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第25卷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拉木苏仁[1](2017)在《中蒙俄经济走廊视阈下中蒙贸易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9月11日参加中俄蒙三国国家元首会晤,此次会晤中国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需要三国的共同努力,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和俄罗斯的跨欧亚大铁路以及蒙古国的草原之路是连接的,通过三国的共同发展定会将经济走廊打造出来。这一提议得到了俄罗斯和蒙古的高度赞同。"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经济关系、实现跨区域合作的重大战略。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中国提出了发展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议,因为经济走廊和经济带的实施会给中蒙俄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优势,同时会给实施"一带一路"的相关城市带来巨大的发展前景,比如会加强实施国家的周边外交的强化作用。同时也推动"一带一路"这一经济战略目标逐步成为现实,这其中就包括中蒙俄经济走廊。当然,在推动和落实经济走廊的建设等方面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中蒙边界东起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西北的646.7高地,西至新疆阿勒泰北面的奎屯山,全长4677公里,从地理位置上看,蒙古国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合作中心。加强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监督和跨区域合作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中之重。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根据中国与蒙古国在2002年至2011年的对外贸易数据加上分析中蒙两国的外贸现状,运用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分析方法,找出了中蒙两国贸易商品的不同性,最后通过分析得出了两国在贸易过程中较大互补性的商品门类找出未来适合两国贸易发展的商品门类。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和热情的内蒙古人民,正以热情、开放的新风貌,打造北疆亮丽的风景线,争取早日将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同时将其打造成中国向北开放的一个重要城市。论文从中-蒙-俄经济走廊视阈下来整体分析中蒙经贸合作发展必要性及可行性,中蒙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悠久,目前两国的经贸合作发展还受到中蒙两国各种政策的支持。同时两国间的互通有无为两国今后更加密切的贸易往来奠定了基础。中蒙两国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障碍,如贸易结构单一、受到历史和国际因素的影响,两国的贸易发展不顺畅。针对以上存在的贸易过程中的障碍得出了两国应加强贸易结构的转换,从长远角度出发制定更加适合两国贸易发展的战略规划。论文研究的重点在于运用引力模型加入新变量来分析两国贸易过程中必要性及可行性,针对中蒙两国各自的贸易优势和特点来加强两国间的贸易合作,为两国建立长久的战略合作伙伴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本论文还在规范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中蒙两国贸易往来的互补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两国间的贸易合作可以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共赢。
李嵩誉[2](2015)在《无居民海岛立法的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与制度设计》文中指出人类生存环境的有序、和谐与人类求养行为的公平、合理应该成为资源环境立法的规则制度。生态脆弱性是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的逻辑起点。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必须改变单一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价值观为有益于生态可持续性的多价值目标实现。法律对无居民海岛保护的历史演进代价已确证“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陆地发展路径不适用于无居民海岛,体现市场价值的经济理性规则也与海岛内在价值的生态理性相左。无居民海岛环境破坏和生态退化根源于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原则与制度的缺失。海岛生态性在于其整体性和系统性,每一个整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海岛生态系统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对系统干扰超过其生态阈限,不仅导致其生态退化,甚至永远不可逆。海岛的任何开发利用必然威胁其生态安全,而被利用海岛的人为干扰活动已经导致其生态严重退化。这些既是海岛生态遭受人类胁迫超过其自身恢复力的异常反应,也是人为肢解、割裂海岛资源环境要素与其生态整体性保护之间的关系所致。现有无居民海岛保护的法律规范的实质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无居民海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立法理念、目标、原则和制度等存在诸多混乱与冲突。《海岛保护法》对无居民海岛保护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立法目标多元、罚则规制不科学、生物保护制度疏漏、污染防治规制匮乏、生态保护优先制度缺失等。法律既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也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利器。然而,一旦法律制度的规范性作用丧失就会造成“理性人”行为无度的破坏性后果,已利用无居民海岛的生态退化正是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及制度缺失造成的。法是获取或减损利益的方式,是利益确认、衡平与维护的规范化途径,而立法的过程既是利益确认的过程也是价值选择的过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法学的语境下可以转化为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关系,对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如何在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之间权衡、取舍,从形式上是取决于立法者的价值选择。但法律本质上不是制定规则和创造规则,而是发现和认同规则。无居民海岛立法的主导价值观不能完全按照人类的社会价值来判定与权衡其取舍,而必须超越人类传统的经济理性的价值判定,应以其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为依据。无居民海岛所赋存的自然生态性特质要求对其生态优先保护,也决定了生态价值在多价值属性中的主导价值地位。生态保护优先肇始于海岛生态价值,根置于生态理性的内在逻辑,旨在生态价值观制度化,彰显着生态优先制度居于无居民海岛整体制度结构的内核。生态保护优先是无居民海岛立法的最高准则。生态保护优先要求生态利益优先于经济利益,生态系统整体优先于个体,自然经济系统优先于社会经济系统,以自然生态秩序模式优先建构人类经济行为秩序。生态保护优先具有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政治学的正当性理论基础。法的基本原则是体现法的基本精神的根本原则,是人们在制定和实施法律过程中必然遵循的、贯穿立法和执法全过程的基本准则,它承载并昭示着相关领域内基本法律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目标。生态保护优先作为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的基本原则,就决定其在该立法中处于基础性、指导性和约束性地位,构成了无居民海岛保护制度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基础,并作为调整和指引整个保护法律制度的基本方向贯彻到无居民海岛立法的各个层面。生态保护优先既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摒弃,也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扬弃,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经济秩序的建构。制度是规则、理性。无居民海岛生态优先保护原则最终需要转化为制度规则,才能实现对其生态的真正保护。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的原则性制度是贯穿其保护全过程的制度,禁限行为制度作为生态优先的核心制度既是对传统法律权利的约束,也是可操作性制度的本质要求。用岛行为人若违反法定或约定规范,就须承担救济性制度中的不利后果。一切导致生存环境无序、不和谐、不公平、不合理的求养行为都将是非法的。无居民海岛立法作为部门法的配套法,其生态保护除具备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外,还须具备制度实施的良好制度环境。《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干法,其立法价值目标旨在环境秩序的实现,应该是生态保护优先法。而现行陆地、海域环境资源法律的制度结构仍是资源要素的单一性效率利用,共性问题是缺少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优先保护理念,这也是其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的根源所在。任何资源都构成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实现其系统管理,应确立生态优先保护为陆地、海域环境法律的基本原则,并以此原则建构生态优先制度秩序。
叶正国[3](2015)在《海峡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是两岸联结的地理纽带,海洋事务是两岸合作的重要领域,两岸海洋事务具有整体性和复合依赖关系,必须合作才能增进双赢。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可以整合两岸海洋资源,维护海上秩序,保障国家的海洋主权和主权权益,推动两岸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进程,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和国家认同。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下,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海洋事务领域的制度化协商,很多两岸协议涉及海洋事务,在各自海洋事务立法也有很多涉对方的规定。然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在政治层面面临着结构化政治困境,在法律层面也存在着规范缺失难题,二者交互影响,致使海洋事务合作产生范围不广、深度不够和前进乏力等问题,亟需解决。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必须镶嵌在两岸关系的背景中,以善意、诚意和同理心进行建设性对话和良性互动,相关法律机制的建构既要符合两岸关系的现状,又要坚持海洋事务的特性,更要满足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文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制度化协商作为研究背景,以“一个中国”框架作为研究前提,以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及其法律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相关两岸海洋立法和两岸协议,并探讨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实践轨迹,引入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资源对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治理转向、法理基础和法制建构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建构起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研究的基本框架。本文共为六章,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政治结构化困境,主要通过梳理和分析两岸海洋合作的历史、实践和问题,提出“一中争议”及其造成的政治结构化困境是海洋事务合作及其法律建构的根本问题。同时,海洋事务合作对两岸来说都非常重要,存在着机会结构来超越政治困境实现两岸合作,并可以两岸累积政治互信的突破口。根据关系标准,两岸海洋事务可以两岸间与两岸外海洋事务,两岸在二者方面的合作模式和法律机制并不完全相同。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海洋事务的交互性,两岸海洋事务合作迄今先后经过了倡议期、接触期、波折期和制度化时期。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涉及两岸关系的诸多重大复杂问题,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存.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同存。第二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治理转向,通过对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政治难题和泛政治化以及海洋合作的实践趋向的分析,认为如果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想要超越政治结构化困境,必须转向合作治理,并建构与之相应的法律机制,即“合作治理——法律机制”框架。目前,两岸合作面临着理论上的“主权——治权”难题和实践中的议题政治化的双重困境,应通过两岸合作治理来避免政治纷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在本质上是两岸公权力机关和私人主体共同参与海洋事务合作的制度安排,有效性与合法性是基石。这需要构建以内部机制为核心的开放式多层复合治理结构,包括治理框架的双轨制、治理进程的差序化、治理模式的多元化和治理主体的网络化。法律机制与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交互依赖的关系。