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晕非常规检测方法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晕非常规检测方法

一、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物晕的非常规探测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恒,胡英才,张濡亮[1](2021)在《铀矿勘查中MT数据提取极化信息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铀矿勘查中大地电磁测深法(以下简称MT法)的应用十分广泛,而频率域电磁勘探中激电效应切实存在。激电参数作为反映岩、矿石电化学性质的参数,在地质解译过程中常常被认为是金属硫化物的局部富集。为了充分利用铀矿床MT数据辅助地质解译,需要从中提取具有多属性特征的激电参数,能否成功提取该参数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文章从激电异常识别和二维反演试算两方面来论述成功提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仪器能够采集到含矿岩体所产生的激电异常,反演试算结果能够还原理论模型的地下空间展布情况。从而论证了从铀矿床MT数据中提取极化率是可行的。

王飞飞[2](2018)在《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气煤铀是现今人类最重要的四种能源矿产,是现今社会经济运行和国家安全的基本能源保障。研究和勘探成果显示这四种能源矿产往往同盆共存,若能对这种共存规律加以研究则可以指导由此及彼式兼探找矿,提高单一矿床价值和提高找矿效率,现实意义重大。研究表明多种能源同盆共存的本质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其中涉及多个学科门类,因而对能源同盆共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逐渐成为地学领域的一个前沿交叉课题和研究热点。鄂尔多斯盆地几乎是我国四种能源矿产的储量均排前茅甚或首位的盆地,同时也是最典型的多种能源共存盆地之一。为何鄂尔多斯盆地中四种矿产均如此丰富?是否与四种矿产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还是因为几种矿藏共存俱富所致?对此问题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全球特征和典型盆地实例两方面来进行研究,以分别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来系统探讨和深化对此问题的认识。本文以多种能源同盆共存和盆地成矿系统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对油气煤铀同盆共存这一重要现象进行了全球范围的系统调研,进而总结出了多种能源同盆共存在世界范围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遴选出我国北方最典型的多种能源共存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作为研究实例,解剖了盆地北部和西部油气煤铀的共存情况,详细分析了油气逸散特征及其铀成矿效应,并对两个地区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深化对多能源盆地中有机对无机的作用机制的认识,从根本上回答“怎样共存”和“为什么共存”两个基本科学问题。通过对全球和各国砂岩型铀矿的产储量、分布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本文发现砂岩型铀矿是现今资源量和产量最大的类型,而沉积盆地则是铀资源的主要赋存地质单元。本文系统梳理了全球各地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和基本特征,系统编制了全球各国(或各大洲)砂岩型铀矿的平面分布及容矿层位分布系列图件,并将砂岩型铀矿的全球分布情况总结为五大特征和规律:(1)分布广泛但不均衡,跨欧亚存在东西向巨型铀矿带;(2)矿床数量多,单个矿床规模因地而异,(超)大型矿床多;(3)空间分布与气候环境耦合明显,400mm降水线对全球砂岩型铀矿的分布具有显着地宏观限制作用;(4)已发现铀矿容矿层时代跨度大,但以中生界为主;主成矿年龄新、定位时间晚、动态成矿明显;埋深相对较浅,但深部探矿不宜忽视;(5)主要赋存于含油气或聚煤盆地中,多与油气煤同盆共存。通过系统调研,本文归纳总结了全球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的盆地清单和能源矿产赋存情况一览表。研究发现,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和分区性。全球范围内油气煤铀同盆共存情况在中-东亚成矿域和美国西部分布尤为集中。我国北方诸多盆地即处于中-东亚成矿域内,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尤为典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和地球化学等多种手段,本文确认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北部存在油气逸散活动。对西缘宁东地区铀矿钻井容矿层中出现的油浸现象的油源对比结果表明,逸散的油气来自上三叠统长7段烃源岩。对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的研究则表明西缘逸散的烃类物质主要为石油和伴生气,还混有部分古生界天然气。本文首次在盆地西缘石沟驿等地区发现并研究证实了,油气逸散作用造成的砂岩不同程度褪色化(漂白)现象。在宁东地区铀矿化段砂岩中发现了白云石矿物的普遍存在,以往在砂岩型铀矿研究中对白云石的出现报道较少,偶有报道的也尚未针对性研究。运用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本文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云石是热液改造白云石化作用的成因,深部逸散的富烃热流体为白云石的形成提供所需的热环境,并促使地层中蒙脱石等矿物释放Mg2+。