mi R-15b-3p。其中mi R-338-3p、mi R-15b-3p为文献中报道的mi RNA。5.RT-PCR验证结果:hsa-338-3p在KOA患者中的表达升高(P=0.332),经过等待观察期后无明显变化(P=0.647),针刺治疗后降低(P=0.1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a-199b-5p在KOA患者中的表达升高(P=0.305),经过等待观察期后无明显变化(P=0.536),针刺治疗后仍表现出升高(P=0.252),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s-mi R-15b-3p在KOA患者中的表达升高(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经过等待观察期及针刺后均略有降低(P=0.083,P=0.661,),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mi R-1296-5p在KOA患者中的表达升高(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分别经过等待观察期及针刺后均有降低(P=0.024,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a-mi R-3168在KOA病人与健康受试者中无明显差异(P=0.923),经过等待观察期及针刺后略有上升(P=0.1736,P=0.8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生物信息学结果:对mi R-338-3p、mi R-15b-3p、mi R-199b-5p、mi R-1296-5p靶基因预测显示,mi RDB与Targetscan预测的交集共有262个靶基因。对262个预测靶基因进行KEGG pathyway富集分析共37条通路,主要涉及细胞凋亡、B细胞受体、胆碱能突触、多巴胺能神经突触、癌症等生化代谢途径,以及MAPK、TNF、m TOR、PI3K-Akt、Wnt、B细胞受体、HIF-1、AMPK、Erb B等通路;GO富集分析,主要参与调节RNA代谢过程、DNA模板化、核酸酶复合代谢、核酸模板转录、RNA生物合成过程等。7.mi R-338-3p inhibitor转染后软骨细胞增殖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 R-338-3p inhibitor转染后软骨细胞凋亡率略有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 R-15b-3p mimic转染后软骨细胞增殖力略微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mi R-15b-3p mimic转染后软骨细胞凋亡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通过对KOA mi RNA的文献研究发现,该领域以软骨细胞为核心,主要涉及细胞增殖、凋亡及软骨形成等机制。2.临床研究显示KOA患者经针刺治疗后可有效缓解KOA患者关节疼痛;3.KOA患者与健康人血清外泌体测序发现,KOA患者与健康人血清外泌体mi RNA表达谱存在差异,其中上调表达的104个,下调表达的103个。针刺治疗可调节KOA患者血清外泌体mi RNA表达,其中mi R-338-3p、mi R-15b-3p、mi R-199b-5p、mi R-3168、mi R-1296-5p可能是针刺治疗KOA作用的关键mi RNA;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发现,针刺可能通过影响MAPK通路及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4.通过体外细胞学实验验证发现,mi R-338-3p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mi R-15b-3p可抑制软骨细胞凋亡,提示这可能是针刺治疗KOA的机制之一。
二、糖尿病有望获新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尿病有望获新疗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社区自我管理模式的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循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注释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高血压中医文献研究 |
1 高血压相关病名 |
1.1 眩晕 |
1.2 头痛 |
1.3 心悸 |
2 高血压相关病因病机 |
2.1 眩晕病因病机 |
2.2 头痛病因病机 |
2.3 心悸病因病机 |
3 高血压治法 |
3.1 药物治疗 |
3.2 非药物治疗 |
4 小结 |
第二章 灸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5 偏倚风险评价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表 |
2.3 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
2.4 Meta分析结果 |
2.5 亚组分析 |
2.6 敏感性分析 |
2.7 发表偏倚 |
2.8 不良事件 |
3 小结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总体设计 |
3.2 患者合格标准 |
3.3 分组方案 |
3.4 合并治疗 |
3.5 结局指标 |
3.6 访视计划 |
3.7 数据收集和管理 |
3.8 样本量计算 |
3.9 统计分析计划 |
4 质量控制 |
4.1 研究人员培训 |
4.2 患者培训 |
4.3 问卷双录入 |
4.4 数据管理纠错机制 |
5 伦理申报和研究注册 |
6 研究概况及研究结果 |
6.1 研究概况 |
6.2 失访原因 |
6.3 研究结果 |
7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伦理审批 |
2 研究注册 |
3 患者知情同意书 |
4 高血压患者基线表 |
5 高血压患者随访表 |
个人简历 |
(2)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治疗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人乳牙牙髓干细胞经不同输注途径治疗糖尿病大鼠的疗效观察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统计学分析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第二部分 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治疗不同血糖水平糖尿病大鼠的疗效观察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统计学分析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第三部分 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大鼠机制初探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统计学分析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第四部分 SHED改善STZ诱导胰岛RIN-m5F细胞损伤的效应观察及机制探究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统计学分析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3)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犬肾损伤治疗作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肾损伤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