第三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治建构,探讨合作治理为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治化带来的思维转向、价值导向和规范架构,以及何种法治化才能推进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等问题。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理内涵的宏观论述。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海洋事务的复杂性,功能主义法治观、回应型法治模式和交涉性法治关系使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实现规范依据的封闭性和价值认知的开放性。因此,两岸应在“一个中国”的宪制基础上依据近程法制、中程法制和远程法制的思路不断进行体制整合、制度整合和平台整合,通过规范两岸公权力机关与私人主体的关系、公权力机关的关系以及两岸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进而达到维护海洋权益和增进两岸互信的双重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完善法制建构的政治约束、民意整合机制的规范化以及政策和法律的交融互动等互嵌机制。第四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制体系,在整体上分析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在法规范体系层面的基本框架,包括法律原则、法律形式、法律规制、法律程序和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等问题。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的规范体系。由于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的多中心和过程的协商性,权威和权力具有多极性,在坚持平等互惠、弹性透明、预防风险和权益导向等法律原则基础上,只要符合权威授权、规范载体和规制意图生成的规范性文件都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形式,总体上分为硬法和软法。虽然各种法律形式的位阶不同,只要符合实体有效性和程序有效性的要件都具有法律效力。由此,两岸法律规制共同体逐渐扁平化,规制工具不断组合和规制过程趋向平等协商,法律规制过程从“制度——精英”逐渐转向“制度——社会”模式。基于此,两岸应不断完善公权力机关的利益诉求表达——协商谈判——达成共识——实施推动和公众参与等法律程序机制,并建构类型化多元的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第五章是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探寻只涉及两岸的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完善的路径。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的重点。以往,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治理往往采用各自推动与协议衔接、法制建构的政策导向和发挥私人主体的中介功能等方式推进,具有一定的生成机理,也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因此,两岸应该重塑基于“关系法”的两岸共治、基于作用法的社会协同和基于组织法的共识形成的法律治理框架,并通过完善各自域内海洋事务立法、健全两岸协议体系、创新行政规制手段、审视两岸司法机关角色和建构海洋事务合作组织等法律治理路径,但须由核心制度、支持性制度和技术性制度组成的法律治理体系配套。第六章是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协调,讨论了两岸在共同涉及其他主体的海洋事务合作中双方及与国际法相关机制的协调问题,主要包括法律基础、法律关系和法律模式。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的热点和难点。由于受国际政治的影响,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处于多重复合博弈结构中,必须对主权海洋事务和非主权海洋事务分轨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安排。基于国际法特别法理,台湾享有一定的对外交往权能,并可以通过法律技术解决相应的法律障碍,在此基础上可以“两岸”模式来解决相关身份、名义和地位的问题,并建构与之相应的法律归因的二阶构造确定行为归属及其责任承担,并在先行协商机制上基于选择策略渐讲式进路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法律方式。
关锌[4](2014)在《地热资源经济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温室效应,空气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特别是在近些年来,节能减排压力与日俱增。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中国要将能源消耗强度在2020年前降低40%---45%,并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5年规划纲要》中明确的指出,截至2015年,中国要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将提高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的能耗降低16个百分点,将CO2排放量下降17个百分点,其他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下降8到10个百分点。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将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列为优先开发利用领域的国家重要资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将“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之一,指出应“重点研究开发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在通知中,明确的提出要加大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力度,抓紧制订出台针对可再生能源的中长期规划,推进针对一切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科研工作,并加强针对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调查评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原地矿部的领导下,我国开展了针对地热能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的调研工作,完成了20多个省市的调研工作,并选取重点地区进行了地热资源勘查工作。但我国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较低,缺乏系统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本论文在大量收集已有资料成果基础上,对我国地热资源城市地热开发利用进行经济评价研究,目的是初步掌握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今后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参考,为大力发展地热能源、调整能源结构提供宏观决策依据。本文以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和资源特点为基础,分析我国当前地热开发利用方式,结合国外先进技术经验,从典型区域项目经济评价入手,从理论上,分析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为构建地热经济评价体系和方法提供案例和参考依据。本篇论文收集全国地热资源相关文献资料和部分国外相关资料,并依靠学校图书馆和网络图书馆资源,收集相关学术资料,对文献材料进行梳理分析,寻找地热领域研究的研究点,把握最新产业发展动态。同时,通过与该领域专家座谈,交流以及实地调研,探讨地热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瓶颈,与国外地热开发的先进经验比较研究,从个案入手,探讨经济评价对地热产业的影响作用。本文在经济评价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地热资源和地热产业现状、政策导向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建立相应的经济评价方法,对地热进行经济评价。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为验证,将整个研究分九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理论基础、研究的思路以及本篇论文的创新点。在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是实现节能减排,缓解能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改变能源结构方式,积极推进探索地热产业的发展。然而,我国的地热产业发展还需向规模化集约化目标前进。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于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对于经济评价在地热项目中可发挥的作用,缺乏应有的重视。本文利用财务评价方法,分析地热开发经济效益,并用于个案项目分析。第二章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和资源储量估算。本章介绍了我国地热资源类型,我国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及特征。地热资源指的是地球内部的可为人类经济开发和利用的热能资源,包括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地热流体是指温度高于25℃的地下热水、地热蒸气和热气体。地热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流体矿产清洁资源。可用于医疗、旅游、化工和农业生产等。不同的划分方式,可以将地热资源划分为不同类型。按热储的介质不同,可以将地热资源分为孔隙型地热资源、裂隙型地热资源和岩溶裂隙型地热资源。按地质构造成因的不同,可将地热资源分为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和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又可分为断陷盆地型和拗陷盆地型地热资源,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还可分为火山型、非火山型和深循型;按地热资源的热传输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可将地热资源分为传导型地热资源和对流型地热资源。若按温度高低分类,可将地热资源分为温度高于150℃的高温地热资源、温度在90℃和150℃之间的中温地热资源以及低于90℃的低温地热资源。我国的地热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东南沿海、台湾省、环鄂尔多斯断陷盆地、藏南-川西-滇西等地区。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琼雷盆地、松辽盆地和环鄂尔多斯断陷盆地等地区,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隆起山地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台湾、藏南、川西、滇西和胶辽半岛等地区。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藏南、滇西、川西和台湾地区。本章在资源类型划分和储量评估的基础上,对地热资源进行了相应的资源评价,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资料依据。第三章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本章包括我国地热资源市场现状、地热产业化进程、地热供暖现状、地热发电现状、地热直接利用现状以及现存问题和前景趋势分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一些企业开始涉足地热开发,特别是在一些地热资源较好的地区,投资促进了地热的产业化发展。地热产业初具规模于21世纪初期,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地热供暖总面积已达2000万m2左右。其中天津市的地热资源开采量在2004年就已达到2468万m3,地热供热面积940万m2,占全国地热供热总面积的50%;北京自1975年利用地热能采暖,地热井出水温度达53.8℃,出水量90m3/h;辽宁利用40m地热井开采地热水进行室内供暖,地热水平均温度78℃,抽水量30t/h,供应1048m2建筑物采暖,当冬季室外温度达到零下-20℃时,室内温度仍可保持在20-25℃。在我国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利用地热采暖已初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辽宁安波,利用地热采暖每年可节约成本约15万元。目前,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存在来自于政策,技术,市场和资金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发展过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但通过国家政府和企业及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必将迎来地热能发展光辉的未来。第四章国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与经验分析。本章介绍了国外主要地热产业政策,归纳了国外地热产业政策的特征,介绍了国外地热产业开发利用现状,并分析了国外地热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国外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利用地热资源的历史早于我国,开发利用方式也较为先进和系统,有的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开发利用体系。冰岛,日本等国的地热能源利用率已在本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了较大比重。此外,国外的地热开发利用政策也比较完善和健全。人类利用地热从事商业开发利用已有百年之久。到1997年底,全球已有46个国家开始利用地热资源,全球地热发电量为44TWh/a,地热直接利用为38TWh/a。预计到2020年,全球地热发电量将达到318TWh,直接利用将达到140TWh。特别是地热热泵技术的采用,为地热能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利用热泵技术,可将7-12℃的地下水作为热源加以利用,极大程度上化解了地热资源分布局限性的先天制约影响。