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剂量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鸣[1](2021)在《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造成巨大疾病负担。尽管现有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不能解决所有临床问题。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一系列加强辅助用药管理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的通知出台。由于药品说明书对临床定位不清,循证证据不足,中药注射剂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亟需精准的循证证据支撑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在中西医并重的政策下,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最普遍的现状,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药联合应用以“增效减毒”。然而对于“增效减毒”的本质仍需要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可能与欠缺方法学指导有关,亟待对相关方法学要点和框架进行探索研究。目的明确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定位,以艾迪注射液为例,为临床实践提供全面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证据。在掌握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基础上,初步建立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框架和要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在深入了解辅助用药、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背景的基础上,检索国家药监局网站、药智网、米内网等数据库,梳理历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调研用于恶性肿瘤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以201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辅助治疗肿瘤的10种中药注射剂为研究对象,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以上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检索时间2020年12月。排除题目摘要明显不符合的研究后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中国知网的检索题录为资料,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及呈现;归纳受试人群病种、分期、中医证候、联合用药、对照和结局,以证据图谱展示,明确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系统检索截至2020年12月发表的中药艾迪注射液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研究人员两两一组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根据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完整性。归纳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对生存率和肿瘤缓解、生活质量、恶性积液、放化疗副作用、免疫功能等结局进行分类综合。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本研究通过概括性评价,系统收集了近10年PubMed收录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评价方法,提炼其方法学要点,参考各国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指南和相关指导原则、国际临床试验质量与报告规范,结合当前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联合应用的临床实际现状,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框架和方法要点,提出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建议清单。结果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共发现30种曾经或当前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其中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包含10个品种。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各类中药注射剂品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自2000年后发表数量显着增加,发表高峰在2014-2016年。各品种纳入研究的关键词中均包含“化疗”,VOSviewer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显示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联合应用,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等病种,以及恶性积液、癌痛、癌性疲乏等肿瘤相关症状体征,文献报告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的效应。证据图谱共纳入366项RCT和48项系统评价,217项(59.3%)RCT的干预措施包含复方苦参、参芪扶正和艾迪注射液,118项(32.2%)RCT的研究疾病为肺癌(118,32.2%),其次是结直肠癌(39,10.7%)和胃癌(39,10.7%)。355 项(97.0%)RCT 和所有系统评价都评价的是中药注射剂的加载作用。结局证据图谱显示RCT使用较多的结局包括肿瘤近期疗效指标、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仅艾迪和华蟾素注射液分别有2项RCT在生存期相关的结局中报告了一致的获益。与医保规定相比,证据明显不足的有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吞咽困难、猪苓多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与药品说明书相比,缺少相应证型临床证据的是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注射用黄芪多糖。