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袁晶[1](2021)在《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淫羊藿苷干预的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评价补肾法联合降压药治疗女性绝经后及围绝经期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探讨绝经后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动态血压特点。3.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雌性去势SHR循环和心肌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调节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7个数据库,搜集有关补肾法联合降压药治疗绝经后及围绝经期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 Man 5.3和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检测、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采用TSA 0.9软件对降压疗效进行试验序贯分析。2.横断面研究以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析一般资料、中医证型分布、昼夜节律分布特点;进一步将纳入患者分为绝经<10年组和绝经≥10年组,分析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年龄与动态血压参数的相关性;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用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和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表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各变量与BPV的关系。3.动物实验9周龄雌性去势SHR48只,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SHR组)、雌二醇组(SHR+E2组)、ICA低剂量组(SHR+LI组)、ICA中剂量组(SHR+MI组)、ICA高剂量组(SHR+HI组)、ICA中剂量+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组(SHR+MI+ICI组)。9周龄雌性去势WKY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SHR+E2组给予戊酸雌二醇(0.1 mg/kg/day)灌胃,IC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ICA 10 mg/kg/day、20 mg/kg/day、40 mg/kg/day灌胃,SHR+MI+ICI组给予ICA 20 mg/kg/day灌胃,并予氟维斯群注射液52 mg/kg/month皮下注射。监测各组大鼠体重、血压及心率;对心脏、脾脏及肾脏进行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ngⅡ、Ang(1-7)、E2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 AGT1R、MAS1、ACE1、ACE2、GPR30、ERK1/2、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补肾法联合降压药治疗绝经后及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1)Meta分析结果显示: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1139例患者。补肾法联合降压药治疗绝经后及围绝经期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更年期症状疗效优于西药组;SBP水平、DBP水平、kupperman评分、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低于西药组;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高于西药组。(2)不良反应发生率:补肾法联合降压药组低于西药组。(3)发表偏倚:对降压疗效绘制漏斗图并进行Egger’s法检验,提示纳入文献存在发表偏倚。(4)降压疗效的试验序贯分析:结果提示Meta分析可能过早出现阳性结果,可能存在假阳性结果。2.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动态血压特点研究(1)本次研究共纳入214例患者,阴阳两虚型患者所占比例最高。(2)所有纳入患者中,非勺型昼夜节律患者所占比例最高。(3)绝经≥10 年组的 24hSBP、nSBP、收缩压极差(maximum-minimum difference betwee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MMD)、24hSBPSD、dSBPSD、24hSBPCV、dSBPCV、dDBPCV、nDBPCV 高于绝经<10 年组(P<0.05 或P<0.01)。(4)24hSBP、dSBP、nSBP、MMD、24hSBPSD、dSBPSD、nSBPSD、dSBPCV、dDBPCV 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 或P<0.01);24hDBP、SBP-BPF、dDBP、nDBP、Hr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或P<0.01)。(5)24hSBPSD的相关因素有:MMD、MAP、日间血压负荷;24hDBPSD的相关因素有:24hDBP、DBP-BPF、MMD、高血压3级、BUN;24hSBPCV的相关因素有:24hSBP、24hDBP、MMD、日间血压负荷;24hDBPCV的相关因素有:MMD、MAP、SBP-BPF、DBP-BPF、BUN。3.淫羊藿苷通过调节RAS对雌性去势SHR发挥血压保护作用(1)平均动脉压(MAP):与WKY组比较,SHR组MAP升高(P<0.05);与SHR 组比较,SHR+E2 组、SHR+LI 组、SHR+MI 组、SHR+HI 组 MAP 降低(P<0.05);与 SHR+MI 组比较,SHR+MI+ICI 组 MAP 升高(P<0.05)。(2)心率:与SHR组比较,SHR+LI组、SHR+MI组、SHR+HI组心率降低(P<0.05 或P<0.01)。(3)脏器系数:①心脏系数:与WKY组比较,6组SHR的心脏系数均升高(P<0.01);与SHR+MI组比较,SHR+MI+ICI组心脏系数升高(P<0.05)。②左肾系数:与WKY组比较,SHR组左肾系数升高(P<0.01);与SHR组比较,SHR+E2组左肾系数降低(P<0.05)。③右肾系数:与WKY组比较,SHR组右肾系数升高(P<0.01);与SHR组比较,SHR+E2 组、SHR+LI 组、SHR+MI 组、SHR+HI 组左肾系数降低(P<0.05 或 P<0.01)。④脾脏系数:与WKY组比较,SHR组脾脏系数升高(P<0.01);与SHR+MI组比较,SHR+MI+ICI组脾脏系数升高(P<0.05)。(4)ACE1-AngⅡ-AT1R轴:①ACE1蛋白:与WKY组比较,SHR组ACE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SHR组比较,SHR+MI组、SHR+HI组ACE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②AngⅡ含量:与WKY组比较,SHR组AngⅡ含量升高(P<0.01);与SHR组比较,SHR+E2组、SHR+MI 组、SHR+HI 组 AngⅡ含量降低(P<0.05 或P<0.01)。③AGT1R蛋白:与SHR组比较,SHR+MI组AGT1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5)ACE2-Ang(1-7)-MasR轴:①ACE2蛋白:与WKY组比较,SHR组ACE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②Ang(1-7)含量:与WKY组比较,SHR组Ang(1-7)含量升高(P<0.01);与SHR+E2组比较,SHR+LI组Ang(1-7)含量升高(P<0.01);与SHR+MI组比较,SHR+MI+ICI 组 Ang(1-7)水平降低(P<0.01)。③MAS1蛋白:与WKY组比较,SHR组MAS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6)E2及其受体GPR30:①E2含量:与SHR组比较,SHR+E2组、SHR+LI组、SHR+MI组、SHR+HI组的E2含量有升高趋势(P>0.05)。