目前,在整个能源结构中,除少数国家,地热能源的地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与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比较,也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若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进行比较,则会发现,地热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性的热源。第五章水热型地热资源技术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我国对于水热型地热资源的应用,一般集中在供暖和温泉洗浴项目中。在本章中,首先分析了我国地热经济评价所依据的理论,详细介绍了财务评价和地热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构建了地热能资源经济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和参数体系。本章以雄县,咸阳为例,分析其在利用地热供暖时的经济效益。以东营为例,进行以供暖为主,兼顾其他利用方式的地热经济效益评价。第六章浅层地温能技术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技术,一般分为地源热泵技术,水源热泵技术,空气源热泵技术以及土壤源热泵技术等。目前我国对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本章主要选择地源热泵地热资源开发进行经济评价分析,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评价方法指标参数体系,并对项目涉及的国民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沈阳和武汉项目为例,分析具体项目在利用地源热泵进行地热供暖时的经济效益。第七章地热资源其他应用方式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在我国,对于地热资源的利用十分广泛,包括发电,温泉洗浴,农业和工业利用等,在本章分析利用地热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时,为适应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对经济评价有关方法指标等做了相应的调整。选取扬州为案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第八章我国地热能未来开发利用建议。目前我国地热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着地热资源勘查程度偏低;资源家底不清;以利用地热水(气)为主而不是以利用热能为主;缺乏统一的开发利用规划;深部开发风险高、开采深度浅、利用程度偏低;全国缺乏统一的法规,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多头管理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热开发利用的快速发展,需要通过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完善技术提供保障,依靠市场为主导,获取科研团队支持来有效解决目前的诸多问题。第九章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地热能项目开发利用经济评价是建立在区域划分和资源量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分区和计算的结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经济学设计出适合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工程项目。计算出地热能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为国家政策出台,学术理论研究,特别是企业投资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地涌现了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热潮。目前,在供暖、生活热水、洗浴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初步形成地热产业。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在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着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管理混乱等问题。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如何评价地热能在竞争中的优势,对于整个地热能产业化的进程尤为重要。掌握评价地热能开发利用经济性的科学方法,是地热行业合理进行战略规划、顺利开展业务的关键所在,也是整个地热产业有序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前提。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狭义的水热型地热、浅层地温能、干热岩资源储量潜力进行了分类估算,其中对水热型地热资源又分别按照沉积盆地和隆起山分别进行估算。概略性的提出了我国广义地热能资源储量潜力总量。2、论文明确提出,评价地热常用的折算标准煤指标和二氧化碳减排指标,适用于地热资源宏观经济评价,是地热开发利用宏观决策的主要依据。在地热开发项目微观经济评价的国民经济评价和项目决策中,可以作为参考指标。地热开发项目微观经济评价适用投资收益评价指标,利润是地热开发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澄清了以往有关地热技术评价、经济评价,以及宏观经济评价、微观经济评价等混合反复使用等问题,使对地热的技术经济评价向更科学、更准确,迈出了重要一步。具有一定创新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3、论文按照水热型地热和浅层地温能分类,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案例,较系统的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类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经济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地热的开发利用项目经济评价体系理论和方法,为政府决策,政策研究和市场投资提供参考依据。
王宏宇[5](2013)在《非传统视角下的粮食安全》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孟山都、嘉吉、ADM、邦吉为首的跨国农业企业加快了全球的扩张。在美国政府对农业高额补贴的财政支持下,跨国农企利用粮食的价格优势冲击发展中国家农业体系,大量能够自给自足的国家在低价粮的冲击下丧失了“粮食自主权”,成为进口粮食的依赖者;孟山都等生物科技公司利用研发的转基因种子迅速占领了阿根廷、巴西等南美主要粮食生产地;嘉吉、ADM等粮食巨头利用其强大的物流网、购销网,几乎垄断了全球的粮食贸易。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开始持续性爆发。2007-2008年,全世界范围的干旱、洪涝及暴雪灾害使粮食生产遭受严重影响,全球性粮食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埃及、喀麦隆、海地、科特迪瓦等多个国家政治动荡。2012年,类似的极端气候事件再次“光顾”,引发全球粮食价格高涨,“粮食骚乱”此起彼伏。至此,非传统领域中的粮食安全问题已演变为一个持续性的世界主题。随着全球粮食市场的动荡,国内与粮食安全相关的话题也逐渐与日常生活紧密起来,先是一波“逗你玩”、“蒜你狠”、“糖高宗”系列,紧跟着又是“转基因”汹涌袭来。在这个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和平年代没有硝烟的“战争”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如何应对这种非传统安全带来的挑战成为更加值得关注的焦点。现阶段,我国的粮食生产已经保持了连续九年增长的良好态势,并且从目前来看,粮食供给比较充裕,自给率较高。但是,在这相对平稳的背后,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影响因素:第一,传统性因素,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的影响因素。(1)我国人口仍在以每年800-1000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达到峰值,从而造成对粮食的刚性需求不断增长。(2)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加剧了与农业争水的矛盾,使本就短缺的农业水资源雪上加霜;同时,城镇化进程引发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不仅直接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还促成了粮食生产者向粮食消费者的转变,进而增加了粮食供给压力。(3)耕地减少趋势虽有所缓解,但“占大于补”的势头并未扭转。第二,非传统因素。(1)一直以“偶然发生”状态存在,但近期转变为“常态化发生”的影响因素。自然灾害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自古就存在,只是发生频率较低。然而,随着气候变化进程加快,近年来全球温度持续升高,干旱、强降雨、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对农业生产已构成常态化威胁。(2)一直“潜伏”着,近期开始浮出水面的影响因素。从我国加入WTO开始,跨国农业企业对我国的渗透便开始加快。2004年的“大豆危机”,使我国的大豆话语权完全被跨国农企掌控。目前,大豆的进口量已达到自产大豆的4倍,且进口的都是转基因大豆。与进口大豆相比,自产大豆在价格和出油率方面都处于劣势,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国内压榨厂更愿意加工转基因大豆,农民也更愿意种植转基因大豆,由此进一步加剧了跨国农企对大豆的垄断性。此外,玉米和小麦的净进口量从2008年开始明显增加,其发展趋势值得注意。总体看,跨国农企正凭借其资本和技术优势,通过大范围扩张、抢占市场份额、利用专利和技术控制产品、迂回绕开我国监管等方式,加快在我国进行战略布局,并已逐渐形成从种子培育、粮食收储、粮食生产、运输、进出口贸易等全方位、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整个粮食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了避免这些新的非传统影响因素对粮食安全造成进一步的威胁,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性措施和建议:对于气候变化,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和生物技术、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新作物品种、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立气象灾害保险体系等适应性应对措施,尽可能增强防范和适应能力,减小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的采取措施,从源头上减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降低各种持续性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措施,一是适度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大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通过适当调整日常行为方式,为减排分压。对于跨国农业企业,首先,要制定并调整有关法规,从法律上确保跨国农业巨头规范性经营,从法律层面加强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同时,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加大对管理部门违法、违规操作行为的惩治力度,确保行政管理部门对跨国农业企业准入及经营的严格把控。其次,建立及时、准确、可信的信息发布和外资监测评估体系,确保有效调控,避免跨国农业企业以虚假信息哄抬价格,引发社会不安;再次,加快国有企业发展,发挥国有经济在稳定粮食安全方面的主导作用,并适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形成外资-国企-民企三足竞相的局面。此外,我们还应进一步保持和完善现有的粮食成果。本文认为,完善现有粮食储备体系和加强粮食节约对确保我国粮食供给稳定和粮食安全具有显着作用。关于完善现有粮食储备体系方面,本文提出了三个建议探讨,包括健全粮食储备体系的建议探讨、健全粮食储备信息系统的建议探讨和建立中央-地方-家庭三级储备体系的建议探讨。关于粮食节约方面,本文认为现行的措施“宏观重视”有余,“微观体现”不足;“号召宣传”有余,“执行操作”不足。其困境不在于政府高层没有意识到,而在于没有完整的制度和有效的执行。因此,本文建议,应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引导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措施,才能有效解决粮食浪费严重的问题。
韦方娥[6](2012)在《河南油田低品位油藏开发经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加剧了对石油的刚性需求,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并将成为长期趋势。为进一步提高国内石油产量、保证国家石油安全,加快、加大低品位油藏的动用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近年来,油价的上涨和开发技术的突破使得低品位油藏得到了积极的评价和动用,各油田根据需要自行评价,评价方法、标准和参数各不相同,加大决策和管理的难度。为此,研究系统、科学、适用的经济评价方法体系作为油藏筛选和生产绩效管理的指导,对推动低品位油藏高效开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南油田低品位油藏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低品位油藏的定义,结合当前低品位油藏动用规模和技术发展情况,确定了当前低品位油藏的外延。总结分析前人油藏开发经济评价理论成果,并结合低品位油藏开发的特点,引入了油藏经营、价值管理(EVA)、风险评价等相关理念和方法,丰富了低品位油藏开发发经济评价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完善了低品位油藏开发现行的经济评价方法,丰富了评价指标体系,强化了经济增加值考核和风险评价,提出了合理的评价判定基准值。并结合国内开发实际,规范了低品位油藏开发经济评价各要素的含义,并明确了计算方法。再以油藏经营管理思想为指导,对项目实行全过程经济评价机制,建立了开发决策、生产运行和油藏弃置等3个关键阶段的经济评价方法。随后运用建立的经济评价方法对河南油田的低品位油藏进行评价筛选。对低渗透油藏进行了生产运行评价,对超薄层稠油油藏进行了经济界限评价,找出了挖潜方向。为促进河南油田低品位油藏高效开发,结合实际情况,最后从政策、技术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开发建议措施。
