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七大权威媒体年终盘点

2003年中国七大权威媒体年终盘点

一、中国七大权威媒体2003年年终盘点(论文文献综述)

刘程悦[1](2021)在《群体传播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萌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相比于以媒介视角去定义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远不如从传播主体的角度出发,即把握传播者的活动,更能深刻理解这个时代的本质。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大众传播的权威地位受到冲击,进入到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并行的时代,其中群体传播的主体性更为凸显,对其他传播形态产生影响。在新的传播环境中,我们需要注意几个明显的特征: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提供的无处不在的虚拟空间,颠覆了大众媒体仅向少数精英群体分配社会资源的模式,被社会化媒体赋权的受众可以进行双向、多向互动传播,个人通过群体传播的社会网络集聚了具有影响力的社会资本;大众传播为受众提供的拟态环境,因为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传播对象的主体性媒介实践而逐步瓦解,受众有了定义情境的自主意识,他们在公共事务的表达中更加活跃,以网民和链接关系为根本要素的网络传播结构形成;技术演进实现了普通个体情感、认知的社会化表达,这成为传播新环境、信息生产新方式中的突出现象。论文关注的国家形象塑造的问题,本质上是探讨在群体传播新的时代环境下,以何种方式面向受众讲述中国故事,才能达到塑造正面形象的传播效果。这里需要关涉到新时代环境下政治传播语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国家与民众间的关系由自上而下的告知性单向传播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的复杂传播过程,公众借由互联网形成群体意识、权利意识更强的集体;传播方式从严肃、宣告式的硬性传播为主,转向多种传播方式并行发展的软性传播为主;情感要素在政治传播致效中的提振作用日益显现,基于“共情”为原动力构建认同成为关键。国家形象是对内的本国公众和对外的国际公众对一国在整体上和具体的不同领域、不同维度上的定位、认知与评价,是政治传播命题中的重要环节,目前面临“传不开、叫不响”的尴尬处境,急需寻求恰当有效的话语方式,强化信任,并将这种正面信任固定下来,形成一种稳定的情感。萌文化是当代典型的青年亚文化的代表之一,自日本传入后,经过多年的本土化发展,在群体传播时代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当前,信息的生产、传播方式不再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游戏、表情包、短视频等更适应群体传播时代的媒介话语方式日渐兴盛,以萌力量为支撑的萌化传播,作为契合新时代的重要传播策略,通过可爱、娱乐的外壳包裹意义深远的内核,表现出去中心化、更接地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将国家形象寓于萌文化消费体验的愉悦感中,满足传播对象渴望互动、表达情感的欲望,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新兴话语方式,更利于调动情感、形成认知互动,进而上升到更为稳固的集体性认同,为突破现有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呆板、不接地气等困境提供新思路。但由于萌文化本身存在过度美化与遮蔽社会现实等问题,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对公共传播环境造成污染。论文立足于网络群体传播时代政治传播语境转变的大背景下,官方话语作为国家形象塑造的主体力量,如何借助萌化传播的独特优势,适应个人主体意识激活、情感互动凸显的传播环境,完成网络社会化转向,突破现有国家形象塑造的瓶颈,建构与国内、国外民众的有效对话,提振传播效果。具体操作上,论文通过寻找近五年来国家形象塑造中应用萌文化的典型案例,对其传播的合理性与传播效果进行考察,得出萌文化在群体传播时代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具有适应消费文化、跨越阶层限制、消解社会压力、丰富传播方式、强化情感认同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内含萌元素的萌化传播,能够轻而易举地在众声喧哗的群体传播时代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内嵌于任何基于互联网产生的新媒介技术中,将国家形象理念蕴含在便于个人化的符码体系中,在高度共享的圈层化传播中不断向外辐射,形成一种以情感为连结的有效传播过程,从而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塑造正面国家形象。但同时作为一个不稳定的传播方式,需要从媒介可供性方面挖掘萌化传播的可能性,规避其消解官方权威性、过度萌化万物、遮蔽现实的问题,运用萌文化自身带有的情绪感染力,建立起与民众同频共振的沟通语境;从建构认同的角度衡量萌化传播的实际效果,并进行正向引导,从而让萌化传播真正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独特文化标识。

侯顺[2](2019)在《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影视文化生产活动开始于1895年,经过了 100多年的发展,进入当下的网络时代,传统影视产业升级为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了新的产品和新的现象。网络影视产业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结果,对其进行研究,既有艺术审美价值和理论意义,又有产业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1995年,尼葛洛庞帝在《Being Digital》(《数字化生存》)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趋势和应用,阐明了信息技术、互联网对时代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价值,并为我们描绘了一种新的思维及生活模式。1987年互联网进入中国,32年过去了,如尼葛洛庞帝预测的一样,互联网给人们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和生存方式,也对产业经济市场带来升级和变革。本文即是对网络影视产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引入历史学、影视学、传播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视角,采用原理演绎与比较分析、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地梳理了网络影视产业从溯源、萌芽、诞生到发展、壮大的产业基础、时代背景、历史脉络、产业格局等;从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比较、总结一般生产规律,总结归纳部分网络影视企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第二章至第七章中。其中,第二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范畴等基本问题做了交代。第三、四章是历史研究,从历史学角度,追溯传统影视产业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建构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进程。第五、六章是现实研究,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现状格局、典型企业进行具体分析;第七章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明确研究的意义、现状、内容、理论、方法、基本概念及主要创新点等。绪论首先阐释了研究意义,网络影视产业作为网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新兴业态之一,受到网民的高度关注和喜爱,将网络影视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进行研究,对历史学、影视学、产业学、传播学等研究领域的拓展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对网络影视企业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其次,在对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的主体内容、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进行分析,这是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基本问题。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影视产业是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典型代表,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依赖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影视产业往前发展。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以追溯为科技与文化的深度关联性,具体的历史阶段表现为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关联,这种关联是网络影视产业产生、发展的基础,也促使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协同并轨发展,而与网络影视产业相关的活动及其规律都属于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范围。第三章是对传统影视产业历史发展的追溯,网络影视产业脱胎于传统影视产业,而且在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之后,传统影视产业并未消亡,而是继续发展。本章主要通过追溯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阐明其艺术属性和科技属性等本源性问题。