②GPR30蛋白:与WKY组比较,SHR组GPR30蛋白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P>0.05)。(7)ERK1/2 通路:①p-ERK1/2蛋白:与WKY组比较,SHR组p-ERK1/2蛋白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P>0.05);与SHR组比较,SHR+HI组p-ERK1/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②p-ERK1/2/ERK1/2:与 WKY 组比较,SHR 组 p-ERK1/2/ERK1/2 有升高趋势(P>0.05);与 SHR 组比较,SHR+E2 组、SHR+HI 组 p-ERK1/2/ERK1/2 有降低趋势(P>0.05);与 SHR+MI 组比较,SHR+MI+ICI 组 p-ERK1/2/ERK1/2 升高(P<0.01)。结论:1.针对女性绝经后及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补肾法联合降压药能够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改善更年期症状、改善性激素水平,疗效优于西药组。2.阴阳两虚证是绝经后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且绝经年限较长的高血压患者的BPV高于绝经年限较短者。3.ICA能够降低雌性去势SHR的血压和心率,上述作用与调节循环和心肌组织RAS 有关。ICA 可以抑制 ACE1-AngⅡ-AT1R 轴,对 ACE2-Ang(1-7)-MasR 轴具有升高的趋势,同时该作用的发挥与抑制ERK1/2通路有关。
徐若男[2](2021)在《自拟半麻降压颗粒治疗老年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自拟半麻降压颗粒治疗老年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临床疗效,以此证明化痰祛湿法不仅可有效的调控老年患者的血压,而且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降低高血压病给老年人所带来的并发症的发病率,使得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得到幸福。方法:本次临床研究按照中西医诊断、纳入、排除标准,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这段时间,收集了来自吉林省中医院老年病科的72例临床病例。首先通过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例,分别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组的治疗方法是:晨起时先空腹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日1次,然后在饭后冲服半麻降压颗粒,日2次。对照组的治疗方法是:仅在晨起时空腹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以中医证候积分、血压监测结果两方面作为观察指标,通过观察其改善情况,进行总结整理,经过统计学分析,计算结果,评价自拟半麻降压颗粒治疗老年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进行临床研究之前,先将两组基本情况进行对比,包括年龄、性别、患病时长等,发现均无差异,可以进行比较。1.在本临床研究过程中,没有病例脱落、消除或终止。2.两组药物均具有降压作用。3.降压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药物的降压作用并无显着差异。4.中医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69.44%,(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药物在中医症状改善方面显然存在差异。5.治疗组在眩晕(P=0.000)、头如裹(P=0.002)、呕吐痰涎(P=0.000)、失眠(P=0.000)、口淡(P=0.000)、食少(P=0.000)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头痛(P=0.583)、胸闷(P=0.061)、心悸(P=0.192)症状改善方面,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6.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常规理化检查均较治疗前无异常变化。结论:通过本次临床研究证实了自拟半麻降压颗粒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且可以明显的改善一些与痰湿相关的临床症状,例如眩晕、头如裹、呕吐痰涎等。并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发生在此次临床研究过程中,患者的各项指标也未见异常,由此可以证明其安全可靠性。
芦瑞霞[3](2021)在《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经验及核心方作用机制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临床研究 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经验挖掘目的 总结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学术思想,提取核心方,在保留医家经验完整性的同时侧重传承医家独特的治疗思维。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201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衷敬柏教授门诊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信息、四诊信息、处方用药、药物剂量等,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症状、舌脉、中药名称。将整理后的数据采取双盲录入的形式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的临床采集系统,应用“统计报表”模块对证症状频次、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分布、归经分布等进行统计;应用“数据分析”模块分析药物组合出现频次及关联度;应用熵聚类方法,以相关度和惩罚度为约束,得出新方药物组合,提取核心方。结果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处方433首。男性25例,女性55例,男:女=1:2.2;年龄范围65岁至87岁,平均年龄为70.79岁。2 临床表现:提取临床症状共132个,出现10次以上的有22个,主要症状为头晕、耳鸣、眠差、心悸、头痛、头昏、汗多、头胀、疲乏等。3 中药频次:433首处方共涉及中药226味,使用5580频次,使用频次在55次以上的药物有33味,前10位依次是黄芪、葛根、牛膝、钩藤、龙骨、丹参、生地黄、女贞子、黄芩、川芎。4 性味归经:药物四气频次从高到低:寒、温、平、凉、热;药物的五味频次从高到低:甘、苦、辛、酸、咸、涩;药物的归经频次从高到低:肝、脾、肺、肾、胃、心、大肠、胆、膀胱、心包、小肠、三焦。5 药物组合分析:设置支持度个数为86,共得到16个常用药物组合,共包含药物7味,包括钩藤、牛膝、丹参、女贞子、葛根、生地黄、龙骨。设置置信度为0.60,置信度最高的药物组合为丹参,女贞子→牛膝;设置相关系数为6,惩罚系数为2,得到新药物组合18个,合成新处方9个。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核心处方即:牛膝、黄芪、丹参、葛根、钩藤、女贞子、生地黄、龙骨。结论 阴虚阳亢是老年高血压的基本病机,肾精衰竭为本,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夹痰夹瘀,上扰清窍发为本病。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以补益肝肾为主,勿妄泻肝,同时顾护脾胃,益气与行气并用,注重配伍的严谨性,擅用对药、遣取药性以纠偏疗疾。二、机制研究 治疗老年高血压核心方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的预测研究目的 研究核心方药物有效成分及作用的主要靶点,预测核心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TCMID检索核心方牛膝、黄芪、丹参、葛根、钩藤、女贞子、生地黄、龙骨的化学成分,根据口服利用度≥30%且类药性≥0.18的2个属性值初步筛选药物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在UniProt数据库中的UniProtKB知识库中下载同时满足“已验证”、“人类”两个标准的蛋白质数据库。