1.1 不同类型肾损伤及相关机理研究进展 |
1.1.1 肾前性肾损伤 |
1.1.2 肾性肾损伤 |
1.1.3 肾后性肾损伤 |
1.2 急性肾损伤诊治研究进展 |
1.2.1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 |
1.2.2 急性肾损伤的治疗 |
1.3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
1.3.1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肾损伤机制研究 |
1.3.2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肾损伤 |
1.3.3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肾损伤 |
1.3.4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他损伤 |
1.3.5 间充质干细胞在犬中的应用 |
1.4 展望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犬肾损伤治疗作用探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仪器设备 |
2.1.3 试剂和耗材 |
2.1.4 肾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2.1.5 c ADSCs的培养 |
2.1.6 细胞计数 |
2.1.7 细胞移植 |
2.1.8 采血与血清分离 |
2.1.9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2.1.10 石蜡切片制备与HE染色 |
2.1.11 常用试剂配制 |
2.2 结果 |
2.2.1 cADSCs形态及生长特性 |
2.2.2 小鼠肾损伤模型建立及移植治疗 |
2.2.3 犬肾损伤模型建立及移植治疗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MAFA、PDX1修饰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HuMSCs原代培养和传代 |
3.2 HuMSCs表面生物学标志物检测与鉴定 |
3.3 h-MAFA-PDX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成功构建 |
3.4 h-MAFA-PDX1过表达慢病毒感染HuMSCs的MOI摸索 |
3.5 MAFA-PDX1修饰的HuMSCs向IPCs分化 |
3.6 双硫腙染色 |
第4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基因编程干细胞疗法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预处理的外泌体对骨质疏松骨整合及糖尿病创面修复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MiR-20a预处理的MSC来源的外泌体通过靶向BAMBI增强成骨作用来促进钛合金的骨整合的研究 |
一、研究背景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褪黑素预处理的MSC来源的外泌体通过靶向PTEN/AKT途径来调节巨噬细胞M1 和M2 极化,从而改善糖尿病慢性伤口的愈合 |
一、研究背景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6)黑番茄浓缩浆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勃起功能障碍的定义、流行病学 |
1.2 勃起功能障碍的病因 |
1.3 现阶段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及不足 |
1.4 多酚类物质与黄酮类物质 |
1.5 多酚类物质与勃起功能障碍 |
1.6 多酚类单体与勃起功能障碍 |
1.6.1 淫羊藿苷 |
1.6.2 槲皮素 |
1.6.3 白藜芦醇 |
1.7 多酚类物质改善ED相关的研究现状、需求 |
1.8 黑番茄浓缩浆概述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临床试验资料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脱落标准 |
2.2.5 剔除标准 |
2.3 临床研究方法 |
2.3.1 临床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案 |
2.3.2 临床试验的具体流程 |
2.3.3 临床试验观察指标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患者基线期数据资料比较 |
3.2 患者治疗前后IIEF-5 分值变化 |
3.3 患者治疗前后EHS等级的变化 |
3.4 患者治疗前后SEP-2/3 的变化 |
3.4.1 患者治疗前后SEP-2 资料的分析 |
3.4.2 患者治疗前后SEP-3 资料的分析 |
3.5 患者治疗前后GAQ-1/2 的变化 |
3.6 临床疗效评价 |
3.7 安全性评价 |
3.7.1 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的变化 |
3.7.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4.1 阴茎勃起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4.2 勃起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 |
4.3 多酚类物质改善和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分析 |
4.4 黑番茄浓缩浆改善男性勃起功能的结果分析和解读 |
4.5 研究的创新点、意义及应用前景 |
4.6 问题与不足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综述 多酚类物质预防和改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临床试验注册信息 |
附录三:临床试验伦理审核表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姜黄素抑制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532nm倍频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建立 |