从时间轴来看,影视文化生产活动远早于文化产业概念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产生,在网络科技出现之前,影视艺术的生产活动、产业形态就非常丰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影视娱乐产品。随着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影视艺术的文化属性更加明显;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出现了网络影视产业活动,影视产业的科技属性又开始凸显,因此,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研究要从研究传统影视产业开始。同时本章还分析了传统影视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中国共有53处世界物质遗产,和40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这些遗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是具有高价值、稀缺、无法仿制、难以替代的宝贵财富,但是当下的网络影视产业对这些优质资源的利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第四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进度进行了全景性历史建构。通过考量影视文化活动、文化产业、网络技术的产生时间,提出是进入21世纪后,影视产业与网络技术交叉融合到一定程度,网络影视产业才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在2001年8月出现的网络VOD服务,可以视为网络影视产业的萌芽,之后陆续上线众多影视网站,虽然在后期的发展中,网站的盈利方式、业务重点各不相同,但影视制作依然在网站业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8年里,网络影视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梳理我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野蛮生长期、行业调整期、行业发展期、快速成长期四个历史阶段。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发展到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网络大电影、微电影、微电视剧、网络直播等“网生”影视产品是对传统影视产品的发展。而且,随着网络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进入更深层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产品新形式出现。第五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市场格局的分析。在发轫之初,乐视、酷6等影视网站争先上线,快速抢占影视资源,经过多次洗牌之后,很多网站悄然退走,只有少数网站在互联网巨头BAT的支持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从整体来看,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在长视频领域形成了以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为主的“三国鼎立”格局;在短视频平台领域,则形成了以抖音、快手、秒拍等为主的“战国时代”状态,竞争也异常激烈。与此同时,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网络直播后来居上,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成为中国网络影视行业格局的变量。第六章是选取了网络影视企业的典型代表进行分析。优酷形成了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爱奇艺形成了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腾讯视频形成了围绕细分的泛娱乐生态、乐视视频形成了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芒果TV形成了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快手与抖音短视频形成了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虎牙直播与斗鱼TV形成了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第七章主要研究了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发展对策。当下,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到跑马圈地的行业格局洗牌之后,网络影视企业开始全面竞争。在网络影视产业的后竞争时代,出现了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等趋势。网络影视产业需要在内容制作上求精、资源利用上求深、商业模式上求变、产业格局上求新,才能在泛娱乐时代立于不败之地。1985年,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美国人尼尔·波兹曼出版了他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的《娱乐至死》,书中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预见和担忧,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在该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令人深省。34年过去了,当时的观众并没有“娱乐至死”,而当下,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又将“娱乐”推向了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征程上,尼尔·波兹曼所担忧的电视时代已过去,但是新的娱乐载体电脑、平板、手机,甚至网络电视,又相继出现,而网络影视生产内容,网剧、微电影、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直播节目等也的确是在推动着人类的娱乐进程,历史似乎依然朝着波兹曼先生设想的“至高至死”的方向发展,娱乐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但“娱乐至死”依然需要避免。因此,尼尔·波兹曼的警示在当下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也要预防这种可能。

侯璐[3](2018)在《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社交媒体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今天,学术信息交流越来越离不开社交媒体。微信作为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社交媒体,其公众平台得到了广泛关注。微信公众号操作简便,用户关注后即可定期接收到推送信息,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就能对其内容进行浏览学习,对于学术信息交流来说十分便捷。因此,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学术信息交流成为当前学术信息交流的一种趋势。本文选择对科研类微信公众号的学术信息交流机制进行研究,对交流各要素、运行机制展开深入探讨,以对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整体情况有所认识。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机制展开研究。基于对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以及对本文的理论基础的阐释,包括科学交流理论、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以及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清博平台对微信公众号进行搜索,获取学术类微信公众号的基本信息,经过筛选,对典型公众号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学术信息交流的主体、客体、内容、渠道和效果五个要素,将主体划分为学术期刊杂志社和出版社、学术类网站/社区、学术服务机构、营利性公司和个人五类,将客体分为迷茫型用户、问题型用户、搜寻型用户与评估型用户四类,内容的类别包括科研经验、科研动态(发现/突破)、科研人物、论文推荐/盘点、科研生活以及广告,渠道包括交流主体推送、交流客体主动获取以及主客体交互渠道,效果则因不同主体、不同内容而存在差异。此外,归纳了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的运行机制,包括关注机制、订阅推送机制、号内搜索机制、分享机制与反馈机制。最后,通过对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的过程进行分析,包括信息产生、信息传播、信息利用和信息反馈,构建了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行为模型和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生命周期模型。最后一章对本文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反思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黄朝钦[4](2017)在《公共性视域下社会化媒体的公共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媒的公共性是一个在中外学术界都能激起焦虑和争论的话题,但在中外迥异的传媒环境中却蕴含着不同的现实意义。公共表达是古老而常新的社会现象,与公共性有着天然联系。在人类历史进入近代化以来,公共表达更是与各种传播媒介结下不解之缘,并因此成为传媒公共性的题中之义。社会化媒体是传媒变迁史上的新生代,作为第二代互联网(web2.0)的典型代表,它具有独特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机制,实现了私人化的社交行为与公共性的信息传播行为二者的巧妙结合,这种结合产生的传播革命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有力冲击和深远影响,对于传媒管制相对严厉和传播自由不够充分的中国社会,冲击和影响尤为剧烈。公共表达是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能需求,也是社会健康运行的条件之一。