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越南战争中坦克战(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智蓓[1](2020)在《《一战的遗赠:九十年来影响依旧》(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影响深远,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本次翻译实践所选文本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赠:九十年来影响依旧》(The Legacy of the Great War:Ninety Years on)第五章,主要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的记忆和影响,同时表达了相关学者对此的观点。译者以该章节的汉译作为翻译实践案例,运用胡庚申提出的生态翻译理论指导本次实践,分析谈话文本汉译过程中的重难点,并提炼相应的翻译策略。本翻译实践报告首先从翻译任务、文本内容和特色、翻译理论等三方面介绍本次翻译实践活动。通过回顾前期准备、中期翻译和后期审校三个翻译环节,译者发现原文本具有较强的交际性,且长难句较多、文化背景信息丰富,这增加了翻译难度。基于此,译者从特色词汇、长难句和语篇衔接等三个层面展开说明翻译难点,并详细举例介绍相对应的翻译策略。特色词汇的翻译主要使用省译、增译、加注等翻译策略;长难句采用结构切分和意义重组等翻译技巧;在语篇衔接层面主要采取了代词具体化与词汇重现两种手段。整个翻译过程在生态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对具体案例主要从翻译生态环境、适应选择论、“三维”转换等角度切入分析。本次翻译实践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翻译此文本有利于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其次,所选文本的内容和观点具有包容性,有利于提高读者的批判意识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译者以生态翻译理论指导谈话型文本的翻译,试图最大效度提高译文质量,也期望借此推动此类文本的翻译策略研究。
黄毓森[2](2019)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现代战争与经济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一种复杂且特殊的交往形式,其发展演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战争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同的因素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战争造成不同的影响。经济,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则在战争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更为根本性、基础性的作用——无论是整体战略的确定、作战对象的认定,抑或是作战手段、作战模式的选择,无一不受到经济的影响与制约。与此同时,战争也会对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本论文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出发,对现代战争的经济动因、经济基础、经济成本以及经济收益等方面展开论述。论文从自然空间利益、社会空间利益、认知空间利益三个层面出发,对战争的动因展开探讨。通过分析,论文认为现代战争的动因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网络的交融而显得愈发多元,但归根结底都是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随着现代战争技术含量的持续提升,战争对社会经济支撑的要求也正日益提高。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是基于知识的信息经济发展模式,而非过去那种基于原料与劳动力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这一深刻转变,也会对建立于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战争产生诸多影响。论文从战争物质生产、军事人力资源、战略战术制定三个方面出发,对现代战争的经济基础进行探讨。在人类的军事实践活动中,战争并非完全被动地决定于社会经济状况,同时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战争的社会经济功能具有双面性。一方面,战争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阻滞的影响;另一方面,战争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这是战争与经济辩证关系研究最为基本的思考起点,也是战争与经济辩证关系研究的逻辑基础。按照时间维度展开,论文对现代战争准备期间——进行期间——结束之后的经济成本进行分析,并通过对现代战争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多维度透析,以更为全面深刻地认识战争的经济成本。