逸散的富烃热流体在容矿层中同时也形成了部分闪锌矿、重晶石等其他热液矿物。本文还系统分析研究了西缘和北部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结果显示二者均具有还原性和热液属性,但烃类物质西缘以石油的逸散为主,北部为天然气逸散。通过深部铀异常、石油、油田水、气田水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西缘和北部存在深部铀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除来自蚀源区的铀源外,西缘和北部的深部逸散流体在成矿晚期均可能为浅部提供部分补充铀源。发现了富烃流体中U和Ti之间存在高度线性关系,本文提出一种新观点,认为这些流体中铀和钛可能是以铀钛粒子团的形式存在和迁移的,较好解释了铀在地下烃类流体中赋存和作为潜在深部铀源的迁移形式。本文还运用电子探针EPMA化学U-Th-Pb定年的方法对宁东铀矿区的钛铀矿进行了原位微区定年,主成矿年龄定为6.5 Ma。结合前人定年结果,宁东地区的年龄可划分为59.252 Ma、21.9 Ma和10.73.9(6.5)Ma三期,分别对应古新世、中新世早期和中新世晚期-上新世。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手段在杭锦旗铀矿容矿砂岩中检测出较多地质环境罕见的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主要为十六烷酸甲酯,进一步提供了天然气参与了杭锦旗铀矿形成的标志物和直接证据。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建立了西缘宁东地区和北部杭锦旗地区的铀成矿模式,强调了深部油气逸散在铀成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电子探针等手段本文研究了西缘和北部的铀矿物类型,发现西缘以钛铀矿为主,其次为沥青铀矿(部分钻孔可能以此为主),铀石明显较少;北部则以铀石为主,占比可达80%以上。综合对盆地西缘和北部富烃流体的逸散特征及其铀矿化效应、代表性铀矿物的成因对比研究表明,除构造背景和演化因素外,地球化学环境是影响两地矿床地质特征的另一重要因素。西缘和北部主要铀矿物(西缘以钛铀矿为主,北部以铀石为主)的形成均与深部逸散的富烃流体相关,但两地区深部逸散流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逸散特征(成分、规模等)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西缘更热、而北部还原性更强。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浅部直罗组铀成矿地球化学环境的不同,进而导致了两地铀矿物组成上的不同。综上可见,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的根本原因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在不同盆地或同一盆地内的不同地区,其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特点均会存在差异。油气逸散活动在适当的地质环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特征的铀成矿效应。

李子颖,秦明宽,蔡煜琦,范洪海,程纪星,郭冬发,叶发旺,陆士立,梁春利[3](2015)在《铀矿地质基础研究和勘查技术研发重大进展与创新》文中指出从成矿类型和成矿区带划分、典型矿床建模与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中国铀矿床研究评价、成矿模拟实验等方面概要阐述了我国铀矿基础地质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和成果;较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在砂岩型和热液型铀矿成矿理论研究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从预测评价集成技术、物化探找矿技术、高光谱遥感技术、水文地质找矿技术、找矿仪器研发、分析测试技术及钻探工艺技术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我国铀矿勘查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重大创新成果;概略介绍了全国及海外铀成矿预测和战略选区的主要成果与进展。最后简要介绍了中国铀矿第一科学深钻在深部探测关键技术、铀多金属找矿突破方面的标志性成果。

王飞飞[4](2013)在《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砂岩型铀矿形成环境及其主控因素》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属于典型的多种能源同盆共存的大型沉积盆地,盆内有机-无机、生物-非生物、金属.非金属矿产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几年逐渐成为学术界和能源矿产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侏罗系直罗组地层大量油气勘探钻井发现了放射性异常现象,后经进一步工作初步证实该区为一砂岩型铀矿区。已有研究信息表明,该区的铀成矿可能与油气作用存在密切关系,其成矿机制可能不同于常规典型的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因此,鉴于目前的勘探程度,系统分析该区的放射性测井异常分布特征,深入研究该区铀矿的形成矿环境及其主控因素、可能的成矿规律,最终逐步建立和修正相应的成矿模式,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于扩大矿体规模、落实资源量等生产实践价值亦不言而喻。