1. 实验动物、仪器、耗材与试剂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532nm倍频激光建立CNV模型 |
2.3 眼底照相、FFA及ICGA观察CNV变化 |
2.4 制备病理学标本 |
2.5 HE染色 |
2.6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3. 图像分析与统计学方法 |
3.1 眼底照、FFA及ICGA图像 |
3.2 HE染色图像 |
3.3 免疫组化图像 |
3.4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眼底照、FFA与ICGA结果 |
4.2 HE染色结果 |
4.3 CD105免疫组化结果 |
5. 讨论 |
5.1 CNV模型建立的方法 |
5.2 532nm倍频激光诱导BN大鼠建立实验性CNV模型的机制 |
5.3 532nm倍频激光诱导BN大鼠CNV模型的评价 |
6. 结论 |
第二章 姜黄素通过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BN大鼠CNV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动物、仪器、耗材与试剂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与耗材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0 实验药物配制 |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
2.2 532nm倍频激光建立实验性CNV模型 |
2.3 眼底照相、FFA及ICGA观察CNV变化 |
2.4 病理学标本制备 |
2.5 HE染色 |
2.6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7 RT-qPCR检测mRNA表达 |
2.8 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 |
3. 图像分析与统计学方法 |
3.1 眼底照、FFA与ICGA图像 |
3.2 HE染色图像 |
3.3 免疫组化图像 |
3.4 RT-qPCR结果分析 |
3.5 Westernblot结果分析 |
3.6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眼底照、FFA与ICGA结果 |
4.2 HE染色结果 |
4.3 免疫组化结果 |
4.4 RT-qPCR结果 |
4.5 Westernblot结果 |
5. 讨论 |
5.1 新生血管与中药单体 |
5.2 姜黄与姜黄素 |
5.3 姜黄素与眼部新生血管 |
5.4 CNV的中医认识 |
5.5 姜黄素抑制CNV的机制 |
6. 结论 |
第三章 姜黄素对CoCl_2诱导的ARPE-19细胞缺氧模型中AKT、HIF-1α和VEGF因子的影响 |
1. 实验细胞、试剂、药物及仪器 |
1.1 实验细胞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药物及溶液的配制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ARPE-19细胞复苏、传代与冻存 |
2.2 造模试剂CoCl_2、实验药物姜黄素及阳性对照药雷珠单抗浓度的筛选 |
2.3 实验分组与干预 |
2.4 CCK-8法检测实验各组ARPE-19细胞的活性 |
2.5 RT-qPCR检测 |
2.6 Westernblot检测 |
3. 结果分析与统计学方法 |
3.1 CCK-8检测细胞活性结果分析 |
3.2 RT-qPCR结果分析 |
3.3 Westernblot结果分析 |
3.4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正常ARPE-19细胞形态 |
4.2 CoCl_2对ARPE-19细胞活性的影响 |
4.3 姜黄素对ARPE-19细胞活性的影响 |
4.4 雷珠单抗对CoCl_2诱导的ARPE-19细胞活性的影响 |
4.5 RT-qPCR结果 |
4.6 Westernblot结果 |
5. 讨论 |
5.1 细胞缺氧模型的建立 |
5.2 CoCl_2诱导ARPE-19细胞缺氧模型的机制 |
5.3 姜黄素对CoCl_2诱导ARPE-19细胞缺氧的保护作用 |
6. 结论 |
第四章 非接触共培养体系观察ARPE-19细胞姜黄素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1. 实验细胞、药物、试剂及仪器 |
1.1 实验细胞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试剂的配制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HUVEC细胞株复苏培养、传代与冻存 |
2.2 CCK-8检测 |
2.3 划痕实验检测细胞水平迁移 |
2.4 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垂直迁移 |
2.5 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 |
2.6 Matrigel基质胶法检测细胞管腔形成 |
3.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正常HUVEC细胞形态 |
4.2 CCK-8结果 |
4.3 划痕实验细胞水平迁移结果 |
4.4 Transwell小室实验细胞垂直迁移结果 |
4.5 Transwell小室实验细胞侵袭结果 |
4.6 Matrigel基质胶实验细胞管腔形成结果 |
5. 讨论 |
5.1 细胞迁移 |
5.2 细胞侵袭 |
5.3 细胞管腔形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性 |
不足与展望 |
综述一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姜黄素在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学术表现 |
致谢 |
附: 查新报告 |
(8)大肠杆菌氨苄西林耐药性对其噬菌体裂解作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
1.1 噬菌体概述 |
1.2 噬菌体疗法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大肠杆菌氨西林耐药性相关分子研究现状 |
2.1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机制概述 |
2.2 氨苄西林耐药性相关分子β-内酰胺酶AmpC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大肠杆菌氨苄西林耐药性对噬菌体裂解的影响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氨苄西林耐药性大肠杆菌蛋白组学差异分析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大肠杆菌转座子突变库构建及影响噬菌体裂解的大肠杆菌蛋白的筛选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AmpC对噬菌体裂解大肠杆菌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索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基于免疫调控的贞芪扶正颗粒促造血及抗结直肠癌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索引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成药的研究现状 |