与此同时,论文还从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经济发展动力的增强以及军事技术的先行发展与社会转移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战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总结分析现代战争的动因、经济基础以及战争的经济成本与经济收益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在未来应该以怎样的思维、怎样的方式来实现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统一,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崔斌[3](2018)在《关于《鱼羊野史》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高晓松编着的《鱼羊野史》是以时间顺序编排,讲述了每一天在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或有趣的事,以高晓松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历史事件。此作品与严肃的讲历史不同,有很多作者的个人见解和趣闻。可以让读者以轻松的心态了解历史,读懂历史。此作品共41万字,目前尚无朝鲜语译文。本人从中截取其中5万字作为翻译材料。译文字数8.5万字。翻译报告是由五个部分组成。首先介绍了翻译作品和作者。其次是翻译这部作品之前所做的分析和准备工作。接着是案列分析,这也是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主要是介绍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和重点,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及其具体翻译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最后是对本次翻译报告的总结。本报告表明,翻译这类作品不仅需要熟练地转换两种语言,还需要对翻译涉及的领域进行全面的理解,明确翻译的目的。本报告书是该翻译项目的总结,并且希望对今后类似读物的翻译提供一些帮助。
李洪军[4](2016)在《基于制生权理论的生物化战争形态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推动经济时代形成和变迁的同时,也在催生着一轮又一轮的军事变革,改变着战争的面貌,促进着以武器装备为物质基础的战争形态的演变。当前,信息技术奠定的信息社会已经彻底改变了工业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作战理念、手段。信息化战争已成为战争的主导形态。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会停滞的,也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其对战争形态演变作用是渐近的,能否及时发现科学技术发展动态中的“微观”变化,来感知新经济时代、新军事变革、新战争形态等“宏观”进化,对我军能力建设乃至实现“强军梦”的意义极大。在现今的科学技术群中,无数的大量事实显示,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已经呈现出超越信息技术的发展之势且顺应军事斗争的需求。这一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新的微变化,必然会全面渗透到军事领域,拓展出新的作战空间——生命微观空间。新空间的争夺不仅孕育出新的制权理论——制生权,而且将产生基于制生权理论的战争方式、内容、手段等一系列变化,强制地改变着未来战争中的武器装备、作战方式、军事理论、军队编成等内在的、本质性、结构性的战争要素,推动战争形态又一次演变。本论文所论述的生物化战争形态是建立在制生权理论体系、生命微观空间军事价值的基础上,对未来战争形态走向的一个探索。论证思路以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为研究工具,把战争形态的演变归结于战争系统的演化和涌现性特征,在研究战争系统的概念、要素、结构、功能、特征、环境、涌现性和演化的特点动力的基础上,从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角度研究战争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从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角度分析战争系统演化的过程和方向,从系统哲学的角度探寻战争系统演化的动力本源——战争力。进一步分析战争力的构成、变革过程、发展规律和趋势,依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战争力生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影响和改变战争力系统的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未来战争力系统中生物特征和表现,研究生物化战争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分析生物化战争概念、特征、本质,战争能量,运用法则,技术体系,应对措施等新战争形态建构中首先要回答的理论问题。