赋予人们信息生产和传播自由并提供互动交流便利的社会化媒体,对于个体参与公共表达可谓如虎添翼,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和乐观,传媒总是特定环境中的存在,就像人总是生存于具体环境中一样。这就为我们探讨当下中国语境下社会化媒体与公共表达的关系提供了空间和机遇:站在传媒公共性的角度和传播技术赋权的角度,社会化媒体究竟能为中国大众参与公共表达提供什么?当前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公共表达的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制约公共表达与社会公共事务良性互动的因素有哪些?在现有条件下又当如何评价和克服?这些都是我们研究社会化媒体条件下的公共表达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构成了本文的研究依据和框架。本文第一章结合我国当下的传媒格局和管理体制,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公共表达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意义,及其对于传媒公共性拓展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第二章梳理了西方公共性理论及传媒公共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并结合历史与现实条件描述和分析了我国传媒公共性问题的内涵与外延,然后顺利过渡到中国环境下公共表达与传媒的历史及现实关系。第三章系统介绍了我国社会化媒体的构成情况及相应特点,并从公开性、公益性和批判性三个维度论证了社会化媒体参与信息传播对于传媒公共性的拓展与深化。第四章以2015年转基因话题争论为切入点,从公共表达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社会化媒体平台的表现和特点,也描述和分析了运用不同平台进行公共表达的用户构成情况,还结合热点议题分布探讨了不同社会化媒体平台公共性的差异。第五章从微观角度入手,结合我国网民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群体心理、媒介素养等因素,分析了当下呈现于社会化媒体上公众的表达方式与价值倾向。第六章从中观角度入手,结合传播自主权配置、公共领域建构、社会动员与社会整合等理论,分析了当下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功效,并指出其健康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第七章试图从协商民主、网络规制、对话精神、自由与责任、民主政治等角度探讨并寻求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完善公共表达的空间与路径。

高伟[5](2016)在《萧山农民政治参与研究(1949-1978)》文中研究说明1949年5月,萧山解放。为了顺利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激发农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构建起农民对新生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广泛且深入的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冬学、民校、读报组、会议、农村业余剧团等形式,在扫盲的同时,对农民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共所主张的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以求得农民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最大限度的认可,从而成为中共各项政策的拥护者和践行者。在强有力的教育和动员之下,农民通过参加党组织及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参加政治集会、参与解放初期的选举及各项政治运动等方式,积极参与政治,农民翻了身,党和政府也获得了农民的衷心爱戴,国家和农村社会实现了良性互动。土地改革完成后不久,国家便发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这是农村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在大规模的组转社之前,从总体上看,不管贫农还是中农收入都有增加,生产生活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农民通过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群众组织、参加互助组、合作社等方式,服从国家制度安排,配合和支持农业合作化政策。随着大规模的组转社特别是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干部强迫命令、对入社农民的生产资料处理不当,产权转让不合理、对农民劳动时间控制过死,劳动过分紧张、对困难户缺乏照顾乃至打击,特别是农民收入减少甚至因收过头粮造成农民生存危机,萧山县出现了抵制行为,农民通过砍伐林木、宰杀牲畜、殴打干部、集体上访、大规模退社等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为平息农民的不满,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萧山县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就民主办社、计酬方式、生产管理、财务制度等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国家和农村社会进入相互调整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在极富诱惑力的宣传鼓动及政策压力之下,一向保守且留恋个体经济的农民,迸发出了极大的奔向共产主义的热情,似懂非懂的他们狂热的参与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积极参与积肥、大办公共食堂、大炼钢铁、除“四害”等等,但共产风、浮夸风、干部瞎指挥风、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特别是其后的大饥荒,沉重的打击了农民的热情,冷静下来的农民,面对生存的压力,以自己的方式或明或暗的开始了抵制,推动国家政策进行了多次局部的调整。从1949年5月萧山解放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萧山农村社会经历了急剧的变革,各级党组织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建立,新的农村权威形成,社会结构的重建,土地改革、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一轮又一轮的群众运动,把一向分散的远离政治的小农卷入到政治洪流当中,国家权力、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意识形态渗透到农村社会的各个角落。广大农民以服从性的参与方式保证了国家农村政策的贯彻和执行,这种服从有些是出于真心支持与拥护,有些则是由于无力和无奈。这一时期,虽然服从是农民公开或者显性政治参与的主流,但农民在强大的国家权力面前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农民或以显性或以隐性政治参与的方式,反抗或抵制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变迁。农民抵制的并非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针对对象主要是具体的农村政策和部分有问题的农村干部,主要目标是争取更多的经济收入。随着党和政府农村政策的调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很快表现出了对农村改革政策的拥护和支持,农民也深刻感受到了党对农民意愿的尊重,认识到了没有党的领导和推动,就不会有农村改革政策的出台,从而表现出了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国家和农村社会再次进入了良性互动时期。

李瑞莹[6](2014)在《《新周刊》专题策划特色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期刊业进入以质量取胜的发展时期,期刊也进入到了“内容为王”的时代。而想要在期刊竞争中取得优势,专题策划的优劣至关重要。作为先行者和“叛逆者”,带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选题理念进入读者视线并且大获成功《新周刊》,其所做的专题策划不仅对传媒业界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也对反映中国社会不断前进的脚步和反映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结合400个《新周刊》专题策划的实例,着力分析《新周刊》专题策划的特色和其是如何呈现中国社会观念、经济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两性观念。文章第一部分对《新周刊》的概况和其专题策划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第二部分探讨《新周刊》专题策划的模式和特色;第三部分针对《新周刊》专题策划呈现的社会5个变化的特色进行分析和探究;第四部分是对当今媒体如何更好地反映社会生活和预测未来趋势提出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新周刊》专题策划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和模式。并且通过400多期专题策划呈现了中国社会5个观念的变化特色。社会观念方面从愤青到平和,经济观念关注眼前,预测趋势;价值观念立足现实,回归本质;生活观念从物质到方式;两性观念从情感到欲望,理解爱情,学会去爱。而根据总结《新周刊》专题策划存在的问题,笔者也对《新周刊》专题策划如何突破瓶颈提出了更接地气,更有建设性,要与网络合作发展等建议。