张夫灿[7](2011)在《借鉴日本经验优化中国石油安全供需战略的研究》文中指出2010年在世界各国能源总体消费下滑的形势下,只有中国和印度的一次能源消费量不降反增,而世界上大多数的石油生产国受经济衰退的影响,开始减少石油的生产。中国要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就要在持续高价的石油能源上保持稳定的供应和高效的使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石油能源的安全战略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日本的能源消费与供给结构经过多年来对能源安全问题的关注及相关有效措施的实施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是在石油的稳定供给和使用方面明显走在中国的前面。因此,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优化发展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是解决中国所面临的石油安全危机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石油供应与需求角度,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为基础,结合最新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日本保障石油供应体现在石油储备体系的构建、进口多元化及海外自主开发三个方面,而石油需求安全战略则侧重于节能与开发石油替代能源方面,中国在这些安全战略的具体实施上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严密的管理层次和职责分明的管理制度、进口多元化程度不足、节能意识与技术相对落后以及缺乏相应的金融、技术支持等问题。中国应该借鉴日本经验逐步完善本国的石油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并以保障石油的安全供应与提高石油的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通过构建两级石油储备体系、扩展进口渠道、加强对外能源合作、加大现有能源的节能技术以及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投入等手段,优化中国的石油安全供需战略。
任静[8](2011)在《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国有着世界第一位的水能资源蕴藏量,第三位的煤炭探明储量,第十一位的石油探明储量和世界第十八位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并拥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较高的经济增速,能源产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并依托重大工程开展科技创新,能源装备自主化成绩显着。同时,中国能源行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深化,能源国际合作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中国能源产业发展问题仍然存在,能源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能源供应不足,能源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并影响居民健康,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中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电力产业优势较强,能源产业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强调要把中部地区打造成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八大任务。其中,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是这次建设的重点。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不仅要在现有常规能源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努力扩大规模,增加能源产量,同时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开发新的能源品种,大力推广能源开采和深加工技术,实施多元化能源发展战略。中部地区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将会使中部崛起驶入发展快车道。加强中部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既可以扭转全国运输、电力紧张的局面,又可以使中部更好的为东部产业转移、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顺利实施发挥支撑和纽带作用。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要加强能源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健全政策法规,形成良好制度环境、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能源节约、加强能源环境保护、加快中部地区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替代能源。本论文遵循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集中于对中部地区煤炭产业、石油天然气产业及电力产业供需现状、企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中部地区新能源发展状况的描述、评价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同时从中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角度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借鉴国外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提出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首先,论文对能源产业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具体包括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的理论综述、对能源产业的相关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及能源经济学理论的系统分析。其次,论文对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和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中国能源产业的区域分布情况,在分析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特征基础上研究了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概况进行研究。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分别研究了中部地区煤炭产业、石油天然气产业及电力产业的供需情况、企业经济发展状况及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研究了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新能源资源禀赋情况、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从中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强度角度分析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借鉴国外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提出了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
马永坤[9](2011)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以成都为例》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需求增长态势明显,保护耕地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任务十分艰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通过建新拆旧、土地复垦和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和土地质量不降低,使用地布局趋于合理化。近年来,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一些地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须规范的问题,如挂钩指标分配缺乏依据,决策存在寻租空间: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用地供求矛盾尖锐;城乡地租悬殊巨大等。少数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或扩大试点范围,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严重侵害了农民利益。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农村土地价值不断显现过程中,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还处于不断摸索与经验总结的阶段,各地已经探索出各类不同的宅基地流转方式,例如转权让利模式、保权让利模式、保权保利模式等。在各种模式中,收益分配,即土地所有者、使用者、政府及其他投资者间的利益分割显然是关键所在,利益分配的具体比例在不同区域不可能固定不变,但是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农民应为最大受益者,而其它投资者(包括地方各级政府)则应根据各自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工业等方面的投资情况享受合理的投资收益。根据新一轮土地利用、城镇建设用地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充分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和战略性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和耕地保护“三位一体”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有效地推动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在当前村庄建设异构现象明显的情况下,实现“异构协同”难度大。推进安置区建设的乡村空间重构,将有利于“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总体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尤其是在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增减挂钩过程中,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科学合理安排农村各业用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综合运用产权经济学、马克思地租理论、区位理论、城市化理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等理论成果与理论工具,结合当前开展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实际,对挂钩的理论根源、内涵和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价格、动力、演化和调控机制方面进行重点剖析;在实地调研并掌握大量有效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计量分析手段的运用,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对结构演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成都市为例证对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机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剖析和探讨,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思路和对策。全文主体框架和结构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言,包括第一、二、三章;第二部分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机制分析,包括第四、五、六、七章;第三部分为增减挂钩的实践分析,包括第八章;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包括第九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说明本论文的选题意义、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探讨城乡建设用地的设定及面临的问题,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开展提供了数据来源和范围的界定。第二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本章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理论基础,并建立了增减挂钩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从城乡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角度分析了挂钩项目区的构成,挂钩规模的确定及其操作方法,同时界定了各地不同的挂钩实践类型。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价评估体系。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价格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农村建设用地的价格体系是空白的,国家没有制定规程,也没有相应的指导性文件作参考。在级别的划分路径、评价单元的设置、价格评估的方法方面都需要在实践中建立与城镇地价体系的有效链接,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制定统一的建设用地评价规程提供参考。第五章从城市空间增长理论和地方单元的样本中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动力机制,如何通过对现实中的研究来揭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动力机制是本章研究的重点。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机理的分析提供了参考。