对已提取的中药蛋白质作用靶点进行规范。分别以“Hypertesion”和“Elderly Hypertesion”为关键词,在 Genecard、OMIM、TTD数据库检索老年高血压疾病靶点。将药物作用的靶点和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绘制成比例文氏图,将得到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模型。将PPI网络导入Cytoscape3.6.1软件中,通过analyze network分析连接度,使用cytoNCA插件计算紧密度、介度,计算中位数,将同时大于三者网络拓扑参数中位数的靶点提取,作为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分子功能、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和通路赋予属性,并通过内在联系构建Network表,运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图,分析网络拓扑参数Degree、CC、BC,根据数值判断主要核心靶点和主要活性成分。结果1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提取牛膝主要活性成分20种,作用靶点444个;丹参主要活性成分65种,作用靶点932个;钩藤主要活性成分33种,作用靶点794个;葛根主要活性成分4种,作用靶点97个;女贞子主要活性成分13种,作用靶点353个;黄芪主要活性成分20种,作用靶点453个;生地黄主要活性成分4种,作用靶点44个。7味中药有6个活性成分重复,去重后共有277个活性成分。根据连接程度预测槲皮素、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黄芩素、异鼠李素、隐丹参酮为核心方主要成分。2获取疾病相关靶点:从TTD数据库中获取108个相关靶点,从OMIM数据中获取628个相关靶点,从GeneCard数据库中获取相关靶点8435个,设定Score大于中位数的目标靶点,将3个数据库得到的靶点合并剔重后,得到1611个相关靶点。3提取核心靶点: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和老年高血压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靶点139个,导入STRING平台,得到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将PPI网络导入Cytoscape软件中,根据网络拓扑参数中位数提取核心靶点50个。根据连接程度预测COX-2、AR、PPARG、ESR1、NOS3、JUN、AKT1为核心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主要靶点。4基因本体分析与通路的富集分析:应用Metascape平台分别对核心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核心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GO富集分析,参数均设置为默认,得到KEGG通路78条,GOBP生物过程2041条,GOCC细胞组成50条,GOMF分子功能78条。根据连接程度预测TNF通路、MAPK通路、IL-17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HIF-1通路为核心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主要作用通路,这些通路具有抗炎、抗氧化、调整内皮功能、减轻血管重构等功能。结论通过分析药物-成分-靶点-通路构成的复杂网络,预测核心方中的槲皮素、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黄芩素、异鼠李素、隐丹参酮通过影响RAAS系统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或降低其活性,以减轻炎症反应,增加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合成,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调节血管紧张性,恢复内皮功能,可能是核心方治疗老年高血压最主要的机制。
秦蕊[4](2021)在《祛风化痰方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风痰上扰证)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祛风化痰方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风痰上扰证)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把纳入的符合课题要求的66例病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3例。两组病例均予相关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祛风化痰方,两组病例疗程均为14天。试验结束后比较和分析两组病例的血压晨峰值、血压晨峰疗效、24h动态血压各项值、动态血压疗效、中医单项症状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晨峰值、24小时动态血压值、各项中医症状都较治疗前有明显疗效(P<0.01),治疗组在改善血压晨峰值、头重如裹、头胀痛、胸闷痞满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明显比对照组疗效好(P<0.01),在血压晨峰疗效、24小时收缩压、白天收缩压、24小时动态血压疗效及呕吐痰涎症状方面,两组病例相比治疗组疗效更好(P<0.05)。而在改善24小时舒张压、白天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及改善耳鸣、少食思睡方面,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前后比较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祛风化痰方能够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风痰上扰证)血压晨峰现象患者的血压晨峰值,能够起到有效的降压作用,还能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
彭云慧[5](2021)在《掉眩方治疗老年高血压风阳上扰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掉眩方干预老年高血压风阳上扰证患者的临床疗效,科学客观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中医药进一步治疗老年高血压增添新的临床依据。方法:本次研究收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高血压风阳上扰证受试者,遵循随机对照法,分治疗与对照两组。两组均以厄贝沙坦片为基础降压治疗,若用药第7天测量血压不达标(SBP≥150mm Hg和(或)DBP≥90mm Hg),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为基础治疗+空白对照,治疗组为基础治疗+中药掉眩方,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病例诊室血压、动态血压、中医证候等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差异。对数据进行记录、整理、统计分析,客观评判掉眩方对老年高血压风阳上扰证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诊室血压对比:治疗组降压有效率90%,对照组降压有效率73%。两组治疗方案均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水平。组间比较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2.