研究得出:世界万物皆系统,战争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人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而建立的复杂巨系统,一切能够为战争服务的知识、技术、概念等都是战争系统的构成要素。打赢战争、实现政治目的是推动战争系统演化的内在根源,并使战争系统涌现出战争形态式的演化特征。战争系统即具有一般社会系统的普遍性,又呈现出对抗性、开放性、复杂性、自组织性、他组织性等特性。战争系统的耗散性、突变性和超循环性是战争系统演化的机制。在信息论、控制论和协同论的视角下,战争系统的演化方向均指向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军事应用价值。战争力是战争系统演化的动力本源,由“怎样战争”的打击力和“如何战争”的认知力构成。战争力的提升从过去依靠打击力为主,逐渐过渡到认知力占优,认知力为主,战争力的发展规律、战争力生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战争力系统生物化特征均阐述了认知力在战争力的作用和生物化战争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生物化战争是信息化战争的延续发展和变革创新,有以往战争形态中最一般特点,又独具自己的特色。它是指在现代生物科技高度发展、信息技术成熟运用以及传统或新型核生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下,交战双方以微观领域干预“人的能力”和屈服“人的意志”为目标,在传统陆、海、空、天、电磁、信息和生命微观空间展开的,以有限杀伤、可逆杀伤、微观杀伤等操控式的军事打击为主要手段,并辅以有限传统火力杀伤和其它非军事手段的大体系作战,是充分利用生物微观机理并依赖于生物功能、生物资源、生物信息、生物结构的一种新战争形态。生物化战争改变的只是战争的手段,并没有改变战争的利益根源性、政治从属性、社会集团性、暴力对抗性等本质属性。现代生物科技的低毁性、嵌入性、精确性、拟人性使战争能量重心转到生物能,战争能量的释放进一步有限、进一步多元、进一步精确。未来生物化战争中以屈服人的意志为终极目标,将以现代生物科技研发或者改进的武器系统,按照生物信息较量、生物系统对抗、生物精确控制、生物威慑制胜、生物全程对抗的作战原则,采取生物控权争夺战、生物结构破坏战、生物力量控制战、生物要素综合战等作战样式进行的微观战争。战争的法则从信息化时代的“保存自己、瘫痪敌人”转为“改变自己、控制敌人”。战争的胜负标准不再是损伤多少肉体和物质,而以政治目的的实现、战争意志的摧毁、微观空间的控制以及关键节点的掌控为评判尺度。制胜因素体现在生命微观空间的攻击、防御和控制中,生物物质结构与功能的获取、生物效应表述载体的探索、生物行动攻击手段的组合上。制胜原理从“人的武器化”向“武器化的人”、“人的智力”向“智力的人”、“人的整体”向“整体的人”转变。掌握今天才能把握明天,对于悄然将至的生物化战争来说,今天只有前瞻战争形态变革方向,树立生物科技制胜的思想;正视当前生物安全威胁,建立中华民族的生物盾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特征,处理好今天与未来的关系;加快科技发展体系建设,尽快抢占生物科技制高点;面向未来军事建设需要,培养生物化战争专业人才;发挥创新理论指引作用,开展前瞻军事理论的研究,提前谋划和布局相关技术研发和理论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军鹰[5](2016)在《以色列公开绝密“野人”战车》文中提出以色列的防务科技企业一直以善于别出心裁而着称。在以色列方圆不过两三百千米的方寸国土范围内,如何秘密研制和装备一款重型武器,又要令敌方无法知悉其存在,这将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任务。2015年底,以色列军方公开了一款"野人"战车,其外观造型完全像一辆"梅卡瓦"坦克,但实际上它却是能发射远程导弹的陆地武库舰。这种鱼目混珠的经典诡道在信息化时代仍然非常有效,使"野人"战车在以军秘密服役近三十年。直到2014年初步公开,外界仍然被它的外观所迷惑,乃至于还有人赋予它"马加奇"8坦克的编号。
彭彬,耿铁钢[6](2015)在《坦克前进、前进、前进!——世界坦克百年作战使用特点及经验与教训》文中研究指明坦克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在百年之中,坦克披坚执锐、驰骋沙场,成就了"陆战之王"的美称。坦克铁流滚滚、纵横原野、攻城掠地,不仅描绘了世界战争史上机械化战争的新画卷,奏鸣着装甲集群作战的交响曲,更是揭开了信息化战争的新篇章。坦克这一百年以来最具影响力的陆战
张广翔[7](2015)在《“战争之王”的较量——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胜负的苏德坦克战》文中认为在20世纪的技术发明中,坦克以其防护力、机动性和火力被誉为"战争之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装甲部队完成了武器从轻型坦克经中型坦克到重型坦克、战术从坦克的单一防守反击到陆空火力立体合成和在战略上逐渐全面实践大纵深作战这三个层次的发展,最终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正是在二战苏德坦克战中,人类战争彻底迈入了新的阶段。苏德坦克的旷世交锋不仅塑造了战后至今70年间机械化战争的形态,也为未来军事科学向信息化战争演进指明了方向,其影响不仅延至今日,也将远及未来。