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本研究共纳入了 52项艾迪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肺癌(20,38.5%)、肝癌(10,19.2%)和结直肠癌(7,13.5%)是研究最多的肿瘤类型。14项(26.9%)纳入的RCT受试者为中晚期肿瘤患者。除1项研究之外,其余纳入的系统评价均使用艾迪注射液作为放化疗的加载疗法应用,对比单纯标准治疗(放化疗),显示出对生存率、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的明显获益。此外,联合疗法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然而,仅2项(3.8%)系统评价采用AMSTAR2工具评价的结果为低质量证据,其余为极低质量证据,没有研究完整报告了全部27项条目,9项(17.3%)英文发表的系统评价研究报告了 25-26项。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在概括性评价中纳入了近10年发表的20项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的研究分别为平行组随机对照试验(3,15%)、交叉试验(6,30%)、单臂试验(8,40%)等,涉及心血管疾病(7,35%)、传染性疾病(2,10%)和恶性肿瘤(2,10%)等。研究的草药包括多种草药来源(6,30%)和单一草药提取物(14,70%),联合应用药物为药物代谢酶底物、鸡尾酒药物或在临床实践中与草药干预同时使用的药物。许多研究选择药代动力学结局作为测量终点,而其他研究则使用药效学结局。研究中使用了不同的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其他方法学要点包括:草药质量控制(9,45%),受试者体格检查(16,80%),受试者服用的药物、饮食摄入以及饮酒和吸烟习惯限制(18,90%)等。目前未发现中药注射剂-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研究,借鉴现有研究证据、指南和质量评价与报告规范,本研究创新地提出了 4点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建议,比较了不同研究设计应用于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优缺点,细化了研究人群特征和样本量计算方法,分别归纳了中药注射剂与指示药物、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提供结局指标选择与测量的建议。最终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评价相关研究的质量评价建议和报告规范建议。结论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中药注射剂多与化疗联合应用,在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病种研究较多,对近期疗效指标、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有较一致的改善作用。《医保目录》中的各品种循证证据、说明书适应症和医保规定之间存在一定证据缺口。艾迪注射液可能对肺癌和肝癌生存期有获益,对大部分肿瘤生活质量和放化疗副作用有改善作用。但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较低,限制了对艾迪注射液证据的解释和基于证据的应用。需要针对更有临床价值的原发性肝癌和肺癌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补充系统评价的原始研究证据。单臂前后对照研究和随机交叉试验是最常使用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在未来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应增加对方法学细节的描述。本研究初步梳理完成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要点,提出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报告建议清单和质量评价建议清单,为未来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闫文星[2](2020)在《探讨影响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及其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讨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对IB-IIA期宫颈癌的预后意义和新辅助化疗在狭义的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2.寻找可能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差异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为耐药的宫颈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1.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0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IB-IIA期宫颈癌和狭义的局部晚期宫颈癌(IB2和IIA2期)患者进行分析。IB-IIA期宫颈癌患者均行C型根治术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苏木精-伊红(H&E)染色鉴定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评价其对IB-IIA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针对狭义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紫杉醇联合铂类)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Kaplan-Meier曲线用于计算患者的生存率,采用对数秩检验比较生存率,Cox回归分析评估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2.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与肿瘤放化疗抵抗性有关的信号通路,对差异变化的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将筛选的目的基因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在相同分期但预后差异的患者中进行验证。将筛选的目的基因利用慢病毒进行敲除,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慢病毒转染Hela细胞及联合顺铂对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慢病毒转染Hela细胞后P21、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发生率与间质浸润深度(P=0.009)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1)。