第六章围绕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空间和时间序列的演化机制,探讨了增减挂钩结构演化中的自身机理及面临的问题。第七章研究了当前我国城乡建设用地政策的思路,通过对调控机制的分析,提出了作者对未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引导和控制的具体建议。第八章是以成都为例,实证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建议。第九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并对以后试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作者的见解。论文不足:国内在对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机制的研究较少,在价格和动力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如价格模型是如何结合实际来修正和确定。同时在动力机制方面,对农民参与挂钩的积极性和安置意愿上研究不足,且研究样本只限于成都等四川个别市、县,研究结果不具有普遍性,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同时数据资料搜集的不完善和不可得,使得研究不够全面细致。论文的主要贡献: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挂钩机制的研究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本文从价格、动力、演化和调控机制四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本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价格机制、动力机制、演化机制、调控机制)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城乡建设用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剖析和探讨,论文选题具有新颖性。2、在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的价格评估和测算上,理论和实践上没有共识和实质性的评估和测算模式。本文基于产权理论和Hedonic模型的项目区建设用地定价问题的研究,并对建新区土地使用者的竞价曲线及其空间序列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市场竞价下的建新区土地利用数量。在理论和操作中都有章可循、行之有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探索了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的可行性,按照城乡建设用地统一规划的要求,在城乡之间建立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运作平台。另外,探讨了实现建设用地指标资本化,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提供支持,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姜星莉[10](201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节节攀升,能源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最显着的特征,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也无一例外的深入到能源领域,并带来一系列新的能源问题。本论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通过对当今世界能源状况和能源安全格局的研究,结合中国的能源安全状况,分析经济全球化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的挑战,借鉴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主要国家(集团)的能源安全战略经验,为我国制定切实可行的能源安全战略提供参考。研究这一问题,能够提高中国能源安全理论研究水平,同时对我国更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保障能源经济安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文共六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简要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能源安全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并介绍了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及不足。第二章首先从能源、能源安全、经济全球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分析了能源安全的内涵、影响能源安全的因素以及经济全球化与能源和能源安全的影响和相互关系,讨论了经济全球化在能源领域的表现以及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源安全中的矛盾冲突也更加激烈。第三章首先在世界能源供需状况和安全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种种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速度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然而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种种问题,如:能源资源储备状况堪忧,开发利用难度大,供需矛盾突出,消费结构不合理,清洁能源比例较低,利用效率不高,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尖锐等。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更严峻的挑战:对外依赖性在不断增加,全球竞争更加激烈,能源价格日益趋高,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严峻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对中国能源市场的争夺等等。如何确保中国能源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紧迫的问题。第四章对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主要能源国家(集团)的能源安全战略进行了分析,美国制定的能源长期和短期的目标、能源多元化,欧盟的清洁能源利用,日本的节能技术,俄罗斯的能源外交等战略尤其值得中国借鉴。第五章和第六章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发展过程和整体目标入手,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利用全球化特点和趋势,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实施能源安全战略选择的建议。对内的能源安全战略包括:制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实施能源多元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能源节约战略,重视环境保护战略等。对外能源安全战略包括:能源供给多元化战略,与能源大国的竞争合作战略,与国际能源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能源合作,能源企业“走出去”战略、能源运输安全战略等。本文的创新点包括:1、深入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在能源领域的表现,国际能源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市场不断多元化,跨国能源公司不断并购和大发展,国际资本开始向能源领域大规模聚集,区域能源一体化也在不断加强等等,同时指出经济全球化在能源领域带来的新问题,包括:能源危机、能源竞争、能源合作、能源科技、能源与环境等等。2、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更严峻的挑战:中国油气的对外依赖性在不断增加,面对一个全球能源竞争更加激烈的全球化市场,日益趋高的能源价格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压力,中国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严峻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抢滩中国能源市场等等,并试图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3、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集团)的能源安全状况的分析和对内对外能源安全战略的研究,提出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应该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重视对核能、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国际能源合作、鼓励能源企业“走出去”,确保能源运输安全等。
二、《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第25卷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第25卷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中蒙俄经济走廊视阈下中蒙贸易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蒙古国学者的研究综述 |
1.2.2. 中国学者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基本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定量分析法 |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政治内涵 |
2.1.2 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经济内涵 |
2.2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 |
2.2.1 国际贸易理论 |
2.2.2 要素禀赋比率论 |
三、中国和蒙古国贸易的历史与现状 |
3.1 中国和蒙古国经贸合作的历史回顾 |
3.1.1 蒙古国对中国经贸合作发展贡献的历史回顾 |
3.1.2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经贸发展的回顾 |
3.1.3 蒙古国对中国经贸合作发展贡献的历史回顾 |
3.2. 中蒙经贸合作现状 |
3.2.1 蒙古国贸易现状 |
3.2.2 中蒙两国双方的对外贸易现状 |
3.3 中蒙经贸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
四、国际贸易中的引力模型 |
4.1 贸易引力模型国外研究综述 |
4.2 引力模型的研究现状 |
4.3 引力模型的提出 |
4.3.1 给定的数据及其解释 |
4.3.2 引力模型引入新变量 |
4.4 中蒙贸易对引力模型应用 |
4.4.1 引力模型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 |
4.4.2 引力模型指标解释 |
4.4.3 给定数据的概况 |
4.4.4 引力模型评估 |
4.4.5 中蒙贸易现状及其预测 |
五、中蒙两国贸易的有利政策与制约因素 |
5.1 中国对蒙古国贸易政策优势 |
5.2 蒙古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优势 |
5.3 中蒙两国贸易政策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
5.3.1 中国与蒙古国贸易合作中的制约因素 |
六、推动中蒙贸易合作的政策建议 |
6.1 双方分别制定长远战略规划 |
6.1.1 多层面拓展交流,深化中蒙战略伙伴关系 |
6.1.2 优化双边贸易政策 |
6.1.3 扩大双方贸易合作领域 |
6.1.4 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贸易结构 |
6.2 积极适应蒙古国国情 |
6.2.1 加强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化自身贸易竞争力 |
6.2.2 自然保护意识强烈,努力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氛围 |
6.2.3 加强经济发展与贸易建设 |
6.3 提高双方企业的信誉度 |
6.4 加强多层面多方位拓展交流 |
七、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组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无居民海岛立法的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与制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的制度契机 |
第一节 生态脆弱性是一切保护的肇始 |
一、海岛生态性脆弱于人迹资源环境 |
二、经济理性与海岛生态性相左 |
三、生态保护“优先”观 |
第二节 生态优先制度缺位导致海岛破坏 |
一、海岛开发必然威胁其生态安全 |
二、海岛不当使用已导致其严重破坏 |
三、生态恶化呼唤生态优先保护 |
第三节 海岛管理无序源于生态优先制度缺失 |
一、生态损害实质重在优先制度缺失 |
二、生态管理缺位招致生态秩序失衡 |
三、生态思想匮乏期待生态伦理回归 |
第二章 生态保护优先缺失的制度困境 |
第一节 立法演进凸显生态优先制度稀缺 |
一、“疏于管理”导致生态灾难 |
二、“有偿使用”重经济弃生态 |
三、“保护优先”不等于“生态保护优先” |
第二节 法律性规范失灵在于生态优先缺失 |
一、多且乱法律性规范的效率失灵 |
二、生态优先缺失的法律性制度困境 |
第三节 《海岛保护法》生态保护的检讨 |
一、原则规范无力于生态优先保护 |
二、现行生态保护的优先制度缺陷 |
第三章 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的制度抉择 |
第一节 经济理性与其生态保护理念相悖 |
一、市场经济架构是“反自然的” |
二、经济理性是加剧生态危机的根源 |
三、生态保护期盼生态经济秩序 |
第二节 生态理性旨在生态价值观制度化 |
一、生态理性的整体论、系统论是生态方法论 |
二、生态价值根置于生态理性的内在逻辑 |
三、生态保护优先:生态理性植入法治轨道 |
第三节 生态保护优先居于制度结构的核心 |
一、整体制度结构旨在保护与管理 |
二、生态保护优先居于制度结构内核 |
第四章 生态保护优先的制度理性 |
第一节 “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内涵 |
一、“生态保护优先”的历史发展追溯 |
二、“生态保护优先”内涵的全新诠释 |
三、海岛“生态保护优先”的域外典范 |
第二节 “生态保护优先”的正当性理论基础 |
一、生态学的科学基础是生态本位 |
二、生态伦理学的核心是生态义务 |
三、生态经济学倡导生态秩序优于经济秩序 |
四、生态政治学要求政治制度生态化 |
第三节 海岛生态可持续维护的制度要求 |
一、可持续性的多维度阐释 |
二、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质疑 |