蔺朝晖[7](2014)在《《新周刊》封面专题中的城市形象呈现(2004-2013)》文中研究指明1996年诞生于广州的《新周刊》是一本致力于发现城市、表现城市、“新锐”的时尚生活类都市杂志。它以创造概念,制造话题为杀手锏,在中国期刊界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它的城市封面专题报道,更是从各个丰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呈现了当代中国的城市形象和城市人的形象特质。在综述了《新周刊》办刊理念和精神,整体分析了该杂志的特点与封面报道的风格之后,本文选取了《新周刊》最近十年(2004-2013)的封面专题报道中的城市话题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考察了在《新周刊》的语境下中国城市形象的特征和表现,论述了《新周刊》在对城市话题选择、叙述时所秉承的理念和态度。本文运用“拟态环境”、“反精英主义”、“培养理论”揭示出《新周刊》在城市形象呈现中所秉持的三个维度,即将城市形象媒介再现,对现实进行批判,最后提出自身对构建理想城市形象的设想,从而达到影响读者的目的。同时,本文也运用实例从城市经济、环境、文化与城市人四个角度具体分析了《新周刊》是如何具体的将中国城市的形象呈现给读者的。但是,《新周刊》骨子里对于城市现代性的批判,又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它对城市形象呈现的误读,这一矛盾需要《新周刊》来正视和解决。最后,从新闻实务角度出发,本文指出了《新周刊》在专题策划方面所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在城市专题策划中出现,而是整本杂志整体的问题。同时,笔者尝试着提出了可以采取的相应改进措施。《新周刊》的精神内核是城市,重要话题呈现也离不开城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城市”是《新周刊》存在的基石与灵魂。而《新周刊》也在不遗余力的表达着它对城市的钟情厚爱和影响。虽然,《新周刊》在努力传播自己的城市理念,试图影响城市、市民的发展和精神家园的构建,但是,由于策划、视角、现实等各方面的原因,《新周刊》距离它设想的目标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艾霏霏[8](2014)在《《新周刊》封面专题策划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面临更多的选择,文化产业也不例外。期刊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尤其是新闻时事类期刊,北有《环球》、《三联生活周刊》,东有《新民周刊》,西有《看天下》,南有《南方人物周刊》、《新周刊》。而《新周刊》却如一匹黑马,在众多期刊佼佼者之中成为了“话题的发源地”。它的“飘一代”、“痛打创新狗”、“这张床谁睡过”、“做一个怎样的既得利益者”等等专题引发了业内外广泛的热议。《新周刊》以其新锐的定位、犀利的文章风格、大尺度的词汇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学界对于《新周刊》的研究集中于期刊的整体栏目设置、封面传播策略、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利用文献信息法,广泛搜集与论文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从出版学、传播学等方面研究《新周刊》的现有文献,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总结《新周刊》专题策划的特点。利用个案分析法,通过《新周刊》从创刊之初的典型专题策划来分析总结其专题策划的特征。运用比较分析法,总结分析《新周刊》在其发展阶段相关专题的策划来总结其专题策划的特征。创新之处在于从大量的个案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创刊之初的典型专题策划案例来分析总结,科学直观地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特点。通过研究《新周刊》的典型专题,分析《新周刊》封面专题策划的表述特征;分析《新周刊》具有开创意义的典型专题,简析在相似专题报道上的前后不同专题,得出其创新性特征。最后结合前面的对比,分析《新周刊》的封面专题策划对新闻时事类期刊的启示,总结为大视野、多角度、立体化拉网式展开,小切入、细谋划、精打算地毯式延伸,后现代、多元化、超前性跳跃式跑,采编统一密切配合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从选题策划方面抓住读者是出版界永恒的研究课题。

宋姝锦[9](2013)在《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功能。关键词产生于自然科学领域。当关键词的功能从自然科学领域向人文科学领域扩张、迁移时,文本关键词这种新型关键词应运而生。文本关键词指参与语篇整体构成、业已给出的关键词,与密钥关键词、索引关键词、搜索关键词同是关键词的下位类型。文本关键词主要出现在学术论文语篇以及新闻语篇中,是语篇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语篇的其他组成部分发生各种联系,共同构成一个语篇整体。关键词,顾名思义是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这种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能够承载最主要、最核心、最重要的信息,能够激活更大范围的信息储备,是获得更多信息资源的入口,是掌握重要信息的关键所在。而从文本关键词本体和应用的角度深入探讨关键词具有关键作用的语言学原因,是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键词的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以往加密、索引与检索功能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语篇功能。关键词应用于语篇写作当中,成为语篇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词汇词衍变成了语篇词,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关键词下位类型——文本关键词。文本关键词既具有关键词的上述加密、索引与检索的关键作用,又具有独特的语篇功能。文本关键词首先应用于学术论文中,成为学术论文语篇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发展出文本关键词的下位类型——学术文本关键词。其后,文本关键词还发展成为一种研究方法与写作手段,即以关键词为经,以对关键词的叙述为纬,对某一特定论域进行系统论述,衍生出一种新的写作范式——关键词写作范式。这种写作范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书籍和新闻语篇的写作,成为一种新兴的、极为常见的写作现象。无论是在学术论文语篇当中,还是在关键词写作范式语篇当中,文本关键词都参与了语篇整体的建构,与语篇整体其他部分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并表现出独特的语篇功能。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文本关键词的语言本质特征及其语篇功能进行分析,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衔接理论与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文本关键词作为语篇的一个相对独立成分与属于同一语篇整体的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考察文本关键词对语篇的解读和建构功能。本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言,介绍研究对象,综述对关键词的已有研究,介绍本研究借鉴的理论方法、研究价值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是对关键词的本体研究。此部分首先梳理了关键词概念的发展源流,从关键词的功能角度归纳其类型:密钥关键词、索引关键词、检索关键词和文本关键词;然后通过对关键词与主题词、标题、流行语和热词进行比较,从语言学角度界定关键词并描写其特点。第三章,研究关键词写作范式。此部分首先提一种新的写作范式——关键词写作范式。关键词写作范式是一种基于词典体发展而成的语篇构成方式,类同于词典条目中的词目与释文之间的关系,由关键词及其叙文构成。然后梳理关键词写作范式的兴起与发展,并总结出关键词写作范式的优势所在:它具有信息加工、信息组织、切入相关论域,以及能够形成具有较高开放性、客观性的文本空间等优点。第四章和第五章对文本关键词和关键词写作范式进行实例研究,主要研究存在于特定文本类型当中的文本关键词和关键词写作范式。第四章,重点研究学术文本关键词。此部分首先对学术文本关键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然后运用语法学、语篇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考察学术文本关键词对学术论文的概括与建构功能,并分析学术文本关键词的横向关联性以及对学术论文的摘要纵向关联性。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提取学术论文关键词的若干原则。第五章,重点研究新闻文本关键词,也就是关键词写作范式在新闻语篇写作中的应用。本章基于大量的关键词新闻语料,首先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综述了关键词新闻的发展沿革,然后描写此类新闻语篇的语体特点,最后总结出关键词在此类新闻语篇中的功能:信息凸显、信息概括、信息组织、信息导向、语篇衔接等功能。最后一章是结语部分,交代了论题的源起,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得出的结论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

万倩[10](2012)在《我国公交移动电视的产业运营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公交移动电视作为户外数字移动新媒体的先行者,因“全效传播”和“无缝式传播”的强大优势填补了传统电视媒体白天收视“盲点”,开发了“无聊经济”,为传统电视发展和广告投放开辟了新的途径。我国的公交移动电视研究主要限于传播学、受众心理学和广告学领域,或是重点对某个城市公交移动电视媒体进行受众分析和广告传播策划。为更好发展该媒体产业,笔者选择“产业运营”的理论视角,运用传播学、媒介经济学、管理学、风险投资管理学理论,对我国公交移动电视媒体产业整体运营的发展现状、产业环境、常见运营模式等进行多方位研究,总结归纳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并结合长沙市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进行案例分析。我国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政策环境的限制、电视节目内容品质欠佳、无线移动传输技术不够成熟、广告客户市场吸引力不足、运营模式局限、品牌运营缺失等。本文就相关问题提出合理改善产业政策环境,政府主控转为积极扶持;贴近受众和客户,拓宽经营服务领域;探索产业运营新模式,构筑成熟产业链;注重媒体品牌建设,提升传媒社会形象;增强风险意识,积极采取高质应对策略等五个方面的发展策略。同时,本文尝试提出实现“二维码”公交移动电视运营业务,带动产业运营模式多元化,紧跟“三网融合”大流;专攻“视觉”公交电视广告,大力开发公交电视媒体“公益性”,实现内容产品专业化;增强产业运营风险意识,实现高质的产业风险应对策略等。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对我国公交移动电视的产业运营有一定启示作用。