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是影响IB-IIA期宫颈癌患者OS(P=0.009)和PFS(P=0.006)的独立预后因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术后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5)。2.144例狭义的局部晚期宫颈癌中60例(41.7%)接受新辅助化疗,84例未接受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毒性反应,但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3级以上不良反应。新辅助化疗对两组无进展生存率(P=0.453)和总生存率(P=0.933)无明显影响。3.利用基因芯片最终筛选出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HDAC6,p21(CDKN1A)进行验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预后好的宫颈癌患者,HDAC6表达降低,P21表达增高,细胞增殖受抑制;预后差的宫颈癌患者,HDAC6表达增高,P21表达降低,细胞增殖;转染敲减HDAC6慢病毒的Hela细胞显着降低Hela宫颈癌细胞株HDAC6蛋白的表达。相比于对照组,CCK-8检测发现转染敲减HDAC6慢病毒的Hela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转染敲减HDAC6慢病毒的Hela细胞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敲减HDAC6慢病毒的Hela细胞P21的表达提高,降低了Bcl-2的表达,但增加了Bax的表达。相比于对照慢病毒+顺铂组,转染敲减HDAC6慢病毒联合顺铂对Hela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对Hela细胞诱导凋亡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发生率与间质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率呈正相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是影响IB-IIA期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对于那些能够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及术后序贯治疗的狭义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紫杉醇联合铂类新辅助化疗对她们的预后及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改善。3.转染敲减HDAC6慢病毒显着降低Hela宫颈癌细胞株HDAC6蛋白的表达,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癌细胞发生凋亡。转染敲减HDAC6慢病毒与化疗药物具有协同作用,联合使用可以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与敲减HDAC6后影响p21增殖和凋亡信号通路相关。
石远凯,孙燕,于金明,丁翠敏,王子平,王长利,王东,王存德,王征,王孟昭,支修益,卢铀,冯继锋,刘云鹏,刘晓晴,刘巍,伍钢,李小梅,李凯,李恩孝,李薇,陈公琰,陈正堂,余萍,吴宁,吴密璐,肖文华,张力,张沂平,张树才,杨树军,宋霞,林冬梅,罗荣城,单莉,周彩存,周宗玫,赵琼,胡成平,胡毅,郭其森,常建华,黄诚,曾瑄,韩宝惠,韩晓红,郏博,韩颖,黄昱[3](2016)在《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2016年版)》文中研究表明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家癌症中心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2011年我国肺癌5年患病率是130.2(1/10万)。其中男性84.6(1/10万),居恶性肿瘤第2位。女性45.6(1/10万),居恶性肿瘤第4位[1]。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 A SLC)2015年制定了第八版肺癌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美国医疗保险监督、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显示,在初诊
李媛[4](201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Ⅲ期、Ⅳ期肺鳞癌125例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对于肺鳞癌,尤其是丧失手术机会的晚期肺鳞癌的治疗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在治疗选择方面也相对局限。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放化疗效果、减轻毒副反应的作用,对于生存期的延长有一定优势。目的:针对目前相关的中医药治疗Ⅲ-Ⅳ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相对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收集了近10年来Ⅲ-Ⅳ期的中老年肺鳞癌病例,希望能通过回顾性分析进一步寻找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维持在治疗中老年晚期肺鳞癌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为今后开展中医药防治临床研究奠定良好基础。方法: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2003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所有Ⅲ-Ⅳ期中老年肺鳞癌住院患者,共216例,统一填写《肺鳞癌回顾性研究病例报告表》,观察基本情况、发病情况、治疗情况及疗效评价、症状改善情况、总生存时间(OS)及一年生存率等。随访到2013年2月1日。随访125例。对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并利用统计学检验有无差异,进而得出相关结论。结果:1.基本情况:①肺鳞癌患者男性为主,男女比例8.82:1;②患者中位年龄68岁(39岁-85岁),60-70岁占35.2%,70-80岁占36.6%;③吸烟与肺鳞癌的发生显着相关性,其中过半患者吸烟史40年以上(53.14%);④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患者42例,家族遗传对肺鳞癌的发病有一定作用,但不是绝对因素;⑤有合并症患者占总病例数的76.85%,体现了中老年人群的特点,高血压的发病率最高,共70例(42.16%),糖尿病48例(28.92%),冠心病24例(14.46%),慢性支气管炎21例(12.65%),结核病16例(9.64%)等;⑥首发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诉者最多,占76.85%。2.诊疗情况:①肺鳞癌的确诊以影像学配合支气管镜检查为主(51.85%);②临床分期,Ⅳ期明显居多,占56.94%,集中在60-70岁之间;③肺癌发病部位左右两侧发病几率相当,以中心型居多(76.59%),中分化为主(45.69%);④淋巴结转移患者占93.98%(203/216)。