三、海岛生态可持续规范要求 |
第五章 无居民海岛生态优先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生态优先的原则性制度 |
一、整体使用制度 |
二、严格管理制度 |
三、管理及于任何使用制度 |
第二节 生态优先的可操作制度 |
一、禁限行为制度 |
二、生态影响评价制度 |
三、生态保证金制度 |
四、环境治理制度 |
五、生态巡查制度 |
第三节 生态优先的救济性制度 |
一、生态修复制度 |
二、代表诉讼制度 |
第六章 无居民海岛生态保护优先立法的制度匹配 |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立法价值观评估与诊断 |
一、“经济优先”观解构 |
二、“生态保护优先”观重构 |
第二节 陆地环境资源立法价值观缺陷 |
一、环境退化昭示经济理性窘境 |
二、社会生态标准优于经济理性标准 |
第三节 海域环境资源立法价值观重构 |
一、生态理性是海域属性的客观抉择 |
二、生态优先规范促进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发表论文 |
(3)海峡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次 |
表目次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基本概念 |
第一章 政治困境中的两岸海洋事务合作 |
第一节 趋向合作的两岸海洋事务 |
一、作为描述类型的两岸海洋事务 |
二、两岸海洋事务的分类 |
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及其类型 |
第二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发展回顾 |
一、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倡议期(1949-1990.9) |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接触期(1990.9-2000.5) |
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波折期(2000.5-2008.5) |
四、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制度化时期(2008.5-) |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争议性议题 |
一、基于政治互信的两岸海洋事务合作 |
二、争议性议题及其政治结构化问题 |
第四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SWOT分析 |
一、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优势分析 |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劣势分析 |
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机会分析 |
四、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威胁分析 |
第二章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治理转向 |
第一节 两岸合作治理的生成机制 |
一、两岸合作的政治难题 |
二、两岸合作的泛政治化 |
三、两岸合作治理的趋向与生成 |
第二节 形成中的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 |
一、海洋治理的提出及应用 |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的实践逻辑 |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的合作治理结构 |
一、合作治理模式的二元化 |
二、合作治理进程的差序化 |
三、合作治理方式的多样化 |
四、合作治理主体的网络化 |
第四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与法律机制的互动融合 |
一、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的制度地位——场域理论的视角 |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制度化的政策空间及其实践趋向 |
三、作为制度核心的法律机制:界定及构成 |
第三章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治建构 |
第一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治化路径 |
一、功能主义法治观 |
二、回应型法治模式 |
三、交涉性法治关系 |
第二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治化的内在构造 |
一、宪制基础: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
二、目标导向:从权益到互信 |
三、内容要素:整合机制 |
四、路径策略:阶段化 |
五、结构面相:非对称均衡 |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治化的互嵌机制 |
一、法制构建的政治约束 |
二、民意整合的规范化 |
三、政策与法律的交融互动 |
第四章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制体系 |
第一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原则 |
一、平等互惠原则 |
二、弹性透明原则 |
三、预防风险原则 |
四、权益优位原则 |
第二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形式 |
一、法律形式的多样化及其构成要件 |
二、硬法与软法的界分与互融 |
三、法律效力的双重维度 |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规制 |
一、法律规制共同体的扁平化 |
二、法律规制工具的组合运用 |
三、法律规制过程的“制度——社会”模式 |
第四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程序机制 |
一、公权力机关合作的程序机制 |
二、公众参与的程序性机制 |
第五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争端法律解决机制 |
一、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的界定 |
二、类型化多元模式的构建 |
第五章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 |
第一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实践 |
一、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进路 |
二、生成机理的四维面向 |
三、“有组织的无序”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结构 |
一、基于“关系法”的公权合作 |
二、基于作用法的社会协同 |
三、基于组织法的内部共识 |
第三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路径 |
一、完善各自域内海洋事务立法 |
二、健全两岸海洋事务协议体系 |
三、创新行政规制方式 |
四、检视司法机关的角色 |
五、建构海洋事务合作组织 |
第四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体系 |
一、核心制度 |
二、支持性制度 |
三、技术性制度 |
第六章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协调 |
第一节 多重复合结构下的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 |
一、多重复合博弈结构的提出及展开 |
二、按照海洋事务类型分轨处理 |
三、合情合理安排的规范思路 |
第二节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基础 |
一、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困境 |
二、基于两岸互信的台湾对外交往权能——特别法理的视角 |
三、通过法律技术解决法律冲突问题 |
第三节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关系 |
一、通过“两岸”模式吸纳政治思虑 |
二、“两岸”模式适用的法理分析 |
三、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归因的二阶构造 |
第四节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进路 |
一、两岸合作方式的多样化 |
二、策略性渐进的路径选择 |
三、构建先行制度化协商机制 |
结论 |
附件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4)地热资源经济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开发利用地热能源意义重大 |
1.1.2 我国地热勘查开发有一定基础 |
1.1.3 地热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
1.1.4 我国地热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
§1.2 研究理论基础 |
1.2.1 技术经济评价 |
1.2.2 财务评价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和资源储量估算 |
§2.1 我国地热资源类型 |
§2.2 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及特征 |
2.2.1 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 |
2.2.2 隆起山地地热资源 |
§2.3 沉积盆地地热资源评价 |
2.3.1 各主要平原(盆地)地热资源估算 |
2.3.2 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地热资源 |
§2.4 隆起山地地热资源评价 |
2.4.1 隆起山地地热资源估算范围 |
2.4.2 温泉放热量评价 |
§2.5 重点城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 |
§2.6 干热岩资源储量估算 |
2.6.1 评价范围 |
2.6.2 数据获取及处理 |
2.6.3 干热岩资源储量估算 |
第三章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
§3.1 我国地热资源市场现状分析 |
3.1.1 国家政策法规 |
3.1.2 地方政府政策法规 |
3.1.3 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 |
3.1.4 地热开发技术 |
§3.2 我国地热开发的产业化进程 |
§3.3 我国地热供暖现状 |
§3.4 我国地热发电现状 |
3.4.1 中低温发电利用现状 |
3.4.2 我国的高温发电利用现状 |
§3.5 我国地热直接利用现状 |
3.5.1 地热农业利用 |
3.5.2 地热工业利用 |
3.5.3 地热的医疗保健利用 |
§3.6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 |
3.6.1 全国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不完善 |
3.6.2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 |
3.6.3 区域性地热资源过量开采 |
3.6.4 我国地热资源缺乏统一管理体制 |
3.6.5 缺乏有效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措施 |
§3.7 我国地热能开发前景趋势 |
3.7.1 城市浅层地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及节能减排效果 |
3.7.2 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及节能减排效果 |
3.7.3 隆起山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及节能减排效果 |
3.7.4 干热岩开发利用前景 |
3.7.5 不断拓展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 |
3.7.6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开始关注油田地区 |
3.7.7 不断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效益 |
3.7.8 努力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3.7.9 合理规划利用地热资源 |
3.7.10 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地热开发利用中 |
3.7.11 开始关注干热岩 |
第四章 国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与经验分析 |
§4.1 国外主要地热产业政策 |
4.1.1. 美国 |
4.1.2. 日本 |
4.1.3. 德国 |
4.1.4. 冰岛 |
4.1.5. 印度尼西亚 |
4.1.6 其他欧洲国家 |
§4.2 国外地热产业开发利用现状 |
4.2.1. 日本 |
4.2.2. 美国 |
4.2.3. 冰岛 |
4.2.4. 澳大利亚 |
4.2.5. 印度尼西亚 |
4.2.6. 肯尼亚 |
4.2.7 意大利 |
§4.3 国外地热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4.3.1 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现状 |
4.3.2 影响我国地热产业政策的因素分析 |
4.3.3 借鉴国外政策经验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
4.3.4 借鉴国外经验制订我国地热长期规划目标 |
4.3.5 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为我国地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4.3.6 引进国外模式加大我国地热资金投入力度 |
第五章 水热型地热资源技术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 |
§5.1 地热资源项目经济评价 |
5.1.1 静态评价 |
5.1.2 动态评价 |
§5.2 地热资源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估算 |
5.2.1 初始投资 |
5.2.2 相关运营成本与税金 |
5.2.3 相关收入与补贴 |
§5.3 地热项目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 |
5.3.1 盈亏平衡分析 |
5.3.2 敏感性分析 |
§5.4 河北雄县某地热供暖项目经济评价 |
5.4.1 项目简介 |
5.4.2 相关现金流量的估算 |
5.4.3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
5.4.4 指标计算与相关分析 |
5.4.5 不确定分析 |
§5.5 陕西咸阳某地热供暖项目经济评价 |
5.5.1 项目简介 |
5.5.2 相关现金流量的估算 |