1.1.1 中成药的简要概述 |
1.1.2 中成药的生物学功能 |
1.2 贞芪扶正颗粒的研究现状 |
1.3 中成药在免疫调控中的应用 |
1.3.1 中成药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
1.3.2 中成药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
1.3.3 中成药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1.4 现代医学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概述 |
1.4.1 化疗诱导的骨髓抑制及发病机制 |
1.4.2 骨髓抑制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 |
1.4.3 氧化应激对骨髓造血的影响 |
1.4.4 骨髓中幼稚细胞对骨髓造血的影响 |
1.4.5 造血微环境对骨髓造血的影响 |
1.4.6 免疫调控与骨髓造血的关系 |
1.5 结直肠癌概述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贞芪扶正颗粒代表性成分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色谱条件 |
2.3.2 对照品的配制 |
2.3.3 样品溶液的配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ZQFZ中红景天苷含量 |
2.4.2 ZQFZ中毛蕊异黄酮苷含量 |
2.4.3 ZQFZ中女贞苷含量 |
2.4.4 ZQFZ中芒柄花苷含量 |
2.4.5 ZQFZ中槲皮素含量 |
2.4.6 ZQFZ中芒柄花素含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贞芪扶正颗粒对健康小鼠机体功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的给药方案 |
3.3.2 小鼠体重及脏器指数 |
3.3.3 自主活动实验 |
3.3.4 抗疲劳转棒实验 |
3.3.5 小鼠耐力跑实验 |
3.3.6 负重游泳实验 |
3.3.7 生化指标检测 |
3.3.8 小鼠脏器病理学分析 |
3.3.9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ZQFZ对小鼠的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3.4.2 ZQFZ对小鼠动物行为学的影响 |
3.4.3 H&E染色对脏器病理学变化的观察 |
3.4.4 生化指标的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贞芪扶正颗粒在免疫抑制小鼠中提升免疫力功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2.3 细胞及抗体 |
4.2.4 实验动物 |
4.3 实验方法 |
4.3.2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治疗方案 |
4.3.3 ZQFZ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 |
4.3.4 ZQFZ对免疫相关因子水平的检测 |
4.3.5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ZQFZ对免疫抑制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4.4.2 ZQFZ对免疫抑制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
4.4.3 ZQFZ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形态结构的影响 |
4.4.4 ZQFZ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
4.4.5 ZQFZ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免疫调控的贞芪扶正颗粒在骨髓抑制小鼠中促造血功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材料 |
5.2.3 细胞及抗体 |
5.2.4 试剂的配制 |
5.2.5 实验动物 |
5.3 实验方法 |
5.3.1 ZQFZ体外造血功能活性的研究 |
5.3.2 ZQFZ促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修复的研究 |
5.3.3 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ZQFZ对体外造血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 |
5.4.2 ZQFZ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活性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免疫调控的贞芪扶正颗粒抑制结直肠癌生长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材料 |
6.2.3 抗体 |
6.2.4 实验动物 |
6.3 实验方法 |
6.3.1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治疗方案 |
6.3.2 血液及组织样本收集 |
6.3.3 脏器指数 |
6.3.4 外周血细胞计数 |
6.3.5 小鼠血液细胞的分离 |
6.3.6 小鼠组织病理学观察 |
6.3.7 ELISA检测 |
6.3.8 统计学分析 |
6.4 实验结果 |
6.4.1 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6.4.2 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外周血细胞数的影响 |
6.4.3 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影响 |
6.4.4 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血液中NK细胞的影响 |
6.4.5 ZQFZ对小鼠结直肠肿瘤形成的影响 |
6.4.6 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结直肠和脏器组织形态的影响 |
6.4.7 ZQFZ对结直肠癌小鼠血清和结直肠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外泌体microRNA表达研究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针刺治疗KOA临床疗效确切,但其机制尚不明确 |
1.2 从外泌体开展KOA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1.3 针刺可能通过外泌体miRNA发挥治疗作用 |