胸腔以外转移以骨转移常见,其次是肾上腺转移;⑤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为主,其次肺脾气虚,在临床实际中各种证候并非独立出现,而是相兼出现;⑥既往多数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接受化疗者居多,可认为肺鳞癌发病隐匿,待确诊即为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3.疗效评价:①125例肺鳞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MST)14个月,1年生存率55.2%(69/125),2年生存率29.6%(37/88),5年生存率5.6%;②术后复发,尤其是70岁以上术后复发,或Ⅲ期以气阴两虚证型为主,或Ⅳ期以肺脾气虚证为主的患者比较适合接受中医维持治疗治疗。70岁以下无手术史的Ⅳ期ECOG评分0-2分的患者,或70岁以上无手术史的老年患者,则更适合中西医结合治疗。③手术是作为预测生存风险的独立因素。肺鳞癌的预后与手术有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良好预后的关键。结论:中医药的介入可以给中老年Ⅲ期、Ⅳ期肺鳞癌的治疗模式带来更多的选择。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维持治疗两种治疗模式各有所长。术后复发,尤其是70岁以上术后复发,或Ⅲ期以气阴两虚证型为主,或Ⅳ期以肺脾气虚证为主的患者比较适合接受中医维持治疗。70岁以下无手术史的Ⅳ期ECOG评分0-2分的患者,或70岁以上无手术史的老年患者,则更适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术是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综合评价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是中晚期肺鳞癌治疗的关键。
韩翔[5](2013)在《调强适形放疗与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治疗肺癌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为放疗计划的制定寻找合理的预测性指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163例经IMRT治疗的肺癌患者,其中男性117例,女性46例,中位年龄63岁(31-86岁)。左肺70例,右肺93例;原发灶位于上中叶89例,下叶74例;鳞癌71例,腺癌67例,小细胞肺癌25例。31例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对其临床资料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 DVH)的相关参数(患侧肺V20、健侧肺V20、全肺V20、全肺V10全肺V5及PTVV)进行量化分析,放疗结束后随访时间≥6个月,应用t检验及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其与放射性肺炎之间的关系,P≤0.05时考虑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中,163例患者随访率100%,其中≥2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28.22%。单因素分析发现下叶肿瘤(P=0.033)、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P=0.020)、联合化疗(P=0.020)、未预防性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P=0.025)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合并COPD(P=O.043)、联合化疗(P=0.036)、健侧肺V20(P=0.041)、全肺V5(P=O.005)及PTVV(P=0.002)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患侧肺V20健侧肺V20、全肺V20、全肺V10、全肺V5、PTVV及放疗剂量多种因素相关,上述指标的控制可以有效地以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孙有泉[6](2007)在《老年肺癌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老年化,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发病高峰年龄为70~74岁,且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老年人由于衰老,各器官在功能调节、结构等多方面出现减退现象,使得老年人在中医病因病机、症状体征及治疗方面有着自身特点。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故老年人对细菌、病毒、物理、化学等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下降,这就决定了老年肺癌临床特点合并症多,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有时可合并三种以上疾病。老年人全身局部反应性低,症状较隐匿,其诊断时多为晚期,全身机能减退,使得老年肺癌患者难以承受传统手术及放疗,放化疗毒副反应大。鉴于上述特点,老年肺癌就同时具有老年人和肺癌的双重特点,故治疗上老年肺癌有其自身特点。而年龄并不是影响生存率及治疗有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治疗的选择必须选择那些毒副作用可以耐受,且具有较好疗效,能使大多数老年患者受益的治疗。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探讨了老年肺癌患者在中医病因病机、流行病学、诊断、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微创治疗及中药治疗等多诸多方面的特点:正气虚弱是老年肺癌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各种新的检查手段的应用于临床,提高了临床诊断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手术术式的发展,使得老年肺癌患者部分可以接受手术治疗,新的术式对老年患者保留了肺功能,术后死亡率减低,且疗效与根治手术相仿;新的放疗技术的发展尤其三维适形放疗技术临床应用,使得放疗更加适形,剂量、疗效提高,且毒副作用减少,使得更加适合老年患者,放疗模式的更新及与手术化疗配合治疗提高了临床效果;新的毒副反应小的化疗药物和方案应用大大改善了老年肺癌治疗现状;近年来新出现的基因、免疫、靶向治疗其较之化疗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毒副反应相对较低,且治疗的针对性强,成为老年肺癌患者新的可选择的治疗;微创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因创伤小,局部疗效好的特点,尤其适合那些不能承受手术、放化疗等创伤或毒副反应较大的治疗,且经微创治疗后减轻肿瘤负荷,可提高患者体力状态,从而使老年患者接其他治疗提供可能;中医药治疗的肺癌可以提高化疗效果及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加快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老年肺癌患者较好的选择。手术、化疗加之与放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及中医药等多种方法合理配合的综合治疗,使的老年肺癌患者的肿瘤缓解率、生存治疗提高率及生存期延长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以及各种微创技术的应用对肺部局部肿块的消除大大提高了疗效,并且使老年患者能够承受。目前综合治疗已成为老年肺癌治疗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模式。