动态血压对比:治疗后两组间对比,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6项动态血压指标,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治疗后组间比较,单项中医证候积分中主症(眩晕、头痛且胀)、次症(急躁易怒、失眠、耳鸣、面红目赤、肢体麻木),经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缓解次症(震颤)症状上,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积分治疗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掉眩方联合西药治疗风阳上扰型老年高血压在降低血压、缓解中医症状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无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明显,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张青青[6](2021)在《滋阴平肝合剂对阴虚阳亢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滋阴平肝合剂对阴虚阳亢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及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评价滋阴平肝合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降压治疗;治疗组:在西药降压的基础上加上滋阴平肝合剂。经4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在中医临床疗效和西医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后的单项症候积分及总积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均小于0.001。治疗组在改善眩晕、腰酸、五心烦热、失眠、耳鸣、健忘方面优于对照组,在改善膝软、心悸、头痛方面,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的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项目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与对照组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项目较对照组下降(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滋阴平肝合剂配合降压药能明显改善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发挥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特色和优势,且在降压疗效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
方成端[7](2021)在《补阳还五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气虚痰瘀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24小时动态血压、安全性指标变化情况,来探讨补阳还五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气虚痰瘀型)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气虚痰瘀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予西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合二陈汤加减。疗程均为4周。通过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相关指标结果来综合评定补阳还五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气虚痰瘀型)的疗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对老年高血压病(气虚痰瘀型)中医证候积分、血压水平均有一定改善。治疗组单项症状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舒张压、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脉压治疗后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试验期间药物对三大常规(血、尿、粪便+OB)、血脂、肝肾功、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影响。结论:补阳还五汤合二陈汤加减联合西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气虚痰瘀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及血压水平,同时是安全的。
杨晓波[8](2021)在《桑芪首乌方对肝肾阴虚型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指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桑芪首乌方对肝肾阴虚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BP)、血压变异性(BPV)、动脉硬化相关指标(AI、AASI、IMT)、中医疗效及安全性等影响,为该方是否能改善此类患者动脉硬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分层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昆明市中医医院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根据《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治疗方案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组加用桑芪首乌方口服,治疗3个月。观察并记录BP、BPV、AI、AASI、IMT、中医疗效等及安全性等指标,试验结束后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本课题共纳入的80例,脱落8例,两组各剩余36例。2.两组基线资料经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BP:治疗后,两组患者BP均下降(P<0.01),对照组更明显(P<0.05),尤其是DSBP(P<0.01)。4.BPV:治疗后,两组患者BPV均下降(P<0.05),治疗组更明显(P<0.05),尤其是24h DBPV、DSBPV、NDBPV(P<0.01)。5.AI:治疗后,治疗组有改善(P<0.05),对照组无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6.AASI:治疗后,治疗组有改善(P<0.05),对照组无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7.IMT:治疗后,治疗组有改善(P<0.05),对照组无改善(P>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8.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方面: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8.89%,对照组61.11%。单项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治疗组除健忘外其余均有改善(P<0.05),头晕目眩、头痛、心悸、腰酸、失眠多梦、颧红盗汗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头晕目眩、头痛、心悸、烦躁不安等均改善(P<0.05);组间比较腰酸、失眠多梦、心悸、膝软、颧红盗汗、口干等均改善(P<0.05),五心烦热明显改善(P<0.01)。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改善明显(P<0.01),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9.安全性:试验过程中72例患者安全性观察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肝肾阴虚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加用桑芪首乌方能有效降压并减少血压波动。2.桑芪首乌方配合常规治疗能有效改善肝肾阴虚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肝肾阴虚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加用桑芪首乌方能降低患者AI、AASI、IMT,但IMT组间比较改善不明显。