二、中国七大权威媒体2003年年终盘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七大权威媒体2003年年终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1)群体传播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萌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国国家形象
        (二)萌文化
        (三)萌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
    四、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个案研究法
第一章 群体传播视阈下国家形象塑造与萌化传播
    第一节 国家形象概述
        一、国家形象
        二、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实践的历史沿革
        三、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国家形象认知向积极多元发展
        四、国家形象塑造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国家形象萌化传播的历史考察
        一、萌文化的源起与嬗变
        二、萌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
    第三节 国家形象萌化传播的强化
        一、群体传播时代莅临带来的改变
        二、群体传播调适与国家形象建构的萌化策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群体传播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萌化现象考察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形象萌化传播
        一、萌化传播现状
        二、领导人形象萌化利于塑造“多元立体”的互动叙事
    第二节 官方媒体萌化传播
        一、官方媒体微信公众号萌化传播现状考察
        二、官方媒体微博萌化传播现状考察
    第三节 公共外交萌化传播
        一、“熊猫外交”的发展史:动物符号到国家形象“代言人”
        二、“熊猫外交”上升为国家符号源于主客观双重作用
        三、“熊猫外交”利于塑造“友好包容”的大国形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群体传播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萌化成因解析
    第一节 新的社会土壤:注意力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催生消费文化兴起
        二、受众地位上升,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
        三、萌文化叫好又叫座,能够有效配置资源
    第二节 新的技术环境:互联网形成的网状传播
        一、民意集结的公共领域形成
        二、泛媒介概念的流行激活萌文化内生动力
    第三节 新的传播模式:基于个人认知的情感强化
        一、情感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现实进路
        二、萌文化是情感强化的有力推手
    第四节 新的认知连结:圈层化互动的高度认同
        一、群体聚集的动力机制改变带来政治参与逻辑的改变
        二、群体传播语境的圈层互动为萌文化破圈提供可能
        三、破圈萌文化促使集体性认同达成与国家软实力增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群体传播视阈下萌化传播的可能风险与路径调适
    第一节 萌化传播的可能风险
        一、解构他者——过度萌化万物
        二、解构自身——消解官方权威性
    第二节 化解可能风险的现实路径
        一、建构新理念:基于“新”媒介的思考
        二、落实新举措:建构认同视阈下的传播效果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中国人民政府网(微信)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附录二:人民日报(微信)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附录三:新华社(微信)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附录四:央视新闻(微信)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附录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微信)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附录六:中国人民政府网(微博)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附录七:人民日报(微博)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附录八:新华社(微博)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附录九:央视新闻(微博)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附录十:中国之声(微博)萌化传播现状考察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一、论文特色
        二、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一、基本理论
        二、相关概念
第二章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历史关联
        二、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现实关联
    第二节 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互动融合
        一、“相加”: 影视资源的网络平移
        二、“相长”: 影视产业的全面变革
        三、“相融”: 影视产业的破壁融合
    第三节 网络影视产业的问题阈
        一、网络影视产业研究对象及范围
        二、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本体
        三、网络影视产业特征
第三章 中国传统影视产业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 传统影视产业发展历程
        一、传统影视产业的史料梳理
        二、作为文化产业的影视产业
    第二节 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
        一、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现状
        二、传统影视产业在文化资源利用上的不足
    第三节 推进影视产业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一、资源基础论的基本观点
        二、借助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影视产业发展
第四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建构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演进轨迹
        一、野蛮生长期(2001年一2007年):抢占市场
        二、行业调整期(2007年一2009年):优胜劣汰
        三、转型发展期(2009年—2014年): 资本入局
        四、快速成长期(2014年—至今): 破壁融合
    第二节 网络影视产品新形态的特征辨析
        一、网络大电影: 叙事结构多样化与游戏色彩
        二、网络直播: 社交媒体语境下的全景敞视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机遇
        一、国家推动科技发展
        二、VR技术带来的机遇
第五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整体情况
        一、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持续成长
        二、中国网络影视企业运营平台类型
    第二节 网络长视频领域的“三国鼎立”
        一、长视频平台概览
        二、长视频市场上的“三国鼎立”
        三、长视频市场形成“头部效应”
    第三节 网络短视频领域的“战国时代”
        一、短视频平台概览
        二、短视频市场“战国时代”
        三、短视频内容格局: MCN成新风口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的变量
        一、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
        二、直播平台后来居上
        三、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
第六章 中国网络影视企业典型分析
    第一节 长视频领域的“优爱腾”模式
        一、优酷: 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
        二、爱奇艺: 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
        三、腾讯视频: 围绕平台细分的泛娱乐生态
        四、“优爱腾”模式比较
    第二节 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
        一、乐视视频: 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
        二、芒果TV: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
        三、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比较