张亦驰,高玉艮[8](2013)在《问答未来电子战》文中指出未来电子战的地位问:从1904年日俄战争期问,沙俄士兵用火花式发报机干扰日军无线电通信算起,电子战已经拥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甚至要比空战的历史还长。在这期间,电子战从通信领域逐渐发展到雷达和红外领域,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提升,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答:电子战在整个战争中的地位作用是逐渐上升的。在二
徐振兴[9](2012)在《科学技术与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时代新军事变革席卷全球,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当前我军已经掀起了加强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热潮。近年来有关体系作战能力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与拓展。考察科学技术与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从科学技术哲学视角出发,着眼信息时代的现实需求,按照“究竟应如何解读体系作战能力——究竟科学技术在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究竟应如何依靠科学技术加强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思路,深入探讨科学技术与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体系不仅仅是“系统的系统”,它还是“人在回路”的系统,因此所有军队都是体系,军事斗争都是体系作战;体系作战以信息交互为前提,信息交互系统的发展推动体系作战形态的演进,进而呈现出三种基本形态:冷兵器条件下基于声光系统的体系作战、热兵器条件下基于电讯系统的体系作战、信息化条件下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体系作战能力实质是“回路的人”的控制能力,依据控制对象的不同,体系作战能力还可分为体系认知能力、体系动员能力、体系攻防能力和体系成长能力,科学技术是实现“回路的人”控制目标的最佳工具,随着科技发展,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为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在实践中必须坚持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文章最后就“现阶段如何依靠科学技术加强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给出几点具体建议。
赵阵[10](2012)在《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文中提出从20世纪末期尤其是海湾战争以来,战争呈现出了与以往大不相同的表现形式,有人把这种改变称之为新军事变革。这场变革由军事技术变革引发推动,进而导致了军事思想、军事理论、作战方式、体制编制等领域的一系列变革。虽然人们关于技术因素尤其是信息技术引起全面军事变革已经达成共识,但新军事变革纷繁复杂的表象掩盖了问题的本质,其具体逻辑机理和实现过程有待深入剖析。技术哲学的兴起源于对技术广泛应用产生一系列后果的哲学反思,根据技术科学化、系统化的特点,当代技术哲学强调要结合具体过程思考研究技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验转向”。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思路为研究军事技术变革提供了方法借鉴。研究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实质上是分析技术因素对于军事领域尤其是战争产生影响的微观进路和具体实现。作战方式是军事力量在一定作战空间的运用表现形式,包括作战空间、军事力量和军事力量运用方式三个方面的要素,军事技术变革正是通过改变这些要素进而影响作战方式。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信息化变革,信息和信息技术并没有改变军事力量实体内容。从军事力量的角度而言,作战方式实现了传承发展。信息化变革深刻影响了军队指挥控制,改变了军事力量运用方式,强化了传统作战方式。信息化变革形成了人工信息空间,围绕制信息权的争夺衍生出了信息作战方式。恩格斯在考察了火器发展历程之后,做出了技术进步与应用必定改变作战方式的论断。军事技术变革是作战方式演变的根本动力,不同形态的军事技术决定不同的作战方式,比如冷兵器对应肉搏作战,火器对应火力作战,机械化装备对应机动作战等,而随着主导军事技术的更替,这些主要作战方式实现了累加传承。在变革时,新军事技术往往应用于已有的作战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从已有作战方式过渡到新的作战方式实现了衔接传承。信息化变革以机械化为基础,火力作战、机动作战等得到传承。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深刻影响了军队获取、传输、处理和使用信息的方法和模式,主要表现为战场信息实时感知传输,决策指令快速制定实施,武器装备实现自动指控等。指挥控制信息化强化了传统作战方式,联合作战方式成为主要作战方式,火力作战实现了远程精确打击,机动作战呈现出非接触、非线式特点。