论文以盆地成藏(矿)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综合借鉴多方面资料,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对研究区铀矿形成环境和主控因素进行整体研究和微观剖析。由于研究区属于勘探新区,可借鉴的资料相对较少,在深入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应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多项现代测试分析技术,详细研究了直罗组砂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盆地演化史和上百口测井资料对该区的构造特征、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对放射性测井异常的平面、纵向分布特征进行了空间刻画,分析了其展布规律,初步分析了其形成环境;在上述基础上确立了砂岩铀矿的类型,对层间氧化带进行了分带划分,详细对比研究了各分带不同类型的蚀变砂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差异;针对研究区发现的众多与油气作用砂体的蚀变迹象和地质效应,进行了黄铁矿和方解石等次生矿物的稳定同位素研究;最后,结合大地构造环境和铀成矿所需的地层、古气候、古水文等条件,在综合分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内砂岩铀矿的成矿主控因素。论文分析了该区的构造、沉积环境,认为直罗组下段为发育在伊盟隆起单斜背景下的辫状河沉积建造,下段的泥-砂-泥结构和含炭屑的疏松砂体组成,有利于层间氧化带的发育。详细分析了测井异常特征,刻画了其在平面、纵向上的空间定位特征,在现有资料基础上对层间氧化带进行了分带划分和对比研究,认为过渡带在岩石学特征、粘土矿物组成、地球化学参数等方面均和氧化带和原生带存在较大的差异,矿体定位在过渡带内氧化带的前锋线处,岩石学特征表现为,矿体赋存于和绿色砂岩接触的含炭屑疏松灰色砂岩中,即绿色砂岩控矿的特点。以致密胶结物形式产出的次生矿物方解石炭氧同位素、普遍分布的黄铁矿结核硫同位素特征分析,结果均表现出明显的有机作用痕迹,同时直罗组方解石胶结砂岩平面分布特征表明其和泊尔江海子等断裂关系密切,认为直罗组方解石胶结砂岩与受断裂控制的油气逸散具有成因联系。初步肯定了油气在铀成矿过程的建设性作用,认为油气可能参与了铀元素的富集、沉淀、成矿过程。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构造研究表明铀成矿可能同时受到深部热液流体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铀矿是在比较有利的构造、沉积、地球化学环境下形成的,成矿过程受到油气和深部热液的叠加改造,铀矿体的空间定位主要受控于层间氧化带的发育情况、白垩系底部现今构造和研究区断裂系统等因素。

葛良胜[5](2007)在《滇西北富碱岩浆活动与金多金属成矿系统》文中认为滇西北是西南三江金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成矿作用与新生代富碱岩浆活动具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经特提斯复杂地质演化之后,本区处于一个由多陆块拼合形成的陆内环境之中。新生代特殊区域应力边界条件(地理位置)、青藏高原强烈碰撞造山过程、太平洋板块俯冲远程效应和深部多层架结构与分层受力条件下发生的壳-幔相互作用等多元构造动力体制复合,造就了本区复杂的成岩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陆内深部古(近)东西向构造带重新活动(表现为张性)与地壳浅部其他方向构造活动(主要为压扭性)联合控制着富碱岩体成岩及相关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的时空一体化特征,表现为独立成区(滇西北)、东西成带、带内含多个集中区、成岩成矿形影相随。滇西北富碱岩浆岩是一套以富碱(K2O+Na2O>8%)为突出特点的从基性到中酸性的岩石系列,主体形成于50-20Ma。而与之相关的金多金属矿床(区)表现出多型集中、成矿元素组合复杂、控矿因素多样、成矿时代基本一致的特点。根据富碱岩体δ18):7.72~8.61‰;δ34S:1.7~6.6‰;87Sr/86Sr:0.7054~0.7111;143Nd/144Nd:0.512319~0.512573,εNd(t):-6.75~1.68;206Pb/204Pb:18.094~18.644,207Pb/204Pb:15.537~15.709,208Pb/204Pb:38.566~39.094;δ30Si:0.0~0.4‰;稀土总量较高,不具或仅具微弱的δEu异常,呈右倾的近平滑配分曲线,La/Ce值变化为0.40-0.63;Ce/Nd为1.88-2.81;Sm/Nd为0.11-0.20等综合分析认为,其源区为具有富集地幔Ⅱ型地球化学特点的壳幔混合带。成矿流体属于富碱(K+、Na+),高Cl-、CO2,低Ca2+、Mg2+、S,并以H2O为的地幔型流体。由近东西向构造活动激发并上升至岩浆源区,导致源区岩石部分熔融形成富碱岩浆。地幔富碱流体同时富含Au-Cu等矿质,在流体致浆过程中,通过水岩相互作用又汲取了岩浆源区内的矿质,并随岩浆一起演化和上升,在合适的空间或介质条件下分别成岩成矿。同富碱岩体相比,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在总体相似的同时,还依不同矿床类型、元素组合、产出位置等而各具特点。由此构成了滇西北区域多元构造动力体制及其构造体系-壳幔混合源区及富碱岩浆活动-地幔富矿质流体作用等复杂要素耦合的区域Fe-Cu-Mo-Pb-Zn-Au-Ag-As-Sb-Hg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并可划分为受扬子板块和兰坪盆地两个不同地质构造背景控制的Cu-Pb-Zn-Au-Ag-As-Co-Hg-Sb和Fe-Cu-Mo-Pb-Zn-Au(-Ag)子系统。在各成矿集中区则表现为由不同类型矿化体、蚀变、物化遥异常构成的复杂而有序的矿化网络,并具有不完全相同的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系统产物的变化和保存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根据成矿系统产物及其变化和保存特点,通过总结不同成矿产物的发现标志和找矿勘查方法组合的有效性,建立了与富碱岩体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区域找矿模型。