2 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KOA miRNA相关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
1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检索 |
2.2 Citespace与VOSviewer分析 |
3 结果 |
3.1 骨关节炎miRNA相关研究的文献发表量 |
3.2 骨关节炎miRNA相关研究的国家、研究机构合作网络 |
3.3 骨关节炎miRNA相关研究文献共被引情况 |
3.4 骨关节炎miRNA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网络 |
第二部分 针刺治疗KOA的临床疗效及其主要影响的miRNA |
1 技术路线图 |
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 PCR引物 |
3 研究方法 |
3.1 临床研究方法 |
3.2 外泌体miRNA研究方法 |
3.3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3.4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基线资料 |
4.2 针刺组4周前后组内比较 |
4.3 等待治疗组4周前后组内比较 |
4.4 血清外泌体鉴定 |
4.5 KOA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差异表达的miRNA |
4.6 针刺组四周前后差异表达的miRNA |
4.7 等待治疗组四周前后差异表达的miRNA |
4.8 KOA患者差异miRNA与WOMAC疼痛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4.9 针刺作用关键miRNA筛选 |
4.10 RT-PCR验证 |
4.11 靶基因预测 |
4.12 GO富集分析 |
4.13 KEGG pathway分析 |
第三部分 针刺作用的关键miR-338-3P、miR-15B-3P对软骨细胞的影响 |
1 技术路线图 |
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 实验方法 |
3.1 软骨细胞原代提取 |
3.2 软骨细胞传代、冻存与复苏 |
3.3 Ⅱ型胶原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 |
3.4 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 |
3.5 细胞转染 |
3.6 CCK8细胞增殖检测 |
3.7 流式细胞仪凋亡检测 |
3.8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软骨细胞培养 |
4.2 细胞的鉴定 |
4.3 软骨细胞转染 |
4.4 LPS刺激软骨细胞 |
4.5 转染后细胞增殖情况 |
4.6 转染后细胞凋亡情况 |
讨论 |
1 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1.1 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KOA的认识 |
2 针刺治疗KOA疗效肯定,能从多方面发挥对KOA的治疗作用 |
2.1 针刺治疗KOA的临床研究疗效确切 |
2.2 针刺治疗KOA穴位的选择 |
2.3 针刺治疗KOA的机理研究 |
3 外泌体MIRNA可能是针刺治疗KOA的作用靶点之一 |
3.1 外泌体主要特性与研究方式 |
3.2 外泌体miRNA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能 |
3.3 血清外泌体miRNA可用于OA的临床诊断 |
3.4 对外泌体miRNA的调节是针刺治疗KOA途径之一 |
4 MIRNA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 |
4.1 miRNA参与KOA病理进程 |
4.2 骨关节炎miRNA研究热点 |
4.3 骨关节炎研究中的热点miRNA分子 |
5 针刺作用的关键外泌体MIRNA对KOA影响的可能途径 |
5.1 针刺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对KOA进行调节 |
5.2 miR-338-3p、miR-15b-3p在KOA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
5.3 基于针刺效应筛选的外泌体miRNA的应用前景 |
5.4 本研究与同类型研究相比的优势与缺陷 |
结论 |
创新与特色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文献综述 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骨关节炎miRNA研究领域中关键词共现网络miRNA词频表 |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糖尿病有望获新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社区自我管理模式的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循证评价研究[D]. 王艳萍.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治疗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D]. 谢俊豪.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3]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犬肾损伤治疗作用探究[D]. 何文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MAFA、PDX1修饰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作用研究[D]. 李碧欣. 汕头大学, 2021
- [5]预处理的外泌体对骨质疏松骨整合及糖尿病创面修复作用的研究[D]. 刘威.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6]黑番茄浓缩浆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王阳. 兰州大学, 2021(12)
- [7]姜黄素抑制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研究[D]. 陈水龄.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8]大肠杆菌氨苄西林耐药性对其噬菌体裂解作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王爽. 吉林大学, 2020(08)
- [9]基于免疫调控的贞芪扶正颗粒促造血及抗结直肠癌活性的研究[D]. 初秋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基于外泌体microRNA表达研究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D]. 张琪.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