卢海波,戴德银,林瑶[7](2003)在《拓扑替康与顺铂联用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文中指出
刘刚,王政惠,杨和平,胡建林,刘平[8](2002)在《小剂量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观察小剂量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 3 8例肺鳞癌患者给予拓扑替康 0 .8mg m2 静滴 ,第 1~ 5天 ,顺铂 5 0~ 70mg m2 静滴 ,第 6天 ,2 1天为 1周期。结果 全组无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17例 ,稳定 15例 ,进展 6例 ,2 7例初治者和 11例复治者近期有效率分别为 48.1%、3 6.4% ,总有效率 44 .7%。中位生存期10个月 (4~ 14个月 ) ,1年生存率为 3 4.2 %。毒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轻度脱发。结论 小剂量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肺鳞癌具有较好的疗效 ,不良反应可耐受
冷怀明[9](2002)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文中研究表明
张玉田[10](2006)在《羟基喜树碱用于放射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同期放化疗是当前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模式,但同期放化疗也增加了相关的毒副作用,疗程难于顺利完成。临床研究表明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lothecin, HCPT)有较宽的抗癌谱而毒性较低,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均有一定疗效.离体实验研究也显示有很好的放疗增敏作用,是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ANSCLC)较为理想的的化疗药物,但国内还缺乏相应的系统的临床研究。为确定羟基喜树碱用于放射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最大耐受剂量、合适的临床剂量、剂量限制性毒性及观察远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我们进行了本课题的临床研究。第一部分羟基喜树碱用于放射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期临床研究目的:探讨HCPT用于放疗增敏治疗LANSCLC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和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确定和建议II/III期临床试验的剂量,观察近期疗效。方法:15个诊断明确III期NSCLC患者进入本研究。放射治疗,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剂量60Gy/30f,6周完成。羟基喜树碱,根据HCPT初始剂量为4mg/m2,以后剂量按2mg/m2的剂量递增,每个剂量水平入选3个病人,如没有III/IV级毒性,接下来的3个病人入选下一个剂量水平直至出现DLT,如果在1/3病人中出现DLT,还需在增加3个病人在同一剂量水平进行试验,在增加的病人中未发现问题方可升到下一个剂量水平,否则升级将被停止。如果DLT发生于超过1/3的受试者,升级也被停止。DLT经对症治疗2周内不缓解退出研究组。每个剂量水平治疗6周,即至放疗结束或至DLT。试验过程中每例病人不增加或降低药物剂
二、小剂量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剂量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
1. 中药注射剂的历史和发展 |
2. 监管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
3. 循证研究助力科学决策 |
4. 具有较强科技竞争力的肿瘤用药中药注射剂品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国内外进展 |
1. 前言 |
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
3.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 |
4. 有望应用于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新方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 |
研究一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证据综合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 |
研究3-1 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评价方法:对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的概括性评价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研究3-2 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初探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探讨影响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在早期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
1.1.1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定义和分类 |
1.1.2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1.1.3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对预后的影响 |
1.1.4 小结 |
1.2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进展 |
1.2.1 新辅助化疗的理论基础和起源 |
1.2.2 新辅助化疗序贯放疗与单纯放疗的比较 |