这些传统作战方式出现了作战层次淡化、作战力量融合和作战节奏紧凑等特点。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催生了信息空间,而对制信息权的争夺衍生出信息作战方式。主要表现为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和心理战。信息作战方式对传统的作战时空、作战对象、作战主体等方面的划分提出了挑战。信息作战方式的实施需要社会基础作为支撑,包括信息化产业、一体化科技和智能型人才等。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强化了传统作战方式,催生了信息作战方式,这种变化突出了物质能量的基础地位和信息的主导作用;在现实作战方式中物质能量与信息必须有效融合,在作战思想指导下不断实现创新应用。作战方式发展需要军事理论牵引和战争实践推动。日益强大的功能提升了军事技术的地位,但却无法改变其作战工具的本质;在现代战争中科技与艺术都非常重要,需要在作战方式中实现有机统一。为应对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要建设指导军事实践的军事技术哲学,重新审视其研究取向,坚持把实践贯穿始终,实现从“体”到“体”、“用”兼顾转变。要面向需求发展国防科技,及时更新发展理念,用对抗、建构和系统的理念指导建设,坚持立足现有深化改造,突出瞄准前沿实现跨越发展。要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充分认清人和体制等因素对于战斗力生成的重要作用,深化作战力量建设和应用方面的体制改革,面向未来战争革新教育训练。
二、越南战争中坦克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越南战争中坦克战(论文提纲范文)
(1)《一战的遗赠:九十年来影响依旧》(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实践概述 |
1.1 翻译任务描述 |
1.1.1 任务背景 |
1.1.2 任务意义 |
1.2 翻译文本分析 |
1.2.1 文本来源与内容 |
1.2.2 谈话文本特征 |
1.3 翻译理论指导 |
1.3.1 生态翻译理论简介 |
1.3.2 生态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 |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前期准备阶段 |
2.1.1 文本阅读与要点记录 |
2.1.2 工具准备与知识查阅 |
2.2 中期翻译阶段 |
2.2.1 译者翻译 |
2.2.2 应急预案 |
2.3 后期审校阶段 |
2.3.1 自我校对 |
2.3.2 他人校对 |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谈话文本中特色词汇的翻译 |
3.1.1 口语填空词的省译与提炼 |
3.1.2 战争文化词的增译与加注 |
3.2 谈话文本中长难句的翻译 |
3.2.1 长难句的结构切分 |
3.2.2 长难句的意义重组 |
3.3 谈话文本中的语篇衔接 |
3.3.1 指称代词的省略与具体化 |
3.3.2 实义词汇的补充与重现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工作要点与经验总结 |
4.1.1 做好准备工作,理清研究思路 |
4.1.2 运用辅助工具,提高翻译效率 |
4.1.3 重视团队力量,发展个人能力 |
4.2 问题反思与提升方向 |
4.2.1 提高语言能力,培养实操技能 |
4.2.2 了解文化背景,拓展知识视野 |
4.2.3 锻炼身体素质,提升心理品质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翻译任务原文及译文文本 |
附录2 术语表 |
附录3 人名 |
附录4 注释 |
附录5 翻译辅助工具及平行文本列表 |
致谢 |
(2)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现代战争与经济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战争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战争经济基础的研究 |
1.2.3 关于战争经济成本与收益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战争与经济理论概述 |
2.1 战争的经济本源 |
2.1.1 战争的经济根源 |
2.1.2 战争的经济起源 |
2.1.3 战争的经济动因 |
2.2 战争的经济基础 |
2.2.1 武器装备生产以社会经济状况为基础 |
2.2.2 军事人力资源以社会经济状况为基础 |
2.2.3 军队作战方式与组织结构以社会经济状况为基础 |
2.3 战争的社会经济功能 |
2.3.1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破坏 |
2.3.2 对社会制度变革的催化 |
2.3.3 对技术进步的牵引 |
第三章 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现代战争动因 |
3.1 自然空间利益 |
3.1.1 自然资源控制权 |
3.1.2 战略通道控制权 |
3.2 社会空间利益 |
3.2.1 地缘政治主动权 |
3.2.2 经济秩序主动权 |
3.2.3 科技发展主动权 |
3.3 认知空间利益 |
3.3.1 社会安全认知 |
3.3.2 意识形态传播 |
3.3.3 战略威慑效应 |
第四章 现代战争的经济基础 |