推测桑芪首乌方对肝肾阴虚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硬化的改善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武子健,金娟,韩宇博[9](2021)在《数据挖掘中医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用药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整理并总结中医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和组方规律。方法收集近10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gFang Data)、维普(VIP)期刊数据库中与老年高血压病相关的中药组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组方进行统计,利用WPS Excel软件建立方药数据库,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中药的频数、聚类规则、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对中医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采用Cytoscpae软件绘制高频药物核心网络图。结果共获得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中药处方119首,其中涉及中药173味,总计出现频次1548次。统计出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常用中药为活血化瘀药、补气药、平肝熄风药、补血药等,根据高频药物关联分析,挖掘出29对常用药对和12组常用药组。根据高频药物相关性分析,绘制药物核心网络图,挖掘出3组临床常用核心组方。结论中医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三脏,病机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本,可兼有风火痰瘀,治疗上主要以补益肝肾、平肝熄风、活血化瘀、燥湿化痰、健脾益气、清热降火等治疗大法为基础,常用牛膝、茯苓、天麻、黄芪、熟地黄等高频药物,临床常用核心组方有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及补阳还五汤加减,以上研究结果旨在为中医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用药经验。
林心尹[10](2020)在《东直门医院高血压病在各年龄层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运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东直门医院不同年龄层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和规律,探讨各年龄层高血压患者各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本地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2月在东直门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3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层次分为3个不同的组别:18-39岁青年组、40-59中年组、60-80岁老年组。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BMI、病程、食盐量超标、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史、锻炼、吸烟、饮酒、合并症、使用降压药物史等)进行统计分析,将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4型,并分析其证型分布的规律性,进而考察各年龄层次高血压的特点,对影响各证型分布的相关因素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s回归分析,进而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三组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青年组相比,中、老年组在证型分布上具有一定差异(P<0.05),与中年组相比,老年组在证型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血压分级与青年组相比,中、老年组在血压分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年组相比,老年组患者在高血压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合并症情况青年组合并症共计15例,中年组合并症共计52例,老年组中合并症共计137例,与青年组相比,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明显偏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年组患者相比,老年组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概率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青年组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青年组中肝火亢盛证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BMI(OR=3.92,P=0.00)、吸烟(OR=2.41,P=0.01)、高血压家族史(OR=4.02,P=0.01);阴虚阳亢证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吸烟(OR=3.24,P=0.01)、饮酒(OR=4.37,P=0.01);阴阳两虚证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吸烟(OR=4.12,P=0.03)、饮酒(OR=3.36,P=0.01),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BMI(OR=3.15,P=0.03)、饮酒(OR=1.01,P=0.01)、高血压家族史(OR=3.27,P=0.02)。5.中年组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中年组中肝火亢盛证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病程(OR=2.38,P=0.02)、饮酒(OR=3.02,P=1.07);阴虚阳亢证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病程(OR=3.66,P=0.01)、高血压家族史(OR=4.15,P=0.01);阴阳两虚证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糖尿病史(OR=4.05,P=0.02)、饮酒(OR=3.17,P=0.01),痰湿壅盛证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病程(OR=3.42,P=0.01)、糖尿病史(OR=3.38,P=0.01)、高血压家族史(OR=3.19,P=0.01)。6.老年组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老年组肝火亢盛证型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病程(OR=3.42,P=0.01)、高血压家族史(OR=3.29,P=0.01);阴虚阳亢证型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饮酒(OR=3.46,P=0.01)、高血压家族史(OR=3.17,P=0.02);阴阳两虚证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家族史(OR=3.22,P=0.01);痰湿壅盛证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为饮酒(OR=3.21,P=0.01)、高血压家族史(OR=3.35,P=0.01)。结论:1.高血压病在不同年龄层次的中医证型分布有所差异。青年组中以肝火亢盛证为主,中年组以痰湿壅盛证主,老年组以阴阳两虚证为主。对一线临床医生中医辨证诊治高血压有一定指导意义。2.针对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层,不同中医证型的高血压人群各自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积极改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分别予以不同的一级预防的健康管理与指导,从而有效减缓高血压的进展,减少高血压并发症。