    第三节 短视频和直播视频模式
        一、快手与抖音: 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
        二、虎牙与斗鱼: 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
        三、主播之争与主播合伙人模式
第七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一、管理机制不顺
        二、财政投入不足
        三、发展战略同质
    第二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国家政策营造良性发展环境
        二、科技发展带来新增长点
        三、资本注入成为强大助力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
        一、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
        二、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
        三、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
        四、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
        五、业务布局趋向融合跨界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对策
        一、管理机制上求进
        二、资源利用上求优
        三、内容制作上求精
        四、商业模式上求变
        五、产业布局上求新
结语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进入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
        二、网络大电影等“网生”产品属于影视产品
        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是网络影视产业的优质资源
        四、优质网络影视企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五、网络影视企业发展需要求精、求深、求变、求新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泛娱乐”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影响研究
        二、“大数据”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时代学术信息交流的变化与发展
        1.1.2 微信公众平台的兴起与发展
        1.1.3 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社交媒体中学术信息交流研究
        1.3.2 社交媒体中信息交流模式与机制研究
        1.3.3 学术信息交流的模式研究
        1.3.4 小结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模式与机制
        2.1.2 学术信息交流与知识交流
    2.2 理论基础
        2.2.1 科学交流理论
        2.2.2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2.2.3 拉斯韦尔的5W模型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要素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交流主体分析
        3.2.1 主体数据获取
        3.2.2 科研类微信服务号主体分析
        3.2.3 科研类微信订阅号主体分析
        3.2.4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主体小结
    3.3 交流客体分析
    3.4 交流内容分析
        3.4.1 科研类微信服务号学术交流内容分析
        3.4.2 科研类微信订阅号学术交流内容分析
        3.4.3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交流内容小结
    3.5 交流渠道分析
    3.6 交流效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运行机制
    4.1 关注机制
    4.2 订阅推送机制
    4.3 搜索机制
    4.4 分享机制
    4.5 反馈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过程模型
    5.1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过程
        5.1.1 学术信息的产生
        5.1.2 学术信息的传播
        5.1.3 学术信息的利用
        5.1.4 学术信息的反馈
    5.2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模型构建
        5.2.1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行为模型构建
        5.2.2 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内容分类表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公共性视域下社会化媒体的公共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理论取向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与难点
2 媒体的公共性与公共表达
    2.1 公共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2 西方传媒公共性理论及其变迁
    2.3 我国的传媒公共性问题及其现实图景
    2.4 以传播媒介为平台的公共表达
    本章小结
3 社会化媒体及其对公共性的拓展
    3.1 社会化媒体的构成
    3.2 社会化媒体的特点
    3.3 社会化媒体对公共性的拓展
    本章小结
4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构成要素
    4.1 呈现公共表达的社会化媒体主流平台
    4.2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参与主体
    4.3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议题
    本章小结
5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方式与价值倾向
    5.1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方式与特点
    5.2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中的价值倾向
    本章小结
6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功效与困境
    6.1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功效
    6.2 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现实困境
    本章小结
7 改善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空间与可能
    7.1 在网络协商民主框架下寻求社会共识
    7.2 建立合法与开放平衡的网络规制
    7.3 培养对话精神提升公共表达质量
    7.4 倡导表达自由与社会责任统一的文化自觉
    7.5 社会治理由“民意政治”向“民主政治”转轨
    本章小结
8 结语:社会化媒体公共表达的前景何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萧山农民政治参与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样本、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二)相关概念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结构安排
        (一)资料来源
        (二)结构安排
第一章 教化与革命解放初期萧山农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节 革命视角下农民政治参与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农村教育和农民政治认同的构建
        一、萧山解放和新政权的建立
        二、农村教育与农民政治认同
    第三节 解放初期萧山农民的政治参与行为
        一、参加党组织及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
        二、参加政治集会
        三、参加解放初期的选举
        四、参加解放初期的政治运动
    小结
第二章 顺从和抵制合作化时期萧山农民的参与行为
    第一节 萧山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情况
        一、互助组的试点及普及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快速发展及其整顿
        三、农业合作运动高潮的到来及合作化的基本完成
    第二节 政治动员与农民顺从
        一、中共领导下的农村政治动员
        二、动员下的政治参与
    第三节 合作化时期的农民抵制与政策调整
        一、通过报纸等媒介抵制干部的错误行为
        二、采用消极怠工、宰杀牲畜、砍伐林木、破坏农具、铺张浪费等抵制方式
        三、上访请愿、威胁殴打干部、退组、退社
        四、抵制后的政策调整
    小结
第三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萧山农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节 参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参加“大跃进”运动
        二、参加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二节 参加“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