1.2.3 新辅助化疗序贯手术与放疗的比较 |
1.2.4 新辅助化疗序贯手术与单纯手术的比较 |
1.2.5 化疗方案的选择 |
1.2.6 新辅助化疗的主要的给药途径 |
1.2.7 小结 |
1.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
1.3.1 HDACi的分类及治疗特点 |
1.3.2 HDACi抗肿瘤机制 |
1.3.3 HDACi在宫颈癌中的机制研究 |
1.3.4 小结 |
第二章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在IB-IIA期宫颈癌治疗中的意义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研究设计与患者资料 |
2.2.2 随访 |
2.2.3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患者的基线特征 |
2.3.2 生存情况 |
2.3.3 患者接受治疗情况 |
2.4 讨论 |
第三章 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价值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研究设计与患者资料 |
3.2.2 新辅助化疗 |
3.2.3 手术治疗 |
3.2.4 术后辅助治疗 |
3.2.5 随访 |
3.2.6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患者的基线特征 |
3.3.2 生存情况 |
3.3.3 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多变量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HDAC6 通过p21 信号通路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组织样本来源的选择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Dateset数据库中宫颈癌放化疗抵抗基因的筛选 |
4.3.2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蛋白表达 |
4.3.3 细胞培养 |
4.3.4 顺铂药物浓度筛选 |
4.3.5 慢病毒设计及合成 |
4.3.6 慢病病毒感染细胞 |
4.3.7 使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HDCA6在Hela细胞中mRNA的表达丰度及目的基因的转染率 |
4.3.8 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 |
4.3.9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
4.3.10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
4.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5 实验结果 |
4.5.1 基因筛选 |
4.5.2 免疫组化结果 |
4.5.3 目的基因的转染及效果确认 |
4.5.4 顺铂药物浓度筛选 |
4.5.6 转染敲减HDAC6 慢病毒和(或)顺铂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
4.5.7 转染敲减HDAC6 慢病毒对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
4.6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及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3)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2016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临床表现 |
三、体格检查 |
四、辅助检查 |
(一)、实验室检查 |
1、一般检查 |
2、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 TMs) |
3、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检测 |
(二)、影像学检查 |
(三)、内窥镜检查 |
(四)、其他检查技术 |
五、病理诊断 |
(一)、标本固定标准 |
(二)、标本大体描述及取材要求 |
(三)、取材后标本处理原则和保留时限 |
(四)、组织病理诊断 |
(五)、病理报告内容 |
(六)、IHC和特殊染色 |
(七)、分子病理检测[8] |
1、EGFR基因突变检测 |
2、ALK融合基因检测 |
3、EGFR-TKI耐药后的分子病理检测 |
六、分期 |
(一)、NSCLC |
(二)、SCLC |
七、治疗 |
(一)、治疗原则 |
1、晚期NSCLC的治疗 |
2、广泛期SCLC的治疗 |
(二)、内科治疗 |
1、晚期NSCLC的化疗 |
(1)、一线化疗 |
(2)、维持治疗 |
(3)、二线/三线化疗 |
2、广泛期SCLC的化疗 |
3、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 |
4、EGFR-TKIs |
(1)、一线治疗 |
(2)、维持治疗 |
(3)、二线/三线治疗 |
(4)、耐药后治疗 |
5、ALK-TKIs |
6、针对其他靶点的治疗 |
7、免疫治疗 |
(三)、外科治疗 |
(四)、放射治疗 |
(五)、支持和姑息治疗 |
1、疼痛 |
(1)、评估 |
(2)、治疗 |
(3)、患者及其亲属的宣教 |
2、呼吸困难 |
(六)、主要特殊转移部位的治疗 |
1、脑转移的治疗 |
(1)、手术治疗 |
(2)、放射治疗 |
(3)、化疗 |
(4)、分子靶向治疗 |
2、骨转移的治疗 |
(1)、放射治疗 |
(2)、外科治疗 |
(3)、双膦酸盐治疗 |
八、晚期肺癌患者的随访 |
专家组成员 |
顾问 |
专家组组长 |
委员(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笔画为序) |
学术秘书 |
(4)中西医结合治疗Ⅲ期、Ⅳ期肺鳞癌125例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肺癌的中医药研究 |
1. 肺癌的病名 |
2. 肺癌的病因病机 |
3. 肺癌的辨证分型 |
4. 肺癌的中医药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肺鳞癌现代研究现状及进展 |
1. 肺鳞癌基础研究现状及进展 |
2. 肺鳞癌临床治疗现状及进展 |
3.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记录内容与方法 |
3. 观察内容 |
4. 随访 |
5. 统计方法 |
诊断标准 |
1.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准 |
2. 肺癌TNM分期标准 |
3. 疗效标准 |
研究结果 |
1. 临床一般资料分析结果 |
2.总体疗效及生存情况 |
3.按TNM分期分组 |
4.按既往有无手术分组 |
5.按年龄分组 |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治疗情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5)调强适形放疗与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患者资料与方法 |