二、老年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淫羊藿苷干预的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绝经后高血压研究进展 |
1 绝经后高血压概述 |
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概述 |
3 雌激素通过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治疗绝经后高血压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补肾法治疗绝经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绝经后高血压的认识 |
2 补肾法治疗绝经后高血压的理论依据 |
3 补肾法治疗绝经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补肾法联合降压药治疗绝经后及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
3.3 纳入文献的用药规律统计 |
3.4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3.5 Meta分析结果 |
3.6 不良反应分析 |
3.7 发表偏倚检测 |
3.8 敏感性分析 |
3.9 亚组分析 |
3.10 试验序贯分析 |
4 讨论 |
5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动态血压特点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基线资料 |
3.2 高血压分级分布 |
3.3 中医证型分布 |
3.4 昼夜节律类型分布 |
3.5 不同绝经年限动态血压参数比较 |
3.6 年龄与动态血压参数的相关性 |
3.7 血压变异性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 |
4 讨论 |
5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淫羊藿苷通过调节RAS对雌性去势SHR发挥血压保护作用 |
1 研究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5 实验结果 |
5.1 一般情况 |
5.2 淫羊藿苷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5.3 淫羊藿苷对大鼠血压的影响 |
5.4 淫羊藿苷对大鼠心率的影响 |
5.5 淫羊藿苷对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5.6 淫羊藿苷对大鼠ACE1-AngⅡ-AT1R轴的影响 |
5.7 淫羊藿苷对大鼠ACE2-Ang(1-7) -MasR轴的影响 |
5.8 淫羊藿苷对大鼠E_2含量及GPR30蛋白表达的影响 |
5.9 淫羊藿苷对大鼠心肌组织ERK1/2通路的影响 |
6 讨论 |
6.1 淫羊藿苷对SHR大鼠血压的影响 |
6.2 SHR和WKY大鼠循环和心肌组织RAS组分存在差异 |
6.3 淫羊藿苷对SHR大鼠循环和心肌组织RAS组分的影响 |
6.4 淫羊藿苷对SHR大鼠E_2及其受体GPR30的影响 |
6.5 淫羊藿苷对SHR大鼠心肌组织ERK1/2通路的影响 |
7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自拟半麻降压颗粒治疗老年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现代医学对老年高血压的认识 |
2.传统中医学对老年高血压的认识 |
3.总结 |
临床研究 |
1.研究方法 |
2.治疗方案 |
3.观察方法及观测指标 |
4.疗效评价(参照200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5.数据整理与分析方法 |
6.数据分析结果 |
讨论 |
1.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高血压概况 |
2.对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的认识 |
3.自拟半麻降压颗粒的拟方思路及方药分析 |
4.治疗结果分析 |
结论 |
1.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知情同意书 |
附表2 基本信息及观察指标表 |
附表3 中医证候评分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经验及核心方作用机制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老年高血压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老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 |
2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
3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
4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特点 |
5 老年高血压指南的诊断变化 |
6 治疗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老年高血压的中医证候及治疗进展 |
1 老年高血压的证候研究 |
2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
2.1 辨证论治 |
2.2 成方治疗 |
2.3 自拟方治疗 |
2.4 非药物疗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老年高血压病因病机、证候与治法专家经验文献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文献检索方法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4 证候要素提取方法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纳入情况 |
2.2 老年高血压的中医病名 |
2.3 老年高血压的病因 |
2.4 老年高血压的基本病机 |
2.5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因素 |
2.6 老年高血压的病位 |
2.7 老年高血压的辨证分型 |
2.8 老年高血压的治则治法 |
3 讨论 |
3.1 病名范畴 |
3.2 老年高血压的病因病机 |
3.3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要素和辨证分型 |
3.4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经验挖掘 |
1 研究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分析软件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 方法 |
2.1 信息采集 |
2.2 数据预处理 |
2.3 数据录入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一 般资料 |
3.2 症状 |
3.3 药物频次 |
3.4 药性分析 |
3.5 药物组合分析 |
3.6 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 |
3.7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 |
4 讨论 |
4.1 老年高血压病机 |
4.2 衷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
4.3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核心方 |
4.4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新方组合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机制研究治疗老年高血压核心方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的预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核心方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的获取 |
2.2 老年高血压相关靶点的获取 |
2.3 药物成分靶点-老年高血压靶点PPI网络的构建 |
2.4 提取核心靶点 |