5.5.3 相关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
5.5.4 指标计算与相关分析 |
5.5.5 不确定分析 |
§5.6 山东东营某地热项目经济评价 |
5.6.1 开发利用情况简介 |
5.6.2 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
5.6.3 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
第六章 浅层地温能技术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 |
§6.1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项目成本费用与效益构成 |
6.1.1 地源热泵系统项目的初投资 |
6.1.2 地源热泵系统年运行费用 |
6.1.3 地源热泵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
§6.2 地源热泵工程项目经济评价 |
6.2.1 财务评价 |
6.2.2 地源热泵工程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
§6.3 沈阳某办公楼地源热泵项目经济评价 |
6.3.1 项目简介 |
6.3.2 各方案初投资 |
6.3.3 各方案年运行费用 |
§6.4 武汉某大厦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项目经济评价 |
6.4.1 项目简介 |
6.4.2 技术方案选择 |
6.4.3 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 |
6.4.4 经济效益分析 |
第七章 地热资源其他应用方式经济评价及案例分析 |
§7.1 地热发电技术经济评价 |
7.1.1 低温有机工质发电系统技术经济评价 |
7.1.2 高温地热发电技术经济评价 |
§7.2 温泉洗浴与温泉洗浴的经济效益 |
7.2.1 江苏扬州地热开发利用经济评价 |
§7.3 农业地热开发利用技术经济评价 |
7.3.1 地热温室 |
7.3.2 地热养殖 |
7.3.3 地热孵化 |
7.3.4 农业领域的地热开发利用经济评价 |
§7.4 其他工业领域的地热开发利用经济评价 |
第八章 我国地热能未来开发利用的建议 |
§8.1 开展地热储量调查,规划地热产业道路 |
§8.2 发挥地热服务体系作用 |
§8.3 提高勘查、开发利用技术 |
§8.4 加强对地热开采的动态监测工作 |
§8.5 强化对热田开发利用的统一管理 |
§8.6 进行干热岩的试验性开发利用相关研究工作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非传统视角下的粮食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粮食安全的概念 |
1.1.1 国内外粮食及粮食安全的细微区别 |
1.1.2 粮食安全概念的提出 |
1.1.3 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目的 |
1.4 选题意义及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选题意义 |
1.4.2 创新之处 |
1.4.3 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非传统安全与粮食安全 |
2.1 非传统安全的定义、内容、演化及特征 |
2.1.1 非传统安全的定义及内容 |
2.1.2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演化 |
2.1.3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特征 |
2.2 粮食安全的非传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2.2.1 粮食安全的非传统特征 |
2.2.2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
第3章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
3.1.1 播种面积现状 |
3.1.2 粮食产量现状 |
3.1.3 单产水平现状 |
3.1.4 进出口现状 |
3.1.5 供给紧平衡状态持续,风险承受力相对较低 |
3.1.6 依靠传统粮食生产方式提升产量难度加大,并易引发次生安全问题 |
3.1.7 供需在区域分布上失衡,增加粮食安全调控难度 |
3.1.8 农业生产配套设施落后,科技支撑力弱,增加粮食安全不稳定性 |
3.2 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
3.2.1 传统的影响因素 |
3.2.2 非传统的影响因素 |
第4章 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
4.1 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
4.1.1 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全球变暖、气温升高 |
4.1.2 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干旱、极端天气增加 |
4.1.3 气温上升、干旱、极端天气对农业及粮食生产的影响 |
4.2 气候变化由人类活动引起 |
第5章 跨国农业企业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
5.1 跨国农业企业的情况概述 |
5.1.1 美国嘉吉公司(Cargill) |
5.1.2 美国ADM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 |
5.1.3 美国邦吉公司(Bunge) |
5.1.4 美国杜邦公司(DuPont)旗下的先锋公司(Pioneer) |
5.1.5 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 |
5.1.6 瑞士先正达公司(Syngenta) |
5.1.7 法国路易达孚公司(Louis Dreyfus) |
5.1.8 丰益国际(Wilmar International)及旗下的益海嘉里(Yihai Kerry) |
5.2 跨国农业企业通过大范围布局控制产业链 |
5.2.1 增加投资,扩大在华规模 |
5.2.2 继续抢占市场份额,向粮食全产业推进 |
5.3 跨国农业企业通过技术和专利控制产品和市场 |
5.3.1 研发新品种,扩大市场份额 |
5.3.2 通过申请专利保护,控制产品 |
5.4 跨国农业企业采取迂回方式绕开监管 |
5.4.1 多种方式变换“身份”,“稀释”外资成分 |
5.4.2 暗中使力,借内资之壳,遮外资之实 |
5.4.3 “冠冕堂皇”的以内资姿态亮相市场 |
5.5 小结 |
5.5.1 关于跨国农业企业的扩张 |
5.5.2 关于跨国农业企业大肆推广的转基因品种 |
第6章 粮食安全保障措施分析 |
6.1 传统农业大国粮食安全保障情况总结及结论 |
6.1.1 国外主要经济体粮食安全保障措施总结 |
6.1.2 结论 |
6.2 对跨国农业企业的管控 |
6.2.1 从法律层面加强对跨国农业巨头和粮食管理部门的监管 |
6.2.2 建立相关信息发布和监测平台,确保有效调控 |
6.2.3 提高国企和民企的协调作战能力 |
6.3 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应对 |
6.3.1 对气候变化的“被动应战” |
6.3.2 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接招” |
6.4 现有保障措施的创新性建议 |
6.4.1 关于对粮食储备体系的建议探讨 |
6.4.2 关于反对浪费的建议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粮食法(征求意见稿) |
后记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6)河南油田低品位油藏开发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4.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4.2 取得的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低品位油藏概念与分类 |
2.1.2 油藏开发经济评价研究现状 |
2.1.3 低品位油藏开发经济评价研究现状 |
2.1.4 河南油田低品位油藏开发研究现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油藏开发经济评价理论 |
2.2.2 油藏经营理论 |
2.2.3 价值管理理论 |
2.2.4 风险评价理论 |
第3章 低品位油藏开发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
3.1 低品位油藏开发经济评价体系的框架 |
3.2 低品位油藏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
3.2.1 经济评价方法的确定 |
3.2.2 低品位油藏经济评价指标与判定标准 |
3.3 低品位油藏开发经济评价要素 |
3.3.1 项目投资构成及估算方法 |
3.3.2 销售收入及估算方法 |
3.3.3 销售税金及附加的估算 |
3.3.4 总成本费用构成及估算方法 |
3.4 全过程三阶段经济评价方法 |
3.4.1 前期决策阶段经济评价 |
3.4.2 生产运行阶段经济评价 |
3.4.3 油藏弃置阶段经济评价 |
第4章 河南油田低渗透油藏评价研究 |
4.1 河南油田低渗透油藏概况 |
4.1.1 宝浪油田 |
4.1.2 本布图油田 |
4.1.3 北马庄油田 |
4.1.4 东庄油田 |
4.1.5 安棚油田 |
4.2 河南油田低渗透油藏经济评价实例 |
第5章 河南油田超薄层稠油油藏评价研究 |
5.1 河南油田超薄层稠油油藏资源与分布 |
5.1.1 超薄层稠油储量 |
5.1.2 超薄层稠油油藏分布 |
5.2 河南油田超薄层稠油油藏整体评价 |
5.2.1 评价基础数据的确定 |
5.2.2 经济界限分析 |
5.2.3 可动用储量筛选评价结果 |
第6章 河南油田低品位油藏开发前景与对策建议 |
6.1 河南油田低品位油藏开发前景 |
6.1.1 低渗透油藏开发前景 |
6.1.2 超薄层稠油油藏开发前景 |
6.1.3 中石化推广前景 |
6.2 河南油田低品位油藏开发对策建议 |
6.2.1 宏观层面 |
6.2.2 微观层面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借鉴日本经验优化中国石油安全供需战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出发点和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中日能源结构的演变 |
2.1 中国能源结构的演变 |
2.1.1 中国能源现状 |
2.1.2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变化 |
2.1.3 中国能源供应结构及其变化 |
2.1.4 中国能源供需矛盾 |
2.2 日本能源结构的演变 |
2.2.1 日本能源现状 |
2.2.2 日本一次能源供应结构变化与消费结构变化 |
2.2.3 日本能源供需状况 |
第三章 日本石油能源安全战略 |
3.1 日本石油安全战略框架概述 |
3.1.1 日本能源安全战略的演变 |
3.1.2 日本石油安全战略框架 |
3.2 日本石油供应安全战略 |
3.2.1 日本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及完善 |
3.2.2 实施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战略,降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 |
3.2.3 重视新技术争取海外油田的自主开发权 |
3.3 日本石油需求安全战略 |
3.3.1 节能战略 |
3.3.2 开发石油替代能源 |
第四章 中国石油能源安全战略及不足 |
4.1 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演变 |
4.2 中国石油能源供应安全战略的现状与不足 |
4.2.1 我国石油储备战略及不足 |
4.2.2 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及不足 |
4.2.3 中国石油能源的"走出去"战略及不足 |
4.3 中国石油能源需求安全战略及不足 |
4.3.1 中国的石油节能战略及不足 |
4.3.2 中国开发石油替代能源的战略与不足 |
第五章 优化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建议 |
5.1 尽快健全和完善我国与石油能源安全相关的法律规则体系 |
5.2 优化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战略 |
5.2.1 石油安全储备体制的构建 |
5.2.2 自主开发方面的建议 |
5.3 优化我国石油需求安全战略 |
5.3.1 实施节能优先的石油能源安全战略 |
5.3.2 优化能源结构,实施替代石油政策,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
5.3.3 积极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以技术创新来提高能源安全的保障率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能源产业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能源产业的内涵与分类 |
一、能源的内涵及属性 |
二、能源产业的内涵及分类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三节 循环经济理论 |
第四节 能源经济学理论 |
一、能源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二、能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中国能源产业发展 |
一、中国能源产业发展阶段 |
二、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三、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一、中部地区能源资源禀赋 |
二、中部地区能源产业供需状况 |
三、中部地区能源企业经济发展状况 |
四、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
第三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和问题 |
第一节 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一、能源资源储量 |
二、能源利用技术 |
三、市场需求 |
四、环境因素 |
五、制度、政策与发展战略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 |
一、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二、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 |
第一节 新能源产业 |
一、太阳能产业 |
二、风能产业 |
三、生物质能产业 |
四、核能产业 |
第二节 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一、中部地区新能源资源禀赋 |
二、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 |
第三节 中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新能源产业生产成本较高 |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不发达 |
三、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有待加强 |