4.1 战争物质生产的经济基础 |
4.1.1 军事工业生产能力 |
4.1.2 民用部门生产能力 |
4.1.3 国家战争动员能力 |
4.2 军事人力资源的经济基础 |
4.2.1 军事人员的队伍规模 |
4.2.2 军事人员的职业技能 |
4.2.3 军事人员的身体素质 |
4.3 战争形态演变的经济基础 |
4.3.1 军事战略的制定 |
4.3.2 战争样式的变化 |
4.3.3 军队体制的变革 |
第五章 现代战争的经济成本 |
5.1 战争准备期间的经济成本 |
5.1.1 战争准备期间的人员成本 |
5.1.2 战争准备期间的物资装备成本 |
5.1.3 战争准备期间的经济发展间接成本 |
5.2 战争进行期间的经济成本 |
5.2.1 战争进行期间的人员成本 |
5.2.2 战争进行期间的物资装备成本 |
5.2.3 战争进行期间的经济发展间接成本 |
5.3 战争结束后的经济成本 |
5.3.1 战争结束后的人员成本 |
5.3.2 战争结束后的社会重建成本 |
5.3.3 战争结束后的经济发展间接成本 |
第六章 现代战争的经济收益 |
6.1 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 |
6.1.1 经济发展安全环境的改善 |
6.1.2 社会制度的变革 |
6.1.3 军事人员与设施的社会转移 |
6.2 经济发展动力的增强 |
6.2.1 社会消费需求增加 |
6.2.2 拉动社会就业增长 |
6.2.3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6.3 军事技术的先行发展与社会转移 |
6.3.1 军事技术的先行发展 |
6.3.2 军事技术社会转移的价值运动 |
6.3.3 军事技术社会转移的溢出效益 |
第七章 对中国特色富国强军之路的启示 |
7.1 以国家发展利益为国防建设的根本指向 |
7.1.1 确立与和平发展相适应的军事战略 |
7.1.2 建设与和平发展相适应的军事力量 |
7.1.3 统筹运用军事力量营造有利战略态势 |
7.2 建设支撑世界一流军队的现代化国防工业体系 |
7.2.1 系统论视角下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
7.2.2 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内涵剖析 |
7.2.3 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实现路径与政策举措 |
7.3 走军民融合道路实现富国强军 |
7.3.1 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是军事力量建设的未来走向 |
7.3.2 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
7.3.3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基本抓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关于《鱼羊野史》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基于制生权理论的生物化战争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根源 |
1.2 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
1.3 立题论证的现实依据 |
1.4 观点论证的内容方法 |
第二章 战争系统论 |
2.1 战争系统的概念 |
2.2 战争系统的要素 |
2.3 战争系统的结构 |
2.4 战争系统的环境 |
2.5 战争系统的功能 |
2.6 战争系统的特征 |
2.7 战争系统的涌现性 |
第三章 战争系统的演化 |
3.1 战争系统的状态描述 |
3.2 战争系统的演化特点 |
3.3 战争系统的演化动力 |
第四章 战争系统演化的系统方法论分析 |
4.1 战争系统演化的系统机制 |
4.2 战争系统演化的视角分析 |
4.3 战争系统演化的规律总结 |
第五章 战争力系统分析 |
5.1 战争力系统基本要素分析 |
5.2 战争力系统四次革命回顾 |
5.3 战争力系统变革特点总结 |
5.4 战争力系统发展规律探索 |
5.5 战争力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
第六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战争力系统演化模型研究 |
6.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和原理 |
6.2 系统动力学的内容和步骤 |
6.3 战争力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 |
第七章 战争力系统生物化特征分析 |
7.1 战争力系统生物化特征的缘由 |
7.2 战争力系统打击力生物要素表现 |
7.3 战争力系统认知力生物要素表现 |
第八章 生物化战争形态概念特征 |
8.1 生物化战争形态的概念 |
8.2 生物化战争的特征 |
8.3 生物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比较 |
第九章 生物化战争的本质属性特征 |
9.1 生物化战争的运作过程没有改变 |
9.2 生物化战争的本质仍然是政治 |
9.3 生物化战争的暴力特性依然存在 |
9.4 生物化战争的主导换成生物科技 |
第十章 生物化战争战争能量剖析 |
10.1 战争能量概念及发展趋势预测 |
10.2 生物能系统的要素构成 |