谈成龙[6](2001)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物晕的非常规探测方法》文中认为本文以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物晕的一般特征为依托 ,介绍几种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物晕的非常规探测方法。

二、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物晕的非常规探测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物晕的非常规探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铀矿勘查中MT数据提取极化信息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激电异常识别分析
    1.1 激电异常源分析
    1.2 仪器接收可能性分析
2 二维正反演理论与模型试算
    2.1 二维大地电磁正演
    2.2 二维大地电磁反演
    2.3 改进的雅可比矩阵
    2.4 模型试算
3 结论

(2)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进展和认识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进展与创新认识
第一篇 油气煤铀藏(矿)同盆共存全球特征
    引言
    第二章 全球铀矿和砂岩型铀矿的产储量
        2.1 铀矿床与沉积型铀矿的分类
        2.1.1 铀矿床分类
        2.1.2 沉积(岩)型铀矿
        2.2 各类铀矿及主要产铀国的资源量
        2.2.1 铀矿床数量和资源量
        2.2.2 主要产铀国的资源量(储量)
        2.2.3 世界和主要产铀国的年产量
    第三章 全球已发现砂岩型铀矿的分布特征
        3.1 全球砂岩型铀矿开采技术进步与已探明的铀资源和主要富铀国
        3.1.1 砂岩型铀矿开采的优越性
        3.1.2 全球砂岩型铀矿资源的分布格局、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3.2 各大洲主要产铀国分布特征
        3.2.1 亚洲
        3.2.2 北美洲
        3.2.3 大洋洲
        3.2.4 非洲
        3.2.5 欧洲
        3.2.6 南美洲
        3.3 全球总体分布特征和规律
    第四章 油气煤铀藏(矿)同盆共存特征
        4.1 同盆共存的普遍性
        4.2 同盆共存的分区性
        4.2.1 多能源盆地分布广而不均衡
        4.2.2 赋存层位和形成时代因地而异,但具有区域规律
第二篇 中国典型盆地油气煤铀同盆共存与相互作用实例剖析——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地区油气逸散及其铀成矿效应
    引言
    第五章 区域地质背景
        5.1 盆地区域位置与构造单元划分
        5.2 盆地发育与演化过程
        5.3 油气煤铀赋存与多种能源分布概况
    第六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逸散特征
        6.1 油气逸散的烃类标志及其来源
        6.1.1 油气逸散及油源
        6.1.2 酸解烃特征及来源
        6.1.3 原油的气油比特征
        6.2 油气逸散的非烃类标志及成因
        6.2.1 延安组砂岩褪色蚀变
        6.2.2 碳酸盐化蚀变
        6.3 直罗组容矿砂岩白云石成因
        6.3.1 直罗组容矿砂岩岩石学特征
        6.3.2 “白云石(岩)问题”及研究焦点
        6.3.3 白云石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成因模式
        6.3.4 研究区白云石的特征及成因机制
        6.4 西缘逸散流体的特征
        6.4.1 逸散流体的成分
        6.4.2 逸散流体的性质和热液作用的证据
        6.5 油气逸散的时限和指向
    第七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7.1 铀矿床基本特征和铀赋存形式
        7.2 钛铀矿特征、形成条件及成因探讨
        7.2.1 钛铀矿特征和形成条件
        7.2.2 研究区钛铀矿的成因
        7.3 逸散流体的还原作用
        7.4 逸散流体的搬运作用和深部铀源
        7.4.1 深部潜在铀源及富铀特征
        7.4.2 深部富烃流体中铀的存在和迁移形式
        7.4.3 深部铀源的可能性探讨
        7.5 铀成矿年龄
        7.5.1 砂岩型铀矿定年现状及方法选择
        7.5.2 样品和方法
        7.5.3 结果与讨论
        7.6 铀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
        7.6.1 铀矿化与油气逸散的时空关系
        7.6.2 铀成矿模式
    第八章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8.1 铀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8.2 盆地北部油气逸散与流体蚀变
        8.2.1 漂白砂岩和绿色砂岩的特征及成因