2.5 基因本体GO分析与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 |
2.6 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的构建 |
3 核心方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的预测 |
3.1 核心方的活性成分分析 |
3.2 核心方的作用靶点分析 |
4 核心方的作用机理预测 |
4.1 核心方降压的GO分析 |
4.2 核心方降压的KEGG通路分析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祛风化痰方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风痰上扰证)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说明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选择及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4 剔除、脱落及终止实验标准 |
4.1 剔除标准 |
4.2 脱落标准 |
4.3 终止试验标准 |
5 临床观察方法 |
5.1 病例分组 |
5.2 治疗方法 |
6 观察指标 |
6.1 一般情况 |
6.2 安全性指标(见附录2) |
6.3 疗效性观测指标 |
7 疗效判定标准 |
7.1 血压晨峰疗效判定 |
7.2 动态血压临床疗效标准 |
7.3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8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比较 |
2 疗效性观测指标分析 |
2.1 西医疗效指标比较 |
2.2 中医疗效指标比较 |
3 安全性指标评价及不良反应记录 |
讨论 |
1 西医对老年高血压病血压晨峰的认识 |
1.1 西医对老年高血压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1.2 现阶段西医对老年高血压血压晨峰的治疗 |
2 中医对老年高血压病血压晨峰的认识 |
2.1 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祛风化痰方作用机制 |
3 本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一般情况及治疗前各项观测指标分析 |
3.2 西医疗效指标分析 |
3.3 中医症状疗效分析 |
3.4 安全性指标分析 |
4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老年高血压病血压晨峰现象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
1 老年高血压病血压晨峰现象的西医诊治进展 |
1.1 定义 |
1.2 流行病学及危害 |
1.3 MBPS病因及发病机制 |
1.4 治疗 |
2 老年高血压病血压晨峰现象的中医研究进展 |
2.1 中医病名的溯源 |
2.2 老年高血压及血压晨峰的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血压晨峰现象的现状 |
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一般情况登记表 |
附录2 安全性观测指标 |
附录3 动态血压监测表 |
附录4 中医证候评分表 |
附录5 患者知情同意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掉眩方治疗老年高血压风阳上扰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选择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设计 |
3.2 治疗方案 |
3.3 观察指标 |
3.4 疗效判定标准 |
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研究结果 |
1 基线资料比较 |
1.1 一般资料比较 |
1.2 两组病例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合并疾病情况比较 |
1.3 两组病例诊室血压、动态血压比较 |
1.4 两组病例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1.5 两组病例联合用药情况比较 |
2 疗效分析 |
2.1 诊室血压比较 |
2.2 动态血压比较 |
2.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4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 安全性指标比较 |
4 不良事件情况比较 |
讨论 |
1 老年高血压病西医认识 |
1.1 老年高血压降压目标 |
1.2 老年高血压治疗进展 |
2 中医对老年高血压(风阳上扰证)认识 |
3 掉眩方临床特点 |
3.1 掉眩方来源 |
3.2 掉眩方组方特点 |
3.3 掉眩方方药当代药理研究 |
4 临床疗效分析 |
4.1 诊室血压结果分析 |
4.2 动态血压结果分析 |
4.3 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老年高血压中西医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滋阴平肝合剂对阴虚阳亢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
引言 |
研究对象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来源 |
3 病例选择 |
研究方案 |
1 试验设计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方法 |
4 疗效指标 |
5 安全性评定 |
6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病例资料 |
2 治疗前临床资料分布情况 |
3 中医临床疗效判定 |
4 西医临床疗效比较 |
5 安全性指标观测 |
6 不良反应观察 |
讨论与结果分析 |
1 现代医学对老年高血压的认识 |
2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认识 |
3 导师学术思想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补阳还五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气虚痰瘀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研究方案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3.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4.脱落、剔除及终止病例标准 |
5.临床试验方法 |
6.观察指标 |
7.疗效判定 |
8.安全性评定 |
9.统计方法 |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1.病例收集 |
2.治疗组及对照组病例基本情况比较 |
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4.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
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 |
讨论 |
1.中医理论探讨 |
2.方药组成分析及主要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 |
3.对本课题研究结果讨论 |
4.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1.西医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中医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3.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桑芪首乌方对肝肾阴虚型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指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略词表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引言 |
一、研究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筛选病例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3 分组方法 |