        一、参加“四清”运动
        二、“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农民的参与行为
    小结
第四章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农民政治参与
    一、农民政治参与形式的演进
    二、国家和农村社会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新周刊》专题策划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新周刊》专题策划研究
        1.2.2 《新周刊》专题策划阶段分析研究综述
二、《新周刊》及其专题策划基本概况
    2.1 《新周刊》概况介绍
    2.2 《新周刊》专题策划概括
三、《新周刊》专题策划模式和特色分析
    3.1 《新周刊》专题策划及阶段分析
        3.1.1 《新周刊》专题策划
        3.1.2 《新周刊》专题策划阶段分析
    3.2 《新周刊》专题策划出版模式
        3.2.1 盘点模式
        3.2.2 概念策划模式
        3.2.3 专题+活动模式
        3.2.4 其他模式
    3.3 《新周刊》专题策划特点分析
        3.3.1 专题策划紧跟时代步伐,独具时代特色
        3.3.2 话题新颖时尚,展现新式生活方式
        3.3.3 善于创造概念,制造话题轰动效应
        3.3.4 专题结构多元化,故事化叙事可读性高
        3.3.5 多重资源整合,后续发展强劲
四、话题革命——《新周刊》专题策划所呈现的中国社会变化特色
    4.1 《新周刊》专题策划取样说明
        4.1.1 《新周刊》专题策划取样总体情况介绍
    4.2 《新周刊》专题策划样本分析
        4.2.1 社会观念:从呐喊到平和,心系中国,放眼世界
        4.2.2 经济观念:从微观到宏观,关注眼前,预测趋势
        4.2.3 价值观念:从创新到保守,立足现实,回归本质
        4.2.4 生活观念:从物质到方式,热爱生活,忠于自我
        4.2.5 两性观念:从情感到欲望,理解爱情,学会去爱
五、《新周刊》专题策划实践的启示
    5.1 《新周刊》专题策划存在的问题
        5.1.1 概念策划的严谨性和较短的出刊周期难以协调
        5.1.2 专题策划过程中“重编轻采”,观点提炼主观片面
        5.1.3 专题组稿结构不够严谨,难掩松散的本质
        5.1.4 为策划而策划的怪圈
    5.2 解决现有问题的一些构思
        5.2.1 要做有建设的专题策划
        5.2.2 专题策划内容方面要与读者生活息息相关
        5.2.3 做好具有趋势预测性的专题策划
        5.2.4 在网络时代善于利用新媒体宣传自己
六、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周刊》封面专题中的城市形象呈现(2004-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有关城市形象问题的研究
        1.2.2 有关《新周刊》的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关键概念界定
        1.4.1 城市形象
        1.4.2 媒介形象
    1.5 相关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1.5.1 “拟态环境”理论的运用
        1.5.2 培养(涵化)理论的运用
第2章 《新周刊》杂志概述
    2.1 《新周刊》综述
        2.1.1 《新周刊》的办刊理念精神
        2.1.2 《新周刊》的受众定位
    2.2 《新周刊》内容总体特点与封面报道的特点
        2.2.1 《新周刊》内容总体特点
        2.2.2 封面报道特点
第3章 《新周刊》封面专题中城市形象呈现分析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
    3.2 城市形象呈现的三个维度
        3.2.1 拟态环境——城市形象的媒介再现
        3.2.2 反精英主义——对现实城市形象的批判
        3.2.3 培养理论——理想城市形象的构建
    3.3 不同话题对城市形象的具体呈现
        3.3.1 城市经济——城市运转的基础
        3.3.2 城市环境——城市生活的场域
        3.3.3 城市文化——城市内在的灵魂
        3.3.4 城市人——城市存在的意义
第4章 《新周刊》专题报道对城市形象呈现的曲解——城市现代性视角下的矛盾
    4.1 现代、现代性与城市现代性的含义
    4.2 《新周刊》城市专题中对城市现代性的批判
    4.3 《新周刊》城市封面专题对城市形象呈现的曲解
        4.3.1 《新周刊》专题对城市形象呈现的误读
        4.3.2 大众媒体对城市形象呈现出现误读的原因分析
第5章 《新周刊》专题报道的缺陷及其改进建议
    5.1 《新周刊》封面专题策划报道的缺陷
        5.1.1 专题报道过于“重编轻采”
        5.1.2 策划实施不够精细
        5.1.3 对成功模式过于“自恋”
        5.1.4 专题策划题材软化
    5.2 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
        5.2.1 加大采访,提炼深度
        5.2.2 科学盘点,树立权威
        5.2.3 优化模式,创新突破
        5.2.4 贴近读者,策划到位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新周刊》封面专题策划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周刊》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新周刊》概况
    第二节 《新周刊》阶段发展特征
第三章 《新周刊》封面专题策划的特征
    第一节 《新周刊》封面专题策划总览
        一、《新周刊》封面专题策划概况
        二、《新周刊》封面专题策划的角度概析
    第二节 《新周刊》封面专题策划的表述特征
        一、内容多元化——系统旋转式整合信息
        二、报道情感化——激发读者内心的共鸣
        三、策略差异化——寻找专题策划的蓝海
        四、封面个性化——传递锋芒新锐的理念
    第三节 《新周刊》封面专题策划的创新性特征
        一、专题模式互动延伸,自我突破
        二、突破思维桎梏,孵化新概念
第四章 《新周刊》封面专题策划的启示
    第一节 大视野与小切入齐飞 多角度与细谋划双管齐下
        一、大视野、多角度、立体化拉网式展开
        二、小切入、细谋划、精打算地毯式延伸
    第二节 建设全能性采编队伍 不断创新专题策划模式
        一、采编统一,密切配合
        二、避免旧饭新炒,换汤不换药
    第三节 后现代新锐领跑 全方位深度构建
        一、后现代、多元化、超前性跳跃式领跑
        二、全方位、深层次、历史性小阶式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关键词研究综述
        一、关键词的定义
        二、关键词的标引与检索功能研究
        三、关键词的功能转向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
        二、语篇的衔接连贯与互文理论
        三、其他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关键词研究传统的继承
        二、关键词研究的语言学向度探索
        三、关键词提取原则的确立
        四、语篇分析的有益尝试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第六节 语料来源
第二章 关键词的本体研究
    第一节 关键词的启用、发展与类型
        一、关键词的启用与发展
        二、关键词的类型
    第二节 关键词的类型特征
        一、关键词与主题词
        二、关键词与标题
        三、关键词与流行语、热词
        四、关键词的类型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键词写作范式
    第一节 关键词写作范式的追源溯流
        一、关键词写作范式在西方的缘起与发展
        二、关键词写作范式在中国的缘起与发展
        三、中西写作范式的交融
    第二节 词典体与关键词写作范式
    第三节 关键词写作范式及其特点
        一、关键词写作范式:词目+叙文
        二、关键词写作范式的词目特征
        三、关键词写作范式的叙文特征
    第四节 关键词写作范式拓展的语篇功能
        一、信息的概括性
        二、信息的组织性
        三、论域的介入性
        四、文本的开放性
        五、文本的空间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术文本关键词
    第一节 学术文本关键词研究简述
        一、学术文本关键词标引研究
        二、基于学术文本关键词的应用研究
        三、以往研究的缺失
        四、学术文本关键词的发展情况
    第二节 学术文本关键词的语篇概括功能
        一、学术文本关键词的名词化特征
        二、学术文本关键词对正文内容的提取功能
        三、学术文本关键词内部的横向关联性
    第三节 学术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建构功能
        一、语篇连贯研究简述
        二、学术文本关键词与其他语篇成分的关系
        三、学术文本关键词的构建功能
    第四节 学术文本关键词的提取原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闻文本关键词
    第一节 新闻文本关键词
        一、新闻文本关键词的界定
        二、学术文本关键词与新闻文本关键词
    第二节 关键词新闻的界定与发展
        一、关键词新闻的定义与类型
        二、关键词新闻的发展沿革
    第三节 关键词新闻的语篇特征
        一、关键词新闻的标题特征
        二、关键词新闻的主体特征
        三、关键词新闻的互文特点
    第四节 文本关键词在关键词新闻语篇中的功能
        一、文本关键词的信息解读功能
        二、文本关键词的语篇衔接功能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一、本文主要内容和观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后记