        8.2.2 碳酸盐化的特征及成因
        8.2.3 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
        8.2.4 逸散流体的影响范围和散失规模
        8.3 油气逸散对铀成矿的作用和证据
        8.3.1 铀成矿和油气逸散的时空关系
        8.3.2 铀矿物和矿体特征及成因
        8.3.3 天然气还原铀的可能性模拟实验
        8.3.4 脂肪酸甲酯的检出与铀沉淀两步式反应机理
        8.4 逸散流体的成矿作用探讨
        8.4.1 逸散流体对成矿元素搬运作用的证据
        8.4.2 深部富烃流体中铀存在和迁移的形式
        8.5 铀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
    第九章 西部和北部油气逸散及其铀成矿效应特征对比
        9.1 油气逸散特征和地质效应对比
        9.1.1 逸散流体特征对比
        9.1.2 逸散流体地质效应的差异及成因
        9.2 铀矿化及成矿环境特征对比
        9.2.1 铀成矿特征对比
        9.2.2 铀矿物特征差异及原因
        9.2.3 石油和天然气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和差异
主要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 发表学术论文
    2 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4)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砂岩型铀矿形成环境及其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及创新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2 区域地层及沉积特征
3 铀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3.1 地层格架建立
    3.2 岩石学、沉积学特征
        3.2.1 物质成分
        3.2.2 沉积环境
    3.3 放射性特征
    3.4 矿体空间定位特征
4 层间氧化带与流体蚀变特征
    4.1 层间氧化带划分
        4.1.1 层间氧化带划分及空间展布
        4.1.2 层间氧化带发育与铀矿化关系
    4.2 层间氧化带与后生蚀变特征
        4.2.1 后生蚀变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4.2.2 粘土矿物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4.3 层间氧化带的地球化学特征
        4.3.1 常量元素
        4.3.2 部分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4.3.3 伴生元素
5 有机质与铀成矿关系
    5.1 铀矿与有机质成矿关系研究现状
        5.1.1 油气与铀成矿关系
        5.1.2 分散有机质和铀矿的关系
    5.2 区内有机质对铀成矿的作用及证据
        5.2.1 岩石学证据
        5.2.2 次生矿物稳定同位素证据
    5.3 碳酸盐胶结砂岩空间分布特征
        5.3.1 电性特征
        5.3.2 空间分布特征
    5.4 有机质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6 构造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6.1 现今构造形态
    6.2 构造活动与断裂特征
    6.3 构造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7 主控因素分析
    7.1 铀成矿条件
    7.2 主要控矿因素分析
    7.3 找矿启示
8 结论
参考文献

(5)滇西北富碱岩浆活动与金多金属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1.2 研究范围、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3 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碱性岩与富碱岩体
        1.3.2 斑岩型矿床与碱性岩型矿床
        1.3.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1.3.4 中国金矿床分类探讨
        1.3.5 金矿成矿地质环境专属性与成矿-找矿体系
    1.4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结构
2 区域构造演化及新生代构造动力学环境
    2.1 特提斯构造演化及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特征
        2.1.1 特提斯构造演化
        2.1.2 大地构造单元特征
    2.2 陆内构造演化及新生代构造体系
        2.2.1 陆内构造演化
        2.2.2 新生代构造活动
    2.4 新生代构造动力学环境
3 富碱岩浆活动及成岩动力学
    3.1 时空分布
        3.1.1 时间分布
        3.1.2 空间分布
    3.2 岩石学及矿物学特征
    3.3 岩石化学特征
        3.3.1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
        3.3.2 岩石化学分类命名
        3.3.3 富碱岩体(脉)演化系列
    3.4 岩桨起源
        3.4.1 富碱岩体(脉)同源性
        3.4.2 富碱岩体(脉)的源区
        3.4.3 讨论