10.3 现代生物科技对生物能的调控机理 |
第十一章 生物化战争的战争力运用法则 |
11.1 生物化战争的作战样式预判 |
11.2 生物化战争的作战原则预判 |
11.3 生物化战争的制胜原理预判 |
第十二章 生物化战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 |
12.1 奠定微观争夺基础的技术体系 |
12.2 调控生物结构功能的技术体系 |
12.3 干预生物生理功能的技术体系 |
12.4 吸收生物材料特性的技术体系 |
12.5 运用生物独有技能的技术体系 |
12.6 蕴含未来发展方向的技术体系 |
第十三章 应对未来生物化战争的思考 |
13.1 前瞻战争形态变革方向,树立生物科技制胜的思想 |
13.2 正视当前生物安全威胁,建立中华民族的生物盾牌 |
13.3 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特征,处理好今天与未来的关系 |
13.4 加快科技发展体系建设,尽快抢占生物科技制高点 |
13.5 面向未来军事建设需要,培养生物化战争专业人才 |
13.6 发挥创新理论指引作用,开展前瞻军事理论的研究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基于制生权理论生物化战争形态问题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7)“战争之王”的较量——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胜负的苏德坦克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9)科学技术与体系作战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体系、体系作战与体系作战能力 |
2.1 体系是人在回路的系统 |
2.1.1 体系都是系统,但系统并不都是体系 |
2.1.2 “人在回路”是体系的核心特征 |
2.2 军事斗争都是体系作战 |
2.2.1 冷兵器条件下:基于声光系统的体系作战 |
2.2.2 热兵器条件下(含机械化):基于电讯系统的体系作战 |
2.2.3 信息化条件下: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 |
2.3 体系作战能力的基本构成 |
2.3.1 体系认知能力 |
2.3.2 体系动员能力 |
2.3.3 体系攻防能力 |
2.3.4 体系成长能力 |
第三章 科学技术与体系认知能力建设 |
3.1 体系认知能力的内涵 |
3.1.1 体系认知能力的控制对象:信息 |
3.1.2 体系认知能力的控制目标:决策优势 |
3.1.3 体系认知能力建设的内容:信息获取、信息增值、最后决断 |
3.2 信息获取 |
3.2.1 拥有更多信息是作战体系的天性 |
3.2.2 科学技术改进信息获取的两条途径 |
3.2.3 改进信息获取技术需同步改进信息处理技术 |
3.3 信息增值 |
3.3.1 知识是信息增值的土壤 |
3.3.2 知识地位不断提升 |
3.3.3 “四个任何”到“五个恰当” |
3.4 最终决断 |
3.4.1 越发复杂的“算” |
3.4.2 辅助决策系统的兴起 |
3.4.3 人机结合的必要性 |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体系动员能力建设 |
4.1 体系动员能力的内涵 |
4.1.1 体系动员能力的控制对象:作战系统 |
4.1.2 体系动员能力的控制目标:构成优势 |
4.1.3 体系动员能力建设的内容:作战系统的效能、种类和动员潜力 |
4.2 作战系统的效能 |
4.2.1 粗放规模型改进 |
4.2.2 作战系统的信息化改造 |
4.2.3 信息时代里的“以减促增” |
4.3 作战系统的种类 |
4.3.1 科学技术对作战系统多样化程度的提升作用 |
4.3.2 新型作战力量发展中“新”与“成熟”矛盾的逐渐化解 |
4.3.3 多样化与专业化的进程 |
4.4 动员潜力 |
4.4.1 动员潜力的基础性地位 |
4.4.2 动员潜力的增强与充分利用 |
4.4.3 信息时代作战力量的精确运用 |
第五章 科学技术与体系攻防能力建设 |
5.1 体系攻防能力的内涵 |
5.1.1 体系攻防能力的控制对象:敌方作战体系 |
5.1.2 体系攻防能力的控制目标:作战胜势 |
5.1.3 体系攻防能力建设的内容:攻防目标、攻防强度、攻防效果 |
5.2 攻防目标 |
5.2.1 科学技术拓展战争维度 |
5.2.2 制权论的更迭 |
5.2.3 心理战渐趋成熟 |
5.3 攻防强度 |
5.3.1 影响杀伤效能的因素 |
5.3.2 攻防强度提升的三条途径 |
5.3.3 谨慎使用的核武器 |
5.4 攻防效果 |
5.4.1 精度的提升 |
5.4.2 精确攻防的三个方面 |
第六章 科学技术与体系成长能力建设 |
6.1 体系成长能力的内涵 |
6.1.1 体系成长能力的控制对象:关系 |
6.1.2 体系成长能力的控制目标:结构优势 |
6.1.3 体系成长能力建设的内容:自修复、自升级、自适应 |
6.2 自修复 |
6.3 自升级 |
6.3.1 信息交互系统是自升级的基础 |
6.3.2 纵向繁衍向横向一体的转向 |
6.4 自适应 |
6.4.1 自适应的核心是求变 |
6.4.2 战争模拟的发展 |
6.4.3 灵活:信息时代的制胜法则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军事变革研究 |
1.2.2 相关作战理论研究 |
1.2.3 军事技术哲学研究 |
1.2.4 军事史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军事技术变革促使作战方式传承发展 |