4 治疗方法 |
5 观察指标 |
5.1 安全性指标 |
5.2 24 小时动态血压(ABPM) |
5.3 血压变异性(BPV) |
5.4 动脉硬化指数(AI) |
5.5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
5.6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 |
5.7 中医证候疗效 |
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7 技术路线图 |
8 统计学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病例人数统计说明 |
2 基线资料 |
2.1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
2.2 两组合并症、吸烟史、高血压分级比较 |
2.3 两组高血压危险分层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各单项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
2.5 两组治疗前症候总积分比较 |
3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
3.1 两组治疗前后24 小时动态血压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BPV)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硬化指标比较 |
3.4 两组治疗后中医疗效比较 |
3.5 两组治疗前后单项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3.6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 |
4 安全性比较 |
三、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老年高血压的认识 |
2 动脉硬化(AS) |
2.1 动脉硬化指数(AI) |
2.2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 |
2.3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
3 祖国医学对老年高血压的认识 |
4 桑芪首乌方 |
5 本研究立题依据 |
6 结果分析 |
6.1 病例统计说明 |
6.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小时动态血压比较 |
6.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比较 |
6.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硬化指标比较 |
6.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疗效分析 |
7 安全性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老年高血压中西医防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9)数据挖掘中医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数据录入 |
1.4 数据挖掘 |
1.4.1 描述性分析 |
1.4.2 因子分析 |
1.4.3 关联规则 |
1.4.4 核心药物网络分析 |
1.4.5 数据挖掘工具 |
2 结果 |
2.1 药物频数及功效分析 |
2.2 药物性味分析 |
2.3药物归经分析 |
2.4高频药物因子分析 |
2.5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组方规律研究 |
2.6 核心药物网络图 |
3 讨论 |
3.1 药物频数及功效分析 |
3.2 药物性味分析 |
3.3 药物归经分析 |
3.4 高频药物因子分析 |
3.5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3.6 核心药物网络分析 |
4 小结 |
(10)东直门医院高血压病在各年龄层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1. 古代文献对于高血压的认识 |
2. 现代中医学家对高血压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1. 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 |
2.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
3. 治疗进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资料及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高血压分级标准 |
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4. 纳入及排除标准 |
5. 研究方法 |
6. 统计学分析 |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 |
2. 证型特点 |
3. 血压分级 |
4. 合并症情况 |
5. 青年组中医证型分布影响因素 |
6. 中年组中医证型分布影响因素 |
7. 老年组中医证型分布影响因素 |
讨论 |
1. 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
2. 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的特征 |
3. 影响高血压分型的因素 |
不足与展望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附表1 高血压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表2 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
附表3 高血压证候量表 |
四、老年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淫羊藿苷干预的相关机制研究[D]. 袁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自拟半麻降压颗粒治疗老年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临床研究[D]. 徐若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衷敬柏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经验及核心方作用机制预测研究[D]. 芦瑞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祛风化痰方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风痰上扰证)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D]. 秦蕊.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掉眩方治疗老年高血压风阳上扰证的临床研究[D]. 彭云慧.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滋阴平肝合剂对阴虚阳亢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 张青青.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补阳还五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气虚痰瘀型)疗效观察[D]. 方成端.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桑芪首乌方对肝肾阴虚型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指标的临床观察[D]. 杨晓波.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数据挖掘中医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用药规律[J]. 武子健,金娟,韩宇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4)
- [10]东直门医院高血压病在各年龄层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临床研究[D]. 林心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