    3.5 成岩动力学
        3.5.1 构造环境判别
        3.5.2 构造环境讨论
        3.5.3 多元构造动力体制复合的成岩动力学
    3.6 成岩机制
4 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与成因
    4.1 空间分布与应用类型
        4.1.1 空间分布
        4.1.2 应用类型
    4.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4.2.1 马厂箐金多金属矿床
        4.2.2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
        4.2.3 巍山扎村金多金属矿床
        4.2.4 小水井-大龙潭金多金属矿集区
    4.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4.3.1 同位素地球化学
        4.3.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4.3.3 包裹体地球化学
    4.5 矿床成因
        4.5.1 成岩成矿作用一体化
        4.5.2 成矿过程分析
        4.5.3 矿质在流体中的搬运与沉淀
5 金多金属成矿系统
    5.1 成矿时代和理论类型
        5.1.1 成矿时代
        5.1.2 理论类型
    5.2 成岩成矿作用地质环境控制
        5.2.1 大地构造演化中的时空叠接与成矿地质构造环境
        5.2.2 大地构造演化中的物质交换与成矿地球化学环境
        5.2.3 小结
    5.3 成岩成矿作用的构造控制
        5.3.1 岩(矿)带、集中区的构造控制
        5.3.2 岩(矿床)体(脉)产出的构造控制
    5.4 金多金属成矿的富碱岩浆活动控制
        5.4.1 与富碱岩浆活动相关的矿化谱系
        5.4.2 金多金属成矿富碱岩体岩石化学控制
    5.5 成岩成矿作用的地层控制
    5.6 成矿系统
        5.6.1 成矿系统属性特征
        5.6.2 成矿系统要素
        5.6.3 成矿系统作用过程
        5.6.4 成矿子系统
    5.7 成矿系统形成的深部构造基础及动力学
        5.7.1 深部构造基础
        5.7.2 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动力学
6 金多金属成矿系统产物和找矿系统
    6.1 成矿系统的产物
        6.1.1 区域金多金属成矿系列
        6.1.2 成矿集中区的矿化网络
    6.2 成矿系统产物的变化和保存
        6.2.1 成矿系统产物变化和保存的控制因素
        6.2.2 成矿系统产物变化的结果
    6.3 成矿系统产物的分布规律综述
    6.4 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与找矿系统
        6.4.1 区域成矿系统产物发现的标志体系
        6.4.2 部分成矿集中区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标志
        6.4.3 区域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思路
        6.4.4 找矿系统
7 结论
    1、金矿床从理论类型到应用类型的分类方案。
    2、基于地质环境成矿专属性的成矿一找矿体系
    3、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及新生代多元构造动力学体制及其表现。
    4、区域富碱岩浆活动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成因、形成环境及成岩动 力学
    5、金多金属矿床的应类型及典型矿床地质一地球化学特征。
    6、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
    7、基于成矿时间-空间(环境)的金多金属矿床理论类型和金多金属成矿区 城控制
    8、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
    9、区域成矿系统的成矿产物及其变化和保存。
    10、对成矿系统产物的发现问题与找矿系统。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物晕的非常规探测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铀矿勘查中MT数据提取极化信息可行性研究[J]. 王恒,胡英才,张濡亮. 铀矿地质, 2021(02)
  • [2]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D]. 王飞飞. 西北大学, 2018(02)
  • [3]铀矿地质基础研究和勘查技术研发重大进展与创新[A]. 李子颖,秦明宽,蔡煜琦,范洪海,程纪星,郭冬发,叶发旺,陆士立,梁春利. 《铀矿地质》2015增刊1, 2015
  • [4]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砂岩型铀矿形成环境及其主控因素[D]. 王飞飞. 西北大学, 2013(S1)
  • [5]滇西北富碱岩浆活动与金多金属成矿系统[D]. 葛良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
  • [6]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物晕的非常规探测方法[J]. 谈成龙. 铀矿地质, 2001(01)

标签:;  ;  ;  ;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矿晕非常规检测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