2.1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判断 |
2.1.1 恩格斯关于火器发展应用改变作战方式的论述 |
2.1.2 作战方式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
2.1.3 军事技术变革是作战方式演变的根本动力 |
2.2 历史上作战方式的累加传承 |
2.2.1 军事技术继承发展促使作战方式累加传承 |
2.2.2 历史上主导军事技术与主要作战方式 |
2.2.3 作战方式累加传承中的融合及分类 |
2.3 变革中作战方式的衔接传承 |
2.3.1 衔接传承源于新军事技术保守应用 |
2.3.2 军事思想超越性回归促进衔接传承 |
3.3.3 武器装备的物理极限促使信息凸显 |
2.3.4 信息技术进步改进力量的运用方式 |
第三章 军事技术变革强化传统作战方式 |
3.1 信息化变革深刻影响指挥控制 |
3.1.1 战场信息实时感知传输 |
3.1.2 决策指令快速制定实施 |
3.1.3 武器装备实现自动指控 |
3.2 传统作战方式在信息化指挥控制模式下得到强化 |
3.2.1 联合作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式 |
3.2.2 火力作战实现远程精确打击 |
3.2.3 机动作战呈现非线式、非接触特点 |
3.3 强化型传统作战方式的新特点 |
3.3.1 作战层次的淡化 |
3.3.2 作战力量的融合 |
3.3.3 作战节奏的紧凑 |
第四章 军事技术变革衍生信息作战方式 |
4.1 信息空间的拓展与争夺衍生信息作战方式 |
4.1.1 军事技术变革拓展了信息空间 |
4.1.2 对制信息权的争夺催生信息作战方式 |
4.2 信息作战方式的具体表现 |
4.2.1 电磁空间的电子战 |
4.2.2 网络空间的计算机网络战 |
4.2.3 认知空间的心理战 |
4.3 信息作战方式的伦理问题 |
4.3.1 作战时空:战争与和平的模糊 |
4.3.2 作战对象:军事与民用的一体 |
4.3.3 作战主体:专业与业余的并存 |
4.4 衍生型信息作战方式的社会基础 |
4.4.1 信息化产业 |
4.4.2 一体化科技 |
4.4.3 智能型人才 |
第五章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哲学反思 |
5.1 传统作战方式与信息作战方式并存 |
5.1.1 能量基础与信息主导 |
5.1.2 逻辑先后与现实融合 |
5.1.3 方式创新与思想“无限” |
5.2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实现途径 |
5.2.1 军事理论牵引 |
5.2.2 战争实践推动 |
5.3 军事技术“在”与“不在”的哲学反思 |
5.3.1 “失误”还是“超越” |
5.3.2 军事技术能否制胜 |
5.3.3 在作战方式中实现科技与艺术的统一 |
第六章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现实应对 |
6.1 促进军事技术哲学实践转向 |
6.1.1 以经验性作为基础 |
6.1.2 把实效性贯穿始终 |
6.1.3 用价值性进行取舍 |
6.2 面向需求发展国防科技 |
6.2.1 面向需求革新理念 |
6.2.2 立足现有深化改造 |
6.2.3 借鉴民用吸收融合 |
6.2.4 瞄准前沿跨越发展 |
6.3 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
6.3.1 正确认识战斗力及其生成模式 |
6.3.2 适应信息化要求的体制改革 |
6.3.3 面向信息化战争的教育训练 |
结束语 |
致谢 |
摘引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越南战争中坦克战(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战的遗赠:九十年来影响依旧》(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欧阳智蓓. 湘潭大学, 2020(02)
- [2]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现代战争与经济关系研究[D]. 黄毓森.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3]关于《鱼羊野史》的汉朝翻译实践报告[D]. 崔斌. 延边大学, 2018(01)
- [4]基于制生权理论的生物化战争形态研究[D]. 李洪军.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2)
- [5]以色列公开绝密“野人”战车[J]. 军鹰. 兵器知识, 2016(03)
- [6]坦克前进、前进、前进!——世界坦克百年作战使用特点及经验与教训[J]. 彭彬,耿铁钢. 国外坦克, 2015(07)
- [7]“战争之王”的较量——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胜负的苏德坦克战[J]. 张广翔. 东北亚论坛, 2015(04)
- [8]问答未来电子战[J]. 张亦驰,高玉艮. 兵器知识, 2013(07)
- [9]科学技术与体系作战能力建设[D]. 徐振兴.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11)
- [10]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D]. 赵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10)