四、新能源产业发展融资渠道不畅 |
五、新能源产业市场规模偏小 |
第五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与经济发展 |
第一节 能源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 |
一、经济增长促进能源发展 |
二、能源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 |
一、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 |
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
三、能源消费强度 |
四、不同产业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 |
第六章 国外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能源产业发展 |
一、美国能源产业概况 |
二、美国能源产业政策 |
第二节 日本能源产业发展 |
一、日本能源产业概况 |
二、日本能源产业政策 |
第三节 欧盟能源产业发展 |
一、欧盟能源产业 |
二、欧盟能源政策 |
第四节 俄罗斯能源产业发展 |
一、俄罗斯能源产业 |
二、俄罗斯能源政策 |
第七章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对策 |
第一节 国外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一、推进国际合作 |
二、突出节能 |
三、实行环保 |
四、技术创新 |
五、推动市场 |
六、培育节能意识 |
第二节 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对策 |
一、加强能源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
二、健全政策法规以形成良好制度环境 |
三、提高能源效率以促进能源节约 |
四、加强能源环境保护 |
五、加快中部地区能源产业结构调整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以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 |
1.1.1 研究的出发点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城乡建设用地的概念及其内容 |
1.2.2 土地类别的划分及城乡建设用地 |
1.2.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
1.3 国内外学者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研究 |
1.3.1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述 |
1.3.2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运作模式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关问题研究 |
1.4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的总体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
1.4.4 论文的不足与可能的创新 |
1.4.5 未来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理论基础 |
2.1 土地资本和土地产权理论 |
2.1.1 古典和新古典地租理论 |
2.1.2 马克思土地资本和土地产权理论 |
2.1.3 土地发展权理论 |
2.2 土地利用/覆盖空间变化的经济理论 |
2.3 区域经济理论 |
2.3.1 中心——外围理论 |
2.3.2 城市圈域经济理论 |
2.3.3 城市土地配置理论 |
2.4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挂钩机制理论框架的建构 |
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内涵 |
3.1 挂钩试点工作背景 |
3.2 增减挂钩主要内容 |
3.2.1 挂钩项目区的构成 |
3.2.2 挂钩规模的确定及操作方法 |
3.3 挂钩实践类型 |
3.3.1 从时间和空间上:以山东为例 |
3.3.2 挂钩实践与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相结合:以天津为例 |
3.3.3 资金运作方式:以江苏、山东、天津为例 |
3.3.4 农民安置方式:以江苏为例 |
3.3.5 地域经济类型:以四川为例 |
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价格机制 |
4.1 城乡建设用地价格的异化 |
4.1.1 拍卖过程中地价的异化 |
4.1.2 开发商串联导致地价的异化 |
4.2 土地相关税费及项目区价格制定 |
4.2.1 土地增值收入与土地收益分配 |
4.2.2 税费体系和项目区地价的制定 |
4.3 城乡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均衡分析 |
4.3.1 城乡建设用地供求与交易成本 |
4.3.2 城乡建设用地最优规模的确定 |
4.4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定价及其出让 |
4.4.1 基于Hedonic模型的项目区建设用地定价问题 |
4.4.2 建新区土地使用者的竞价曲线及其空间序列 |
4.4.3 市场竞价下的建新区土地利用数量的确定 |
4.4.4 成都市温江区挂钩项目定价分析 |
5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动力机制 |
5.1 城乡一体化理论及影响挂钩实施的因素 |
5.1.1 分析思路与主要变量设置 |
5.1.2 数据来源及其分析 |
5.2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下的价值补偿 |
5.2.1 城乡建设用地价值补偿模型 |
5.2.2 农地利用效益驱动分析 |
5.3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的驱动力:四川苍溪县经验借鉴 |
5.3.1 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5.3.2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分析 |
5.3.3 土地整理及挂钩规划 |
5.3.4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的动因 |
5.4 成都市温江区挂钩实施的动力机制 |
5.4.1 温江区"拆院并院"项目 |
5.4.2 温江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驱动力 |
6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演化机制 |
6.1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演化的态势 |
6.1.1 集体建设用地上经营性住房问题 |
6.1.2 "挂钩指标"市场的建立 |
6.2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演化与调控 |
6.2.1 城镇工矿用地利用的空间关系变化 |
6.2.2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变化情况 |
6.3 土地整治与增减挂钩相结合统筹城乡发展 |
6.3.1 国内城乡建设用地的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
6.3.2 城乡建设用地整理及其规划实施 |
6.3.3 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合 |
6.4 安置区建设模式分析: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思考 |
6.4.1 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前提基础 |
6.4.2 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及相关指标 |
6.4.3 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策略 |
7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控机制 |
7.1 城乡建设用地的法律基础及其演变历程 |
7.1.1 土地法和土地使用规划系统:城乡建设用地的法律依据 |
7.1.2 土地管理政策、法律的演变历程 |
7.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激励及微观管理机制 |
7.2.1 政策激励机制 |
7.2.2 挂钩试点进展情况 |
7.2.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微观管理思路 |
7.3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机制思路 |
7.3.1 建立确权登记制度 |
7.3.2 建立产权交易制度 |
7.3.3 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化 |
8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践:成都例证 |
8.1 统筹城乡下成都土地利用现状剖析 |
8.2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 |
8.2.1 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及耕地持续减少 |
8.2.2 成都市土地利用情况 |
8.3 成都市挂钩规模的确定 |
8.3.1 挂钩指标分解 |
8.3.2 挂钩重点区域确定 |
8.4 成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情况 |
8.4.1 价格机制:成都市温江区幸福田园项目评估 |
8.4.2 动力机制:增减挂钩工作开展的思路 |
8.4.3 演化机制:成都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安置区建设模式 |
8.4.4 调控机制:成都市郫县土地利用和挂钩情况分析 |
8.4.5 挂钩机制分析:温江区永宁镇八角社区挂钩项目 |
9 结论及展望 |
9.1 挂钩实施的意义及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
9.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建立 |
9.3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成都市耕地面积和总量平衡表 |
附件二: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八角新型社区建设项目 |
附件三: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红专新型社区建设项目 |
附件四:温江区和盛镇友庆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 |
附件五:成都市温江区永盛镇瑞湖香洲新型社区建设项目 |
后记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次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能源安全 |
第一节 能源与能源安全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发展中国家挑战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能源问题 |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影响能源安全 |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态势 |
第一节 世界能源供需态势及安全格局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能源状况 |
第三节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问题 |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的挑战 |
第四章 主要国家(集团)能源安全战略及其启示 |
第一节 美国能源安全战略及其启示 |
第二节 欧盟能源安全战略及其启示 |
第三节 日本能源安全战略及其启示 |
第四节 俄罗斯能源安全战略及其启示 |
第五章 中国对内能源安全战略 |
第一节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演进与战略目标 |
第二节 能源多元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能源节约战略 |
第四节 环境保护战略 |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能源安全战略 |
第一节 能源供给多元化战略 |
第二节 能源竞争与合作 |
第三节 能源企业"走出去"战略 |
第四节 能源运输安全战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第25卷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蒙俄经济走廊视阈下中蒙贸易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D]. 拉木苏仁. 内蒙古大学, 2017(08)
- [2]无居民海岛立法的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与制度设计[D]. 李嵩誉.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2)
- [3]海峡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D]. 叶正国. 武汉大学, 2015(07)
- [4]地热资源经济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 关锌.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1)
- [5]非传统视角下的粮食安全[D]. 王宏宇.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6]河南油田低品位油藏开发经济评价研究[D]. 韦方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5)
- [7]借鉴日本经验优化中国石油安全供需战略的研究[D]. 张夫灿. 青岛大学, 2011(06)
- [8]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D]. 任静. 武汉大学, 2011(07)
- [9]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以成都为例[D]. 马永坤.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10]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D]. 姜星莉. 武汉大学, 2010(07)
标签:石油与天然气地质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 石油污染论文; 石油资源论文; 海洋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