1.1 入选标准 |
1.2 一般临床资料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物理指标 |
1.5 诊断标准 |
1.6 随访及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影响RP的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分析 |
2.2 影响RP的临床资料的多因素分析 |
2.3 放射物理指标与RP发生关系的t检验 |
2.4 影响RP的放射物理指标的多因素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老年肺癌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老年肺癌的综述及文献研究 |
1 前言 |
2 中医对肺癌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病因病机 |
3 肺癌的流行病学 |
3.1 肺癌的地域分布 |
3.2 肺癌与种族及民族 |
3.3 性别 |
3.4 年龄 |
4 肺癌的病因学 |
4.1 吸烟 |
4.2 大气污染 |
4.3 职业致癌因素 |
4.4 电离辐射 |
4.5 营养 |
4.6 基因和激素 |
4.7 慢性肺部疾病 |
5 肺癌的病理学及生物学特点 |
5.1 鳞状细胞癌 |
5.2 小细胞癌 |
5.3 腺癌 |
5.4 大细胞癌 |
5.5 腺鳞癌 |
5.6 类癌 |
5.7 支气管腺癌 |
6 肺癌的诊断 |
6.1 肺癌的症状及体征 |
6.2 肺癌的检查方法 |
6.3 肺癌的诊断与分期 |
7 肺癌的手术治疗 |
7.1 小细胞肺癌 |
7.2 非小细胞肺癌 |
7.3 外科术式进展 |
8 肺癌的放射治疗 |
8.1 放射生物学基本理论 |
8.2 放射治疗的新技术 |
8.3 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 |
8.4 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 |
9 肺癌的化学治疗 |
9.1 抗肿瘤药的药理作用机制 |
9.2 抗肿瘤药物的联合应用和毒性反应 |
9.3 小细胞肺癌的化学治疗 |
9.4 非小细胞肺癌的化学治疗 |
10 肺癌的生物治疗 |
10.1 生物反应调节治疗 |
10.2 基因治疗 |
10.3 分子靶向治疗 |
11 肺癌的微创治疗 |
11.1 肺癌的冷冻治疗 |
11.2 肺癌的热疗 |
11.3 光动力治疗 |
11.4 电化学治疗 |
11.5 介入治疗 |
12 肺癌的中医治疗 |
12.1 肺癌的辨证论治 |
12.2 专方验方治疗 |
12.3 中成药治疗 |
13 肺癌的综合治疗 |
13.1 手术与放疗 |
13.2 手术与化疗 |
13.3 放疗与化疗 |
13.4 其他 |
14 肺癌的合并症与转移的处理 |
14.1 癌性胸水 |
14.2 肺癌咳嗽咯血 |
14.3 肺癌发热感染 |
14.4 肺癌疼痛 |
14.5 上腔静脉综合症 |
14.6 骨转移 |
14.7 脑转移 |
14.8 肝转移 |
1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小剂量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1.1 入选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1.3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案 |
1.3 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毒副反应 |
3 讨论 |
(10)羟基喜树碱用于放射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 羟基喜树碱用于放射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
引言 |
第一部分 羟基喜树碱用于放射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 期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羟基喜树碱用于放射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 期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羟基喜树碱用于放射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I 期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一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新进展 |
综述二 羟基喜树碱(HCPT)抗肿瘤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小剂量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D]. 杨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探讨影响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及其机制[D]. 闫文星.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2016年版)[J]. 石远凯,孙燕,于金明,丁翠敏,王子平,王长利,王东,王存德,王征,王孟昭,支修益,卢铀,冯继锋,刘云鹏,刘晓晴,刘巍,伍钢,李小梅,李凯,李恩孝,李薇,陈公琰,陈正堂,余萍,吴宁,吴密璐,肖文华,张力,张沂平,张树才,杨树军,宋霞,林冬梅,罗荣城,单莉,周彩存,周宗玫,赵琼,胡成平,胡毅,郭其森,常建华,黄诚,曾瑄,韩宝惠,韩晓红,郏博,韩颖,黄昱. 中国肺癌杂志, 2016(01)
- [4]中西医结合治疗Ⅲ期、Ⅳ期肺鳞癌125例回顾性研究[D]. 李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10)
- [5]调强适形放疗与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的研究[D]. 韩翔. 青岛大学, 2013(S1)
- [6]老年肺癌的文献研究[D]. 孙有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7]拓扑替康与顺铂联用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J]. 卢海波,戴德银,林瑶. 成都医药, 2003(05)
- [8]小剂量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J]. 刘刚,王政惠,杨和平,胡建林,刘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12)
- [9]《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24卷主题词索引[J]. 冷怀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12)
- [10]羟基喜树碱用于放射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 张玉田. 河北医科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