(10)我国公交移动电视的产业运营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关于“公交移动电视”研究的差异和原因分析
        2.1.1 国内外研究差异
        2.1.2 原因分析
        2.2 国内主要文献的研究焦点和成果
        2.2.1 期刊文献成果
        2.2.2 学位论文成果
        2.2.3 与论文研究相关专业书籍及研究焦点
    三、研究方法
    四、本文逻辑结构
    五、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公交移动电视及其发展现状
    1.1 公交移动电视概述
        1.1.1 基本概念
        1.1.1.1 公交移动电视
        1.1.1.2 媒体产业化
        1.1.1.3 产业运营
        1.1.2 公交移动电视的实现方法
        1.1.3 公交移动电视的关键技术
        1.1.4 公交移动电视的主要特点和形式
        1.1.4.1 传播媒介的伴随性
        1.1.4.2 传播环境的封闭性、强制性
        1.1.4.3 受众的流动性、指向性
        1.1.4.4 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及时性、短小性
    1.2 国内外公交移动电视发展状况
        1.2.1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发展状况
        1.2.2 国外公交移动电视发展状况
    1.3 发展公交移动电视产业的意义
第二章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产业环境与市场分析
    2.1 公交移动电视的PEST分析
        2.1.1 政策环境
        2.1.2 经济环境
        2.1.3 社会文化环境
        2.1.4 技术环境
    2.2 公交移动电视市场解读
        2.2.1 公交移动电视产业的目标市场
        2.2.1.1 受众市场
        2.2.1.2 广告客户市场
        2.2.2 公交移动电视产业链
        2.2.2.1 公交移动电视产业链的构成
        2.2.2.2 公交移动电视产业链的开拓路径
第三章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方式
    3.1 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要素
        3.1.1 技术研发
        3.1.2 内容生产
        3.1.3 市场定位
        3.1.4 竞争壁垒
        3.1.5 风险控制
        3.1.6 营销策略
    3.2 公交移动电视常见的商业运营方式
        3.2.1 三位一体:世通华纳运营模式
        3.2.1.1 专业技术起家,迅速占领市场
        3.2.1.2 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
        3.2.1.3 广告运营
        3.2.2 术业专攻:华视传媒运营模式
        3.2.2.1 急速成长,突破重围
        3.2.2.2 术业专攻,拔高战略
        3.2.3 媒体嫁接:巴士在线运营模式
        3.2.3.1 巧接央视媒体,整合各方强势资源
        3.2.3.2 注重融资,多元业务运营
        3.2.3.3 大力开发品牌运营
第四章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产业化运营的主要问题
    4.1 文化政策环境的限制
        4.1.1 新媒体产业的大环境受限
        4.1.2 公交移动电视的政策约束
    4.2 电视节目内容品质欠佳
        4.2.1 节目内容丰富却不“新”
        4.2.2 节目时效致命点“滞后+重复”
        4.2.3 缺少新媒体应有的“互动性”
    4.3 无线移动传输技术不够成熟
        4.3.1 技术标准未统一
        4.3.2 技术硬件的不成熟
        4.3.3 设备提供商的消极生产
    4.4 广告客户市场吸引力不足
        4.4.1 公交移动电视现实的传播效果
        4.4.1.1 噪音干扰
        4.4.1.2 广告内容产品缺乏吸引力
        4.4.2 受众市场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
        4.4.2.1 受众类型不确定性
        4.4.2.2 受众心理多样性
        4.4.3 终端产品单一,自媒体的潜在市场危机
    4.5 运营模式局限,产业链发展不够完善
        4.5.1 运营模式局限,产业难于规模化
        4.5.2 盈利模式单一
        4.5.3 产业链发展不够成熟
        4.5.3.1 上游设备供应商无序竞争
        4.5.3.2 与内容生产部门沟通不够
        4.5.3.3 产业链下游缺失
        4.5.3.4 产业链各环节盈利分配未成体系
    4.6 品牌运营的缺失
        4.6.1 品牌差异化运营不明显
        4.6.2 没有特色的“品牌”标识
第五章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产业发展策略
    5.1 改善产业政策环境,政府主控转为积极扶持
        5.1.1 市场准入政策需持“放开”态度
        5.1.2 政府职能:主控转为积极支持
    5.2 贴近受众和客户,拓宽经营服务领域
        5.2.1 “亲民”节目,制作公交专属电视
        5.2.2 “专业”广告,借鉴Facebook广告业务服务方式
        5.2.2.1 最重要的是“二次销售”的首次销售获益者——受众
        5.2.2.2 公交移动电视最终的目标——广告主
        5.2.3 摆脱“电视”媒体束缚,巧增“移动”业务
        5.2.4 注重产学研合作,为产业储备专业人才
    5.3 探索产业运营新模式,拓宽和延伸产业链
        5.3.1 选择“增值服务”,坚持“互动”运营模式
        5.3.2 借助“三网融合”,组建合作联盟
        5.3.3 构筑成熟产业链,强化竞争力
    5.4 注重媒体品牌建设,提升良好传媒形象
        5.4.1 品牌标识和宣传语
        5.4.2 内容品牌建立
        5.4.2.1 电视节目的品牌建立
        5.4.2.2 广告的品牌建立
        5.4.2.3 宣传片的品牌意义
        5.4.3 品牌活动
        5.4.4 品牌延伸
    5.5 增强风险意识,采取高质应对策略
        5.5.1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面临的潜在风险
        5.5.2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运营应采取的高质规避策略
        5.5.2.1 政策风险的减少
        5.5.2.2 市场风险的分散
        5.5.2.3 运营风险的降低
结语 我国公交移动电视产业的前景
案例分析:长沙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调查
    一、长沙公交移动电视业态概况
    二、长沙公交移动电视受众市场调查数据
        2.1 受众问卷调查结果
        2.2 公交移动电视播出实地调查情况
        2.3 华视传媒长沙分公司相关节目编排调查
    三、长沙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的主要问题
        3.1 信号传输技术不够成熟
        3.2 节目内容欠“新”意,品质不高
        3.3 运营模式单一,传统电视广告承袭严重
        3.4 媒体产业品牌打造意识弱
    四、长沙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的发展对策
        4.1 加强与政府合作,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
        4.2 内容为王,开创视觉新媒体
        4.3 开发多元业务,拓宽运营模式
        4.4 增强品牌意识,创立特色星城公交媒体
        4.5 加强产学合作,提供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附录1:长沙公交移动电视产业运营案例受众调查问卷
附录2:华视传媒长沙分公司相关节目编排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四、中国七大权威媒体2003年年终盘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群体传播视阈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萌化现象研究[D]. 刘程悦. 湖北民族大学, 2021
  • [2]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D]. 侯顺.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科研类微信公众号学术信息交流机制研究[D]. 侯璐.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4]公共性视域下社会化媒体的公共表达研究[D]. 黄朝钦.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5]萧山农民政治参与研究(1949-1978)[D]. 高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6]《新周刊》专题策划特色研究[D]. 李瑞莹. 云南大学, 2014(12)
  • [7]《新周刊》封面专题中的城市形象呈现(2004-2013)[D]. 蔺朝晖.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8]《新周刊》封面专题策划探析[D]. 艾霏霏.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9]文本关键词的语篇功能研究[D]. 宋姝锦. 复旦大学, 2013(02)
  • [10]我国公交移动电视的产业运营与发展策略研究[D]. 万倩. 中南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2003年中国七大权威媒体年终盘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